谢廖沙$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看着这本书,突然想起自己的选择。关于选择,对我来说就像个迷宫,每一个分叉路口都可能导出无数个不同的结果,这让我很是痛苦,因为我根本无法比较每一种选择的价值。直接点就是,每一个选择就是一个现场秀,一次只能选一个,无法准备,对于生命来说,一个现场直播的,无法替换或者修改的人生价值究竟何在呢?心理学上把人的历程比喻成在一张白纸上的涂鸦。每走一步都有一条痕迹,少部分人走完发现自己的一生像一幅国画,浓墨重彩、大部分人却发现自己的画像个小孩的涂鸦。毫无可名之处。而走在路上的我,却没有勇气回头看自己的痕迹,因为怕一回头,自己就会像圣经旧约里的彼得之妻,变成石头。
多希望自己可以像看DVD影碟一样,可以选择不同的结果,这个结果不满意,可以倒回去,换个结果。直至自己满意。哪怕每一个选择都要付出一个昂重的代价,甚至是浮士德的代价,毫不在惜,生命不在乎终点,在于这个流经的每一个过程,不是么?但是,当我看见埃里克布雷斯的作品德时候,发现他早就窥见我的这个近乎自绝的选择——在他的电影蝴蝶效应中,埃文泰瑞博在重复的选择中最终发现,只有当自己是多余的时候,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完美。
既然假设轮回是一个愚蠢并且痛苦的抉择,那我只好相信米兰—昆德拉的论述:人永远也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刚开始,我对他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陷入疯狂的迷恋,因为他点中了我正受选择的煎熬之痛。我急切地想从他的这本书上寻找一个能像圣经一样的明航指引。看了三分之一,我停下来了,我有种莫名的不安,发现我正在从一个套走向另一个套。选择的答案真的在这本书上么?如果他没有给我答案呢?那我不是比浮士德还要痛苦。既然生命的重点在于流经的每一个过程,那作为载体的我,不就是解答选择的最终钥匙么?
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想像有一条线,超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便不复存在。这是昆德拉在对痛苦的论述,想比较于莎士比亚关于面对痛苦的解决良方。无疑要积极地多了(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头晕目眩的时候,只要转身向后,一桩绝望的忧愁,也可以用另一桩烦恼把它驱除。给你的眼睛找一个新的迷惑,你的原来的痼疾就可以豁然脱体——罗密欧与茱莉叶)。
来自: 豆瓣
ycpeng$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这本书给我的阅读体验竟然有点像上王德峰的哲学导论,作者把他的哲学思想娓娓到来,你紧跟着他的思路,勉强能理解那些乍看很深奥的概念,听课听得非常累,但又很有成就感,像是玩了一个思维游戏,自以为懂了,但一出教室马上又忘记了。书里的人物,情节,是昆德拉用来表示他的哲学概念的例子,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弗兰茨的quartet,每一段的主旋律都是作者想表达的概念。托马斯的es muss sein,特蕾莎无法分离的灵与肉,萨比娜的轻,弗兰茨所执著的革命和伟大进军。
我一点也没有读懂最后那章卡列宁的微笑,虽然这题目很美,无法理解为什么一只狗是人类与伊甸园的最后联系。大概我是属于书中所说的那种认为狗是没有灵魂的,比如人同情一只被虐待的猫是因为人“认为”猫会痛苦而猫是否真的痛苦人是无法知道的。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伟大的进军那一章,一直对kitsch这个词有疑问,原来一直以为是“俗套”的意思,后来在WIKI里搜了一下,发现洋洋洒洒的从N多主义来解释,好像中文里也没有一个词能与之对应(德语真是厉害),当然其中也提到了昆德拉对它的著名注释:kitsch is the absolute denial of shit. 还有kitsch由两滴眼泪组成,当看见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玩耍时,第一滴眼泪是“看见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多么幸福啊!”第二滴眼泪是“能跟着全人类一起被草地上的孩子感动,多么幸福啊!”the second tear is what makes kitsch kitsch. 这第二滴眼泪可以解释弗兰茨对来自被共产主义俄国蹂躏的捷克的萨比娜的迷恋,随后又成了他出发去柬埔寨的原动力,这个贫穷,专制,人民被压迫的国家和捷克是多么相似啊,可以想象,当时有一种多么伟大的情感涌进他的内心。同样,这滴眼泪也可以解释我们一边咒骂着电视剧的俗一边仍看得起劲,一边声称厌恶主旋律电影(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内地的),当生离死别或某人要英勇就义时,还是会感觉到鼻子一阵酸。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在语文课上听老师读作文,有几次听到写自己的亲人去世时的场景,虽然我知道八成是编的,但还是忍不住被感动。比如百老汇的东西,的确是俗吧,宣扬什么真善美,肯定被很多人所不齿,但在剧场里,在教室里放《猫》时,每当那只脏兮兮的老猫一出场,还是会有不少人擦眼泪。甚至像萨比娜这样已经“轻”到一定程度的人,也会在看到被遗弃的父亲和女儿的场景时流下眼泪。我们能说这滴眼泪虚伪吗?那个去柬埔寨的女演员虚伪吗?或者说那些大肆宣扬美国式价值观的美国人虚伪吗?我还是相信她不是为了做秀去的(当然现在不一样了),她确实是想做好事去的,但是这场伟大的进军被戏弄了,在情节里被无人回应的尴尬戏弄,在情节外被昆德拉用斯大林的儿子和粪便戏弄。
很搞笑的是,萨比娜讨厌共产主义的原因不是出自伦理上,而是美学上的,她讨厌五一节的游行,好像这个世界上没有痛苦,每个人都很开心。相信每个人都体会过这样的厌恶,当听到春晚主持人激情澎湃的串词时,当看见无数系着红领巾的小朋友红扑扑的脸蛋用稚嫩的声音配合地说出真善美的台词时,当看见一个大学生在课堂上被抽到回答为什么要学马克思主义时回答“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时,当看见任何大型综艺活动或是电视节目冠以“阳光”,“希望”,“勇气”,“坚忍不拔的精神”,当然还有——“爱”等字眼的时候……kitsch并不专属于共产主义(显然,否则这书怎么出版的),按照昆德拉的意思,kitsch是任何政治运动的美学理想。的确,当读到西方媒体用极度极度景仰的语气来形容DLLM时,我心里的情感好像跟上述情况差不多。
再回到那场去柬埔寨的伟大进军中的女明星,换成现在,我们肯定说她在做秀,就像我们不断地怀疑麦当娜,安吉丽娜朱丽等领养非洲小孩的诚意。
谈政治太深奥了,一边看着伟大的进军,我立即想到了媒体,kitsch也是媒体的美学理想,尤其是我们这个从高考作文到电影都要求“积极向上”的地方。问题是现在媒体们kitsch得不够诚意,就变成了做秀。柬埔寨的女明星或许还能让人流下那两滴眼泪,但现在,坐在电视机前,我只有纯粹的厌恶。Kitsch是生活中的必须,虽然从理智上讨厌泰坦尼克号,但看的时候或多或少地被感动,然而,虚伪和做秀只能让人恶心。
来自: 豆瓣
Isabel$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卡列宁,也许是幸福的,因为它可以在主人的怀抱中渐渐逝去,没有人怀疑它叼起面包十的自在,而我想做一条自由的狗,看着主人的种种故事,兜兜转转,关于所谓的爱情,关于人生,关于性,即使全然不知什么本质,但也是幸运的,能有一个落脚点,看不懂什么深奥的书籍,不懂什么繁文缛节,只是品尝享受着食物,其实人都是需要人疼爱关心,不论是对一种生物或是事物,倾注感情的付出并不意味着收获,但不付出不投入却颗粒无收,即便有时候不劳而获,但并非长久,我想一条狗能得到主人的呵护也是一种福分,而人可能不及宠物,然而有时候我们只能兀自取暖,这便是我读这本著作一点零星的感受,而那条狗也未尝不是一种寄托,托马斯的故事戛然而止,而你我的未来仍在上演。
来自: 豆瓣
海$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他越来越自责,但最终还是对自己说,说到底,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非常正常的: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 ...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够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图,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托马斯自言自语:einmal ist keinmal,这是一个德国谚语,是说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
来自: 豆瓣
jackch$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故事就在这样带着些许哲学气息的词句展开了。讲述的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周旋。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然而故事并非简单的三角关系。其承但了更多的复杂。或者说更多的哲学性的思考。不同的路。不同的选择。但却都是一种赌注。因为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特丽莎和托马斯之间的感情让人沉思。彼此孤立却无法独立。总有一种寄托在心底一个很难发现的地方。特丽莎是个特别的人。面对家庭带来的俗不可耐。她就这样的走了。她就这样的拿着一本书去了托马斯的公寓。她开始就是一种孤注一掷。所以她始终都能承受。直到那只狗的去世让她了解的更多。整个故事都是对我们爱情理念和现实的一种质疑。轻与重、肉与灵魂、性与爱。需要我们知道。这不只是一个桥段。这是一个永恒的轮回。带有隐喻式的思考。
来自: 豆瓣
穿鞋子$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我那本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看了好几遍了,能记得的情节不多,看是因为名字,最后记住的还是书的名字,还有米兰昆德拉。
来自: 豆瓣
Fancy$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生命是轻和还是重,毫无疑问答案是难以定论的——毕竟没有统一的人生观、价值观。无论是怎样的选择,我们必然会先考虑先天条件是什么、其存在于什么范围之中、它是如何界定的……就如同世界上本不存在悖论——一切悖论只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成立,是需要前提条件的。昆德拉教会我们的不是究竟该选择什么,而是如何去选择,选择那些我们不会后悔的、有真实存在感的。
说实话,这本小说读得不是很明白,但读完后的那种压抑感、真实感和充足感却是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的。小说中的女主角一直让我很好奇——她所作的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却又让人惊诧。我不想用我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去评价她的选择——她把爱情放在生活乃至生命的第一位,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社会、怎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虽然她所作的一切使我很压抑、感到很悲凉——难道人生真的是这么平庸、碌碌无为,要知道,一个人在年轻时不免会对人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满腔热情,而昆德拉的这本书却将人推到现实面前,但是,她拥有我所没有的勇气与执着,她选择的是那些不会让自己追悔的,因而她是值得的,是满足的。
愿上帝给予人们信念,
坚持自己所能坚持的,
愿上帝给予人们勇气,
放弃自己所不能做到的,
最后,愿上帝给予人们选择两者的智慧。
来自: 豆瓣
Edward$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小说里也能充满这么多的哲学。
虽然没有看过“布拉格之恋”这部电影
但我想,如果这种小说被某个大导演看上的话,一定会拍的很色情
相当令人无奈的现状
所以我选择不看电影
来自: 豆瓣
miss.L$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四个安静的夜晚,终于通读完。
看书的日子里,正是自己并不好的时候。于是,时常读出无限悲凉和无奈的情绪。一整个国家的无奈,托马斯的无奈,特蕾莎的无奈,还有所有人的无奈。
当时买这本书是很奇妙的结果。
在一天里,在三个不同的地方见到书名。在另一本书里,在歌里。因为那是本无限暖心,爱意浓浓的书。书里说,托马斯与特蕾莎的故事是她心底永恒的浪漫。有点好奇,看完了,才知道那是种怎样的浪漫。我不要这种浪漫,仿佛世界冷漠得只剩下他俩可以相依。我不要如此庞大代价的浪漫。
我不明白彼得山的事是不是真的,不明白究竟什么是媚俗。托马斯怎么会让特蕾莎去死呢?并不想执着于突兀的想法,书里有太多我还不明白的。这是本挑剔读者的书。它对我并不友好。或许,还嘲笑我的无知,傲气地看我的不解。我喜欢它所有的叙述,却不喜欢它叙述的内容。我喜欢那些自我,付出,思考和温情的文字。它们常常让我心里动容,并且说不出话来。我不喜欢,或者说,不想它是悲凉的。就好像,我不喜欢并且不想我的生活是悲凉的。他们的悲凉,像一片浓重的雾气笼罩着,常常浓重得窒息,却又无可奈何。更严重的时候,是在被温暖包围的时候,它轻薄地游走,若隐若现。我不喜欢这种挥之不去的无奈,甚至厌恶地想吐。它太毒如蛇蝎,太见不得人好,像觊觎幸福,随时伺机吞噬,多可怕。
为什么会忧心忡忡?为什么常常缺乏信心?为什么特蕾莎要这样折磨自己,让自己难受?是不是她太简单,而世界复杂得让她应接不暇?
单纯?多了并不是多好的事。不能承受。
她选择的青草味乡土气息,和卡列宁的微笑,最终永远留在这片村庄里。她和托马斯是否就逃离了现实?
我在第四个夜晚努力回想之前的三个夜里的想法,我不想让它夸大的不真实,或者,遗失了我当时的念头。然而太多的想法只具有片刻的意义,一闪而过。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只是希望,如今这无影无踪也是种美好。我思考着,所有的感受,仿佛噎在食道里,不上不下,哽住了。
我喝了杯咖啡,用它来温暖我的胃,并且让我清醒。
我在阳台轻轻摇晃着长长的玻璃杯。冰凉的夜里,什么都变得透澈,包括温暖,显而易见的。
我喜欢一切温柔,而且温暖的元素。它们像是心灵的契合点,唤醒了所有冻住的细胞。接着,再沉寂地深深陶醉。我不要它衍生出的疑虑,如果可以不要,一点也不要。
虽然有被震撼,可却不觉得这是自己一直写的缘故。可能从没给过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安静思维,它倾吐了许多。不是一下子喷涌而出的,是一点一滴,一分一秒慢慢累积的。好像雨后屋檐的水滴,不经意间居然盛了满满一盆。那么长的安静时间,像是下的长长的雨,雨后才明了它有多么了不起。
看书的时候,灯火通明,通明得眼睛甚至睁不开来。
我闭着眼,感受灯光的焦灼,一种发着亮的焦灼,心里带着不明的焦虑与不安。
突然全身酥麻,冷了,从后背开始,弥漫到我写字的手上。
来自: 豆瓣
祈水临$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生命中太多的偶然性,但恰恰是这些看似偶然组合导致了最后的必然性,书很有启发,看后有了重新整理自己人生中关于偶然和必然性的关联。
来自: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