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茨钻$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看的第一本小米的书,是对面师姐宿舍传过来的<生活在别处>.媚俗的问题,正是那时我最深的困惑,就如要渴死的人遇天降甘霖.原来还有这么一个作家.
立刻去找别的看.<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深夜趴在被子上把开篇讲永劫回归那一段抄在笔记本上.
然后把所有找得到的米昆作品买齐.那时候还没有译文这套.似乎版权都有点可疑.但有得看就是幸福.
米昆喜欢分析人物的心理动机.如果你觉得不好读,他的所有作品都可以从这里入手去看.看他怎么把对人和世界的看法,从揭露人物心理表现出来.是的,揭露,他对他的人物有点不怀好意.
在<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里面,托马斯和特丽莎结婚是因为觉得她是草蓝里漂来的孩子,这个意象打动了他.喜欢和女人作爱,是迷恋所谓无限的可能性,看女人高潮时候脸上有多少种不同的表情.
特丽莎,所以一开始就属意托马斯,因为她要抗拒坐在马桶上都要被公开的生活.
后来不再那么喜欢米昆.觉得他就那两套.新译本没看过,据说更好,有机会拿来看看吧,是不是又能找回当年的热情?
还是推荐没有看过的读者读懂它.给你的生活扒下一层虚浮的皮.
来自: 豆瓣
风清云$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很久之前看过在网上就看过,看到出新版的了就马上买了一本,因为这本书是真的值得珍藏的.看书的时候好象真的进入到书里,生活在那样一个年代,看着托马斯过着那样的生活,也许对他来说性是一种发泄对生活和现状的不满和嘲讽,这一切与他对特丽萨的爱无关.
说来很奇怪,看书的时候心情很沉重却又被深深的吸引,看的过程流了好几次眼泪,看完了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甚至过了若干年还是有那样痛感,也许就是名作的魅力所在吧.
之后还买了根据书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实在是无法和看书的感觉相比,只是皮毛而已,太多东西需要用心灵去感悟了,而短短1个多小时的电影是无法浓缩的,所以还是去看书吧.
来自: 豆瓣
zoma$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大师大抵便是如此,你永远也不会了解他为什么会对这种东西感兴趣。
开章相当经典,结尾与之呼应,中间的一陀看不看都无所谓!!
来自: 豆瓣
瓦尔登$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喜欢这本书,开始于这个书名。不知道是不是译者巧夺天工,当第一次遇见这个书名,我就无法自拔的爱上了他。
生命有轻重,什么是轻,什么是重,为什么生命的轻还让人不能承受呢?带着种种疑问,我开始了我的阅读之路。
这条路不好走,在我拿到书的一个礼拜,我终于面对我读不懂的尴尬。
故事的情节,在译者的精致文字中,我明白。却无法与作者进行交流,挫败让我在读完一遍后将他束之高阁。
上了大学,喜欢文学,也在有空闲的时找书来填满空虚与寂寞。这本书再一次回到我的视野中,多年后,再次阅读他的感受是比前次轻松,随手的翻阅都能让我回忆起,他之后会有的情节。字间的芬芳更加的浓郁,我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
大学,不像中学那么的资源缺乏,看完小说后,我又去查找了很多的资料,了解作者,看到创作背景,了解创作的缘由,书在一次一次的解读中慢慢变得薄了。
我不能大声说,我是真的看懂他,因为即使资料齐全,可这毕竟是间接的经验,更多的小说要表达的东西,需要我的人生的阅历提升。
现在,我正在摸索的,看不清楚的轻与重,在未来,我能看得透彻。
来自: 豆瓣
Mavis$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拿起一本书来看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翻开第一页字句而已。但是有些书不是这样。当心境不对的时候,看书的时机是不合的。翻开,也终要合上。不喜欢那种摆着空洞而自我怜悯式小资情怀式强愁。听无数人说这本书是所谓经典,大师,可我以前就是不想看。
这本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本。自然平实。淡灰色。4个人的故事,和一个国家的故事。生命中那些无法追寻也无法继续追寻到的轻。那种极力摆脱的束缚的渴望,和摆脱之后无处寄托的失重和飘然。读来心情黯然。
那应该是18岁时候我的心境把。可能那个时候的我,比较喜欢默默的看高更的画,默默的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而现在我总在想,也许生一个孩子能让自己更认识自己也说不定?。
我讨厌一切所谓大师装模作样的语气和嘴脸。讨厌男人笔下一切关于男人追寻所谓自由的背叛。关于生命和存在本身的迷惘??这是什么不靠谱不着边的狗屎词汇。背叛就是背叛。伤害就是伤害。就好像一个人杀了自己的妻子。警察抓住他之后进行审问,他沉痛的追述了自己黑暗受虐的童年,老泪纵横。最后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受害者,是一个家庭暴力的社会问题的集中代表,而不是一个早该死去的罪犯。
或许说这本书对我来说应该叫,让我更简单点把,我不要去想那些生命之轻。
或者,现在我读这本书还是时机不对?
来自: 豆瓣
death_$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本不理解为何轻会使人无法承受,本以为仅仅是一个习惯的问题,一个心理上的问题。
“正因为他们涉及的那些事不复回归,于是革命那血的年代只不过变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而已,变得比鸿毛还轻,吓不了谁。”
每一次托马斯行动选择,都是对我们灵魂的考问。一个巨大的锤子向我砸来,却轻得无以附加。重重的心理预期这样的被嘲笑,被玩弄。
托马斯,一半是风流的唐璜,是打折的卡萨诺瓦;一半却是深情的崔斯坦。特丽莎、 萨宾娜,或者是其他人对他有区别吗?是爱情,还是同情?什么是爱情?我本就幼稚的爱情观被昆德拉再次无情地嘲笑了。
何为轻?不知道。读罢释卷,所感觉到的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沉重的却又不压迫的感觉。也许这就是轻。是人类最原始的所不能为语言描述的感觉吧。
一本不那么好懂的书,充满思想上的折磨。如果没有准备好受难,就不要打开它。还不如读些轻松的东西。
从十四世纪非洲部落战争,到苏联入侵,人类的历史总是相似的。可是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只有一次的生命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重复的。人之一生,何其轻也?然对于个人来说,却重得无以复加。为了生存,我们不也只能选择世俗?那些所谓的抗击世俗自命不凡不正是一种更大的媚俗?如果媚俗不可避免,那么所有"沉重而艰难的决心"不都是鸿毛吗?
人生到底是什么呢?
幸好还有繁重的数分压着我,让我远离那种轻…………什么时候才能像Kerouac那样,大喊:“走,去大城市!”
来自: 豆瓣
妖精郡$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什么是轻,什么是重,我分不清。如果生命是无限的循环往复,轻的便是最美好的。你身边的他(她)给你的也许是最轻的爱,但却是最悠远而值得回味的。只想书中的那样,有一个人紧紧握着你的手而眠。
来自: 豆瓣
无所为$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有些问题在脑海里:(扯谈得很远)
有的人不喜欢读还要读,是不是一种媚俗?没读懂就批评是不是媚俗?读书还要编要领是不是媚俗?
中国人是很媚俗的,外国人估计也差不多,只不过媚着不同的“俗”
中国人曾经是驯化的动物,媚俗这东西在孔子看来是优点,普通人就应该媚俗点,只需要忠孝即可,然而孔子似乎不知道还有“假忠孝”,而且假的做起来比真的简单得多。老子是很不媚俗的,他要人们放下假面具,假道学,回到简单纯朴的生活,老子知道这些说出来了也没用。后世学老子的人多数却是很媚俗的。
米兰.昆德拉知道媚俗这个东西,知道自己也未必逃得出藩篱,但他的作品似乎可以超越他自身,而让我们自己思考。
这里提到孔子、老子,是因为米兰.昆德拉提出的问题,让我联想到的,让我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思考中国人。
来自: 豆瓣
仨.$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在杂志上看到关于张国荣的自杀,然后推荐这书。
自己去买来看了。
最开始以为是教育关于生命的书。
结果看完了。
原来,也是有点情色的。
不过,看过这本书都是很久的事了。
记不清楚主要内容是什么了。
我想现在重温一次,肯定又是不同的感觉了。
--------------------------------------
的确,最近又在重温这书。
不同的感觉。
开始否定第一次的观念。
来自: 豆瓣
Willia$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米兰昆德拉是一个杀手。让你感到死亡迫近般的无助与无力。仿佛世界和命运抛离你而去。
文章中不断出现的意象,那些生命的轻与重,命运中不断出现的偶然和必然都带着令人困惑的意义。头晕目眩中迷惑于对生命终极意义的不断拷问,然而所有的拷问都似乎只能得到唯一的一种悲凉的解释。这解释是作者故意安排的。作者仿佛很乐意看到你与此中的迷惑、无力与哀伤。但又或许这同样是他的迷惑、无力与哀伤。所以你不知是恨还是同情。
相同的意象一遍又一遍不断地出现,成就了爱情的虚妄和生命的孤独。
时刻处于矛盾之中,让人无所适从的生命之轻迫使人们抓住责任,以使自己的生命贴近大地,确定自己的真切实在;而这份责任又迫使所有人向往生命之轻的自由。人们无所适从,艰难抉择。
我不知道自己更喜欢哪一个,是托马斯还是特雷莎,一个让我向往,一个让我心疼。二者我都是喜欢的。我一旦选择托,就必须放弃莎,因为那是对莎的一种伤害;而我选择莎,却必须放弃托,才能从对莎的坚守中获得心的安稳。我同样无所适从。
我不知道自己更喜欢哪一个,是莎妮娜还是弗兰茨,一个是类似我的灵魂映像,一个类似我的生命表象。他们是彼此有爱的,虽然娜觉得她的暗喻词典茨并不能读懂。但在娜看到石板的一刻,她的恐惧便是对茨爱恋的畸形反应;而茨对娜的爱则在对娜的无限崇拜和跟他的女学生的无限亲近中体现的一览无遗。我坚信娜和茨是不能在一起的,时间和厮守会让他们不快乐。而他们也是可能在一起的,只是作为永久的情人。可是,茨没有遵守规则。茨深陷了。
最喜欢这句:他们彼此骑着对方完成了各自的背叛。弗兰茨骑着莎尼娜背叛了他的妻子,而莎尼娜骑着弗兰茨背叛了弗兰茨。
看完三章,累了,合上书。看见法语(?)写成的书名。我不懂怎么去读,试着去读,感觉仿佛咒语一样,而书名此时也闪烁起了生命的幽暗之光。
想,我的暗喻词典还只能我一个人编读。真是成就了这本书所体现的孤独感。
来自: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