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给我的阅读体验竟然有点像上王德峰的哲学导论,作者把他的哲学思想娓娓到来,你紧跟着他的思路,勉强能理解那些乍看很深奥的概念,听课听得非常累,但又很有成就感,像是玩了一个思维游戏,自以为懂了,但一出教室马上又忘记了。书里的人物,情节,是昆德拉用来表示他的哲学概念的例子,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弗兰茨的quartet,每一段的主旋律都是作者想表达的概念。托马斯的es muss sein,特蕾莎无法分离的灵与肉,萨比娜的轻,弗兰茨所执著的革命和伟大进军。
我一点也没有读懂最后那章卡列宁的微笑,虽然这题目很美,无法理解为什么一只狗是人类与伊甸园的最后联系。大概我是属于书中所说的那种认为狗是没有灵魂的,比如人同情一只被虐待的猫是因为人“认为”猫会痛苦而猫是否真的痛苦人是无法知道的。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伟大的进军那一章,一直对kitsch这个词有疑问,原来一直以为是“俗套”的意思,后来在WIKI里搜了一下,发现洋洋洒洒的从N多主义来解释,好像中文里也没有一个词能与之对应(德语真是厉害),当然其中也提到了昆德拉对它的著名注释:kitsch is the absolute denial of shit. 还有kitsch由两滴眼泪组成,当看见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玩耍时,第一滴眼泪是“看见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多么幸福啊!”第二滴眼泪是“能跟着全人类一起被草地上的孩子感动,多么幸福啊!”the second tear is what makes kitsch kitsch. 这第二滴眼泪可以解释弗兰茨对来自被共产主义俄国蹂躏的捷克的萨比娜的迷恋,随后又成了他出发去柬埔寨的原动力,这个贫穷,专制,人民被压迫的国家和捷克是多么相似啊,可以想象,当时有一种多么伟大的情感涌进他的内心。同样,这滴眼泪也可以解释我们一边咒骂着电视剧的俗一边仍看得起劲,一边声称厌恶主旋律电影(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内地的),当生离死别或某人要英勇就义时,还是会感觉到鼻子一阵酸。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在语文课上听老师读作文,有几次听到写自己的亲人去世时的场景,虽然我知道八成是编的,但还是忍不住被感动。比如百老汇的东西,的确是俗吧,宣扬什么真善美,肯定被很多人所不齿,但在剧场里,在教室里放《猫》时,每当那只脏兮兮的老猫一出场,还是会有不少人擦眼泪。甚至像萨比娜这样已经“轻”到一定程度的人,也会在看到被遗弃的父亲和女儿的场景时流下眼泪。我们能说这滴眼泪虚伪吗?那个去柬埔寨的女演员虚伪吗?或者说那些大肆宣扬美国式价值观的美国人虚伪吗?我还是相信她不是为了做秀去的(当然现在不一样了),她确实是想做好事去的,但是这场伟大的进军被戏弄了,在情节里被无人回应的尴尬戏弄,在情节外被昆德拉用斯大林的儿子和粪便戏弄。
很搞笑的是,萨比娜讨厌共产主义的原因不是出自伦理上,而是美学上的,她讨厌五一节的游行,好像这个世界上没有痛苦,每个人都很开心。相信每个人都体会过这样的厌恶,当听到春晚主持人激情澎湃的串词时,当看见无数系着红领巾的小朋友红扑扑的脸蛋用稚嫩的声音配合地说出真善美的台词时,当看见一个大学生在课堂上被抽到回答为什么要学马克思主义时回答“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时,当看见任何大型综艺活动或是电视节目冠以“阳光”,“希望”,“勇气”,“坚忍不拔的精神”,当然还有——“爱”等字眼的时候……kitsch并不专属于共产主义(显然,否则这书怎么出版的),按照昆德拉的意思,kitsch是任何政治运动的美学理想。的确,当读到西方媒体用极度极度景仰的语气来形容DLLM时,我心里的情感好像跟上述情况差不多。
再回到那场去柬埔寨的伟大进军中的女明星,换成现在,我们肯定说她在做秀,就像我们不断地怀疑麦当娜,安吉丽娜朱丽等领养非洲小孩的诚意。
谈政治太深奥了,一边看着伟大的进军,我立即想到了媒体,kitsch也是媒体的美学理想,尤其是我们这个从高考作文到电影都要求“积极向上”的地方。问题是现在媒体们kitsch得不够诚意,就变成了做秀。柬埔寨的女明星或许还能让人流下那两滴眼泪,但现在,坐在电视机前,我只有纯粹的厌恶。Kitsch是生活中的必须,虽然从理智上讨厌泰坦尼克号,但看的时候或多或少地被感动,然而,虚伪和做秀只能让人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