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ki$ 发表于 2012-8-28 13:50:21

  同样的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我有一毛一样的4本
  一本书 买了四次 看了三年 从来没有看完过
  
  第一本看了大半 送给了当时喜欢的男孩后来那个男孩子在电话里说 我不想在电话里看到妳的名字!
  
  第二本不记得了内容 又开始从头看起来 一边看一边跳 认识了新的男孩子他说“恩 好久没有看过书了 头疼 要躺在妳的肚子上听妳念来听!”
  
  第三本送给了又一个新的男孩子 当时完全沉浸在看见你的快乐中 抱住你都来不及谁要去管那本书呢?
  再次来你的身边时 兴奋 就像是特雷莎来到托马斯的身边看 我想你我就来你的身边了!!
  我带着那本和你一样的书想来念给你听 可是却在飞机上丢了
  
  第四本 我想这次我不要在看了 只是在一个圣诞节里当做礼物送了出去
  
  
  书一直就没有看完

来自: 豆瓣

cyj101$ 发表于 2012-8-28 13:50:21

      在十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就看过了,看了两遍,第二遍看的非常仔细,里面的很多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再难找到这样的书了,可能书还是有,可是人却没有那样的心情了。
     这也好象正印证了书里面的一个思想,生活是不能重复的。

来自: 豆瓣

Kingda$ 发表于 2012-8-28 13:50:21

  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个人觉得不能看太快,只能看看想想,想想再看看。相信在品味过后你会有所感悟,虽然不会是全部,但哪怕只是部分一定会让你觉得受益匪浅

来自: 豆瓣

花瓣上$ 发表于 2012-8-28 13:50:21

  评论一部小说比写小说本身容易多了,而且可以消磨时间,所以我尤其热衷于做此事。特别是,一边听着Romance一边吃着黑巧克力的时候。如果是在四年之前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大概会半途而废。而时至今日,却在思考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共鸣。内心的某种激情被唤醒了,平凡的个人经验经过了这一共鸣的渲染之后,似乎变得感人起来。
  
  哲学小说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说,他力图把哲理和小说的叙事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是一种有序的、温和的糅杂。例如在第一章《轻与重》,托马斯和院长的对话之后,忽然由贝多芬的Ja 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引入了一段哲学思考,“同巴门尼德不同,贝多芬似乎将重当作某种正面的东西,细加掂量的决断与命运之声联系在一起;重、必然和价值是三个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
  
  但是和纯粹的哲学论述又有所不同,昆德拉小说中的哲理是带有假设性的,每一段哲学思考都和某个特定的人物联系在一起,否则将会没有任何意义。这使得《生命之轻》中的哲学不再严肃,而带有游戏和调侃的味道。
  
  又如,在《不解之词》的几个部分中,弗兰兹和萨比娜在词语的理解上有巨大的鸿沟,女人、忠诚与背叛、音乐、光明与黑暗、游行、纽约之美、萨比娜的祖国、墓地、阿姆斯特丹古教堂、力量、活在真实里。以光明和黑暗为例,萨比娜认为活着意味着观看,视觉受让人什么也看不见的强光与完全黑暗双重边界的限制,极端主义标志着生命终极。而对弗兰兹而言,黑暗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所在的无限,“凡寻求无限者,只需闭上双眼。”
  
  鸿沟的存在是因为有一条无法两次踏入的“语义之河:同一个事物每次激发出不同的含义,但这含义中回响着之前曾有的所有含义……假若人还年轻,他们的生命乐章不过才刚刚开始,那他们可以一同创作旋律,交换动机。但是当他们在比较成熟的年纪相遇,各自生命乐章业已完成,那么在每个人的乐章中,每个词每件物所指的意思便各不相同。”
  
  韵律之美
  
  《生命之轻》在叙事手法和结构上都经过了巧妙的构思,不是简单的单线或多线式结构,而是模拟了音乐上的复调(引自《小说的艺术》),在小说中就表现为多个异质元素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同时进展。比如在第五章中,托马斯和儿子关于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描述、捷克人的历史、托马斯对永恒轮回的思考、托马斯站在窗边思考的形象,实际上都指向了同一个主题——“人只能活一回,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与错”,“波希米亚和欧洲的历史是两张草图,出自命中注定无法拥有生死经验的人类之笔。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逝的东西。”
  
  《生命之轻》具有交响乐般的节奏感,一共七章,基本符合激扬和舒缓相交错的原则。短促而分节多的是急板,缓和而分节少的是慢板,既表现了一定的感情和氛围,又形成了结构之美。读来时而错觉自己身处宁静温柔的大海,时而又惊觉滑行在湍急险恶的河流中。而这样的韵律之美得益于昆德拉年轻时对音乐的迷恋,他的每一本小说几乎都具有音乐式的数学结构。有趣的是,他曾经为钢琴、中提琴、单簧管和打击乐器四种异质乐器作了一支曲,也分为七部分。绝妙的巧合!
  
  最后两个章节,《伟大的进军》(46页分为27节)和《卡列宁的微笑》(36页分为7节)分别是激昂的政治讽刺和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卡列宁式的微笑》虽然以欢快的场景结尾,读者却因为在故事的前半部分以萨比娜的视角知道了托马斯和特雷莎的死,更加忧伤惆怅。然而小说却可以创造永恒轮回,就如同《赎罪》里的女作家重新为姐姐构筑了一个幸福的结局。
  
  媚俗和田园牧歌
  
  媚俗是一切极权者的美学理想,他们用心灵的专制统领人类情感,并以“博爱”的微笑注视着世界。他们的宣言是一种激发媚俗的工具,“伟大的进军”是一种政治媚俗,但这个由医生、教授、律师、记者、明星组成的队伍终于到达代表了边界的墙时,“伟大的进军”就止步于此了。“尽管世界冷漠,伟大的进军仍在继续,它变得激奋狂热起来:昨日反对美国占领越南,近日反对越军占领柬埔寨;昨日支持以色列,近日支持巴基斯坦……但每次反对的是一方的屠杀,支持的是另一方的屠杀。”
  
  即使意识到滑稽可笑,但是别无选择。“他惟有一种选择,要么演习,要么什么也不干。在某些情况下,人注定要演戏。”也许这就是问题的解决办法。而卡列宁式的微笑却恰恰与媚俗相反,在死亡面前,媚俗的屏风不得不被掀开。于是卡列宁的微笑成为了最后的安慰。
  
  一只狗能够激起特雷莎一种快乐的温情,是因为它不需要承受人的烦恼,轻与重、生与死、灵与肉。就如同亚当一样,当它凝视镜子,并未认出里面就是自己。换言之,“它从未被逐出伊甸园”。原罪将人类抛出了一切在已知事物中间循环移动的伊甸园,抛向了虚空的未知世界。“但我们身上还有一根细线将我们与那遥远的、雾蒙蒙的伊甸园相连。”对于田园牧歌的向往,皆是源于此。

来自: 豆瓣

熊熊猫$ 发表于 2012-8-28 13:50:21

  这本书大概已经成为了新一代文艺青年的必读之作。
  当然,想没事装个小B的,也不妨时常在知性讨论中谈谈此书,保证装B指数提升不止一两个档次。
  当然,并不是说看这书的就一定是文青或者装B少年,也可能是愤青和伪文青呢[殴]。
  上面的话并不正确,大家看书的理由大抵相同吧,觉得好就看下去。觉得不好看个开场就丢掉或者实在有割舍不下楞是想看看最后是否能逆转成一部经典大作的就继续硬着头皮往下看。反正花的都是自己的时间,与他人无关。
  你看,我总是将评论扯远。
  开场不久出现让我觉得很不错的描述,关于无法重来的人生。
  人生没有草稿,再怎么糟糕也只能硬着头皮过下去,永远没有重来的机会,你永远不会知道如果选择另一条路会是怎样的结局。
  这让我想到了蝴蝶效应和罗拉快跑。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蝴蝶效应,故事并不算新奇,越来越糟糕的结局,想要表达什么。要告诉我们如果有无限的可能最好别去尝试因为如果你尝试只会变的更糟么?
  一点都不乐观的生活态度,不适合我这样的阳光少女[喂,想要大家都吐年夜饭么]
  不过过好你自己的生活,别去奢望“如果当初怎样,现在一定好的多”这样的狗屁,却也是再真实不过的道理。
  永世轮回是不可能的,所以还是过好现在的每一天,不要回头看就好了。
  
  

来自: 豆瓣

古剑冰$ 发表于 2012-8-28 13:50:21

  考虑很久之下把这部书有点糊涂的下来了.坦白讲.我能读懂的最多只有一半.书的后半段基本把握不住昆德拉的用意.写些字分享一下看了这部书的感悟.
  昆德拉在这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当中曾经提及过.无论他在这部小说中讨论到什么人物.托马斯也好.特雷莎又或者弗兰茨和萨比娜也好.他到时在讨论一个跟自己相反相对的可能性.昆德拉描写这些人物的思考、行为.他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基本没有情节没有头尾.更多的是他加入的夹叙夹议式的哲学思考.可能就是就是在探讨自己那些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昆德拉在这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常讨论“灵魂和肉体”二重性的问题.在书的结尾.甚至还加入了神学的讨论.灵魂和肉体的二重性给人们带来上帝是否神圣的问题.让人意识到接受灵魂和肉体的二重性.将“兴奋”的概念而不是“快感”带入伊甸园.就是对神圣的上帝造成亵渎.这是后头.在前头.昆德拉更多的是以萨比娜、特雷莎渴望透过自己的肉体甚至摆脱自己的肉体来窥看自己的灵魂来表达他对“灵与肉”的思考.中间穿插萨比娜跟弗兰茨关于一些词汇观点的分歧本人觉得尤为精彩.这是这部书让我着迷之一个亮点.
  当然昆德拉这部作品中.还有一个主题与“灵与肉”相穿插的.就是“轻与重”.这个问题就更加广泛.由托马斯对自己妻子的抛弃.接受“那个送来的特雷莎”.后来为特雷莎挣扎放弃行医.萨比娜选择背叛弗兰茨.逃离混乱的祖国.弗兰茨为自己“真正的有意义生活”做出抉择.无一不贯穿着这个“轻与重”的思考.我对之感觉非常模糊.到底什么是轻什么是重.仿佛都是一念之间转化的.就好像托马斯开始觉得自己不能爱上特雷莎.特雷莎就是一个重.找女人就是一种轻.到后来他选择从瑞士回去找特雷莎后.照顾特雷莎就成了他的意愿.本来到“在呼吁书不签字”“到农村去生活”都由重变成了轻.这个我不敢说是昆德拉的意思.只是目前我只能这样理解.
  昆德拉也给我们从新找回了“媚俗”一词的本原.一切否决生命的丑陋一面.将生命神化的都是媚俗.而这种神化一切美好.排斥负面的做法经常被所谓政治家所利用.这是昆德拉对这个社会媚俗的讽刺与指责.但同时.昆德拉也睿智的指出.即使是心怀理性怀疑的人.也同样想寻找到一种真理.并试图用这种真理唤醒群众.这又会让这些本来清醒的人投入了新的“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当中.这寥寥数语.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社会思想运动的局限性.可见昆德拉的思想哲学造诣并不一般.
  最后留下的当然有问题.到底大写的牧歌和小写的牧歌有什么不一样.昆德拉在音乐方面留下了什么.将灵与肉 轻与重结合起来.他要找的东西在哪里.我完全没有读懂.真的希望跟读懂的朋友好好交流.非常着迷这部很不好读的有关形而上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来自: 豆瓣

厚余$ 发表于 2012-8-28 13:50:21

  在未创作《不朽》以前,这部小说开创了小说的“另一种可能”,是一部“对小说史有贡献”的小说。我听过许多说这部书“不好看”、“不像小说”、“看不明白”等等的话,这很正常,因为这是一部“新”(在当年)小说。此书对人性、灵魂深层次的挖掘,到达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当然,作者在更成熟的时后又创作了《不朽》,并声称《不朽》的书名才应该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前的那一种名字搞错了。
  您认为呢?

来自: 豆瓣

细胞分$ 发表于 2012-8-28 13:50:21

     我一直排斥所谓的经典名著,不过这本我却相当的喜欢。
  
     我用一个懒洋洋的周末奥运开始的第三天在书桌和床上换了N种姿势看完的。托马斯、特蕾莎、莎宾娜、弗兰茨,四人组成的故事。托马斯和特蕾莎彼此相爱,可是因为对性的观点不同导致了两人的分合。托马斯本来从来不让情人在家里过夜,但是那次特蕾莎去看他时候发烧了,他不得不留她过夜。在照顾她的时候,他想,这是一个放在涂了树脂的竹篮中的婴儿,顺水漂到他身边。作者后来说比喻是危险的,它意味着爱情。托马斯认为性和爱是分离的,他觉得只有通过性才能让他解剖并了解关于一个女人与其他人不相同的那万分之一(如果是通过其他方式如购物服装等则认为是显性的并无研究意义)所以他总是不停的艳遇,尤其在他当了玻璃清洗工之后,更是利用职务之便每天都有一到两次的艳遇(以前当医生的时候只有下班到回家之前那段时间,换工作之后他以前的患者请他过去只是让他喝茶或者咨询病症,并不实际让他搽玻璃)。他只想要自由并不需要束缚,但是最终他感觉到他爱她,愿意追随她而去。当他老的时候,当他在乡下当一个卡车司机只需要把村民和货物搬来搬去的时候,他终于变成了特蕾莎怀中的一只野兔。
  
     特蕾莎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女人,从她短时间内学会并掌握摄影技术可看出。她有一个因为她而失去一切的母亲。母亲总对他说做母亲就意味着牺牲一切,而她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是最美丽的女人,她周围围了9个求爱者,她其实并不想接受第九个求爱者的求婚,可是他们在ML的时候第九求爱者那个最强壮的男人耍诈,使她怀孕使她不得不嫁给他。这个使母亲嫁个不喜欢男人的祸根就是特蕾莎。母亲总是要她偿还,事实上特蕾莎也愿意,只要母亲提出来的话。母亲不爱她,不让她上学尽管她是小学班上最好的学生。在特蕾莎出生不久母亲带着她和一个离过两次婚而且劣迹斑斑的男人走了,那男人总是不停的追求其他的女人,母亲又过得很痛苦。母亲在家里总是脱光衣服并一副很粗俗的样子,当特蕾莎觉得不好意思帮她拉上窗帘的时候她就粗俗的大笑,所有的肉体都是一样的!继父并总是在特蕾莎洗澡的时候出现,特蕾莎于是把洗澡门锁上却被母亲骂,所有的肉体都是一样的!特蕾莎总做一个梦,一大群女人赤身裸体的围着一个水池大声唱歌,水池上方有一个大篮子,里面坐了一个男人拿着枪,如果哪个女人停下脚步或者是不唱歌,那他就会把她给毙了。特蕾莎也是其中一个女人,这是从小母亲给他灌输的思想:所有的肉体都是一样的!所以当她爱上了托马斯,就想要成为他唯一的一个肉体,她想要反抗母亲强加给她的思想,她希望灵魂和肉体是统一的。可是托马斯并不愿意这样,他把她扔回那一群女人中间,不承认她是唯一的。特蕾莎一直做很有象征意义的恶梦,和托马斯ML的时候不停的大叫,好像要叫到除了听觉所有感觉都丧失一般的大声。直到他们老了,他终于变成了她怀里的一只野兔,这意味着他和她谁也不比谁强,她才得到了安心。
  
     莎宾娜怀着一颗自由的心,即使在遇到了弗兰茨这样英俊的大学教授,也不想要留下来,他太软弱,即使他是柔道冠军。弗兰茨根本不可能像托马斯一样命令她把衣服脱掉。她后来自己想,如果是一个强势的人呢?那她连5分钟的都受不了。弗兰茨觉得和妻子的结合本来就是错误,他并不爱她,可是她威胁说如果他不和她不结婚就要自杀云云,于是弗兰茨不得不接受了她或者有点被她感动了。他是个中规中矩的大学教授,勤恳研究出了几本书,算是半个权威人士。他又不满足现在的生活,向往革命,对祖国正在革命中的莎宾娜像对女神一样的敬仰。在莎宾娜离开之后,他的第二个情人——一个带大框眼镜的女学生,他觉得是莎宾娜赐予他的。最后朋友邀请他去一个国际请求救援组织,他觉得他的女神会在那里看着他,他去了并在即将要返回的时候和当地人斗殴被重击。他被送回国,他想见到他的女学生可是看到的最后一个女人是他的妻子,他厌恶的摆过头,死了。满凄惨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给某人看,矫情,一个媚俗的人,昆德拉给了他这样一个结局。
  
     其中插了一段关于上帝和粪便的文字,满讽刺的。雅可夫在二战期间被德国人俘虏,和一群英国军官关在一起,共用一个厕所。雅可夫经常把厕所弄得脏脏的所以被英国军官集体抗议。而德国军官又不愿同雅可夫关于粪便的问题,他怒极了直接撞向带高压电的围墙。作者说他小时候经常考虑一个问题,既然人有肠子,那么上帝有没有肠子呢?如果上帝没有肠子,那么人就不像上帝。他不敢问,因为问这种问题是大不敬的。后来终于有个人站出来说:上帝只吃喝,不排泄。一句定论无须再多辨。人们认为粪便是废弃物是肮脏的,怎么配和神圣的上帝放在一起?
  
     其实书中的革命大背景、关于文化、关于政治,我暂时无法体会,只能从人性心理梦中探讨之。生命之孰轻孰重,昆德拉只给了个提问,并没有交给我们答案。

来自: 豆瓣

仙子$ 发表于 2012-8-28 13:50:21

      各位朋友,这本书我还没读过呢,听各位朋友介绍的知道了大概内容,呵呵,你们别生气啊,曾经再书店发现着本书,随便看了几页,当时还在上中学,觉得不太适合我,于是就到现在才了解大概内容。
      一个月前我读了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才真正明白真正的爱情是灵与肉的结合。柏拉图式的精神恋是不属于我们人类的。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为了金钱,为了事业?当一切都得到了之后,却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零零的感觉。谁都别骗自己,我们要得是爱人,一个能与 他《她》达到灵与肉结合的爱人,今生无憾。
      人生在世,是需要给自己一些动力的,不要把自己弄的无所谓,生死都无所谓就白活了。生活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我们感到迷惘,可是我们心理只要把握心灵的第一眼清泉,是我们活下去的动力,人生就是这样,只要开心就好,何必在乎能不能永恒呢,活四十岁和一千岁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所以,当夜深的时候,静下来听听自己的心声。
     好象说跑题了,原谅我,只是想说几句。
     

来自: 豆瓣

sober$ 发表于 2012-8-28 13:50:21

  依稀在很久之前便知道这是一本可以称之为经典的书籍。然后是几年前,从同学手中借来读,无奈,因为其所谓的深刻哲理性而无疾而终。现在看来,也许是因为自己当时年龄尚小的缘故,缺少阅读此书的耐性,无法心平气和。
  真正使自己产生阅读欲望的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有人说过:如果原作看不懂的话,可以先看一遍电影。起码,对我而言,还是凑效的,当然我觉得这句话本身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电影本身应该不难看,否则,让人越发对小说提不起兴趣。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对小说所要表达的哲理性望而却步,或者说即便读完了也还是似懂非懂。依我的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种哲理性尽量私人化,就是说要将自己有限的经历与这无限的哲理联系在一起,无所谓对与错。
     对于小说反复强调的“轻”与“重”的问题。我觉得简而言之就是对人、事的态度问题。有人把生命中的一切都看得轻若鸿毛,本质上吸引他们的是自由,是无所束缚,是对责任的一种本能的抗拒。可是我觉得一旦获得那种所谓的自由,无限的自由,便容易陷入信念、情感的虚空之中。因为如果没有束缚,那么所谓的依傍便无从谈起。另一些人,把一切又看得过于认真,过于沉重,也许他们正是需要这种负担去提醒自己是生活在真实之中。
      托马斯认为感情与性不同,可以分离。特雷莎却认为忠贞对于感情来讲至关重要。尽管她也尝试用放纵身体来尝试让自己由“重”变“轻”,可是结果是让自己陷入到更深一层的沉重之中。正如书中所言,忠贞是特雷莎的天性。因而,试图由重变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过程。既然这样,不如欣然接受这份与生俱来的“重”。问题是对于感情和性这种“轻”的态度,让人厌恶和不堪忍受的同时,又具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而吸引力缘自于人的征服感和占有欲,认为自己独一无二,强大到可以让对方弃恶从善,回头是岸。
  ......

来自: 豆瓣
页: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查看完整版本: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