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cke$
发表于 2012-12-3 13:48:28
将近四年前读的这本书了,最近想起整理感想,凭着模糊的记忆写下如下两点心得:
1、爱情其实也是一场斗争,爱情的双方只有实力相当、势均力敌,这场战斗才能够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参战的双方也才会感觉到乐趣,否则一方早早地降服了另一方,那么战胜的一方必然会去寻找新的作战对手。不是说周晓白没有思想,但是爱情之战的双方一定要能够从思想和精神上做到沟通,这场战役才会是持久战。
2、我们可以追求“在路上”的状态,但现实所迫,我们不可能永远“在路上”。
[这是我05年4月抱着电脑没白天没黑夜地看完这本书后写给某人的读后感,却没想到不出一个月我自己的爱情之战便偃旗息鼓,讽刺,却也正常,谁让我们都年轻。]
来自: 豆瓣
昨夜星$
发表于 2012-12-3 13:48:29
我是先看的书后看的电视,想当然的电视剧拍的让人失望。最失望的就是
秦岭的扮演者,导演找错人了!还有我个人认为刘烨没有演好钟跃民。
来自: 豆瓣
飞鱼$
发表于 2012-12-3 13:48:30
先看得电视剧,去年暑假单车骑行路上看得书——先不说书里那些与青春有关可以触碰我们神经的情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钟跃民的那一种生活态度——只是他的这一种生活态度最终会给他带来什么?是快乐还是迷茫?如果不是下定了决心——拥有类似钟跃民的生活态度只会给自己带来迷惘!
来自: 豆瓣
sanshi$
发表于 2012-12-3 13:48:31
大学里,朋友介绍看了这本书。
一路看一路的热情,一路的期待一份钟跃民式的爱情,一直在想自己是否有钟跃民的影子,那份天马星空的爱情,那种渴望情种的男人情怀多么让人充满冲动,大学时就向用双脚丈量整个地球,这样的狂想在亲人的目光下渐渐忘却,只能把那份浪漫压抑到心底。
来自: 豆瓣
荃玖$
发表于 2012-12-3 13:48:32
我是个基本不看小说的人,因为不做容易沉迷的事,也不看电视剧等等等等。看这书么,实在是受人之邀,盛情难却。
还是不得不说,此书一般,如何一般?怕是觉得不真实。
看惯了某些小说,又习惯了所谓技巧,如此一往,实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曾相信,身边的人,都不过相伴一程,故不相信时间。我搬过那么多次家,有那么多人匆匆而去,天各一方;又有那么多人,曾经如此亲密,如今虽然近在咫尺,却终难再相聚。
没有遗憾,没有感慨,世如行云流水,相伴相随,分合聚散,已是缘分。再回首,纵然面相似,怕是青山绿水难叙旧。
故而不相信持续数旬的友谊,不相信不能释怀的爱意,不相信久别后的默契。
落花流水春去也。
来自: 豆瓣
悠悠$
发表于 2012-12-3 13:48:33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逐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两天的时间看完一本厚厚的书,不是第一次,但又哭又笑,阴晴不定的,还是第一回。
以前就说过,一部小说,就是主人公的成长史,从青涩捣蛋,到成熟魅力,往往是许多生活经历累积起来的。
生死
他,宁伟,天生是个杀手——这是钟跃民给他的评价,一开始的铺垫真做的很好,他的亡命天涯,他的命运,早就预示好了的。每个人都有他选择生活的方式,他尤为决绝。是的,他没有退路...最后,当阻击手的枪声响起打那一瞬间,我也忍不住落泪,他解脱了,若是人真像李奎勇说的那样,有灵魂,那么他也算解脱了吧。只是逝者已矣,生者叹息,钟跃民,张海洋,你们忘记起身望望天空,向他招手道别!
他,吴满囤,和钟他们的友谊得的并不容易,由起先带有功力色彩的友情,到最后的肝胆相照,这鼻梁打歪得值!看到排雷的时候我就有很不好的预感,那是他第一次打了张海洋,用自己的命诠释了,义气不是盖的。
他,李奎勇,是不是觉得多出来几年的命是捡回来的?当他肺癌晚期的时候与钟跃民一席谈话,我忽然对这汉子肃然起敬。小混蛋差点毁了他,他不提;在钟跃民最落魄的时候违反规定让他开出租车,还是不提。人要是有轮回,那这辈子所受的,足够换来下辈子的安稳了吧,祝福他。
爱情
他,钟跃民,相当的有魅力。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位老同学,那天和他聊天,他说他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和他在一起的女生都对他无法忘怀,现在我却隐约懂了。就是他,若是数起优点,该有一箩筐了吧,可是真正吸引人的,还是那种生活的激情。血色与浪漫,诗情与流氓,结合的如此美妙。对周晓白,那是一场年少的爱恋,谈不上理想的契合,只是情窦初开。颐和园的那一吻只能是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只是执拗的晓白,到最后才明白谁是真正值得爱的,有结果的。秦岭,那位女子是真正的知音,红颜。她明白谁都束缚不了他,像鹰的他不适合鸟笼,只有蓝天才是他想要的。聪明的她从为要过未来,要过许诺,他们最初的激情也留在黄土高坡,那个对望的山头,那个杂乱的草垛,还有经久不绝的信天游中了吧...最后出现的高玥会是他感情的终点吗?谁都不见得,指不定他还要高出什么名堂出来呢。但她了解他,不束缚他却知道怎样抓住他的心。就算结果很惨淡,但沿途的风景真的太美丽了,你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呀~~
1968——2002,故事很多,还在继续,当青春时光渐渐远去,还有我们,在路上...
来自: 豆瓣
绿袖子$
发表于 2012-12-3 13:48:34
都梁的小说。就不用多说了。
最感人的部分是写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北京,大院的气息,粗糙而张扬的青春。浪漫沁到骨子里,因为顽强的坚韧的信念认定,美好的未来在前方等着,虽然这未来谁也说不准,但没有它,似乎就没有了安身立命之处,所以,热血沸腾地奔跑啊奔跑,用一切喧嚣的原始的野蛮的方式表达。
泪奔。欲望干死在风中。
因为追求无知无觉地活,所以越发地痛。
痛彻肺腑了,旋转不定的世界就在眼前安顿下来了。
六七十年代人的磨难写照与心路历程。六七十年代人莫名其妙的骄傲与迷茫。
跨了一个世纪了,倒也离得不远,那气息仿佛还浮在翠微路,三里河,海淀黄庄等处。
也许也沁入北京城的骨子里了。
来自: 豆瓣
annie1$
发表于 2012-12-3 13:48:35
我从来没有想到这本书还挺轰动的,起先peipei给我推荐的时候我还没太在意,这回同屋的小女孩也跟我说一定要看,说钟跃民是每个女生的梦中情人,甚至是一个男生都说这本书好看。
花了三个晚上看完了这本书,首先还是要感谢这本书帮我打发了印度火车上的无聊时光,不过很遗憾,这本书没有打动我。
钟跃民不是我喜欢的那个类型,太自由了,我更加喜欢有责任感的男生。关于文革的描写也不是很触动我,最为关键的10年,居然就压根没有写。唯一喜欢的是秦岭,一个女孩可以有如清晰的头脑,可以如此放得开,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愿意成为这样的女孩,但是我还是喜欢她。
来自: 豆瓣
kellys$
发表于 2012-12-3 13:48:36
钟跃民这样的男人应该是每个女人心目中的一个梦想,但我想很少女人有勇气嫁给这个梦想,除非你做好永远在路上的准备。
来自: 豆瓣
aaloui$
发表于 2012-12-3 13:48:37
恩,如果现实里真的有这样一个人,他也只能永远站在孤独的一面,即使这个人的性格只是相像,看完这个人的一生,或者说是半生,我只能说我不羡慕也没有想去做这样一个人,“就像你我他一样,看完小说,还是去过我们自己的日子。”以自己的方式活着,为什么要像别人的?
其实,个人英雄主义的描述并没有给这个人物的形象带来多少崇拜感。相反,这个人只是作为一个故事中的主人翁而存在一个时代的背景下,有人对我说,他只喜欢钟跃民的前半生,后半生踏入了一种庄重和威严以后,个人的性格就少了很多传奇色彩。
如果把钟跃民这个人物形象放在一个更普通,稍微平民华的角度来描述,可能会精彩许多,李云龙这个形象的新奇之处在于以一个反角度的手法来描述了一个革命军人的形象:并不是每个八路军人都时时刻刻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遵守得滴水不漏的。
钟跃民为了找到一种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追求一种自己的生活状态,他可以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可以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也可以放弃自己的爱情,他是自私的,他为自己想得多,为别人想得少,尽管他在所谓的“后半部分”别人需要的时候可能伸出援手,但他还是需要追求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是不公平的。
我们都是平民,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选择生活去改变生活,这没有什么特别,关键是,我们是否有勇气走出这一步。
终于,我很庆幸这个人物这个性格这个形象发生在别人身上而不是我,看完故事以后,我仍然可以每天早上很早的起来去赶一班公车,还可以在路边的影碟商店里选择自己喜欢的CD,故事是别人的,生活着自己的生活。看完一本书而已。
来自: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