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mr$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理想国》读书笔记
  
      这本书在大学的时候读过,读完之后这么久,能够记得的无非就是各司其职和哲人王这些东西了,不过据说这本书当中有许多微言大义,所以想来,还是翻出来好好精读一下,开个帖子,记录一下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吧。    这本书还是大学的时候买的,1986年版的,1996年第四次印刷。
     
  译者引言
          读《译者引言》。这篇文章我怀疑是两个人写得,主要是文风不同,在前半部分,主要使用现在通行的语言,阅读起来,就像是时人言论。可是后面一部分,却很喜欢使用一些半白话半古文的写法了,比如说“见仁见智,存乎其人。毁之誉之,各求所安。”又比如说:“柏拉图承先启后,学究天人,根深叶茂,山高水长,其人其学,成欤败欤?”多是这种文字。风格很不统一,不知道是不是两位译者的共同作品。    还有就是第四页将公元前339年苏格拉底被法庭判以死刑。查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卒于公元前399年,所谓339应该是399之误。商务印书馆也会犯这种错误啊。    通篇大义,在于介绍柏拉图一生学术发展的简单理路。基本上就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壮志雄心的幻灭时期”,这个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之死。在这个阶段他对民主政体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想想现在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奉之若神明,真是莫大滑稽。第二个阶段是雅典学园阶段,在这个阶段,柏拉图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信念,并且写出《理想国》这样的巨著。第三个阶段是晚年,“不得已舍正义而思刑赏,弃德化而谈法治”,越是晚年,越求实际,写出了《法律篇》。
         
  第一卷
          第一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的对话。    探讨的主题是克法洛斯介绍作为一位长者对于衰老和死亡的看法。    克法洛斯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并非源自于年龄,也并非源自于贫困,而更重要的是源自于人的性格,有点像现在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了。    金钱对于人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人更加从容地去思考生活,平心静气地面对生活。“用不着为亏欠了神的祭品和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    而这一段世俗智慧其实只是苏格拉底或者是柏拉图需要的楔子罢了。    苏格拉底话锋一转,从债务问题转向“欠债还债是不是就是正义”的讨论了。这时候,克法洛斯告退,他的儿子玻勒马霍斯接过了这个话题。
          以上读到第6页。
         
      第二段对话是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的对话。    探讨的主题是正义。    玻勒马霍斯的观点一开始是“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经过苏格拉底的修正和概括之后,这个观点被明确成为了“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    这里其实涉及到伦理学的一个黄金法则:道德回报的对等性。    《论语》当中有一段很著名的对话,“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老夫子对于以德报怨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所以应该用怨来报答怨,用德来报答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这个观点同玻勒马霍斯的所引用的观点非常类似。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纰漏,比如说如何确定报的对象,这些都在后面被苏格拉底抓住了。
          苏格拉底是如何驳斥“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个观点的呢?    苏格拉底首先通过一系列例子说明在生活实际中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种技术上的帮助,而不是宽泛的“正义”——“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这样会推出一个悖论,也就是说正义是无用的东西,技术才是有用的东西。    苏格拉底这番“助产术”的最主要用意我理解是在于说明“正义”是一种专门适用于国家管理的政治才能,而不是一种技术。    接着苏格拉底谈论到如果一个人既能够把善给予他人,又能够把恶给予他人,那么这个人本身也很难说是一个正义的人。这一点在后面还有一些具体展开。
          第三个部分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敌人,也就是确定道德回报的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假使朋友真是好人,当待之以善,假如敌人真是坏人,当待之以恶,这才算是正义。”也就是说,对正义进行进一步的限定。    第四个部分苏格拉底从这个点出发,讨论说正义是人的一种德性,那么人不能用一种不正义的行为使他人正义,也不能用一种正义的行为是他人不正义。说得有点绕,不过意思还是明白的。这里其实可以和《孟子》的一段话相互参证:“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扭曲自己,是不可能让别人正直的——用不正义的手段,是不可能实现正义的目的的。    用现在的时事来说就是打着高尚目的的旗号,比如说世界和平啊,民主人权啊,人道主义啊,然后用暴力恐怖手段来推进,这其实就是一种不正义。就像当年小日本宣称他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其实是为了“大东亚共荣”,为了“把亚洲国家从殖民主义解救出来”这样的论调。    被苏格拉底绕了四次之后,玻勒马霍斯彻底晕了,倒向了苏格拉底这边,反对“正义就是助友害敌”这个提法。    以上读到第15页。
         
      第三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色拉叙马霍斯的对话。    这段对话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正义是否是“强者的利益”,另一个是“不正义的人和正义的人,哪个更加快乐?”。    色拉叙马霍斯在对于苏格拉底的装B作出了批评之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    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有点像现在的所谓“强权即是公理”这样的提法。    苏格拉底先对这个观点的确切含义进行界定。    接着苏格拉底找到这种提法中隐含的悖论,统治者有可能制定出对自己利益有损的法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这种情况下,正义就不能说是“强者的利益”,相反,却有可能成为“强者的损害”了。
      但是色拉叙马霍斯马上就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所谓的“统治者”是指那种最符合“统治者”标准的“统治者”,也就是最理想的,没有错误的“统治者”。    这里其实就有一个“共相”和“殊相”的问题,就好比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圆”总不是最理想的“圆”,最符合“圆”的标准的“圆”只能是存在于人们对“圆”的理性思考中。    苏格拉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这个理论的辩驳。    “任何技艺都不是为它本身的,而只是为它的对象服务的。”从医生和舵手的例子,同理可以推出,统治者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这样一来,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就被倒了过来,正义变成了“弱者的利益”,而不是“强者的利益”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当中,色拉叙马霍斯大谈了一通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更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如鱼得水,“所以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在这一段当中,色拉叙马霍斯的主要观点其实就是庄子曾经说过的:“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胠箧》)    不正义的人掠夺人们的钱财、剥夺人民的身体和自由,给别人带来恐惧。所以,正义不如不正义来得更加快乐。
          苏格拉底的任务就成为了驳斥色拉叙马霍斯“不正义比正义有益”的观点了。
          他主要分为几个步骤来论证。    首先,每一种技艺都有它特殊的功能,这些功能本身并不能对自身产生利益,所以需要使一个统治者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服务他人和社会,要么要给统治者名利,要么要给统治者惩罚,也就是说或者给糖、或者给鞭子,才会有人愿意辛苦操劳的去管理城邦。最大的惩罚莫过于如果贤人不出山的话,有可能会被暴君统治。    第二步,就是讨论“极端的不正义是否比极端的正义有利”这个观点了。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的人很单纯,往往受到欺骗;不正义的人很精明,总是能够得利。    可是天真的好好先生不会压制正义,却只会抵制不正义;相反,精明的不正义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会既压制正义者,也和不正义的人勾心斗角。    然后苏格拉底偷换了一下概念,用类比的方法,先举了音乐家和医生的例子,认为技艺好的人总是扬善抑恶,技艺差的人却总是嫉妒强者,欺负弱者。由此证明,正义也是如此,正义者总是又聪明又好,而不正义者却是又笨又坏。    这里其实有个问题,就是用专业知识来说,音乐也好,医术也好,当然可以有个技艺的比较,可是政治的现实却往往并非如此。苏格拉底惯用的是类比的方式,并且用这个方式让对手的观点不攻自破。    第三步,苏格拉底要论证“不正义比正义强有力”的观点也是错的。    这种事情似乎比比皆是了,野蛮国家往往能够更加高效,更加不讲信义,也更容易在征服战争中取得胜利。    金国利用野蛮的力量征服了礼仪之邦宋国,金国吸收宋国的文明,等到金国的贵族也能够写出艺术造诣很高的诗词时,他们又被更加野蛮的蒙古灭亡。    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也正在于此。    苏格拉底的驳论是这样的:即使是不正义的人群内部,也需要有正义,否则就不能实现他们不正义的目的。    这种观点在《庄子》当中也有体现:“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庄子·胠箧》)    就是在说盗亦有道的观点了。所以即使是不正义的人,“也还有点正义”。因为“绝对不正义的真正坏人,也就绝对做不出任何事情来。”
      等到了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步,苏格拉底要彻底推翻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不正义者比正义者生活得更好,更快乐。”    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独特的功能,独特的德性;功能得到发挥,是因为它的德性,功能不能得到发挥,是因为它的缺陷。    耳朵和眼睛是这样的,人的心灵就更是这样的了。    人的生命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发挥心灵的功能。而正义恰恰是心灵的德性,邪恶是心灵的缺陷。所以正义的人快乐、幸福,而快乐、幸福又是人最大的利益,总结到最后,“不正义绝对不会比正义更有利了。”
          在第一卷的最后一页,苏格拉底总结说,正义到底是什么,还是没有搞清楚。    以上读到43页,读完第一卷。
         
  第二卷
      第二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格劳孔和他的弟弟阿德曼托斯接过色拉叙马霍斯的话题,论述种种不正义比正义更加优越的现象;第二个部分是苏格拉底和他们试图从源头来构建一个城邦,主要谈了教育问题。
          格劳孔和他的弟弟阿德曼托斯并非真正认为不正义比正义更好,但是他们始终心存疑惑,为什么在现世社会中,正义的人寸步难行,不正义的人却荣华富贵。
          对于这个疑惑,他们的表述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是格劳孔的观点,他认为“善”有三种,第一种是本身是好的,不去考虑结果;第二种是过程和结果都是好的,第三种则是过程不好,但是结果是好的。
          这就好比说我们看书,第一种就是看那种看的时候挺高兴的,看过也就过了的那种小说吧;第二种好比是经典名著,既有艺术高度,又能够实实在在引发人的思考,提升人的智慧的那种书;第三种书可能就是属于洗衣机说明书这样的东西吧,你不能从阅读中找到任何快乐,可是它却是有用的。    苏格拉底认为的正义是第二种,不但过程好,结果也好。可是一般人却把正义归为第三种,他们图正义带来的名利,可是讨厌正义本身。
          格劳孔从三个方面说明一般人对于正义的否定态度。    首先是从正义的本质和起源来看。格劳孔的观点是人性有天生的利己性,因为“人人为恶”会导致社会无法存在下去。所以人们形成社会契约,把“守法践约”成为正义。    所以从正义的起源和本质来看,并不是所有人天生有正义的根基,倒是因为一种生存策略,才出现了法律和正义。    这种观点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得到更加全面的扩展。    其次是“正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人的行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人都会选择去作恶而不会去行善,这一点的理论基础和上一点一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最后一个观点是“不正义的人日子要比正义的人的日子好过多了”。不正义的人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正义的人,鞠躬殉道,死而后已,大多最后不得好死。这段话看起来很像北岛那句著名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格劳孔的观点最后归结为一句话,不正义的人的日子过得比正义的人滋润多了。
          到了第二个步骤,格劳孔的弟弟阿德曼托斯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    他认为,人们赞颂正义,并不是因为正义本身好,而是因为正义带来的名和利;人们谴责不正义者,却用一些因果报应之类的虚妄的东西。正义的人过着艰苦的生活,不正义的人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如果他们想要摆脱神所给的报应,也只需要花点钱,贿赂一下诸神就可以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几乎所有人都会倒向不正义的那一边,除了少数无力为恶的人,他们反对恶,是因为他们只能承担恶,不能施与恶。    所以阿德曼托斯请苏格拉底要澄清正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有什么自身就存在的优点和德性。否则世人就会更加认可不正义这种更加实际的生活策略了。    以上读到56页。
         
      在第二部分中,苏格拉底将视野放大,他认为要想弄明白人的正义到底是什么,不妨先弄明白城邦的正义到底是什么,由大见小。    一个城邦的出现和发展,需要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分工。需要农夫、瓦匠、纺织工人、鞋匠、商人、猎人、艺术家、诗人等等等等。城邦的扩大,带来资源需求的扩大,而资源又是有限的,这样战争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战争的出现需要有城邦的保卫者,城邦保卫者的品格尤为重要,需要“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而且还要热爱智慧。要想使城邦保卫者有这样的品性,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进行有益于这些品性养成的教育。
      转入到论述应该如何展开教育这个话题了。    古希腊的教育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用体操训练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这里所说的音乐,其实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一种更广泛的文化教育的意思,有点像现在的德育课。    从苏格拉底的标准来看,现今的这些德育素材,也就是那些用来教育年轻人的史诗大都不合格。苏格拉底主张对这些史诗进行审查。    原来进行舆论控制这套东西,在古代就已经有了萌芽,看来人类在几千年当中,也没有进步到什么地方嘛。不过话说回来,苏格拉底本身就是反对民主制的典型。他的这本《理想国》翻译成英文是《THE REPUBULIC》,是强调一种共和政体。难怪要进行舆论控制了。    苏格拉底主张要谴责那些把伟大的神说得丑恶不堪的史诗,禁止诗人宣称痛苦是由神造成的;而且神已经是尽善尽美的了,不应该将神描写成为能够变化多端,用荒唐的谎言来渎神。    最后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大家认可了两个关于史诗的标准,一是禁止宣扬神的秽迹,二是禁止将神说成是变化不定的幻像。总之,神代表正义,任何亵渎神的文字都不应该成为对城邦守护者的教育素材。
          苏格拉底关于城邦正义更加恢宏的图景还没有完全展开,这些要留到后面的几卷了。    以上读到81页,读完第二卷。
         
  第三卷
          第三卷最主要是关于城邦守卫者的教育问题。    首先,承接第二卷的观点,继续对史诗中不适合作为教材的部分进行指摘。
          不应该渲染对地狱的恐惧,因为这样会使战士们的勇气动摇;不应该渲染英雄的悲哀,因为使战士们懦弱;应该使教育素材中英雄们有节制的美德。    自我克制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这样说的:“对于一般人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服从统治者;对于统治者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控制饮食等肉体上快乐的欲望。”所以史诗之中,关于纵欲的描写都应该被删除。苏格拉底对于欲望的说法,最主要是指酒、色、财这三者。
      接下来,苏格拉底讨论的话题是讲故事(教育)的风格问题。    应该教导人们尽可能地少去模仿他人,尽量使用叙述语言来进行教育。在这里苏格拉底存在着很严重的歧视女性和歧视奴隶的思想,他认为女性“与丈夫争吵,不敬鬼神,得意忘形;一旦遭遇不幸,便悲伤憔悴,终日哭泣。”至于奴隶,他也表示了极度的蔑视。    所以苏格拉底眼中的文体有两种,一种是叙述,一种是模仿,一种适合君子,一种适合小人。尽管后者在普通民众之中很有市场,但是它与一个理想城邦的建立不相一致,要极力剔除出去。    读《理想国》到这里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后世集权主义的思想大都可以从柏拉图的这部名著中找到根源。也许红色高棉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讨论完了故事的风格问题,苏格拉底讨论诗歌和曲调的形式问题。    没有看过这本书,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艺术形式的探讨。其实不是,其实只是在寻找那种艺术形式更有利于现实政治。    曲调不能过于悲哀,也不能过于萎靡,所以好的曲调不外乎就是多利亚调或者佛里其亚调——两者一刚一柔,相得益彰。乐器也应该只留下七弦琴和短笛。
          总而言之,苏格拉底要“净化”这个城邦。    看到净化这个词,真有一些毛骨悚然的感觉。苏格拉底的做法很有一些始皇帝的遗风啊。    节奏也只能留下“好的节奏”或者被认为是“好的节奏”。    “哪个艺人不肯服从,就不让他在我们中间存在下去。”只有进过“清洗”产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经过这样的教育,人们才会有节制的美德。
      后面苏格拉底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关于爱。    苏格拉底接着节制这个话题说下去,认为所谓的正确的爱指的就是“对于美的有秩序的事物的一种有节制的和谐的爱。”超出节制的越轨行为,就是无节制的爱,是低级趣味,这不禁让人想起“柏拉图”式的恋爱。当然我还很邪恶的想起饭岛爱也曾经以此为名出过一部电影。
          在心灵的教育方面,苏格拉底讲了很多,终于说完了,在身体的锻炼方面,
          苏格拉底的观点倒是十分简洁:“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    人不应该守着病躯苟延残喘,“对于体质不合一般标准的病人,不值得去医治他,因为这种人对自己对国家都没有什么用处。”    这就是苏格拉底对于健康的看法,这也是苏格拉底对于优生学的看法,十分残忍,很有纳粹的风格。
      “一个好的法官一定不是年轻人”,为什么呢?因为好人从小就不能接触到社会的黑暗,所以年轻的好人容易上当受骗,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只有年纪大的好人,才会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来区分正义和邪恶,所以说“一个好的法官一定不是年轻人”。    可是即使是柏拉图也承认,世界上“坏人比好人多得多”。假如城邦真如苏格拉底那样用“善”来教育,为什么坏人在世界上还是比好人多得多呢?柏拉图的想法,真的只是一种理想国啊。
          在心灵和身体的教育方面,也还要注意爱智和激情这两者的和谐和平衡。    只重心灵的教育,会使人过度软弱,只重身体的教育,又会使人过度粗暴。
          只有两者的和谐平衡,才能够更好地为城邦服务。    城邦的守卫者需要有首脑人物,也就是城邦的统治者。所谓城邦的统治者必须始终关心国家利益,任何时候都决不放弃为国尽力的信念。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说,也就是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且还要反复考验,只有最终通过考察的人,才能够成为城邦的统治者。    当然统治者也需要有他的助手。这里苏格拉底谈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家庭出身理论。    统治者身上有黄金,辅助者(军人)身上有白银,农民和其他技工身上加的是铁铜。而其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有时又不免银父生金子。要把每一种人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    这就是标准的社会等级理论了,在现代看来,是极其荒谬的。可是柏拉图在书里也说了“这些人是永远不会相信这个故事的,不过我看他们的下一代会相信的,后代的后代的子子孙孙迟早总会相信的。”颇有末日预示的意味。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寸步难行,不过这种观念在现在也还在发挥着他固执的力量。
          最后一个部分,苏格拉底谈到的是对统治者的要求——不能有任何自己的私利。    “他们要是在任何时候获得一些土地、房屋或金钱,他们就要去搞农业、做买卖,就不能再搞政治做护卫者了。”他们会和人民反目为仇,最后同归于尽。    以上读到131页,读完第三卷。
         
  第四卷
      在第三卷中,苏格拉底对城邦护卫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进入第四卷,阿德曼托斯质疑这样会使他们成为完全没有任何幸福的人,因为没有丝毫的个人利益。    苏格拉底搁置这样的疑问,他认为先要确定一个幸福国家的模型,而不仅仅是一个少数人幸福的国家模型,个体的利益不能代表整体的幸福。    苏格拉底接着探讨对护卫者产生不好的影响的第二个因素——“贫和富”。    过多或者过少的财富都会损害护卫者的品质,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样,过于富足的国家往往难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像当年贫穷的蒙古人征服赋予的波斯那样。——当然在这里,苏格拉底并不认为其它的“国家”是真正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内耗严重,没有统一意志。    所以在苏格拉底看来国家的规模不宜太大,因为规模大了以后,意志难以统一。(第137页的倒数第七和第八行都出现了错别字)    要实现这个目标,要坚定地贯彻各适其职的原则而不能实行世袭制。
          在整个理想城邦的缔造中,教育和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教育中尤其要注意防止“和平演变”,要防微杜渐。    苏格拉底重视教化的力量,而不应该形成逐一的法律条文。因为法律总是有不完善的地方。苏格拉底还嘲笑了一番孜孜不倦地试图以法治国的人,当然,苏格拉底认为关于祭祀之类的事情还是需要发挥律令的作用的。    以上读到143页。
         
      苏格拉底的“善”的城邦建立起来了,它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因此它也是正义的。    城邦的智慧掌握在少数统治者之中,而其他具体知识不能称之为智慧。    城邦的勇敢,在苏格拉底的理解,是一种保持,就是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关于可怕事物——即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害怕——的信念。也就是有所畏惧,有所不惧。勇敢往往掌握在城邦的战士之中。    城邦的节制,表现在城邦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沦为自己的奴隶。(在151页的第二段,柏拉图又再次祭出不平等的思想以及对妇女的歧视)    城邦的节制当然也存在于城邦的统治者之中。
      绕了一大圈,卖了许多关子,苏格拉底终于谈到正义了——苏格拉底对于正义的理解就是“每个人在国家内做他自己份内的事。”    原来曾经说过,苏格拉底建立起一个理想城邦的模型的目的是为了由大见小,从城邦的正义,发现个人的正义。那么个人的灵魂是否有城邦中的智慧、勇敢和节制呢?    城邦由个人组成,城邦的品质来自于个人的品质。    所以苏格拉底展开详细的关于公民个人品质的论述。    苏格拉底认为个人灵魂中存在着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同一事物以自己的同一部分在同一事情上不能同时有相反的行动。”。苏格拉底这一段很像宋明理学当中的关于“天理人欲”“饮食者,天理也;求美味,人欲也。”之类的论述。
  正是因为这些品质能够按照一定的职能各司其职,所以,才有了正义。苏格拉底的所谓正义,不论从国家还是从个人的角度论证,都是要让城邦或者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安守本分,惟其如此,方有正义。关于正义的研究暂时告一段落。    以上读到173页。
  
          在第四卷的最后部分,苏格拉底讨论不正义。    正义可以被认为是心灵的健康状态,而不正义就相反,是心灵的不健康状态。
          有意思的是苏格拉底所认为的健康是“合自然的”,而不健康是“自然的”。
          也就是苏格拉底强调的需要进行后天教化,使人趋向于客观存在的“至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柏拉图真是开创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先河。    在正义和不正义的界定清晰之后,关于原来讨论的正义者更能获利还是不正义者更能获利的讨论就显得十分可笑了,因为财富和权力不能代替身体本质的败坏。    苏格拉底在对正义和不正义进行了四卷的讨论之后,将话题引向了不同的政体的讨论。这些主要要在第五卷之后展开了。    以上读到176页,读完第四卷
         
  第五卷
      原本以为第五卷就可以开始苏格拉底五种不同政体的讨论,没有想到,谈话的一开始,话题就被带回到第四卷424篇中的一个关于教育,尤其是“朋友之间一切共有”是否可以应用到妇女儿童身上。    妇女是不是可以在城邦中承担和男人一样的责任?    苏格拉底先从教育讲起,如果要求妇女也向男人一样的工作,那么妇女也应该接受像男人一样的训练,比如在健身房中赤身裸体地锻炼,当然这似乎在当时很难被接受。    男人和女人在天然上有很大的差别,可是却要求他们有共同的职业,似乎这也是不可取的。    但是苏格拉底纠正了这个误区,苏格拉底认为所谓很大的差别,其实只是生理上的一些不同,并不影响妇女和男性一样从事各种职业,她们适合从事哪种职业,最主要还是看个人的禀赋不同。当然在这里,苏格拉底也仍然坚持她一贯的观点——妇女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弱于男子的。
      接着苏格拉底又抛出了一个更加惊世骇俗的观点:女人归男人公有,儿童也是,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共产共妻”之类的东西,对于这个观点,不论是从可行性还是从合理性这两个角度都应该要进行辩论。    苏格拉底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证明这个观点。主张良种生育,主张计划生育,而且这个过程还应该是利用一些规则(阴谋)来进行。这和纳粹的思想是何其相似啊。    苏格拉底主张女子最佳的生育期是20到40岁,男子则是从跑步速度最快的年龄到55岁。然后再这段时间内,似乎主张一种群居的状态,苏格拉底的思想看起来是何其怪异啊。    如果妻子子女都可以共同拥有的话,社会会更加一致,而不存在私有观念,从而增益国家的管理效能。
          在这样一个共妻共子女的国家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部分彼此,在这样一个城邦历,没有纷争,没有诉讼,没有私有观念。这就是对正义者的最大回报。    苏格拉底主张妇女甚至儿童都应该参加战斗,在战争中惩罚逃兵,抛弃那些被俘虏的同袍,战争中军功多的人可以与更多的异性交配——似乎这和太平天国的婚姻制度有点相似。(207页E部分的分段印刷出现问题)    苏格拉底主张希腊各城邦应该和睦相处,因为他们之间的冲突不是“战争”而是“内讧”,“内讧”不应该对其他城邦烧杀抢掠,而最多只能取走对方一年的庄稼以示将来还可以言归于好,这有点像当年郑武公对周朝王室所做的那样。    以上读到211页。
         
          这时格劳孔不耐烦了,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个理想国如何如何好,问题是怎样实现这个理想国。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总是做到的比说到的要少。”这与柏拉图一贯的“理念论”是一只的。因此,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尽可能使之符合正义,而不要奢望与正义的理念别无二致。    有什么办法能够使现有的城邦变成理想的城邦呢?——苏格拉底终于抛出了它著名的“哲人王”理论——“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    苏格拉底是这样证明他的这个著名观点的。    一个人爱好一件东西,是爱他的全部而不是部分,哲学家爱好的是智慧的全部而非部分。当然,是真正的哲学家。    真正的哲学家关注的是事物的理性本质,而不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拥有的是知识而不是意见。所以他们最适合当统治者。    在第五卷的最后一个部分中,柏拉图详细阐释了真理和意见的区别。    世界上有三种东西,“无”、表面现象的“有”和实质意义上的“有”。它们分别对应着“无知”、“意见”和“知识”。对这三者的爱好,将人分为愚蠢的人、普通的人和哲学家。    这个部分可以看做是柏拉图对他的“理念论”的再次贩卖。
         
      以上读到227页,读完第五卷。
  
  第六卷
          承接第五卷,苏格拉底继续讨论哲学家的思想品质。哲学家应该“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里面把温文尔雅印成了温文而雅)    阿德曼托斯在这时向苏格拉底又提出了现实与理性相悖的困惑——学哲学入迷的人最后不是成为了怪人,就是成为了对城邦无用的人。    对于这种现象,就连苏格拉底也承认确实存在。    对此苏格拉底用了一个譬喻来说明:将国家比作是一艘船,作为统治者的船长应该是精通航海术的人,可是他们却往往被窃据高位的篡权水手称为怪人或者无用的人。    这段话有点像老子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因为他的特立独行,往往会被视为异端。    哲学家不会汲汲于名利,他之所以能处于高位,应该是有城邦公民去求贤,而不应该是他本人去邀名求利。    真正的哲学家不满足于现象和意见,终生追求本质和真理,可是哲学家也非常容易堕落。    哲学家天赋败坏的原因不是别的,恰恰就是因为那些勇敢、节制、美观、富裕、身体强壮、家世等等这些看上去耀眼的因素。    这里的原因套用一句中国的古话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外部环境的喧扰,当权阶层的野心,国家机器的强制——会使一个人成为“社会”需要他成为的人,而不是他应该成为的人。    在这里,苏格拉底还顺便为“智者”这个职业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辩论,认为他们并没有把青年教坏那么大的能耐。当然苏格拉底认为“智者”也还是距离真理很遥远。    他们并没有城邦所宣称的那么大的破坏力,但是他们却不能区分“必然的”和“善的”之间的差别。这些人不了解事物的实质,不了解“真实存在的只有美本身而不是众多美的事物。”“有的只是任何事物本身而不是许多个别特殊的东西”。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核心观点就是认为“共相”是真实的,“殊相”是虚幻的。    要获得这些真理性的知识,必须经过“奴隶般的艰苦磨炼”,太多内因、外因会导致具有哲学家天赋的青年人背离初衷。    于是哲学被小人利用,不产生“真知”,只产生“诡辩”。    真正的哲学家少之又少,需要机缘巧合,一般来说,在浊世之中,他们只能独善其身,难以兼济天下。    以上读到248页。
         
      苏格拉底下一个讨论的话题是“一个受哲学家主宰的城邦怎样可以不腐败?”    苏格拉底认为终生研习哲学有益于现世甚至来生的幸福,苏格拉底对大众表示了适度的悲观:“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我们的话成为现世,他们看到过的是一种认为的、生硬的堆砌词语的哲学。”他们经常听到意见,但是很少接触真理,但是苏格拉底对“哲人王”“理想国”的出现却表达了强烈的信心。群众最终也会接受这些的。    哲学家治理城邦的程序是先将城邦和人“擦干净”,然后“制定政治制度草图”,进而建立起美好的城邦。    这种哲学家也许很难避免腐败,但是总会有成功的。所以说:“我们的计划如能实现,那是最善的;实现虽然有困难,但不是不可能的。”
  苏格拉底的下一个讨论议题是:城邦的救星——哲学家,是如何通过学习和训练产生?    哲学家所要接受的教育,在要求上要高于城邦护卫者的水准,不仅仅只停留在正义、节制、勇敢和智慧,更要上升到善的理念。当然在这里,首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善,有些人认为善是快乐,有些人认为善是知识,关于善的定义,都显得十分混乱。所以要对哲学家进行教育和训练,一定要厘清善的定义。
          苏格拉底卖了个关子,他先不说“善”是什么,他先说“善的儿子”是什么。
          苏格拉底举了视觉的譬喻来说明。他认为人的视觉是人的能力,外在事物有能被看见的本性,在人的能力和外在事物的本性之间,还有一个媒介,也就是太阳的光。太阳还不仅仅充当了媒介的作用,正是太阳赋予了人的视觉能力(这里多少有些神学的观点),也正是太阳赋予了外在事物可以被视觉看见的本性。    在这一层譬喻中,太阳好比善,人的理智好比视力,而外在事物则存在着可以被理性了解的本性。这个观点十分像朱熹的“月映万川”的理论。善的理念赋予人理智,人利用理智认识外在事物。    善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在深刻程度上远远超过真理和知识。    苏格拉底将人的整个理性认识分为四个层面,最低级的层面是想象,相对于我们平时从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来的结论;往上面的一层叫做信念,相当于从结论中形成的推理;再往上一层叫做理智,相当于自然学科的原理性知识;最顶上的一层,也就是最终极的理性认识,苏格拉底称之为“理性”。    在这个部分,其实我们可以用被列宁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来参证。哲学,相当于最顶层的理性,研究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的原理称之为理智;具体科学的推论称之为信念;至于从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来的规律性的认识,那就是想象了。    苏格拉底就这样构建了他精神世界中的“理想国”。    以上读到271页,读完第六卷。
         
  第七卷
          在第七卷的第一部分中,苏格拉底作了一个著名的“洞穴”实验。    让一个人从小困在洞穴中,不能动弹,只能面壁而坐,一旦外界的光照过一些实物,将影子投入洞壁时,洞穴里的人只能见到影子,并且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    假如皆可这些囚徒身上的桎梏,让他们转过身来,也许一时他们会失明,可是他们终究会发现真实的事物以至于真实的光,这时他们的生活就不会停留在洞穴中的囚徒那个层次了。    苏格拉底在这里用洞穴比喻可见世界,洞穴外的景象比喻可知世界。二者一切的来源则是“光”——“善的理念”。    一旦有人可以到达可知世界,把握善的理念,那么,当他再回到可见世界,他就能够洞明世事,更能够将事务处理得得心应手。    所以只有解开这些人灵魂上的束缚,让他们到达更高境界,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城邦服务。当然一旦到了上层,有些人会沉湎于更高的理性和知识,不愿意下来拯救下层世界的其他人。这类人也不能承担城邦统治者的重任,因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整体的幸福”,而不是“某个阶级特殊的幸福”。    那些勇于负责的哲学家能够成为城邦的统治者,而且必须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因为城邦对他们寄予重托,给了他们最好的教育。    这种统治者,因为已经把握了真正的善的理念,所以摆脱了世俗名利的桎梏,并不热爱权力,又因为他们不热爱权力,恰恰使他们成为最理想的统治者——他们不会用权力谋私利。    后面这一段的意思和《老子》第二章当中的那一段的意思有些类似,可以参照来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怀私欲,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以上读到281页。
         
          苏格拉底接着讨论如何将这种人才带到洞穴上面的光明世界——其实也还是对统治者进行教育的问题。    这种人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斗士,可是不能仅对他们进行音乐、体操和手艺的训练,因为这些都是不能引导人们进入可知世界的。    所以苏格拉底可是寻找一些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首先是算术。    有些事物的把握只需要感知就可以了,有些事物还需要再次基础上进行抽象、判断。算术正需要抽象能力和判断能力,所以城邦统治者要好好学习算术。
          学习算术的目的是“为了用于战争以及便于将灵魂从变化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而且学习算术能够提高学习其他科目的能力。    第二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平面几何学,论证的方式也和算术一样。    第三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立体几何学。    第四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天文学,但是如果只研究具体的学科知识的话,天文学并不会因为这门学科经常需要仰视而就高贵,就能够使灵魂上升。(294页最后一行的“眼睛”被印成了“睛眼”)相反,它的高贵也只能在于对事物本质的理性把握。    第五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和音学。    当然这些学问都是一些“序言”,最后引出的正文是辩证法。
      辩证法的原意和现在被广泛使用的意思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每次看到中学教材中说辩证法就是联系地、发展地以及矛盾地看问题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笑,列宁、斯大林以及中国那位伟大的农民把哲学变成了一种怎样的东西啊?    苏格拉底作为的辩证法是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解开人的灵魂桎梏,从洞穴上升到阳光下的过程。    辩证法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论证每一事物的真实存在。    在柏拉图的体系中,辩证法是知识的顶端。那么又什么人去研习辩证法呢?或者说这类人的选择有什么标准呢?    这类人应该热爱学习、强于记忆,应该完整地爱智慧而不是只爱智慧的一部分,应该只关注真实而厌恶各种形式的虚假。
          对于那些基础知识(前面列出的五类知识),应该乘这些人年轻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习,而且应该是让他们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迫地学习。    在对候选人优中选优的淘汰中,逐渐使他们当中的精英接触辩证法。    当然在学习辩证法当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在学习辩证法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困难,甚至对世界产生迷茫,进而颠覆他们原来正义的,善的信念,结果倒向了世俗习惯风尚的蛊惑。所以学习辩证法也不能太早,要到心智比较成熟的时候才适合学,否则会走火入魔。这个年龄一般在30岁左右,经过五年辩证法的学习,再经过十五年左右的实际生活经验磨炼,直到五十岁左右,才有完美的城邦统治者。    之后城邦统治者过着一面研究哲学,追求真理;一面还要处理繁冗政治事务的生活,直到找到他的合格继承者。    最后苏格拉底认为男人或者女人应该都有能力成为合格的统治者。    至此,苏格拉底对于这个完美的城邦(理想国)以及这个与这个完美的城邦对应的人(哲学王),就都论证清楚了,这段讨论告一段落。    以上读到311页,读完第七卷。
         
  第八卷
          进入第八卷,苏格拉底拾起了之前被岔开的话题。国家政制问题。    在苏格拉底的心目中,国家政制一共有五类,贵族政制(理想国)、荣誉政制(斯巴达和克里特)、寡头政制、民主政制以及僭主政制。    政治制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动是因为领导阶层的不统一造成的。为什么政治制度会一步步向下运动?苏格拉底用一种神秘几何数的关系来解释历史周期。神秘几何数会影响优生学。而统治者的继任者素质如果越来越低,城邦也会随着走下坡路。    贵族政制的统治者由于内部素质的降低,出现不统一、不和谐,导致好大喜功、爱好战争的人占据统治者地位,贵族政制就向荣誉政制转变。    爱好荣誉,在自制力越来越弱的城邦风气中,很容易就会接着转变为爱好财富,这样,这个城邦的政治体制就由荣誉政制进一步转向寡头政治了。寡头政制的特点或者说缺点就是城邦统治者的选举,有着一个财产最低准入机制。换句话说,只有拥有一定的财产,才有可能成为统治者。    在这样的城邦中,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产生了城市无产者,于是出现了乞丐、小偷、盗贼等等人。    在这样的城邦中,人们最显著的两个特征,一是崇拜金钱,二是节俭吝啬。    以上读到328页。
         
          贪得无厌地追求最大可能的财富,就会使寡头政制进一步滑向民主政制。(千万不要认为民主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褒义词)    在贪欲的驱动下,统治者变得越来越无耻而怯懦,而贫民最终只有走向一条唯一的出路——暴力革命。    暴力革命后,在建立起来的民主政制中,每个公民被赋予充分的自由,从而导致每个人各行其是。这种体制表面看起来不错,可是,“民主制度以轻薄浮躁的态度践踏所有这些理想,完全不问一个人原来是干什么的,品行如何,只要他转向从政时声称自己对人民一片好心,就能得到尊敬和荣誉。”我们现在考察世界上许多国家,不也存在着这类无耻政客吗?    苏格拉底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建立在“人是不平等的”这一基石上,所以民主体制在他的理论中,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寡头制政体下的统治者过于节俭吝啬,导致他们的继任者矫枉过当,倒向彻底的纵欲。这些人的心灵空无所有,没有理想,没有学问,没有事业心,“他自以为他的生活方式是快乐的,自由的,幸福的,并且要把它坚持到底。”
            以上读到339页。
         
          最后一种需要讨论的政制是僭主政制。    “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到了最后,“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极端的自由,很快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极端的奴役。在这里,柏拉图的睿智展现无遗。    穷人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产生了自己的领袖人物,这些领袖人物,慢慢发展成为僭主,走向独裁。    读到僭主这一段,每每我想起的就是《动物农场》中的拿破仑。    僭主通过挑起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并且不断扫除异己,清除身边的“老战友”,就像当年斯大林对待他的老战友那样。    这时候的人民会发现当初他们本希望争取更多的自由,结果“却不意落入了最严酷最痛苦的奴役之中了。”    我似乎觉得从347页到351页之间,写得是对历史的预见,因为两千多年前,柏拉图的这些分析,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不断被重演,直至今日。“读史早知今日事”,看着柏拉图的“理想国”、“黄金时代”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沦落,走向腐朽,只能妄生兴亡之叹。追古思今,情又何以堪?    以上读到351页,读完第八卷。
         
  第九卷
          第九卷讨论僭主的产生以及相关问题。    在苏格拉底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必要的快乐和欲望。这些欲望,在睡眠时(理性失去作用时),它们就得到强化。    可怕的强烈的非法的欲望事实上在每个人的心中,甚至在一些道貌岸然的人心中都有。它往往是在睡梦中显现出来的。    民主人物一般都还知道节制自己心中的欲望,但是他们的下一代则彻底地放纵自己的欲望,从而沦为僭主——铺张浪费、纵情酒色、放荡不羁。    他们挥霍自己以及父母的财产,虐待亲人,进而杀人越货,亵渎神灵。    当这些人在城邦中还只占少数的时候,他们还只是“窃钩者”;一旦他们成了城邦的多数,他们就成为“窃国者”。这些僭主会象虐待父母一样虐待自己的祖国,他们媚上欺下,永远体会不到自由和真正友谊的滋味。由此来看,这个最恶的人,也是最不幸的人。    经过讨论,苏格拉底得出的结论就是:“没有一个城邦比僭主统治的城邦是更不幸的,也没有一个城邦比王者统治的城邦是更幸福的。”又因为“城邦和个人性格之间都是相似的。”所以,哲学王最幸福,僭主最不幸,——他们终生生活在恐惧之中。    以上读到366页。
         
          苏格拉底接下来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来证明“僭主最不幸福,哲人王最幸福”这一理论。    城邦分为三个等级,人的心灵也分为三个部分,“爱智”(或“爱学”)、“爱胜”(或“爱敬”)以及“爱利”(或“爱钱”)。相应的人分为三类:哲学家(爱智者)、爱胜者以及爱利者。这三种人中只有哲学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因为接触事物本质的快乐是最高层次的快乐,而且哲学家的手中掌握着判断、推理这些工具,这更有利于他们体验到真是的快乐。    以这种方式,苏格拉底再次证明了,哲学家最快乐,爱胜者次之,爱利者离真正的快乐最远。    以上读到371页。
         
      苏格拉底用的第三种证明方法是从反面来证明的。    快乐的反面是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对的,所以经常有人认为“脱离了痛苦就是真正的快乐,没有了快乐就是真正的痛苦。”    苏格拉底认为这样的看法没有接触到快乐的本质。    在苏格拉底的理念论体系中,一个事物之所以是实在的,真实的,就在于此事物摆脱了相对性,成为独立存在的客体。    这在佛教思想中也可以看得到,佛教讲“苦集灭道”。之所以这个大千世界充满痛苦,就是因为“集”,就是因为存在相对性,唯有涅槃,才能摆脱轮回,摆脱相对性,成为真实的存在。    纯粹的快乐就是脱离了痛苦或者是脱离了相对性的。    “没有经验过真实的人,他们对快乐、痛苦及这两者之中间状态的看法应该是不正确的。”    只有心灵以及关于心灵的知识,才有可能接触到永恒的真实和实质。欲望勾起的所谓快乐,不过只是幻影而已。所以王者的幸福远远超过了僭主的幸福,或者说,僭主毫无幸福可言,唯有一些幻影性质的假快乐。    苏格拉底还有点无聊地(在如今这个时代看来)计算出了王者和僭主在真垮了方面的差距。3的平方的立方倍,也就是3的六次方,即729倍。这个数字在当时据说很神秘,据说是每年天数(364.5)的两倍。    以上读到380页。
          终于,讨论回到了原来的发端——“不正义对于一个行为完全不正义却有正义之名的人是有利的。”    人是一个不同性格混合在一起的生命体,关键要使各个部分和谐相处,从而达到正义。而一旦人性(或者神性)受制于天性中的兽性,那就是沦落和不幸。
          从苏格拉底的这个理论出发,奴隶天生应该受到“能够自制的统治者”的管理,因为这样对他们更好,这个理论怎么看着有点像澳大利亚那被偷走的一代。
          所以一开始的管理,一开始的不自由,是为了将来的自由,就像中山先生的宪政之前还要有很长一段的训政时期一样,可是这种思想却在历史上经常被独裁者利用。独裁者拿走公民的权力,冠之以公民还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权力的谎言。(384页第三段城邦印成了“诚邦”)    所以不正义者如果做了坏事没有被出发,对他自己其实也是一种坏事——会让他变得更坏,离正义越远,离幸福越远。所以一个理智的人会处理好心灵和身体的关系,会正确对待金钱,会正确对待荣誉,这种人不会再现在那些僭主横行的城邦,他们只会出现在“理想国”之中,不管这个理想国是现在能实现还是将来才能实现,甚或是永远不能实现。    以上读到386页,以上读完第九卷。
         
  第十卷
          在这一卷的开头,苏格拉底将话题转向了对诗人(例如荷马)的批判。    诗人崇尚模仿,但是他们模仿的却并非事物的本质(理念),他们模仿的是理念外化的具体事物,所以,他们距离真理隔了两层。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诗人却因为他们的模仿似乎变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是这些诗人只是似乎懂得而不是真正懂得。    他们不能象医生那样真正治愈病人,不能象立法者那样治理好国家,不能象将军那样指导战争取得胜利,也不能象智者那样给人关于真理的教育。    以上读到397页
         
          对于一个事物来说,真正的知识掌握在它的使用者手中,制造者则是遵从使用者的教导来获得正确的信念,至于模仿者(诗人、画家),他们不可能获得知识或者正确的意见。    所以模仿只是一种游戏,是不能当真的。    模仿只能得到“大概”,这是远离理性的要求的。    人的心灵内部充满冲突,理性要求人克制,情绪则将人拖到另一个方向。模仿大多针对的是情绪,而很少涉及理性。所以苏格拉底主张将模仿者,包括诗人、画家,驱逐出城邦。    因为他们会蛊惑城邦统治者,软化人的心灵,使人变得情绪化,从而远离理性。    既然诗的特点如此,所以必须将诗驱逐出城邦。在这里,苏格拉底还谈到了诗和哲学的冲突。诗不能证明自己的真和善,我们必须抵制诗歌。    以上读到409页。
         
      最后一个苏格拉底要论证的话题是“至善所能赢得的最大报酬和奖励”是什么。    苏格拉底抛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灵魂是不朽不灭的。”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有神论观点。苏格拉底的论证认为,事物之所以会被毁灭,是因为事物内部的恶,而绝不可能是事物外部其他因素的力量。“不正义、无节制、懦弱、无知”这些因素都会使心灵变恶,但是它们不能毁灭心灵。一事物是不会被他事物的恶所灭亡的。心灵或者灵魂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无论特有的恶还是外来的恶,都不能毁灭它,所以,灵魂必定是永恒存在的。既然是永恒存在的,就必定是不朽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灵魂的本质就在于爱知,正义本身就是最得益于灵魂自身的。    所以得出的结论是正义者终将获得正义的报酬,不正义者终将得到不正义的惩罚,套句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到了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苏格拉底讲了一个类似《神曲》的故事,其实这种因果报应的故事,在中国的公案小说当中,也经常出现。    无非就是生时造的孽,死后就会有报应。美德任人自取,你选择怎样的生活,就会有怎样的来世。    没有想到的是,这么恢弘大气的一本书,最后难免沦为因果报应的说教。    从这个角度看,《理想国》也只是一部两千多年前的书,对神的敬畏,对神秘力量的恐惧,自然难以避免,所以我们也只能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了。    以上读到426页,读完《理想国》。
  
  读后
          这本书的读后感,在整个过程中,都已经很详细地记载了,就不罗嗦了。总的来看,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不可能实现的。里面有很多不现实的主张,比如共产共妻之类的;里面也有很多容易被独裁者利用的东西,比如思想钳制等等。    当然这本书也有很多伟大之处。比如里面的理念论,直到今日,仍然是哲学中的一大流派;又比如说,关于辩证法在教育中的作用,直到现在也是命题论证的一种重要方法。柏拉图至少是一个有伟大理想抱负的人,从这一点来说,他值得钦佩。    顺便也说说自己的读书吧,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逐字逐句读经典了,读了以后,常常很快就会忘记,写写读书笔记,以后翻一翻,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    我用了10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下一个目标是《明夷待访录》,争取每一年都能读几部经典。
         
          BY ZJMR
          2011.4

来自: 豆瓣

永恒的$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7、8月份,天热难耐,长时间高达39°、40°的高温,也无心写东西,在床上躺着看了三本书,一本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另两本是《杜伊勒哀歌和现代基督教思想》和歌德的《浮士德》。
  
      首先是《理想国》,这本大部头的著作以前我以为是一本比较晦涩难懂的经典哲学著作,虽然买了一段时间但一直望而却步,没有看。前段时间女儿发短信问我看过《理想国》没有,我匆匆浏览几页,看了前言就给她回短信作答,也许并不得要领。上个月又偶尔看见书柜里这本书,便拿下来决定读完。原以为会像读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一样艰难,结果却不然,竟一口气较为顺畅的读完。
  
      本书是一个古代文化思想的博物馆,主要记录了古希腊先哲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和其他人的对话,涉猎广泛:正义、伦理、国家政体、教育、神话、人格、审美、艺术等方面无所不包。现代人至今还在讨论的许多宏观和微观的问题在这本书里都可以找到源头,终极的现实问题和抽象命题均在两千多年前有所涉猎,好多世纪过去了,人类还在这些基本问题上争论不休,不过是随时代的变迁而变换视角,衍生出各种表达形式和相左的看法,在继承中有所超越,或有的价值观念甚或倒退。所以说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人。
  
      在《理想国》中,讨论得最多问题是正义。书中认为:“正义是善,不正义是恶。”“正义是智慧。”“以善报友,以恶报敌是正义。”“人受到伤害会变得更不正义。”还认为:“正义是快乐的,不正义是痛苦的。”其实不然,我认为世界上有些人在行不正义之举时因为不自知而也许会感到低层次的快乐。其实正义并不完全和快乐有关,倒是和庄严、崇高等情感有关。在本书中,正义成了一个多义性、开放性的概念,好像并没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涉足范围宽泛,内涵和外延的限制是非确定的,而且对正义问题的讨论庞杂繁多,抽象和具象交互呈现,有时还自相矛盾,是非价值观模糊。
  
      本书的标题是《理想国》,书中以大量的篇幅谈到关于国家的问题。苏格拉底说:“我们建立国家的目标不是为了某个阶层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在这样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到正义……一个为少数人幸福的国家是支离破碎的,”看到这里,我想到当代社会的贫富差异悬殊,基尼系数日趋超警戒线……其实这种社会现实问题古人早已关注,建立国家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必须考虑全社会人的幸福指数。
  
      本书还认为统治者受到神的感化爱上哲学时,国家才能得到完善,干脆还建议哲学家能成为城邦的统治者。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在工作中会不时的向两个方向观望,向一个方向看绝对的正义、美、节制等等,向另一个方向看它们努力在人类中描绘出三者的摹本。这样的人好像能交替的观望,成为荷马所写的既像人又像神的特征的最优秀人物。又认为哲学家要对外在的市俗事物一般保持沉默,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他们就像一个在暴风卷起尘土或雨雪时避于一堵墙下的人一样……”看见别人作恶,只求自己持有善。那么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还要建议哲学家参政?这一点上本书有点自相矛盾。我又联想到德国当代哲学家阿伦特(她曾是存在主义哲学鼻祖海德格尔的学生和情人)曾对此观点持异议。鉴于海德格尔在二战期间与纳粹政权的妥协及合作,她不主张哲学和政治联姻,大概是因为哲学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很多盲区,特别是非理性的诗化哲学家。
  
      苏格拉底还认为作为国家的建立者的职责,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最高的知识,不仅看见善,而且要使自己的言行升华到其高度。他认为最不热心权力的人应该被推举为统治者,这样的城邦必定管理得最善、最稳定。凡热衷于权力掌控的人统治管理的城邦是最恶的。因为当政府内部充斥权力斗争时,统治者们和国家必然陷入灾难之中。世界历史的发展确实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而这种现象在艺术上的表现最典型的就是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和《哈姆雷特》及《暴风雨》,当然我只了解这三部戏。
  
      苏格拉底还认为国家体制有四种:1.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2.寡头政制,3.民主政制,4.僭主政制。他质疑了民主制度,认为民主式的人物是由寡头式的人物演变而来。而在民主制度中因为不顾一切过度追求自由,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从而孕育产生了极权政治的需要。这个观点有待商榷,我认为民主社会必须要以健全的法制体系为保障,限制少数人过度的滥用自由和导致无政府主义,自由必须有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但这条底线的划定一定要把握住很好的尺度,不能过分压抑取缔人性,自由是有理性头脑的有节制的自由,否则统治者往往用各种名义压制民主社会的本质特征,比如各阶层人们思想表达诉求的起码自由权利等。另外,他认为极端的自由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这个观点是针对少数统治者的。一个受法律限制的民主社会的统治者不可能变成一个极端的奴役者,这就是美国社会将第一部共和国法典供在类似于神龛的位置的原因吧。
  
      苏格拉底还这样描写僣主独裁者:这个人在他发迹时对任何人都笑脸逢迎,平等待人,不以君主自居,于公于私都有求必应,豁免穷人的债务,分土地给平民和自己的部下,而一旦登上统治的宝座便暴露其心理的阴暗面,怀疑他人有思想自由,寻找机会置人于死地,或借刀杀人。其实近现代史上也有很多这种统治者的范例,比如希特勒、斯 大 林、mzd、穆巴拉克、卡扎菲及其他独裁者……这些人身上都有僣主独裁者的影子。谁是他怀疑的对手,他就必以其为敌,通过大清洗手段将这些人铲除干净。即使这个已经变质的社会还打着民主社会的旗号,实际上早就蜕化到专 制社会的深渊之中。
  
      苏格拉底还认为灵魂有四种状态,最高一部分是理性,第二部分是理智,第三部分是信念,最后一部分是想象。他把想象排在较次要的位置,这和当代人不一样,当代人将灵魂的想象力給与了极高的重视,特别是在文化艺术领域,现代艺术干脆就是对传统的理性表达方式的反叛,很多方式是恣意宣泄和无意识的表达代替了理性的思考。当然有的非理性表达形式也结合了理性思考的前期介入,不过强调前者而已。苏格拉底认为:“渗透着音乐的理性,这是人的一生美德的唯一内在保障,存在拥有美德的心灵里。”他对理性非常推崇。他强调理性的逻辑推理的重要性,他认为那些天性擅长数学的人,往往敏于学习其他的学科;而那些反应迟缓的人,如果受了数学的训练,他们的反应也总会有所改善。其实有的人擅长于抽象思维,有的人擅长于形象思维,事实证明也有例外的,艺术的领悟创造才能不一定非得依赖数学式的逻辑推理能力,像钱钟书这样数学极度弱智的人依然会成为文学大师,因为他擅长于直觉感悟。至于数学能力,一般体现在自然科学领域。当然也不乏两种能力兼具的人,比如爱因斯坦,他的小提琴演奏据说已达到独奏水平,而古代很多先哲都是文理兼具的通才。
  
     对于教育问题,《理想国》有大量篇幅涉及。苏格拉底主张优秀的孩子要专门抚养,但一般或其他人生下的有先天缺陷的孩子,对他们要秘密处理。这段话大概是人类文化史上优生学、天才论的滥觞。至于那种“秘密处理”,我颇有异议,人生而平等,虽然我也赞同优生学,但是如果生下来的孩子已经有了明显的缺陷,或者他已经是残疾人,我们也不应该进行所谓“秘密处理”,这是对人的生存权的尊重,不能粗暴专横的褫夺。不仅如此,还应该对弱势群体更加关爱,让他们能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有一个和健康人一样的生存状态。
  
      另外,苏格拉底认为:“我们鼓励母亲和保姆给孩子讲那些经过审定的故事,用这些故事铸造他们的心灵,比用手去塑造他们的身体还要仔细。”而对年轻人不得讲诉关于宙斯人性化描写的故事,比如宙斯入睡时辗转反侧思念赫拉美貌难以入睡的故事,因为这种故事是邪恶和渎神的,对年轻人有害,他认为神只是一切善的原因。他更提倡不要对孩子讲诉希腊神话中诸神勾心斗角甚至屡次进行战争的故事,应该将希腊神话中这些邪恶的渎神的故事删除。按照叔本华的看法,希腊神话故事是古希腊时代原初的宗教崇拜。
  
      苏格拉底认为老天在塑造人类时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可以成为国家的统治者,而在辅佐者身上加入了铜和铁。但是同一类人,虽则父与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出银子,银父生出金子。这点和一句中式著名谚语是相悖反的,即龙不一定生龙,凤不一定生凤,老鼠生儿不一定非得打地洞。遗传学是错综变化的,所以人的心智并没有必然的承续性,统治者没有世袭的理由。两千多年前,这本书就对君主世袭制度进行了质疑,开明的君主有可能生个平庸的后代,这个理论后来发展成为人的遗传后代的归庸性理论。但是书中还认为:“结婚的机会对于优秀的人应该多多益善”,这个观点和前面的观点有点自相矛盾。
  
      苏格拉底还认为,对于那些在神明处获得了金银的人,他们不需要人世间的金银,他们不应该让世俗的金银混杂灵魂的金银而导致精神的玷污,因为世俗的金银是罪恶之源,心灵深处的金银才是纯洁无暇的至宝。精神化的金银超越了物质化的金银。如果二者混杂,人将蜕化变质,坠入邪恶的深渊。这种观点后来也发展为后世的人的异化观念。
  
      苏格拉底还举了一个例子来比喻是否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区别,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像一个长期蜗居在洞穴里并被固化了位置的人,他们是洞穴的囚徒,被禁锢在无知之中。这些囚徒之间会互相狭隘的倾轧和嫉妒,对自己的悲惨状态不自知。他们见不到光,当然也看不到善的理念,永远被封闭在黑暗里。而这种洞穴就好比琐碎的世俗生活,永远不会渴望形而上的真实之境,永远看不到最明亮者——善。所以这些人多会行恶。他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有一个知识器官,它能够在被习惯毁坏于迷盲之后重新被建议去学习从而除去尘埃和污垢,恢复明亮。他还认为自由人是不应该被强迫进行任何学习的,被迫学习不能在心灵生根。而且提出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的观念,这样才能培养人追求知识的兴趣。读到此,我想到当下的教育体制,对学生完全是新八股式的填鸭式教育,学生为着学而优则仕和学而优则富的目的被迫的接受各种功利主义教育。从小被削足适履的驱赶进各种没有兴趣的“兴趣班”。使他们丧失了体验童真岁月的自然阶段。
  
      本书还涉及到爱、美、快乐及痛苦的话题。特别强调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等优秀品质。认为过分的快乐和过分的痛苦都可导致人失态忘形。苏格拉底认为正确的爱是对美的有秩序的事物的一种有节制的爱,即一种充分理性的爱。他认为如果一个在心灵中有内在的精神状态之美,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有一种与之相应协调的美,这样一个兼美者,在一个能够沉思的鉴赏家眼中是最美的景观。当然他指的是一种广义的爱。而男女之间的爱有这样一种情形: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爱往往是失去理性的,感性化的爱,特别是那种一见钟情的爱。想起一句常见的话:恋爱中的女人往往是愚蠢的,男人好像要理智一点,因为爱不是男人生活的全部,而爱有时会成为一个女人生活的全部。柏拉图关于美的观念持的就是一种平衡和秩序的价值观。而现代的美学观念很多已经打破这种平衡和秩序的传统审美方式,欣赏一种失衡之美和混沌之美,特别是现代绘画和诗歌及小说。比如毕加索和达利及野兽派的绘画及现代很多绘画,小说就有法国的新小说派:罗伯·格里耶、克洛德·西蒙等,诗歌更多,自白派的普拉斯、安·塞克斯顿……还有很多和传统的浪漫主义诗歌分道扬镳的现代诗人,不一一赘述。
  
      本书还探讨了男女平权问题,男女的社会职业分工依据个体的特长各司其职,主张妇女参与社会。但总的说来有性别歧视观念,认为女人总的说来比男人弱一些。而且还设想理想国是这样一种社会,女人归男人共有,取消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模式,子女也社会共有,父母不知其子女是谁,子女也不知道其父母是谁,不仅共妻还要共子女。有点匪夷所思!虽然没有提到共产,但肯定已作为先决条件了启发了马克思等人。书中还提到一个男人拥有缺点的原因是因为模仿了女人的缘故,这和东方的“女人是祸水”的观念如出一辙。所以《理想国》中的平权观念是有所保留的,自相矛盾的。难道女人模仿男人就不可能变恶吗?两性各有其优势和劣势。
  
      关于善与恶的讨论本书也涉及很多篇幅。苏格拉底认为有多种美和善的东西,而且每一种美的、善的东西又有多个,所以美和善的词汇是个复数的表达,即多元化多重性的美和多元化多重性的善。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知道善才能知道正义和美,说明善和美及正义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同质性。而当代思想中有一种恶之美的说法,这种说法不仅反传统,而且是对美的反讽,比如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和一种政治上称之为暴力美学和权力美学的观念。这也许和书中认为恶也有快乐有关,美感和快感相联系,这是针对人的个体感受及对事物的认知差异而言的。而对于恶,苏格拉底认为:可怕的强烈的非法的欲望事实上在每个人的心里,在那些道貌岸然的人的心里丝毫不会少。人有两重性,即人性和兽性,兽性居上风时,则导致纵欲和恶行,人性制约了兽性而升华时,则导致人趋向于善和正义。这种看法也许是基督教原罪说的一种依据。至于行恶者,则是醒着时能够干出睡梦中的那种事的人,心灵中最恶的和最狂暴的部分扮演着暴君的角色,理性受着奴役。这就是柏拉图为什么十分推崇理性的原因吧。
  
      在对话中,还提到了关于地狱的种种传说,以及在阳世作恶,死了到阴间要受报应的说法。也许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起源于古希腊?还是二者不谋而合?
  
      全书的最后一卷讨论了艺术,特别是诗歌。本书对荷马等古代诗人采取的是讽刺和否定的态度。他认为诗人仅仅是模仿者。就在第三卷中,他这样写道:“人性好像铸成的许多很小的钱币,他们可能成功的模仿许多东西。也不可能做许多事情本身。所有各种模仿只不过是事物的本身的摹本而已。”想起流传甚广的关于柏拉图的一句话:艺术是事物的影子的影子。因此诗歌和真理是与隔着两层的第三级事物相关,是影子的影子。本书还认为:“诗人的创作是和心灵的低贱部分打交道,……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拒绝让诗人进入治理良好的城邦。”因为诗人在毁坏人的理性部分。这大概就是那个关于柏拉图的名言:“将诗人逐出理想国”的说法的原出处。其实这是柏拉图的一种偏见而已,我大不苟同。世界历史证明了诗人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人们需要诗歌,诗歌升华了人的审美趣味层次,诗人是感受和揭示人类心灵和大自然秘密的最佳手段之一。诗歌是诗人通过对事物关系的重新命名而向世界敞开自我,当然,那些粗制滥造的诗歌除外。
  
      总而言之,除去少量的瑕疵外,《理想国》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深邃思想的伟大经典,所以人们通常将其看作西方哲学奠基之作。虽然全书的观点假苏格拉底之口说出,但也许就是柏拉图的看法。那些睿智的言论发人深思,至今仍然影响着思想界。对人颇富启蒙开智的作用,读后受益匪浅。
  
      在全书的最后,结束语这样对我们说:“愿大家相信我如下的忠言: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在向上的道路上,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描诉的一千年的旅程中。”他所说的将来的一千年早已过去,甚至已经过去了两千年,事实证明本书就是先哲不死的灵魂的见证,这已经成为不言自明的事实。
  
     《理想国》已经成为脍炙人口、名垂青史、不朽的伟大经典,柏拉图也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伟大先哲。想起钱锺书先生的一种说法,人是否能不朽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所谓“无为而治”,是人类精神发展史过程中约定认同的,那些殚精竭虑妄想不朽的人往往会被历史遗忘或者遗臭万年……
  
  
  
                                                           写于2010.8.28
  
                                                               改于2011、4、22
  
  

来自: 豆瓣

sd.kfz$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柏拉图脑中的小智者们思辨出的《理想国》,有着各尽其能的社会分工,有着德智体美的教化,有着太平天国般的婚配制度,有着对实与像的思索,更有着历尽打磨后闪烁着光辉的对真理的定义。他的理想国是由被高尚的音乐与拉西第梦式的训练所裁切得体的人们以非僭主的领袖按照理想的制度之规尺所建筑的。模仿是虚妄的,捷足的阿基里斯的情绪化是不当的,单纯的知识不能撷取真理的明珠,蹩脚的数学是可以用来阐释世界的,强迫的学习无法在心灵中发芽。我没能在这样长的篇幅中去认真寻找研究判断其逻辑的准确性与一致性。总之就是我买了,我看了,我忘了。

来自: 豆瓣

文浤$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著,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8月出版。
         
      众所周知,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上承苏格拉底,下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身处雅典城邦的衰落时期,亲见了苏格拉底被控蛊惑青年而遭死刑,后长期离开雅典在地中海沿岸地区游历。四十岁回雅典之后创建学园,讲学著书。柏拉图对当时古希腊社会有着相当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一改苏格拉底不著一字的传统,著述甚丰,成为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传世的哲学家。
         
      柏拉图知识广博,而且能融会贯通。在《理想国》一书中,他以对话体的形式阐述了在国家治理中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学说。讨论的具体问题包括家庭、婚姻、优育、专政、独裁、民主、宗教、文艺、体育等等。其核心思想在于哲学王治国,即理想的国家统治者应由最杰出的哲学家担任,理性应在国家的治理过程中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柏拉图的哲学王政治理想虽然从未得到真正实现,但却影响深远。《理想国》是人类思想史上首次出现的一个完整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它虽以奴隶制社会为基础,但又不仅仅限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其中许多超越时代的思想都构成了以后各个国家各种社会形态的思想家作为政治理想而提出的乌托邦方案的开端。
         
      (蔡舰 2011年3月26日)

来自: 豆瓣

mabel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读这个书,让你学会诡辩,有时会绕进去。不过还挺有趣。至今我还是疑惑这个推理过程是怎样跳跃到结论的,柏拉图给我的感觉就是语言简洁但却有一种逼迫感,我就是一个喜欢诡辩但又排斥别人诡辩的人。这种自相矛盾在理想国里也存在。

来自: 豆瓣

所以然$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理想国》的理论核心是如何处理城邦与灵魂的关系。柏拉图所基于的理论假设是政制自我复制并塑造了它所治下的个体人群,而个体人群的特质改造着政制并体现着他们所属政制的显性特征。因此,不同的政制便催生出了不同类别特质的个体人群,而《理想国》便是全力刻画了一种能催生出非常独特的人类特质的政制,这种政制全力专一的致力于催生柏拉图看来的最难得最稀有的人类物种——哲学家。这似乎是人类历史上不可能出现的,它是一种乌托邦。
  柏拉图认定人人各司其职而着眼于整个城邦的和谐是最大的正义,然而这却不可避免的忽视了自然人性。人人各司其职,但是否每个人只有唯一的专长与喜好,谁来决定每个人的专长,这种对每个人职业设定的制度是否是合理的和公平的?忽视了自然人性,忽视了人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也就忽视了人之为人的最大特性。
  也许柏拉图的“理想国”只是一个隐喻,关于用理智和自控来改造灵魂的隐喻。任何想要参与或促使政制变革的个体必须首先进行自我变革,而最大的原则就是自控,就是用对欲望的限制来控制激情和野心。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过的:“谁来教育教育者?”
  

来自: 豆瓣

套了又$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约莫花了三天时间把书看完,能看懂的绝对不多,因此不太可能写出什么书评之类的东西,但是一些感想还能掰出一些来。
  
  以前对于苏格拉底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个能与孔子媲美的圣人,以及他是柏拉图的老师,其余的就没了。然后经过阅读,我还了解了他一些:他是雅典最睿智的人,口才最优秀的人。他的口才比诡辩家还要了得,以至于诡辩家色拉叙马霍斯只跟他聊了一下就说不下去了。
  
  我对该书的理解就只是和书名——《理想国》一样,是一群思想家们讨论如何建立一个只能在理想中才能出现的美好国家,描绘出一幅绝美的蓝图。在这个国家里,人人都是自由的,他们每一个人都以追求正义作为自己人生的准则。然后,苏格拉底还就如何建立理想国以及需要哪些护卫者、哪些居民,应该接受哪些教育,不应该接触哪些知识……作了让我头晕眼花的讨论,到了最后,我除了惊叹苏格拉底的学识以及格劳孔和阿得曼托斯惊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以外,我觉得我真的不是做哲学家的料。
  
  不过我也能够明白,他们描述中的那个国家,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就好像儒家的大同社会一样,只能存在于人们的幻想当中。
  
  为了凑字数,我想把书中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摘录一下,顺便对个别句子做下评论:
  P4克法洛斯:一个好人,同时忍受贫困、老年,固然不容易,但是一个坏人虽然有钱,到了老年其内心也是得不到满足和宁静的。
  
  P5品达:“晚年的伴侣心贴着心,永存的希望指向光明。”(在情人节的今天做此摘抄,那意境真的难以形容……)
  
  P7苏: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还是有点辩证法的味道,无论任何事物,都是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太多或太少都是不行的。)
  
  P12玻勒马霍斯:一个人总是爱他认为好的人,而恨那些他认为坏的人(这话说得太对了。其实一个人评价另一个人所谓好坏其实都会有很严重的主观情感倾注于其中。)
  
  P27色:一般人之所以谴责不正义,并不是怕坐不正义的事,而是怕吃不正义的亏(这话太他妈绝了,不知道怎么评论!!)
  
  P98苏:人性好象铸成的许多很小的钱币,它们不可能成功地模仿很多东西,也不可能做很多事情本身。所谓各种模仿只不过是事物本身的摹本而已。
  
  P109格劳孔:过分的快乐犹如过分的痛苦可以使人失态忘形
  
  P110苏:真正的爱者与被爱者绝不与淫荡之徒同其臭味
  
  P124苏:一个人总是最爱那些他认为和自己有一致的利益,和自己得失祸福与共的东西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两千多年前圣人的话,到现在仍然是真理。)
  
  P126格劳孔:凡是带欺骗性的东西,总是起一种魔术般的迷惑作用。
  
  P150苏: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很明显,我是一个不够节制的人……)
  
  P175格劳孔:若我们赖以活着的生命要素的本质已遭破坏和灭亡,活着也没有价值了
  
  P192格:对大多数人的行动来讲,情欲的必然比几何学的必然有更大的强制力与说服力
  
  P197苏:一个国家最大多数的人,对同样的东西,能够同样地说“我的”、“非我的”,这个国家就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人民能够与统治者的喜怒一致,这是所能想象得到的最好的国家的情况)
  
  
  当一个国家最最象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
  
  P204苏:人也象动物一样,越是在后代面前,对敌人作战也越是勇猛。
  
  P225格:许多美的东西都会以某种方式显得既是美的,又是丑的
  
  P225苏:一般人关于美的东西以及其他东西的平常看法,游动于绝对存在和绝对不存在之间(并没有一个普罗大众都认可的关于界定美的标准,只要自己觉得是美的东西,它就是美的)
  
  P234阿德曼托斯:真理是不会因口才高低而有所改变的
  
  P240苏:如果得到的是不适合的培养,那么醉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更坏
  
  P259苏:任何有一点点够不上真实存在事物的水平,都是绝对不能作为标准的。因为任何不完善的事物都是不能作为别的事物的标准的
  
  P315苏:政治制度的变动全都是由领导阶层的不和而起的(不评论了,好敏感- -+)
  
  P371苏听某人说过:除了有智慧的人而外,别的任何人的快乐都不是真实的纯净的,而只是快乐的一种影象呀
  
  P373苏:快乐就是痛苦的停止,痛苦就是快乐的停止
  
  P410:一切能毁灭能破坏的是恶,一切能保存有助益的是善
  
  

来自: 豆瓣

一剪梅$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由于选了高数的原因,大二第一学期洪涛老师的课没能上到,于是假期里为了补自己一直欠缺的政治学基础知识就把柏拉图的《理想国》翻出来。
      记得第一次知道《理想国》这本书是在高中读《苏菲的世界》时,当时因为那个地洞与影子的比喻而记住了这本书与柏拉图。
      身为国际政治的学生,我一直觉得自己离政治这两个字很远,虽然由于专业课有3门专必没能按时上成,但这3门真正讲政治理论的也只有洪涛老师的课。所以,看完《理想国》有了一点刚开始学习政治的感觉。也许上一次接触这样的感觉就要追溯到林尚立老师的课,以及当时匆匆扫《政治学》那本书了。
      总的来说,《理想国》围绕正义的定义这一中心话题,运用了严密的逻辑推理,证明了正义与善的关系。当然,由于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他的许多逻辑假设从我们现在的角度看仍有值得推敲质疑的地方。不过,我还是觉得单从他的推理过程来看,其中所涉及的许多政治现象都反映着这样的一个事实:人类的政治智慧进步很缓慢。
      也许并不能说我通过《理想国》就认识政治了,但我想选择这样一本书对我目前从最起点开始学习政治还是有重要帮助的。

来自: 豆瓣

Elvis$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西方对于学术的追求总是令人向往,那一句“来,咱们聊一下什么叫正义”对于现在来说是那么的少见。当然,当中有些争论以及推论过程,那一些前提,总觉得有些牵强(当然,可能是因为如同学所言,因为目前读得比较少,所以大放厥词),不过,看着总会让你很着迷,他提出的每一个论点,每一引述都想去确认。越是看这书,就越让人想去把哲学名著通读一遍,谢谢把我引入哲学道路上的人们。

来自: 豆瓣

贝微微$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在这本流传千古的名著中,柏拉图通过自己严密的逻辑思考和精彩的论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或许在天上建有它的原型”的理想城邦的全貌。书中涉及政治、教育、哲学、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极其崇高和重要的地位。但同时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谈到《理想国》的时候也说:“这本书根本就不是一部政治著作,而是前所未有的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最伟大作品。”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阅读这本震古烁今的伟大作品时,我的关注点更多的就集中在了书中表现出的教育思想上。
  在书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以讨论“正义”与“不正义”为起点展开了自己构建理想国家的宏大蓝图,在柏拉图的笔下,个人的“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而一个国家的正义就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以此使城邦及城邦中的个人成为节制、勇敢和智慧的“善”的存在。要想实现构建这样一个理想国家的目的,柏拉图认为这个国家就必须由一个哲学家来治理,因为他们是“那些眼睛盯着真理的人”,“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把国家交付于这样的人手中,才能维持这个理想国度最本真的善的品质。
  然而这个万能的近乎神圣的“哲学王”究竟从何而来呢?虽然柏拉图承认这个理想城邦和这种哲学家式的统治者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他依然尽自己所能的把塑造这种理想城邦和哲学王的最大可能展现给了读者,一方面他求诸“神迹”——在书中让苏格拉底把自己从民众中超脱出来的现实解释为神的帮助;另一方面则很现实的把解决难题的途径指向了教育——在书中他对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和培养哲学王的教育方法都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且提出了“哲学教育”这一重要的教育思想。
  一.对国家教育体系的设计
  (一)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对学前教育的详细规划
  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柏拉图教育思想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在《理想国》第二卷中涉及到对“护卫者”这一群体的培养时,柏拉图指出“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为此他特别建议以做游戏、听故事和音乐熏陶等多种形式来教育儿童,以达到培养儿童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好品质,实现个人和谐全面发展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柏拉图着重强调的是对教育内容的选择,他指出,带领儿童做的游戏必须是符合法律要求的,给儿童听的故事、音乐都必须是经过严格审定的,符合社会道德评判标准的最优美高尚的作品,而那些描写虚伪、丑恶、妒忌等的故事必须被剔除,这样才能使儿童的心灵得到陶冶,把真、善、美的种子埋在心底,使之受益终身。
  (二)初等教育的规划
  等儿童过了6岁,教育的主要内容就变成了音乐和体育,并辅以诗歌和各种高级的文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一个人达到内外的调和一致,因为“我注意到那些专稿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度粗暴,那些专搞音乐文艺的人又不免过度软弱。”柏拉图认为音乐是服务于人的爱智部分,而体育则是服务于人的激情部分,把这两种教育恰当的结合起来,不仅能使人的心灵和身体实现调和,更能使一个人的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配合得当,让个体本身呈现出一种和谐、完善的状态。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柏拉图指出文艺教育是儿童阶段最重要的内容,“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因此在初等教育阶段,柏拉图在理想的城邦里为儿童设置了专门的文法学校、琴弦学校和体操学校,用以培养儿童灵魂中的低级部分,形成节制的美德,教会儿童辨别美,喜爱美,并最终认识世上最美的东西——智慧。
  至此,柏拉图对全民的国家教育的设计已经基本结束,在初等教育结束的阶段,平民子弟大多进入社会成为一个顺从的,拥有基本道德品质的劳动者,而统治者和护卫者的子弟则要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以便发掘和培养城邦未来的最高的统治者,这一阶段的教育,我认为就不应当划在国家教育的范畴,而应属于对哲学王的特殊教育。
  二、对哲学王的培养
  针对培养哲学家这个任务,柏拉图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一方面,他承认教育在培养哲学家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他也非常看重个人自身所具备的天赋。
  (一)对哲学王天赋的苛刻要求
  在第三卷中,柏拉图十分明确地指出了人在天赋方面的巨大差异,他说“虽然是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在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铜和铁……”这样的论述显然决定了城邦的统治者——哲学王,必然是从天赋金质的最优秀的人中产生的。他在第六卷的对话中还更为详细的讨论了这一点“综上所述,一个人如果不是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他是不能很好地从事哲学学习的。”这种对天赋秉性的极为苛刻的要求是柏拉图推行自己哲学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备了此种优良的天赋秉性,个体才有可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哲学家,并最终获得统治整个国家的资格。
  但在柏拉图接下来的论述中,他也明确指出“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变化,不一而足。”并且,即使是拥有了完美天赋的个人“如果得到的是不适合的培养,那么最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得到的结果更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得到合适的教导,良好的哲学家天赋才能成长而达到完全的至善。
  (二)对哲学家的合适的培养
  关于对哲学家的教育和培养模式,除了接受上面提到的国家教育系统中正常的教育外,到了20岁的时候,要挑选出表现的最能干的人,进行综合学习,研究各种内容的联系以及他们和事物本质的关系,然后进行第二次挑选。从30岁起,用辩证法考试他们,培养他们“跟随真理达到纯实在本身”;然后用十五年时间,让他们进行实践,接受考验,积累实际经验。到50岁时,那些在实际工作和知识学习的一切方面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然后在他们剩下的岁月里研究哲学,并轮流管理政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柏拉图对哲学家的培养是严格分阶段进行的,他为个体每个阶段设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其任务的难度与个体的年龄是成正比的,并且在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严格的挑选与考核,确保最终留下的是天赋最好且学习最好的人。这种模式反映了柏拉图一种朴素的按照能力进行教育分流的思想,其先进性和科学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这里实际上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在20岁进行第一次挑选时,柏拉图在书中并没有为挑选设定一个明确的标准,甚至连用什么样的手段去挑选都没有规定,这也是我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很困惑的问题
   对于柏拉图心向往之的“哲学王”这样一个纯理想的存在,仅仅从实践的教育层面去讨论他产生的过程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在以“理念”构建世界的柏拉图眼中,塑造这样一个哲学家的过程所具备的哲学意义要远大于这种教育模式本身的意义。因为在柏拉图看来,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的灵魂不断上升,最终转向“善”,转向那个呈现一切事物本真面貌的“理念世界”,这种思想催生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完美的哲学统治者,他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呼吁并倡导民众去选择一种哲学生活的方式,即便不能达到最终的“至善”,但至少灵魂始终是“向善”的,我们可以把他这种教育理想称之为“哲学教育”。
  三.针对哲学教育的一些思考
  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哲学生活和民众生活一直都存在无法消弭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是贯穿人类生活始终的基本问题。在柏拉图生活的时代,他更是亲眼见证了这种冲突的激烈和不可调和,因为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正是被希腊的民主和狂暴盲目的民众送上断头台的。亲历了社会的衰败和老师的死亡,柏拉图对哲学家与普通民众之间的矛盾就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和思考,也更加迫切的想要提倡和建立一种理想的哲学教育,去“教化”民众,并最终实现整个城邦的和谐、幸福。但柏拉图也深知推行哲学教育的艰难,于是他在《理想国》一书中创造了那个著名的“洞穴隐喻”,以一种寓言的方式去阐述自己的理想以避免和民众发生正面的直接冲突。
  在柏拉图 “洞穴隐喻”中,他安排一些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地洞里,脖子和手脚都被捆缚着,不能扭头不能动,眼睛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在他们的背后有火光,火光与他们之间有一道矮墙,另有一些人举着各种石制、木制的人、兽玩偶沿矮墙穿行。囚徒们每天看着眼前洞壁上的各种影像,并以为这就是真实的物体,他们天生如此并不觉得悲哀。直到有一天,他们中的某个人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他生平第一次扭头看到了火光、玩偶,此时他以为自己已经看到了真实的物体,但在被迫走上崎岖的通道,并最终来到地面,先看过了阴影,水中的倒影,然后是事物本身,并最终抬头仰望天空,看到了太阳本身时,他终于懂得了先前洞穴生活的悲哀,并会“庆幸自己的这一变迁,而替伙伴们遗憾。”
  事实上,囚徒摆脱束缚,走向光明的过程正是一个人习得哲学生活的过程,这里隐含着三个问题:
  其一,这个摆脱束缚的幸运儿是从囚徒,而不是从举着玩偶来回走动的人中产生的,这表明柏拉图认为接受哲学教育并不是某一部分人的特权,而是人人都可以享有的一种公平的选择。
  其二,第一个走出洞穴的人从解除束缚到最终看到太阳,整个过程都是被迫的,是在不可知的外力帮助下完成的。这一点,表现了柏拉图对哲学家产生的偶然性的一种赞同,他并不认为靠人自身可以实现灵魂的完全转变,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也一直把自己的哲学天赋归结为“神迹”,于是,这个在洞穴中第一个站起来的人,是被“硬拉着走上一条崎岖陡峭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阳光,不让他中途退回去。”
  其三,这个灵魂上升的过程是极其艰苦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火光会刺痛囚徒的眼睛,向上的坡道崎岖又坎坷,而在这期间的任何一刻,囚徒都可能放弃继续向前的努力,从而使接近并认识真实世界的希望化为泡影。
  通过对囚徒从洞穴里向上攀登至地面过程的描述,柏拉图实际上是强调了哲学生活的本质:要求人们必须超越现实的生活,把目光投向现实之上的理知世界“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的世界,直至他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但民众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关注当下,关注眼前的利益,这与哲学生活的要求是完全相悖的,因此,转向上升的哲学生活与留在洞穴中的民众生活之间的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
  在进一步的论述中,柏拉图让已经走出洞穴的哲人重新回到洞中,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此时他首先遭遇的是对黑暗洞穴的重新适应,更重要的是,当他试图向那些固守洞穴的同伴解释他们看到的影子实际是虚幻的,并为他们指明通向光明的道路,他反而会被嘲笑,而且很有可能的是,他会被洞穴中的囚徒们视为异类而杀死。
  这里,柏拉图的描述中依然隐含了很深的用意:、
  首先,哲人并没有独自停留在地面上享受真实生活的美好和至善,而是重新回到黑暗的洞穴中去试图解救自己的同伴。这样的安排,表现了柏拉图对哲学家使命的一种明确:即哲学家不仅仅是让自己的灵魂转向善,还要承担起教化民众的任务,让更多的人选择哲学生活,以哲人的心性品质引领社会的精神风向。这揭示了哲学生活的实质,即“化大众”。
  其次,哲人重返洞穴后,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曾经熟悉的黑暗的重新适应,“他由于突然地离开阳光走进地穴,他的眼睛不会因黑暗而变得什么也看不见吗?”这种由光明重回黑暗带来的痛苦是对哲人已经超越现实的灵魂的一种无情的折磨,忍受这种低级、虚假的生活,对哲人来说是不能逃避和选择的,他自己精神上承受的压抑和束缚是一种主观上存在的巨大困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哲人除了要忍受自身精神层面的痛苦外,还会受到那些从未走出过地穴的同伴的打击甚至是残害,“要是把那个打算释放他们并把它们带到上面去的人逮住杀掉是可以的话,他们不会杀掉他吗?”这样一种现实反映的本质就是哲学生活和民众生活之间有着难以勾销的巨大裂缝,试图弥合这一裂缝的哲学家,如果不是被盲目的民众杀死,那就是被“大众化”,最终回归到原来的地穴生活中去,不再执着于追求真理。
  在整个“洞穴隐喻”的叙述过程中,柏拉图的态度是十分理性和客观的,他十分清楚这种哲学教育的艰难,明白塑造一个优秀的哲学家需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极其苛刻的条件;而同时,他也深知,即使造物主真的创造出了这样一个优秀完美的人,他的生存环境也是极其恶劣的,他以神的名义担负起哲人教化众生的使命,却不能确保可以逃脱被众生驯化甚至处死的命运。这种矛盾的现实,正是激励柏拉图创建一个理想城邦的最本质动力,因为只有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这样一个优秀的哲人才有存在的可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无上价值。
  
  综观柏拉图的整个哲学教育思想,在他为人的天赋划分出金银铜铁不同质地之时,他实际上就已经承认了真正的灵魂转向是只有极少数人才可以实现的;这也从正面说明了哲学生活不是每个人的志业,也就是默许了哲学生活与民众生活之间的难以跨越;但他同时又有意唤起每个人哲学生活的可能性——即使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但至少不要永远满足于做一个囚徒。
  反观当下的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柏拉图这种着眼于培养人灵魂自由的哲学教育是极度缺失的,而同时又是迫切需要的。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成就是提升平民个人在社会整体秩序中的地位,建立自由、平等的现代民主。然而,现代民主意味着民众的意见成为社会生活的风向标,社会生活的德性品质必然随之降低。民主的生活并不必然意味着善好的生活,当大众服从于习俗、时尚、潮流,停留在个人的“意见”之中,而不欲求真正的知识,那么民主就不是抬高而是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心智水平。在这样的事实下,掌握社会方向决策权的民众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和道德储备,那么社会所面临的未来就必然充满了错误和不可知的危险。所以,柏拉图所追求的这种以升华人的灵魂,还人性以自由的哲学教育正是我们摆脱民主的盲目,还卓越于整个社会的一条正确的道路。
  
  卢梭早已经证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不足以敞开人性之幽暗,在今天,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极大地扩展了人的外在理智行动能力,而人的内在心灵生活非但没有同步扩展,反而在迷离的物欲与技术的沉迷以及现代生活的均一化带来的自我迷失中渐渐趋于晦蔽。正如于丹在讲论语心得时说过的:“孔子的思想教人们更好的去探索自己的内心,让每个人的眼睛更好的看清自己的心灵。”事实上,柏拉图的哲学教育理念与孔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所提倡的,虽然是一种难以完全实现的灵魂教育,但其本身关注人性自由,呼唤个人存在的卓越的理想却是值得整个现代社会去深入思考和接纳的。
  

来自: 豆瓣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理想国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