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u199$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读这本书是在期末考试之前 ,一边自责快考试了还不认真复习一边废寝忘食的啃, 感觉这真的是韩寒最有诚意和深度的一部作品,一部让人笑了又哭的作品。

来自: 豆瓣

活$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刚退出WOW,现在写文字很没有状态
  很浮躁
  
  一座城池,我超级喜欢。
  它给我的感觉有点像davie finch的<fight club>
  又让我想起<12 monkeys>&<snatch>
  
  个人觉得好看的电影绝对比书多,多的多。
  外国的书,要靠翻译,而且很多好书根本就没有中文版。
  
  书里描写的世界,荒诞,混乱,滑稽,幽默,世俗,超现实,悲伤
  汽车,性,女人,豆沙包,鸡,轮子,自行车,行为艺术,电话亭,机场,火车站,黑色,爆炸,毁灭,自杀,高楼,吐,医生,钱,旅馆,政府,房地产,学校,梦,伤感,软弱,低俗,楼道。
  
  现在写这个真不是一个适合的时候
  我很爱这本书,说到悲伤,它跟周星驰电影里的感觉很像
  
  所有这一切元素,混合在一个,直制我心中那个理想,自由,无秩序世界。
  
  很好奇韩寒应该有吸毒过吧,呵呵
  想象里吸毒能让人飞起来吧
  

来自: 豆瓣

哈里马$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所谓生活,终归不会像城池中描述的那样:
  偶尔的爆炸或混乱让人们活动起来,而之前之后,都只是行尸走肉般的寂静与平常。
  生活并非如此极端地在两个状态之间摇摆,但是生活的确在摇摆。
  如果说韩寒喜欢扯淡,不如说近期他更喜欢夸张,把激情和平淡这两个生活中的状态都放大出来,变成了混乱与死寂。
  当然,混乱的时候有人逃避,死寂的时候有人挣扎。
  靠扯淡来挣扎出去。
  看多了韩寒的小说,就知道他是怎么写小说的了。
  大概是只想了跌宕的情节,全文一贯的想法是在混乱中表达的,而在漫长的描述死寂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天南海北的尽情发挥,说说自己对鬼的看法,说说自己对女人的看法,甚至想起来了经常做的梦也会写上。
  不管这些情节是为了夸张生活的平淡,还是仅仅是韩寒想写上去,我都觉得效果是成功的。
  让城池很有感觉,感觉坚固的城池内部原来在这么强烈的折腾着。
  看书只要感觉就好,非要说为什么喜欢或讨厌,那是评论家的事情。

来自: 豆瓣

dongdo$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看了韩寒的《一座城池》,这本在我舍友看来爆笑的书,在我眼里极度无聊,除了韩寒的小聪明,其他基本上是什么也没有留下。
  终于发现,韩寒的歌没有他的小说好,小说没有他车开得好,车开得又没有他字写的好,字又没有韩寒长得好,韩寒长得又没有他博客写得好。
  于是还是喜欢博客里的韩寒。

来自: 豆瓣

nora$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这本书牛的地方就在于,读的时候特别乐,可读完一点都记不得书里都讲了些什么。
  
  读这本书的乐趣在于读的过程,我把这称为很有阅读快感。
  
  韩寒的东西还是不错的。

来自: 豆瓣

今晚的$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韩寒一直是我比较关注的少年作家,看过《三重门》《长安乱》都觉得不错,这次满心期待来了一本《一座城池》本以为又是延续《长安乱》的武侠风格,看了之后才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
  主人公在书中总是讲到自己的梦,发生着一些相当离奇的事情,让我这个有着心理学背景的人,时不时的总想分析他一下,后来把困惑告诉了朋友们,说我看这本书特别扭,老想分析他的梦,朋友提醒我,别想太多了,韩寒的书就是一个娱乐,这样,抱着娱乐的态度,看完了整本,觉得还行。

来自: 豆瓣

嘀溜溜$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写的更加词锋犀利了。觉得很好,笔调幽默。还是那样把文字玩转,就是我自始至终对结尾还存在疑惑,我看了好几遍不禁对自己的 理解能力起了很大的怀疑,我不明白两个人在那不断的跑要在追求什么,沿袭了韩寒一贯的风格,像《三重门》也是突然的给出了一句“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算是完事,是在象征吗?我不明白。不过不管他的作品结局是怎么样的收场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文字功底,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幽默,不过我 看了总会郁闷很久,颠覆了我以前看无论是电影还是书对于大团圆结局的那种喜爱,想不看吧但还放不下对韩寒的那种偏爱,所以我在不断的努力想要融入他的作品而且我发觉自己也越来越受了他的影响,写文章也是讽刺味十足。这部作品总的来说我很喜欢很推崇,要是我能明白结局那该多好啊!

来自: 豆瓣

wrenas$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大概是年纪不同,阅历不同的缘故,这书除了些许调侃可以让我拿出些共鸣外,多数时候看的并不起劲。作者用他的眼睛说话无可厚非,也许是我错了,开始就没有准备充分认真来看·~~~

来自: 豆瓣

矮脚虎$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我是在睡前的一个小时里看这本书的。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有把畅销书带上床或者带入厕所的习惯;估计有更多的人跟我一样,是因为“韩白之争”实在热辣劲爆,才想起来把这本书拿来看掉。
      我得承认,在阅读这本号称赚回半架法拉利的小书的时候,我得到了很大的快乐,以至于笑得差点把床头的杯子打翻。但是这种快乐跟听到《武林外传》里那句:“老虎不发威,你把我当Hello Kitty”并无二致,或许韩寒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在这部几乎全是由段子组成的《一座城池》里加入那页冗长的关于时空的议论,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我把那一页,很快很快地翻过去了。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畅销书和名著的区别。对于托尔斯泰,六十页的历史哲学议论都可以忍受,而对于畅销书,就得跟肥皂剧一样,保证三分钟一个笑点,外加场景固定,情节简单,人物鲜明,包袱不断。当然,正如肥皂剧也有经典,这本小书还是给了我们之外的一些东西,三个曾经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一座处处都在爆炸的大学城,很多梦,很多回忆,很多姑娘,很多奇遇,很多向往,很多玩世不恭的青春期感慨,譬如,一碗鸡汤就能让生活充满意义,这说明生活实在是没有意义。
      如果用一部电影来概括这本书,我会选择《猜火车》,或者《发条橙》。当然,考虑到作为青少年偶像的舆论导向和广大粉丝的年龄问题,本书不涉及具体的性、暴力和毒品,最多过过嘴瘾,吐几个脏字,打上两个看得懂就看得懂,看不懂就看不懂的性比喻,唯一那场导致主人公亡命天涯的群架,也只是走走秀,赚点出场费而已。
      如果用一部游戏来概括这本书,我会选择那部八零年代集体记忆里永不磨灭的《超级玛丽》。玛丽兄弟们在水管子里排除万难往前飞奔,吃点蘑菇,攒点金币,掉进坑里会发出一声慨然惨叫,但是最后总能救回一位善良的公主。在韩寒的故事里,那位公主必然清纯可爱,一双大眼睛扑闪地望着你,热衷于在电线杆子上刻字,什么都愿意相信,对房子车子票子之类的身外之物则不屑一顾,虽然韩寒自己说,“人世间爱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天知道。
      其实我很想在文末引用哈罗德·罗森堡那句有关“一代人”的时髦名言:一代人不是担负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和重负,便是在时代的压力下死于荒野。但是,后来想想,也许,这跟全书里那页时空议论一样不着调。
      或许,关于这本书,我们唯一可以肯定地是,这又是一部青春期历险记,里面的一切都那样熟悉,青春期的失望,青春期的感慨,青春期的玩世不恭,青春期的冒险精神,就像1951年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或是那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只不过,霍尔顿在纽约城里游荡,夏雨在部队大院里游荡,而韩寒,游荡在一座有点诡异的大学城里——赛赛车,骂骂人,吵吵架,写写BLOG——都只是历险记里的一个章节而已。
      最后,我只能祈祷,历险记的结尾千万不要像《猜火车》,青春期的荷尔蒙散去,少年最终买了车,置了房,娶了美女当老婆,然后回到家,冲百来平米大的客厅里喊一声:爸,我回来了。

来自: 豆瓣

水鸟飞$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今天偶尔在新华书店的新书架上撞到了《一座城池》,通体白色封皮,书角有榕树下网站标识,猜想应该与榕树下有某种关联,随手翻开的大概是作者用软笔写的“序言”——“这部快速而缓慢的,幽默着、纯粹的、忧伤的小说,是不需要多余的序言的”,这“序言”在自我评价这部小说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表露出了炒作的嫌疑。
  
     这是一本有着混乱意象的小说,不同的场景和意象过山车地从眼前表演而过,有的还交织在一起,象毕加索的画,象意象杂乱的诗。诗歌意象的交错使人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迷乱的找不到北的感觉,这种感觉给你带来共鸣也好,冲击了你的惯性思维也罢,总之它也是诗歌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这种表达方式下,你可以不去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你只要理解这种感觉就行,就象是在摇滚音乐里蹦迪一样,你只需要感受就可以,没必要理解音乐的实际意义。诗歌如此,音乐如此,小说也一样,一座城池,它就是那么一座混乱的城池,有破烂的出租车,有打个电话收你40块钱的老板,有工厂的爆炸,有火灾,有无所事事的游民,有伴大款的女大学生,有醒不来的奇怪的梦,有从高楼上跳下来的同桌,有单纯的C等等不一而足。那些人,那些事就在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和相同的或不同的空间上茫然吧,在小说结尾的大爆炸和混抢商店中你就感受一幅画就可以了,也不必思考,因为意义已经呈现,思考显得多余。
  
     还好,这是一座真实的城池,一座小人物的城池。我们身边的生活细节在书中随处可见,开篇打电话的情节,打群架后逃跑的过程,长江旅馆老板娘的心态等等便是如此。作者在叙述中用了其一贯的幽默风格,这象是一块粗布上点缀了一些耀眼的珍珠,只是这珍珠太少了,虽然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也能引人发笑一下。作者似乎在这座城池中比先前有了深度思考,对人生、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但这些对作者或者我们都是没有结果的,作者在自己的思考中迷乱,我们是否也在迷乱着呢?
  
  (2005年12月28日晚于杭州)
  
  

来自: 豆瓣
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座城池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