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X要$
发表于 2012-8-28 13:49:51
瞭解一些米蘭昆德拉,看過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覺得他有一種魔力。就是可以把人的自然慾望用文字形式為讀者展示出一種藝術的神于形之美。他的這部作品看似是寫在紙上,實際是畫在畫布上的,印在現代人心裏面的。可稱之為 文學創作上的蒙太奇。
来自: 豆瓣
鱼丸$
发表于 2012-8-28 13:49:51
对萨比娜而言,美是遗弃,迫害者将之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美不期而遇。不期而遇的才是美。在劳动的工地上放着洗脑的军乐称为毒汁。
试问,怎么能这样呢?
追求美,是人活在世上的唯一目的。
如果美好,人就会不自觉滴就产生占有欲,长期享受。按照萨比娜的说法,如果长期占有,无疑于毁灭美感。由此得出结论,不应该追求、如果珍惜就是犯罪…
这就是悖论的。似乎得到美都不可能,昙花一现,机缘巧合。
恰恰不是。美终将出现。
小说最后出现了《卡列宁的微笑》,美妙的乡村生活,虽然和特蕾莎想象的美妙乡村世界不一样。但是,托马斯,特蕾莎,终于获得了灵魂的宁静
在这里,他们遇上了的美丽就是自己的内心。就是没有了纷纷扰扰的内心。托马斯放弃了打开世界的手术刀,那把医院利用的,还有那把床上用的。放弃了证明自己强大洞察力的一切。甘心在乡下开个大卡车和真心喜爱的特蕾莎在一起。直到最后特蕾莎放弃了威胁托马斯,放弃了让托马斯证明对自己的爱。不再噩梦连连。到最后,他们都平静了。一切似乎都不存在过,在这里他们才真正获得了美。
其实,对于看不看的见美的悖论,源于对美的最求的前后标准不一致,也就是对美的蓝图不同。萨比娜所在的社会,认为世界大同的媚俗之美为美。刽子手和诗人同治的世界,诗人描绘的世界与萨比娜的世界完全的不同,刽子手的残酷和无耻更是激发了萨比娜对于美丽世界的想象。因此,萨比娜才能在媚俗世界的追求美的进程中发现了被遗弃了的自己想象中的美丽世界,这根本不是一种美!
身之为人,活在这个社会中,不可能逃离媚俗,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准则也不是那么令我们难过,一般人不用愤愤不平滴揭竿而起追寻自己的美丽新世界。恩,不一般人,比如偶像尼采,是可以的……嘻嘻。
我们都是俗人。但不妨碍,我们能拥有自己一点点的审美观,和这个主流社会的主旋律有一点点不一样的小旋律。
曾经想过,如果不期而遇的遗弃才是美,那么,现在我身边的都是一堆**。那有如何理解这亲情,这友情……如何理解被生活感动出的泪水。那什么才是人坚强活下去的动力??
所以,必须承认,我们是俗人。我们都有媚俗的一面,可以被主旋律感动的一面,比如主旋律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当老妈展现友好一面时,就应该积极地被感动。但是主旋律电影在放的时候,我们也必须保持一颗独立的审美心。这个社会文化,表面是明明白白的谎言,背后是难以说明的事实。应当又有一个积极的辩证的审美心态。
但是,看到了美丽,却不一定拥有幸福。
特蕾莎有感,幸福不过是对重复的渴望。他们的幸福是永远在一起,每天牵着卡列宁去散步,卡列宁每天吃一个羊角包。但是,人是直线前进,不能有轮回的时间,所以人通常不能长久幸福。卡列宁最终死去。我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也就这样表露无疑。无论多少山盟海誓,我们的时间就这样一往直前,碾碎了一切。
貌似,生命注定我们和长久的幸福无缘。我们只能珍惜眼下的美丽。如果不美丽,也请珍惜,因为我们没有永远,我们只有眼下。
来自: 豆瓣
已注小$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托马斯是个绝对的个人主义者,只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只关心自己所爱的人的纯自然的人,虽然他未必会清醒地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哲学意义。
书中一个很戏剧性的情节,决定他在政治斗争中站哪边的因素并不是出于对现实处境和未来影响的考虑,而仅仅是来自他对特丽莎的关心。像一个局外人那样不受世俗既定潜规则约束最终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现实代价。有趣的是即使是在被剥夺医生资格去做擦窗户的工作的时候,他仍然能乐此不疲地继续他的探索事业:一窥究竟那个像鹿一样的女人的更多面目。从哲学的角度讲,这是一个极其自由自我并且骄傲的个人主义者,只是缺乏了点在现实中避祸的能力,或者他本也不甚在乎。
书中的两个女人身上各有一对困扰其一生的矛盾,特丽莎纠结于灵与肉的矛盾,来源于对自身价值的不确信,这是一个典型的弱者的形象,一方面希望有人(主要是作为爱情对象的托马斯)能穿透肉体发现其灵魂的价值,一方面为了适应托马斯灵肉分离的论调强迫自己的肉体出轨却感受到分裂的痛苦,最终因为托马斯社会地位的下降反而得到救赎。萨宾娜则一生困扰于轻与重的矛盾,这是全书中最清醒而孤独的一个人物,她反感所有自欺欺人式的虚伪、虚荣和伤感,比如父亲对死去母亲的怀念,弗兰茨对被侵略国家游行行为的向往,以及同胞出于虚荣的对政治的热情,为此她一次次地背叛与离开,最终孑然一身一无所有。
以上是对书中主要人物的评价。昆德拉站在一个非常清醒的俯视的角度剖析了其人种种行为的哲学意义。这是一个被人指称为刻薄的极其清醒狡黠的小说家。纵贯其所有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便是对媚俗的反讽。所谓媚俗,通俗的讲,不妨理解为集体性的自欺欺人,根源在于虚荣或者是对无意义的人生反抗,以愚蠢的方式彰显自己的存在价值或寻找所谓的存在感。昆德拉的刻薄在于习惯用玩笑式的口吻一针见血地揭露人们在生活中种种愚蠢的自欺欺人行为,并在其在耶路撒冷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中引用了“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这一犹太谚语作为阻止自己进一步大放厥词的借口,在反讽自身的同时为其所有作品的基调作了鲜明的标注。
来自: 豆瓣
SHUTUP$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看完了很久的某天。突然清晰想起某段。
15。被强加的屈辱感。
因为无法逃避,由亲人所引来又由亲人强加给你。
你带着他的姓氏与基因,在成长过程中又受到他的影响,自身想要逃离,可是无论逃到哪里,屈辱的来源都根深蒂固于你的血液与骨髓,就连死了,墓碑上还刻着他的姓,时刻告诉你,屈辱与你同在。
死亡都无法让人变的绝对相似。生命的卑贱之处也许就在于此。
来自: 豆瓣
妖妖$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生命之所以轻,是因为我们没有可以承担的责任,没有什么人给我们以托付、以挂念。当世界上真真正正只剩下自己,没有亲人、没有值得爱的人、没有朋友的时候,生命轻的漂浮在空中,轻松,或许。但这轻松让我们无法承受,甚至扼杀自己。所以,我们要给自己背负家庭的责任、朋友的忠诚、爱情的诺言。随着年月的增长我们背负的责任越重,这些压弯了我们腰背,却也让我们更加接近大地。接近大地是因为我们真实,因为我们踏实。总有一天,生命之重会把我们压倒在地下,却正是这样,才能撑起世界。
来自: 豆瓣
detour$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我们要拒绝媚俗,强调动物性是媚俗,强调精神性也是媚俗,共产主义媚俗,资本主义也媚俗,灵与肉,光明和黑暗,人和世界就是有两重性,只要有极端性的选择就是媚俗,因为这像是一种自我强迫的实现,是要堕落一个自我来取悦于另一个自我,那么究竟怎么样才不是媚俗,才是真实的,高尚的?(真实的高尚的本来就是极端性的字眼,也很“媚俗”)游离于中间,虚无,灰色?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自我验证,选择,编排吗?甚至,试图来定义媚俗,以及避免媚俗,本身也是一种媚俗,一种愚蠢的自我验证强迫症?也许这才是最终极的媚俗。
来自: 豆瓣
午夜疯$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人类之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EINMAL IST KEINMAL, 这是一个德国谚语,是说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过一样。
#肉体是囚笼,里面有个东西在看,在听,在害怕,在思索,在惊奇。这东西在肉体消失之后还在,还残存,它就是灵魂。
#这些书为他提供了一个机会,在虚幻中逃避,摆脱那种毫无快乐可言的生活。
#因此我们不能指责小说,说被这些神秘的偶然巧合所迷惑,但我们有理由责备人类因为对这些偶然巧合视而不见而剥夺了生命的美丽。
#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打从孩提的时候起,裸体就是集中营里强制物,整齐划一的象征,是屈辱的象征。
#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
#如果当初你为了B而背叛A,如今又背叛了B时,并不意味着与A重归于好。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
#音乐是对词句的否定,音乐是反话语。
#活着意味着观看视觉受双重边界所限:让人什么也看不见的强光与完全彻底的黑暗。
#极端标志着生命的终极之界。极端主义的激情,不论是政治上的,还是艺术上的,都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对死的渴望。
#黑暗是彻底的,绝对的,没有形象也没有幻影,无穷无尽,无边无际。那黑暗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所在的无限。(是的,凡寻求无限者,只需闭上双眼)
#在富裕的社会里,人们用不着去干体力活,从事的都是脑力活动。大学越来越多,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获取文凭,他们得找到论文题目。题目是无限的,因为一切都可以论述。档案馆里堆的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比墓地还要凄惨,即便到了万灵节,也不会有人去看一眼。文化就在大批的制造,言语的泛滥,数量的失控中逐渐消亡。
#相信我,在你原来的国家的一部禁书,就远远胜过在我们的大学里随口乱喷的亿万言。
#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
#没有暴力,性爱是不可想象的。
#活在真实里,是什么意思?否定式的定义很简单:不说谎,不欺骗,不隐瞒。
#一旦有旁人见证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都得适应旁观我们的目光。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无一是真的。有公众在场,考虑公众就是活在谎言中。
#失去私密的人就是失去了一切。
#一切谎言的根源来自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生活的分界。
#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对其全然不知。
#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想象有一条线,越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便不复存在。
#罪恶的制度并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确信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唯一道路的积极分子所建立。他们大无畏地捍卫这条道路,并因此而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若干时间后,事情变得无比清晰明了,原来天堂并不存在,而那些积极分子也就成了杀人凶手。
#如果王位上坐的是个蠢蛋,那么是否只因为他是个蠢蛋就可推卸自己的一切责任?
#es muss sein 非如此不可
#理想永远都是不可能找到的。
#隐喻是危险的。爱由隐喻而起。换言之,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假设您的一只手被截下来,移植给别人。一天某人在您对面坐下,用这只手对着您的鼻子指指划划,您大概会觉得那东西很恐怖。尽管您很熟悉它,尽管那是您自己的手,您还是怕它碰到您。
#有的思想像杀人。
#你的文章里有种了不起的东西:拒绝妥协。而我们却正在丧失这种明辨善恶的能力。我们不再知道负罪感是个什么东西。人们找到了托辞:斯大林欺骗了他们。谋杀犯竟以母亲不爱他而感到失望为借口。突然,你道出了一切: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人在灵魂和良知上比俄狄浦斯更无辜。然而,看清了自己的所为之后,他惩罚了自己。
#惩罚一个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的人,是野蛮的行径。
#小说人物不像生物那样诞生自母体,而是产生于一种情境,一个语句,一个隐喻。隐喻中包含了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人生的基本可能性,在作家的想象中,它只是还未被发现,或人们还未论及它的实质。
#背叛,但不知该如何在那条如此美丽的背叛之路上止步。
#我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我自己未曾实现的可能性。
#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当有人逼迫你沉默时,提高嗓门对不对?对。
#人在发现肮脏之后,很快就发现了兴奋。
#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换句话说,也就是媚俗。
#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
#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
#在现实的世界里,是可以生存的。理想世界一旦实现,在那个到处是愚蠢的笑脸的世界里。她恐怕连一句话都说不出口,过不了一周,她就因恐惧而死。
#媚俗是掩盖死亡的一道屏风。
来自: 豆瓣
乱七爱$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许多的时候,我们会不断的抱怨,是什么样的重压,在什么时候会将我们击垮.并且不断的因为恐惧而想象着.这是一件悲惨的事情.我们害怕来自生命中的重压,在这样的重压面前我们无能为力,只有倒下.
但是,有种可能性被刻意的忽略了.究竟是重压可怕,还是虚无可怕?
托马斯和特蕾莎,或者还有萨比娜,还有书中许许多多的人物,都在试图解决这个难题.正如书上的句子,”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正如托马斯,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下,并未失去其价值,相反,还在努力的抗争.最后却在重复擦玻璃的虚无中接近自我毁灭的泥潭.书中的轻和重是一对明显的相对概念.这是两个需要共存,才能相互证明其存在的可怕概念.也就是说,人要么在两者之间摇摆,要么就完全失去其概念,变得什么也不是.
“muss es sein”非如此不可.在书中反复的出现.代表了另外的一种隐喻.在轻和重之间摇摆,需要反复印证二者存在的可能性时,作者就会使得这句话出现.非如此不可.如果不想让身体被重压击垮,或者不想在虚无里变得不真实,就必须要做出选择.当选择的两个条件中,有一个显示出绝对的益处时,选择变得轻而易举.而当任何一种答案,都会有其可怕的伤害性.就要做出一个残酷的决定,于是,muss es sein!最初,当医院主任要求托马斯写声明,拒绝他自己所写的社论时,就出现了选择.是保住自己的位置,而被同事理所当然却目的不明的嘲笑.还是拒绝,离开医院?非如此不可,托马斯选择离开.之后,当秘密警察要求他在写一份类似的东西时,他又一次选择离开.最后,当擦玻璃的托马斯遇见了曾经带着客套性微笑面对他的S大夫时,生命之重变成了生命之轻.一切变得毫无意义.
面对爱情和欲望.作者写”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托马斯在一场意外的欢愉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和特蕾莎纠缠在了一起.在特蕾莎发烧的时候,托马斯因为一个比喻使自己陷入爱河.这使得他被迫远离自己精心维持的,同女人的距离.特蕾莎则在爱情中,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让她发狂的境地.她会嫉妒,而她寄希望于托马斯可以不做那些让她嫉妒的事情,可事与愿违,她注定要在托马斯和他的诸多情人中被嫉妒折磨.于是她和一个自称是工程师的高个子男人发生了关系,灵魂失去了知觉.萨比娜是个特殊的存在,在艺术的世界里的存在.象征了纯洁的欲望,不带有恶俗的色彩.托马斯沉浸其中,直到她离开.而这时,托马斯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轻和重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巨大的转变.
使得这本书更加厚重的,是作者在书中精心的表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有许多观点非常准确,可谓是一针见血.比如,书中有一句话,”罪恶的制度并非由罪人所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确信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唯一道路的积极分子所建立”.而且,作者通过这句话,深刻的阐述了对于事先不知情所创造的悲剧,谁应该为之负责这一问题.夹杂在许多出场人物中的大量的类似讨论,使得这本书在闲暇阅读之余,又多了一点能够引人深思的东西,其实这也是米兰昆德拉一贯的写作态度.
于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变成了一本可轻可重的书籍.
来自: 豆瓣
chanel$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这个男人的脸部轮廓让我对他肃然起敬,记得扉页有一张他运动后的照片。
我已经记不得许多的细节描写了,只是记得作品中出现的倒叙场景。
有人们游行的场景。还有关于女主人公寻找那个男人的描写手法——
她仿佛一个放入摇篮,顺水漂流而下的婴儿。让他不得不把她抱起来。
命运让他和她相遇,他们必须在一起。
还有女人对他的爱恋,她和他睡在一起,却忍受着男人头发里掺杂的女人下体的味道。她知道他的不忠,怎么对他讲。
(我讨厌那些恶俗的互相攀比的女人,她们只看到表面的现象。)
男人迷恋于寻找女人身上百分之一的差别。一种病态的心理。抑或是为自己的好色找借口。
男人和女人是来自两个不同星球的生物体。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会不一样。
两个同性的交往建立在她们心底对彼此的真正欣赏。
公主是高贵的,孤独的。正如我们,一直在仰望。只有学会了对视,才有可能对爱。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放弃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事,物。
生命中有许多未知值得我们发现。
渐渐崇拜起那些独自旅行的女人。她们有勇气,去身体力行,去挑战未知领域。(跑题了)
这篇影评在不觉中写成了随笔。
回到书中意象——卡列宁的微笑。
好像是轮回的节点,让你默契的点点头,继续自己的印记。
来自: 豆瓣
电动稻$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RT 至今仍没有勇气再把它翻出来仔细看一看。只记得当时读的模糊一团,既没有愉悦的快感也没有压抑的痛。但我从那个时候依稀开始明白,负担和压力,挑战与反抗,都是一种让生命绽放光芒的催化剂。
来自: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