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8君$
发表于 2012-11-22 17:39:36
现在的我 大概是震撼以及悲伤的。
看《家》一共哭了两次。
一次是鸣凤投湖自尽时。一次是端珏难产而死时。
她们 以及觉新 梅表姐 克明 克定 都是这个旧社会的牺牲品。
而这样的牺牲必须要有它的价值 因此觉慧 勇敢的向前走了下去。
来自: 豆瓣
逆水而$
发表于 2012-11-22 17:39:37
面对厚厚的一本《家》,那段厚厚的故事,我明白短短几天的阅读根本不可能深刻地了解什么,甚至我无法完整地回忆出整个故事的发展顺序。我的脑海里那些关系错综复杂的人纠结在一起,迷失着,挣扎着,徘徊着,探索着,碰撞着,耳边甚至听见了他们的争执议论、呐喊咆哮,还有这么两句话: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里,就只有做牺牲者的资格。
如果牺牲是必须的话,做牺牲品的决不是我。
或许在这个沙漠般的家里,“牺牲”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选择,为了那些崇高或不崇高的执念。
大哥觉新的牺牲是无奈的。他觉得他除了牺牲外,再也没有别的路了。
他为了报答父母的爱和期望,甘愿“没有快乐,没有悲哀”地接受父亲寥寥几句便为他和爱他的人定下的人生;甘愿日趋妥协地卷入复杂琐碎的家庭纷争,违背己愿地唯唯诺诺;甘愿默默吞下他已破裂的梦想的碎片,在守旧的长辈和进步的兄弟间“从前做过傀儡的如今又来使别人做傀儡”。
“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都是无奈的,并不是他不曾奋斗。懦弱的他也曾意气风发,也曾如饥似渴地学习新思想。或许就是在某个借酒消愁的夜晚,他看见一盏欲照亮整个屋子的明灯在破窗而入的夜风中,渐渐收敛起它的光芒了,渐渐暗了下来,只留下一点灯芯在幽幽地摇晃,一如他的青春,他与梅美妙的幻想。
“我总算尽力做过了。” 他对觉民的婚事这么说,他同样也对自己的人生这么说,夹缝中,他的牺牲得不到任何一个人谅解。
外强中干的琴原本会走上觉新的路,成为第二个梅姐。但她最终选择了牺牲了对母亲的顺从和为人子女的“孝顺”。
她的牺牲是充满生机的。她的觉醒暗示着梅的时代即将结束,琴的或是许倩如的时代即将来临。她曾经为了不给含辛茹苦的母亲招来社会的嘲笑、她自己的希望破灭,宁肯牺牲自己,甚至忘了自己的爱情和抱负。 在她与倩如的对话中,面对倩如狂草里的愤慨质问,她那三个带着泪渍的“不要问我这个问题”,写满了她这个表面上坚定乐观的新女性内心的脆弱和空虚。当其得知自己已跪在那条“很长很长的血路”上时,她悲声做出了选择:不走那条路。
牺牲,这样的牺牲究竟给谁带来了幸福?
至少鸣凤的牺牲在觉慧的心里留下了一个难忘的疤痕和他对旧家庭更深的仇恨。
我不知该用什么来评价在决定鸣凤命运的三十日晚,觉慧对她的放弃。也许那也是一种那个时代特有的牺牲。为了全心全意地把全部社会问题放在自己的肩头去解决,觉慧能只用一个晚上的思索,去决定是否放弃那个视他的爱为生活支柱的少女。而那个少女踌躇地面对那一汪湖水时,能为了不让他牺牲自己的一切来救自己而选择牺牲自己的明天。
鸣凤用死保全了她清白的身子,成全了觉慧的壮志雄心,也最后一次向她卑微坎坷的命运表示反抗。她不仅仅是一个封建大家庭背后只知打骂、流眼泪和服侍别人,毫无朝气生机的丫环,,一个运气好得被少爷看上的愚昧女子。曾几何时,花前月下,梅林深处,双眸凝视,儿女情长。在她与觉慧遮遮掩掩的恋爱经历中,她无数次与觉慧用眼神交流,无数次想驻足在觉慧窗前,想请求他帮助自己脱离苦海。然而,从她出场开始,她便注定要当一种崇高理想和礼教束缚混合而成的意识下的牺牲品,她追求的自由与幸福都是觉慧他一个人所不能给予的。
他们的牺牲都是渺小而痛苦的,谈不上英雄血洒疆场、马革裹尸的豪壮,谈不上国家大义、民族兴亡的沉重。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孤独而凄惨的,无人知道,无人可以倾诉,却不知公馆墙外的天空底下还看似坚固地矗立着大大小小多少座这样的公馆,还有多少和他们一样正值青春华年的人们也做着同样的牺牲,承受着同样的痛苦。回首过去,落尽相思泪;期盼未来,望穿一汪秋水。可悲的不是他们是孤独的,而是与他们相似的人有太多太多。
这些牺牲揭露,警示,宣告,最终拼凑成时代巨人蹒跚前行的一小步。历史并不看重牺牲的价值,它微笑地迎接的是在这些牺牲上建立起的新社会。
二十七岁的巴金先生是在空气中弥漫的哀愁和漫山遍野的矛盾里,随手地攫取了一些,带着些许觉慧的愤慨与“狂妄”,批判那段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他急切激扬的呐喊,时隔七十六年,犹能在阖上书细细回味的那刻震撼人心。
http://hi.baidu.com/%D2%E2%D0%D4%C0%CA%CE%F2
来自: 豆瓣
洹下书$
发表于 2012-11-22 17:45:16
很早就在注意“激流”这部经典名著,但是一直畏惧着它的经典与严肃,未敢鼓起勇气和兴趣去探寻它,这也有点"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敬仰之意吧。但是一直觉的不能错过这样的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我还是一如既往的认为文学阅读应该坚持以经典为主,向经典深处才会挖掘出有内涵的东西,文学阅读不能追寻时代风潮的。于是在徘徊的时候,我拿起了《家》在其中寻找着我要的东西,现在看来没有错。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为《家》、《春》、《秋》,这是一部大书,读的时候不断的有一些小的感受涌现,一个情节,一段文字,便想写下自己的感受,想去捕捉脑中的遐思,把它固化成一段有形的句子。但是那些缥缈的遐思是那么的多,千头万绪更难以捕捉,我只不过记下了极少的部分。可怜我那些跟随作者的情感的波动也只能化为无痕了,这个时候我多么希望读书的时候能和一个人分享我那些小小的喜悦,这也算是激流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吧。有时候读的太急,急于想知道后面的发展,来不及思考,也不知道错过了多少精彩的地方,错过了那些本该由思考得到的感触,这也是一种遗憾吧。
我知道,这些零碎的见解是不适合在一篇文章中来讲述的,所以我只能就整体方面发表点意见。
首先,得先说说我的初步印象。初读《家》,感觉文字有些许滞涩感,阅读并不太流畅,读书的速度较慢。到第六章的时候,感觉文中的情节的雕琢感较重,能感到当初作者的创作痕迹的残留。感觉故事表达艺术内涵不够,但是能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批判旧的封建的家庭制度,这是那个时代的主流。当然这些只是开头的感觉,到后面就没有了,只是偶尔对某些情节还有自己的想法罢了。这些感觉不成熟的地方是我国新文艺长篇小说初创期探索的脚步的印记。当然,对着这部作品发表上面的印象是在班门弄斧了。以上这些句子也算是欲扬先抑,下面听我继续道来。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主要由人物性格来填充,而小说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塑造人物。“激流”中的人物性格的塑造是成功的。
在《家》中主要有觉新、觉民和觉慧三兄弟,对比来看更是鲜明。三个人经常会同时出场,在三个人的语言中就可以看出三个人的性格,三个人的话语并列交叉排列。从三个人的用词、语气、言说方式到对同一件事不同态度,三个人的个性鲜明呈现,大哥觉新老成、稳重、逆来顺受、妥协、缺乏反抗;三弟觉慧活泼、爱幻想、逆反、抵制、极具反抗精神;老二觉民则在两者中间。三个人在后面有不同的命运,这也体现了性格决定命运吧。在《家》中除了他们三兄弟外,还有几个女性形象也很好,凤鸣、梅、瑞珏和琴。前三个女性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走向了悲剧,造成了对家庭制度的血淋淋的控诉,也激起了觉慧的反抗毅然出走,于是第一部结束了。
第二部《春》中觉新、觉民和琴依然是主要人物,觉民代替了觉慧的反抗者的角色。淑英、淑华和淑贞三姐妹走向了舞台中心,三个人也像《家》中的觉新三兄弟一样同时出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反应的对比显示了三个人的不同性格,二姐淑英哀怨,三妹淑华冒失,四妹淑贞怯懦。不仅如此,《春》还以淑英从哀怨到坚定乐观的转变为一条明线;而与淑英有相同的境遇的蕙则是一条暗线,两个人不同结局的对比显示了反抗的重要。淑英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追求自己的未来沿着三哥觉慧的路也出走了。剑云在淑英最后的出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一直自卑、愁苦而软弱的人在这件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最后一部《秋》中,偌大的高家公馆终于解散了,而对那些年轻人觉新、觉民、琴还有淑华、淑贞的结局都进行了安排。还有两个原来性格不太鲜明的人芸和枚的性格也清晰了起来,并且从配角走向了中心舞台。“激流”中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且不说纷繁的长辈和仆人,单就是这些年轻人的性格就是各有特点,尤其是其中的女性角色足以和金陵十八钗相媲美。
反抗的书:“激流”与《红楼梦》
在读到《家》的十五章的时候,渐渐感觉“激流”与《红楼梦》有很多相似之处。后来看到有评论说:“激流”是现代版的《红楼梦》。我也一直在留意两者的异同。
这两部不同时期的经典都带有半自传性质,都是描写一个与自己出身类似的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过程。如果仅从这一点来说的化,“激流”与《红楼梦》都以《家》为名也未免不可。两者都是以家族中的年轻的一代为主角,他们都是伯、叔、姑、姨、舅等堂表亲。两者在人物上也可以找出一些相似之处,梅和蕙都有几分林黛玉的性格,梅和蕙分别的悲剧和黛玉葬花相类似,琴也具有薛宝钗的识体但却无其圆滑。总之就像我前面所说的,“激流”中的女性角色几乎足以和《红楼梦》中金陵十八钗相媲美。
两本伟大的经典之作,一个是新文化运动前,中国小说艺术(章回体)的巅峰之作;一个是白话文运动后,积极借鉴西方小说形式,早期长篇小说探索的成功代表。两本书在主题上也有几分相似,都是年轻一代对旧的封建家庭制度的反抗,其中青年受压迫的状态是悲剧性的主要来源。由于时代的不同,我认为两者反抗又有不同,以宝玉和觉慧、觉民之比较,宝玉的反抗主要来自人性要求自由的本身,是人性的反抗;而觉慧、觉民的放抗主要来自社会引导,这时的社会思潮对这种反抗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是社会性的反抗,但归根到底是人性的反抗,这反抗是从个人觉醒到社会觉醒发展了的,变得有系统,有组织。由于时代的不同,觉慧、觉民是受着现代教育,被西方思潮冲击着的人,所以“激流”就比《红》较多到了家以外的社会,这也决定了觉慧、觉民与宝玉不同的人生命运,前者具有更大的出走性与反抗性。
青年的书:“激流”与《平凡的世界》
在读到《家》的第十章的时候,我就觉的“激流”和《平凡的世界》有一些相似之处,于是我一直留意对比两者。
“激流”描写的是写作时间之前十多年的“五四”时期;《平凡的世界》描写的是写作时间之前约十年的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激流”表达的主题是“五四”时期以觉新、觉民、觉慧仨兄弟为代表的新青年对像高家一样的旧的封建家庭制度的反抗;《平方的世界》的主题是文革到开放的转变期以少平、少安俩兄弟为代表的农村知识青年应对社会变革的人生探索。可以说,两部书都是写青年的书,是一首青春的赞歌,也都是给青年看的书。这样的内容和思想,这两本书必然在两个时代分别引起两个时期的广大青年的共鸣,青年们必然分别把两本书作为他们各自心灵挚友与人生导师,青年们可以在书中寻出一条自己的人生道路。这两本书至少作为灯塔分别引导了一代人的前进道路,这是这两本书受青年欢迎,并在青年中广泛普及的原因。应该说,“激流”引导了一批革命青年离开家庭走向革命;《平凡的世界》则引导了一批劳动青年走向经济建设。在三、四十年代,多少革命青年心怀理想,激动地读着“激流”走向了革命的路途,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幕;在八、九十年代多少劳动青年心怀梦想,心灵颤动的读着《平凡的世界》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充当市场经济的弄潮儿,这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幕,两者都显示了文学惊人的感染力与号召力,这是文学的力量。由此可见,“激流”在三、四十年代的社会作用,尤其是对青年的影响和《平凡的世界》在八、九十年代乃至现代(尽管现在文学边缘化了)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青年的影响是类似的。这种对青年的引导必然通过青年的行动迅速影响社会与政治的变化,“激流”的影响是集中于政治方面的,而《平》的影响则集中于经济方面。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激流”是倾向国家民族层面,而《平》倾向个人层面,这个也显示两个时代青年的不同,三、四十年代,有一大批青年是倾向于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思索的,而现在更多的人则倾向站在个人的立场来考虑。这也就导致对社会与国家的影响,“激流”是大于《平》的,但是在对于青年个人或者说思想的影响上,两者就不易分出伯仲了。
除了上述主题与影响的相似,我还想在写作上比较两者。巧合的是两者都采用了一种三部曲或者说三卷本的结构。两者在叙述方式与叙述距离上也有一些异同。两者都采用第三人称,局外人全知角度叙述,中间间有运用主人公视角。叙述距离就是作者和主人公,作者和读者,还有读者和主人公之间的心理距离,叙述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叙述距离,但又有些细微的差别。“激流”的叙述语气平淡,用尽量客观公正的角度在叙述,极少带着感情的闯入读者的视野;《平》则叙述语言极富感情,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寄予小说人物身上和情节中间,经常会带着情感和读者述说作者的价值取向,让作者的身影出现在读者眼前。这样“激流”的叙述距离就远而客观,《平》的则近而亲切,两者虽然叙述距离不同,却都让主人公的命运深深的吸引了读者,我不能说着两种叙述距离孰优孰劣。
新与旧的冲突
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着新与旧的冲突,这种冲突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不同的时代冲突的形式是不同的,冲突的激烈程度也不相同。在“激流”所描写的“五四”时期,冲突是新的西方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和民众与封建仕绅和家长的冲突。这些冲突在“激流”中集中表现在年轻一代与长辈及其拥护的家庭制度的冲突,这些冲突以觉新、淑英的出走暂时结束,新暂时战胜了旧。
社会的进步是通过新的战胜旧的来完成的,新的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产生、传播并壮大。下面我就谈谈在“激流”中发现的属于新的方面的东西。新的东西必然先从新思想产生,只有先有新思想才会有其他各方面的新,那这些新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新学堂,这是一个来源,觉民、觉慧甚至琴都在新式学堂上学;新杂志,书中一再提到那群年轻人是如何读《新青年》等新杂志的,这两个构成了新的西方思潮的主要来源。
有了来源,那新思想又是如何传播和壮大的?这个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形式,学生团体较好的担当了这个历史任务。觉新、觉民乃至琴都先后加入了学生组织。这些学生团体进行了哪些活动?办杂志,排演新戏剧,这些活动的确极大的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这些活动产生了社会影响。在“激流”中,作者只用了极少的笔墨描写这些人和这些活动,只在侧面表现了这些学生团体的社会作用。但正是他们的活动,导致了青年们的思想的转变,最终导致了觉慧、淑英的出走。
提到学生团体,我想到那个时候著名的新民学社。新民学社在湖南长沙,是学生团体中的佼佼者。新民学社中产生了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慧、蔡畅等一批杰出人才。无论是这些学生团体当时的社会影响,还是这些学生团体培养出人才都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我想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当然在这里谈这些有点跑题了,有兴趣者还是读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在阅读中去寻找自己的乐趣与见解。
来自: 豆瓣
做作鬼$
发表于 2012-11-22 17:45:17
老太爷在世一天,家族便多受一天压迫,老太爷在世一天,家族便多“团结”一天。书里面的文字,写的是一个大公馆,表现的确实整个时代。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这个时代,旧社会旧思想的描写,都是一笔一笔的锋芒。总之,那是一个连空气都能压抑人的时代。偌大的家族里,我最看不起的是觉新,同时最让我同情的也是觉新,嗨~ 我该怎么说他好呀!一个时代青年的“作辑主义”“无反对主义”竟是为了维系好一个表面和平然而内部实是矛盾重重的家族。觉民、觉慧、琴等等的青年,在现在说来就是叛逆的时代青年。对,就是叛逆。具体叛逆这个词在现在是不是有贬义我不清楚,但是放在当时,我觉得叛逆得好,敢于反抗整个时代,那是有多大的勇气啊!同时代思想格格不入便是孤独自己,这难道不需要极大的勇气做后盾吗?内容很丰富,句子很美感,真心推荐。(虽然本人是被迫去看的,这是高考要考的名著内容嘛哈哈)。。。。。。《家》的最后是以觉慧离家出走结尾的,他要逃到那一片有新思想,有更多的叛逆者的那片沃土——上海。一下这一小句是描写觉新给觉慧送行的,让我印象深刻,“站在别人的家门口”,我觉得这很悲很悲,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吧!
来自: 豆瓣
暖馨$
发表于 2012-11-22 17:45:18
“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有我的欢乐,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我的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
原以为,《家》写的只是一个小家,读完才暗自佩服巴老先生,不,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青年,一个有着犀利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时代使命感的愤青。巴金只用了一年内发生的事,就写出了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这个“家”,是五四前后无数封建资产家庭的一般代表,其中以主人翁“觉慧”为代表的是新时代激进的青年。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家》,真真切切展现了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剧烈地动荡。
巴金不是一个冷静的作者,在写作中他倾注了他的爱和恨,悲哀和渴望。倘若不是有过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时代背景,他的文字不会如此细腻,把每一个人物的心理描写得如此逼真,性格如此分明,也把我感染成一个不冷静的读者,完全融入书中,爱我所爱,恨我所恨。我爱婢女鸣凤的善良,爱她对爱情的勇敢追求,爱她的宁死不嫁给大她四十岁的冯老太爷的刚烈,恨命运对她的不公,更痛惜她的投湖自尽。我爱琴代表的新一代觉醒的女性,我爱觉慧他们不顾一切办周报发出新时代青年呼吁的热忱,我钦佩觉慧抛弃少爷身份一个人离家出走闯荡新天地的勇气。我同情、理解作为大哥的觉新的苦衷,却也同觉慧一样恨他哥哥对一切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我恨那些表面满口圣贤书实际生活作风糜烂的老爷们,我厌恶只知道整天打牌消磨时光勾心斗角无事生非的太太们,更恨那些为了虚荣的面子而固执于一句轻诺的嘴脸,纵然这样的诺言摧残了多少像梅和鸣凤一样年轻可爱的生命。但是,当我跳出这个“家”来,我深知,在旧社会封建枷锁的桎梏和新社会喷薄欲出的曙光交接的时代,在那种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下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命运又是由各人的性格和思想认知所决定。《家》的结局——觉慧的毅然出走埋下了希望的种子,永永远远向前流去的绿水载着他告别过去去往一个未知的大城市上海。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巴金。对于封建大家庭必然走到它亲手掘成的墓穴这一层,我不想多说。历史的东西就让它过去吧。诚然,这部作品在那个年代所带来的反响是巨大的。一部作品,我更注重它带给我的对生活的思考和精神力量。
……
(详见我的博文:信念——读巴金的《家》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dec57401010mqy.html ,欢迎指教、交流。)
来自: 豆瓣
飘渺游$
发表于 2012-11-22 17:45:19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名著,原来这句话只是高中语文考试中的知识点,而如今过去了十几年我才有机缘阅读了《家》这部小说。那个时代距离我们已经将近百年,那个时代的封建落后是我们无法想象的,那个时代封建家长制和礼教束缚着青年的爱情和人生,而如今我们的爱情和人生则是太没有约束太过于自由了。相信很多人今天去读这类书,会觉得很吃力和费解,由此觉得有些无味。
尽管巴金在后记里强调这并不是他的自传性的小说,但我想他类似的家庭生活和经历,肯定给了他很大的力量和愤怒来写出这部小说。甚至读者都会以为小说里勇于反抗的觉慧,就是代表了巴金那代人的理想青年。小说只写了高氏家族的生活,重点塑造了觉新、觉民和觉慧三个近代青年,讲述他们的性格和思想,讲他们在面对封建家庭压迫下的不同态度和立场。尽管三个兄弟经常阅读新文化新思想的报刊和杂志,并且都对独立自由民主的生活充满赞赏,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境遇和态度却有天壤之别。
觉新是长子,在父亲死后,就成了高氏家族他们这支血脉的顶梁柱,他要承担家族的义务照顾好弟弟妹妹,懦弱的性格养成了他的忍让和逆来顺受。他虽然心里接受新的思想和教育,但却不敢去跟封建的家庭势力反抗,他始终秉承着虚以应付逆来顺受的态度。他原本跟梅表姐青梅竹马,但因为长辈间的恩怨和误解,却毁灭他的这段姻缘和爱情,他默默地忍受了,以至于后来梅凄苦地死去后,尽管有无尽的悔恨却无从说起。他很幸运地遇到了很贤惠的妻子,但因为妻子的怀孕跟祖父去世相冲克,结果将妻子搬到城外居住生产,因为怕沾染晦气妻子难产而死都无法见最后一面。正是他的懦弱和忍让造成了他自己人生的悲剧,两个爱他和他爱的女人都被无情地夺取了生命,他成为封建礼教和专制的牺牲品。
觉民是二哥,他跟觉慧都就读于新式学堂,接受了非常多的新思想和教育的影响。但觉慧更在意接受新思想,跟那些新青年在一起,并且用于脱离家庭追求自己的理想。觉民更多受到跟琴之间的爱情羁绊,他对于新思想新文化并没有觉慧那么热衷,但为了自己的爱情和人生,在祖父要给他迎娶其他人家的女子的时候,敢于在觉慧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躲起来勇敢地反抗,最终为自己和琴争来了幸福的爱情。
觉慧是三个兄弟中反抗精神最为激烈的,他一直都看不惯家庭中这种虚伪的和谐和道德。那些叔父辈们人前道貌岸然,背后都在算计着祖父的遗产,并且在外面包养小妾和戏子。他在家庭中感到无比的窒息和烦闷,新的思想跟家庭沉闷压抑的气氛的矛盾越来越激烈。鸣凤的死是促成他彻底转变的一个重要事件。鸣凤原本是跟他有情感的丫头,但他没有办法打破家庭的束缚,去跟身份不想般配的鸣凤结婚,在这件事情上他是做了违心的妥协的,鸣凤被指定嫁给祖父的朋友做小妾,几次三番想向他求得帮助,都因为他的粗心大意和忙于发表文章而粗过,所以最后鸣凤自杀的悲剧里也有他不作为的因素。鸣凤被逼婚后的自杀,觉新和梅表姐的悲剧,家庭对觉民和琴自由恋爱的反对,家庭虚伪的繁荣和思想的麻木,这些迫使他最终逃离了家庭,去上海北京追求新的生活。
三个兄弟以及围绕他们的人物构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千百年来的封建专制和礼教不知道害了多少人,毁灭了多少凄美的爱情和人生。无论是风流才子,还是帝王将相,都无法摆脱这样迫害,甚至在自己遭受迫害后,还会用同样的体制去迫害其他人,将这种不公平丑恶的体制延续下去。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下,到底发生了多少可怕的悲剧呢?觉慧兄弟所处的时代,正是封建旧家庭在新思想的冲击下逐渐崩溃走向毁灭的转变年代。小说读起来会有些压抑,尤其是鸣凤在自杀前抱着希望去找觉慧,以及梅表姐和觉新妻子的结局,都让人觉得压抑得无法忍受。好在最终觉民用抗争为自己和琴争来了自由,觉慧的离家出走为这一代青年闯出新的光明的道路!
来自: 豆瓣
毛问题$
发表于 2012-11-22 17:45:21
青春毕竟是美丽的东西。
初二那年,在图书馆随便转下,随手拿起了《家》,傻呵呵的看完了,那时我也厌恶旧家庭的专制,对高祖父恨之入骨,我也爱鸣凤,我认为我就是觉慧。《家》是我阅读的第一本小说。
第一次读它,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爱憎过于深的印刻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我心里难以言喻的欢乐,因为觉慧逃出家了,他打碎了旧家庭的梦,我有一段时间都认为自己就是觉慧,“我是觉慧!”这声音填塞我整颗心。我跟着他嘲笑一切牺牲者,坚信自己是拯救者,是光明的未来。最后我随着觉慧离开了18年的家,作为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孤独而清高。
那时我是多么偏执,多么自我。《家》让我全身充满了力量,自认伟大。现在,我终于也就明白,当时的自己是多装B。如今过了那傻逼的年纪,再次看到这本30万字的小说,一如既往澎湃的感情却已被思维方式打压下去了。7年的见长让我不自觉的去解析小说的内容和人物,不在被小说牵着走,学会了以旁观者的冷眼相向。虽然多次告诉自己,这书不能剖析,那样将会亲手杀害8年前的自己,毕竟它带给我的不仅是幻想的快感,更是记忆中金闪闪的一段日子。然而情感总是人无法控制的。
再次品读巴金的《家》,成熟的理智的驱使下,我已不便在沉溺于幻想,更多是以旁观者的身份俯瞰高家府邸。对旧制度残害年轻的生命在次痛惜不已,对于书中之人有了更多的评价。即便是那曾经伟大的觉慧也让我不屑,细读后才知道他也仅仅是个凡人,他那些恶毒的抱怨、讥讽的脸面并不是朝向大众,而是留给家里几个他最亲密的人看。他的想法太幼稚了,太狭窄了,对于觉新和觉民,觉慧真的不配做家人。以一个大局观的细看,其实每个无辜的牺牲有多少是和他脱离的了关系,诚然他的成功背叛是由许多人的牺牲所垫起的。书中我还是喜欢鸣凤,比起任何形式的打破旧体制,以生命为代价的冲击才是最深刻的。至少投湖自尽时,荡起的不仅是水波,更是7年前的憧憬。那深深的感动依然清澈如从前。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不是愚人。
来自: 豆瓣
偶遇$
发表于 2012-11-22 17:45:22
我一直很喜欢《巴金》文学,尤其是看了《家》这本书,对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如果没有看过的朋友,希望真的不要错过!
来自: 豆瓣
俏俏板$
发表于 2012-11-22 17:45:23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故事发生于“五四”前后,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激烈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背景是中国当时还很封闭的内地——四川成都。那里有一个官僚地主阶级的大家族——高公馆。在奉行旧礼教的高老太爷主导下,身为长房长孙的觉新被迫放弃和表妹梅芬的爱情,接受父母,媒妁之言的婚姻,娶了素不相识的瑞珏。父亲过世,按家规,传长不传幼,觉新遂承继家业。却引来各房的眼红,一些有形无形的箭往日射向他。为了息事宁人,觉新总是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看在三弟觉慧的眼里,很不以为然。梅芬在丈夫病逝后,又回到成都,意外和觉新再度相逢。梅芬的不幸,使觉新自责甚深,瞒着瑞珏,背地里帮助梅芬。觉慧和丫头鸣凤,从小一起长大,渐生情愫。老太爷欲将鸣凤送给冯老爷做小,鸣凤投湖自杀,以身殉情。不久,梅芬也因病去逝。老太爷要觉民娶冯老爷的侄孙女。觉民不从,离家出走。老太爷逼觉新把觉民找回来,夹在祖父和手足之间,觉新里外不是人,备受煎熬。五叔的劣行曝光,老太爷气急攻心,一病不起,终于松口,婚事暂时不提。然觉民赶回家时,老太爷正好咽下最后一口气。老太爷走了,各房争夺家产。借口替老太爷避开"血光之灾",把即将分娩的瑞玉送出城,使瑞玉在最后因分娩而死去。这时觉新才明白是封建制度使得自己的妻子离去,才理解了觉民的决定..........
这个看似完好无损,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其实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已经变得破碎不堪。作者把家族设置为新旧两大阵营,一边是以高老太爷、冯乐山、高克明、周伯涛以及高克安、高克定为代表的老一辈统治者,他们专横颟顸,虚伪顽固,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化身以及小说中所有不幸的制造者,而以高觉民、高觉慧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则以叛逆者的形象构成与父(祖)辈的尖锐对立:
他(觉慧)把祖父的瘦长的身子注意地看了好几眼。忽然一个奇怪的思想来到他的脑子里。他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这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代表。他知道他们,这祖孙两代,是永远不能够了解的。但是他奇怪在这个瘦长的身体里面究竟藏着什么东西,会使他们在一处谈话不像祖父和孙儿,而像两个敌人。
这一场景成为小说中人物关系的一个颇有意味的象征。人生道路与价值观念的不同自然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分歧,但在小说中,道德风貌的高下被认为是区分两代人的最大标志。接受“五四”新思想的年轻一代代表着正义、良知,而老一代则代表着虚伪无耻和残忍邪恶,二者善恶分明。小说中总是立足于年轻人的叙述视角将这一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立足于“五四”新文化、全面批判和否定封建家族制度以及传统的儒家思想观念的价值立场。由这种立场出发,小说猛烈地抨击“巫师捉鬼”和“血光之灾”的封建迷信,对丧礼和婚礼繁琐的风俗也大加嘲讽,斥之为“滑稽”。“从情绪上来说,这部小说是一张控诉状,写出了旧家庭制度的一切罪恶,如爱情的不自由、个性的压抑、礼教的残忍、长者的绝对权威和卫道者的无耻。”
作者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礼教,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其所描述的恋爱婚姻悲剧的真正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的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那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处在辛亥革命后期的中国社会陷入更加混乱失序的局面。新,旧事物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些矛盾甚至要用青年人的生命和幸福来调和。生在那个时代的青年自然肩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责任去探索新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幸福。
来自: 豆瓣
辛苦遭$
发表于 2012-11-22 17:45:24
觉慧们背后的那些人——读巴金的《家》
就我目前读过的作品而言,巴金的作品总是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氛,《寒夜》如此,《家》更是如此。
书中最喜欢的人物当属觉新,是由同情而喜欢, 是一种“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说”的感觉。
他“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 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从前设想的前途,却只能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这种生活方式当然是他的两个兄弟所不能了解的,因此常常引起他们的责难。但是他也坦然忍受了。他依旧继续阅读新思想的书报,继续过旧式的生活”
觉慧和觉民骂他“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偶尔同情一下他,更多时候却只是不理解。
这时觉新就如替众人背十字架的耶稣,或如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讨论过的“叛徒“,这样的角色,总得有一个人扮演,不是觉新,就得是觉民、觉慧。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提到,曹操自己喝酒却又要禁酒,孔融借此嘲讽他,他就把孔融杀了(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为什么他的行为会和议论矛盾呢?此无他,因曹操是个办事人,所以不得不这样做;孔融是旁观的人,所以容易说些自由话。”由此可见办事人与自由人的不同。正如曹操所说,“若非孤,正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若非觉新替他们承担,恐怕行“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的就是觉民或者觉慧了。
一个时代需要改革家甚至革命家,但是也得有人去维持最基本的秩序。一个社会离不开理想主义者,他们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可以去批评,逞口舌之快,得忧国居民之名,但总得有人去做实事。由大乱而大治,在我看来不大可能,再怎么乱也得有个限度。革命之火一旦燃烧起来可能有两个后果,一是废墟上的重生,二就是万劫不复。总得有人看着点,不要让它烧起来没完或者失去了理智。或者,更准确地说,社会的进步需要一个守夜人。
觉新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在我们赞美觉慧这样的青年人勇敢地向前冲的进候,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背后的那些人。
联系到最近看过的哈七,可以说斯内普也是这样一个角色。给他一个评价叫:忍辱负重当坏人,偷偷摸摸做好事。觉新何尝不是如此。
很早就料到觉新一定会帮助觉慧逃出去,最后果然不出所料。固然我们可以说觉慧反抗旧制度并且取得一定的胜利,是勇敢的。
但另一方面,大哥觉新把觉慧推出火坑,把所有的担子与责骂一个人挑起来,并作为后盾,对觉慧以经济上的接济,“勇于不敢”的人,我们不能说他是懦夫。
“你放心,家里有我在,不会对你怎样”
“你倒好,你现在就要脱离苦海了,只是我们……”
从本书中读出的另一个含义是,反对封建大家庭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从微观的意义上说,婚姻自由、家庭平等等观念是基本实现了。而宏观上,在国家这么一个超级大家庭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克明这样一个日本留过学的大律师,却仍然不得不与旧势力合流,因为他是办事人。更可以看到觉新、觉民、觉慧的影子。三个接触了新思想的青年却是三种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尤其是,人们容易被激进派吸引,却很难理解体制内的改革派。
只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主张改革的人,只是竭力主张市场化,但这不可避免会触及很多人的利益。张维迎曾提到,国有企业在三十多前改革的前半段,一定程度上起了“社会保障”的作用,对改革中的摩擦起了缓冲作用。而这一点,很少有人注意到。
来自: 豆瓣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