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书是关于西藏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歌的原文、英译文、汉译文及其个人研究的论文辑。收录了著名的译家于道泉、刘家驹、曾缄、庄晶等人的英、汉译文,同时收录了一批仓央嘉措研究者有关其个人生平、创作的研究成果。对全面了解仓央嘉措其人其文具有极好的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黄颢 1933年11月生,北京市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主要学术专长是藏族历史,现从事藏族史研究。195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1959年至今在本院民族研究所工作。主要代表作有:《活佛转世》(合著)、《在北京的藏族文物》(专著)、《西藏百题问答》(合著)、《西藏始终是一个“独立国家”吗?》(合著)、《论吐蕃奴隶及其演变》(论文)。
      吴碧云(女) 1936年11月生,安徽芜湖人,195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现任图书室主任。主要代表作有:《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合编)、《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录》(合著)、《首届国际〈格萨尔〉学术研讨会的资料工作和论文目录》(编辑)、《论中国民族类图书出版事业》(论文)、《中国文学大辞典》辞条(编辑)。

    最新书评    共 8 条

    恋西    仓央嘉措的诗歌有很多种译本,但是读来都是一段故事一段惆怅一份悲凉万千情愫!如果可以还是学习藏文读哈原版的,但是在没学会之前还是可以读读这本书,让我们在经銮香殿中和央央一起默想情人面容,踏遍万水千山!  详情 发表于 2013-8-10 01:52
    布茂才    读过很多版本的仓央嘉措情诗集,这本是我第一次读到的,也应该是最早的出版版本了吧。   第一次见到它,是在学校的图书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我为自己的发现吃惊。学校里竟然有这种书籍。书页已经泛黄,翻动纸张,有一种发霉的书卷味,陈旧的书香。   那时候的我,刚刚接触藏族文化,仓央嘉措是我接触藏族文化的一个起点,从音乐文学到藏传佛教。   曾经,汉区很少有人知道仓央嘉措的故事,但是几百年来藏区的藏民们将仓央嘉措看得极为崇高神圣,而那段爱情也几乎被当做雪域最美最具代表性的爱情。仓央嘉措的情歌在藏区广为流传,承载着藏人最纯洁深情的爱恋。   不知道什么时候仓央嘉措的情诗忽然变得大众起来,当初我小心珍藏却难寻知己的诗歌仿若是在一夜之间被所有人熟知,很多人凭着一知半解对仓央嘉措妄加评判,让我不免感叹。   我最怕的是仓央嘉措成为流行文化的一个符号。所幸现在还没有,若有一天,真的会是如此,我不知道自己又该是怎样的怅然若失。   第一次听到仓央嘉措的诗歌是有一次看演出,那位年轻的藏族姑娘甜美悠扬的唱着“在那东山顶山,升起白白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那一瞬间,即被击中。   后来才知道,这是仓央嘉措情诗的第一句。那副美好的画面在我心中一直无法挥去,就像一个梦魇。我会讲的藏语很少很少,但这四句诗是我首先学会的藏文。   若是一个男子和一个姑娘互相爱慕,总有几分之几的可能长相厮守,可是他和她的结局却在第一秒钟就已经注定,不管付出多少思念,做出多少努力,这结局都将是一个遗憾,越是弥补,便越是心痛。   因为他是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在拉萨街头,我是你世间最美的情郎。”   这一切,都是为一个女子,玛吉阿米。如果没有玛吉阿米,那仓央嘉措也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吧。他们说:玛吉阿米的名字叫做达瓦卓玛,在藏语里是月亮度母的意思。   她是仓央嘉措在拉萨八角街的一家小酒馆里遇到的女子。“ 意外娉婷忽见知,结成鸳侣慰相思。此身似立茫茫海,一颗骊珠乍得时。”   我一直都无法想象仓央嘉措对玛吉阿米的爱到底是怎样的执着。即使有“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犹豫,可是更多的时候他是在学习经文时思念她,趁众人睡着独自翻墙跑出布达拉宫与她相会。“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即使明白前路无望,却仍敢于去享受那一时相守之欢,知其不可而为之,爱人的微笑,对他而言,温暖的足以融化所有冰川,支撑他爱下去纵然前路艰险,命运未卜。   “留世间多少爱,迎浮生千重变,与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缘是劫。”   若爱一个人,万物便在爱人面前缩小,幻化成一个吻,一支歌,一个回眸一笑,哪怕只要一个微笑,那么世间所有艰险都不堪一击。   可是在爱情里,没有人定胜天的事情,有时候,再爱再爱,也必须遵从宿命,各安天涯。   他可以想她,可以念她,可以爱她。万念俱灰都可以,却就是无法在每天的清晨看到她阳光下的笑容。   仓央嘉措成为政治牺牲品,被罢黜,押解送往京城,“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你说,你不会走太远,你说,你去去就回。可是你就这样消失了。玛吉阿米没有再等到她的心上人。天涯海角,茫茫万物,那个他哪里去了。一切的记载都停止在了青海湖,史书上记载仓央嘉措病死在青海湖畔,可是民间总有人传说仓央嘉措被高人搭救,后半生隐姓埋名在五台山度过。   没有人说得上仓央嘉措究竟何去何从,玛吉阿米后来怎样了?是孤独的终老还是黯然嫁作他人妇,仍是无从可知。可是她的一生却因那惊鸿一瞥,因那短暂而炽热的爱情被照亮,足够点亮无数个孤独的黑夜。生命中空白都被填满。   而此生不能再相见,那当初“若非死别,绝不生离”的承诺却因此实现了。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叫辛苦做相思。   安得与不安得,岂由我们做主。命运沉默而残忍。活下来的人,只有承受,没有选择。于是,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最美的爱情即使在绝望的深渊,也可以绽放花朵。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仅仅是相见而已,仅仅是触摸你的指尖而已,仅仅是贴着你的温暖而已。   若我无法承诺给你天长地久,那么我便从来没有离你而去,不管是近在咫尺或是相隔千里。   在看的见你的地方,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看不见你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   离去,起不了作用。温暖,从未消逝。   藏人坚信人有来世。在仓央嘉措短短的24年生命的最后。这样的写着“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绵绵。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一直很想去看夏天的青海湖,那时候的青海湖畔盛开着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放眼望去,那绚烂的明黄色一直绵延到天边。三百年前,仓央嘉措也曾孤独的站在这里想念心上人吧。三百年前,仓央嘉措就在这里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吧。只是那时是冬天,大雪将世间万物涂抹为一片沉寂的白色,仿佛要将一切掩埋。   我总是固执的想象,若有来世,若来世再无牵绊,若来世他再与她相逢。会一起来看这夏日的湖畔连天盛开的油菜花。潮落潮涨,狂蜂恋花,燕飞燕还,看前生沉寂的结尾终于在此生修成绚丽的温暖。                 详情 发表于 2013-8-21 14:16
    安之小    历来关于这个颇为传奇的人物,解读很多,翻译上的争论很多。我并不能确定哪种说法是为正确,只是梳理一个问题。      主要一个问题的仓央嘉措这些诗的主题问题,很多人是不赞同“情歌”一说的。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久矣,后来又有“沉郁”等文艺理论,也就是说倾向于认为好的诗文作品即使字面上是风花雪月,内心里蕴涵的也是忧国忧民的情感。屈原算是开了一个先河,后来李商隐的诗由于其晦涩就常常被作这样的解释,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六世达 赖的这些诗作表达的也是当时西藏的社会民生。然而也还是有很多人坚持认为这就是情歌,普通读者一般也倾向于这么认为。用新批评的观点来看的话这种作为情歌的解读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全然说不顾作者毕竟也不是太好。      话说回来,对于一个不去试图研究其诗歌的读者而言,想这些实在是没必要的事情。刚看到一段比较有趣的对话:   一人说:“世情世法,载体而已。若把载体看作了真,倒不如说只是读了翻译者的卿卿我我。与仓央上师何干?无非是污浊他人耳目,揽取一己之私罢了。”   另一人回:“孰真孰假,是情歌是佛偈又有何區別?LZ豈非著相了嘛”   这个回的人境界似乎就比较高一些了,孰真孰假,是情歌是佛偈有谁现在能知道呢?有什么必要去区别呢?      能留给读者来感叹一下“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也就不错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8-23 12:08
    min     并不是第一天喜欢仓央嘉措,这也不是买的第一本关于他的书    但是这是第一本有藏文原文的 觉得惊喜    毕竟再好的翻译都少了原文的那一份不可言说的意味 即便根本看不懂但是却有满心的欢喜 恋物癖吧    有恋物癖的人内心对人的温度都很低    想起这句话    对了 对旧书 八十年代或者更早以前出版的书有莫名的好感 总觉得以前的以前的文字较之现在多了许多郑重与严谨 读者与编者是志同道合的 书是会受到疼爱的    因为已经厌倦现在的精细的印刷和光滑的纸张 所以 他显特别和安静 很宝贝这书 要一直带在身边 直到我可以自己读懂那些画儿一样的文字    好吧 你可以说这书一点都不好    可是我觉得 他很好  详情 发表于 2013-10-17 04:29
    tempta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           详情 发表于 2013-10-19 02:15
    米曹    【 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六世达赖喇嘛。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为黄教领袖,十年后为西藏政教斗争殃及,被清廷废黜,解送北上,道经青海今纳木措湖时中夜遁去,不知所终。 】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仓央嘉措                           【 相传仓央嘉措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名叫玛吉阿米。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故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生活,思恋着美丽的情人。       因此他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最终这不合规矩的行为被发现了,监管人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并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悲痛欲绝的仓央嘉措便把佛深深埋进了心底,拿起笔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                        他没有选择他的命运,是命运选择了他。            他从不稀罕什么活佛的称号,也不想做万人之上的教派领袖。            他只是一个有血肉、有欲望、渴望着爱情的凡俗男人,命运却非要将他推上圣坛,成为至高无上、无欲无求、俯仰众生的达赖活佛。            这是多大的一个玩笑。      大概是同一个痴情而浪漫的诗人的灵魂,过于没有方向感,一千年前在唐朝错投成了李煜的胎,一千年后又投错了胎生成了六世达赖喇嘛。            只愿他那一颗平凡而美好的心,一千年以后可以找到一副平凡而美好的身躯。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详情 发表于 2013-11-4 10:42
    夏小荷    这个写诗的男子,生于1683年。   写诗的男子,多了去了。他特别。他是藏人,是英俊的情僧,是六世达赖。   他的名字,看过了听到了,便不会忘记,仓央嘉措,译为“梵音海”,真好听。好似,为他取名的高僧,早早勘破了他的一生。   说是一生,仓央嘉措活了不过24年。但作为诗人,够了,从14岁开始,写了十年诗。传至今天的,有66首。全是情诗。写给他心爱的女人的情诗。   他的诗与他的名字,一样好听。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桶,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流传最广的,是这一首。有人谱了曲传唱。唱呵,唱了四百年。今天听到,才知,原来是他。难怪,前尘往事,今生来世,全被他说尽了。   洁尘说,但凡能打动你的东西,一定也是可以伤害你的东西。她说的好象是爱情。只有爱情,能打动人,也会伤人。但他是活佛呵,佛怎会被情伤。   他却是有过爱情的活佛,所以,他能看花花语听风风吟,“我修习的喇嘛的脸面,不能在心中显现,我没修的情人的容颜,却在心中明朗的映见!”“想她想的放不下,如果这样修法,在今生此世,就会成个佛啦!”“见了她,是眼里得恨;不见她,却满怀惆怅;相逢已无言,只在梦里彼此缠绵”……   他的诗是藏文,在网上找到了两种译本。一种是按古诗格律译的古本,一种是诗人伊沙的白话本。喜欢后一种译法。像他,“就会成个佛啦”,像他的口吻,高原风塑过的男子,挺直的背,刀刻的面容,刀锋一般的诗,大开大盍的情。他注定要被人传唱了,这个横空出世的男子,这个有着一颗伟大凡心的活佛。在修习佛法的途中,他一路唱着爱情。没有人会这样,依着佛法,直露,炽热地,歌唱爱情。   聪慧如他,不会不知,情于他,实在是万万要不得的,是死穴。因为,他是“转世灵童”,不是世间的凡人,不可有世间的情感。即便这样,他还是去爱了。触摸转经桶的指尖,穿过恋人漆黑的长发,贴着她的温暖;吟诵六字箴言的绣口,吐出滚烫的情话。爱情里,没有活佛,只有忠贞的恋人。他以为,很简单,只要像个普通男子,一样爱她。   真是这样,在民间仓央嘉措已有了心心相印的恋人。进了布达拉宫,有戒律有宫墙有严厉的师父。他不怕,常常换了衣服逃出宫门去私会。朱哲琴的《六世达赖喇嘛情歌》,唱的是这个事:“黄昏去会情人,黎明大雪飞扬,莫说瞒与不瞒,脚印已留雪上。”负累怎样,禁锢又怎样,他,爱就爱了。   他的秘密,在那个大雪天,被一行脚印泄露。浪漫的情事,戛然而止。于清规不容的恋人被处死。他呢,他怎么办?他的简单,他的爱,都没有了。   于是,他转回头,“问佛:如何让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人带着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他不甘心,“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近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他笔写他心,他问佛,佛的回答,是参了佛法的悟。   悟透了又怎样。到底是一场劫。他被康熙帝以“不守清规有伤风化”的名义,废黜,流放。康熙帝哪里懂他,政客的心思,爱情要来做什么,有妃子有宫嫔就够了。   有记载,仓央嘉措24岁时,解往京城途中,在纳木措附近遇害。传说,他至死不曾丢弃的一件藏品,是一位女子的一缕永不苍老的青丝。“如果生命只能在某一天不断重复,你会选择哪一天?——我不在乎,只要是和你爱着的任意一天。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会如何度过今天? ——我不在乎,只要世界分崩离析时你仍然在我身边。”他真的做到了。那一刻,他就是佛!透明澄净地,羽化成佛。   还有一说,说他那晚循夜色而去,不知所终。宁愿相信这个离奇的说法。宁愿相信,他是这样不留痕地离去。   他的家乡,至今有好多歌在唱他。“莫怪活佛仓央嘉措,风流浪荡;他想要的,和凡人没什么两样”;“僧众跟你一起念佛祷告 他们称你为仓央嘉措;百姓和你一起跳舞唱歌 他们叫你做宕桑旺波。别人说你是布达拉宫的尊严达赖 其实你不过是恋爱中的青涩少年”……   过这么久,仍是他的乡亲最了解他,把他当做凡人那样,热爱他,这个青涩少年,这个尊严达赖。藏民说,如他这样疼惜女子的男子,世上每五百年才会出一个。   何止五百年,再过千年,也只有一个仓央嘉措。他是圣人,也是凡人,还是最好的诗人,最痴的情人。这样的男子,在人间,不过是,翩翩一闪,不及老去,便抽身远去。让世人,不舍,只能长久地,想念。   想他,仓央嘉措,生于1683年的男子。     详情 发表于 2013-11-4 20:13
    straw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年轻的仓央嘉措在面对佛门的清规和贴心的爱人时,一定有过万般的无奈和挣扎。   但是,他不可能有选择。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原名洛桑仁钦仓央嘉措,原籍西藏南部门隅地区。父名扎西丹增,出身于宁玛派咒师世家。仓央嘉措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被第巴桑结嘉措选为五世达赖灵童后,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藏历九月从五世班禅罗桑益西受戒,同年十月于布达拉宫行坐床礼。在著名学者桑杰嘉措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尤其对诗的造诣很深。   他是藏传佛教里所有转世灵童中最特别的一个。别的灵童被选进布达拉宫的时候,都还是懵懂无知的幼童。唯有他,进宫是已经是在辽阔的高原上驰骋了十五年的少年。再辉煌的宫殿,再惊心的权势都无法动摇那颗年轻的向往自由的心。   化名为唐桑汪波的仓央,出现在拉萨街头的酒肆中,全心全意地享受着难得的欢娱。邂逅了美丽的玛吉阿米,为她写下了大量的情诗。在这些诗中,你可以看到一颗洁净光明的心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也可以看到身份与自我的矛盾是怎样深深煎熬着诗人。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他们永无可能。不只是因为佛门的戒律,不只是因为他们恋情被揭露后,她悲惨的早逝。还因为自始至终,他都是权力的牺牲品。拉藏汗灭桑结嘉措后,仓央嘉措被康熙帝以“耽于酒色,不守清规”为由废黜。    “耽于酒色,不守清规”——喜欢这个他被废黜的理由。虽然一般人的耽于酒色的确是很讨人厌的。比如,罗马教皇约翰七世(公元十世纪时人,比仓央早出生六百年)。这个年仅18岁的教皇不断盗窃教会的财为来满足他日益增长的赌博嗜好,他还通过雇用一批暴徒来维持他的统治。但他荒淫无耻的生活导致了他最后的倒台。他有过许多情妇,数目之多以至批评者说他把神圣的殿堂变成了妓院。公元964年5月的一天,他同一个情妇通奸,当场被情妇的丈夫抓住,此人忿怒无比,他对这个掌有通向天堂钥匙的教皇毫无畏惧,把他狠狠地揍了一顿。估计这顿揍的质量不错,因为3天后这个教皇既没作忏悔,也没接受神礼就离开了人间。    一样的耽于酒色,一样的不守清规。可是人品的差别,让这两个同是宗教领袖的人高下立分。   约翰能做到仓央那样吗?   仓央嘉措将被押解北上的消息传出后,拉萨的僧众一片哗然。当仓央嘉措与押解士兵起程之际,哲蚌寺的喇嘛将其抢走并藏于寺内。拉藏汗调集兵卒围攻哲蚌寺三天。 为了避免寺院与僧众受到严重伤害,仓央嘉措悄然下山。   于是,官兵押送着他踏上了北赴京师的漫漫旅途。途经青海今纳木措湖时中夜循去,不知所终。   我也很喜欢这个“不知所终”。   他人生的记载到此为止。时年23岁。   他和他的爱人,都是不守规矩的孩子,消失时都很年轻。不过这并不妨碍真正喜欢他们的人记着他们。   而最终,西藏的高僧们是这样评价他的——   “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益!”        详情 发表于 2013-11-7 05:14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9 06:08 , Processed in 0.403449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