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的风花雪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21:4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上海的风花雪月》讲述十多年前,上海还是一个颓唐的城市,有大把无法功利的时间,大把沉默的记忆,在港口多云的天空下,到处能看到历史对接时讥讽的微笑。我因为它的颓唐和那些反讽的机锋而喜爱在那些街区漫游,如同一个拾荒者,捡拾落四处的沧桑。它们如同雨后地上留下的水洼,断断续续地倒映着遥远的蓝天白云,我最难忘那含蓄的距离。在我心里,那就是上海这旧通商口岸城市的动人之处,它脂粉与污秽下带着体温的真实肌肤。
      十年过去了,上海变得生机勃勃而嚣张得意,而我的感情,从十年前带有爱意和幻觉的玩味,转化为如今心中渐渐锐利起来的失落之痛。当一幢老房子被修好,当一个默默无闻的族群被人惊艳,当一种生活方式被终于认同,它立刻成为热气喧哗的世故与市井。这仍旧是个功利高于一切的城市啊。
      我将这些变化写在十年前的文章后面,好像描出了一道隐藏在时间中十年轮回的曲线……

    作者简介
      陈丹燕,1958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著有《陈丹燕青春作品集》三卷,长篇小说《心动如水》《纽约假日》,散文集《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儿童幻想小说《我的妈妈是精灵》等。曾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新闻奖金奖、奥地利国家青少年图书奖、德国国家青少年图书奖银奖、德国青少年评委金色的书虫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青少年“倡导宽容”文学奖等。

    最新书评    共 13 条

    哥特式$    夜阑人静之时,偶尔会想起半个多世纪前,那个风花雪月,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大上海。依稀间仿佛看到在十里洋场,万国建筑的背景前,一个个摩登女郎款款行来:烫着时髦的**浪卷发,身穿一件黑色天鹅绒,或是月白色蝉翼纱,亦或是玫红或深紫底色绸缎绣花,剪裁合身,长及脚踝的高开叉旗袍,高高的领子包裹着纤长挺立的粉颈,盘扣总是花样繁复,做工精致的,每一粒都被仔细地扣好,雪腕上一只小巧的细带手表,玉指上一枚老凤祥的银戒,脚踩一双细高跟鞋。她们可能是教会学校的女学生,可能是乘坐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上下班的百货公司女职员。可能是久居深宅大院,花园洋房的大家闺秀,名门千金;可能是在娘姨的陪伴下出入弄堂,天井,亭子间的小家碧玉,沪上淑媛;也可能是不经意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的女寓公;甚至还可能是百乐门的红牌。还有那些地标:外白渡桥,黄浦江畔的轮渡码头,漕溪北路上的旧联华片场,长乐路上做旗袍的老店,霞飞路两侧的法国梧桐,还有大世界游乐场,大光明电影院。如今的上海繁华依旧,却少了那层浮华,于是就没有了那股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风情,想起《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金大班嘴里的那一句:“就算是百乐门的厕所也要比夜巴黎的舞池大些。”我不由地也心生感慨,想问一句:“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16 10:08
    三栗$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话音未落,你必定会心一笑。风起云涌,市民阶层的平凡都被烘托出了质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你笑得更厉害了,好像猜到了我所有的下文。冒险家的乐园,蜿蜒的黄浦江成了所有人身上沸腾的血液:革命者,工人,小偷,黑帮,妓女,犹太人,商业大亨……那么多个百年以来,潜藏在厚重的黄土之下蠢蠢欲动的各种冲动、野心、欲望,在风云突变的一天后集体喷薄而出,在天空中涂抹着光怪陆离的色彩。   一九一一。此刻上海眼中的世界同步,东方巴黎雄心勃勃。离郭家四小姐戴西在悉尼出生已有一年,逐渐地她在蕾丝裙与白皮鞋中发育起来,如同天生对母乳的依赖一般吸收着黄油与乳酪的气味。黑白照片眼中的她与她的姐姐们,以简﹒奥斯丁小说中贵族小姐画肖像画一般的姿势端坐着,没有西方人想象中东方女人的木讷与拘谨,更隐隐地透着些许在迂腐的士大夫看来危险的气息。她们学习文绉绉的英语文法和典雅的英文小说,学习技巧精细的烹饪和编织,在阳光温暖的下午与和女子学校的同学布置茶话会。彼时张可,另一个美丽可人的女孩子,同样用让人艳羡的方式成长在上海。她那双温情的眼睛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世界,她考入上海暨南大学,随名师学习英国文学,就此与莎士比亚结下不解之缘。狭隘与愚昧的人会用婚姻的成败断定一个女人的一生,那么在他们的眼中,这两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下半生都有了足以自夸的谈资。结婚照片上的这两个女子,看起来幸福得让人有相信生活有所有美好的冲动。中文名字叫郭婉莹的戴西,是老上海著名的永安公司家族的四小姐。她的丈夫吴毓镶是林则徐的后代,曾是清华大学的公派留学生。张可,则成为了著名学者王元化的妻子。   这两个故事,作为乱世中的上海的肖像,记载在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中。就是因了这本书,红宝石和它的奶油小方成了上海的又一个象征;正如我们后来所知道的一样,许多怀念曾经的好日子的老绅士和老淑女们在这里定期聚会,许多好奇于这神秘年代的年轻人到此朝圣。就连这书本身,也如同丝带一样被贴在了过去厚重的、诡谲的历史木箱上,随着它的漂流四方被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并喜爱。   但这两段故事如若终结于美满的婚姻,便只能在平庸与世俗里随波逐流。过于优渥的家庭背景,过于西化的学识修养,过于讲究的生活情调,以及她们同样优秀且不落俗套的丈夫,都是后来的跌宕里太过隐秘的伏线。生活若是一台摄像机,在那场历时十年的动乱里,每个人都被迫用同样机械的表情面对镜头,但仍旧有人可以留下不屈的神态。戴西和张可的先生,一个已在被划为右派后因病去世,一个被打为现行反革命。我们无法得知,当时在她们的心中,时间以何为单位:是跪在地上听着批斗的话心中默数的一秒,是起早贪黑参加劳改渡过的一天,还是从前秀丽浓密的黑发都变成银丝的一年。我们无法得知,因为在她们身上,他们的家中,她们家人的身上,那种精致到骨子里的神髓依然闪闪发亮,除了那包裹它的外衣不如以前奢华和讲究。家中仍然弥漫花香,尽管昂贵的玫瑰变成了掉落地上的白玉兰;过节到家里来的客人仍然享受到精心烹调的意大利面,尽管少了乳酪的调味稍显不地道了。今天回想,这些黯淡无光的日子里精心操持的门面,就像由这两位小姐心中的自尊与自重养成的蚌,在舒适的日子里养精蓄锐,尔后在这场风雨中,它吐出的珍珠耀眼生辉,照亮的一个时代的女性形象。   今天我们纠结于荷包蛋怎么煎才能形状好看,早上起床后的头发状如乱草,出门约会时急匆匆地不小心将丝袜刮穿。性别模糊也罢,社会分工的调整也罢,柔软和优雅的情调像巧克力浆一样慢慢从我们指间的缝隙中溜走,抓不住;但那太过诱人的香味和黏着于之间的残留吊着我们的胃口,又让我们心痒难安。所幸仍旧有这本书,在我们急得直跺脚的时候来拍拍我们的头,在我们心中种下一朵向往的花。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16 10:08
    哥特式$    夜阑人静之时,偶尔会想起半个多世纪前,那个风花雪月,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大上海。依稀间仿佛看到在十里洋场,万国建筑的背景前,一个个摩登女郎款款行来:烫着时髦的**浪卷发,身穿一件黑色天鹅绒,或是月白色蝉翼纱,亦或是玫红或深紫底色绸缎绣花,剪裁合身,长及脚踝的高开叉旗袍,高高的领子包裹着纤长挺立的粉颈,盘扣总是花样繁复,做工精致的,每一粒都被仔细地扣好,雪腕上一只小巧的细带手表,玉指上一枚老凤祥的银戒,脚踩一双细高跟鞋。她们可能是教会学校的女学生,可能是乘坐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上下班的百货公司女职员。可能是久居深宅大院,花园洋房的大家闺秀,名门千金;可能是在娘姨的陪伴下出入弄堂,天井,亭子间的小家碧玉,沪上淑媛;也可能是不经意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的女寓公;甚至还可能是百乐门的红牌。还有那些地标:外白渡桥,黄浦江畔的轮渡码头,漕溪北路上的旧联华片场,长乐路上做旗袍的老店,霞飞路两侧的法国梧桐,还有大世界游乐场,大光明电影院。如今的上海繁华依旧,却少了那层浮华,于是就没有了那股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风情,想起《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金大班嘴里的那一句:“就算是百乐门的厕所也要比夜巴黎的舞池大些。”我不由地也心生感慨,想问一句:“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16 10:08
    三栗$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话音未落,你必定会心一笑。风起云涌,市民阶层的平凡都被烘托出了质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你笑得更厉害了,好像猜到了我所有的下文。冒险家的乐园,蜿蜒的黄浦江成了所有人身上沸腾的血液:革命者,工人,小偷,黑帮,妓女,犹太人,商业大亨……那么多个百年以来,潜藏在厚重的黄土之下蠢蠢欲动的各种冲动、野心、欲望,在风云突变的一天后集体喷薄而出,在天空中涂抹着光怪陆离的色彩。   一九一一。此刻上海眼中的世界同步,东方巴黎雄心勃勃。离郭家四小姐戴西在悉尼出生已有一年,逐渐地她在蕾丝裙与白皮鞋中发育起来,如同天生对母乳的依赖一般吸收着黄油与乳酪的气味。黑白照片眼中的她与她的姐姐们,以简﹒奥斯丁小说中贵族小姐画肖像画一般的姿势端坐着,没有西方人想象中东方女人的木讷与拘谨,更隐隐地透着些许在迂腐的士大夫看来危险的气息。她们学习文绉绉的英语文法和典雅的英文小说,学习技巧精细的烹饪和编织,在阳光温暖的下午与和女子学校的同学布置茶话会。彼时张可,另一个美丽可人的女孩子,同样用让人艳羡的方式成长在上海。她那双温情的眼睛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世界,她考入上海暨南大学,随名师学习英国文学,就此与莎士比亚结下不解之缘。狭隘与愚昧的人会用婚姻的成败断定一个女人的一生,那么在他们的眼中,这两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下半生都有了足以自夸的谈资。结婚照片上的这两个女子,看起来幸福得让人有相信生活有所有美好的冲动。中文名字叫郭婉莹的戴西,是老上海著名的永安公司家族的四小姐。她的丈夫吴毓镶是林则徐的后代,曾是清华大学的公派留学生。张可,则成为了著名学者王元化的妻子。   这两个故事,作为乱世中的上海的肖像,记载在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中。就是因了这本书,红宝石和它的奶油小方成了上海的又一个象征;正如我们后来所知道的一样,许多怀念曾经的好日子的老绅士和老淑女们在这里定期聚会,许多好奇于这神秘年代的年轻人到此朝圣。就连这书本身,也如同丝带一样被贴在了过去厚重的、诡谲的历史木箱上,随着它的漂流四方被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并喜爱。   但这两段故事如若终结于美满的婚姻,便只能在平庸与世俗里随波逐流。过于优渥的家庭背景,过于西化的学识修养,过于讲究的生活情调,以及她们同样优秀且不落俗套的丈夫,都是后来的跌宕里太过隐秘的伏线。生活若是一台摄像机,在那场历时十年的动乱里,每个人都被迫用同样机械的表情面对镜头,但仍旧有人可以留下不屈的神态。戴西和张可的先生,一个已在被划为右派后因病去世,一个被打为现行反革命。我们无法得知,当时在她们的心中,时间以何为单位:是跪在地上听着批斗的话心中默数的一秒,是起早贪黑参加劳改渡过的一天,还是从前秀丽浓密的黑发都变成银丝的一年。我们无法得知,因为在她们身上,他们的家中,她们家人的身上,那种精致到骨子里的神髓依然闪闪发亮,除了那包裹它的外衣不如以前奢华和讲究。家中仍然弥漫花香,尽管昂贵的玫瑰变成了掉落地上的白玉兰;过节到家里来的客人仍然享受到精心烹调的意大利面,尽管少了乳酪的调味稍显不地道了。今天回想,这些黯淡无光的日子里精心操持的门面,就像由这两位小姐心中的自尊与自重养成的蚌,在舒适的日子里养精蓄锐,尔后在这场风雨中,它吐出的珍珠耀眼生辉,照亮的一个时代的女性形象。   今天我们纠结于荷包蛋怎么煎才能形状好看,早上起床后的头发状如乱草,出门约会时急匆匆地不小心将丝袜刮穿。性别模糊也罢,社会分工的调整也罢,柔软和优雅的情调像巧克力浆一样慢慢从我们指间的缝隙中溜走,抓不住;但那太过诱人的香味和黏着于之间的残留吊着我们的胃口,又让我们心痒难安。所幸仍旧有这本书,在我们急得直跺脚的时候来拍拍我们的头,在我们心中种下一朵向往的花。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16 10:08
    乔乔$    在出版十年之际,她踏着曾经走过的土地,重新开始采访和书写。即使形式已经从书写变成了打字,但是文字里还是原本熟悉清远的上海小资情结。    那些爬满欧式花园洋房的爬山虎,那些曾经美好的街道,那些复古经典的国际名牌,那些很有味道的小店,也许会随着城市变迁而远离上海人的视线。而唯一不变的一道风景线,永远是淮海路上争相媲美比艳的年经女子。很多从小在弄堂里长大,有着清晰地市井气息和对青春时尚不顾一切的疯狂追求。    上海独有的雾蒙蒙的夜晚,温暖静谧,安宁一如无人的街道,她在轻轻地踏着枯叶走过,寻访另一片具有独特魅力的上海一隅。    她说得对,即使生活在上海几十年的上海人,甚至也不敢说了解上海的全部。她是那么美丽,那么骄傲,但是又那么复杂。在自豪和羞耻中努力找寻自己属于中国国土一隅的民族感。    那些曾经被她采访过的很多人,十年后都已经不在了。当她在回想起来的时候,还是如过去鲜明的记忆一般,对故人欣赏怀念和珍视。不能忘记书中Daisy的结婚照,美丽优雅一如当时好莱坞最当红的女明星。她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生的小姐。清新高贵。即使老得青丝染霜,仍旧喜欢吃瑞士巧克力,对着照相机嗲嗲地微笑着。让人恍惚,这样的女子,是否真的经历过丈夫冤死狱中,家道没落,一人独立抚养两个孩子的辛勤生活。一切都是真的,只是她懂得坚强隐忍。    那些零落的时光,在那些年月里,变成了一座螺旋而上,通向过往的楼梯,拾级而上,一如歌声般,慢慢流淌,流淌,流淌的这样长。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16 10:08
    乔乔$    在出版十年之际,她踏着曾经走过的土地,重新开始采访和书写。即使形式已经从书写变成了打字,但是文字里还是原本熟悉清远的上海小资情结。   那些爬满欧式花园洋房的爬山虎,那些曾经美好的街道,那些复古经典的国际名牌,那些很有味道的小店,也许会随着城市变迁而远离上海人的视线。而唯一不变的一道风景线,永远是淮海路上争相媲美比艳的年经女子。很多从小在弄堂里长大,有着清晰地市井气息和对青春时尚不顾一切的疯狂追求。    上海独有的雾蒙蒙的夜晚,温暖静谧,安宁一如无人的街道,她在轻轻地踏着枯叶走过,寻访另一片具有独特魅力的上海一隅。   她说得对,即使生活在上海几十年的上海人,甚至也不敢说了解上海的全部。她是那么美丽,那么骄傲,但是又那么复杂。在自豪和羞耻中努力找寻自己属于中国国土一隅的民族感。   那些曾经被她采访过的很多人,十年后都已经不在了。当她在回想起来的时候,还是如过去鲜明的记忆一般,对故人欣赏怀念和珍视。不能忘记书中Daisy的结婚照,美丽优雅一如当时好莱坞最当红的女明星。她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生的小姐。清新高贵。即使老得青丝染霜,仍旧喜欢吃瑞士巧克力,对着照相机嗲嗲地微笑着。让人恍惚,这样的女子,是否真的经历过丈夫冤死狱中,家道没落,一人独立抚养两个孩子的辛勤生活。一切都是真的,只是她懂得坚强隐忍。   那些零落的时光,在那些年月里,变成了一座螺旋而上,通向过往的楼梯,拾级而上,一如歌声般,慢慢流淌,流淌,流淌的这样长。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16 10:08
    杜立言$    这是一座属于每一个人的城市,上海,是每个人的上海。怀旧,何曾需要理由,从乌鲁木齐南路复兴之路的那幢公寓到常德路南京西路的那段传奇,走过的是一段漫长的路,收获的是一段历史的悠远。      淮海路的风向标指引了几代上海潮人,时代咖啡馆的变迁证明了这一切物是人非的沧海桑田。后来,是襄阳路,是陕西南路,是定西路,是福州路。一条条马路的变迁,一代代上海人的追忆。      此书笔触细腻,陈丹燕确实也为此花费了不少时间去考察,去取证,去领悟,去消化。这些上海的往事,就像一个个肥皂泡,轻轻飞向空中,然后幻灭。      上海十年记,上海的风,花,雪,月。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16 10:08
    已注小$     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就认定了我会喜欢它.近几年来.除了自己的成绩.大概最关注的就是中国城市的变迁与发展.也许一个人的城市关就代表着他个人的世界观.在我喜欢的作者诗人中.大概都有着相同的观点.安妮宝贝.翟永明.毫无例外的,都嘲讽中国都市的国际化.    张爱玲时代的上海,是一个典雅而颓唐的城市.咖啡馆,红房子.法国城,各国领事馆.和不同风格的天主教堂.在远离了那个动荡的年代的今天.上海当然应该成为我们怀旧的场所.当然应该羡慕和尊崇那个时代的生活理想.    93年时,我还年少.浑然不知那场井然有序的大拆迁,只知道今天的上海越来越不像上海.是的,今天的我们再也无法体验那种蚀骨的浪漫.就像一个女孩子.已经渐渐失去了初恋奇异而美好的回忆.今天我们很难再见到像阿莱,强哥那样的男人,相反的.是陆家嘴头脑精明,身价不菲的成功人士,很难见到安琪,吉祥,而大街上全是浓妆异彩的女孩子,和她们永远盯着有钱人的目光.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理解那个物质匮乏时代的旧生活.但是我们可以明白近几年中国为什么不断蹩脚地复制旧上海的老房子.也许这就是中国人不断城市改造.侮辱与损坏城市气质的唯一代价.而人们,早已麻木于怀旧与文明.早已不知道我们与文明的拉锯战中.谁赢谁输.    这也正如作者所写的一段话:"我想过也许有一天,它会像纽伦堡那样,被一砖一石完美地复旧.使得上海成为一个有特别风情的美丽城市.可是上海人不耐烦了,心甘情愿地再泼脏水的时候.把孩子一起泼掉.只让我奇怪的是,新建的房子潦草而乡气地建成伪欧洲式样,墙上常常放着连比例都失调的希腊雕塑,那是复制品的重孙子,再三的粗糙复制,使他们从美变成了恶俗.既然要造的是复制品的复制品.为什么让那些真正的殖民样式的百年建筑,消失在乡下人的铁锤下面呢?"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16 10:08
    很想到$    一直希望能够留下有印记的东西   比如曾经某人写来的东西   发黄的纸,略略印湿的笔记,还有那个简易的笑脸      因为无论是email,qq,或者MSN终究是毫无感情的   这点就像是PARTY上妖艳的面具   后面的表情你永远也猜不透      最近在看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   老书,增补本   本来很久不买书的   可是拿到手里,终究还是放它不下   谁知道呢,也许是放他不下吧      幼年模糊的好感   到眼见着那份繁华越来越不可玩味   于是   初见的那一霎   失而复得的窃喜是任人都不能体会的      是夜   你牵着我的手   走在那条忘记了名字的街上   淡紫色的光打在不知名的植物上   路边白色小楼上的露台上,酒杯里闪出狡黠的红色,月明,美人,还有,希翼   空气中润润的气味   淡淡飘散在空中似有似无的歌声   还有手心里的你      只一分钟   就想起了那个人和那杯咖啡...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16 10:08
    颖颖$    上海的老洋房有许多都改成了餐馆,还有许多分割成了大杂院,住满了好几户人家,但历经沧桑,旧貌依然,虽然门窗破败、楼梯歪斜,但那一份神秘的贵族气息仍旧还存在。   上海的石库门老楼房,正门永远关闭着,后门开在黑乎乎的公用厨房边上,通向后街的弄堂。从后门进去,穿过厨房,要侧着身子爬上狭窄的老木楼梯,楼梯的拐角处生着炉子,火上炖着砂锅鸡汤。   后街的自来水龙头旁,小姑娘在用施芬洗发水洗头发,平日上班头光面净的女士,再弄堂里,踩着低跟红色拖鞋出来接邮差手里的挂号信。   老洋房宽大的阳台被用来做男主人的书房,背阴的阳台上晒着自家制作的腌肉,撒了花椒,盖上了一层油纸,防雨淋湿,油纸在风中哗哗地响。   上海的西洋风情融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弄堂里的人们放下面具,舒适自在地生活着。   老三轮车夫指着旧时法租界的红房子西餐馆,回忆往日的繁华。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16 10:08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10:16 , Processed in 0.235229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