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看客 发表于 2013-5-24 21:08:58

留德十年 - 书评

  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十年》。不书讯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在赫赫有名的哥廷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73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夜旅_ 发表于 2013-8-2 05:12:13

     季羡林先生其人,研究过后,其实更多偏重的是翻译工作上的成就,以及单纯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此留德十年,我个人认为,文笔并不出众,记事很像流水账,当然,国学粉们自然不同意,我也说了,这只是个人意见。
     然而我最大的疑惑却来自对季先生是否有感恩之心这件事情上。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国家的国民,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大家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允许中国留学生前往,并对中国留学生没有采取歧视或者分离的行为,就像季先生自己在书中写的一样,租房子,下馆子,去商店之类。诚然,也许是因为德国人没有见过多少中国人,但作为西方社会一员,没有对中国人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就已经很不错了。
     季羡林先生在书中,对希特勒的广播用“狂吠”来形容,对党卫军和冲锋队,用“黑黄二狗”来形容;对于前者,希特勒是国家元首,遑论是非对错,对这样一个对中国人没有偏视的国家的元首,用这种文字来形容是否欠妥?要知道国家政策是要受他的影响,希特勒说句话,您在德国,我们所有中国人在德国的日子就没您说的那么好过了;对于后者,您在文章里自己提到”他们从不影响中国留学生“,党卫军和冲锋队,都是手里血债累累的,人家杀起犹太人来毫不含糊,您是觉得他们是不敢杀你还是怎么样?人家对你好,你还是要骂人家”黑黄二狗“,那我就不知道季先生是想要给我国下一代什么启示?
     不管纳粹德国功过是非评价如何,至少,在这里,是对您季先生有恩的。这样子写法,和民国时那位著名的所谓笔斗士,吃喝拿着国民政府的薪水,结交着”日本友人“,回头还要拼命骂国民政府不作为通日的某位人士,确实有可比之处。

Kimitc 发表于 2013-8-5 14:37:25

  二月Kindle读书读完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就如一月读完冯唐的《三十六大》,这些书都是我利用上下学坐地铁的时间读完,暂且看来也基本保持了一月一到两本的节奏。
  一月没来得及写感想(谈不上叫书评,只作读后感),因为自认为读完《三十六大》对冯唐有了新的认识,想构思写一篇更有价值的冯唐Vs.刘瑜,不是对比(本无对比性),也只是谈谈感想,毕竟这两人的杂文在很多时候都被我不时拿出来读一读,也每每总有新的感悟和体会。
  回到《留德十年》。kindle里下的书也快有好几十本,有时由于版本原因,有时由于内容原因,很多看了开头就没有继续了。偶然翻到《留德十年》,鉴于自己现在身处大英帝国,想想现在读起来可能会和季羡林先生当时有共通之处,于是一气呵成读完(幸好也不长),先生及其作品确实没有令我失望。
  
  1)看书不禁羡慕起先生,先生一生经历清末民国新中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革命文革和改革开放,经历清华哥廷根北大...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先生真实道出了自己的留德十年以及这之间的感悟,比如最开始对留学的渴望,对必须完成博士学位的期许。也许从现在的价值观来看,不是每个人都会认同他的观点,但先生没有矫揉造作,反倒是让读着看到了一个也会有私心也会有思维局限的有血有肉的人。
  2)中国人的想法,或者进一步推而广之世界人的想法,无论斗转星移时空变幻,价值观基本还是没变的,至少从书中看近100年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真善美还是真善美,假恶丑只会遭人唾沫和摒弃。先生描述自己在哥廷根的生活,早上简单吃完早点就到学校,中午在小饭馆解决,从来没有午休,一直学习工作到晚上。十年如一日,生活规律地不能再规律,平静地不能再平静。现代人是浮躁的,浮躁到要开始羡慕嫉妒什么都没有的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平静生活。正如动很容易,静却是最难保持的运动状态。
  3)“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有痛苦,这是我悟出的禅机。”虽然哥廷根是个小城,二战时期没有经历严重的炮轰,但在极度缺粮极度紧张的非常时期还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是多么难得啊。有时候我想不管世界怎么变,不管别人怎样,自己有自己的坚持,自己有自己的“相信”,这种坚持和相信,才是支撑一个人苦中作乐,长期抵挡寂寞和孤独的唯一武器。
  4)我没有去过中国东北,没有坐过长达八九夜的横跨西伯利亚的长入火车,没有去过德国哥廷根。但看完书后,我很想去看一下哈尔滨满街的俄罗斯人,去坐一次从满洲里出发的横跨欧亚大陆的长途火车,更想去亲历10万人口其中2-3万是学生的大学城——哥廷根。哥廷根真美啊,有一望无际的林海,可以任由你花上一整天功夫去探险,说不定就能抵达先生曾驻足的“天涯海角”和避雨凉亭。而身处伦敦,除了海德公园绿园等人造公园,想在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找到林海找到青苔是痴人说梦。
  5)没有失去过“志同道合”就体会不到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先生在德国每周日可以在席勒草坪和中德朋友谈天说地,可以在丛林深处和朋友痛批希特勒和纳粹,但十年之后当战争结束,昔日旧友天各一方时,心中也只能无奈叹息。来英之前,我一度以为自己朋友圈太单一,多是同一类人。彼时志同道合者都那么有理想有行动有热情有期待,然而我毅然跳出了自己的“安全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自身内外的所有条件都需重新去构造,此时我才恍然大悟,人生得一知己之难之足。正所谓人以类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我以后也必将不再处心经营,志不同者道不同,不必勉强。
  6)先生是语言学大师。他也在书中说一门语言,要达到日常交际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学懂学通一个十年两个十年估计都不够。在学习英语的路上,日常交际绝不是值得满足的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阅读是愉快的,想再多读读民国时期的历史以及民国时期优秀的思想家的著作。除此之外,多和各国友人接触,最好能有除了"hello,how are you"之外的更加深入的交谈,以更好地去了解他人,了解世界,了解自己。

时间旅 发表于 2013-8-11 19:52:17

  在这个大师匮乏的年代,我们渴望大师,期望他们能成为我们的精神领袖,带领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地前行。每个人对大师的定义不同但崇敬之情是相似的,向大师学习是平凡人追求不平凡梦想的动力,于是现在各种成功学讲座、名人传记、各界大腕的人生语录成为我们追捧的对象。但是成功不可复制,每一个成功者背后的辛酸是我们看不到也无法领会的。这世界上天才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必须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学习、拼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况且每个人的悟性和造化不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辛勤耕耘,取得成果才是我们应当做的。
  在诸多大师的回忆录和传记中,季先生的《留德十年》无疑是一部充满真挚情感,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优美,简单的叙事中透射着人性光辉和人间温暖的作品。他不吹嘘,只客观叙事,却处处闪耀着智慧和哲理;他不夸耀,只娓娓道来,却处处彰显着他的博学和才情。我认为这才是大师的境界和水平,无需夸耀和过度的渲染却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和人生启发。
  十年的留学生涯,有太多世事变幻,人事转移,孤身一人在外冷暖自知。十年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塑造一个人,但是带着热情和喜爱之心做事的人永远不会迷失。在诸多出国留学生中,季先生无疑是优秀而卓越的,那么难的吐火罗文、梵文、巴利文,他都能一一攻下,并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博士学位,赢得德国教授的称赞和德国当地人的尊敬,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华人的荣誉。但是当取得博士学位,多年的夙愿实现的那一刻,他想到的是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山川信美非吾士,漂泊天涯胡不归”,那个年代出国镀金的有识之士,在取得成就的第一时间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国家,俗话说“儿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尽管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但天涯赤子的爱国之心不变,这也是我们祖国历经患难却能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十年的留学生涯,他经历了太多: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常挨饿、亲朋和好友的离去、异域爱恋、浓重的思乡之情,身体和精神承载了太多考验、折磨和打击,但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和骨子里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他克服了诸多困难,依然孜孜不倦地徜徉在他喜欢的学术研究和知识的海洋中。作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他苦中作乐,如他会在那饥饿难耐的日子里一个人去登哥廷根的山,体会山林乐趣,如其在书中所言“就是在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的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决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作者说自己没有宗教信仰,虽然一直在研究梵文,但他是不信佛教的,他所悟出的禅机是简单却又深刻的人生哲理。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将伟大的道理孕育在简单朴素的语言中,唯有真正经历过苦难而又坚强地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才能如此,仅此一点季先生就足以成为我们的精神大师。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早在魏晋时曹丕就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观点,如此而言,文章的气质乃由作者的气质决定,这话可能有点偏激,但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其道理,先生的精神品质和性情才华已熔铸在其作品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这一点概括先生的作品恰如其分。如他在介绍自己学习吐火罗文的缘由时用一句十分朴素的话解释了自己接触这门学科的偶然性,“一个人一生中不能没有偶然性,偶然性能给人招灾,也能给人造福”,很简单,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那种辩证的逻辑语言,但是很好地诠释了人生的偶然性。再如“人生相逢,有时候真像是浮萍与流水,稍纵即逝”,类似这种朴实的语言有多处,但朴实中却处处透射着先生对人事的洞察和领悟。
  留德十年,不仅奠定了先生的学术基础,而且为他以后的人生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那些曾经帮助他的人,那些让他思念的人,那些故去的人,历历往事在记忆中汇成一条河流,这河流有时是平静而美好的,有时是奔腾跳跃的,有激动有恬静、有欣喜有哀伤,承载了人生最珍贵和丰富的回忆。
  读一个人的书,就是在跟他交朋友,与他的思想碰撞和交流,读季老的书、与季老交朋友,精神是异常愉悦与美好的。
  

小六 发表于 2013-9-16 23:10:50

  在泥泞的森林里走了又走,那股莫名的烦躁还是挥之不去。
  
  于是回家一口气又读了一遍季老的十年。
  
  凡事只要一沾上政治就会变得异常恶心,季老根本就不是什么国学大师,他自己也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估计是他最喜欢用的词了,但季老的大师这个称谓确是当之无愧的。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唉,想想看,一个人能够在25岁时看清自己,确定自己毕生的方向并沿着它走完一生那是一件多么多么伟大的事。那他不是大师是什么?
  
  我想什么时候也能找到属于自己毕生的方向,那这烦躁也就会自然而然消失了。那样就可以永远年轻,干净 ,那么寂寞地生活着,就什么也阻挡不了了。
  
  
  
  P.S.“她今天晚上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一个人不配爱她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
  
         “1983年,我回到哥廷根时,曾打听过她,当然是杳如黄鹤。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我已垂垂老矣。”
  
         想起食神的台词:大师原来也是性情中人啊。如果我能回到他的时代,我一定要做两件事,跟哥大的Hilbert留个影,再就是对季老说:哥们听过孙燕姿的爱情证书这首歌吗?
  
         希望这遗憾不会发生在我朋友和未来的我的身上。   

monkey 发表于 2013-9-24 15:02:27

         第一次听说《留德十年》是因为其中的一个故事。战后德国人砍柴取暖,砍的树都是做好标记,即将枯死的老树。知道德国汽车最耐撞、知道德国人事无巨细。也一直恨想看看留德十年,和传说中的季老分享他的回忆。
         我们不应该把寄来神化,就像他自己所说。我看来,他是那个动荡年代里千万只是分子千万高材生中的一个。他出国的目的也和我们现在一样,为了“镀金”。为了回国更好的工作。但是季老之所以成为让我们所钦佩的大师,是因为他强烈的求知欲,他的真,他的坚持,他的志气。在那个年代,虽然留学不如今天这般狂热,但也算是出国者众,出国目的大同小异,但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方式就不一样了。有些顽固子弟就是出去想了,生活杯吃喝玩乐各种交际所占据。季羡林不耻,我也不耻。这挥霍的不但是金钱,也是大好光阴。如何对得起父母的供养和祖国?
         季老是幸运的,在哥廷根大学有那么宽松的学术氛围,可以完全凭兴趣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且随时更换。这个是中国无法实现的,教育改革困难重重,到底路在何方?只有一群对学术那么单纯的教授,不但是老师,也是益友。很羡慕那样融洽的师生关系。
         他是幸运的,因为不用颠沛流离保守战乱之苦。哥廷根虽然也偶遭轰炸,但是还是总体宁静祥和的。但又是不幸地,因为祖国受着璀璨,千里之外,自己出了牵挂又能做些什么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同时,不得不说,德国真的是个尊重人的城市。虽然,德国人对希特勒的崇拜已经到了早晚喊“希特勒万岁”的地步,但是他们并没有剥夺其他人喊早安晚安的权利。
      虽然异国他乡,但爱过热血与正义感从未消减。汪精卫时期,自愿成为无国籍者,看似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但实际上一阵狂风垂直无人的荒野也无人过问。我想恐惧担忧后怕都会有,不过就如他所说“后怕是幸福的,因为危险过了之后,才能有后怕”。
         他也经历过街地域,体验过战机盘旋的轰轰作响,他见证着二战的轻率开始,飘忽结束。他身为炎黄子孙,责任告诉自己他要把所经历的丰富十年写下来,不愧对哪十年如一日坚持几下的日记,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看当年照片,目光如炬,坚定而又意气奋发。此时的你我不也如此?悲伤我们无法写下的责任,站在时代的肩胛上,向他们的刻苦,努力,坚韧,团结,沉甸甸的责任感与爱国热情致敬!前方日渐明朗,我知道我现在所要做得就是刻苦学习!
         七十年南柯一梦,季老有的回忆往日的可爱时光。希望我也有name一天,能够觉得经历的一切时光都美妙无比,也许有淡如墨晕得忧伤。

Season 发表于 2013-9-28 13:39:36

  年事虽高 但是手下的文字却生龙活虎
  
  他做过大清皇帝的臣民,见证了中国的成立,是一本活书。
  
  德国的生活,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中国留学生,其中包含的幸福,辛酸,苦涩,与磨难,耐人寻味。
  
  我在明年就要去了,不知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心境与场景。
  
  希望大家都能够从此书中,得到启迪与享受。

去浮留 发表于 2013-10-14 20:16:53

  最大的感受就是季老描绘的场景与现在的中国几乎没什么区别,不管是留学热还是国内的一些情况。
  最感动的还是季老的学术巅峰在那,整整十年有很好的资源,可以很静下心来搞学术,其成就自然让现在的人没法比啊。现实社会很难再有那样好的环境和那样静下心来的人了。

二教兽 发表于 2013-11-1 19:44:40

  本书并没有我想象中的精彩。季老只是特别平实的简述了他在德国十年的生活,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都被季老用简单几句话一语带过。对期待独到更详实的内容的读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描述个人所想的部分,由于成书年代的原因,字里行间中季老多少显得有些言不由衷,感觉甚是可惜。不过也确是能够反映早年留学生生活的忠实记录。

Veroni 发表于 2013-11-2 04:01:37

  首先说一下算不得书评,主要是我来德国的一点点感悟。
  
  《留德十年》是季羡林先生回顾1935年到1945年赴德留学的经历。用季先生的话说即“我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四字…我写自传,只写事实”。全书用语平实,感情深厚,年过七旬的老人娓娓道来独自一人在战乱之时异国求学的历史沧桑。季羡林先生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17941.htm
  
  我只对其中感触颇深的地方胡乱写点。
  
  1.德国民族是异常勤奋智慧的民族,办事治学一丝不苟的彻底性名扬世界。
  其实这“一丝不苟”不仅仅是治学,无论是公司员工,学校教授,清洁工还是司机都认真的可爱。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问路,一般至少详细解释2遍,若自己不能回答就主动帮忙寻求旁人,若不能肯定必然认真核实,绝不信口瞎说。个别特别仔细的还要用笔清清楚楚在地图上标出来。这一点邻国荷兰人就随意很多,两人给出的答案可能出入很大,让人困惑。但荷兰人比德国人变通很多,从建筑风格的柔和曲线就可以看出,各种区别暂不提。
  
  2.男房东是市政府的一个工程师,一个典型的德国人,老实得连话都不大肯说。女房东大约有五十来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妇女…她有德国妇女的一切优点:善良、正直,能体贴人,有同情心。
  记得有个夸张的调查说德国男性每天说话时间不超过15分钟,其中10分钟是在睡前跟太太的聊天。虽然年轻人已经开朗很多,但赵鑫珊先生所谓“德意志民族的性格里头,好像有种大森林的气势:深沉、内向、稳重和静穆”依然犹存。比如我比较熟悉的物理学家Dr. Kramer先生言语很少,热情有余。进出任何场合默默走在前面开门关门,入座就餐先让他人,出行穿衣前先帮妻子批上外套,动作娴熟。我们见过五六次,印象中他说话没超过二三十句,但为了帮我修理自行车开车来研究所跑了2趟,还做了个大篮子给我当车筐。无奈我身材不争气,无法驾驭高大的车子,几乎不曾骑过。而德国妇女的善良、正直,能体贴人,有同情心我也很有体会。年龄在中年之上的妇女往往都会有一种慈爱。比如圣诞节期间商铺关门,邀请我共度圣诞之夜后,老师收拾出一大袋面包、水果、蔬菜,担心我没处买东西挨饿。路上书包未能拉紧会有热心的老太太提醒。一个朋友的房东是个守寡的老奶奶,若晚上回去晚了,必要打电话报个平安提前通知,免得担心。
  
  3.除了肚子饿和间或有的空袭外,生活极有规律,极为平静。研究所对面就是大学图书馆,我需要的大量的有时甚至极为稀奇古怪的参考书,这里几乎都有,真是一个理想的学习和写作的环境。
  看到此处我便忍不住要大笑。除了肚子饿和因为不会德语发生尴尬外,生活极有规律,极为平静。每天除了研究,学习德语,整理小屋(饭可以简单吃,房子一定要整齐条理),唯一的娱乐几乎就是看书写作。因为德语也就是能听懂一点,会简单的寒暄,没有国内复杂的应酬,寂寞的只剩下思考。偶尔勤快时候做一两道菜改善一下,半个月会跟大学的中国学生聚餐,回来又得算算近来有没有超支。除了要跟生存抗争外,研究进展倒是很快,如果顺利或许可以很快完成二月底的计划。有时候不得不离开研究所,走路吃饭心里惦记着数据,第二天一醒来就迅速简单吃点,立即奔到研究所继续工作。以至于有次老师晚上临走前笑着问我:Will you sleep here today?
  德国的大学往往位处市中心交通最发达的地方,图书馆任何人都可以进出,借书才需要出示凭证,各类书籍密密麻麻有序的排列在书架上。季先生当年在哥廷根只有十万人口,学生占去两三万,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八卦之心人皆有之,稍微搜索了下哥廷根http://baike.baidu.com/view/231308.htm和哥廷根大学http://baike.baidu.com/view/201797.htm。
  一搜索不要紧,居然找出两位最重量级的数学家。高斯和希尔伯特。
  高斯(C.F. Gauss)http://baike.baidu.com/view/2129.htm;
  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http://baike.baidu.com/view/482261.htm。立即对此地神往起来,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到此地拜拜高斯墓。
  
  随便摘几句有感触的话:
  1. 眼前重演一遍,自己仿佛成了一个旁观者,顾而乐之。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风风雨雨都经过了,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
  2. 实事求是。
  3. 谨言慎行。
  4. Patience is the great virtue. 忍耐是大美德。
  5. 谎言说上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
  6. 德国教授是怎样处心积虑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受任何外来影响干扰的观察问题的能力。
  7. 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
  
  doudou这篇书评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08768/ 字数不多,但写得最好,文采绝对在我之上。但一点有误,季先生曾就读任教于“济南高中”。同时也希望自己也能做一个谦虚,开朗,灵动和沉稳的人。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有时我也担心未来回国再也无法像今天一样静心研究了。
  
  阅读93min,初稿82min,修改15min.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留德十年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