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黯$ 发表于 2012-7-28 23:56:32

  三體此文 寫的太邪惡了 這已經不是一部單單的小說 隱藏在字裡行間的黑話、反動言論不計其數 這就是典型的躲藏在共產主義下 包裹著邪惡理念的“糖衣炮彈” 毒害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少年兒童和意志不堅定的知識份子、無產階級 我們要揭開作者偽裝於“科幻小說家”名頭下的異形面目 我們要堅決打倒以其代表的三體三部曲 和同名電子遊戲 打倒大毒瘤(劉) 打倒境內虛無主義 軟弱主義 逍遙派 打倒境外反動勢力 和外星反動勢力 緊密團結在以秘密警察 武裝部隊 和便衣城管的周圍 給予他們最有力的打擊 讓他們被湮沒在人民群眾鬥爭的汪洋大海中

来自: 豆瓣

楚格奢$ 发表于 2012-7-28 23:56:32

  手机上看完的,还不错,叙事挺流畅,没有想跳过的感觉。
  从文革写,还加了些敏感的料,可以啊,敢。
  对于太阳什么反射层的描述表示不懂,不过这样才是硬科幻,好!
  质子展开那里很奇妙。
  故事构架就是外星人入侵地球,不过有了三体问题作为背景,充实多了。再加上文革,恩恩,不错。
  期待二。

来自: 豆瓣

seaoul$ 发表于 2012-7-28 23:56:32

  Jesus, 刚开始看到某些情节,感觉是一部带喜感的小说,但读到中途发现其实有些严肃的成分,但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发出了微笑。。。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的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来自: 豆瓣

eels$ 发表于 2012-7-28 23:56:32

  三体的故事背景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三体可以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不稳定但是存在。
  
  实际上,三体系统是极难在一个文明的时间长度上稳定存在的。仅仅存在就极难。所谓的行星,要么飞离恒星要么飞向恒星。如果要像三体中说的那样时近时远,还能让一个文明产生,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如果已经是一个不稳定的三体状态,这种状态很快就会崩溃。所有三体的文明和故事,将无从发生。

来自: 豆瓣

不锈钢$ 发表于 2012-7-28 23:56:32

  (刘荻)
  2010-12-20
  
  科幻作家刘慈欣的近作《三体》三部曲出版之后反响热烈,作品中提出的“宇宙社会学”也引起了读者和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而笔者认为“宇宙社会学”是糟糕的社会学,打算在本文中对其作出批判。
  
  “宇宙社会学”的“公理”有两条: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此外还有“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两个概念——前者的意思接近囚徒困境,后者则是为了说明一个落后文明可以在一夜之间变成先进文明,从而对先进文明构成威胁。
  
  这些“公理”和概念都是为了证明如下观点:宇宙中的各个文明只要有可能,就一定会对其他文明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
  
  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中国有句古话:远交近攻。意思是相距遥远的两个国家,彼此争夺资源的可能性小,而互相攻击的成本高,因此比较不容易发生战争。这个说法用在宇宙各文明之间只会更加合适:宇宙中的物质数量巨大,文明相距遥远,基本不存在彼此争夺资源的可能。小说《三体》中所描绘的各种宇宙文明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反映了这一点:各种文明连其他文明的位置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彼此争夺资源了。宇宙中各种文明生存的最大障碍,恐怕是自然条件的险恶和技术手段的限制,而不是和其他文明争夺资源。
  
  当然,“宇宙社会学”的观点是:“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因此宇宙中的各个文明之间“迟早”会彼此争夺资源和互相攻击,因此最佳的做法是只要一发现其他文明就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但问题就在于这个“迟早”:考虑到文明的发展、宇宙的广阔和光速的限制等许多因素,其他文明短期内对你构成威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对方真的能够对你构成威胁,也很可能是亿万年之后的事了,而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包括文明因为其他原因而毁灭。理智的人几乎不会因为这种微乎其微的可能性和亿万年之后的事而采取行动。
  
  当然,如果采取这种行动的成本非常低,那么为了微乎其微的可能性和亿万年之后的事而采取行动还是有可能的,因此另一方面就是攻击的成本问题。宇宙战争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虽然刘慈欣在作品中提到攻击的原则之一是经济,即成本最低原则,但作品中也提到,这种攻击的后果是整个宇宙中的光速越来越慢,维度越来越低,发动攻击的文明也不得不主动降低自己文明的维度,以便能够在整个宇宙的维度降低之后生存下去。换句话说,为了微乎其微的可能性和亿万年之后的事而付出主动降低自己文明的维度的代价,恐怕不是什么理智之举,更难成为宇宙文明的普遍规则。
  
  对此问题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先发制人的打击并不是宇宙文明的普遍规则,而只是宇宙中少数疯子的疯狂之举。那么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这种行为模式是否有利于文明的生存?在一对一的较量中,如果确定自己能够一击制敌,那么先发制人的打击似乎不失为一种恰当的策略。但是如果对手比你强大,那么先发制人反而很可能会自取灭亡。因此在不知对手强弱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攻击,恐怕不是一种有利于生存的策略。多方搏弈的情况更加复杂,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除非你是数一数二的强者,否则坐山观虎斗并且从中渔利恐怕要比主动进攻更有利于生存,因为好战者也易于遭到攻击。即使在真正的丛林中也是如此:自然界中生存能力最强的生物恐怕并不是攻击性最强的生物。
  
  “宇宙社会学”不仅是一种站不住脚的社会学,也是一种有害的社会学,因为它是一种集体主义的社会学。“宇宙社会学”忽视了文明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而且每个个体都要实现自己的目的,考虑自己的成本,不会为了战胜其他文明而不惜任何代价,也不会为了亿万年之后的事而牺牲眼前的幸福。“宇宙社会学”认为文明之间的战争是宇宙间最重要的事,这和黑格尔对国家之间的战争及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崇拜如出一辙。如果文明、国家或者阶级之间的战争是唯一重要的事,那么极权主义就将成为人类的唯一选择。《三体》一书其实也表达了这种观点:人类为了战胜三体人而制订了面壁计划,把整个人类的命运寄托在少数几个人的“计谋”上,而这些人则消耗了巨量资源来制订出各种反人类的计划……战争极易成为独裁者实行极权统治的借口。和平与自由不可分割。鼓吹战争和国家主义/集体主义的社会学,是自由民主的大敌。
  
  刘慈欣的《三体》一书虽然表达了对民主的热爱,但其中所暗含的柏拉图主义和历史主义思想则是民主之敌。《三体》一书中与柏拉图主义最相似之处,就在于该书末尾所描述的“宇宙文明之间的战争使宇宙从十维和无限光速的‘田园时代’不断堕落”的宇宙图景,这与柏拉图的“邪恶使世界远离‘黄金时代’的完美理型,不断堕落和衰败”的观点十分相似。这种“一切变化都是衰败”的观点正是柏拉图的极权主义和反民主思想的根源。此外,刘慈欣关于文明的发展阶段和“匀速发展与加速发展”的观点,暗示了文明的发展路径是唯一的、必然的、有规律可循的,这种历史主义思想也是极权主义的基础。
  

来自: 豆瓣

/ka熊 发表于 2012-7-28 23:56:32

  大刘的写的故事一向就像是一个警钟,告诉人们我们的文明,我们的发展方式,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的悲哀。真的很高兴在今年过年前《三体》三部能够全部出版。这个第一部,在《科幻世界》杂志上看过连载后,就深深的被吸引了,现在正在全力攻读第二部。故事从文化大革命时开始直到现在,一个来自4光年外的星球上的外星种群,因为自身的星球处在3个太阳的引力之下,也就物理学上经典的三体问题,造成不是极寒就是极热,文明随时会被毁灭,规则的日出日落,只能够在混乱中短暂出现,最后这一次文明发展到了可以将质子多维度展开的程度,而也就在这时,地球发出的电波被三体星球收到了,就这样,一个准备侵略地球的舰队出发了。地球上同时也出现了支持外星人的人群,分别形成了两派,降临派和拯救派,降临派的人都对现在的人们非常失望,认为现在的人无可救药,每天只知道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希望外星人能够来到地球,取代我们的文明;拯救派则希望通过科学计算,解答出三体问题的答案,让外星人能够留在自己的星球,从而拯救地球的人类文明。第一部看完的时候,真的感触很多,人类一直以为地球是属于人类的,其实,地球只属于她自己,而人类的产生仅仅不过是个偶然,也许将来有一天真的会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一定,希望将来大家都有信心站在拯救派里。

来自: 豆瓣

胡胡$ 发表于 2012-7-28 23:56:32

  题材很新的,作者显然是下过很大的功夫,里面涉及了大量天文、地理、历史、科技、物理,以及想象的东西,是属于能杀死大量脑细胞的佳作。
  但是,像我这种脑子简单的只会更多地去关注故事本身,感觉作者的“三体”世界很有意思,能脱水,还能再泡发,好好玩。
  故事的后半部分对纳米材料的应用很有美国大片的感觉,不错的想法。
  

来自: 豆瓣

空白$ 发表于 2012-7-28 23:56:32

  
        两者比较,我还是更喜欢《流浪地球》一些。三体有严谨的推理,宏大的世界观(或者宇宙观更准确些),但是只能当作故事来读,无法上升到文学的高度上。因为人物性格方面着力太少,丝毫看不出来人物性格。相对《流浪地球》而言,读起来稍显长而缺味。

来自: 豆瓣

rukia0$ 发表于 2012-7-28 23:56:32

  大刘的书内容上讲很丰富,但是感觉更像一块璞玉,有很多构想可以发挥但是发挥得不够珠圆玉润。不知道是不是时间太紧催的。
  
  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还是算不上经典。所以说世界大师还是差一点吧。野心有了,内容也有了,就差打磨了。

来自: 豆瓣

Zizon$ 发表于 2012-7-28 23:56:32

  三体是年来看过最好的科幻小说系列.
  没有之一.
  因为这确实是许多年以后,才又第一次看起来科幻.
  
  从在某年某月某日把倪匡的除木兰花系列的所有科幻都看完之后,就再没碰过科幻小说.
  
  当然,这不是说倪匡的作品已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只是说,那时候,知道的东西渐渐多了起来.
  于是,没有了童年,也自然没有了科幻.
  
  所谓科幻,如词所表达的.
  即是科学,又是幻想.
  
  它的魅力在于可有可无之间.
  
  当年着迷的倪匡便是如此.
  
  许多年过去之后,就没有碰过国内的小说.
  一部分原因是如四姑娘的阴影.
  
  当看到幻城末尾最有深度的人物刻画来自于古龙小说之后,便对国内小说水平从此绝望.
  
  当然,这里也不是要谈幻城,也不是要谈郭总.
  
  从三体3上市开始,twitter和reader里便不乏相关的消息.
  timeline上剧透和反剧透的在互相较量.
  
  此时的三体于我来说,毕竟不过是一本比较热门的书.
  即便,在一些比较"高端"/"成熟"/"理性"的圈子里,也有不少对刘慈欣的赞誉.
  但,也仅限于此.
  
  甚至于当同事看完三体3兴奋地向周围推荐的时候,植根深入的对国内小说的悲观感让我回了句:
  "都几岁了,还看科幻".
  
  在这本书被传阅几个人之后,终于也还是有了点兴趣.
  
  一句题外话,这便是social network的魅力/营销.
  所谓的口碑营销和virus便是如此.
  从一个节点外延扩散,然后形成爆炸趋势.
  
  找回了三体前两部来看.
  感觉与其说是科幻小说,不如说是科普小说.
  
  三体一谈论的是混沌.
  借用三体有些的发展来描述科学探索方法的演变.
  从纯经验,到纯理论,到理论结合试验.
  
  当到达现代物理的时候,混沌的出现以及不可观测性造成数学上的不和谐之后.
  刘慈欣把"智子"引入了进来.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
  用这个来解释混沌和理论物理的各种不完美.
  犹如书中提到的靶子的例子.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有神论上帝式的科幻观点.
  规律还是存在,只不过在于一个观察不到的"维度"上.
  
  虽然这个科幻观点深入下去有些索然无味.
  
  三体一另外一个有趣的地方在于对文革的描写.
  对于纯幻想小说来说,很少会纠结到现实.
  
  而刘慈欣对"现实"的执着使我在翻开前几页的时候因为这是一本描写文革时期/知青的书.
  当然,也许这也是三体让人有"代入"感到理由.
  利用现实拉深科幻的层次.
  
  相对于三体一着眼于方法论,黑暗森林则更偏向于哲学/世界观层面.
  有一点博弈的感觉,但更多的是对于世界观的设置.
  
  从内容深度上说,三体二没有第一部那么"科幻".
  因为它已经超越的纯粹科幻的场面,而致力于营造一种世界框架.
  即所谓的黑暗森林体系.
  
  所有有点"科幻"味道的描写都在于补充强化"生存",这个第一法则.
  
  三体三则是对前两部的一个补充和扩展.
  从维度上进行的扩展.
  只是,想表达的东西有些模糊.
  
  似乎主要只是把黑暗森林法则进行扩展.
  
  于是,从这个程度上说,三体其实只有后两部在理念上是合一的.
  第三部跟第一部的联系也许只在于对一些前沿理论的科普式宣传和描绘.
  尽管,有些看起来比较玄.
  
  比如关于维度展开和跨越,智子的制造方式,四维宇宙的描述和维度坍塌.
  
  当然,对于量子/前沿理论物理我所知的并不多.
  对于维度的理解也只是限于它数学上的纯粹维度.
  
  比如描述宇宙需要11个基本变量,便是11维度.
  于是,对于"维度坍塌",能想象到的也就是"投影".
  "坍塌的维度"也即是被限制了的那个投影维度.
  
  所以,对于坍塌的景象,也许只是一个观测上的不同而已.
  
  回到主题.
  
  对于三体系列,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实承担得了那些赞誉.
  毕竟,对于目前以"毫无根据的胡扯"居多的中文小说来说,算是一缕曙光.
  
  借用某人的一句评价就是:
  "还可以,就是有些地方太罗嗦."
  
  其实,作为科幻小说,能提供给人一些有理有据的白日梦就已经是成功.   
  只是,像三体这样没有明显硬伤的小说似乎已经越来越少了.   

来自: 豆瓣
页: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查看完整版本: 三体I - 地球往事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