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露$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这本书是我收到的生日礼物。21岁读《晃晃悠悠》,只觉得书中上学那段很有共鸣,除了笑还是笑,仿佛看喜剧片。感情没大读懂,颓废气息从始至终。书中描述的工作在我眼里更是遥远的事情,自然就很pf男主人公的能力。
时隔很多年,和一个朋友聊起闭关感受,想起这本书里的某君,躲在北京玩消失,写了一些漫无边际的人生思考和遭遇给他的朋友,从北京辗转寄到各地又寄回北京,假装自己消失了。其实,他一直在这座城市,直到有一天,他憋不住了,游了上来。我也像他,常常藏起来,和自己玩,直到憋不住。但,无论怎样,你还是逃不掉,不如勇敢面对。
某君一定是双鱼座了,只有这个星座的人水性好。
《奋斗》看了几集,不喜欢,没想到居然是石康写的,完全不是《晃晃悠悠》的风格,唉,堕落了。
来自: 豆瓣
phoebu$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晃悠,只是那个岁数能做的事情,毕业之后继续那样的晃悠,只能做盲流,当然,现在还可以选择啃老。
每个念大学的男人都希望自己能和书里的家伙们一样,自由,是那个年纪的男男女女都渴望的,但凡是都有代价,没有什么永恒的。面目模糊的男人们,毕业了,头上的光环再也不亮了,原先如天使般的校园先锋,出了象牙塔,只能和猪八戒一样,做个落入凡间的精灵,无论你看过什么书,唱过什么摇滚,睡过哪个校花,同样要为了自己的生计奔波。
有本外国佬的小说《误投尘世》和他们很像,《晃晃悠悠》最吸引人的是大学里面的混乱生活,最现实的是毕业之后那种艰辛,而《误》就是从大学毕业开始写了,推荐大家看看。
都过了那个可以随意晃膀子的年岁了,没什么能抓住了,只能很YY地看看书,而当年喜爱的作家,也不敢继续青春了,只能俗不可耐地奋斗,摇滚换成了经济,大学生换成了社会精英……
一直很好奇,是否《晃晃悠悠》真的是某个音乐人当年的真实经历。
来自: 豆瓣
perfec$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洗过澡,头脑突然清醒了很多,趁着这个将眠未眠的时间,来讲一讲我喜欢的石康。
记忆中一个百无聊赖的秋天,开始读《晃晃悠悠》。读完也是秋天。那时候我功力尚浅,读小说仍局限在读情节这个浅薄的层面上,说浅薄是因为这部挺长的小说到现在,情节大体上我早已忘光,只大致记得是个混日子的学生和女友阿莱相识到分手的一段生活。其实我连主人公叫什么,都不记得了。
我还在上大二,刚从一段无望的爱恋中逃脱,孩子小的时候就是好骗,为了一个只见过七次面的人浪费了大把心思大把眼泪,加上大把时间和一小把的金钱。那人偏偏就也是一个混日子的学生。不过,实在是个浪漫的人。甚至是我接触过的,最浪漫的人。
遭遇石康,但并未给我留下足够深的印象,彼时正在安妮宝贝的麾下俯首低眉——不过读到最后,我竟然哭了,在秋天的阳光下,看着窗外的落叶掉下泪来,故事并不太悲伤,没有人死去,没有人绝别,我完全是被石康在结尾处那一长段匪夷所思,在今天看来仍然魄力十足的重叠意象生生地感染了,那一段里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词,却完全有力量将读者牵入到奇异的诗华的境地中——
“
甜蜜的名字,痛苦的名字,我叫你离去。美丽的眼睛,忧伤的眼睛,我叫你过来--你神奇地出现,带着你全部的矛盾和叹息。你为我带来狂喜和战栗,你叫我充满无法言喻的柔情,也为我带来无可解脱的绝望。
你是我黄缎子一样抖动的阳光,你是我的清凉泉水,你是我无法捕捉的影子,你是花的碎片,你是云的碎片,你是天空的碎片,你是旷野里消散的烟雾,你是最美丽的白色泡沫,你叫我狂喜,同时,也叫我悲恸欲绝。
……
我黑色的长头发,我细细的长头发,我会哭的长头发,我的粗辫于,我的细辫子,我忧郁的短头发,我颤动的短头发,我随风披拂的无数的短头发,我的橘黄色,我的青绿色,我的天蓝色,我的黄金色,我的银白色,我的呻吟,我的小船,我的波浪,我的枯萎菊花,我的凋零菊花,我的折断的藤萝,我的冷漠的蝴蝶,我的伤心的露水,我的苦涩的海水,我的不会说话的鱼,我的明媚的秋光,我咬在嘴里的长头发,我惟一的长头发……阿莱,我将叫着你的名字游荡在北京大街小巷,我将叫你跟我一起走,我将带着你穿过漫长的时间,我将叫你闭上眼睛,叫你忘记害怕,叫你得到平静,叫你感到幸福。
”
这长长的自言自语的狂热回忆,这样如入无人之境的没有章法的回忆。我重读了多少遍之后,仍然觉得它让我叹为观止。这美浑然天成,我相信石康是一遍写完这一段的,甚至可能改都没有改过一个字,这种奔涌出来的情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流过去之后,所剩的,只是空洞。
多年以后读《一蹋糊涂》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石康写的东西其实是脱离了故事本身的,他在小说中夹杂了太多的元素与暗示,他要表述的,大多是一个漂浮与寻找的状态。
他轻蔑于这种状态,但同时又以这种状态为荣,他时时地矛盾于此种境地但似乎又根本不愿意脱离这样的境地。似乎也应当是这样,一个作家,如果不是自相矛盾的一个,便会渐渐失去了思考的原动力,而一旦停止了思考,他的那些话语便也没有了对他人的意义。
无疑石康是个乐于思考,且乐于将思考的过程而并非结果讲给他人,一个边想边写的人,又要比一个只告诉你结果的人可爱得多,所以前几天的阅读中,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即使没有爱情没有陈小露,只有周文一个人的絮叨一个人的思来想去我也能把它看完。
比喻实在动人,从他那些粗俗或者唯美的句子中,我读到的是智慧。从那些长长的排比中,感受到的是自信与对诗歌的追求。他是最敢于把一部通俗小说写成诗的人,并且是我所读过的,把这种风格运用得最好的人。安妮的东西也好,不过不能沾染烟火气,她必须写一些即便肮脏也雅致的人,必须写一些无缘无故就得到很多爱或者无缘无故就施与很多爱的人。她写的小说,即便钱是个重要的情节发展的因素,也势必要来得十分之隐晦,她脱离生活太远,华美却总归缺乏动力。而石康是痞的诗人,堕落的情人,是可以涉及柴米油盐甚或更恶俗题材的,他在大俗与大雅间晃荡,他愿意用自己的生活去表演这一场行为艺术,他愿意把所有的感受呈现出来,这也便是我现在喜欢的,真性情。
来自: 豆瓣
空$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没有看过这本书,但书名字我很喜欢。
因为这是我感兴趣的一种状态。
这四个字我想应该讲述的悠闲与无奈,冲动与无畏,梦想与无知的这点子事。
晃晃悠悠是一种境界,是一段岁月。
我的晃悠从没来过,老天没给过我这个机会。
如果有来生,到了晃悠的岁数,我会晃悠一把吗?想不好。。。
不过我相信,只要我晃悠起来,那就是晃悠的最高境界。这一点我特别自信。
渴望晃悠吗?
我喝大了晃,但是从没有“悠起来”过!
来自: 豆瓣
亢蒙$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你以为石康是谁?那个写垃圾电视剧《奋斗》的电视剧本的家伙?也许他现在是这样的一个骗钱的小骗子,但是以前的石康也算是在文体上奋斗过几次。《晃晃悠悠》应该算是石康最有名的一个长篇小说。但是熟悉石康的小说的人都清楚,石康这个人写东西非常喜欢大段大段的学习杜拉斯的空行方法,一本书看着很厚,但是其实里面根本就没什么东西。《晃晃悠悠》讲述的故事很简单,无非是青春期的爱情和冲动,获得和失去。这样的小说一抓一大把,石康为什么就能凭借这本小说端上了小说的饭碗呢,因为他胆子很大,大胆的谁都不买账的采取了自己喜欢的偷懒式写作方式,一本好几百页的书,却没有多少字。这样的小说在一些读者面前是新鲜的,甚至有人会说“好意识流啊”。他们都看不到自己有多么的好笑。
end
来自: 豆瓣
Riff$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仔细地分析他的行文,会发现叙事和抒情是分开的,暂且把它叫做抒情吧,虽然糅合了很多意境的描写。这基本上算是石的强项。原文没记住多少具体的句子,大概类似于“泡沫”的词语很多,就好像在作者脑海中正在经历着一场自然演变过程,作者娓娓道来,读者不觉枯燥,反而有一些共鸣。
我想,我们是否能把他的作品看作是一幅抽象派风格的油画?也许这样的想象存在于我的潜意识里面,一个对事件漫不经心的描写,仿佛在油画的中下部用黄色的涂料斜着画出一条直线,当发生下一个事件时,又连接上一条直线,继续用浅色的涂料来延伸出直线,直线不断的延伸。在叙事的间隙,石康常常会泼洒一些深色的涂料来点缀,甚至喧宾夺主,让我更多的思考深色的部分,但不时地看到一些浅色的直线,这真让人混沌。
他的叙述有目的吗?他的抒情有对象吗?就像你现在所想到的,你不再为期末考试的成绩所困扰,你不再为了青春期的问题而困扰,那这些问题存在过吗?答案是肯定的。经过的事情,变成了过去,我们难道会再去要一个答案吗。或者说,这些目的、对象一旦说出来便无味。
写这篇评论时,我有一个错觉,我以为石康写这样的小说是为了娱乐。娱乐?或许是别的词语。原谅我对词语意义的不确定,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当你身处不同的环境,跟不同的人交流,你所说的词语,在每个群体中都有不同的含义。石康写作时的生活状态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混合了,于是作品产生了。这样看来,满足了我们窥视的欲望,而他当时所处的群体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件组成的,我们无法了解。于是更伟大的意义产生了,这书记录了当时当地的社会风情。
在小时候的科普读物上,有这样的命题,一张地图只要四种颜色就可以把任何地域分隔开来,简称四色定律。石康的作品就是地图,而他的描述方式就运用了四色定律。你明确,因为它色彩简单,你混沌,因为色彩混乱。这些在物理学上有更好解释,你处于时空的交界处,当你行动时,你不知道是走过时间上的距离还是空间上的距离,你没有稳定的行走。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书名是《晃晃悠悠》了。
来自: 豆瓣
生活在$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看了以后才知道,这本书的影响如此之大
从《我的薇薇,我的天堂》到《草样年华》,到处有他的痕迹
教室,宿舍,球场,图书馆
恋爱,自习,喝酒,找工作
冲动,郁闷,无聊,很迷茫
无忧无虑的尽情放纵
享受爱情和友谊带给我们的没一丝激情和感动
为了那一去不复返的黄金时代
以青春的名义~
来自: 豆瓣
无风起$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11点到3点晃晃悠悠的看完了石康的这部小说,似乎有些感慨在心中不吐不快,但又似乎说不出什么。
真实,真实的可怕的大学生活。很多人爱这本书是就是因为它真实,好像一张张的幻灯片,回放着自己的青春时光。很多人恨这本书也是因为它真实,很多自己不愿回忆起的往事和情绪又被它“晃悠”了出来。
我的大学比书中晚了十五年。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大学,不一样的人。但一样的是那种“晃晃悠悠”的状态。每天同学们一样的逃课,睡懒觉,挂科(我似乎和主人公一样,睡,不停的睡)。经常做些恶作剧,经常的互相折腾,经常一起吃个饭,想一想只是穷极无聊时的一点消遣。只是我们没动过偷卷子的念头,玩乐队换成了打篮球而已。大学十五年来似乎都没什么变化,不同的只是扩招了,人多了,还有就是找工作的少了,出国的,考研的多了。
幸运的是我们比书中的人物清醒的早,大学过半,大家都基本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兄弟们“晃晃悠悠”的时候少了。现在的人好像比那时候现实的多,我们之间没有了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叔本华主义的讨论,更多的关心当下股市的涨落,FRM,CFA的考试等等。去英国还是美国的选择多过理性与自由的争论。日子就在一天天的瞎忙和中迅速的溜走。
当有一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精彩,成功需要那么多的努力,就开始反思以前“晃晃悠悠”的生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学能够给你很多,但同时它给不了你的也很多。尽量的走出去,看一看,再回到学校或许很多人将换一种生活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没有问题,只是状态不对。
看完“晃晃悠悠”,结束“晃晃悠悠”。我想这应该是最好的结果了吧。
兄弟们,加油!
来自: 豆瓣
lphqll$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相信很多喜欢《晃晃悠悠》的人都觉得自己和书里描写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有七八分的相像,看完《晃晃悠悠》,我觉得自己被赤裸裸解剖了,那些心不在焉的空洞的生活,那些没什么意义的激情,那些时有时无的快乐和悲伤,有的是我经历过的,有的是我正在经历的。
我想起我曾经的青春,就是这样一种晃晃悠悠的状态,在晃晃悠悠当中,却又不自觉跟生活较真,就像陆然,像狗屎一样去思考生活的意义。然而,只有年轻着才能去思考和承受生活的空洞,25岁的我已经不能再这么可耻的单纯着了,一些时候,我胡思乱想,大多数时候,我循规蹈矩。这就是生活,我开始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填满我的生活,这样真的有效果,就这么牛逼的快乐起来,真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书中的结尾写道:"别告诉别人你今天难受过,什么也别对别人说,因为说了也没用。"是的,无论是你,是我,还是他,可以偷偷躲在属于我们自己的角落,絮叨着自己的欢喜和悲伤,你可以放一点音乐,你可以泡一杯清茶或咖啡,你甚至可以故作姿态的落几滴眼泪,或是恣意的放声大哭,可是,狼狈之后,请咧开大嘴嘲笑自己走向人群吧,什么也别对别人说,因为说了也没用。这不是成长,而是人性注定的孤独。
用高小松的《模范情书》来为我的疯言疯语做一个完美的结尾吧----
我是你闲坐窗前的那棵橡树
我是你初次流泪时手边的书
我是你春夜注视的那段蜡烛
我是你秋天穿上的楚楚衣服
我要你打开你挂在夏日的窗
我要你牵我的手在午后倘佯
我要你注视我注视你的目光
默默的告诉我初恋多忧伤
这城市已摊开他孤独的地图
我怎么能找到你等我的地方
我象每个恋爱的孩子一样
在大街上琴弦上寂寞成长
来自: 豆瓣
zita$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这确实是一本青春的书,在晃晃悠悠的状态中的一种青春,谁又不曾有过。
哪怕是单纯、厌世、糊涂、没有目标、青春的影子总是跟着我不走。
哪怕一再地说:记得忘记我。记得忘记我。
它还是如影相随。可是,我已经长大了。
青春确实已经走得越来越远。
我也开始懂得悲伤、无奈、说言不由衷的话儿……
石康说得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在青春的成长日子中,我们掩藏我们的悲伤。慢慢地,我们对别人的好奇心消失了,也不愿意向别人提及自己的苦闷,我们分头流落到自己的一角天地之中而羞于见人,对比较也失去了兴趣。一切变得索然无味。
于是,我们可以说,我们开始真正长大了!
还是忘记我吧!
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何苦记得。
来自: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