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看书问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悟空传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1#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 只看该作者
  我读过的第二部网络小说就是《悟空传》。第一部和大多数人一样,《第一次亲密接触》。
  发现了新版,不得不买来收藏。
  
  
  开始的开始
  以为自己是那只魔猴
  长着自己的模样
  犯着无能的罪孽
  
  后来想起
  总觉得错了
  自己就是自己
  是孙悟空
  被另一个自己追杀着
  是没有过去和将来的英雄
  奔逃着的英雄
  算不算英雄
  
  现在懂得了
  自己就是那只恶魔
  长着同样的嘴脸
  扼杀着昨天的善良
  杀死一切不平等
  比残暴更加残暴
  
  疯狂的杀戮着
  焦躁的等待着
  等一阵微风吹过
  紫霞升起
  只向爱人投降
  
  打死这啰嗦的师父,残躯投入熊熊业火
  跃入那堂皇的天界,管什么玉帝仙佛
  俯瞰这焦黑的人间,孩儿们都已成魔
  除去那恼人的金箍,天上天下,竟再无一人识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2#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看《悟空传》,振聋发聩,大受震撼,忍不住要为那种敢于反抗理所当然的命运的安排的精神和勇气发出赞叹。记得当时看完之后情不自禁写了篇随便,老师看了还问我借《悟空传》看,当时的震撼可见一斑。
      今天看完了同学借我的全版悟空传,却没了这种感觉。《悟空传》的剧本没能给我带来太多惊喜,原有的文字也再没有给我那种激动人心的感觉,也许是时间的关系吧,或许我已经过了某个年纪。
      “五年前你问这一切是为什么,五年后你笑着说这一切就是这样。”我不想承认,但我确实已经有些麻木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3#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 只看该作者
  今何在为《悟空传》的再版写了这么一段题记。
  
  “从写作这个故事到现在,五年过去了。当年为这个故事而欢笑愤怒悲伤的情绪,已经难以回忆。它仿佛是闪电般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又仿佛已经在心里深埋了许多年。我们永远在路上,在为生活而奔波的时候,在发现自己已经不再为很多事而惊讶时,在拥挤的人群中无比孤单的时候,我们发现,所谓彼岸,不过是一个支持自己走下去的谎言。五年前你问这一切是为什么,五年后你笑着说这一切就是这样。今天我不再这样去写文章,写这个故事的时代,也已奔流而去,不再复回。”
  
  时光这只怪兽在漫长的过程中将使我们逐渐丧失掉什么?
  
  初次接触《悟空传》是在念高中的时候。其时正值网络小说开始风行校园,始作俑者应是那本质量低下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细细数来,已是八九年前的事了。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是如何对此书产生兴趣的了,却也不难猜,对于《西游记》这一故事自己自小便是欢喜的,尤以孙悟空这一人物为甚。何不将《西游记》当作悟空的成长故事来阅读?
  
  以少年的情怀写少年的故事,这正是今何在《悟空传》一书的基本手法。今何在,一九七八年生人,写这本书时不过二十二岁左右,与我大学毕业之时年纪相仿。这是一部少年为自己而写的小说。字里行间青春期所独有的思愁对于广大同龄读者而言极具杀伤力。以少年心性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一副模样?于是书中的世界便有了少年眼中的爱与恨,善与恶,伤感与无奈,压迫与抗争,疼痛与甘美。今何在将少年对《西游记》中的主观理解作为《悟空传》一书的主旨,使后者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少年成长故事,伴随着无可奈何的伤感。
  
  今何在的文字并无太多值得称赞的地方,却也中规中矩,不似如今一些所谓的网络作家那般破落可笑。同样平庸的是书中的爱情桥段。九十年代末,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在网络间甚嚣尘上,为无数高校学子所追捧,该现象以及该电影无疑对今何在创作《悟空传》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一点便是套用了孙悟空与紫霞的感情,当然,情节是经过改头换面的。个人并不觉得书中的这段爱情有何动人之处,甚至不如天蓬与月神的故事。
  
  这本书真正打动我的地方是关于抗争这一主题,这也正是今何在所着重想要表达的一个意象。这是属于少年世界的抗争,以一己之力对抗强权主义和命运的不公。如果说天下所有男孩都曾有过成为大英雄的梦想,那么可以说,当年的今何在通过他的书实现了这一梦想。对于读者而言,阅读时的代入感可以增强他们对于这一故事的认同与肯定。这也是我现今重温该书仍会激动感伤的原因,不管岁月如何磨折我们,少时的梦想始终是无法彻底忘怀的。
  
  然而,人是会变的。很多转变是不可抗拒的。所以今何在在五年之后才会写下开篇那么一段话。
  
  其中一个转变便是对于抗争的理解。这里不得不提到现在数量庞大的网络暴民,这些人在网络上不分青红皂白恶语抨击一切,随他们心情决定对事物的评判。很难简单地将这么一大批人定义为素质低下者。就我所知,这些人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以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工薪阶层。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人非要以那般激进荒唐的言论表达他们对世事的看法?我想是他们的抗争方式有问题,不管是对生活本身还是对他人。他们把生活所加诸于他们身上的不公无限扩大,从而在潜意识中形成命运对他们亏欠良多的心态,继而将这种对命运的不满加诸于社会和他人身上,以致攻击一切——即使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所谓的不公有时候其实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悟空式的少年诚然没有上述毛病。悟空所做的是合情合理的抗争,是对强权主义的反抗,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带有浪漫色彩的个人英雄主义。可是,在随后的五年时光里,今何在意识到这种抗争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在命运面前,在生活面前,在真正的不公面前,任何形式的抗争都是没有意义的。悟空式的英雄并不存在,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根本不可能改变世界,我们能够做到的唯一一件事情只能是改变我们自己,无条件接受游戏规则。“我们发现,所谓彼岸,不过是一个支持自己走下去的谎言。五年前你问这一切是为什么,五年后你笑着说这一切就是这样。今天我不再这样去写文章,写这个故事的时代,也已奔流而去,不再复回。”
  
  这就是千千万万的今何在们的悲哀所在。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4#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 只看该作者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还记得吗?这是在高中的时候读过的《悟空传》。
  
  当时看第一页的时候觉得很搞笑,再读几页的时候就发现这其实是一本严肃而认真的书。
  我至今无法去评价它。看那些文字,我被一种盛大而广阔的力量笼罩,内心的起伏无法诉诸于言语。
  在短暂而漫长的人生中,对生活深刻的发问。因为这深刻,而看到渺小,看到脆弱,真实和虚妄。
  这些发问始终潜藏在心灵深处,伴随成长。
  只是问。不知道什么才是那答案。也不知道最终握在手里的会是什么。
  也许太多事情太多东西慢慢都不会那么执着。也许是否寻找答案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曾经,看着那深深的空洞掉下难过的眼泪。现在闭紧嘴巴默然不语。
  其实心里有那片阴影,就一直都在。
  
  高中看完这本书,那会多么年轻。后来不再看它。写的很好。
  以前的版本最后部分不够完整,总觉得有所欠缺。
  
  5年之后,作者出了完整版。刚买下。现在还没看。
  
  作者题记:
  
      从写作这个故事到现在,五年过去了。当年为这个故事而欢笑愤怒或悲伤的情绪,已经难以回忆。它仿佛是闪电般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又仿佛已经在心中深埋了许多年。我们永远在路上,为生活而奔波的时候,在发现自己已经不再为很多事而惊讶时,在拥挤的人群中无比孤独的时候,我们发现,所谓彼岸,不过是一个支持自己走下去的谎言。五年前你问这一切是为什么,五年后你笑着说这一切就是这样。今天我不再会这样去写文章,写这个故事的时代,也已奔流而去,不再复回。
  
  ——今何在
                                        
  我觉得这是一本写在出发前看的书。现在的我又算是已经走在路上了么?
  
  唐僧悟空八戒沙和尚或是那些小妖又或是那些神明,你在他们中看到自己了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5#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 只看该作者
     读这本书的时候是上高二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相遇就再也割舍不下。我不知道它为什么让我如此的着迷,如此执著地相信在那里面有我想要的世界。
      十七岁时它第一次走进了我的世界,我用泪水迎接了它的到来,它用那个神话故事向我打开了它的秘密。
      为那轮回里的悟空而伤心,为不肯忘记前世而今生痛苦不堪的天蓬和白龙马而悲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6#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 只看该作者
  不清楚今何在是何方神圣,但是,这本书丢了以后,我就像丢了魂一样。今天终于在博库买到了新版。欣喜若狂。从高三那年的闷热开始,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表达的机会,在这个我本该啃啃英语的晚上,我却偶然看到我曾抄下的一段话,我知道,我要开始写了。
  那段话我不想重复,每个看过并且还有印象的人应该知道,那是白晶晶的片断,说等待的。一个残忍的描写。后来在一个马其顿的电影中我看到了这样的句子:我的生命因等待而沉痛。同样残忍。
  该进入正题了。很简单,这是一个“西游”的故事。这是个已经从现代主义讲到后现代主义到后后后现代主义的老套故事。甚至在西方被认为是一个喜欢养宠物猴和猪的和尚带着仆人骑马远足的故事。
  不过在中国,有了周星驰,这个故事便有了些爱情。当一个作品中出现爱情,往往总是留下深沉的遗憾而让人觉得回肠荡气。可是,这不是一本凑热闹的书,甚至在我极度鄙视网络文学的高三能让我花掉午饭钱和一个数学晚课,我觉得,是奇迹。在那种粘稠的高考气氛中,它和《小王子》一起让我觉得平静,就像听了莫扎特。我甚至想说如果谁来做调查说最喜欢的一本书,我会填上《小王子》,可以的话我就加上《悟空传》。
  总是这样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这是个不一样的西游故事,四个异样的师徒,艰险的西天之路。新奇或许并没有太大的魅力,而言语背后撑着翅膀闪光的思想才让人雀跃。
  爱。西天的故事里是没有爱的。在吴承恩那里爱只是它的另一种方式:欲望。猪八戒和嫦娥,众女妖和唐僧,甚至连师徒之爱都是那么的恍惚,孙猴子的西去在我眼中只是为了换回自由的苦役。每个人都是。不过在《悟空传》中是有爱的,温暖的爱。八戒和嫦娥在这个轮回里是英俊的天蓬和空灵的阿月;唐僧和白龙马是向往模糊理想的江流和为爱付出的小龙女;而我们的英雄,似乎只有“斗战胜”,紫霞的眼睛也只是在梦中出现。我佩服今何在驾驭故事的能力。韩波说:“世界太旧了,话都被人说过。”今何在却勇敢的写下自己的西游。
  通篇里有种宿命的味道,就像小白龙问过自己:是不是选择任何一个方向都会游向同一个宿命。
  这个故事,我第一次看觉得是讲理想的,觉得我自己就是双儿就是猪八,宁愿承受痛苦也不肯忘记前生。看到双儿痛苦的流泪,看到猪八愤怒的吐出阿月给他的遗忘药丸,那种疼痛我感同身受。在考了一次电影失败之后,我甚至不想说我爱电影。我觉得那就是我的前生。但是,我没有忘记它,我深信,我的理想会以更美好的形式出现在我面前的。哪怕只是做一个单纯的小影迷。而我也的确努力的做好我的小影迷。
  后来我觉得是说爱情的,在天蓬和阿月相拥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一种最纯粹的爱,连天地都不在恋人的眼中,他们在乎的只是对方。还有小龙女,为了江流甚至可以一直当作马,帮助他去追求那有些虚无的理想。就像是最近的《情颠大圣》,只是,谢霆锋的唐僧更加幸运,知道白马就美艳。
  我常常为那一句话唏嘘不已:你和他们不一样,因为你有心。在崇尚绝对自由的悟空身上,爱更加以一种惨烈的方式呈现,在经历了种种酷刑之后,他的眼睛依然放着光芒,只有当紫霞说出伤人的话,才暗淡下去。
  现在我觉得是说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的。金蝉子质疑佛法,就像年轻人质疑前辈,金蝉子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也是正确的。悟空的理想就是自由,做妖精不自由要受神仙管,做了神仙也不自由还是有那么多的规矩,自由就像捅破了的天幕,下着雪,燃着火。那么矛盾。我想到了卫慧的新书第一章引了一段孔子的话,她唯一的可爱之处就是她用了五四以后的白话文:“到了六十岁我就随心所欲但是不越过规矩。”这是一个多么矛盾的境界,孔子都没弄明白,悟空也没有,我就更不能了。这也许是年轻人的通病,姑且说这是病吧,我不会治的,总是觉得周围有那么那么多的规矩,不许10点之后回寝室,虽然10点之后我也不知道能在寝室以外干些什么;不许选别的老师的课,尽管那个老师讲得前无古人后不知道有没有来者的烂,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浪费青春忍受折磨损害身心健康去听她的课,因为她无耻的考勤。我想我会一生都铭记那个老师的哼哼教导,能把宋词讲成京韵大鼓的老师真是世上少有,能把宋诗讲得油渍嘛哗的也实属人间罕见。
  为什么人喜欢定那么些的规矩呢?为了成方圆么?可是其他的形状也是很好的啊。这点我还没有想通,我想,等我想通了,我也就是不逾矩的年龄了。那个时候再看《悟空传》应该是别的感受了吧。
  我对文学概论还没有做到活学活用的高度。结构,我不会分析,但是这本书中的结构就像电影中的闪回,常常让故事穿梭在前后五百年,让人觉得很大气。故事跳脱在今生前世之间游刃有余。而那宿命感或许就来自于此,今生总是在重复前世的事情,一遍又一遍。宿命是逃不过的。命运永远是你无法摆脱的,你是俄狄浦斯,你就必须杀父娶母;你是唐僧你就必须忍受孤独。
  对于其中的文字,我并不对那句写在封面封底的话感兴趣,我更喜欢对那个小虫子的描述,透明的,有时很小,有时很大,有时很脆弱,有时却能战胜一切。就在我几乎忘了这个来自地府的小虫子,而感动于悟空惨烈的牺牲和天蓬阿月缠绵的死亡之时,它又出现了,今何在没有忘记这个道具。于是我也跟着猜测,这是什么,是理想是欲望是爱,也许什么都不是也许什么都是。在今何在用一种悲剧的气氛和语言打动你之后往往加上一个搞笑的尾巴,他让我觉得他在文字中徜徉,并没有迷失方向。
  我总觉得书要能让人反复读才是成功的,我反复读了《红楼梦》因为崇拜,反复读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因为迷惑,反复读《悟空传》因为想感受那种心灵的沉静,在剧烈的跳动之后的沉静。《小王子》是用那种清水般的温柔洗刷着心底,然后觉得自己变得清澈。对了,清澈。我喜欢清澈的人。因为那样简单。
  有点不知道写些什么了。停下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7#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 只看该作者
  花了不长的时间看完《悟空传》这本书,感觉很不同。
  
  看过太多版本的“戏说”西游,这个版本算是比较另类的。书中贯穿的是宿命的思想,满篇满纸都是惊人之语。只是这个宿命太过悲哀。
  
  我喜欢书中那么直白地将很久以来不敢说的话一并说了出来,将一些神的道貌岸然的言辞用比较透彻的言语一语道破。原来神也不过如此,神的规则是这样定下的,神也是欺善怕恶的,神也是不能自圆其说的,神喜欢的是没有个性的事物。活活,神……
  
  我喜欢书中的金蝉子,唐僧的前世,如来佛祖的弟子。那个翩然的智者,有血性的年轻人,当真风采华然。但他只能是个智者,却不能成佛,只因为他是性情中人,而佛是真正的无性情,所以要成为佛,那就只能让他再到尘世中走上一遭。
  
  那个在寺院中养养花种种草的玄奘是最接近佛的,就像小龙女所感的那样,和尚在对着世上所有的事物笑,那种感觉让我想到了佛祖含笑拈花,超然得很。他在佛堂上与法师的一番荒唐的对话也是我认为最接近佛理的,佛无处不在。
  
  孙悟空在一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着自己年少时曾经经历过的一切。这种感觉让我不由感到一阵背脊发凉。人没有比看到另一个自己更恐怖,就像是自己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一切的一切都和自己是无关的,这种感觉才让我真正感到凄凉。
  
  天蓬永远唉声叹气地仰望夜晚的繁星明月,沙悟静无休止的拼凑着碎了琉璃盏,阿瑶宁为妖而不返天庭,阿月的银河只为一人铺展,紫霞的轻纱还攥在死去的齐天大圣的手中。真正的齐天大圣已经死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8#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写了什么,我理不出头绪,却确确实实地伤感。
  当唐僧默然的站在一片洋洋洒洒的落花下,当八戒和阿月(嫦娥)相拥火海,当悟空终于了毁灭自己,当紫霞抱起他的尸体步入火海幻化为紫烟与金光缠缠绕绕,当悟净与辛苦收集了五百年后再次被王母丢弃的玻璃瓶一起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当阿瑶用鲜血染红花果山,当小白龙以自悔而换来浇洒花果山的雨水……我很沉默,我真的感伤。
  这些可爱的人(他们是实实在在拥有灵魂的人们)热爱生命,热爱美好的事物,他们有强烈的欲望,追求世间一切的美好,他们与生命对话,向生命质疑——他们不为世界所容。
  妖是什么?妖不是神造的,妖不为神所控制。盘古是妖吗?
  世间,早早写下了束缚人们行事的条例,有形,无形。当你破坏了其中的规则,你就是妖。无论你有多少的理由,人,生命,是不可以向世间的律条挑战的。
  
  “孙悟空死了。
    许他早已死去。当年从炼丹炉中跳出来的,不过是那太强烈的欲望。
    孙悟空在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就死了。”
  
  “纷纷落叶飘向大地,白雪下种子沉睡,一朵花开了又迅速枯萎,在流转的光的阴影中,星图不断变幻,海水中伫立起高山,草木几百代的荣枯,总有一片片迎风挺立,酷似他们的祖先。”
     
  是了,欲望,终将不会死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9#
发表于 2012-7-29 00:49:3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忘记怎么感动,你可以翻开这本书。
      如果你忘记怎么落泪,你可以翻开这本书。
      如果你忘记怎么大笑,你可以翻开这本书。
      如果你忘记怎么悲伤,你可以翻开这本书。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他远离了现实,却偏偏是对现实最发泄的呐喊。他行文流露着幽默,却偏偏读着读着却忍不住泪流满面。这个故事关乎理想,关乎爱情,关乎执着,他用天马行空的方式,狠狠砸开被现实层层包裹起来的僵硬的心。
  
      本来想点5星,但最后还是匆匆划过,点到了4星。不是因为这本书本身有什么不足,而是因为自己居然没有再翻开一次的勇气——
      我想缩在现实的壳里,害怕那被再次砸开的痛快。陷在这茫茫的红尘,剥开伤疤的代价也就是重新结痂。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01:09 , Processed in 0.0624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