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7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味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1:0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美好的一顿,除了包含视觉享受,还有那些味觉回忆引起的旧事旧情。每段人生都有百般滋味萦绕在心头。请跟随“真心女人”李子玉,一起细细分享这世间的美味与情味。
      本书作者从儿时食物开始一一细数:猪油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686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3 08:22:28 | 只看该作者
      也许看这本书的时候,也许第一页不会勾起你的任何兴趣,但,这本书,就好比乌龙茶,越是往下翻看,就约会翻动你的好奇心,以及你对作者所说的那个回忆,或者那部电影,那个主题的,某些所思所想。你会心旷神怡,原来,自己也是一本书,也是一个艺术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3 09:00:3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以食为珠以温情的回忆为线串起来的女人成长回忆录。每一篇闲散的记述都与饮食相关,粗一看你以为是在写食,其实不然,作者只是将食物作为了人一生必不可缺的一个环扣,一个引子,一个亲情、爱情都不可或缺的关键。
             李子玉,原名李玉莹,香港著名散文家,李欧梵现任妻子。20世纪70年代中期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随后赴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取得社会学学位。
      幼年时的她,随外婆居住在九龙城的一幢旧楼里,祖孙三人挤在一间分租屋里,厨房与卫生间都是公用。因外婆烧的一手好菜,所以,很小开始她总是会躲在一旁偷看,梦想着长大做一个厨师,可是外婆总是不让她和哥哥靠近厨房。但随着外婆的年事已高,经常生病,她才得以渐渐走入厨房,有机会尝试去做。可是,好景不长,她开始做菜的兴趣越来越淡了,因为每次进厨房都是因为外婆生病,她害怕外婆会忽然有一天离他们而去,忽然间,她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变成了一个有着很重心事每日祈求上苍保佑外婆长命百岁的大人。可是,事宜愿为,外婆在吃过她利用暑假打零工挣钱请的西餐之后,撒手离去。留下她与哥哥相依为命。
             外婆离世之后,他与哥哥靠远嫁美国的妈妈寄钱过日。自然,她挑起了家中一日三餐的重任,开始学着去菜场,学着讨价还价,学着怎样用最少的钱吃饱肚子。
              1976年,她前往美国南伊利诺伊州大学攻读社会学系,她认为读了中文再读社会学就可自动助她成为一名作家,结果取得学位后并没有如她所想,她找不到一份工作,只能开始漫长的八年陪读生涯(丈夫邓文正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这期间,她在咖啡馆打散工,做咖喱饺送去订购的地方卖,在家中开办零时的学生食堂,为留学在外的华人友人解决吃饭问题。艰难的生活使她没有机会拿起笔成为一个作家。
              1991年的冬天,她与邓文正协议分居,分手是邓文正提出来的,离开之前,她为丈夫做了几个小菜,其中一样是五味牛腱,后来她问起文正味道如何,文正说:”香味是够的,甘味适中,甜味不足,辣味太重,,“她听后感慨的大笑:”我们共同度过的婚姻里,不也是甜味不足,酸辣有余吗?”n年以后,当她做了同样的五味牛肉之后,现任丈夫李欧梵却说:“甜味太重,而酸辣不足。”因为李欧梵不能吃太甜的东西。同样的食物,不同的人吃着却是不同的反应,婚姻何尝不是?
             接下来的十年,她饱尝抑郁症之苦,曾四次自杀未遂。2000年9月,她与李欧梵在美国剑桥注册结婚。李欧梵是前夫的好友,曾五年时间在她家缴费吃饭。这段姻缘将她从无任何活着的状态转向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她随夫往来于美国与香港间生活,丈夫讲学,她除了照顾一日三餐外,无需再为衣食奔波,有了时间做一个业余作家,坐在咖啡店里,一边啜着咖啡,一边执笔,让周边的的人物活动,带动这她的笔杆移动。
             离婚之后,她与前夫相处的非常和谐。她说,因为,没有了婚姻关系不再有期望及要求,紧张的关系造成的压力也就自然消失了。前夫恢复了表哥的身份。
             前夫,她,丈夫,三人现在的相处之道是自然而舒坦的“不执着,不作无谓的要求,但彼此都付出关怀与爱心。”丈夫李欧梵时常对她说:“你是个幸福的女人,前夫和丈夫都疼爱你。”正因为这些温情的鼓励与打动,她终于走出了抑郁,她说:“我确实也感到很满足,上天对我也真的不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6 17:22:21 | 只看该作者
      以人机床一体状态读完了李子玉的《细味--food memory》、是很轻松的小散文很好读。一篇一个菜色然后还有那在菜色中的无穷无尽的回忆。
      读完后很想尝一尝的是《生命存在的证据--清蒸鱼》、《空前“绝味”的马六甲海南鸡饭》、《孤独而实在的花生酱多士》。
      
      很多简单的东西因为承载自己太多的感情所以就会 变得不一样起来吧。
      
      “就这么一条清蒸鱼,加上 白米饭一碗,我就是如此这般的过来四个月,有曾换过口味吗?我记得是不曾。”
      “为了证明生活是无聊的,我 每天不断重复地做着一些事情,连味觉也重复着,每天吃着一尾鲜蒸鱼,是表示我跟另一个生命有接触,一尾活跳的鱼被我吃了,我因此而感到生命的真正存在,而又在我口中消失。”
      刚开始不懂作者的所为、读下去才慢慢知道作者有不间断的抑郁症、病发的时候浑身提不起劲、可她好几次都是在顿悟中走出抑郁症的阴影。清蒸鱼就是她某一次抑郁症的陪伴,还是见证?
      经历不同所以对同样食物的理解不同。
      一尾清蒸鱼,于我来说是开心的。汕头的海鲜多到让人无法想象,几乎每天晚上都能吃到好吃的海鱼。我还记得要是我妈买的是河鱼的话,我是一筷子都不会去碰的。出去外面吃,爸爸会点好吃的更贵的鱼,那个时候都会不说话只专注着盘中雪白的鱼肉,当然还要有油酱油,不然绝对是不够好吃的。
      高中住宿学校偶尔有的鱼让人嫌弃啊。可是高二开始因为有那么一群人陪着你吃饭、所以会开始吃学校的鱼。可是还是不会去碰蒸鱼而是转战炸鱼,然后各种老干妈或者味是达,鱼的腥味被掩盖掉了,也就能够下咽了。
      提起味是达、突然想起我们那时候放在学校食堂的酱油总是会被别人拿去用,消闲的味是达还被人偷了去。于是乎我们竟然在吃饭的时候开了个批斗大会讨论要如何保护我们的酱油君o(︶︿︶)o
      
      
      
      
      
      
      
      
      发现很多的食物都是跟母亲有关啊。果然是抓住一个人的心要先抓住他的胃吗?
      
      
      “饭最后送上——圆滚滚如玻璃珠子一般大小的鸡油饭团,我们用手抓上一粒往嘴里送去,入口甘香油滑,鸡肉更是鲜美肥嫩”
      描述食物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啊。好吃的东西吃的时候都只顾着吃了,要如何用眼做照相机记下它的卖相,用笔描述下来更是 难上加难。
      国庆回家在舔舔的推荐下去吃了家附近的本味轩、他们的招牌菜就是海南鸡饭。饭上来的时候还觉得料好少,可是第一口饭下去的时候就被惊艳了,瞬间觉得好值得好满足好幸福啊O(∩_∩)O~
      鸡油饭的香味,真的如同李子玉描述的一样。
      欣喜不知所以然。
      
      
      
      
      
      总而言之,看这本书会想起很多自己的事情。一味菜,在作者看来是那样,在我们看来又是另一个模样。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28 03:59:54 | 只看该作者
      柴米油盐酱醋茶,
      
      
      酸甜苦辣咸涩麻。
      
      
      七物七味应细品,
      
      
      一心一意善当家。
      
      
      醉翁之意岂在酒,
      
      
      巧妇技艺不须夸。
      
      
      若然解得其中味,
      
      
      从此不羡诗酒花。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16 14:30:09 | 只看该作者
      《细味》周日上午读完的李玉华饮食人生,一本从童年的猪油拌饭开始写起的故事篇章,从香港到美国的成长记忆,前后两任丈夫的情感波折,少女到女人再到妇人,她边做饭边过日子,苦难饥饿抑郁症的折磨,轻描淡写成就菜肴。大起大落,颠簸流离后收获的幸福,这个女人的细味日记,值得每个女人品味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22 09:00:32 | 只看该作者
      我想不出来什么好标题。
      
      看到这本书是在图书馆的推荐页面上,当时借来后就很喜欢,每道菜都有典故,满满都是爱。作者的文字功夫实在好,娓娓道来一个个故事,平淡的叙述之中饱含深情。
      
      也许每一个爱做饭的人都是用心生活的人,也是能从平凡日子中活出不同滋味的人。细味,重在一个细字,用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食物、对待人生,即使童年不幸、婚姻失败、抑郁缠身也用灵心巧手变幻出一道道佳肴。酸甜苦辣咸,一道菜就是一种心情一页书签,一天天做过来写过来就沉淀为了现在的李子玉,愈发剔透和沉静。
      
      狼吞虎咽有害健康。细味,才能发觉天然的味道,才能吸收到真正的营养,才能让每一个细胞都获得呼吸舒展的空间。我已经走得太快、吃得太多、想的太少。。。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25 15:20:37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的一生的经历,情感的变化都点滴在各色菜肴力,这也勾起我对爷爷奶奶的回忆,回忆也在菜里,因为现在人在深圳,吃的菜的口味却是四川湖南湖北那一带的味(因为在深圳的人口比例里这几个地方的人最多),实在吃不惯那些味,再加之我的肠胃本来就不好,更受不了,特别是麻辣,简直抓狂,直至无奈。所以开始了自己做菜,却发现初下厨房的我也能拿捏那些陌生的器具,也能煮出和味的菜来,又发现这些做法跟味道上跟奶奶颇为相似。人在外,肠知乡愁。
      另外这本书的文笔是属于那个时代所特有的,说话谦让、恭维,带点含蓄,有些词是很正统的书面化用词。我想这样的一本书比较适宜那些经历了很多事后的人看才会真正体会各种的所传达的情愫。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11-22 11:10:0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很温馨的书。
      能算是回忆录吗?里面有她从小到大的点点故事。
      故事中,还穿插着菜谱——做菜的方法。菜谱是零散的,不是固定的菜系,都是家常菜。菜的香气弥漫全书,作为一条引线贯穿着一个个小故事、一段段回忆。
      作者的笔触很细腻,很温柔。
      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去读的书。
      推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11-28 19:53:5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只把它当一本菜谱或食经,那可能很让人失望。
        但细细读下来,食物的味道在过往的岁月中流转。人生或清淡或油腻。一个人经历了一生,而这一生她总是在和食物打交道。或许她更能尝出自己人生的味道。更能知道如何选择自己的口味。
        食物、往事
        细细地咀嚼,味,在唇齿间,在脑海中。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5 13:07 , Processed in 0.0515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