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驳圣伯夫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0:4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书既不是论文也不是小说,而是一部艺术作品。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然后笔锋一转,尖锐犀利。作者强烈抨击权威批评家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机械和错误,及因此造成的对当年法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554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10 03:44:12 | 只看该作者
        某些人,不吃透,完全译不了,译出来完全不是那个意思,普鲁斯特也是一个例子。
        比较王道乾与沈志明二先生《驳圣伯夫》译本,特别说明问题。王先生优美从容,以我所见,关键处却有把握不好转了向的地方,也应该有刻意隐晦的地方,比如普鲁斯特描写手淫的那篇,男生细读一定知道。沈译文如其人,风风火火,大大咧咧,句子有点急促,不过该把握思想精髓处,确实把握到了。
        王先生译本,与我们对普鲁斯特的想象太过相像,这可能并不好。好像普鲁斯特本人完全就是一块絮絮叨叨的玛德兰蛋糕哪。
        沈先生译本让我对普鲁斯特有新发现,那里面有着起伏和变化哪,并不是一个语气从一而终的。这根本不是一腻腻歪歪的病人。据说他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日夜写作,体力或许透支,精神上强得很。
        普鲁斯特对上流社会熟悉得很,也看得很透,时时还很尖刻。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
        我们对西方作家太过敬畏,以为是隔不几年天上就掉下来的奇才,敏感、孤独和病态。普鲁斯特是这样,尼采,本雅明,克尔凯郭尔,乔伊斯全是这样。其实他们都是西方思想史上一连串的蚂蚱里面不肯规规矩矩排队的突出的那几个,本质都是蚂蚱,各怀才华,各有怀抱罢了。每个人都对传统吃得很透,所以才能反拨。
        照着本来的文体、语气、节奏译吧,别太天外飞仙,不用在奇幻上再加奇幻了。
        譬喻,我对这个特别有感觉。沈先生译本里,譬喻是上升和华彩,字字句句带着念头和思索,不单是为了譬喻而譬喻。王先生那里就太平了,仿佛是可有可无的絮叨,看不出来为什么要有这一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10 15:19:26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哪个磨难是只摧残人而不成就人的。病榻也可以是伟大的缪斯或情人,她为日夜相伴而回赠于普鲁斯特的,是在现实及其心灵故园间自由往返的能力。
        
        普鲁斯特谙熟这样的游戏:通过碰触物体解开封印,释放和复活亡灵一般禁锢其中的往昔。如此,在此刻之外有另一种时刻,活着之外还有别样的生活。
        
        普鲁斯特独占这一切,端在《一天上午的回忆》。而《追忆似水年华》见证到魔法的纯熟,从容和优裕。
        
        普鲁斯特让我们患上和他一样不可救药的思乡愁、怀旧病:浸过茶的烤面包散发天竺葵和橘树的香气,通往童年永远明媚的清晨;发亮的不平的铺路方石,指示在威尼斯的某天,河上轻舟曾穿越了婆娑的阴影;一种卧姿召唤来过去的房间,有潋滟池塘相伴的古堡,出游和登山……
      
        是的,让人感到活着,除了呼吸,还有回忆;回忆是超现实的时刻,真实从来而永远蕴藏其间。
        
        普鲁斯特不是似水年华之流上,载沉载浮的悠闲舟子,他是平常的一天上午,把自己和舟子同时入画的画师,绘出了一瞬即永恒的精神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2 19:26:50 | 只看该作者
      丁香。细碎的。与时间的迎迓。象牙白色玫瑰拱门上重瓣蔷薇如瀑布一样倾泻下来,紫红瀑布,夕阳和极远处教堂的钟声,为这一副属于华托式的带着淫逸享乐的洛可可风景画蒙上一层琉璃光泽,在瞬息之美和永恒不灭之间偶然被撞见的诗的恍惚和香氛。它即是普如斯特这一朵银红色长长的云,又涂抹了王道乾凝厚稠密天鹅绒质地的深棕和旧金镶边。不得不使我们叹服和欣慰,被天赋的能力和只属于文字的异域--才情的圣坛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2 23:05:43 | 只看该作者
      转载来自http://www.heilan.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7947&highlight=%D2%BB%CC%EC%C9%CF%CE%E7%C4%DC%BB%D8%D2%E4%CA%B2%C3%B4
      
      黑蓝专栏0703:《一天上午能回忆什么》
      黑蓝专栏0703
      
       一天上午能回忆什么
      
      赵松
      
      
      
         从时间,或者从生命本身的角度来说,普鲁斯特与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他是个做折返运动的人。别人在生命的时间里基本上是单向的,与时间的方向相同的,而他不是,他在抵达了某个恰当的点上的时候,就忽然转过头来,向过去跑了去,但他不是回到历史记忆意义上的那个过去,而是把过去当成了未来,通过自己的文字,去做一次重新构建与发现。这样的转折,显然指的就是那套漫长的《追寻逝去的时光》,一座前所未有文字大教堂,里面回荡的不是神甫诵解经书的声音,而是他个人的“创世纪”,这个雄心勃勃的哮喘病患者面对奔涌而至的时间,重新深入过去记忆的黑暗丛林,使很多事物重新焕发出光亮,好像它们从末存在过似的,当然,它们也确实就是新的,毫不费力地就离开了过去的时间,变成了另一种现在时的存在。而这个转折的出现,其实是有先兆的。它就是那本被称为既不是小说也不是评论,而是“作品”的《一天上午的回忆》。
      
        对于那些想读一读普鲁斯特的那七卷伟大著作,而又望而却步的人们来说,这本小书是个不错的临时愿望寄托处。它不沉重,甚至可以拿着它,纵谈普鲁斯特式的时间观念,以及对文学神圣性的洞察与苛刻,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驳圣伯夫》,显然,如果你读过之后就会发现,他就是想把这个曾经让波德莱尔都低声下气的专门以写评论著名的老家伙身上的绅士服饰剥得光光的,他不厌其烦地把这老头说过写过的傻话都拿到一起给你看,拿着他的手术刀式的笔尖挑起来,告诉你其中的虚伪精神以及错误的评判角度,还有陈辞滥调。你知道他是苛刻的,但又不能不被他的敏锐言辞所打动,你慢慢发现他不仅仅是在为那些被误解的大师们辩护,而是在毫不客气地扭转一种大家都习惯了的评论方式的方向。原本给人以绅士庄重印象的圣伯夫式评论,在普鲁斯特式的聚光灯转向后的照射下,转眼间就变得如此不堪入目,似乎圣伯夫犯的是不可原谅的道德上的错误,而不只是评论上的一家之言。这就是普鲁斯特的厉害之处。他是如此之锋利,但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总能宽容这种隐约有些刻薄的气息,因为他的主要气质还是内敛而柔软的,甚至隐含着某种因过敏而来的脆弱的味道,而他那弥漫式的缓慢流动的文字,可以令你不知不觉地就沉湎其中,好像里边包含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让人食之成瘾的却又不会致命的毒素。
      
        “对于智力,我越来越觉得没什么值得重视的了。我认为作家只有摆脱智力,才能在我们获得的种种印象中将事物真正抓住,也就是说,真正达到事物本身,取得艺术的唯一内容。智力以过去时间的名义提供给我们的东西,也未必就是那种东西。我们生命中每一小时一经逝去,立即寄寓并隐匿在某种物质对象之中,就像有些民间传说所说死者的灵魂那种情形一样。生命的一小时被拘禁于一定物质对象之中,这一对象如果我们没有发现,它就永远寄存其中。我们是通过那个对象来认识生命的那个时刻的,我们把它从中召唤出来,它才能从那里得到解放。”普鲁斯特在这本书的序言开始段落这样写道。从全书的角度来说,这段文字值得特别注意。这里涉及的几个关键的概念,是需要琢磨的。比如“智力”。或许在那时普鲁斯特的个人辞典里指的是日常理解吧,那种常识的范畴里知识性的思考。还有“印象”。这是感觉与记忆共同的产物,而不是凭空想象。没有凭白无故发生的印象,只有在感觉与具体“事物本身”发生某种关系的时候,在记忆中才会有印象产生。通过对这几个概念的运用,普鲁斯特使“感觉”的重要性达到了超越和“摆脱智力”的程度。因为“智力”所能把握住的只不过是那些平常的事物,而不是那种独特的可以使记忆鲜活地寄存其中的事物,它无力“召回过去的印象感受作为艺术的内容”。只有感觉才能重新发现那些特殊的事物,并且能引燃那些已处于黑暗中的火药般的记忆存在,变成灿烂无比的焰火,从而照亮那些早已逝去的时间,使之变成新的现在时的现实。如果没有这种摆脱了智力的感觉,那么即使我们拥有的记忆在理论上保持着那种日常的有效性,也仍旧不能改变过去是一个失去的幽暗世界。
      
        另外,普鲁斯特说的是“摆脱智力”,而不是抛弃智力,那么显然他并不是要把“智力”逐出艺术的殿堂,就像不能因为艺术家的存在而把那些不懂艺术的人都逐出社会一样。他要做的是把感觉的放置于至高的层次上,而将“智力”放置于相对“低下的层次”上。因为他很清楚的是,“不过,出于智力的真理即使不如前面所说感受力的秘密那么值得重视,但也有其值得重视的方面。一位作家只能是诗人。我们这个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在我们这个并不完善的世界,以及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艺术杰作,也不过是伟大才智遇难沉船漂散在水上的一些残留物,即使是这样,将散见于外的情感之珍宝借助智力的网络紧密连结在一起的仍然是他们。如果人们相信,在这一重要问题上,人们没有认识到他的时间中那些最为美好的时刻,那么,破除怠惰迟钝,感到有必要说出他亲历的时间,这样的时刻必将到来。……我在开始谈到智力所处这种低下层次的性质,对于艺术家来说,也许是最为重大的问题。”在这里他强调了“智力”的组织网络作用。而这种作用对于感觉印象里的过去时间的重现,显然是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的。然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推一下再拉一把智力,“而智力这种低下层次的地位,依然需要智力给以确立。因为,如果说智力不配享有崇高的主冠的话,那么,也只有智力才能颁布这样的命令。如果智力在效能的等级层次上居于次要地位,那么,也只有智力能够宣告本能处在首要地位。”在指出智力的功能性意义的基础上,他实际上要引出有条线索,一条是对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批判,一条是对这种感觉触发式的追寻过去时间的文学尝试。
      
        不难看出,在这本小书的写作过程中,他是压抑着某种兴奋的。因为他意识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因为他以前的那些写作尝试都没有让他感受到过这种强烈的冲动力,以前的他只能算是一个极有天赋的仿作者。无疑,这种冲动于他其实意味着一种发现。而且他知道自己必须在克制中通过不张扬的描述才能使这种方法慢慢呈现出来它大致的样子。他花了七章不多的篇幅体会了一番这种对“逝去的时光”的重现手法。他就像一个天才的乐队指挥家和作曲家似的,知道自己马上就要组建起自己的乐团了,甚至已经摸到了几个主要乐器,他的手指在克制中随意地抡动出几个似乎不很规范的旋律,而事实上它们已经开始透露出未来的交响曲篇章里的一些重要因素和构成方法了。在这些篇章里,他毫无顾忌地展现了自己的敏感、细腻还有脆弱,并在那些片断式的小规模的追寻过去的时光过程中展示着自己独特的角度与方式。由这些片断引发的更大规模的想象与重现,仿佛洪流般发出的强烈涛声已经在近处回荡了,而他,却在这里点到为止,心里却就此隐匿了一个重大的秘密。他发现的其实是一种方法,一种使过去重现――不,不仅仅如此,而是用那些重新发现的过去碎片重建一个崭新的现在时的世界――的方法。这种方法一旦成形,就必然有另外一面,那就是观念层面的,方法论层面的,对某些旧有观念与方法的批判,任何新的创作都暗藏新的评论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创新都是对旧有成规的最有力的批判。在这里普鲁斯特来了个声东击西。用一个小说式的东西预言一个新小说的出现,不管怎么说都有些不明智,不如用批判圣伯夫的方法来预言一种新小说的出现那样更有意思,当然,也正因为是批判的,所以这预言反而显得更隐晦了,更容易被人们忽略。普鲁斯特母亲给他的那句话是有智慧的,当时他正急着想向她透露关于圣伯夫的文章的内容。母亲是这样回答他的:“就当我不知道,就去写吧。”
      
        当普鲁斯特用《圣伯夫的方法》为作名目来开始批判的时候,应该能够意识到,其实换个角度看,从这些批判文章中同样可以推论出一篇《普鲁斯特的方法》。当然,在批判圣伯夫的过程中,他的那些方法是隐藏在下面的,就像一条地下河似的,暗自流动着。事实上,现在看来,圣伯夫在文学评论上所持的观点,更近似于一个社会学家,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评论家,或者说他更适合去当一个传记作家,因为他是如此关注作家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与逸事、种族血统、家庭环境、早期教育还有社交等等琐事,以至于把作品本身放在不那么重要的位置上,这实在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在当时,以这种方法做评论的圣伯夫先生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权威。这里面最为关键的一点,不是别的,正是对作品作为一种存在体的独立性的忽视,是对以及作者自我与其日常自我的明显差别的忽视。普鲁斯特这样写道:“一本书是另一个‘自我’的产物,而不是我们表现在日常习惯、社会、我们种种恶癖中的那个‘自我’的产物……这另一个自我,如果我们试图了解他,只有在我们内心深处设法使他再现,才可能真正同他接近。我们心灵的这种努力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驱散的。”这种说法是很耐人寻味的。因为在日常生活状态下,人们是那么容易忽略那“另一个自我”的存在。人们常常搞不清楚哪个“自我”是“日常自我”,哪个“自我”是“作者自我”,人们总是习惯于用“日常视角”去分析和判断一个作者的创作秘密,因为角度的错误,所以人们才会有日常层面的对作者的无尽苛责或纵容。在这个章节里还有一点很值得注意的是,普鲁斯特还特别强调了文学与科学的最大不同以及作家的真正处境,“在艺术领域(至少按科学的本义而言),并不存在什么创始者、先驱之类。因为一切皆在个人之中,任何个人都是以个人为基点去进行艺术或文学求索的;前人的作品并不像科学领域那样构成为既定的真理由后继者加以利用。在今天,一个天才作家必须一切从头开始,全面创建。他并不一定比荷马更为先进。”这种观点无异于是给那些持发展进步观念的文艺批评家们泼了桶冷水。如果说这种观点还有些大而化之的意思,那么针对圣伯夫那种谈话式的文风,普鲁斯特对文学工作的定义则要更具体深入一些:“文学工作是在孤独状态下,让对他人说的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说的话语都沉默下来,这类话语尽管为我们所独有,但其中并没有我们自己,我们就是用这种话语判断事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面对自己,全力倾听、努力表达我们心灵的真实的声音,而不是谈话!”
      
        为了更深入地批驳圣伯夫的观念和理论,普鲁斯特精心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三位天才作家:奈瓦尔、波德莱尔和巴尔扎克,作为证明圣伯夫批评之错误的例证。当一个人获得了某种权威地位的时候,如果他同时又是个自以为是的人,那么就会时不时的说些看似轻松而不失尖锐的蠢话。圣伯夫在评价奈瓦尔时就是这样的情况:“热拉尔-德-奈瓦尔,像是往来于巴黎、慕尼黑之间的旅行推销员……”尽管普鲁斯特也认为奈瓦尔的小说中“智力还是过多了”,但他还是对奈瓦尔的文字在气氛、色调、梦幻般的回忆等方式的分析,发现了这位天才作家与自己追求的方向的某种亲缘因素。这样的启发式文字比比皆是,“这些地名不是对现实时间的回忆形成的,而是出自这种新鲜感带来的欢欣,而其基质却是焦虑不安,这种欢欣主浊那种所谓‘奇妙的疯魔’……”,“任何感觉敏锐的人都能从梦幻留给我们的某种锋利尖点获得启示,‘因为没有比无限更尖锐锋利的了’”,“气氛并不在字词之中,也不是字词可以表达的,气氛存在于字里行间,像尚蒂伊的晨雾一样。”“就是这许多值得人们祝福的上午,某种失眠开掘出来的上午时间,在一次旅行令人神志纷乱震荡中产生的这种时间,这是我们真正有血有肉的沉醉,罕见的机遇,它们像奇迹一般始终把那种种令人激动的色彩保留下来,梦的魔力就把这种种色彩纳入我们的记忆,就像收存在神奇的洞穴中,在那特有的气氛下再放出神奇缤纷的色彩。”“如果我们试图通过分析我们的印象,以寻求印象的主观性,那样,我们就使形象和画面消散泯灭了。由于失望,我们借助那种叫作无从解释的梦,借助火车时刻表、旅行家的记述、商人的姓氏以及一个村镇的街道名称、巴赞先生的笔记(其中每一种树木都有名称),来给我们的幻想增加养料……”
      
        如果说在奈瓦尔那里圣伯夫的评论还只是流露出某种轻率自负的愚蠢习气的话,那到在波德莱尔这里,圣伯夫的文学评论方面的陈词滥调及其庸俗而自以为是的本性则可以说是一览无余地呈现了出来,什么“可爱的小伙子,波德莱尔游乐场,受到重视,让人看见……”等等等等。以至于在写不到三页的时候,普鲁斯特就忍不住这样写道:“对于圣伯夫,不知多少次人们忍不住要骂出口:老混蛋、恶棍!”这种激烈的言辞出现在文学评论文章里,多少让人惊讶得想笑,但又不能不说声痛快之至。由此亦可见文风温和敏感细腻的普鲁斯特也有金刚怒目式的一面。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脾气不好,而是因为圣伯夫实在是聒噪的太过庸俗了,更让普鲁斯特觉得难过的是,波德莱尔本人在面对圣伯夫这种庸俗的时候竟然表现出那种怯懦和谨慎局促的状态,目的只是想得到圣伯夫大叔的一篇差不多的评论,而伯夫大叔从来没有真正满足过他。痛痛快快地揭批完了圣伯夫大叔之后,普鲁斯特跟在奈瓦尔那篇里一样,掉头就转向了对波德莱尔作品的深入评述中去了。他要用自己深入精辟的解析,取代圣伯夫的那种庸俗评论,以展示他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评论是什么状态的。他清晰而冷静地转述了波德莱尔在日常生活中悲惨的状态:“他一直到死都是在愤怒之中:当他躺在床上,瘫痪不起,在痛苦中煎熬,他曾经怀着激情热爱过的女黑人又来找他要钱,这时他因失语症说话已经含混不清,只能急躁狂乱地说出几个字句,像是在骂人,他是在咒神侮教,诅咒曾经给他治病后来又离去的修道院长。”然后普鲁斯特笔锋一转,通过波德莱尔晚年的样貌特征,概括出这样一种令人惊叹的观点:“实质上世界上只有一个诗人,从开天辟地之始,他的生命断断续续与人类的生命一样久长,只是在这个世纪,经历了痛苦而残酷的时间进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波德莱尔的一生,经历了宁静而勤奋的时间过程,我们说这就是雨果的一生,经历了飘荡而又无邪的时间历程,这就是热拉尔-德-奈瓦尔……”在这篇文字的最后结尾处,普鲁斯特的陈述近乎宗教布道辞一般庄重:“人的生命唱出的歌,有时是相互抵触的,在一部如此伟大的作品中,这又是很自然的,这一切都包容在‘神秘的深沉的统一’之中,生命之歌又相互连通相互融合,这样,各个部分彼此可以相互认知,在我们心中,只要接受了它们,它们就能相互体认,‘相互应和’”。
      
        对巴尔扎克重新认识,在普鲁斯特的写作进程中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因为在这个时候,普鲁斯特才终于透过巴尔扎克作品粗糙表层、庸俗笔调,看到并理解了其力量博大、包罗万象、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本质与多层次的结构,还有那“没有风格”的风格。而在此之前,普鲁斯特在文字上应该是那种异常挑剔的,甚至可以说有着某种文字洁癖,而这对他的气质性格来说,再正常不过的了。巴尔扎克这个曾令他轻视的作家,最终却给他以最有力的启发。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没有对巴尔扎克这类力量型作家的重新认识,而仍旧秉承其一贯细腻敏感而精致的文风,普鲁斯特如何可能写出那么庞大的一部小说杰作呢?估计写不到一半就早已哄然倒塌了,因为任何一个有经验写作者都清楚,单是细腻精致的风格是不可能造就博大的作品的。事实上,把福楼拜跟普鲁斯特联系在一起是容易的。而把巴尔扎克与普鲁斯特联系在一起常相当不容易,因为表面上看他们太不一样了。不过这又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写作上的重大影响,可能往往就发生在表面上看风貌大不相同的作家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巴尔扎克的风格对于理解普鲁斯特的风格有着异常重要的旁通作用。“风格是转化改造工作的鲜明表征,是作家的思想对真实性所发挥的作用,对巴尔扎克来说,就风格本义而言,他是没有风格的。”之后,普鲁斯特又精辟地概括比照了福楼拜与巴尔扎克在风格上的本质不同:“福楼拜的风格,真实整体的各个局部整合为同一实体,各个侧面广阔展开,具有单一的光泽,其中绝不带有任何不纯的东西。各个侧面因此都有折光性能。任何事物都可以呈现,是映现,是决不会歪曲完整均质的实体的。任何不同的东西都在其中被转化并加以吸收。在巴尔扎克则不同,风格所未完形的各种成份同时并存,还没有被融合转化吸收,风格并不能暗示、反映什么,风格只是解释。风格借助最有力的形象进行解释,但不是将形象连同余下的一切融合起来,是形象使人理解他所要说的内涵……事实上,形象之美,其中是有思想的,不论思想是多么微不足道。”尤其值得一提的还有一点,就是激情的价值,他这样分析道:“阅读巴尔扎克的作品,我们还会不断感受到那种激情,几乎可以说,那种激情需要给以满足,只有杰出的文学才能缓解我们精神上的这种激情。”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普鲁斯特疾病缠身的那十几年写作最后的巨著的历程中,除了对文学本身的信仰以外,还有令人震惊的持续的激情在支持着他向前推进。虽然如此,他还是非常清楚巴尔扎克的缺陷与不足,但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巴尔扎克独特的风格与方法的发现,他甚至挺喜欢巴尔扎克有些时候的粗野思维:“巴尔扎克说:‘荷马……与缪斯姘居共处。’”他为圣伯夫因此言辞而恼怒感到开心。“那种玩玩文学艺术的观念是什么也创造不出来的。”这话看似说针对圣伯夫之类的人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说给他自己的。因为通过巴尔扎克,他很清楚地知道,唯有博大的力量、鲜活的形象与持久的激情才能保证他去完成那座关于时间与记忆的小说大教堂的建筑工程。
        关于这本小书,其实可以说、值得说的东西太多了。从某种意义讲,它就是那部《追寻逝去的时光》的原始密码本。它几乎透露了关于那部漫长巨著的各种消息,只不过它们是细微的,有意隐藏的,留下过多空白的。对照着去读这两件作品,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尽管也是不容易完成的事,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一些秘密,关于作品。我们可以拿《一天上午的回忆》里“睡眠”那章,与《追寻逝去的时光》的开篇相比照着来阅读。“睡眠”的开头部分是这样的:
      
        “不知为什么,对于这一天清晨度过的时间的记忆,我总想把它固定下来,当时我是在病中,彻夜难眠,到第二天早晨才上床睡下,睡眠是在白天。不过当时那个时间与我相距不远,我希望看到那个时间再返转来,但是到了今天,那个时间倒像是另一个人曾经在其中生活过似的,就在这样一个时间过程中,我在晚上十点钟睡下,睡去以后,几次短暂醒来,一直睡到第二天清晨。我经常是一关灯就很快入睡,仿佛来不及对自己说我睡了就睡去了。同样,半小时过后,一想到应该是我睡去的时间,反而把我唤醒了:我真想把我以为还拿在手上的报纸丢开,说‘时间到了,关灯,睡觉’,可是我又感到奇怪,黑暗布满在我四周,也许我的眼睛,同样我的知觉思维一时还难以适应,对我的知觉思维来说,这种黑暗仿佛就是某种无缘无故出现的无从理解的东西,就真像是黑暗那种东西似的。……我又重新打开灯,看看是几点钟:午夜还不到。我听到远处火车驶去,汽笛长鸣,汽笛声勾划出空漠田野的空间广度,途中旅人在这月光洒遍的黑夜里正匆匆向着下一个车站奔驰,正在往自己的记忆中铭刻与刚刚分手的友人相聚时的欢愉,返程回家的喜悦。”
      
        而《追寻逝去的时光》的开头段落是这样的: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睡得挺早。有时,刚吹灭蜡烛,眼皮就合上了,甚至没来及转一下念头:‘我要睡着了。’但过了半小时,我突然想起这是该睡觉的时候呀,于是就醒了。我想把自以为还拿在手里的书放下,把烛火吹掉。方才睡着的那会儿,脑子里仍然不停地想着刚读过的故事,不过想的东西都有点特别。我觉得书里讲的就是我自己:教堂啊,四重奏啊,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五世之争啊,都是在讲我的事情。刚醒来的几秒钟,脑子里还是这么在想;这个想法和我的正常神志并不抵触,但像层雾翳似的遮在眼睛上,让我无从觉察烛火灭了。而后它变得费解起来,就像前世里的种种思绪、念头,经过灵魂转世变得无法理解了。书里的内容跟我脱离了关系,我可以关注其中的内容,也可以不去管它们。视力一恢复,我惊讶地发现周围是一片黑暗,这使我的眼睛感到温柔而惬意,而心灵也许更感到如此。因为对心灵而言,这片黑暗仿佛是一件没有来由、无从了解的东西,一件确确实实看不透的东西。我心想,现在不知是几点钟了;我听见从不算很遥远的远方传来火车鸣笛声,犹如森林中一只鸟儿的鸣啭,凸显了距离感。眼前展现出一片空旷的乡间景象,其中的旅客正匆匆赶往临近的火车站;独在异乡作客,迥非寻常的行止,记忆犹新的晤谈,夜的静谧中浮现脑际的灯下告别,归程前方等待着的温馨和亲情,这一切都使他心绪难以平静,这条小路因此也将深深地镌刻在记忆之中。”
      
                                                         2007年3月14日星期三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10-3 19:33:25 | 只看该作者
      普鲁斯特这个名字与《追忆似水年华》已然成为一个符号,不仅直接与“意识流”划上等号,更成为一种缅怀姿态和哀伤情绪的代表,正如《情书》中那本夹有藤井树泛黄素描的《追忆似水年华》,在心坎上留一处小小的隐痛。
      
      于是许多人不曾读过原著便已喜欢这本书,仅仅因为这个译名本身所赋予的美感,(虽然并不是最准确的译名),似-水-年-华,念过一遍已齿颊留香。相比之下,《驳圣伯夫》这样的书名显得既严肃又不近人情。
      
      而事实上这本书的一开头,普鲁斯特就用整整70页篇幅的叙事把我从阅读一本文艺理论著作的心情中解放了出来,普鲁斯特的“跑题”功力实在深厚,我很容易的就被那些边角料的文字吸引驻足。这三百多页的文字其实并没有什么主题,对我而言,巴尔扎克、波德莱尔、托尔斯泰及其他几位作家在其中的出现像是指甲留在皮肤上的浅浅划痕,转眼就不见了,而那些似乎并没有在讲什么的文字,却给了我实实在在的享受,而它们,只是安安静静的美而已。这种感觉就像读周作人本的《枕草子》,四时情趣、枯了的葵叶、书本中夹着的绸娟碎片、旧信札,等等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
      
      在普鲁斯特的理念中,生命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质量,而呈现生命质量的载体是记忆。因此他从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客观”描绘,而是把它作为经历过它的人的回忆描绘出来(本雅明)。人的记忆往往是纯天然的蒙太奇,放大了的抒情诗,因而普鲁斯特的文字有着天生的浪漫基因,敏感、细腻,也许带有神经质的强迫症,他把目光投诸于最细微的触觉、味觉、嗅觉甚至第六感,极端自我,绵长安静,正如他自己所说:“真正的艺术无需大肆鼓噪,那是在静悄悄中完成的。”
      
      任何一段描写都是可摘录的,引人遐想:
      他一走进书房,就关上百叶窗,不让阳光照到躺椅上,也不让阳光照到那张挂在躺椅上方安茹王国的旧地图上,好像是对阳光说:“你给我躲开,我要坐在这儿。”
      
      这样俏皮的语言,放佛真的有阳光能照进来,在百叶窗的夹缝中形成一个回忆的光晕。我记起很久以前,我的每篇作文里总爱加上一两句关于阳光的描写,在小开面的方格作文本上,写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折射的角度变化;写傍晚落日余辉给每座建筑物、每棵树、每个人都染上一抹金色;写夏日正午的阳光如何使人眩晕、冬日的阳光如何色泽明艳却依然使人感到清冷;写清晨的阳光中总可以看见细小的灰尘飘荡,却反而给人干净的感觉……那时候的我是真正爬格子的作家,对关于阳光的种种饱含激情。
      
      而后来,我如同千万学子一样被勒令抛弃记叙文体,阳光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意义,我那跳跃着的阳光就这样离开,也带走了蓝天白云。
      
      我竟就这样不再关注我的阳光,突然记起,便觉有些凉意。想起高中毕业的时候整理杂物,翻出小学时候的作文本,翻了几篇便感叹起来:再也写不出那样的文字了……
      
      生活被很多东西充满,热情却一点一点损耗掉,生命的质量是否也打了折扣呢?二十岁的年纪,说出“生命折损”这样的话,似乎并没有多大说服力,而生活的轨迹被扯进各种各样的漩涡中的感觉却异常清晰,随着惯性不停旋转、加速、旋转、加速,就像童话中穿上了红舞鞋而被迫不停舞蹈的女孩,至死方休。这是比西西弗更可悲的悲剧,我们在加速,却不知加速走向何方。
      
      无头苍蝇的烦恼是:它并不知道自己没有头。
      
      我们都忘记了,生命本该呈现的样子。普鲁斯特那些温婉绵长的语句,似乎在提醒我,请张开所有的感觉细胞,感知生命。这一切,是一个久在病榻、饱受疾病困扰的法国人给我们的忠告。我们看着那样的文字,很难想象作者本人已闻不到花香。本雅明认为,正是普鲁斯特持续不断的巨大痛苦使他避免了走向平庸、懒惰、沾沾自喜的生活。“当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大教堂的天穹上画《创世纪》时,人们看见艺术家站在脚手架上,头仰在身后作画。在马塞尔·普鲁斯特那里,我们看到同样的脚手架又一次升了起来:它就是他的病床,在这张病床上,普鲁斯特诡秘地将他的笔迹布满了不计其数的稿纸;他将它们举向空中,仿佛是在庆祝他那小小宇宙的诞生。”
      
      我从未考证人的记忆从什么年龄开始衰退,二十岁的我回忆不起十岁以前的事,大段的空白让我有些许恐慌,当我有一天真的躺到病榻上,我的记忆出现更多的空白,那时我是否会怀疑,我的那些年岁,活到哪里去了呢?
      
      我害怕这样的质问。在不断的忙碌中,我们很容易丢了记忆。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的生活会怎样,我很容易预料得到,因为它们将和今天、昨天、上周、上月没有什么区别,多年后的我,会记起其中的任何一天吗?
      
      想起前几天一直哼唱的一首歌,歌词中有那么几句惹人焦躁:
      
      你必须活得像一句广告,谁也不能强迫谁思考,把你无趣的一面全删掉,就像把一辈子浓缩成几秒。
      
      “像一句广告”,直白又犀利的展示着现代人生活的苍白和寒冷,以浮躁的频率迅速更迭,像一场按快进键看完的电影,在高速的滑动中一切动作变得滑稽可笑。我们的生活有时被人强行按了快进键而不知。
      
      我是否该在写字台前贴一张纸:慢一点,才会美。
      
      http://ailel.blogbus.com/logs/30702359.html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10-7 01:41:27 | 只看该作者
      朋友,不知你是否看到美丽文字背后那个痛苦的人,而他面对上帝所给予他的命运,运用他的才智使他的生命绽放出醉人的光彩。他创造了所谓的意识流。我希望每个读这本书的人,千万不要被作品的结构与技巧所迷惑,而必须认识到作者对生命中的每一点每一滴所怀的深深的眷恋与爱。他把他所有的痛苦融化进生命之中,去发现美,发现平淡与残酷背后的温暖与可贵。
      好好的活着,所有的痛苦都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并在其中体验到美与幸福。我们不会失去,我们亦不会被打败。在这个过程中,平静地面向死亡。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10-9 21:03:44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周克希先生翻译的《寻找逝去的时间》第一卷,等待周先生的工作成果就成了我每天的主要内容。据说,他现在身体不好,不晓得还能翻译完么。
          有个朋友说,如果能看到七卷的《寻找逝去的时光》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是啊,而且,这对于中国语言的贡献,将是不可估量的。中文中也有这样美妙的文字了。
          等到今天,却等到了王道乾先生翻译的《驳圣伯夫》。
          王道乾先生本是诗人,因为翻译《情人》而名声大振,他翻译的《昂埃斯玛先生的午后》和《琴声如诉》也同样好。中国现在这样的好翻译家不多了。
          如果你喜欢《寻找逝去的时光》,那么这本书,你就不能错过,当然,如果你不喜欢普鲁斯特,那就算了。看了这本书,你才知道《寻找》里的那些经典段落的来龙去脉,《寻找》是教你怎么写小说的书,这本则是个普及本。
          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他们会在这里看到普鲁斯特的表述得更清晰的文学观念,这也很重要。
          每次拿到这样的书,想到还有这样的书,感觉都是幸福的。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5 13:57 , Processed in 0.0554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