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0
|
民国军事史略稿 全四卷 |
最新书评 共 4 条
俺老孫
我98年在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买到中华书局出版的姜克夫先生著《民国军事史略稿》第四卷(两册),此书虽曰《略稿》,但资料详实,文字洗练,秉笔公正,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就写民国那一段时间的军事历史来说,比来新夏的《北洋军阀史》要好得多。其后在图书馆看了前三卷,就有了拥有一套的想法。只是此套书是陆续出版的,第一卷出版于八十年代,当时还是做为内部发行,印数少,市面上早已不见踪影,连出版社都没有存货了。我每到一地都去当地的旧书店或旧书摊上搜寻,但始终没有所获。直到后来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大量书店开设网上书店出售旧书,我在04年从中华书局邮购到第三卷(两册),05年孔夫子旧书网上找到第二卷和第一卷,总算是凑齐了一套。
详情
walker
第十三节 中国远征军支援英军保卫缅甸战役
当年早慢熊签名是“外行才谈论战术,职业军人都是搞后勤的”,对于一场国家间战争而言,后勤物资的输入至关重要。到1942年时,苏联迎战德国,苏援断绝;法国投降德国,日本进驻越南,河内通道被切断,中国仅剩的物资动脉就是滇缅路和仰光港。中国出兵缅甸,实在是为了保全自己。
早在1942年前,国民政府就陆续把中央系的骨干军队如第5军、第52军、第71军等调入云南附近,伺机入滇,占领地盘,打破龙云对滇缅路的垄断。日军占领泰国,威胁缅甸后,终于如愿以偿。
中英合作的筹划阶段,中国方面侯腾、杜聿明的意见,是据守缅甸中部山区,化解日军攻势后反攻。但英国人对保持缅甸对抗日军所抱的希望不大,只是想依靠中国军队掩护其侧背,保证安全撤退到印度。而史迪威对英国人的蛊惑深信不疑,罗卓英亦同,致使中国军队孤军南下到同吉,后来又在英国人根本不配合进行运输的情况下盲目策划会战,愚蠢至极。
缅甸系列战事,远征军总部直接规划各师的行动,常有拆散建制分别使用的情况,所以很难以此评价各军军长的指挥水平,只能以战斗指挥和训练水平略探一二。无疑,第5军是表现最出色的。新38师仁安羌之战,不过是北上追击日军迂回挺进,堵住了英军的退路,又被南下的中国军队击溃罢了。可笑的是,许多人连对手的番号都搞不清楚,就放胆夸大孙立人的战果。
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是杜聿明决定撤退回国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中国人刚被英国人骗惨了,还能靠到人家地盘上去?中国军队大军北上回国,日军一部追击西撤英军,一部采取超越行军的方式直捣滇西,这才有孙立人新38师在缝隙之间撤到印度的成功。如果杜聿明率第5军西撤,日军也会有所动作。孙立人只经过一次伤亡200人的仁安羌战斗,撤到印度后也只剩三四千人,生存比并不比进野人山的第5军高多少。如果第5军也向西撤入印度,日本人也会相应采取动作,恰好会与追击英军之日军形成呼应之势,那么第5军的下场恐怕并不比进野人山好多少。
远征的目的没有达到,后勤管道没有保住,国民政府的抗战路就愈发艰难了。
详情
walker
第十六章
第十一节 日军对晋绥的春季“扫荡”
第十二节 日军对太行太岳的“扫荡”
1942年,日军为配合准备在西伯利亚进行的军事冒险,巩固华北物资基地,先后对中共晋绥、太行、太岳进行扫荡。对晋绥的扫荡使用了独立混成第3旅团、独立混成第16旅团共约万人,对太行太岳的扫荡使用第36师团、独立混成第4旅团主力、及第41师团、第110师团、独立混成第1旅团各一部约 2万人。
虽然经过了五年战争,但在经营几十年的军国体制和兵役制度支撑下,日军仍然能保持对八路军作战的优势。本次扫荡中,日军在进入敌后根据地后,敢于大胆分兵,将部队分为数十甚至上百股,采取“梳篦战术”,实行“抉剔扫荡”,打击八路军游击队,抢夺资源和人力。而八路军对分兵的日军依然缺乏打歼灭战的能力。相比之下,太行太岳129师的部队尚有歼灭日军百余人部队的战例,战斗能力和活跃程度显得比晋绥120师为强。
与国民党军不同,八路军和日军都是能够进行小部队独立作战的军队,而日本在这一点上还胜过八路军,使整场战斗充满各种机动与穿插,在军事角度上看显得十分精彩。日军的情报工作细密,行动果断大胆,曾三次合击八路军总部机关、五次合击太行二分区基干武装未成,终以化妆成中国人的挺进杀身队(挺进斩入队,指挥官益子重雄)攻入八路军总部,给八路军造成很大损失,前敌参谋长左权阵亡。八路军则跳出日军攻击面,袭击其赖以维持的后方输送线,伏击其汽车输送队,甚至攻入长治飞机场,烧毁飞机3架、汽车14辆、汽油库2座,并大举破路,迫使日军提前结束扫荡,返回原驻地。
战争总体而言,日军占据主动,但最后没有达到全部目的。八路军在晋绥损失壮丁千人、粮食100余万斤及部分牲畜,在太行四个军分区损失牲畜六千余头、粮食近万石,阵亡3分区司令员郭国言、6分区司令员兼新10旅旅长范子侠等高级将领,相比之下,只有150万人口的晋绥可能损失更为严重,但两个根据地都保持了原有的范围。
国民党军在这场战斗中表现较差。日军方面称梁培璜的第61军四个团作为友军参加了扫荡,而进攻太行太岳的日军也顺势击垮了新5军暂3师和第27军预8师,将庞炳勋的第24集团军逐出太行南部地区。
详情
walker
闭着眼睛,也可以数出这套书的缺点,第一卷相当于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之军事史》的简略版,第三卷不如郭汝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第四卷不如军科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一卷和后三卷体例不一,史料引用注解不规范,序列考证不细致……等等等等。但我还是不能说,这不书不好,原因无他,除此之外,你找不到第二本民国军事通史。
这本书第一个优点就是全,当你需要概括的了解“中国民国”这三十八年的刀光剑影时,还是不得不去找这套书,毕竟社科院的中华民国史没出齐,其他民国史、近代史军事内容都过于简略,虽然反映具体事件、时代的民国史佳作叠出,但是还是不能不推荐姜克夫老先生的这一套。
包容性强是第二个优点。当下许多战史著作,多以一方的眼光叙事。而姜老先生这一套年代虽早,却是面面具到,既有北洋军之沿革,国民党军之发展,也有红军解放军之崛起与奋斗,最后几个章节,还把藏军也捎带介绍了一下。
第三个优点是脉络清晰。描写北洋时代的第一卷,或许是采用《最近三十年之军事史》为底本之缘故,是以年代为纲,军系为目,点缀些许重要战役,颇显简单。但后三卷则大不相同,均以战役为分野,配以每个时期全国军队序列表,大体展示了各个军系随战争而变化的沧桑。
姜老的眼光和文笔也有看点,他说西北军系是“以冯玉祥为圆心,以十六混成旅、十一师为半径”,不知被多少人引用;他书中记录了国防部二厅调制的《八路军实力调查表》等史料,也为其他书籍所无。这套书确实不好买,第一卷到第四卷相隔十年,市面上已难寻觅,但对于有兴趣治、读、玩民国军事史的朋友,不看看姜老的这套书,我还是不能说,不会有残缺。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相关帖子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7:46 , Processed in 0.05736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