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门下书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治通鉴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读完此书,需要皓首白发,读一遍就耗时几多,加上领略一二,就得重新研读,精彩之处欲驻足品味。对照古今,难怪有察今则知古,事实上,古今对照互为镜像,才探寻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古为镜可知兴替!”的味道何在!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通鉴》行文至隋炀帝一带,曾着重写过一个人的事迹,这个人的名字可能陌生,他的一句诗您应该知道:“空梁落燕泥”。这句诗有多出名呢?可能会和历史上许多无头诗一样,人们都听说过,还会偶尔吟诵一二。但若要说出这一句的出处或作者,多数人会顾左右而言他。相似命运的诗句俯拾皆是。比如此时正应景的“落花人独立”,还有网上签名必备诗:“莫问奴归处””花开堪折“之类。。。不一而足。
  
  我本人头一次认得这句诗是在刚刚接触网络的时候。那时候的QQ还很干净,不像现在满眼是脑残的火星文。大家都很有礼貌地起一个古典的名字,引用诗词的也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好友有两个,一个叫“杨不悔”,另一个就是“空梁落燕泥”。杨不悔的故事以后再说。那个时候,几乎所在男孩子的梦想都是网络对面的那个轻舞飞扬,所以,我也曾为这位“空梁落燕泥”沉迷了好一阵子。
  
  这句诗出自一首叫《昔昔盐》的古诗。昔昔盐放在当时,应该就是夜曲的意思,讲的不外是汉晋六朝时流行的怨妇心情,一个独住的年轻妇女,独自怀想着西北的高楼,一切事一切物都让她想念远方的良人。本没有什么高远的立意,只因为词藻清丽对仗工整而积累了不少粉丝。唐人赵瑕“广之”,把这首《昔昔盐》的每一句作为主题,重新做了二十首古体诗,可见他有多闲暇。“空梁落燕泥”这一句到了他这里就演化成“帷卷闲窥户,床空暗落泥”,从梁上掉床上,格调自然低了些。可贵这位赵先生会跟随自己的偶像进行再创作,将粉丝作到了极至,总算好过现在那些只会尖叫的小女生们。
  
  扯远了。现在这首诗的原作者终于要出场了。他正是隋朝著名诗人薜道衡。这位可是隋代数一数二的大才子,放到群星闪耀的盛唐也毫不含糊。话说才子有三宝:诗好、话多、假清高。薜先生三都占全了,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星。
  
  先说他的诗名。以《豫章行》为代表作的歌行体思归诗,不输于后来李白的作品,甚至可以在后者的诗句中找到被模仿的影子。譬如这几句“鸳鸯水上萍初合。鸣鹤园中花并新。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把离妇的心理刻画得丝丝入扣。当然也有气势雄浑的作品,例如《出塞诗》:“绝漠三秋幕,穷阴万里生。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鸿声“,此种气魄非胸中有大丘壑者不能为。
  
  以他的这种诗才,并且苦捱过了北周、北齐乱世,等到了新隋朝的建立,应该会迎来知识分子的春天。的确,他在英明的隋文帝手上出入机要数年,直到有一天因罪被罢。
  
  这个时候一个本应是他仕途中的贵人向他伸出了手。这就是杨广,后来的炀帝。杨广是位文青皇帝,当时还是晋王。他对薜道衡这位首席诗人仰慕已久,想趁机把他招至麾下。不料薜道衡可比他想像中的清高,他看不上杨广的行径,不肯屈就。这一来就和杨广结下了梁子。得罪了后来的皇帝,能有好日子过吗?
  
  可是薜先生仍不肯消停。人虽在野,心怀宣室,与当时名士结交游吟之间,多有臧否人物之论。才子之所以话多,换成现代职场的专业说法就是对自身的期望值高于现居职务的客观定位,不平则鸣,于是才子们多有些伤时骂世之语。虽然没有大的害处,总会让当权者不有些不爽。杨广即位之后,薜道衡偏偏作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把杨广的父皇夸上了天。这下杨广不开心了,我坐在这个龙椅上,你来夸夸我,倒是要追思先帝,是何居心!有人立刻敏锐地读出了皇帝的心思,开始罗织罪名要治薜道衡于死地。最后的罪名是”腹非私议“,薜道衡被逼自杀。
  
  有才的人,往往很不低调,如果恰好运气差一点,遇上一个暴脾气的皇帝,他的末日就到了。前赴后继的故事太多了,大家也不肯互相吸取教训,一个比一个死得更有姿态。我常想,有时候,其实就是心里忽然的一股刚硬之气,让人有不理智的举动。我不能判断这种气是好是坏,至少他是才子们心里底里压抑既久的原始冲动--大概我们都曾有过这种冲动,当然大多数时候会隐忍下去。正是这一下冲动,在不恰当的时机,让人掉了脑袋。
  
  当然也有运气好的。史上第一才子苏东坡,生在仁宗朝,当时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心肠软,所以他可以一贬再贬,但性命无虞。他要是生在炀帝时,一百个头也给砍掉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很牛B的技术,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要好的多啊,久旱逢甘霖,则勃然兴之。不过甘霖之所以为甘霖,也就那么一点而已,不然由旱灾变为涝灾,苗就想烈日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一直以为礼是礼貌,在古代不过是一些繁文缛节,都是用来束缚人的,压抑人性。而现在明白所谓礼,即规矩,事无巨细,皆以规矩立也,以礼为尊。制定规矩的最简单方法,分,以何分?以名也。
  
  
  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
  
  绝妙的方法,完全的自顶而下,层层细化。
  
  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什么时候都要谨其微而治之
  
  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
  注意第一条,长的俊美绝对是可以和各种才艺相等同的。
  
  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留条后路,苟全性命。
  
  阴人最好的方法是纵容他的缺点,使其骄傲,自大,则其必亡。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低调低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读史笔记
  
  
  
    这几日读《资治通鉴》至晋惠帝一节,彼时正值诸王作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生灵涂炭,士大夫也变成墙头草一般,道义二字已是陌路。看得人好不沮丧。
  
    偶尔的惊喜来自于那些名士的忽然闪现。以前读《世说新语》,对名士风度甚是仰慕,可惜只有一些言语的碎片。这次不时能读到他们在乱世中如何宠辱不惊或是独善其身,简直如同在乱瓦砾中拾得珠玉。陆机,陆去,王导,陶侃,阮咸…还有即将出场的郗鉴,谢安,他们虽然不能力挽狂澜于乱世,却是唯一可以在黑暗中透出光亮的灵魂。
  
    还有一位奇女子,也不得不提。她就是林妹妹《五美吟》中说到的绿珠。她本是石崇的宠妾,后被孙秀看中,向其索要。石大款还算有情义,硬是不给。后来司马伦叛乱,孙秀得势,趁机陷害石崇,抢夺绿珠。绿珠不从,坠楼自杀,石崇也被抄家。
  
    石崇为富不仁,他的死固不足惜。后人竟把石崇和绿珠的故事演说成爱情佳话,也是太夸张。其实绿珠只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弱女子,或是是一个有小聪明的女子。因为她知道在那种世道里,谁也不能有长久的安稳,就算她跟了孙秀,可能不久之后孙秀势败,她又得沦落至别人之手。所以不如自己了断,也算是求得解脱。果不然,时隔不久,赵王伦败,孙秀也没得到好下场。
  
    古谚有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而乱世里红颜女子的身世,正是这种命运的典型写照。她们为许多人所觊觎,自然会被得势者强抢而去。当得势者失势,这种沦落又会重演,就向一件宝物,不知流落至谁家。宝物犹有等得安定之时,她们的青春,就只有如流水般逝去。有人可以安之若素,不管入谁之手,都是一个样子,像陈圆圆。有人不肯屈服,以死来向时世抗争,譬如绿珠。
  
    在乱世里,若想寻得一分安定的爱情,平静度此一生,哪是多么奢侈的渴望。不知几世才能修来一段倾城之恋。
  
  
  
  
  
  杜牧《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书当然是好书。
  
  过去一直是在学校读书,图书馆收的资治都是6、70年代中华书局的本子,装帧一般,但是铅字排的清晰美观,看起来绝对舒服。这两年都没有买过中华书局的书,所以对之的好印象还在。直到今天收到09年印刷的资治通鉴,心下大惑不解,为何在科技日进的今天,中华书局印的书越来越烂呢?本身是竖排繁体,更需要字迹清晰,可是很多小字注释都缩成一团,繁难的大字也是卒不忍睹。
  
  仔细想来,现在中华书局影印版印质偏低似乎是普遍问题。过去读过一些诸子小书就注意过,不过因为书短读起来快,没有太在意。今天同时寄来的还有一套中华书局的周易集解篡疏,印制稍比资治好点,但是也远远不及令人满意的程度。这套资治20册,现在在卓越上200多拿下,便宜,的确是盗版的价格,盗版的印刷,这印刷对得起这价格,却对不起中华书局这好牌子。等到以后人们想起来,只会想到中华书局粗制滥造,不会感谢便宜价格惠及读者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读完《资治通鉴》的第一卷,对战国名将吴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的人。
  求将
  吴起原来是个卫国人,但在鲁国当官。有一年齐国攻打鲁国,前线告急;有人深知吴起的军事才能,便向鲁国国君推荐了他。但是谗言也随之而来——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任他为将恐怕不妥当。
  于是吴起“杀妻以求将”。
  读到这里真是令我毛骨悚然。类似的遭遇三国时的庞德也有过,可是也不过是哭闹一场,表表忠心便罢了,不象吴起这么心狠手辣。
  我不想探讨当时的妇女地位如何,我只是觉得从这件事情上可以想见,吴起应该是一个胸怀大志而不择手段的人。
  待兵
  吴起也只是个凡人,何以能百战百胜,用兵如神?
  一件小事就能解释这个问题:
  一个士兵伤口化脓,吴起亲自为他吮吸脓水。士兵的母亲听完悲伤不已,别人都很奇怪,大将军亲自为你儿子吸脓,为什么不觉得荣耀,反感到悲伤?
  士兵的母亲的解释是:当年,吴起也为士兵的父亲吸脓,最后士兵的父亲“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如今吴起又为她儿子吸脓,“妾不知其死所矣”。
  掩卷叹息,吴起深知三军用命方能常胜不败。关爱不遗小卒,正是他注重细节之处。也正是他的才能。
  争相
  魏王要任命一人为相,在吴起和田文之间最后还是选择了田文。吴起不服,找田文理论。吴起列举了自己的三条功绩:军事、内政、外交。试图说明自己的才能高于田文。但田文只说了一条,“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这个时候,相位是属于权高位重的你呢,还是属于稳妥可靠的我呢?吴起默然而退。
  功高震主,不思收敛。这正是吴起政治性格幼稚的表现,从这点看,他与年羹尧倒也颇有几分相象之处,当然两个人的下场也都不怎么样。
  奔楚
  魏国的驸马公叔想要加害吴起,他的谋士献了一条计策:一边建议魏王把女儿嫁给吴起看吴起是否接受,来测试吴起的忠诚;一边又让吴起见识到公主的暴戾。
  吴起果然中计,果然辞婚,果然遭到猜忌,最后不得不逃亡到楚国。
  公叔的谋士认为吴起很容易搞定的原因就是吴起这个人“刚劲自喜”的性格。
  自视太高,永远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如果吴起能够谦卑的对待自己的同事,也许就不会有悲剧的下场了。
  可是,那样的吴起还是吴起吗?
  身死
  吴起到了楚国,一如既往的表现他的非凡的治国才能。严明法令,精兵简政,统一思想。于是“诸侯皆患楚之强”。
  当然吴起也一如既往地得罪了楚国的众多贵戚大臣。
  最后楚悼王一死,吴起就难以幸免地在贵戚大臣的攻击中悲惨死去。
  
  究吴起的一生,他的才能是勿庸质疑的。他所致仕的三个国家:鲁、魏、楚都因他获益。
  但吴起不管到哪个国家都不受欢迎也是勿庸质疑的。极端一点的评论甚至是“残忍薄行,贪而好色。”
  吴起的悲剧是他恃才傲物的性格造成的。
  他试图不象别人那样,伪善而自私地生活。
  他,失败了。
  
  
  BY ZJMR
  2008.1.22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资治通鉴》不光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历史书,而且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权谋”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兵法”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心理学”书。
  
  大家多看几遍《资治通鉴》就会发现,司马温公能把中国一千多年的各色最强的人的“心理活动”推测得精确到了完美的境界!
  
  《资治通鉴》:学会了如何才能“做人”,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才能转败为胜。
  
  你们到书店里看到的书,工程技术应用类(如计算机、建筑、修车、养花)书外的绝大数书,其内容中的99%都是废话。
  也就是说,你到书店里买的书,如果其中有本书其内容中的2%的以上不是废话,那就算是非常好的书了。《资治通鉴》中的99.9%的内容都不是废话,因为绝大多数的书都是抄来抄去的。
  
  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历史书、兵法书、权谋书、治国书、做人书等等加在一起,不及《资治通鉴》的十分之一。
  
  比如,你看完了《资治通鉴》,再看《三国演义》。你就会发现,《三国演义》太“弱智”了,《三国演义》所涉及到的“计谋”,不足《资治通鉴》的千分之一,更不用说“变化”和“精准”了。
  
  《资治通鉴》是本,《史记》是末。
  现在一般成年人喜欢本末倒置,所以,《史记》得到更多人的追捧。
  另外,现在的一般中国成年人,可能比古代笨很多,因为现在的垃圾文化比古代多太多。
  如果你身体强壮,力气非常大,要想成为一个超级打手,可以看《史记》。
  如果你身体很弱,但你却想打遍天下而无敌,那就看《资治通鉴》。
  
  读懂《资治通鉴》之后,你做的有些决定和选择,当时往往被别人和自己评价为很愚蠢,但数年之后,你会发现,当时的决定还是正确的。
  没读过《资治通鉴》或者《二十四史》的人读《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就是垃圾。
  
  读过《资治通鉴》或者《二十四史》之后再读《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就是利刃(或者凶器)。
  
  牛顿、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等人的著作,其思想方法,大约有90%以上是正确的。
  
  《资治通鉴》的思想方法,大约有95%是正确的(指原文,如果你看“白话”的,那正确率就可能是40%,甚至是0)。
  
  《二十四史》的思想方法,大约有80%是正确的。
  
  《水浒》、《三国演绎》、《红楼梦》等的小说的思想方法,大约有20%是正确的。
  
  现代中国的流行音乐、流行小学、电视剧、电影,大都是垃圾或毒瘤,其思想方法中好的东西,有1%就不错了。
  
  老师、心理医生的“心态调节”等,90%以上都是错的。
  
  网络上的文章(不含新闻、动物世界、好的纯科学技术文章)的思想方法,大约95%都是错的。
  
  
  如果上帝也看书的话,上帝肯定看《资治通鉴》;
  如果上帝也睡觉的话,上帝的床头肯定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略地说出自曾公国藩。吕君曰,读通鉴,一日一卷,无须一年便可读毕。未知公子能行此言否? 只想不致于人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读《通鉴》记
  
  化了将近一年时间,断断续续读完《资治通鉴》。我把它当作中国版的《战争与和平》来看的。我光想着看热闹了。但这里面的热闹比想象中的还要多,比小说中的还要精彩。一乱一治,一治一乱,周而复始,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漫长岁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常常让人是恍然不知今夕何夕。历史的风云变幻,时移世换,世事如棋。读罢此书,决没有绿窗棋罢指犹凉的闲雅,而是却顾所来径,苍茫横翠微,抑或,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人在那儿站着,有点愣怔。
  千里之堤,总有溃穴之蚁。任何雄才大略的明君,都无法在历史的局限性中,筑起一条河的“第三条岸”。制度,人时,人事,还有人性自身的种种难以克服的弱点,都会形成一个时代的时势和世运,在国祚已尽的苍凉回声中,便只有把这一切称之为悠悠天意了。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却常常惊人的相似。
  我们是一个感性的民族。感性,也容易导致情绪化。可以无为,也可以无不为。无不为,也就是无法无天了。没有人间的具体的法规,又没有天上的无形的戒律,——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的动物性便会一下子暴露无遗。可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孟子的话:“人异于禽兽者几希”。可是,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人终归要做成人。
  读此书,会发现真有这样的人,仅仅为了一已之私,他们会让成千上万的人一下子丧失生命而了然无愧。为了一已之私,可以丧家,丧乡,丧郡,丧国,丧天下。“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持有此种心态的人,并非只有法王路易十五。从古至今,比比皆是。人杀人,人吃人,血流成河,赤地千里。金帛子女即是众多帝王将相们所理解并孜孜以求的荣华富贵。相对于我们历史中一次次相互残杀的残酷悲剧,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杀实在是小菜一碟了。但我们已经对我们的历史习以为常了,并没对此作出太多有价值的反思,而是把这些惨剧淡化成了一个个狭隘的英雄主义的审美行为。
  此书漫长的记述仿佛一条宽阔浩大的长河,深沉,舒缓,但随着一个个朝代的兴衰成败,又变得波澜起伏。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在这条长河中,个体命运在特定的时刻,只能服从于整体利益的驱使。越是置身于金字塔顶,自身越没有过多选择的自由。那个地方太小了,大家都想爬上去,永远热热闹闹、拥挤不堪,自身命运在那儿注定没有过多可供回旋的余地。所以,稍不小心,便会坠下来。那儿又太高了,只要坠下,只能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所以,为了保持其稳定性,权力需要就变得异常绝对。在权力之争中,就连正常的伦理道德,在大多时候,也只能服从于权力需要。而那些处于金字塔基座处的人们呢,更是无处翻身,发生大的变动,只有被碾成齑粉。
  在对此书的阅读中,顺便说三个著名的读者。
  第一个是洪迈。他不仅读,而且还用毛笔抄了三遍。在网络时代,我们只能去想象这是怎样的读书方式了。《容斋随笔》中那些历史细节上的真知灼见,决不是凭空得来的。
  第二个是王夫之。他留有一部煌煌大著:《读通鉴论》。王夫之读此书,是伤心人别有怀抱。眼睁睁看着明朝哗啦啦完蛋了,东逝水,无复向西流,不甘又无奈,只有著书立说,字里行间是一声声浩叹。
  第三个就是最著名的毛泽东了。众所周知,毛泽东对此书的阅读是终生不辍。据有人统计,他一共读了十七遍。斗胆猜测一下,伟人在从中寻找治国方略的同时,不知对那些宫闱秘事的记述是否留意?
  我读此书,对一些人物,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还有一些,既欲其生,又欲其死。真可谓惑之甚也。这仍是读小说的态度,而不是读史的态度。治世怕一不小心就读完了,乱世就想读快些。其实越是乱世,越热闹,从文本意义上讲,越有阅读的快感。但这毕竟又不是小说,而是真实的历史。是历史,就只能去面对。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5:00 , Processed in 0.0534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