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年凯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在成为著名电影导演之前,他曾有过怎样的人生?陈凯歌亲自执笔,直面他的少年时代。他敢于面对,勇于审视自己,并承认曾经犯过的错误。他的回忆与思考,既富于自省和批判精神,又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历史的鲜活性。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文笔、个人的视角,对成名之前生活、思想、艺术积累的小结,能够启迪我们许许多多的人。

    作者简介
      陈凯歌,1952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建。1965年考入北京四中,1969年春到云南插队,1971年参军;1976年回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2年毕业后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
      1984年执导处女作《黄上地》,1985年以此片享誉国际,并连带使大陆第五代导演在国际上名声鹊起。
      主要作品有《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等,先后在国际上多次获大奖。
      曾分别于1989年、1993年、1998年做过柏林、威尼斯和夏纳世界三大电影书的评委,并做过日本神户、葡萄牙里斯本、以色列耶路撒冷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

    最新书评    共 3 条

    南岭    记得在新疆的时候,热情劲过了之后,生活日渐平淡,经常守着一个kindle过日子,胡乱看了很多书,这本是意外之喜。            一个理想主义者,如果是内敛的,叫文艺;如果是外张型,总是个可笑的疯子。        详情 发表于 2013-7-25 01:24
    Diana    很早以前看到香港中文大学推荐书单中有这本书,很不以为然。   觉着应该也是一个名人回忆少年时的困苦如何让他奋发图强式的传记。   直到春节其间偶然开始阅读才发现,这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文革,这个字眼当然听说过n遍,但仅此而已。   u know,85后,所知不多。   看完书后专门打了个电话问妈妈,结果由于是60后,文革时还完全不知事,也所知甚少。   老妈说,唯一记得的,就是一帮熟悉的乡亲挥舞着锄头,把外公家的地上的石砖全部挖空。仅仅因为外公家辛苦劳作后较为富裕,就被冠上了地主的帽子,所有的子女不准升学。      还好还好,最起码人都还在,没有如书中人物一样,被皮带抽打。      前面的一段都是题外话。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赞这本书为好书的原因,是让我稍微了解了那段"所知甚少"的历史,同时,更是因为陈凯歌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文革产生的原因及文革当中各式人物行为背后所呈现的价值观。         这几天刚看到一则新闻,刀锋战士情人节枪杀女友,悲悯他所承受的心理创伤。   读书的过程中几度掉泪。对比之下,难以想象,经历了文革的人心理创伤会大到什么样子。   想想看,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推倒爱自己、自己也深爱的父亲,并且为了表示划清界限破口大骂;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家被抄却不得反抗。想想都要落泪。人性,在那时候,已经被践踏成碎片,变得那么恐怖偏狂。   难怪老舍投湖了,傅雷夫妇上吊了,男同学期望被拖拉机撞死,薇疯了。      而,疯的何止是薇,疯的其实是这个社会。      使社会疯的,是恐惧,脱离群众的恐惧。这时候,不得不再次赞叹陈凯歌思想的深刻。   大家都怕。被施暴者怕因为反抗而被认为抵抗革命因此脱离群众而不敢反抗,施暴者怕被认为不坚定革命而疯狂施暴。   "和大家都一样"真的那么重要吗?   反观现在的社会,反观我们自己,很可悲地发现,这种思想还是到处可见踪迹。   和大家都一样,是安全的,赢了我也是其中一份子,输了也不孤独。   少有人敢特立独行,按照自己的想法说话过日子办事。   少数这样的人,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被戳戳点点被称为怪人或不入流。   我们牢牢抱着"大家"这个大腿,获得"有毒的"安全感,对他人的肯定产生严重的依赖。为他人肯定生,也为他人肯定死。   我不再是我,而成为没有灵魂的"大家"的复制品。   这同样是中国历史上每次革命都以暴力的原因。      我也该忏悔,对那些特立独行但没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和言论,该更多些尊重。做自己,自己的价值并不是一定要从大众的肯定中获得。   我们都该忏悔。      说到尊重,这个社会,缺少尊重。缺少尊重的原因,可以说没有"大爱"。   书中其实也有提及:中国实行的是仇恨教育。被这世界粗暴对待过,这种仇恨会让这个人变成一个更坏的人。   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吧,   课本里讲的都是日本人如何残暴地杀害中国人,有多少人在关注部分付出生命帮助国人的日本人?   很多家长,向子女讲述的不是自己对子女的爱,而是伴侣的缺点或者长辈的缺点。   人性也是植物,需要在美好--诸如水和音乐---环护下,才有清香。   用爱去教育自己及下一代,心中有爱,就能尊重更多的不同。   引用一本书名: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对待。      说到这里,想说的都说完了。   最后补充一点:   中国人很危险,因为单位面积内,人口更多,思想扩散较为容易。   如今社会上流传了很多片面的说法,多读书多涉猎不同类型的信息,能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个社会,因而作出更客观的判断。        详情 发表于 2013-7-27 08:23
    杲杲             在导演里,陈凯歌给我的感觉比较特别。他有韵味,他的光影表达有意识的结合人的公共性与内心世界,力图准确把握人物性格与时代底色中微妙的情感与心态变化。所以,尽管我也很喜欢姜文(在我看来他是中国最顶尖的那种导演)的响亮有力,冯小刚泼辣痞气,但必须要挑一个人的电影要去影院看的话,我挑陈凯歌。      为什么提了姜文冯小刚呢,因为那年贺岁档三部电影一起上映的,《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和《赵氏孤儿》,葛优都有份出演。三部中间《赵孤》票房最差口碑也不好,我却最喜欢赵孤,觉得程婴这种角色是一百年以后葛优还在影坛站得住的理由,遇到那么个场景那就是该那么想那么做,不管他身边的人理不理解不管观众理不理解。这是一部电影作为一个个性化产品的坚持,简直可以算是作品生命力的来源,这种坚持本身的尊严和价值让电影和演员本身特别站得住,不是那种跟美女去北海道拍个风光大片能给的。不是否认冯小刚——大伙儿喜闻乐见就是很大的价值,尽管不一定是最大或者唯一的价值。      但是我也不喜欢《梅兰芳》,简直忍不了《搜索》,我也忍不住想问陈凯歌是不是江郎才尽了,《霸王别姬》时代那种辉煌耀目的成熟完美哪儿去了。直到我看了《少年凯歌》。童年是一个人的源头,理解了水来自何方才会明白为什么它这么流淌。所以历史不是过去,它就是现在。以它的内在规定性在现在的形态中体现出来。电影,带有导演强烈主观色彩的电影,体现导演个性特征的电影,说白了,看到的也就是也就是一个艺术呈现者的立场、局限、价值观。这个立场、局限、价值观,观众看得到,导演未必自己就看不到,只是他选择坚持或者悦纳这些特征。要不要“改变”要不要乖觉要不要合时宜,有些是“不能”有些是“不为”。人只能做自己,虽然大抵上坚持和改变一样难。         以前老觉着人做事情就该追求完美,有能力的人尤其应该追求完美——造成的结果是不接受失败,要落实到每一件我在乎的事情的结果上、每一个环节上的成功上。但是GT这件事,教给我一个词,叫做“无能为力”——不是你努力就一定能做得好的,尤其是你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时空限制,你不能无止息的做一件事直到积累到足够,不能尝试所有的道路直到找到正确的那条。我突然的明白了很多东西:为什么尼采看到有人拿鞭子抽马突然抱住马脖子大哭——就疯了,为什么中央美院的高材生L会放下画笔改做发型师,为什么有些人没有选择看起来更“应该”可能也更有成就的道路。因为他们看到了那个无能为力。尼采看到那些不假思索的善和美是多么的肮脏,而他没有能力改变它;L说:“我已经是我们班画画最好的,可是前人已经画得那么好了,我再努力也不可能比他们画得更好。剪头发这件事是相对比较容易做好的——也可能是我了解的不多。加上我不是那种能耐得住艺术的寂寞的人,所以我放弃了画画。”——L从小学画画,人群里你一眼就能看到他,很干净很安静——不是话不多的安静,是坐得住的安静。他说什么,我就信了,何况他是真的有钱,年轻的艺术家找饭吃的这种模式在他身上套不下。         明白了这些,我觉得我又宽厚了一点,对人的弱点扭曲挣扎舒展有了点更上一层楼的开阔视野,对所谓现代性的特征是“抑制”——不是阶级理论的那种抑制,是尼采弗洛伊德说的那种内化的抑制,突然就通了一点。——都是说“一点”,因为我不知道未来我还会变成什么样,今天觉得可能很大的变化在明天看来可能也就是小小一块垫脚石,这个时间在流变的过程里甚至都会失去它的节点意义。就像此刻我对于“现实”的理解,跟去年和跟五个月前都有很大的不同,——我觉得现在这个“很大的不同”,是因为刚刚发生的这个改变还很迫近很新,是个有信息量的东西,于是在认知层面显得很大。过去的那些改变可能更大更本质,可是一个确定的信息就变成了冗余——果然是学传播学的啊,在评估的时候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缺乏距离的沉淀就没有办法去做比较。可以确定的是我变得更悲观也变得更积极,我懂得了一些事情的界限,有的东西留在什么状态就是什么状态了。你做任何事情的可操作的条件都是有限的,时间是其中尤其珍贵的资源,真跟什么事杠上了死活追求完美真不一定有好结果,可能会目的颤抖越想做好越做不好,可能成本太高丧失了做别的事情的机会。所以当你看到了那个局限,就赶紧打个结继续往前走。   人都一样,陈凯歌也一样,他的电影也一样。每个阶段的片子只能体现导演的价值取向、导演当时的内心状态、问题和疑惑,人生的每一段都有疑惑。所以美和真的东西不一定好和全,有时候它们是矛盾的,可是就因为这个矛盾,美和真才格外值得坚持和追求。      当我说这个“矛盾”的时候,我的预设前提是《梅兰芳》不及《赵氏孤儿》不及《霸王别姬》,觉得他不好无非是因为这东西不合我的口味,可是合我的口味就是好的?我的口味是有多外行多俗庸自己毫无意识?即使有些人审美再超拔,应该去迎合吗?      这么一看,我也双重标准了,别人响应不响应有什么关系呢?我也写日志,发微博,这也是种创作,我不太在乎粉丝数量和粉丝互动,我说我想说的话,有朋友回复,挺开心的,可是我不会为了想让谁回复去说什么话。那不是我的重点。那我为什么要认为他应该很关切电影的市场呢?陈凯歌始终高度自觉的,他说“我一直不能以轻松的态度看待生活”,连他写本小书都没有几个字不雕琢的。如他所说,年少时妈妈教他的那些“图画了的诗歌”不可能没有影响,他的作品里都有一种控制不住的严肃和诗意,这点甚至可能是他不讨喜的根子之一。他又爱京戏,一板一眼一定要具有仪式感,就多少有点不自然。     详情 发表于 2013-8-2 23:09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9 20:11 , Processed in 0.398930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