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断头王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书是茨威格的人物传记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出版后曾轰动欧洲。
  玛丽·安托瓦内特天生丽质,却成了母亲政治棋盘上的一颗棋子,15岁远嫁法国,与当时还是王储的路易十六结为夫妇。
  路易十六性格软弱,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她不能履行丈夫的责任,并由此放任安托瓦内特的任性胡为以作为补偿。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安托瓦内特为了排解不幸婚姻带来的苦闷,终日沉迷于打扮、跳舞、赌博中,并耗费巨资修建行宫,左右国王、干预朝政,被讥讽为“赤字皇后”。
  当时的法国正处于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之中,安托瓦内特的轻率和政治上的幼稚使她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置于狂飙的巅峰,最终难逃厄运。
  茨威格对这位薄命红颜跌宕起伏的人生给予深深同情,力图把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来描写,使她的悲剧性更具有感染力,更能打动人心。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深受其影响。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在巴西双双自杀。茨威格作品以小说和人物见长。代表作《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而是小时》、《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纪》、《断头王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等。茨威格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最新书评    共 5 条

咏叹调    1. 安托瓦内特所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她在漫不经心中忽视了历史交付给她的重大任务。可是,面对世上最强大的诱惑——从一个幼稚的孩子,一下子坐在权利的最顶端,这错误是情有可原的。这种诱惑恐怕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她对这些没有丝毫准备。她不过是一个普通女人,而宫廷里的拿手好戏就是把姑娘们引入歧途。      2. 这不是她的过错。她所处的时代就是如此。她不过成了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时代在颠覆之前,需要塑造一个典型来表现自我。安托瓦内特当之无愧。她是所有漫不经心的人里最漫不经心的;她是所有奢侈浪费的人里最奢侈浪费的;她是所有风流轻浮的人里最风流轻浮的。她是18世纪的化身,再没有人能比她更好地表现18世纪的社会风情。她是18世纪的象征,也是18世纪的终结。      3. 约瑟夫皇帝的恒心并没有受到打击。他坐着出租马车进入巴黎,住进一家平民小旅店。约瑟夫皇帝的苦心得到了巴黎百姓的肯定。他和本国君主鲜明的对比让他一下子就获得了他们的爱戴。他走进医院嘘寒问暖,出席学术会议,旁听巴黎法院审案,参观聋哑学校、工厂和植物园,与店老板、工人们亲切交谈。他如愿以偿地成了法国人民注目的中心,并被他们的热情和拥护深深陶醉。可是,他清楚自己的仁慈和蔼不过是一场表演。在写回维也纳的信件里,他承认自己是个十足的骗子,惺惺作态却换来民众的欢迎,他很愉快可是却难以持久的伪装下去。      4. 禁演的命令反而助长了博马舍新剧本的风行。法国的贵族们抱着难以想象的自我毁灭的倾向,非常欣赏剧本中对他们自己的讽刺和抨击。      5. 阿克塞尔德·费森。他们的爱情故事曲折婉转,一般发生在浪漫的宫墙内外,一半却牵系着可怕的断头台。他们出于种种考虑,深埋自己的感情,几度分离,又几度跨越阻碍相聚。只有历史才能创造出这样悲凉动人的爱情故事。      6. ......只有分离才能保护她。费森毅然选择了离开。他参加了法国部队,随军队开赴美国参加独立战争。......“我永远不可能娶妻。我深爱的女子也深爱着我,可我却永远不可能成为她的丈夫。”      7. 安静是一种很有力量的氛围。正如一只装满液体的瓶子,摇晃过后,一旦安放在桌子上就会出现沉淀物。人也是如此,经过动乱后的冷静思考,可以凸显出人性中不为人知的潜藏部分。......直到需要运用才智和能力来挽救自己和孩子的生命时,她才发现自己的生活一直空虚苍白,她不曾积攒下任何与逆境斗争的力量。她自己总结出了结论:苦难叫人认清自己。20多年来,无论是母亲还是朋友都没有让她有所触动,唯有苦难,给了她前所未有的震撼。      8. “我的心完全属于你。”此时的王后失去了王冠、地位、权利,已经一无所有。别人唯一夺不去的,就是她的爱情。爱情是支持她走完自己人生道路的所有力量。      9. 可是,事实证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对情人的眷恋之情超过了任何时候。不过真实的记录被费森的后人掩藏了,许久以后才被人发现。当时,安托瓦内特为普罗旺斯和阿图瓦伯爵派遣信使只是为了掩饰她的另外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她曾经送给费森一枚代表法国王室的百合花戒指,她又为自己打造了一枚刻有瑞典贵族武器的戒指,并时时刻刻戴在手指上,以此慰藉思念之情。现在是传情达意的最后机会了。她用蜡复制了信物,交给费森。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戒指上的题词最为真切。戒指上刻着意大利文的誓言:”一切都让我想起你。“    剧终的帷幕慢慢落下,只留下了最后一句话:一切都让我想起你。      10. 她快步走下楼,拒绝别人的搀扶。她其实根本不需要强心剂,她的力量来源于内心。她已经忍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折磨,死亡并不比最后几个月的日子可怕,她为此做好了准备。她急于走出这座充满伤痛和回忆的城堡,以致于不小心撞在了坚硬的石拱门上。带路的人难过的问她是否撞伤了。她平静地回答说:”现在,任何东西都不能再伤害我了。“      11.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前半生形成巨大的反差。出身王室的法国王后曾经住过万间广厦,现在只能在一间狭窄的地下室容身,墙壁潮湿的滴下水来,连窗子都被堵住了;她曾经极尽豪奢之能事,现在没有柜子、没有镜子、没有椅子,所有的用品只包括一张木板桌、一个板凳和一张折叠床;她曾经被无数贵族和奴仆众星捧月,拥有分工明确的宫女、化妆师、诵读师、医生、厨师,现在只能靠自己梳理头发;她曾经在一年内购置了300套新衣,现在却没有一根缝衣针;她曾经年轻美貌,现在未老先衰;她曾经和一大群同伴一起在歌舞中消磨光阴,现在却只能自己独自打发寂寞的漫漫长夜。随着夏去秋来,白天越来越短,她的屋子里连蜡烛的光亮都没有,只有走廊中的油灯透过来一丝微弱的光。整个囚室如同坟墓一般阴冷,散发着死亡的味道。她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过去无忧无虑的日子,似乎已经是前世的事情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8-10 16:21
墨丛    【最初于2013-5-4发布在我的QQ空间:http://user.qzone.qq.com/421710897/blog/1367678866】       我被洗脑了,我真的被洗脑了,我被一种无知的愤恨与不恰当的怜悯洗脑了。我不是文科生,但如果有哪个文科生的历史老师痛斥过雅各宾派的,谢谢告知我一下吧。       这种洗脑源于《双城记》。“法国大革命”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于我而言不过是抽象到不能再抽象的资产阶级革命之一,我仅仅在初二某一段时间与高一上学期与它有过短暂接触,我对此没有任何多余的兴趣,但我一直以为这是引导人民走向自由平等的光明之路,这是崇高而不俗的,而个别贵族乃至国王的死亡都是有必要的,因为革命是需要流血的。但看完《双城记》,确切说是看到攻占巴士底狱那一日的残暴开始,我就不得不为这场大革命里的种种屠杀感到痛恨与鄙夷。不讲道理,毫无人性。我本以为中国的文革时期是政治恐怖的巅峰,但同法国大革命比起又算得了什么,你这只是胸前挂个牌子剃个阴阳头游街示众,而它能叫你在“最公正”的法庭上百口莫辩最终魂断断头台。这就是对人性的践踏,对人权的侮辱,这怎么配称为“革命”,这和旧制度的压迫有什么区别?难道这场革命只是想表明速死比饿死要来得仁慈吗?       这是我的第一次被洗脑,因为我喜欢西德尼·卡顿,而他被大革命夺去了性命,他这个死去的人比上千万个打着自由的旗号进行屠杀的暴民都要来得高贵,如果这场血腥的革命杀的是这种人,那么法国真是活该它后来上十年上百年的动乱。                后来,是一部《再见,我的皇后》让我对这场大革命中的末世皇后有了兴趣。当然,这部电影算是有失史实的,按照某期《看电影》上的影评来说,它是刻意迎合当代的审美志趣,将玛丽王后与最受她宠爱的波利内公爵夫人之间的友情意淫成了爱情。不过不管怎么说,正是因为这种意淫让我对这个乱世的悲剧性角色有了格外高的兴趣,所以我托书店老板进了本错误的但也是茨威格写的《断头女王》,最终是我的好同桌将正确的书也就是只有一字之差的《断头王后》当作毕业赠别礼送给了我。我得说,我这前小半生看的所有书里就没哪一本让我看得这么快——就连《雷雨》这种厚度的我都看了一个星期,而这本书我只用了3天就看完了,刚好横跨整个四月考,还包括自主复习的一天,不过我并不是所有老师都敢欺负的,两节语文课抽了一节看这书了,不过比起在他的课上做数理化生,这一点他还是比较能接受吧。       其实《断头王后》与《双城记》比起来,并没有将革命者尤其是雅各宾派黑化多少,没有什么夸大的讽刺,仅仅是客观地表述了雅各宾派都是些激进分子,就连他们是如何激进的都没有过多叙述;但把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头给砍下的,是雅各宾派,是那个恶心的,不讲理的,野蛮的,残暴的当权党派,是那个轮奸过安托瓦内特的长女的暴民的抱团,一群强盗土匪,是历史书把你们美化了,用一句老土的话说,就他妈因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如果不了解的,想想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干的是什么人事儿,那么那群激进分子是比这无情无耻无理取闹上百倍的存在。       对玛丽·安托瓦内特,我只觉得她是政治与革命的双重牺牲品,她在错误的年龄以错误性格坐上错误的位置,最终被迫吞下命运的苦果,这对一个毫无选择的女人而言,是十分不公平的。我得承认,她的骄奢淫逸、声色犬马、放荡糜乱,确实是为她日后的不幸自掘了坟墓,她并非是无可指摘,然而,她在我心中已经得到彻底的净化,我对她只有敬佩,没有鄙夷;只有同情,没有责难——兴许是她太美了,同时又太悲惨了;兴许是她太乖戾了,同时又太坚强了。她乖戾的性格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她是奥地利最年幼的公主,从小受尽兄长与母亲的一切宠爱,并且她从小就极不愿意把心思花在任何正经事上,却没有任何人严厉地纠正过她这种随心所欲的为所欲为,于是,15岁的她带着这份未经雕琢的性格缺陷远嫁法国——她那时甚至都不会正确书写法语。路易十六,她的丈夫,是个极端慈悲的人,因而表现出令人嗤之以鼻的懦弱,但除开性无能这一点,他作为丈夫,还是很不错的,毕竟他老实、善良、温和,待安托瓦内特也是百依百顺的;可他是个王储,法国未来的国王,而国王是需要继承人的,所以性无能就是个大事了,但可悲的是,虽然欧洲相较于中国是开放一些的,但对于女人毫无道理的指责确是如出一辙——在安托瓦内特无法怀上孩子这件事上,凡尔赛宫的所有人都知道是路易十六的生理问题,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把这份压力都加到安托瓦内特头上;7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安托瓦内特想尽一切方法挑逗路易十六的性趣,承受着继承人问题和娘家来信里提及的“奥法联盟”的巨大压力,她的母亲一再提醒,如果她没有怀孕,这份盟约就无法发挥它强有力的效应。7年,7年后,这对夜夜同床共枕的夫妻仍旧都是处。这7年对安托瓦内特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折磨,对她的性格更是产生惊人的影响,并且在她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登基,而她登上法国王后的宝座时,还未过18岁的生日,比现时的我还要年幼,又没人加以管束,可以说安托瓦内特就像匹脱缰的野马一样奔向命运的深渊。这个女人夜夜笙歌地排遣自己的痛苦,法国国库一天天亏空,她毫无知觉,她只知虚度时光,挥金洒银;这个无知而可悲的女人,就这样被历史的巨流推上风头浪尖,但我可以打赌,她对自己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是毫不知情的,甚至是当被人民当靶子批判得体无完肤时,她也仍旧觉得自己并没做错什么,她只是在过贵族阶级千百年来都会过的奢侈糜烂的生活,是生来的衣食无忧和君权神授的教育让她将一切的剥削看做理所当然,但这并不能说明她的本性罪恶,和某些革命者比起来,她是更配生而为人的。       1789年7月14日,这个至今仍被法国人民视作国庆的日子,成了贵族大屠杀的开端。而玛丽·安托瓦内特,这个前半生在灯红酒绿中虚度的女人,在这场苦难里表现出了惊人的成长。 在路易十六手足无措、所有贵族争相逃窜的时候,安托瓦内特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坚韧。是她,也只有她,在国王一家被软禁的时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警惕,始终相信危险不会简单过去,因此她自始至终都在策划着一次次逃跑,毫不放弃任何希望;她以永不低下的头颅坚强地面对暴民充斥着杀意和暴动的眼神,既冷酷又不失尊严地回击着暴民们恶意的言语;曾向安托瓦内特提议采取君主立宪制的米拉波在遭到拒绝后,对这个极力维护皇室尊严的女人给予过极高的评价:“她是当时凡尔赛宫中唯一的男子汉。”       书中有不少让我对这个女人肃然起敬的情节,我是可以一一打下的——   【暴民在凡尔赛的逼宫】王后!那个骄傲、冷漠、无耻的奥地利女人也应该出来!就是她!她应该低下自己的头!于是叫喊声越来越大,大家跺着脚,高声喊着:“王后!王后到阳台上来!”   ……   大臣法拉耶特走上前去,对她说:”王后殿下,有必要安抚一下群众了。”——“既然这样的话,我去。”玛丽·安托瓦内特回答道。她左右手分别牵着两个孩子,挺直胸膛,抬起头,紧紧闭着嘴,走向了阳台。她的出场并不像一个祈求者,而更像一名有着坚定决心,将与敌人誓死抗争的战士。但也正是她的这种姿态征服了大家。王后的目光与群众的目光像两种力量在空中相持,气氛逐渐紧张起来,整整一分钟整个大堂鸦雀无声。这时候,大臣拉法耶特走到王后的身边,微微鞠躬,轻轻地亲吻了她的手背。   这个举动一下子缓解了整个大堂的紧张气氛,令人震惊的是,大家竟一起欢呼起来:“王后万岁!王后万岁!”欢呼声在大厅上方久久回荡。   【逃亡被捕,安托瓦内特与革命党人的对话】“先生,请您确保不会发生任何不幸。请您保护那些陪伴我们的人,使他们免受生命威胁。”王后这番话说的非常得体,她并没有要求对自己的保护,而是要求保护那些忠于她的人。   (这次逃亡行动的主要策划人是玛丽王后的毕生挚爱菲尔森伯爵, 其间革命人士曾想诱使玛丽王后说出这个策划人的名字)——佩雄(雅各宾党人)对大家说国王一家在杜伊勒里宫附近乘坐了一辆马车离开,那个马夫叫……叫……叫……这时他停住了,好像记不起那个马夫的名字了,便顺势询问王后。很明显,他是在引诱王后在国王面前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但玛丽·安托瓦内特给出了强有力的回击:“我是一个王后,怎么会知道一个马夫的名字。”   【暴民在杜伊勒里宫的逼宫】一个革命指挥者桑太尔只想吓唬和羞辱王后一番,他命令士兵散开,以便让群众好好看一看他们的猎物。   ……    她冷酷又不失尊严地抵抗住了那些充满敌意的目光和言语,只有后来有人要给她的孩子戴上那顶红色的“自由帽”时,她断然拒绝,向士兵说:“这太过分了,超出了人能忍耐的限度。”其他时间她一直站在那里,没有表现出任何恐惧或是惊慌。   【路易十六死在断头台后,玛丽王后拒绝了一次逃跑行动】“我们做了一个很美丽的梦,但这只是一个梦。我已经知道您对我的忠心,我充分地信任您。您应该知道我的勇气与决心,但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儿子。无论我离开这里会有多开心,但我绝不能和我的儿子分开。我知道以后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但如果要我把孩子留在这里,这世间就没有让我留恋的了。”   【被迫与骨肉分离后】由于走得太快——也许是因为泪水迷住了双眼——她在走出一扇低矮的门时忘记弯腰,额头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陪同她的人关心地问她是否受伤,她平静地回答道:“没有。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让我受伤了。”   【革命党人为了将安托瓦内特的形象抹黑到底,诱骗年仅8岁的太子指控母亲对其进行过猥亵】“我没有回答,是因为天性不允许我回答这样一项针对母亲的罪责。”   【走向断头台】王后没有反抗,她知道生命已经没有得救的希望了,可以维护的只有尊严。   ……   玛丽·安托瓦内特坐在囚车上,苍白的脸上满是坚定,发红的眼睛望向远方,丝毫没有露出恐惧或痛苦的神情。无论周围的人如何辱骂她,她都没有在意。   ……   玛丽·安托瓦内特没有要求他人的帮助,平静地、带着“比离开监狱时更冷漠的表情”走上台阶。她穿着高跟鞋,轻巧地走上了断头台,就像在以前的日子里登上凡尔赛的大理石台阶一般,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这以上种种,怎么能叫我不对她心生无限的怜悯与敬意?当然,她对废除封建制度的坚决抵触也加速了她的死亡与不幸,但正如茨威格所写,这是一个普通女人政治上难免的短视:安托瓦内特无法透过纷繁杂乱的表象看透革命建设性的本质;主观上她没有这样的意愿;客观上也没有受过此类训练。她能看到的就是眼前之事,而此时此刻,混乱就是她唯一能看到和感受到的。因此王后是无法真正理解这场运动的。对此我们也不能太过苛责,毕竟革命给予王后的印象直接来源于这些领导者们。他们有些并不是什么杰出人物,甚至是声名不佳、贪赃枉法的卑鄙之徒。有这样一群领袖,让安托瓦内特如何相信革命的正义性;如何相信神圣的信仰不会被这些人肆意践踏;对于那些挑着人头走街串巷的泼妇,难道可以相信这些人就是人道主义先锋吗?这一切对安托瓦内特来说都是那么地不可理喻。          我不止一次发泄过对法国大革命之中暴行的种种不满,也因此被一个博学且温和的大哥哥教育过(在网上),他的一些话还是极有道理的,他说贵族固然更有教养懂得礼仪,与那些暴民是截然相反了,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人民痛苦的根源。我很是受教,我也明白这样一场大革命是不能以个人情感去衡量它的价值的,它确实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哪怕是以极端残暴的方式,但成果也是不可抹去的。话虽如此,我依然要以自己心里所想来埋怨这次毫不恰当的暴行,我喜欢玛丽王后,哪怕她并不是个讨法兰西人民喜欢的人,性格中也有冷漠无知的一面,但这是历史加在这个女人身上的局限性,而她异于常人的荒谬举止也仅仅是因为她的身份决定了她的残忍,我依然相信,在经历那样多的苦难与生离死别后,如果革命者小小发个慈悲让她活下来,她会让她的未来更有价值,因为是这场大革命为她注入了灵魂,可他们连一次重头来过的机会都不给她,她甚至不曾真正活过。          对于索菲亚·科波拉的那部《绝代艳后》,我也在相册里评论过——“这部电影宣告了曾经拍出《迷失东京》的科波拉家族大小姐的才华也终究是昙花一现。看完茨威格的《断头王后》我便对安托瓦内特难以自拔,但科波拉实在没能完美诠释安托瓦内特这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尤其在与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这女人惊人的成熟、惊人的勇气、惊人的冷静、惊人的尊严,她是当时法兰西贵族四处逃窜下的“唯一男子汉”,但科波拉却仅仅着力于拍她早期的放浪糜烂。你终究是仅仅将她当做迷失东京里那个迷失女人的又一化身了。”对这部电影我是有失望的,但也并不算很浪费生命,至少邓斯特的演绎表现了安托瓦内特的另一面——她少女时期的天真羞怯;这是十分动人,也是十分可爱的。兴许她的一切我都那么爱吧。       我得重申,我对“法国大革命”的了解只停留于文学作品的“洗脑层面”,所以,大抵是偏激也太过狭隘了吧, 没办法啊,它把两个我如此喜爱的人都给伤害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8-10 17:04
文本    即将去法国。除了Lonlyplanet的《法国》之外,也再次把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本雅明的《巴黎,十九世纪的首都》和茨威格的这本《在革命的断头台上》翻寻出来。   时值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纸风行的当下,1789年的法兰西似乎已经成了当下中国的跨时代翻版,便更想籍着这次旅行有所观察和思考。   1、安托瓦内特是一个被时代错置的人物。如果是在一个升平的年代,她完全有理由成为光彩照人的法兰西玫瑰;如果不是路易十六的皇后,她也足够资格以她的的美貌和风情成为巴黎名媛;甚至,以她女人的天性,她也有理由成为一位好妻子和好母亲。可惜历史就是一条单行道,不允许任何的假设。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她走上了历史的前台,成为时代的焦点,而这,恰恰是她不看重负的。于是,她的幼稚、无知、奢靡和傲慢都成为民众宣泄的理由,这有点像杨玉环,一旦皇帝在道德上好像无可指摘的时候,身边的女人常常成为替罪羊,因为如洪水一般的社会情绪总需要寻找到一个家常的、足可传播的由头用来宣泄,杨玉环、安托瓦内特这样在道德上有缺陷的人就是最好的由头。   2、大革命的原由,其实托克维尔都已经分析到了,就像当下的危机体制内的人也心知肚明,但究竟要怎么避免,以及它的必然性会以何种方式呈现,相信没有人可以预料,而且也不是人人通读托克维尔就可以防范它的发生。历史有其必然性的,但过程都是偶然的。你可以说是因为对外战争导致的财政枯竭,对美国革命的过度支持,王室的无能,路易十六的妥协,安托瓦内特的奢靡,拉法耶特的推动,等等。但原因肯定不是单一的,时势使然而已。其时,英国已经走在宪政的路上,美利坚已经成为合众国,而法兰西居然还在昏庸骄奢的王室统治之下,加上财政上的危机,这些给民众和中产阶级包括贵族形成的心理上的落差,才是大革命的背景。   3、法兰西和中国是同样具有浪漫天性的民族,浪漫的人容易着急,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文科生的,简单、着急、理想化,总希望通过一场社会运动就让国家改头换面,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甚至之后的文化革命等,都是这种思维惯性在起作用。   4、很担心在现在的氛围之下,我们这边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重组?时势使然,这种重组是必然会发生的,为政者有没有超越路易十六的可能,公知能不能再点火后把控火势,不要像拉法耶特一样自己也掌控不了局面,或者像吉伦特派那样被雅各宾派踩在脚下,最后演变为“凡是对自有无贡献者皆可之罪”的红色恐怖。   5、只要是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总会有红颜薄命的故事发生,女人成为替罪者,好像是历史书必须的章节。我们这边以后不知道会是一个怎样的红颜。  详情 发表于 2013-8-13 08:41
他叫,    断头台可以上,尊严不能没有!      这位法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后,她的美艳动人,惹人怜爱,令男人神魂颠倒;她的放纵任性,奢侈无度,让国家债台高筑,令法国民众深感痛恨,冠以其“赤子夫人”之称。      从出生到成为皇妃,一切似乎都进行的顺其自然。从一个懵懂不知世事的小姑娘,突然被摆到因为帝国利益的舞台上。如果是在一个和平时代,普通家庭,她会比任何女人都幸福,可她偏偏生在动乱的帝国之家,面对辉煌的荣誉、无限的财富、人民的爱戴,她的轻浮,毫无政治头脑让她成为一个悲情的皇后。从她因为政治而嫁给路易十六开始,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注定了是个悲剧。虽然历史是偶然性的,但路易十六的性无能,对妻子挥霍无度却不加以阻止,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是极其远大的!      作为拥有高贵血统的她来说,即使到最后上断头台,她也没能失掉尊严。开始对她有多痛恨,结尾就对她有多怜悯。她是一个任性的女人,不合格的妻子,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所以,看历史人物,不能只从单一的层次来分析,得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毕竟历史跟人物都是紧紧相连的。这样的传记,带有插图,不死板,通俗易读、     详情 发表于 2013-9-2 19:33
丁丁/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一个机灵,哎呀果真是不八卦无艺术啊,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面还在文艺兮兮地说“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转头就去挖祖坟考证玛丽王后的品牌消费史,还真有点吃着阳春白雪的下里巴人的感觉。    但是话说回来,谁又对宫廷戏不感兴趣呢?那么多电影、漫画、书籍翻来覆去地解析、嘲弄或者同情玛丽·安东尼德,这个大名最终能如雷贯耳并不是因为这个女人年纪轻轻就上了断头台,反正那个时候上断头台的欧洲王后堆在一起都能为无名山增高10米了,而是因为--她是历史上最大牌的因为拜金奢侈而送命的女人了。    其实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便于阅读的通俗历史读物,书里面有大量的插图,关于那个时代的风貌和凡尔赛宫里里外外的人物众生相、花草鱼虫照,自然还有关于玛丽王后的各种名家名作。画作中的玛丽·安东尼德是个小脸美人,两颊永远都是红扑扑的,穿的裙子就好像随时去参加COSPLAY舞会(她的裙子结构永远都复杂得如同一道方程式),最惊悚的是她的发型--那能藏入一具尸体的高耸入云的白发啊,那倒置的屁股一般的金发啊,那彩虹糖似的一坨一坨五颜六色的卷发啊……一个“丧心病狂”的女人的想象力果真是无穷的。    对于这样一个败家女,茨威格的这本书透露出来他自己无法压制的一个声音:“玛小丽啊,你是嫁错了人家啊,你要是嫁给了我,你保准不会爱慕虚荣而是跟我一起在文学的道路上前进!”书中只要提到玛丽·安东尼德,必定会换上一副温柔可人的语气,一副理解万岁的姿态。小玛丽当年离开强势的母亲的怀抱时,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公主,她到了法国看见自己很“娘”的老公时,心里是该有多落寞?那就自己跟自己玩儿吧,女孩家家玩儿来玩儿去,也不过是华服珠宝。茨威格笔下的王后没有王后样,但却浑身上下都是女孩气,可能真的没有比她更纯真的皇室成员了吧(看看慈溪武则天),她完全没有加害于人的想法,只是觉得家里方正有钱,寂寞就拿钱来填补吧。    好在,茨威格再怎么心软,也没有到了任凭情感蒙蔽了心智的地步。他把玛丽·安东尼德放在大时代背景中,即使她看起来像是一个手足无措的小姑娘,也不能对外面的世界视而不见。书中说,当玛丽·安东尼德搞得宫廷严重赤字之后,终于在某次外巡时看见皇宫外“穷凶极恶”的民众振臂高呼弄死皇后,她眨巴眨巴大眼睛问了一句,为什么呀?    在茨威格心中,玛丽·安东尼德首先是一个女人,接着是一个母亲,接着是妻子,最后才是王后,前两样她做得很好,第三样--人家夫妻间的事情管那么多干嘛,最后一样才是置她于死命的原因。不是每个女人天生都擅长当王后的,术业有专攻,要是时代对了,这个发型怪异的小女人八成就是个可可香奈儿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9-7 15:12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5:05 , Processed in 0.06787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