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猜疑链:猜疑总是存在的,猜疑链的长短与行为选择无关。
猜疑链是确定存在的。在人类中存在的猜疑链,由于人类有语言等互动行为,会尝试沟通以尽可能地消除猜疑,直到这种猜疑的程度降低到最终人与人之间达成某一个可以被接受的共识——猜疑链将不会再影响互动。
推广到宇宙中交流难度非常大的不同星球文明。猜疑链将会被放大,拉长。一致地共识是相当难达到的,于是双方,或者多方将在彼此无法达到共识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对对方行为的选择。因此这里可以看到猜疑链的内在属性是长短;而猜疑链对互动行为选择的影响的关键,与猜疑链的长短无关。
B:我是好人
A:我不知道b是不是好人
B:我不知道a是不是在想我是不是好人
A:我不知道b知不知道我在想b是不是好人
B:…
====这些猜忌的想法可以有多少层,就代表猜疑链有多长。
但是a和b最终选择相不相信对方,都不是由于猜疑多少层次来决定的。如果在猜疑链太过长的情况下,简而言之就是无法判断,因此最终ab是否相信,最终做出什么选择,就与猜疑链无关了。
简而言之就是,猜疑始终存在,不可被消灭,a,b会依赖别的做出是否信任对方的选择,于是这种选择更多的是自己内在意愿。
2.黑暗森林:黑暗森林总是存在的,但黑暗森林并非就是邪恶森林。
(1)如果无法通过判断对方的善、恶来做出选择,双方也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己方的行为的判断选择与什么有关?
逻辑分析只能保证思维方式的正确性,但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因为宇宙是太多不可知的,参数太少则无法计算,所以,如何做出选择?
【定义】这里选择简化之后有:善(值0~1;友善行为,客观上单次行为对对方无害);恶(值-1~0;攻击行为,客观上单次行为对对方有害)
这样我们就可以划出一道-1——0——1的坐标图。 -1代表极端的恶,对方星球被毁灭。(这里尽量回避“文明”这类不太确定的词汇,说不确定,因为比如地球人依然有舰队逃脱,严格说来无法衡量地球文明是否有被毁灭,还是只是暂时挫败,因此就以物理的星球作为尺度标准);1代表极端的善,己方的星球因过度利他被毁灭。中间的从-1------1的数值,则代表混杂程度。
回到问题,在不可知的情况下,自己星球选择那个值,几乎是自己决定的,可以参考的信息很多:内在属性(自己星球的文化),外在条件(对对方信息的模糊判断),历史因素(跟宇宙中其他文明以前的沟通历史),环境因素(对宇宙社会的意识形态上的看法)…… 很多很多。这里根本不用分析。只要明确一点就好——这个数值,在单次行为来说,是由自己星球自己选择的,而如果可依赖资源过小,那么这就成了一种猜测——如果把所有星球的决策判断作为样本来观察,这就是一种扔色子的概率分布。而如果从个体星球的选择来看,就能根据前例统计算出一个具体的善恶值。而这个善恶值,就可以看做是一个星球的内在属性。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个选择,超出了理性的范畴,是夹杂了自己星球很多的主观倾向的。具体有多少主观加入无法明确判断,但可以明确的是,善恶值绝非完全理性结果。
(2)为什么黑暗森林推不出恶意森林的结果?
黑暗森林其实就是说宇宙社会学的状态,沟通的难度很大,猜疑链的存在,于是呈现一种彼此看不清的模糊状态。
模糊状态不代表就会采取恶的行为。因为真实情况下无论是友善态度还是敌对态度,这种交流互动行为都不太可能只是一种行为。这会是多次行为选择的结果。每一次决定的前提条件和相关因素都是变化的。
博弈论里面已经有过很多次实验,囚徒困境;还有在知道前次结果的情况下互利者会生存;不知道前次结果的情况下,最佳的生存方式【注意】并不是恶意攻击,而是——【以眼还眼,以手还手,以其之道还其自身】。(具体实验我这里就不引用了哈)
因此就算是宇宙生态完全抽象成博弈论的选择,每次选择都基于理性算取最佳值,最佳值也不会是恶。
3.技术爆炸:技术爆炸作为一种状态属性,只是加强了黑暗森林的模糊性,与个体星球面对他方做出何种选择没有必然联系。
再次重申:选择善、恶、还是善恶程度(-1----1)的某一个值,在实际情况中,是受到单次行动时诸多客观的以及主观的包括心理的因素的结果,其中有理性有非理性的;在模拟完全理性的环境下,也就是抛开非理性决策来讲,依然受到沟通带来的信息变量和环境变量的制约。
在《三体》故事中,沟通,也就是地球发出去的信号,基本上是由某个个体的偶然造成的;而地球收到二向箔的攻击,命令也是出自某个星球的头儿;还有地球和三体之间的互相沟通,彼此接触,这期间产生的变量也就太多太多了。单纯地把这些过程都忽视不看,而只是在出发点就选择善/恶值,之后不计沟通带来的变量,在沟通后依然采用最初的善/恶值做出行为——这个,合理?
===============
下面开始立论,个人观点看法,宇宙社会学最有可能的形态。
我认为应该从进化论的视角来看。很简单——将是一场动态的激烈竞争的X交流星球与Y交流星球的混战。分析如下:
===============
4. from Planet Nature【星球的内在属性】:
每一个星球面对外来星球时,善恶值的选择有多种因素,但是所有星球的某些根本的属性是不变的——
Planet Nature:
a.对“自己人”友善
b.对“陌生人”猜疑
c.对“敌人”恶意
所以,黑暗森林的难题,其实是,在可视性如此模糊,不确定性相当严重的宇宙森林中,如何辨别自己人/敌人?注意,由于大家都有各种技术和策略,因此大家都可以或真诚或欺骗或伪装;并且,敌我之分也未必一成不变,这是变动的(dynamic position)。
当双方都认为是此时此刻是“自己人”时,友善行为,结果是此刻的互利共赢。
当双方的判断依然停留在“陌生人”时,行为就会是既不友善,也不恶意,结果是不断地试探,收集更多的信息,保留和观望状态。
当双方都判断对方是“敌人”时,则相互攻击。
——这是双方态度一致地情况下。
也有可能,当我是善意的时候,对方是恶意(如地球善意地发出信号,而三体收到的态度却是恶意),那么地球此刻依然善意,三体恶意。三体恶意攻击之后,【第一次交流】,地球判断出对方是恶意,于是地球开始调整对对方的判断,换成恶意。
——如此,双方也达成了一致,开始相互攻击。最后的结果是依靠战斗力具体来决定的。
然后最后地球被毁灭的例子是:地球一开始善意发出信息,后来地球恶意发出三体的坐标位置,而收到的那个什么文明,对所有知道坐标的星球,均是恶意的态度,于是二向箔发出【第一次交流】,三体被灭了;地球被灭了。
——看到问题了么?也就是说,其实,攻击仍然是一种带有态度的交流方式,问题出在,技术相差太大,就好像一只螳螂跳过来向你打招呼,你被吓到了,大手一挥,螳螂死了。就是这样。或者说,一个男生跑过去跟女生打招呼,结果采用的方式是哥们儿那样拍别人肩膀,女生被大力拍疼了,转过来煽男生两耳光。嗯。把例子再推极端点:当这个男生向女生跑过来的时候,女生看到一个表情恐怖的男性动物像自己跑过来,尖叫一声落荒而逃。
问题就在这儿:由于技术的,或者形态的,或者心理的,或者表达方式的等等差异,有的交流止于第一次。这并不能推导出任何结论。这只是一种状态。众多可能有的交流状态的一种。
《三体2》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a)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是不是会必然导致星球之间的恶意相对&(b)每一个没有被暴露的星球都应该小心地隐藏自己的坐标;
(a)的问题我之前都驳过了——不必然;恶意相对只是一种选择而已。不同星球之间有多种选择,这些选择共同存在。
5.真正的问题是: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状态,你只知道是模糊一片的黑暗森林,那么这种情况下,你是交流,还是不交流?对,即,《三体2》的问题就是,那个寻找外星生命的信号,是发出去,还是不发出去?
故事里,那个信号被那个人一开始发出去,是一个偶然。而人类一直的理念是——发出去,走出地球,走向宇宙,跟外界沟通。
所以每一个星球,不管planet nature是利己多一点,还是利他多一点,有一点是一样的:
6.【渴望外界对自己的友好往来交流】—— 这是共同的渴望。
因为友好地交流,对自己星球来说 ,永远是利益的。基于这种渴望,衍生出很多战略和更小的选择:是向外界宣扬“我们来交流吧,我是很友好的”;或者“你最好跟我友好交流,不然我打扁你”;或者“你是谁,要不要跟我友好交流”;或者,“我之前被骗了,我再也不跟任何星球往来交流了,一切外来皆为敌”…
7. 选择只有两个:交流/不交流【Planet Nature 2】
不同星球文明之间也可以只分成两类:对交流持善意态度的/对交流持恶意态度的
注意:这种分类其实是非常公平的,1/2,也就是一种扔硬币的概率分布——二项分布?
8.所以《三体2》的黑暗森林=恶意森林的假设错在哪里?
1.逻辑上,有slippery slope的推到错误。就是极端化的无穷推理:一个星球是恶,也并不会推出接下来他的所有交流就是恶的,更不会因为一个恶导致了所有的恶——忽视了临界;短期或许有可能,但不会变成长此以往的推理。就好像说,机器能够代替人工,推出,机器人必将在未来取代人。这种逻辑错误。 2.忽视了另外的可能性:
大牛把模糊视野的宇宙完全干掉了一种可能性,他说模糊的宇宙社会中,都是持恶意交流态度的,善意的都被灭了。他说,鱼只存在一种鱼,那就是把海水给弄干。他定义的黑暗森林,是人为地强制地忽视了一种可能,就好像大牛在投掷一枚两面都是人头的硬币,然后告诉你黑暗森林就只有恶意交流才能存在。但是其实,面对这个问题,一开始,这枚硬币就拿错了。
9.真实地宇宙社会如果存在会是怎样的?
(1)我同意猜疑链,宇宙中跨星际的沟通和交流的困难,简而言之,同意黑暗森林。但这里,黑暗森林仅仅指模糊森林状态。
(2)我同意技术大爆炸,同意星球之间的差异。
但是,请注意所有星球都有一个共同点:希望别人对自己是友好的善意的交流。
在此共同渴望下,所有的星球都面临两个平等的选择:对外交流/对外不交流。
交流/不交流的意思,既包括,面对不定对象发出信息,也包括面对既定对象发出信息。
剩下的到底是恶意交流还是善意交流,是打还是不打还是什么时候打,那些都是战略战术问题了……
所以,接下来完全可以用进化论的思路进行分析。交流的标记为X,不交流的标记为Y,那么在模糊的变动的宇宙中,差异巨大的星球个体之间,带有X基因的星球和Y基因的星球。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在宇宙的大池子里,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到底是X基因的星球多,还是Y基因的星球多。
比如,地球是一颗交流的星球,后来遇到三体之后发现了这种交流的危险,面临危机的时候罗辑想到的办法是什么?制衡!如何制衡依然是用交流,用把三体星球的坐标像更广大宇宙星球发射出去作为威胁。这种策略就是远交近攻。而方式,不是不交流,而是去寻求更多的交流。
再比如,看上去海里有各种鱼,打仗来打来打去的。那么,打仗的实质是什么?是交流的一种方式。
还有,当时地球的坐标也被发布出去时,有人想出一个不被毁灭的安全地避难方式是什么——制造黑洞。把地球变成一个不被任何外界星球文明发现的黑洞。这种方法的实质是什么?——不交流。永不交流!把自己变成Y基因星球。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但凡是活跃的,都是带有X交流基因的星球;但凡是沉默的,都是带有Y不交流基因的星球。 不被发现不代表不存在,they are silent planets.其实,这是平等的二元的。但是难以观测统计。
但是,研究进化趋势我们可以发现,在这样的宇宙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到底是交流的星球多,还是不交流的星球多?
显而易见,风头浪尖的都是打仗征战的交流星球。像地球这种技术落后型的,打谁都打不过的,别人扔一块二向箔就被灭了的,没半点技术防御能力的,才会想到把地球变成黑洞避难。所以,真的显而易见,有能力把在宇宙各种维度上蹿下跳的,都是强大的星球,强大的星球,都主动交流。换句话说,这就是宇宙自然选择的倾向——技术强大的,交流的,资源更多,更广。
所以,不妨把交流的星球当成显性基因,不交流的拟作隐形。显性>隐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宇宙社会,其实就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交流和不交流的星球互相之间彼此对抗(conflict)的过程。交流的总是胜过不交流的。因为所有的星球,都渴望别人对自己是友好交流的。但是能不能做到,这个得靠自己的星球的物理属性,技术条件了。太过弱小的星球是无法和大型星球交流的。
10.从演化的角度,真实的宇宙社会更加可能会是怎样的局面?
从9中已经推导出了,交流的星球X 强于 不交流的星球Y。但是交流,包括打仗,沟通,制衡,贸易,等等等等很多战略性的,也有各种小的选择和具体行为措施。
那么宇宙社会将如何演变和进化呢?
It's plain to see, 会诞生各种机制。宇宙的社会条款。契约。宇宙culture。
还记得么,当年我们祖先还生活在丛林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对部落内的人友好忠诚抱团,对外邦人猜忌或者恐惧或者敌意,直到后来人类文明发明了很多方式,人类是一个从本性来说渴望交流的种族,所以我们不断尝试沟通交流,在希望别人给自己友好交流的愿望引领下,我们开始发展出各种相应的文化机制出来,比如献贡以示臣服和友好,联姻,从打仗形式到各种外交谈判,各国开始分出外交部,联合国,政府间独立组织,国际条款……
其实这些都是渴望交流,但彼此又存在差异,各有各的想法,互相必然存在矛盾,但是又在共同的交流意愿下,不希望变成“不交流”,而做出的种种尝试和努力。其主要还是寻求某些情况下达成一个共识。不要一上来就我把你灭了,或者我刚开口就被别人灭了。就算消灭别人也总是要耗自己资源的,这种对彼此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对彼此都没有任何好处的战略是蛮荒的,我想不出它不会被更好的促进交流的方式给代替掉。因为,再说就算是消灭对方星球也是属于一种“交流”。不交流的是不管不闻不问不理睬假装自己不在,这才是Y星球。而对于交流的X星球来说,星球间主观的进化只有一种选择方向——就是更好的更节约资源的交流形式的发明创造和推广展开。
因此从人类的视角推广到宇宙来看,宇宙文化也必然往:什么跨星际沟通,贸易,宇宙条款,联合大国,小星球抱团等各种方式发展。不同星球之间的差异性,只要是愿意交流的X星球,那么就会走向更多的交流方向,更有效的交流…… 不然那就不交流。
而至于是善/恶,那都是战术上的区别。
11.本来打算简单写点的,结果还是写了好多啊。各种废话见谅啦。我很佩服大牛能写出这样的科幻来,而且我和他有共同的偶像阿西莫夫,反正我绝对写不出来这样的科幻大作,有大牛这样的作家和粉丝群在,中国科幻还真是大大地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由于黑暗森林整个这个假设和推导的硬伤——更别提那个简单得过分的不合常理的面壁者计划了——我对《黑暗森林2》真的喜欢不起来。
12. btw.我更喜欢《三体3》,因为3,不仅大牛小说技术提高了很多,更接近《基地》系列的感觉了,并且,很多地方也对面壁者计划做出了资料性的补充,让其看上去真实性很多了。所以虽然我仍然很痛恨那个结尾,以及非常不喜欢程心这个角色的定位,还有我不认为程心是“爱”和“慈爱”“母爱”的代言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时期触龙和赵太后都懂得道理!!程心太肤浅了!),嗯。总而言之我还是非常推崇《三体3》。有几个角色我非常喜欢。
END
有的地方没写清楚,简单来说总结一下:
大牛根据猜疑链,推出了黑暗森林=恶意森林的后果。
但是他忽视了,宇宙资源的【稀缺性】将导致【所有的星球都渴望别人对自己星球友好】----这是所有星球文明的一个共同点。
但是星球之间的差异性存在,从交流的结果来看,有可能有好的结果,也有可能是不好的,因此具体而言:
所有星球的可以分为渴望交流的星球和不渴望交流的星球。
不交流的星球,将努力让自己成为黑洞。
而交流,带来的是资源的融合互惠。
而这两类,渴望交流的星球将占据主导。
但是,大趋势,将是: 交流>不交流。
在这种认知前提下,必然,进化的选择压力将会倾向于,向有利于建立更好交流的机制展开。
因此,宇宙将会诞生更多促进良性循环的机制,交流模式。虽然这个过程中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流血和伤亡是必然的。
但是,在各种交流的尝试中,将有可行的各种有利于交流的星际沟通机制建立起来。如我们目前人类社会现象。
来自: 豆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