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体II - 黑暗森林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原谅自己,文中的人物出现太多,以至于我看到第二本时偶尔会回忆一下第一本出现的小人物(即使努力地回忆还是想不出来是谁了)。我对名字一点都不敏感。对于我来说,实感的书比较好,因为我偶尔想翻回去看看到底是谁的时候,可以方便地翻阅。
  看完没有太深的感触,只看到人类的悲哀。突然间觉得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了。“三体人”不过也只是处于人类精神的一部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2#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豚豚406:没错是内功 //@豚豚406:非常同意,ps刘慈欣描绘宏大的太空景观以及幻想世界中的细节之处非常的具体和生动,就好像他真的看过触摸过经历过一样,既恢弘绚烂又极具末世氛围,这就是写作的功夫,而且是内功。
  @咆哮女郎柏邦妮  : 看了小半本《三体》,我心目中的大神多了一位:刘慈欣。一边看一边不自觉的说出了声:我操!我操!太牛逼了!各种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比如和这样一个头脑共生在一个时代一个地球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之类的。
  回复@红眼睛freak:啊,漏了一位!!! //@红眼睛freak:木原音濑呢
  
  @咆哮女郎柏邦妮  : 我心目中的大神们,排名不分先后:今敏,浦泽直树,尼尔 盖曼,徐皓峰,手冢治虫,井上雄彦,刘慈欣。你们的大神是谁?
  
  回复@鞋子的鞋带书:什么是写作功夫?我觉得构架的本领,打通现实和虚幻的能力,严密的逻辑,超过文字的快感。 //@鞋子的鞋带书:我觉得理念超棒。但是写作功夫还是不行。如果碰到一个好导演,拍成的电影该有多好看啊。不过三太虚无了,我还是更喜欢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3#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三体一和三体二的阅读之间我隔了两天。其一,三体一受到了一些冲击,在开始三体二的大业之前要好好消化一下。其二,在三体一如此宏大的架构之下,很难想象三体二会有突破。三体一的主线是两个文明的战争序幕。此时离真正的文明之战还有400多年。所以三体二必然还是讲的是战争触发之前的争夺。绵延四百年的战前筹备,听来让我期待不高。
      但是一旦开始三体二的征程,我就如同着了迷一般,不忍释卷,直到三体二落下帷幕。看完的感觉是,绝对的震撼,绝对的惊艳。
      惊艳点一,在两个文明之外,引入了新的文明。正如《三体二》所说,在宇宙这个巨大的黑暗森林里,有许多前行的猎人,无论是三体还是地球,在这个黑暗森林里都只是出生的婴儿。想到这里,连地球文明都显得如此渺小,怎么能不令人战栗。其间,虽然对于另外文明虽无正面描写,但是从只言片语的浮光掠影中可以窥见其他文明之力——对一个太阳系外的行星实现彻底摧毁。这个验证的是,在宇宙中,一个文明真正惧怕的是什么,是被其他文明探知自己的所在,且被探知具体位置。
      惊艳点二,宇宙社会学。这个理念在《三体一》就出现了。当时我还没有认识到这个理论的出现将对这个故事走向起着多么决定性作用。这个宇宙社会学的基本假设有两个: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加上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的作用,一个宇宙的黑暗森林就形成了。一旦文明的具体位置被探知,那么他面临的就是其他文明的猜疑、试探和掠夺。地球,这个宇宙中的婴儿,发出了响亮的啼哭,引起来其他文明的觊觎,从而引发了这个故事。但是,这何尝不是三体文明畏惧的?凭借这个理论的指引,地球开始掌握掣肘三体的武器。
     惊艳点三,面壁者和破壁者。地球文明对三体文明,技术一途毫无优势,连物理的发展也被智子锁死。唯一优势在于,地球人的思维不透明。地球人可以,想的和说的不一样。于是便有了四位面壁者,他们被赋予最大权限,任意行事,不必对外解释,以开展对三体作战的计划。不可讳言,第一个面壁者的计划——量子幽魂我彻底没看明白。其余三个面壁者想象之大胆,牺牲之巨大,除了感叹疯狂之外,让人彻底对这肩负人类最沉重使命的死人产生由衷的敬意和同情。每个计划,都存在着致命的瑕疵,或难以执行,或本身就是危及人命,或是对人类自由民主思想的扼杀。但是,一个永远被锁在婴儿期的孩儿想与一个青年甚至成年的巨人战斗,只能抱着同归于尽的牺牲精神了吧。
      惊艳点四,罗辑。罗辑是四位面壁者最后一位。也是《三体二》的主角之一。《三体二》的故事好比是一篇浩瀚的夜空,因为有了漫天的繁星,才更显深邃。罗辑,丁仪,章北海……这些人类文明的战士,在宇宙这篇漆黑的森林里,坚持自己的道,发出荧荧之光,指引众人前行之路。罗辑本是一个普通人,被推至面壁者之位,主持与异文明之战,他的迷惘、挣扎、逃避都是那么真实。但是最后,他终于以一己之能,倾全世界之力,成功阻击三体舰队。
      惊艳点五,章北海。他是一种新的文明——星舰地球的缔造者。从一开始,面对外星文明的步步逼近,他坚定的信念就是失败和逃亡。但是他心里知道,不可能说服星球同意逃亡。因为在数十亿人中,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实现逃亡,那么在逃亡之前,地球就会被大多数不能逃亡的人毁灭,逃亡之路会被掐断。他选择的是,默默坚守信念,直到逃亡的机会来临,为人类留存一些火种。这个是他认为基于现实和理性最好的战略,虽是临阵脱逃,也让人由衷对其敬佩。那些因为他而流亡宇宙的人们,在掠夺了他人生存的资源活下来之后,要如何面对剩余的人生和渺茫的宇宙?
      我将怀着虔诚的心情继续《三体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4#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文笔确实不咋地,情节有少许漏洞。在第二部里,最后150页感觉是在赶进度,交待得不清不白。三体人不是思维透明的吗?那最后两个监听员是咋隐藏起来的??eto说灭就灭了,人类不是还需要他们吗?在情节上有点唐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5#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刚刚通宵看完三体三部曲,的确被她深深的震撼了。远离科幻有一段时间了,最近读到三体,发现原来爱好科幻的血液一直在体内流淌着。由此想到,就怕没有好作品,一旦有了好作品,潜在的科幻群还是很庞大的。
  大刘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论的确很新颖,第一次读到的时候真的让我耳目一新,不过现在静下来想一下,还是有一些硬伤的。两个公理不言自喻,无须证明,猜疑链和技术爆炸都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最关键的一点,假设两个文明A和B,如果A发现了B但是B没有发现A,那么根据这个理论,A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消灭B。这里面有个问题,A如何知道自己可以消灭B而不会被B反消灭呢?A探测到了B,而B没有发现A,这个假设本身很难成立,在猜疑链的基础上,A如何确定B没有探知A,B为何不会是在假装呢?这样一来,对A来讲,除了B的客观存在之后无法确定其他情况,不知道B的文明程度,又如何会主动出击并加以毁灭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或者更进一步,暗中观察,绝对不会贸然出击,一旦自己反被消灭,岂不是跟第一公理矛盾了?当然如果观察到B是个低文明的世界,那么根据这个理论,的确是可以得出A主动出击并加以毁灭的选项的。
  综上,我以为,不管A与B探测结果如何,大家都会保持沉默,并加以暗中观察,在观察的结果上,确定是否毁灭。当然更加生存的需要,基本上我相信是强者毫不犹豫的吃掉弱者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6#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三体Ⅱ》确实逻辑缜密,故事宏大。
  
    第一部中最令我心动的是三体游戏和幻想中的,处于极端生存环境中的三体人——能够随时脱水,寿命长久,一切以生存为前提抛弃不必要的情感,同时又思维透明。苦苦挣扎的三体人,无力去奢求终极的胜利目标,只能着眼于现下的生存斗争。三体世界环境恶劣,似乎电脑游戏只是提供一个闯关的层次,永远没有通关的一天。就和真正的三体世界一样。
  
    对人性丑恶本质心生失望的叶文洁想要以外星高级生命来“改造”这个世界。也许当人类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时,也会有不少人会按下那个红色按钮吧。毕竟就这相对短暂的历史而言,善恶交锋都同样深刻,只是个人选择相信的方向有所差异。
  
    本来在第一部中一直困惑于为什么两个文明不能所谓地“交流共处”,“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的看来也不仅仅是对中国人。面对生死存亡,所有的道德在强大的生存本能面前土崩瓦解,于是就有了《三体Ⅱ》。这一部讲道德,经历“大低谷”(也并非不能想象,毕竟史料详实,本质说来都是相同的危机),第二次"文艺复兴"和技术爆炸的新一代地球人,完美的外衣包裹的进化在面对比自身强大到无法抗拒的科技文明和近在咫尺的灭亡面前,崩溃得更加厉害。因为美好所以脆弱?不如说是对人类文明的自负经过潜意识的“后台”运行后,让人类对胜利的信念坚不可摧。然而毁灭太过直接与迅速,无法接受只能崩塌。
  
    “宇宙黑暗森林”理论真是相当迷人。霍金该是多么高瞻远瞩才能对人类如此忧心忡忡。就像作者写的,人类就像无知的婴儿在森林里生起火堆,大声宣布自己的存在。最终招致灭亡。
  
    唯一不太喜欢的是所谓的结局和解决问题的根本要义——依作者之言是“爱”。爱是生物共享却因人类的语言和庞大的基数而被放大数倍的抽象名词。感情通过时间得以自然积累,或是两性吸引(不排除是为了物种延续的基因设定)产生并且延续。人类当然是有爱的,但是突破自私局限,能够做到“大爱无疆”的人又是凤毛麟角,而且拥有这样的品质的人是否事遂人愿也值得商榷。用这样一个模糊但是终极并且永远有效的字眼作为作品基石,不如说,“爱”才是终极魔咒,让故事不至走到毁灭那么残酷。相比之下,还是更喜欢“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坦率。
  
    三体Ⅲ即将开始,非常期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7#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 所有人都是有自私的基因的 所以没有圣人 而资源又是有限的 所以必然有黑暗森林 这是一种互相的不信任 根据博弈论来说 大家都选择了最优的对策 而大刘只是为这种本性赋予了一个广阔而深刻的宇宙社会学原理而已 大刘的作品思想很平常 但是总能打动人 让思想的余晖照亮前进的方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8#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我承认我是科幻圈里的超级菜鸟,除《上海堡垒》外,没读过其他科幻书籍。正是三体系列让我豁然开朗,替我打开了个新世界,从此爱上科幻!
  我不是神你不是神,大刘也不是神,所以恳请楼上楼下的多多支持,少拍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9#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又一本在中国科幻史上几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被我读完了。虽然我觉得他的首部长篇《超新星纪元》更加发人深省——甚至令人发指。不过黑暗森林读完之后我还是颇有所得的,故撰文如下,同道共赏。
  
  首先,丁仪这个贯穿大刘很多作品的人物,近乎是他科学精神集中体现的男人,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大刘在很多作品种模糊了丁仪的年龄,然而在《黑暗森林》巨大的宇宙时空尺度下,他也衰老了。这种衰老弱化了他作为科学代言人的无情和理性,更增加了中国文化中对老年的一种向往和尊崇,这从《超新星》一书中就曾强烈的表达出来了。而在黑暗森林中,冬眠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活在未来。而经历了黑暗时代的人们,再一次在末日成为世界的支柱,为成长在新时代的脆弱的人们支撑了一片天空。
  
  然而,如同《球状闪电》和《全频带阻碍》一样,那些最终给人以精神感染力并推动故事发展的人,终究都殉道了。这是大刘的一贯作风——前人的殉难引发整个故事,继而最终的故事由新一轮的殉难而展开。死亡在他的笔下,是历史前进的基石。在《三体》中,故事以叶文洁父亲之死开始,到eto全组织的被屠杀。而黑暗森林中,死亡是那么的频繁和接近,最终在太阳系外围的那场残酷到荒谬的战争,使得结局缓缓的、却无法阻止的展开了。留在地球的人,水深火热,绝望不已;离开地球的人,为了生存进化了(或者说退化了)自己的道德观。丁仪死了,章北海死了,这两个传奇式的人物死的让人觉得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他们死是因为他们没有弱点,所以他们必须以死来回归为人。但在那种沉痛却不失理性的描写下,我看不到歇斯底里的死亡。大刘让人觉得,世界就应该是这样,这些人的生死或是牺牲或是无奈或是不幸,都不是死于群体疯狂的迫害。这是对三体开头武斗和批斗场景的一个暗含的对比。那个集权时代而导致的荒诞和残忍,大刘隐晦地用那个共产独裁国家领导人的最终结局来揭示。这是一个独裁和文明世界鲜明的对比,来自美国英国的面壁者,可以自己决定自杀或者痛苦地活着,而另一个意识形态下的失败者,只能面对群体毫无节制的疯狂的屠戮。
  
  ---------------------------------------------------------------------------------
  三体III中呢,罗辑被遗弃,维德之死,星舰地球的审判,程心的当选,都体现了群体无知的疯狂。这真的是所谓的全民民主的结果,还是文革的再现?死神永生真的是对民主和人性的批判,还是大刘对民主和人性的误读?如果对三体III细细品味,所谓的给“岁月以文明”的人性至上,和当年阶级斗争为纲,和现在的gdp维稳王道是不是一样荒谬呢?如果三体III中的未来只是发生在中国一国,我可以理解。但是全球和全太阳系尺度,民主真的会有这样的走向么?
  ---------------------------------------------------------------------------------
  
  其次,每次读刘的长篇,都会被其中的军旅情结所牵动。他从不避讳的让我们了解他所描写的军队,就是我们的解放军。他在自己的时间轴线上,不管从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吝啬对军人的描写。中国军人的刚强、坚毅和从春秋时代就继承下来的古老睿智推动了剧情的完整发展。我没有刻意去查大刘有没有军旅背景,但是他所描写的军人,始终都是那些围绕在八一旗下的人们。
  
  战争,是大刘文章中,特别是长篇中始终存在的元素。除了在《超新星》中,他正面描写了孩子们战争的残酷性,在其他文章中,战争虽然在进行着,但是却只是一个宏大的时间背景,真刀真枪的对决被无限的弱化了。《球状闪电》是如此,两部《三体》更是如此。《三体》写就的是一个长达四百年的备战过程,而这四百年的备战,地球在几个小时之内片甲不留。战斗过程简洁到甚至有些简单,没有任何的谋略和计划。这使得章北海和很多从过去冬眠到未来的军官,更充满了人格魅力。他们会完美的遵守命令,却又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代价的剑走偏锋,通过漫长的等待完成最隐晦的潜伏和最后的一击。但是章北海的死亡,更让人想起了田中芳树对杨威利的处理——意料之中情理之外。再完美的英雄会因为任何一个小环节的脱节而死亡。而文中支撑章北海近两百年的不是军人坚持必胜的信念,而是必败的信念。这样的矛盾,虽然设置得有一些牵强,看上去像是为了安排转折而斧凿之的。但是却不能改变其对人物塑造的重要作用,同时正是这种必败信念所驱动的不放弃更让我感受到了大刘深沉的中国情结。
  
  而看完这本书,我开始期待他的下一本,宇宙既然已如此透彻。那大刘还有什么可写的?希望他不会让我失望。
  
  
  
  ------------------------------------------------------
  我很失望,三体III是狗尾续貂。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0#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这一篇只想简单说一下我的观点,具体的阐释以后有机会再写:
  
  1.猜疑链:猜疑总是存在的,猜疑链的长短与行为选择无关。
   猜疑链是确定存在的。在人类中存在的猜疑链,由于人类有语言等互动行为,会尝试沟通以尽可能地消除猜疑,直到这种猜疑的程度降低到最终人与人之间达成某一个可以被接受的共识——猜疑链将不会再影响互动。
   推广到宇宙中交流难度非常大的不同星球文明。猜疑链将会被放大,拉长。一致地共识是相当难达到的,于是双方,或者多方将在彼此无法达到共识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对对方行为的选择。因此这里可以看到猜疑链的内在属性是长短;而猜疑链对互动行为选择的影响的关键,与猜疑链的长短无关。
  
  2.黑暗森林:黑暗森林总是存在的,但黑暗森林并非就是邪恶森林。
   (1)如果无法通过判断对方的善、恶来做出选择,双方也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己方的行为的判断选择与什么有关?
   逻辑分析只能保证思维方式的正确性,但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因为宇宙是太多不可知的,参数太少则无法计算,所以,如何做出选择?
   【定义】这里选择简化之后有:善(值0~1;友善行为,客观上单次行为对对方无害);恶(值-1~0;攻击行为,客观上单次行为对对方有害)
   这样我们就可以划出一道-1——0——1的坐标图。 -1代表极端的恶,对方星球被毁灭。(这里尽量回避“文明”这类不太确定的词汇,说不确定,因为比如地球人依然有舰队逃脱,严格说来无法衡量地球文明是否有被毁灭,还是只是暂时挫败,因此就以物理的星球作为尺度标准);1代表极端的善,己方的星球因过度利他被毁灭。中间的从-1------1的数值,则代表混杂程度。
    
     回到问题,在不可知的情况下,自己星球选择那个值,几乎是自己决定的,可以参考的信息很多:内在属性(自己星球的文化),外在条件(对对方信息的模糊判断),历史因素(跟宇宙中其他文明以前的沟通历史),环境因素(对宇宙社会的意识形态上的看法)…… 很多很多。这里根本不用分析。只要明确一点就好——这个数值,在单次行为来说,是由自己星球自己选择的。
    
     意思是:这种选择是超出理智范围的。因为信息不足,就算每个星球上的每个决定都是完全理智的,这个选择也将不会是理智的结果。因此,这个选择,是夹杂了自己星球很多的主观倾向的。具体有多少无法判断,但可以明确的是,绝非完全理性结果。
    
    (2)为什么黑暗森林推不出恶意森林的结果?
     黑暗森林其实就是说宇宙社会学的状态,沟通的难度很大,猜疑链的存在,于是呈现一种彼此看不清的模糊状态。
     模糊状态不代表就会采取恶的行为。前面已经推过了,就算不同星球的往来之间,一次行为就将最终导致自己完全毁灭,或者对方完全毁灭的结果(这个简化地太过分了,根本不可能。这会是多次行为选择的结果。每一次决定的前提条件和相关因素都是变化的),达到生存的值也不会是恶意。
     博弈论里面已经有过很多次实验,囚徒困境;还有在知道前次结果的情况下互利者会生存;不知道前次结果的情况下,最佳的生存方式【注意】并不是恶意攻击,而是——【以眼还眼,以手还手,以其之道还其自身】。(具体实验我这里就不引用了哈)
     因此就算是宇宙生态完全抽象成博弈论的选择,每次选择都基于理性算取最佳值,最佳值也不会是恶。
  
  3.技术爆炸:技术爆炸作为一种状态属性,只是加强了黑暗森林的模糊性,与个体星球面对他方做出何种选择没有必然联系。
   再次重申:选择善、恶、还是善恶程度(-1----1)的某一个值,在实际情况中,是受到单次行动时诸多客观的以及主观的包括心理的因素的结果,其中有理性有非理性的;在模拟完全理性的环境下,也就是抛开非理性决策来讲,依然受到沟通带来的信息变量和环境变量的制约。
   在《三体》故事中,沟通,也就是地球发出去的信号,基本上是由某个个体的偶然造成的;而地球收到二向箔的攻击,命令也是出自某个星球的头儿;还有地球和三体之间的互相沟通,彼此接触,这期间产生的变量也就太多太多了。单纯地把这些过程都忽视不看,而只是在出发点就选择善/恶值,之后不计沟通带来的变量,在沟通后依然采用最初的善/恶值做出行为——这个,合理?
  
  ===============
  《三体2》中别的不合理地方我就不一一攻击了。下面开始立论,个人观点看法,宇宙社会学最有可能的形态。
  我认为应该从进化论的视角来看。很简单。如下:
  ===============
  4. from Planet Nature:
   每一个星球面对外来星球时,善恶值的选择有多种因素,但是所有星球的某些根本的属性是不变的——
  Planet Nature:
   a.对“自己人”友善
   b.对“陌生人”猜疑
   c.对“敌人”恶意
  
    所以,黑暗森林的难题,其实是,在可视性如此模糊,不确定性相当严重的宇宙森林中,如何辨别自己人/敌人?注意,由于大家都有各种技术和策略,因此大家都可以或真诚或欺骗或伪装;并且,敌我之分也未必一成不变,这是变动的(dynamic position)。
    当双方都认为是此时此刻是“自己人”时,友善行为,结果是此刻的互利共赢。
    当双方的判断依然停留在“陌生人”时,行为就会是既不友善,也不恶意,结果是不断地试探,收集更多的信息,保留和观望状态。
    当双方都判断对方是“敌人”时,则相互攻击。
  ——这是双方态度一致地情况下。
     也有可能,当我是善意的时候,对方是恶意(如地球善意地发出信号,而三体收到的态度却是恶意),那么地球此刻依然善意,三体恶意。三体恶意攻击之后,【第一次交流】,地球判断出对方是恶意,于是地球开始调整对对方的判断,换成恶意。
  ——如此,双方也达成了一致,开始相互攻击。最后的结果是依靠战斗力具体来决定的。
     然后最后地球被毁灭的例子是:地球一开始善意发出信息,后来地球恶意发出三体的坐标位置,而收到的那个什么文明,对所有知道坐标的星球,均是恶意的态度,于是二向箔发出【第一次交流】,三体被灭了;地球被灭了。
  ——看到问题了么?也就是说,其实,攻击仍然是一种带有态度的交流方式,问题出在,技术相差太大,就好像一只螳螂跳过来向你打招呼,你被吓到了,大手一挥,螳螂死了。就是这样。或者说,一个男生跑过去跟女生打招呼,结果采用的方式是哥们儿那样拍别人肩膀,女生被大力拍疼了,转过来煽男生两耳光。嗯。把例子再推极端点:当这个男生向女生跑过来的时候,女生看到一个表情恐怖的男性动物像自己跑过来,尖叫一声落荒而逃。
     问题就在这儿:由于技术的,或者形态的,或者心理的,或者表达方式的等等差异,有的交流止于第一次。这并不能推导出任何结论。这只是一种状态。众多可能有的交流状态的一种。
      《三体2》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a)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是不是会必然导致星球之间的恶意相对&(b)每一个没有被暴露的星球都应该小心地隐藏自己的坐标;
     (a)的问题我之前都驳过了——不必然;恶意相对只是一种选择而已。不同星球之间有多种选择,这些选择共同存在。
  5.真正的问题是: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状态,你只知道是模糊一片的黑暗森林,那么这种情况下,你是交流,还是不交流?对,即,《三体2》的问题就是,那个寻找外星生命的信号,是发出去,还是不发出去?
       故事里,那个信号被那个人一开始发出去,是一个偶然。而人类一直的理念是——发出去,走出地球,走向宇宙,跟外界沟通。
  
      所以每一个星球,不管planet nature是利己多一点,还是利他多一点,有一点是一样的:
  6.【渴望外界对自己的友好往来交流】—— 这是共同的渴望。
  
     因为友好地交流,对自己星球来说 ,永远是利益的。基于这种渴望,衍生出很多战略和更小的选择:是向外界宣扬“我们来交流吧,我是很友好的”;或者“你最好跟我友好交流,不然我打扁你”;或者“你是谁,要不要跟我友好交流”;或者,“我之前被骗了,我再也不跟任何星球往来交流了,一切外来皆为敌”…
  
  7. 选择只有两个:交流/不交流
    不同星球文明之间也可以只分成两类:对交流持善意态度的/对交流持恶意态度的
    注意:这种分类其实是非常公平的,1/2,也就是一种扔硬币的概率分布——二项分布?
  
  8.所以《三体2》的黑暗森林=恶意森林的假设错在哪里?
   大牛把模糊视野的宇宙完全干掉了一种可能性,他说模糊的宇宙社会中,都是持恶意交流态度的,善意的都被灭了。他说,鱼只存在一种鱼,那就是把海水给弄干。他定义的黑暗森林,是人为地强制地忽视了一种可能,就好像大牛在投掷一枚两面都是人头的硬币,然后告诉你黑暗森林就只有恶意交流才能存在。但是其实,面对这个问题,一开始,这枚硬币就拿错了。
  
  9.真实地宇宙社会如果存在会是怎样的?
    (1)我同意猜疑链,宇宙中跨星际的沟通和交流的困难,简而言之,同意黑暗森林。但这里,黑暗森林仅仅指模糊森林状态。
    (2)我同意技术大爆炸,同意星球之间的差异。
     但是,请注意所有星球都有一个共同点:希望别人对自己是友好的善意的交流。
     在此共同渴望下,所有的星球都面临两个平等的选择:对外交流/对外不交流。
     交流/不交流的意思,既包括,面对不定对象发出信息,也包括面对既定对象发出信息。
     剩下的到底是恶意交流还是善意交流,是打还是不打还是什么时候打,那些都是战略战术问题了……
    
     所以,接下来完全可以用进化论的思路进行分析。交流的标记为X,不交流的标记为Y,那么在模糊的变动的宇宙中,差异巨大的星球个体之间,带有X基因的星球和Y基因的星球。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在宇宙的大池子里,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到底是X基因的星球多,还是Y基因的星球多。
     比如,地球是一颗交流的星球,后来遇到三体之后发现了这种交流的危险,面临危机的时候罗辑想到的办法是什么?制衡!如何制衡依然是用交流,用把三体星球的坐标像更广大宇宙星球发射出去作为威胁。这种策略就是远交近攻。而方式,不是不交流,而是去寻求更多的交流。
     再比如,看上去海里有各种鱼,打仗来打来打去的。那么,打仗的实质是什么?是交流的一种方式。   
     还有,当时地球的坐标也被发布出去时,有人想出一个不被毁灭的安全地避难方式是什么——制造黑洞。把地球变成一个不被任何外界星球文明发现的黑洞。这种方法的实质是什么?——不交流。永不交流!把自己变成Y基因星球。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但凡是活跃的,都是带有X交流基因的星球;但凡是沉默的,都是带有Y不交流基因的星球。 不被发现不代表不存在,they are silent planets.其实,这是平等的二元的。但是难以观测统计。
     但是,研究进化趋势我们可以发现,在这样的宇宙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到底是交流的星球多,还是不交流的星球多?
     显而易见,风头浪尖的都是打仗征战的交流星球。像地球这种技术落后型的,打谁都打不过的,别人扔一块二向箔就被灭了的,没半点技术防御能力的,才会想到把地球变成黑洞避难。所以,真的显而易见,有能力把在宇宙各种维度上蹿下跳的,都是强大的星球,强大的星球,都主动交流。换句话说,这就是宇宙自然选择的倾向——技术强大的,交流的,资源更多,更广。
  
     所以,不妨把交流的星球当成显性基因,不交流的拟作隐形。显性>隐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宇宙社会,其实就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交流和不交流的星球互相之间彼此对抗(conflict)的过程。交流的总是胜过不交流的。因为所有的星球,都渴望别人对自己是友好交流的。但是能不能做到,这个得靠自己的星球的物理属性,技术条件了。太过弱小的星球是无法和大型星球交流的。
  
  10.从演化的角度,真实的宇宙社会更加可能会是怎样的局面?
    从9中已经推导出了,交流的星球X 强于 不交流的星球Y。但是交流,包括打仗,沟通,制衡,贸易,等等等等很多战略性的,也有各种小的选择和具体行为措施。
    那么宇宙社会将如何演变和进化呢?
    It's plain to see, 会诞生各种机制。宇宙的社会条款。契约。宇宙culture。
  
    还记得么,当年我们祖先还生活在丛林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对部落内的人友好忠诚抱团,对外邦人猜忌或者恐惧或者敌意,直到后来人类文明发明了很多方式,人类是一个从本性来说渴望交流的种族,所以我们不断尝试沟通交流,在希望别人给自己友好交流的愿望引领下,我们开始发展出各种相应的文化机制出来,比如献贡以示臣服和友好,联姻,从打仗形式到各种外交谈判,各国开始分出外交部,联合国,政府间独立组织,国际条款……
    其实这些都是渴望交流,但彼此又存在差异,各有各的想法,互相必然存在矛盾,但是又在共同的交流意愿下,不希望变成“不交流”,而做出的种种尝试和努力。其主要还是寻求某些情况下达成一个共识。不要一上来就我把你灭了,或者我刚开口就被别人灭了。就算消灭别人也总是要耗自己资源的,这种对彼此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对彼此都没有任何好处的战略是蛮荒的,我想不出它不会被更好的促进交流的方式给代替掉。因为,再说就算是消灭对方星球也是属于一种“交流”。不交流的是不管不闻不问不理睬假装自己不在,这才是Y星球。而对于交流的X星球来说,星球间主观的进化只有一种选择方向——就是更好的更节约资源的交流形式的发明创造和推广展开。
    因此从人类的视角推广到宇宙来看,宇宙文化也必然往:什么跨星际沟通,贸易,宇宙条款,联合大国,小星球抱团等各种方式发展。不同星球之间的差异性,只要是愿意交流的X星球,那么就会走向更多的交流方向,更有效的交流…… 不然那就不交流。
    而至于是善/恶,那都是战术上的区别。
  
  
  11.本来打算简单写点的,结果还是写了好多啊。各种废话见谅啦。我很佩服大牛能写出这样的科幻来,而且我和他有共同的偶像阿西莫夫,反正我绝对写不出来这样的科幻大作,有大牛这样的作家和粉丝群在,中国科幻还真是大大地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由于黑暗森林整个这个假设和推导的硬伤——更别提那个简单得过分的不合常理的面壁者计划了——我对《黑暗森林2》真的喜欢不起来。
  
  12. btw.我更喜欢《三体3》,因为3,不仅大牛小说技术提高了很多,更接近《基地》系列的感觉了,并且,很多地方也对面壁者计划做出了资料性的补充,让其看上去真实性很多了。所以虽然我仍然很痛恨那个结尾,以及非常不喜欢程心这个角色的定位,还有我不认为程心是“爱”和“慈爱”“母爱”的代言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时期触龙和赵太后都懂得道理!!程心太肤浅了!),嗯。总而言之我还是非常推崇《三体3》。有几个角色我非常喜欢。
  
  END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6:49 , Processed in 0.0805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