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体II - 黑暗森林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1#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对于科学世界的想象力和对哲学的深入思考令人目眩。黑暗森林离我们那么近。
  但对于爱情的理解能力令人目瞪,口呆。地球世界好象离我那么远。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2#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这句话点出了全文的核心啊,科技有时候是强大的,但三体人透明的思维对于老奸巨猾的地球人来说简直是如同小孩一样的透彻啊。尽管三体人拥有封锁地球人科技的“智子”,但还是无法窥见人脑的思维。所以面壁工程就此诞生。四个面壁者的想法之浩大,真正是大手笔啊,即使是自毁,也是拖着太阳系所有星球一起去的。
    结尾处三体人的“水滴”进攻下,地球军千余战舰如同爆竹一样在一分多种就全部毁灭的场景实在是……太壮观……太惨了。
    最后的功臣罗辑的杀手锏居然就是……还是买个关子吧,稍微转个意思透露点,一句中国成语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没看过的自己猜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3#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黑暗森林模型确实是一个让人看了之后后背发冷的东西,想到我们曾经送出去的旅行者号,我甚至一度产生了希望老天保佑让它一头撞到哪个恒星里灰飞烟灭的想法,后来才想到那块金板上只记载了太阳系的形状和地球的位置,应该不太可能被人找到吧……
  
  宇宙社会学的第一和第二法则确实是坚不可摧不可动摇的,至少从现阶段来看,像大刘曾经创作的《诗云》、《星之海》里面的李白和极冻艺术家那样,不需要依赖固定的恒星,不需要为生存操心的文明层次,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更像玄幻,像三体这样的文明层次反而更现实一些。而且即便文明达到前两者那样的高度,如果有人要消灭他们,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吧,原理很简单,如果他们会坐以待毙,那么我们就不会看到他们。
  不论怎么分析,第一法则和第二法则都是普适的。全宇宙普适。
  在这种法则之下,黑暗森林模型是一种必然结果,小说结尾处,罗辑依靠同归于尽的威胁,帮助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达成脆弱的共存协议,这是有可能的,但是这种行为模式并不是规律性的,不是可以随便复制的,非特定条件下,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这种结局的出现,对于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的大环境,根本无足轻重。像黑暗战争那样的情况,才是正常的,具有普遍性的状况。
  而最后罗辑与三体文明中那个曾经警告过地球文明的三体人的对话,很有可能是为了出版需要才会被大刘写进书里。爱,即使同属人类,地球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也从来没有这个字的容身之地,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生存第一,发展第二,一切围绕利益。国与国之间都不会有,星与星之间怎么会有?
  像那个三体人的行为,从三体文明的角度来看,完全就是一个昏了头的、混沌随机的失误,况且当时的情况,那个三体人的行为只有在极大的巧合之下才有可能真正起作用——谁能保证叶文洁的第一条信息没有被其他三体监测站收到?而在一个有着数十亿个体的文明中,决定文明走向的机会把握在一个个体的手里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而不管是在群体理性还是在群体失去理性的情况下,爱这种情绪起作用的机会都可以说,没有。
  
  残酷?想想草原上的狮子吧,生存就是残酷的。
  
  P.S 看到那个用强相互作用力构筑外壳的水滴肆虐地球舰队的场景时,我不禁怀疑大刘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胖子,他脑子里怎么能产生如此冷酷而又变态的想象。
  但是转念一想,什么叫冷酷,什么叫变态?既然生存是冷酷的,宇宙是变态的,那么大刘能想到这些而我们想不到,这就是庸人和高手的区别。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4#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语言可以神奇到这样的程度,像一辆重型机车,在心里反复轧过。每天看一点,看了很久才看完,那种连绵的时间跨度和多重人物的心理活动所带来的震撼感觉,就像真的同那时的人类一样经历了两个半世纪。这将是我唯一一本看完之后真心爱上的科幻小说。
  
  给岁月以文明,还是给文明以岁月,这可能是一道我们现在的人永远不会面临的太艰难的选择题,可是比起对于生命的责任,我更希望爱多一点,或者是说永远抑制逃亡主义的出现,这可能就是《黑暗森林》给我打下的思想钢印了,真的,撇开责任,宁愿死守地球也不愿为了生命的传承踏上那样的征途。可能这是我的逃避吧,它让我恐惧。尽管如此,一些逃亡主义者的坚强人格,仍是我所钦佩和追求的,就如章北海,或者是说,我追求自己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的逃亡主义者的那种境界。
  
  忘不了《莱博维茨的赞歌》中最后泽尔基说的那段话,“要是你们回来,也许会在地球东端遇上手执烈焰的天使长。直觉告诉了我这点。以后太空就是你们的家。比起地球,那里是更加寂寞的荒原。上帝保佑你们,也为我们自己祈祷吧”,然而没有了信仰,那里将是比地狱更为可怕的存在。浑身发冷,不知为何,我想起了《黑洞表面》,T_T。
  
  今天喝了一小杯红酒,在那样的灯光下真如她所说的,像晚霞的眼睛。抛弃那样美的回忆,斩断与过去的一切联系,踏上万年的漫漫征途,在那样漫长的时光里,寻找一个渺茫的希望,这一切真的值得么?或许就是这样了,我们传说中的祖先或许就是遥远文明漂流来的残存的黑暗拓荒者,但这真的是一个太残酷的选择了。
  
  黑暗森林法则,这个生命的初衷,违背了现有的生命的意义。按照这样的逻辑,生命可能从来就不曾有意义。
  
  给岁月以文明,还是给文明以岁月?无论怎样选择,都是错,一边的人疯癫,一边的人坠入了永恒的黑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为什么看不懂,也许是没看过第一部的原因,也许自己不适合这种艰深的科幻。
  就像做超过自己水平的外文阅读一样,每个词都看得懂,但不明白在说什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6#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黑暗森林与西游记:一个不伦不类的类比
  这个完全不搭界的类比是从一个疑问开始的。
  即:为什么面壁者是4个人而不是三个或者五个抑或是其他数字?
  有一种说法,唐僧师徒4人代表了男人的4个面。4个面壁者也可以这样说。
  
  泰勒原本是个政客,政客与政治家的区别在于政客喜欢投机取巧,往往牺牲别人的利益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所以,他拯救地球的方法是牺牲太空军,企图用幽灵太空军去战胜三体舰队——在他心目中,太空军本来就是“要”牺牲的,当然是“可以”牺牲的。当破壁人现身,猜出他的真实意图后,完的不止是计划,更有他的政治生命,而对他这样的政客而言,百折不挠,几起几落,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邓小平这类的政治家才能做到——所以,他唯有自杀。
  
  雷迪亚兹原本是革命起家的总统,天生具有造反精神,什么都喜欢“大”的,救人都要救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现在,他成了面壁者,目标与权力都空前强大。要拯救的是全世界所有人,能动用的是全世界所有资源——这岂不是革命者最终极的任务?于是2亿吨级的核弹成为他的武器,水星成了他的武器,全人类成为他的武器——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别想得到,这就是这位革命者最根本的想法。但要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他的目标与人民一致时,人民会把他捧上天,一旦他的目标与群众相背时,等待他的就只有石头了。
  
  希恩斯有双重身份,科学家和政治家,很难有人能把这两个职业同时做好,因为科学家只能说真话,而政治家不可避免地要说假话。成为面壁者后,科学家的身份告诉他:末日之战人类必败;政治家的身份告诉他:不能承认人类必败。当思想钢印成为可能,他就在地球必胜的前面悄悄添加了负号,这就是他矛盾性格的反应。
  
  罗辑从根本上讲,是个不情不愿的救世主,能成为面壁者,完全是出于偶然。对什么都不在乎,是成为面壁者之前罗辑的最好写照。即便是成了担负拯救世界重任的面壁者之后,他依然不在乎。但这样的人,一旦在乎起来,就刻骨铭心,就惊天动地。
  
  大家常说唐僧师徒4人(我刚才也这样说了),好像唐僧就3个徒弟,取经的就他们4个。错了,还有一个,白龙马。白龙马原本是龙太子,犯了天条,遵照菩萨的指示,和孙悟空他们一样,在去西天的路上等着唐朝和尚,谁知道他不长眼,居然把唐僧的马给吃了,于是他就只好变身为马,驮着师傅一路颠簸去了西天,最后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黑暗森林》中,官方的面壁者是4个,但章北海其实也是面壁者,一个不自觉的面壁者。君不见,章北海把自己伪装成地球必胜派是多么成功,直到他操纵“自然选择”号逃亡,才让所有人(包括三体人)看到他真实的一面——但这就是他最真实的那一面吗?
  
  
  
  《三体2:黑暗森林》是我所看过的最优秀的国产长篇科幻小说。想要真正读懂,必须了解书中无数的细节。“魔鬼隐藏在细节里。”
  
  P1 褐蚂
  刘慈欣显然看过《蚂蚁三部曲》,并且印象深刻。短篇《吞食者》就曾大段引述该小说的话语。这次,褐蚁再次登场,以超然的态度见证一次影响深远的知识点拨。
  
  P17 张援朝
  这哥仨是普通人在三体危机初期表现的代表。抗美援朝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具体讲,1950-1953,那个年代的人喜欢用国家大事作人名,而书中张援朝60岁,刚退休,所以推测故事发生的时间为2010-2013年。
  
  P30 技术公有化
  这是现在网络牛仔们追求的目标,简单地讲,就是跟专利对着干,认为所有发明和发现属于人类共有,没有人应该从中获得个人利益。
  
  P63 王小波
  理科改行写作成功的典范。代表作《黄金时代》获得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导演张元,主演:胡军 司汗 赵薇____都是名人啊 )。许多作品可以说就住在科幻隔壁。《白银时代》虽然写未来,其实是在探讨文艺的本质。而受《1984》影响写出的《2010》是地道的科幻。——我个人很喜欢他的作品,家里有他的全套。他说:“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对我来说,这个诗意的世界就算科幻。现在都还有一帮子人自称“王小波门下走狗”,模仿他的文风写东西。
  
  P82 面壁以及面壁者
  面壁原本是佛教尤其是禅宗参悟佛理的方式,据传,达摩祖师就曾于嵩山少林面壁9年。世俗常见的词语却是“面壁思过”,比如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就曾经被师傅罚到思过崖面壁。而《黑暗森林》里的面壁却是另一个意思:面壁者要使自己的心灵成为真正的迷宫,一方面要生活在三体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共同关注下,事无巨细,每时每刻,这种关注给人的巨大精神压力是现今任何人所没有体验过的——就算是上帝也只有信仰或者反对他的人关注;另一方面,在不能让任何人洞悉自己真实想法的前提下,完成拯救地球人类的超级变态史诗任务。
  
  P156 玻璃金字塔
  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最有争议的代表作。在贝的回忆里,在他投入卢浮宫扩建的13年中,有2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吵架上。当他于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当作“钻石”提交到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时,得到的回答是: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当时90%的巴黎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他反对一切将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的类比,因为后者为死人而建,前者则为活人而造。现在人们愿意承认,只有进入其中才会消失的埃菲尔铁塔和只有进入其中方可显现的玻璃金字塔,使“过去和现在的时代精神缩到了最小距离”,前者以强制姿态改写历史进程,而后者则隐匿地把历史拽到现代中来。而贝聿铭“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的愿望则一直都被实现着:最新也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就是,它赫然成为2004年全球畅销书《达·芬奇的密码》结尾处豁然而开的密码的文化谜底,在这条逼近迷宫的迷宫路径中,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承担了从达·芬奇、波提切利到维克多·雨果以及牛顿等各类艺术与科学巨匠的全部秘密,那些伟大的文化秘密在《达·芬奇的密码》里,就在这个晶莹剔透的金字塔里,“在繁星闪烁的天底下终于得到了安息”。
  
  老人与基地
  显然,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知道那个老人是本·拉丹。关于他,最近的消息是布什发誓要在任内抓住他。撇开恐怖份子身份,从亿万富翁到基地组织最高领导人,朋友和敌人一样遍及全球,本拉丹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也许若干年后本拉丹会像切·格瓦拉一样成为电影争相表现的英雄。911发生之后,本拉丹的那个组织最初是音译的,后来才固化为基地这个中性词。我当时就有些疑惑:难道与阿西莫夫的《基地》有什么联系?直到看了天地出版社”基地“系列的前言,我才明白过来:哦,原来还真有联系啊。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劫持飞机撞大楼这样夸张的创意,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
  
  
  大低谷
  一般科幻作者写这样的阶段,喜欢用大崩溃、大混乱、大动荡等词语。刘慈欣却用了大低谷这样一个近乎中性的词语,而这,恰恰表现出刘慈欣的高明之处。因为这是中国人写的地道的中国科幻小说,大低谷一词反应出是国人对灾难年代的暧昧的回避态度,书中人物对大低谷的描述闪烁其词,不愿提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居然有读者说大低谷写得不过瘾,那完全忘了本书叫《黑暗森林》,不叫《大低谷》,大低谷只是书中设定的一个过度年代)清朝的事就不多说了,辫子戏里就只有康熙乾隆的英明伟大,就说文革吧,已经过去30年,如实描写文革的小说和影视依然受到限制。对文革,中国人选择了回避和遗忘。《三体》出版波折在文革,电视剧《亮剑》没敢拍李云龙文革自杀的情节,巴金后半辈子呼吁的“文革纪念馆”也没有踪影,抱憾而终。
  
  P399 星舰国际
  一共有5艘星舰。但这5艘星舰的名字不是随便取的,按照刘慈欣的逻辑,可以把5艘星舰的名字,编造成这样一句话:由于“自然选择”,我们必须离开地球的“蓝色空间”,进入“深空”,犹如《星际旅行》中的“企业”号一样,航向宇宙最深处,这是宇宙里生命的必然归宿,也是宇宙里生命的“终极规律”!
  
  P422 青铜时代PK量子
  在《希腊古典神话》中,青铜时代的人不吃素,光吃肉,长得高大无比。他们住在青铜的房子里,持青铜的武器,好勇斗狠,引起连绵的战争。
  量子一词来自拉丁语quantus,意为“多少”,代表“相当数量的某事”。在物理学中常用到量子的概念,指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在小说里,通常是高科技的代名词。
  青铜时代PK量子,青铜时代胜出,其寓意不言自明。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7#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我用一天的时间把三体2-黑暗森林看完了,得到的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震撼,尽管大刘给我们带来震撼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我要说的是这次确实是最大的震撼。
  
      我们看外国的科幻长篇总是会冠以太空歌剧之类的字眼,但是你要是真的读过这部小说,理解了这部小说,那你以前看过的那些所谓史诗级的长篇都不足为道了。
  
      故事并没有紧接上一部,这中间应该错开了几年的时间,主人公由王淼换成了罗辑,在一段故事背景交代之后就进入了正题。整部小说的第一个高潮来了,面壁计划的诞生,面壁者的诞生,破壁者的诞生。在质子锁死地球科技的情况下,基于三体文明四位特性,面壁者进行着奇异的思想策略,但是四个面壁者的两个被率先破壁,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境地,我们的主角却正在用他的身份用来享受,顺便结了婚生了孩子,可是在这四个破壁者中没有那一个想罗辑那样——三体人直接给ETO下达了消灭罗辑的命令!是的,三体文明害怕了,可是三体文明不能直接把质子所得到信息传达给他们的仆人ETO,因为从某种方面来说他们也是危险的。
  
      罗辑充当了自己的破壁者,回溯这本本书的起始,叶文洁跟他所说的几句简单的谈话正是强大的三体星人害怕的,仅仅从两条简单的理论和几个名词,罗辑终于掌握了宇宙间的黑暗森林规律,小说把我们带到了第二个高潮——咒语!
  
      罗辑给一颗遥远的恒星发射了“咒语”,据他说这个要是不成功,那地球就完了,发射之后三体星人立即再次下达了消灭罗辑的指令,不过罗辑还是进入了冬眠,等待他和大史的是两个世纪以后的地球,一个新的时代。
      两个世纪后小说进入了最后一个高潮——黑暗森林。
  
      当罗辑醒来的时候,他发现整个世界变了,但是不是他们一直想象的那样,世界变的美好起来,在这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的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对于三体人来说人类不但没有处于下风而且还占据了优势,人类制造的太空舰队速度甚至达到了0.15个C,高于三体人的速度!人类不再惧怕三体人的入侵了,我们的主人公因此被解除了面壁者的身份。可是有问题,有问题,套用大史的一句话来说邪乎到家必有鬼!果然,人类庞大的太空舰队踌躇满志的准备拦截三体人派来的探测器,但是对于太空舰队的所有人来说这是一场屠杀。三体人仅仅只用了一架探测器就干掉了绝大部分的太空舰队,人类在瞬间失去了庇护,人类死在他们的自信面前。
  
      可是就在这个主人公已被遗忘的时代,罗辑再次站在了救世主的位置,他用黑暗森林法则给了三体人一重重的一击,他逃过了质子的魔眼,在水滴把太阳锁死的情况下,用核弹威胁了三体人,不过嘿嘿,他不会蠢到用核弹去主动攻击三体人,核弹只是一个工具,一个通信工具,一把给第三方文明标记三体星和地球位置的朗基努斯之枪!在这样强大的威胁面前,三体文明,没有丝毫的准备,他们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罗辑的条件,至此宇宙间的终极法则真正而且完整的从罗辑口中传达了出来!
  
     在这之前的某一天星空下,罗辑给大史讲出了大史用一辈子也不可能悟出了简单原理,黑暗森林的完整意义——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与林间,轻轻拨开当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8#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大刘的理论与他的文学功底。。简直不能放在一起讨论。。于是不得不分开写了。。省的晕。。。
  
  理论部分还是相当出彩的,当然指的是有关费米以及黑森林。。所以得推荐。。
  
  提出这个猜想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
  
  不过下头我又要问问题了。。所以如果是大刘的铁杆就别往下翻了,,没看过书的也别继续了。。严重剧透!!
  
  ---------------------------------------------------------
  首先是两个定义的解释:
  
  
  费米悖论:从理论上讲,人类能用100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的各个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现在就应该来到地球了。换言之,“费米悖论”表明了这样的逻辑悖理: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外星人的进化要远远早于人类,他们应该已经来到地球并存在于某处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 ——迄今为止,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人存在的蛛丝马迹。
  
  
  黑暗森林理论: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
  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神,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以下是俺的猜想:
  
  首先这本书的结局就是对黑暗森林最好的反证了。。。
  黑暗森林本身的推导过程倒不是说不严密的,但他的模型太简单,只有两个烟头(三体文明跟地球);事实上罗辑也正是用以下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引入其他势力,或者以这个做法为要挟。。
  
  这就是一个初步的“平衡”____在地球与三体之间,由于这个不可见的第三势力,双方暂时都是不会互相推到的。
  
  那么如果某日突然出现了“第三方势力”呢?
  
  这里偷一个名词“猜疑链”:
  
  “我怎么知道会不会有更强大的第四方?”
  “我怎么知道会不会有更强大的第五方?”
  “我怎么知道会不会有更强大的第六方?”
  
  事实上在宇宙中你永远都不可能是最强大的。。
  
  真是一招鲜阿:不能打哦!谁打谁俺就在宇宙中大喊‘来人啊俺们在这里'
  
  就像是一个大链条把大家都锁上了,谁都想推倒其他人,但谁都不敢。。参与“人数”越多,这链条渐渐成了网,越发稳定。。
  
  -------------------------------------------
  
  如果还不能明白的话我打个比方吧:
  
  A,B俩星球的人相遇了,A比B强;由于黑暗森林定理,A要虐B,B跳出来叫嚣了:你丫的敢,我就大吼一声,告诉C,或者D,E,F,管它是谁,宇宙那么大总有能虐你的!大不了同归于尽!
  
  于是A只好作罢。。
  
  n久以后,B又无意中发现了C,B比C强;由于黑暗森林定理,B要虐C,C跳出来叫嚣了:你丫的敢,我就大吼一声,告诉D,或者E,F,G,管它是谁,宇宙那么大总有能虐你的!大不了同归于尽!
  
  于是B只好作罢。。
  
  n久以后,C又无意中发现了D,C比D强;由于黑暗森林定理,C要虐D,D跳出来叫嚣了:你丫的敢,我就大吼一声,告诉E,或者F,G,H,管它是谁,宇宙那么大总有能虐你的!大不了同归于尽!
  
  于是C只好作罢。。。。。
  
  点点点(此处省略所有人类书写过的所有文字的总数目。。)
  
  而这指是个“单线联系”事实上宇宙关系(如果真的有的话)必定比这个模型复杂好多,几千个文明互相制衡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于是一张无形的网就形成了。。。。尤其是发展到后面,谁一动手,大家都死;那么“舆论监督”的作用就形成了再发展就应该会变成一种共识,或者一种默契。大家都不提推倒的事情了,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很明显有个新的理论产生:
  
  "由于永远存在不可见的第N方的参与的可能,文明物种对于其他文明物种的毁灭性打击是永远不可能的."
  
  但这并不表示相安无事了,宇宙是和平的了。。
  
  这又得引用大刘提到的一个另一个名词“技术爆炸”,简单的说就是技术的量变会导致质变。。。那么肯定有同志就会想阿,肯定会有傻B的嘛(人,国家,甚至整个文明)要是某个傻B文明手里拿着麦克风威胁到“你们要给我XXX技术阿,否则我就喊啦!”结局又会如何呢?
  
  那么我们首先得分析链或者网的状态,以及黑暗森林定理形成的过程:(注,以下情况都是假定双方都是第一次遇到本族之外的文明)
  
  1,两个互相不在网中的文明相遇了。
  a)双方都很理智,相安无事。
  b)有一个比较傻B,另一个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c)有一个特别傻B,另一个不管它傻不傻B,是一点傻还是比较傻还是特别傻貌似都得同归于尽了。。
  
  但是第三方是不会出现的
  
  
  
  
  这就形成了网的雏形。。链
  
  2,一个不在网中的文明与另一个在网中的文明相遇了
  那么根据我刚才的推导就可以得出这个文明肯定会被网所吸收。
  
  3,两个都在网中的文明相遇了。
  这个就比较复杂了。。此时的“网”你可以想象成文明上升一个数量级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文明代表一个人的话,网就是一个“文明”。。。继续黑暗森林定理,又继续的推导出我的“网定理”,数量级继续往上升,没完没了。。
  
  网只会越来越大。。因为太傻B的都被灭了。。(回过头来想有些问题。。太困了回头再说)
  
  可以想象的到,一个成熟的网是有它的规则的,对网外文明的观察,保留,抑或毁灭。。肯定有它们那套东西。。经验之类的。这里我就不提了。,实在写不下了。。太多了。。
  
  不过衡量一个是否可以加入的标准就是“这个文明是否发现了其他文明”
  
  这正解释了费米悖论:如果你发现了他们,他们就告诉你他们的位置;如果你没有发现,那么不好意思,你还没有加入的资格!
  
  问题是我都发现你了还用你告诉我你在哪啊?!!
  
  所以在人类的“The First Touch”之前,真正的技术爆炸根本都还没发生呢!!
  
  
  
  总结如下:
  "由于永远存在不可见的第N方的参与的可能,文明物种对于其他文明物种的毁灭性打击是永远不可能的.处于这种状态的文明数量越多平衡就越稳定。
  
  
  
  回过头来想有些问题。。太困了回头再说。。。
  ---------------------------------
  
  其实直觉上我总觉得宇宙间有个类似公约一样的东西,那就是“对于没有主动发现其他文明的文明,不进行主动接触”这个东西解释费米悖论还是比较合理的。
  
  因为首先这么做保护了自己,我一直都以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不会拉太远。通俗说就是“技术”好的人“觉悟”也是不低的。那么此时“发现其他文明”的能力就成了一个标杆,因为它不但表示你是否有能力去接受之后的技术爆炸,也标志着一个文明是否有善用力量的觉悟,因为如果枪在孩子手上,跟在一个有自主思维的成人的手上杀伤力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这也保护了对方,这方面倒是很好的证明了黑暗森林定理:同样是因为这个“标尺”,就像奥运也有A标B标,实力差太多就根本没的比;如果你太弱,就很容易被毁灭。。
  
  而事实上达到这个“标杆”的技术水平还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起码按照科幻小说与现实科学的发展速度作比较。。那还是相当遥遥无期。。我们轮回个7,8次都不够数阿。。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9#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嗯。。有闲钱的话就买吧。。没钱者象我~也不是科幻超级粉丝的,pdf就可以了。。。
  
  总的来说创意还是不错的,精神还是可嘉的;但总感觉有些马虎。。
  
  
  以下剧透,么看过的就别往下翻了,,
  
  ------------
  
  这次的结构确实比较郁闷。。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想尝试多线发展。。就像电影<21克>,<巴别塔>。。。
  
  不过显然出发点不太一样。。人家每段故事最后都是有联系的。。进而也突出了主题:看似毫无关系的命运竟如此紧密的相连(大意把。。。)正所谓形式服务于内容。。
  
  这回呢。。明显就是几个独立的故事。。也许他这么做是想给读者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这些事情都是同时发生的哦!”但是的确,就我个人来说,阅读起来有些障碍,没有很强的连贯性了。。当然啦很可能是俺阅读能力差
  
  恩,,还有个可能就是看了<金色笔记>之后恍然大悟。。为了突出主角分崩离析的精神状态=,=
  
  开篇儿倒是不错的,镜头感也的确蛮好,虽然俺不算聪明,但在读到“与峭壁表面相比,沟槽的凹面粗糙一些。。。"也能猜到是墓碑拉
  
  
  
  人物形象还是完全不行。。也许对于理科出身确实比较难?
  
  或者说他认为在他的宏大世界观之下人跟人的差异都分辨不清了?都是一个个的点?
  
  也就史强同志还凑活了。。起码看完读者能记住:哦,有这么号人。。。(不过他在第一集就出现了所以不能作数)
  
  不过还是能看出来他在尝试的,起码在逻辑同志推导那些想象的时候。。。虽然还是很“纯”的想象。。细节还是蛮多的。。。虽然这些想象推导出来的还是一张白纸。。
  
  也许是方法不得当?其实这种东西最不能讲的就是“为什么”了;是,有些东西是有理论基础与方法的,就像三角构图,黄金分割;但是真的一笔画下去,你要问画家你为啥这么走?他也许能回答个256,可是更多的还是“感觉爽阿。。”
  
  就是这样:“别聆听来自世界的声音,你的心知道真相。。”
  
  非常不想这么说,但是逻辑的这位梦中情人。。白的像个白吃。。。
  
  而这种人物,你是无法期待读者产生任何共鸣的。
  
  而讽刺就在于。。作者竟然在文中提到了一个文学家如何塑造形象的过程:
  
  “蓉,我以前总是以为,小说中的人物是受作者控制的,作者让她是什么样儿她就是什么样儿,作者让地干什么她就干什么,就像上帝对我们一样。”
  
  “错了!”白蓉也站了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走着。“现在你知道错了,这就是一个普通写手和一个文学家的区别。文学形象的塑造过程有一个最高状态,在那种状态下,小说中的人物在文学家的思想中拥有了生命,文学家无法控制这些人物,甚至无法预测他们下一步的行为,只是好奇地跟着他们,像偷窥狂一般观察
  他们生活中最细微的部分,记录下来,就成为了经典。”
  
  好吧我崩溃了。。我从你的文章里只能看到一挺不断扫射的机关枪:人人人,人人人人。。。。他们都一个样!!!
  
  
  还有个问题也比较重。。男人们一跟自己心仪的女人说话咋就都变成傻X了呢。。。对白完全不上路。。要是现实中有男人跟女人这么说话,,那他一定不太受欢迎。。
  
  
  优良传统倒还是一直继承者的,这也是理工出身的优势把~
  
  永远都有新的点子,新的理论,新的名词与解释。
  
  浪费了不少就是。。面壁与破壁这组合本身是这小说最出彩的地方。。应该是高潮迭起的地方。。去他的什么起承转结,既然有3个下脚料,如果你有足够的功力,他们就应该是一浪接一浪的高潮,或者是一个又一个的深谷。。。
  
  因为这个套餐可能性实在太多了。本身如此之好的命题。。
  大刘你也太小看人类文明社会这些日记积累的“霸术”了。。
  <死亡笔记>都比你勾心斗角一万倍。。
  
  明显偷懒!!!
  
  虽然你不是阿莫西夫,但人总归是有追求的,有责任感的。。随随便便的话,为什么又要写呢?
  
  总之,还是能看出来的。在文学手法上的些许努力,,这年纪的人妥协不容易啊。。但是还是一本营养不良的书:成熟的理性与幼稚的感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0#
发表于 2012-8-22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个对小说叙事结构之类的文科要素不是很在意的理科生,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不过还是想挑一个小刺:文中说未来的人类通过电磁波实现了电力能源的无线传输,但是人类处于这么大功率的电磁波中难道不会受到伤害么?仅仅是手机mW级别的功率就可能导致人类得癌症了阿。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8 04:45 , Processed in 0.0563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