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体II - 黑暗森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7:07:1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没有。”

  “您这么肯定?”

  “是的。”

  “可是地球已经与三体世界进行过交互通讯。”

  “这种低频通讯,只能暴露地球和三体世界在银河系中的大致方向,以及地球与三体世界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如果存在第三方的接收者,那他们通过这些通讯可能知道的,只是在银河系猎户旋臂的这一区域中存在着两个相距4.22光年的文明世界,但这两个世界的精确位置仍不得而知。其实,通过这样的交互通讯来相互确定位置,也只有在太阳和三体这样相距很近的恒星问能够实现,对于稍远些的第三方观察者,即使我们与他们直接进行交互通讯,也无法确定彼此的位置。”

  “为什么?”

  “向宇宙中的其他观察者标示一颗恒星的位置,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做个比喻吧:您乘飞机飞越撒哈拉沙漠时,下面沙漠中的一粒沙子冲您大声喊‘我在这儿’,而您也听到了这喊声,您能够在飞机上就此确定这粒沙的位置吗?银河系有近两千亿颗恒星,几乎就是一个恒星的沙漠了。”

  罗辑点点头,似乎如释重负,“我明白了,这就对了。”

  “什么对了?”林格不解地问。

  罗辑没有回答,而是问道:“那么,以我们的技术水平。如何向宇宙问标示某颗恒星的位置呢?”

  “用可定位的甚高频电磁波,这种频率应该达到或超过可见光频率,以恒星级功率发出信息。简单地说,就是让这颗恒星闪烁,使其本身变成一座宇宙灯塔。”“这远超出了我们的技术能力啊。”

  “哦,对不起,我没注意到您这个前提。以人类目前的技术能力,向遥远宁宙显示一颗恒星的位置相当用难,办法倒是有一个,但解读这种位置信息所需要的技术水平远高于人类,甚至...我想,也高于三体文明。”

  ”请说说这个办法。”

  “恒星间的相对位置是一个重要信息,如果在银河系中指定一片体空间区域,其中包含的恒星数量足够多,大概有几十颗就够了吧,那么这些恒星在这片三维空间的相对排列在宇宙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像指纹一样。”

  “我有些明白了:如果把要指明的恒星与周围恒星的相对位置信息发送出去,接收者把它与星图进行对照,就确定了这颗恒星的位置。”

  “是的,但事情没这么简单,接收者需要拥有整个银河系的三维模型,这个模型中包含了所有的千亿颗恒星,精确地标明它们的相对位置。这样在接收到我们发送的信息后,他们可以从这个庞大的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找到与我们发出的位置构图相匹配的那片空间。”

  “这真的不容易,相当于把一个沙漠中每粒沙子的相对位置都记录下来。”“还有更难的呢,银河系与沙漠不同,它处在运动之中,恒星间的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位置信息接收越晚,这种位置变化产生的误差就越大,这就需要那个数据库具有预测银河系所有千亿颗恒星位置变化的能力,理论上没问题,但实际做起来,天啊...”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7:07:1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我们发送这种位置信息困难吗?”

  “这倒不困难,因为我们只需掌握有限的恒星位置构图就行了,现在想想,以银河系外旋臂平均的恒星密度,有三十颗恒星的位置构图就足够了,甚至还可以更少,这只是个很小的信息量。”

  “好,现在我问第三个问题:太阳系外其他带有行星的恒星,你们好像已经发现了几百个?”

  “到目前为止,五百一十二个。”

  “距太阳最近的是?”

  “244J2E1,距太阳16光年。”

  “我记得序号是这样定的:前面的数字代表发现的顺序,J、E、X分别代表类木行星、类地行星和其他类型的行星,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这类行星的数量。”“是的,244J2E1表示有三颗行星,两个类木行星和一个类地行星。”

  罗辑想了想,摇摇头:“太近了,再远些的呢,比如...50光年左右的。”“187J3X1,距太阳49.5光年。”

  “这个很好,你能做出这颗恒星的位置构图吗?”

  “当然可以。”

  “需要多长时间?需要什么帮助吗?”

  “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我在这里就能做,按三十颗恒星的构图吧,今天晚上就可以给您。”

  “现在是什么时候?不是晚上吗?”

  “罗辑博士,我想应该是早晨吧。”

  林格到隔壁的电脑室去了,罗辑又叫来了坎特和张翔,他首先对坎特表明,想请行星防御理事会尽快召开一次面壁计划听证会。

  坎特说:“最近PDC的会议很多,提出申请后,您可能需要等几天。”

  “那也只好等,但我真的希望尽快。另外,还有一个要求:我不去联合国,就在这里通过视频系统参加会议。”

  坎特面露难色:“罗辑博士,这不太合适吧?这样级别的国际会议...这涉及到对与会者的尊重问题。”

  “这是计划的一部分。我以前提出的那么多离奇古怪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这一个不算过分吧?”

  “您知道...”坎特欲言又止。

  “我知道现在面壁者的地位不比从前,但我坚持这个要求。”罗辑后面的话压低声音,尽管他知道悬浮在周围的智子仍能听到,“现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一切都与以前一样,那我去联合国也就无所谓了;但如果另一种可能出现,我现在就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我不能冒这个

  罗辑又对张翔说:“这也是我找你来的原因,这里很可能成为敌人集中袭击的目标,安全保卫工作一定要加强。”

  “罗老师您放心,这里处于地下二百多米,上面整个地区都戒严了,部署了反导系统,还安装了一套先进的地层检测系统,任何从地下向这个方向的隧道掘进都能被探测到,我向您保证,在安全上是万无一失的!”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7:07:1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两人走后,罗辑到走廊里散步,不由想起了伊甸园——他已经知道了那个地名,但仍在心里这么称呼它——的湖水和雪山,他知道,自己很可能要在地下度过余生。

  他看看走廊顶部的那些太阳灯,它们发出的光一点也不像阳光。

  互联网中的虚拟三体世界。

  有两颗飞星在缓缓地穿过星海,大地上的一切都处于黑暗中,远方的地平线在漆黑中与夜空融为一体。黑暗中有一阵私语声,看不到说话的人,这语声仿佛本身就是黑暗中飘浮的无形生物。

  锵地一声轻响,一个小火苗在黑暗中出现,三个人的面孔在徽弱的火光中时隐时现,他们是秦始皇、亚里士多德和冯·诺伊曼,火光来自亚里士多德手中的打火机,几支火把伸了过来,亚里士多德点燃了其中的一支,然后几支互相点燃,在荒原上形成一片摇晃不定的光亮,照亮了一群各个时代的人,他们之间的私语仍在继续着。

  秦始皇跳上一块岩石,举起长剑,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主发布了新指令:消灭面壁者罗辑。”秦始皇说。

  “我们也接到了这个指令,这是主对罗辑发出的第二道诛杀令了。”墨于说。“可现在杀他不容易啊。”有人说。

  “不是不容易,是根本不可能。”

  “如果不是伊文斯在主的第一道诛杀令中附加了条件,五年前他就死定了。”“也许伊文斯有道理,我们毕竟不知道真相。罗辑也真命大,在联合国广场又让他逃过一次。”

  秦始皇挥剑制止了议论:“还是讨论一下怎么办吧。”

  “没办法,谁能接近那个二百米深的地堡?更别说进去了!那里防守太严了。”

  “考虑过用核武器吗?”

  “见鬼!那地方就是上世纪冷战时的防核掩体。”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派人渗透到警卫部队内部。”

  “这可能吗?这么多年了,有谁成功渗透过?”

  “渗透到他的厨房!”这话引起了几声轻笑。

  “别扯淡了,主应该告诉我们真相,也许能想出别的办法。”

第44节


  秦始皇回答了最后那人的话:“我也提出过这个要求,但主说这个真相是宇宙中最重要的秘密,绝对不能透露,当时同伊文斯谈起,是因为主以为人类已经知道了真相。”

  “那就请主传递技术!”

  这个声音得到了很多附和,秦始皇说:“这个要求我也提了,出乎预料,主一反常态,没有完全拒绝。”

  人群中出现了一阵兴奋的骚动,但秦始皇接下来的话平息了兴奋:“但主在得知目标的位置后,很快又拒绝了这个要求,它说就目标所处的位置而言,能够向我们传递的技术也无能为力。”

  “他真有这么重要吗?”冯·诺伊曼问,他的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妒忌,作为第一个成功的破壁人,他在组织中的地位迅速提高。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7:07:1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主很怕他。”秦始皇说。

  爱因斯坦说:“我考虑了很久,认为主对罗辑的恐惧只有一个可能的原因:他是某种力量的代言人。”

  秦始皇制止了在这个话题上的进一步讨论:“别说这些了,还是想想怎么完成主的指令吧。”

  “没办法。”

  “真的没办法,一个无法完成的使命。”

  秦始皇用长剑铛地敲了一下脚下的岩石:“这个使命很重要,主可能真的遇到了威胁,况且,如果能够完成,组织在主眼中的地位就会大大提高!这里聚集了世界上各个领域里的精英,怎么会想不出办法?大家回去好好考虑一下,把方案通过别的渠道汇集到我这里,这事要抓紧做!”

  火把相继燃尽,黑暗又吞噬了一切,窃窃私语仍在继续。

  行星防御理事会面壁计划听证会两个星期后才召开,随着泰勒的失败和另外两名面壁者的冬眠,PDC的主要工作重点和注意力转移到主流防御方式上。罗辑和坎特在视频会议室中等待开会,会议视频已经接通,大屏幕上出现了行星防御理事会的会场,那早在安理会时代已为世人所熟悉的大圆桌旁还空无一人,罗辑早早来到这儿,是为了多少弥补一下不亲临会场的失敬。

  在等待中罗辑与坎特闲聊,问他在这里过得怎么样,坎特说他年轻时就在中国生活过三年,对这里很适应,过得还不错,毕竟他不用像罗辑这样整天生活在地下,这些天,他那很生疏的汉语又流利起来。

  “你听起来好像感冒了?”罗辑问。

  “只是染上了轻流感。”坎特回答。

  “禽流感?!”罗辑吃了一惊。

  “不是,是轻重的轻,媒体上都这么叫。是一个星期前在附近城市流行的,感染率很高,但症状很轻,不发烧,就是流鼻涕,部分患者可能嗓子疼。不用吃药,三天左右就自动痊愈了。”

  “流感一般都很重的啊。”

  “这次不是。这里的很多士兵和工作人员都传染上了,你没发现房间里的勤杂工换人了吗?她也得了轻流感,怕传染上你,但我这个联络员一时还换不了。”屏幕上显不,各国代表开始陆续进入会场,他们坐下后低声交谈,似乎没有注意到罗辑的存在。行星防御理事会轮值主席宣布会议开始,他说:

  “面壁者罗辑,在刚刚结束的特别联大上经修正后的联合国面壁法案,您应该已经看过了。”

  “是的。”罗辑回答。

  “您一定注意到,法案加强了对面壁者调用资源的审查和限制,希望您将在这次会议上提交的计划能够符合法案的要求。”

  “主席先生,”罗辑说,“另外三位面壁者都已经在自己的战略计划执行过程中调用了大量的资源,对我的计划的这种资源限制是不公平的。”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7:07:1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资源调用权限取决于计划本身,您应该注意到,另外三位面壁者的计划与主流防御是不矛盾的,就是说,即使没有面壁计划,这些研究项目和工程也要进行,希望您的战略计划也具有这种性质。”

  “很遗憾,我的汁划没有这种性质,它与主流防御没有任何关系。”

  “那我也感到遗憾,根据新法案,您能够在这项计划中调用的资源是很小的。”

  “即使在旧法案中,我能调用的资源数量也不大。不过主席先生。这不是问题,我的战略计划几乎不消耗任何资源。”

  “就像您前面的计划一样?”

  主席的话引起了几名与会者的窃笑。

  “比前面的还少,我说过,几乎不消耗任何资源。”罗辑坦然地说。

  “那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主席点点头说。

  “计划的详细内容将由艾伯特·林格博士为大家介绍,同时我想各位代表已经拿到了相应的文件。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太阳的电渡放大功能,向宇宙中发送一份信息,信息只包括三幅简单的图形,还有一些附加信息,表明这些图形是由智慧体发送而不是自然形成的,图形都附在会议文件中。”

  会场上响起了哗哗的翻纸声,很快每个与会者都找到了那三张纸,同时,屏幕上也显示出这三幅图形,真的十分简单,每幅图形只是一些似乎是随机分布的黑点,人们注意到,每张图中都有一个黑点画得大些醒目些,同时还有一个小箭头注明它。

  “这是什么?”美国代表问道,同时和其他与会者一样,依次细看那几张图。“面壁者罗辑,根据面壁计划基本原则,您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主席说。“这是一句咒语。”罗辑说。

  会场上的翻纸和低语声戛然而止,所有的人都抬头望着一个方向,现在罗辑知道会场上显示这边图像的屏幕在什么位置了。

  “什么?”主席眯起双眼问。

  “他说是咒语。”大圆桌旁有人高声说。

  “针对谁的咒语?”主席问。

  罗辑回答:“187J3X1恒星所拥有的行星,当然,也可能直接作用到恒星上。”“会有什么作用呢?”

  “现在还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咒语的作用,肯定是灾难性的。”“那么,这些行星上可能有生命吗?”

  “对于这一点,我反复咨询过天文学界,从目前已有的观测资料上看,没有。”罗辑说到这里,也像主席一样眯起了双眼,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他们是对的。“咒语在发出后,多长时间能起作用?”

  “这颗恒星距太阳约50光年左右,所以咒语起作用的时间最早为五十年后,我们则要在一百年后才能观测到作用的图像,但这是能估计到的最早时间,实际起作用的时间可能要推后很多。”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7:07:1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在会场的一阵静止后,美国代表首先有了动作,把手中的那三张印着黑点的纸扔到桌面上,“很好,我们终于有了一个神。”

  “躲在地窖中的神。”英国代表附和道,会场上响起了一片笑声。

  “更可能是位巫师。”日本代表哼了一声说,日本始终未能进入安理会,但在行星防御理事会成立时立刻被吸收进来。

  “罗辑博士,仅就使计划的诡异和让人莫名其妙而言,您做到了。”俄罗斯代表伽尔宁说,他曾在罗辑成为面壁者的这五年中担任过几次PDC轮值主席。主席敲了一下木槌,制止了会场上出现的喧声:“面壁者罗辑,有一个问题:既然是咒语,为什么不直接针对敌人的世界?”

  罗辑说:“这是一次实验,用来证实我自己的战略设想,战略真正的实施要在末日之战到来时。”

  “三体世界难道不能作为实验咒语的目标吗?”

  罗辑断然摇摇头,“绝对不行,太近了,距我们太近了,咒语发生作用时很可能波及到我们,我为此甚至放弃了五十光年以内的带有行星的恒星。”“最后一个问题:在这一百年或更长的时间里,您打算做什么?”

  “你们可以摆脱我了:冬眠,当观测到咒语在187J3X1星系上发生作用时叫醒我。”

  在准备进入冬眠的期间,罗辑患上了轻流感。最初的症状与别人一样,只是流鼻涕和嗓子轻微发炎,他自己和别人都没在意。但两天后,罗辑的病情加重了,开始发烧,医生感觉有些异常,就取了血样回市里分析。

  这天夜里,罗辑在高烧中昏睡,一直被狂躁的梦境所缠绕。梦中,夜空中的群星在纷乱地舞动着,像振动着的鼓皮上的沙粒,他甚至意识到了这些星球问的引力联系,它们做的不是三体运动,而是银河系中所有恒星的2000亿体运动!后来,纷乱的星海渐渐聚成一个巨大的旋涡,在疯狂的旋转中,大旋涡又幻化成一条由所有星星凝成的银色的大蛇,呼啸着钻进他的大脑...

  凌晨四点左右,张翔被电话铃惊醒,是行星防御安全部的领导打来的,声音严厉,让他立刻报告罗辑的病情,并命令基地处于紧急状态,一个专家组正在赶来。

  张翔刚放下电话,铃声又响了,是地下十层的医生打来的,报告病人的病情急剧恶化,现在已处于休克状态。张翔立刻乘电梯下去,惊慌的护士和医生告诉他,半夜里罗辑先是呕吐,接着开始吐血,然后就昏迷不醒了。张翔看到病床上的罗辑脸色煞白,嘴唇发紫,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生命的迹象了。

第45节


  专家组很快赶到,有国家紧急疫情处理中心的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的医生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的全部成员。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7:07:2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在其他人察看病情时,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一位专家把张翔和坎特拉到门外,向他们交待了情况。

  “我们早就在注意这场流感,感觉其来源和性状都很异常,现在明确了,这是基因武器,或者叫基因导弹。”

  “基园导弹?”

  “就是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传染性很强,但对一般人而言,它只是产生轻流感这样的轻微症状,但这种病毒具有基因识别能力,能够识别某个人的基因特征,一旦这个攻击目标被感染,病毒就会在他的血液中制造致命的毒素,现在我们知道目标是谁了。”

  张翔和坎特面面相觑,先是难以置信,然后陷入绝望,张翔脸色变得苍白,缓缓低下头说:“我负完全责任。”

  这位大校研究员说:“张主任,也不能这样说,这真是防不胜防,我们开始虽然怀疑,也没有向这方面考虑。基因武器的概念上世纪就出现了,但谁能相信竟然真有人把它造出来了,虽然还很不完善(2),不过作为暗杀武器真的很可怕:只需要在目标所在的大致范用撒播这种病毒就行了,甚至连目标的大致范闹也不需要知道,可以在全球撒布,因为这种病毒对一般人致病性很弱甚至没有,可以快速大范围传播,最后也有很大的可能击中目标。”

  ①概念中的基因武器在非目标人群中只是隐性传染,不产生任何症状。“不,我负全部责任。”张翔用一只手捂住眼睛,“要是史队长在的话,这事就不会发生。”他放下手,眼中闪着泪光,“他冬眠前最后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刚才说的防不胜防,他说小张啊,我们这工作,睡觉时都要睁半只眼,现在没什么万无一失,有些事防不胜防啊。”

  “那下一步怎么办呢?”坎特问。

  “病毒已经侵彻很深,病人肝脏和心肺功能都已衰竭,现代医疗手段无能为力了,尽快冬眠吧。”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罗辑已完全消失的潜意识又恢复了一些,他有了感觉,是寒冷,这寒冷仿佛是从他的体内发源的,像光芒般扩散出去,冻结了整个世界。他看到一片雪白,开始除了这无边的白色什么都没有,后来白色的正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渐渐地,看出那是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庄颜,她抱着他们的孩子,艰难地走在空旷得失去立体感的雪野中。她围着一条红色的围巾,就是他在七年前的那个雪夜第一次见到想象中的她时围的那条,孩子小脸冻得红红的,在妈妈的怀抱中向他拼命挥着两只小手,喊着什么,但他听不见声音。他想在雪中追过去,但年轻的母亲和孩子都消失了,像是融化在白雪中。接着他自己也消失了,雪白的世界缩成一条极细的银丝,在无边的黑暗中,这细丝就是他残存意识的全部。这是时间之线,细丝本身是静止不动的,向两个方向无限伸延,罗辑的灵魂穿在丝上,以恒定的速度轻轻滑向不可知的未来。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7:07:2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两天后,一束地球发出的强功率电波射向太阳,电波穿透了对流层,到达辐射层的能量镜面,在增益反射中被放大了几亿倍,携带着面壁者罗辑的咒语,以光速飞向宇宙。危机纪年第12年,三体舰队距太阳系4.18光年

  哈勃二号太空望远镜控制中心。

  “刷子”在太空中出现了,三体舰队正在穿越第二片星际尘埃。由于哈勃二号一直在密切监视这片区域,所以舰队航迹刚刚出现就被捕捉到了。这时,它们看上去根本不像刷子,而是像漆黑的太空深渊上刚刚萌发的一丛小草,这上千株小草每天都以肉眼能够觉察到的速度生长。而且,这些航迹看上去比九年前要清晰许多,这是由于经过九年的加速,舰队的速度已经提高了很多,对星际尘埃的冲击更剧烈了。

  “将军,您仔细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林格指着屏幕上放大后的图像对斐兹罗说。

  “好像仍然是一千根左右。”

  “不,您再仔细看看。”

  斐兹罗细看了好一会儿,指着“刷子”中央的一点说:“好像有

  一、二、三、四...十根刷毛比别的长得快,它们伸出来了。”

  “是的,那十道航迹很微弱,经过图像增强您才能看出来。”

  斐兹罗转身看着林格,露出了十年前第一次发现三体舰队航迹时的表情:“博士,这是不是意味着,有十艘战舰在加速驶来,”

  “它们都在加速,但这十条航迹显示了更大的加速度,不过那不是十艘战舰,航迹总数现在增长到一千零一十根,多出了十根。通过对这十条航迹形态的分析,这些东西的体积比后面的战舰要小得多,大约只有它们每艘的几十万分之一,也就是一辆卡车大小吧,不过由于速度很高,它产生的航迹仍能观测到。”“这么小,十个探测器?”

  “十个探测器。”

  这是哈勃二号又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人类将与来自三体世界的实体提前接触,虽然只是十个小小的探测器。

  “它什么时候到达太阳系,”斐兹罗紧张地问。

  “还说不清,要看今后的加速情况,但肯定会比舰队提前到达,最保守的估计也要提前一个半世纪。舰队的加速度显然已经达到了极限,因为某些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它们想尽快到达太阳系,所以发射了能够更快加速的探测器。”“既然有了智子,发射探测器有什么必要呢?”一名工程师问。

  这个问题使大家陷入了沉思,但林格很快打破了沉默:“别想了,这不是我们能想出来的。”

  “不,”斐兹罗举起一只手说,“到少能想出来一部分...我们看到的是四年前发生的事,请问,你们能确定舰队发射探测器的确切日期吗?”

  “当然可以,很幸运,舰队发射它的时候正在雪地,哦,尘埃中,我们观测到了探测器的航迹与舰队航迹的交点。”林格接着告诉了斐兹罗一个日期。斐兹罗呆立了片刻,点上一支烟,坐下抽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博士,你们毕竟不是政治家,就像我看不出那十根长出来的刷子毛一样,你们也没看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7:07:2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这个日期…有什么意义吗?”林格不解地问。

  “就在四年前的那一天,我参加了行星防御理事会的面壁计划听证会,会上,罗辑提出通过太阳向宇宙发出咒语。”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面面相觑。

  斐兹罗接着说:“就在那时,三体世界第二次向ETO发出了消灭罗辑的指令。”

  “他,真有这么重要?”

  “你以为他先是个风花雪月的花花公子,然后是装腔作势的假巫师?当然,我们也这么认为,谁都这么认为,除了三体人。”

  “那...将军,您认为他是什么?”

  “博士,您相信上帝吗?”

  这突兀的问题令林格一时语塞,“...上帝嘛,目前在多个层次上有多种含义,不知道您...”

  “我是相信的,倒不是有什么证据,而是这样做比较保险:如果真有上帝,我们的信仰就对了;如果没有,我们也没什么损失。”

  将军的话让人们都笑了起来,林格说:“您后面这句话不确实,不会没损失的,至少对科学来说...不过,如果上帝存在又怎么样?它和眼前这些事有什么关系吗?”

  “如果上帝确实存在,它在尘世间可能会有代言人的。”

  人们愣了好半天,才理解丁这话的含义,一名天文学家说:“将军,您在说些什么?上帝会在一个无神论的国家选择代言人?”

  斐兹罗捻灭烟头,两手一摊说:“如果其他可能都被排除,剩下的一种无论多么离奇也是真的,你们还能想出别的解释吗?”

第46节


  林格沉吟道:“如果上帝是指宇宙间存在的某种超越一切的公正力量的话”斐兹罗抬手制止他说下去,仿佛把一切都挑明会降低这个事实的神力,“所以,各位,信仰吧,可以开始信仰了。”他说着,自己在胸前面了一个十字。电视上正在播出天梯三号试运行的实况,在五年前同时开始建造的三部太空电梯中,天梯一号和二号已经在年初投入正式运行,所以天梯三号的试运行没有引起前面那么大的轰动。目前,所有的太空电梯都只铺设了一条初级导轨,与设计中的四条导轨相比,运载能力小许多,但与化学火箭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不考虑天梯的建造费用,现在进入太空的成本已经大大低于民航飞机了。于是,在地球的夜空中,移动的星星目益增多,那是人类在太空轨道上的大型建筑物。天梯三号是唯一一部基点在海上的太空电梯,它的基点是在太平洋赤道上的一座人工浮岛,浮岛可以借助自身的核动力在海上航行,因此可以报据需要沿着赤道改变太空电梯的位置。浮岛是凡尔纳笔下机器岛的现实版,所以被命名为“凡尔纳岛”。从现在的电视画面上根本看不到海,只有一座被钢铁城市围绕着的金字塔形基座,基座的顶端就是即将升空的圆柱形运载舱。从这个距离是看不到向太空延伸的导轨的,它只有六十厘米宽,但有时可以看到夕阳在导轨上反射的弧光。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7:07:2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看电视的是三位老人:张援朝和他的两个老邻居杨晋文和苗福全,他们都巳年过七十,虽说不上老态龙钟,也都是真正的老人了,回忆过去和展望未来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种负担,而对现实他们又无能为力,唯一的选择就是什么都不想地在这非常岁月里安度晚年了。

  这时,张援朝的儿子张卫明领着孙子张延走进家门,他拿出一个纸袋说:“爸,我把你们的粮卡和第一批粮票领回来了。”张卫明说着,首先从纸袋中把一摞粮票拿出来,递给父亲。

  “哦,和那时的一样啊。”杨晋文在旁边看着说。

  “回来了,又回来了。”张援朝接过粮票感慨地自语道。

  “这是钱吗?”小延延看着那摞花花绿绿的小纸片说。

  张援朝对孙子说:“不是钱,孩子,但以后买定量以外的粮食,像面包蛋糕什么的,还有去饭店吃饭,都得拿它和钱一起花才行。”

  “这个和那时可不一样了,”张卫明拿出一张IC卡,“这是粮食定量卡。”“定量都是多少啊?”

  “我是21.5公斤,也就是43斤,晓虹和你们都是37斤,延延21斤。”

  “和那时差不多。”老张说。

  “一个月这么多应该够的。”杨晋文说。

  张卫明摇摇头说,“杨老师啊,您可是那时过来的人,都忘了?现在倒是够,可很快副食就少了,买菜买肉都要号票,这点粮食还真不够吃呢!”

  “没那么严重,”苗福全摆摆手说,“这日子我们几十年前就过过,饿不着的,别说了,看电视。”

  “唉,可能马上要用工业券(1)了。”张援朝说着,把粮票和定量卡扔到桌子上,转向电视。①国内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购买大件电器等商品所用的凭证。屏幕上,那个圆柱形运载舱从基座升起,飞快加速,消失在黄昏的天空中,由于看不到导轨,它好像是自己飞升而上的。运载舱的最高速度能达到每小时500公里,即使这样,到达太空电梯的同步轨道终点站也需68小时。镜头转换到安装在运载舱底部的摄像机撮下的画面,60厘米宽的导轨占据了画面相当大的一部分,由于表面光滑,几乎看不出运动,只有导轨上转瞬即逝的标度才显示出摄像机上升的速度。导轨在向下延伸中很快变细消失,但在它所指的遥远下方,“凡尔纳岛”呈现出完整的轮廓,仿佛是被吊在导轨下端的一个大盘子。杨晋文想起了什么,“我给你们俩看一件稀罕东西。”他说着站起身,迈着已经不太利落的步子走出去。可能是回了趟自家,他很快又回来了,把一片烟盒大小的薄片放在桌子上。张援朝拿起来看了看,那东西呈灰色,半透明,分量很轻,像手指甲盖。“这就是建造天梯的材料!”老杨说。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30 00:01 , Processed in 0.04632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