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体I - 地球往事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1#
发表于 2012-7-29 00:01:30 | 只看该作者
  看此书需要一定程度的科学知识..本人不才..基本搞不明白具体
  只明白大概.但是从本书的整体结构来看,十分严谨,对人物性格的表现略显苍白,主要是被情节冲淡了,但毫无疑问,刘慈欣的想象力绝对Prefect
  还有~我是降临派~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2#
发表于 2012-7-29 00:01:30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这本书还没有看完,还剩整整一百页。
  
  不过,我觉得后面一百页已经不能改变我对这本书的态度了。
  
  说实话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不专业,作为一部小说,叙述的技巧确实不敢恭维。
  
  也许是之前看的对这部著作的赞扬太多了,期待比较高所以就比较失望吧。
  
  不过作为一个非专业的作者,而且是三部曲的第一部,文字技巧方面就不多说什么了。
  
  文中有不少欧美科幻小说里常有的对技术和科技的解释,可是作者想象的三体的概念似乎是脱离了常规的物理学和数学的。作者虚构了一个不可知的东西,却是使用可知的很多理论进行解释,让人感觉有故弄玄虚之感。
  
  不过可以看得出,相对于那些《走进科学》和各种奇人异事来说,这篇故弄玄虚的小说显然还靠谱一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3#
发表于 2012-7-29 00:01:30 | 只看该作者
  本书最打动我的一句话:
  
  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儿站在死于武斗的红卫兵墓前,那孩子问大人:他们是烈士吗?大人说不是;孩子又问:他们是敌人吗?大人说也不是;孩子再问:那他们是什么?大人说:是历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4#
发表于 2012-7-29 00:01:30 | 只看该作者
  绝对的超越想象!!!!!!!!!!!!!!!!!!!!!!!!!!!!!!!!!!!!!!!!!!!!!!!!!!!!!!!!!!!!!!!!!!!!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5#
发表于 2012-7-29 00:01:30 | 只看该作者
  里面惊现汪教授。
  
  构思的不错。可以看出由于第一部还在构建故事,所以有的地方还有点涩。
  
  宇宙微薄背景的波动和股票市场差不多。当到达一个阶段便会出现塌陷。只不过是不同的时间单位。
  
  p114 “接触符号”理论。
  
  p127 其实三体问题的核心还是描述一种不可解的状况。即从实验中得出的所有认知其实都是一种特解状态。庞加莱。
  
  其实降临派没有解决最根本的自我问题。自我的矛盾处境要比物种的灭绝深刻的多。
  
  三体一确实更应该是一部反专制小说。
  
  高维世界的展开才是小说的核心理论部分。小说利用了当前已知的理论物理学的很多基本理论,在这一点上是非常厉害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6#
发表于 2012-7-29 00:01:30 | 只看该作者
  那天在上自习,同学打电话说,学不进去了,出来聊聊吧。
  信远的楼梯处,总是大大的玻璃墙,可以看到外面的天色。
  聊着聊着,就说到了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因为,宇宙的大,和原子的小,其实是那么的相似。微观世界,在另一层面上看也是一个宏观世界。有时候,太多的存在太过偶然。
  同学说,要不看看三体吧。
  放假后,找来了听说了很久的三体,才发现原来大家的想法是相同的。面对生命,面对世界,每个人都充满着疑惑和不解。
  宇宙亘古存在的问题,什么才是永恒,什么才是真正的真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7#
发表于 2012-7-29 00:01:3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没有那些科幻迷那近乎肉麻的吹捧,引起了我的逆反,我会给5颗星。
     开始部分铺垫展开的很瑰丽,很壮观。后边对三体组织的描述稍显单薄,一个秘密组织结构竟那么松散,很意外。在我看来,多少有点虎头蛇尾之嫌。不过,这也是大多数小说的通病,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这是一个非科幻迷的看法,科幻迷怎么看,不知道。
      有些话不吐不快,很难理解有些科幻迷的那种莫名奇妙的优越感,仿佛看科幻的就比看武侠的看玄幻的高人一等。本质上不都是幻想小说吗,只是幻想的方面不一样。喝咖啡的就能鄙视吃大蒜的?
      下边开始看第二部:黑暗森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8#
发表于 2012-7-29 00:01:30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三体。
  昨晚开始,到今早凌晨三点,下午继续看了四小时,看完。
  背景:从文革到二十一世纪初,时间跨度大概四十多年。
  主题:似乎表达着一个人性的主题;见到背景架设在文革时代的作品,总让人联想到人性的探讨;而文中也确实见到和故事架构完全无关甚至有些牵强的描写,比如叶和那三个女红卫兵的再见面,用红卫兵之口来表达作者对人性的理解。
  架构:基本顺序描述,有悬念,通过回忆和对话补充背景及解开包袱。
  梗概:汪淼线,这是主线,他是研究纳米技术的专家,因一些怪异事件卷入这个阴谋,接触到了三体这个游戏,进而接触了这个反人类组织并协助政府对其予以消灭。叶文洁线,她在文革中遭受迫害,阴差阳错的进了一个寻找外星生命的保密部门,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真收到了来自外星的来电并回复,文革后又机缘巧合的遇到一个同样对人类灰心的有钱外国佬,相谈甚欢,共同建立起了一个与三体人相勾结的反人类的精英秘密组织。三体人,开始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其进行大概的描述,其星球与地球有四光年距离,所在星系有三颗恒星,因此形成了反复无常的恶劣气候,文明一次次的被摧毁和重建,在最近的一次长时间的文明中,形成了很高的科技,在接收到地球发出的信息之后,开始策划一次毁灭人类的长途迁移。
  亮点和缺陷:1.对三体这一概念感兴趣,很简单的三个球体即构成无限可能的相互关系,于简单中透露出的复杂似乎能反证这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和无穷无尽,由此产生的无力感和不确定感或许就是命运这个概念产生的原因。2.多维度的空间,这个不觉得很新,但将其大胆想象至十个维度,并将高维度的质子在低维度展开,并在其上刻画计算机,并将其还原回高维度这个还蛮新鲜。3.对外星生物形态的描述似乎还是停留在人和人类社会这个模型上,没啥大突破,唯一的突破在于“脱水”这种生存方式。4.对外星的描述,用资料的形式描述似乎有些牵强,不能理解三体人有什么必要对自己的敌人做这么详细的说明,如果有后续,完全可以在第二部中,通过三体人的视角来说明。5.人物的刻画基本失败,叶文洁算是刻画着墨最多的人,但形象并不饱满,她的刻画似乎更多是对文革的控诉。汪淼的刻画很一般,就是故事的线索而已。大史算是着墨不多但写的很个性化的人物,但感觉有些突兀。
  总结:蛮吸引人的,有新想法,一些包袱逐渐甩出在一层层解开,对于连载科幻作品来说算不错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9#
发表于 2012-7-29 00:01:30 | 只看该作者
  自打小时候看@叶永烈 的国产科幻作品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咱中国人写科幻也能写得很好看,灰常推荐《三体》!后续的两本还没看,但一定会看!
  突然不明白,《三体1》三体中人明显是可以知道地球人对伊文斯的行动计划的,为何不提醒伊文斯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0#
发表于 2012-7-29 00:01:30 | 只看该作者
  
  
  标签: 三体 社会学 熵增原理 阿西莫夫 柏拉图 洞穴 进化
  
  
  
  首先必须要声明,我只是一名数学很烂、物理还行、化学凑合、地理尚可、生物说得过去的文科男,对,文科男;人生中在理科最大的建树可能只有两个:第一是在高二的某节历史课上读完了《时间简史》,是读完了,认真琢磨过的,而之后想再读一遍却怎么着也读不懂了;第二是高考数学竟然考了130+;哦对还有个第三,从毕业之后到现在工作的公司行业一个是钢铁一个是化工,跟看天书似的。
  
  既然如此,对大刘同志(原谅我自来熟)的《三体》的物理部分,我只能表明我的一个态度,这是部硬科幻的作品。我无意讨论三体的问题,虽然听说这是无解的,类似混沌;也无意纠结外星人的舰队为什么要450年才能到达地球,我说过《时间简史》这书我很想再念一遍,可真看不懂了……
  
  先说说优点,显然人物塑造不是大刘的专长,庄颜的刻画基本上就是宅男之梦,可能只有大刘这样长期据守娘子关电厂的人物才能写出这样的人物;但描写和人物塑造不是一部小说的全部:《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很成功,但吸引人的还是结构,有如一部九个小时的电影但每个分镜都精心设计过;《水浒》里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但实看起来,至少我感觉味如嚼蜡。好了,我们提到了结构,《三体》(I)的结构设计(包括正在看的《黑暗森林》)保证了可读性,至少在线索融合的时候不显得突兀,这不是一般的作家能很好掌握的。
  
  絮叨了这么半天,在我这个层面的读者要求的可能就不再是单纯文学或者技术上的突破了,先别醢我。
  
  我宁愿相信,全部故事的开始是因为一只蝴蝶在加勒比扇了一下翅膀,这样更符合全书的自然逻辑。不料却看到了王小波的影子,好吧,如果王二的绷弓子能砸死某个科学家……但是,不好意思,我看到的是伤痕文学。地球的往事的发端是一场莫名其妙的仇恨,生死相搏,如四横竖的回忆。可以说这样一个开始,是不足以作为计划中的宏大的支点的。可能大刘想借这个开头暗示黑暗森林法则,但,这俩是两码子事,楞揉一块不合适。
  
  听完各类人等玄之又玄的讨论、再看完第一部的前30%,至少觉得大刘可能这次大发了,能弄点新鲜玩意出来,我说的是类似机器人三定律之类的新鲜玩意,但之后发现我对它的期望值太高了。我会以为或者这是一部类似《万寿寺》的会引起无限遐思的作品。我宁愿相信,大刘设计台球的段子能引出更玄的立论——这也是我对《三体》最大的期待。如果沿着混沌的路线发展下去,该是何等的奇景……抱歉,那样的奇景是超越目前任何一个作家和科学家的想象力的,没有逻辑可言,怎么能完成一个故事?台球这个例子引出的无限可能,正是全书最让人感到惋惜的地方,最终它的意义只不过是说明了三体攻占地球的必然性而已,但真的很牵强。
  
  
  
  如果上述都能接受的话,让我们来扯点更玄的,或者远不如混沌玄乎的东西,黑暗森林理论。
  
  实际上,大刘还是在讲述一个问题,在密闭孤立环境下的熵增原理的再利用而已。而这个定律,抱歉,我没有看到人文关怀。正如我一直念念叨叨的,福山同志在复旦表达的一样,我很讨厌在社会科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里完全数量化。尝试用模型来解释社会现象是研究的中级阶段,绝非它的终极阶段和终极关怀所在。
  
  熵增原理的存在条件:
  
  1、必须是孤立系统
  
  2、系统由大量做无规则热运动的粒子组成:大量、无规则热运动
  
  3、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或近平衡状态
  
  大刘给“宇宙社会学”加上了两个框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以完善这样的社会观,把他的宇宙变成了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系统。但不好意思,他掉入了数量化的陷阱,不客气的说,是上个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学研究动向。现实主义的惨败已经充分说明了丛林法则适用于动物,而不适用于人类,因为人类(我相信外星文明也一样)在讨论人生的意义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放大,构成了文明的意义、社会的意义……所有《三体》的追捧者,只走出了洞穴,从未回归洞穴。
  
  三体人的文明始终处于和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他们没有时间发展社会学——抱歉,那他们怎么懂得丛林法则的?
  
  既然懂得了丛林法则,那为何不重返洞穴?
  
  在丛林法则中存活下去,是生物个体的必然选择——即便如此,在诸如狮子、野牛、猴子的社群里,我们也能看到合作,甚至是跨社群的合作,这是纯粹的本能反应,而不是社会、或者社会学的标的。矛盾的是,社会的构成个体越多,其层次也就更细化,重返洞穴也就更尤其必要。而一个文明存在的目的的如果不是其意义而单纯是生存,那它也就不成为一种文明。生存和意义,不矛盾。除非发生一种极大的技术突进,请让我在后面说。
  
  
  
  对这个系统中文明冲突的修正,另外两个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被引入了。
  
  先说说猜疑链,既然大刘已经掉入了数量化的陷阱,那猜疑链的命题也不过是囚徒困境的放大而已。阿克塞尔罗德的研究已经表明,在重复的囚徒困境题设下,从利己的角度来判断,最终“贪婪”策略趋向于减少,而比较“利他”策略更多地被采用。如果三体人真的意识到宇宙社会是某种囚徒困境(从大刘的描写看,他们应该早就知道了这一点,否则不会去费尽心机消灭罗辑),他们不会不意识到合作是最优解。数学模型尚且如此,真正的社会学是不会对猜疑链产生什么存在感的。
  
  再来说技术爆炸。在一个社群进化出社会文明之前就获得了技术突破,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在阿瑟·克拉克的笔下。但技术爆炸本身这个设计,本身就不不能用于社会学的范畴。正如一群原始人手捧毛瑟枪……毛瑟枪能改变社会结构么?至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这种事情从未出现过。技术爆炸并不能取代社会成员的个体意志,而是社会进化论的一个变种而已。在这一点上,阿西莫夫在科幻作家中的特立之处(高出了阿瑟·克拉克一个量级)就在于,他在《基地》里设计了骡(Mule),而又把骡设计成无法产生后代。阿西莫夫是严谨的,他懂得变异本身不代表进化的方向,而进化和社会学无关。
  
  在向大刘致敬的同时,对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在受众中的死亡默哀。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8 22:39 , Processed in 0.0462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