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体I - 地球往事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1#
发表于 2012-7-28 23:56:16 | 只看该作者
  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是这么想的,华北平原上的人们是这么想的,亚洲大陆上的人们是这么想的,这整个地球行星上的名字叫人的羰基生物都是这么想的。在行星的这一边,人们在这条大河永恒感的慰藉下,相继进入安睡。他们坚信这神圣的永恒是任何力量都不可能打破的,他们醒来时将迎来一个与以前无数个清晨一样的日出。这信念潜藏在每一个人的意识深处,使得他们即使在这个夜里,仍能编织着已延续了无数代人的平静的梦。
  这是刘慈欣在《超新星》里说的,却给我无尽的思虑。
  我们,早在我还没有出生的年月,就把我们自以为完美的两性酮体的图案煞有介事的以仅仅有差于光速的速度打向宇宙。假设,宇宙中真的有一个文明发达的星球,接到了这个信号(无足论他们会觉得这个两性的图案是多么的恶心),他们一定会用尽他们的所能,找到这个信号源的。当然。你可以假设他们为了和平和科技交流,你可以假设他们为了好奇和普世价值。但是,我们无法,永远也无法脱离的生命的涵义,注定了之前一切作为的原罪,
  假设,我们的星球,我们这个自以为文明发达,爆棚着普世价值的星球,发现了一个充满了对我们无比太有爱的地外文明,但是这个文明只是羊群。我相信,解剖和把本星球病原输入其内,一定是科技的主控。就好像我们见到了羊群的星球,会想到和平与爱心吗?我们会想到的是——艾滋病毒注入他们体内会有何反应?把他们冻在摄氏四十度下能否存活,他们不喝水会支撑多少天?
  别以为我很变态,科学家的精神比我想的多多了,我相信无论是地球还是地外。
  不能把普世作为就自己的利器,普世只能作为打别人的武器。
  当我们被其他生物解剖和注入冰火毒时候,我们才会知道,毛主席说的,把别人变得少少的,把自己变得多多的这句话,是多么具有真正的普世价值。
  真的很危险,我们已经发出了自杀信号,等待的仅仅是祈求来临的是一个无所谓探寻的郑和舰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2#
发表于 2012-7-28 23:56:16 | 只看该作者
  刘慈欣是位非常善于科普的作者,他的作品很少让人直接感觉非常的耸动。虽然我并不知道答案是否正确,但我认为他的偶像之一是阿西莫夫。
  
  当年玩wave的时候就有人大力推荐,最近刚开始看《三体》,觉得刘慈欣的功力十分了得。
  
  故事从文革开讲,多线进行,当悬念堆积到一个高度的时候合并线索一举击破!让人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而且最后的结尾为第二部《黑暗森林》也铺陈得恰到好处。
  
  但是这本书在描述三体世界这个游戏(非真实的三体世界)的时候,(起码是让我个人)感觉非常非常的无趣,虽说是必须的铺垫,但是讲述的不够精彩。另外,故事的一大硬伤在文末高潮处涌现,费了半天劲说明了智子被用来监控地球,所有的人类行动都被处于监控之下(大概是二之中提供的解释?),那怎么可能让纳米线切割游轮的计划成功?所以,国产科幻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绝对是里程碑式的小说。
  
  我开始不愿意看这部小说完全是因为我以为这书和三体综合征有关,错以为是医学科幻... ...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3#
发表于 2012-7-28 23:56:1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终于正式将三体《三部曲》全部看完,心里几近出现了文中的宇航员从高维空间回到低维空间时产生的“幽闭恐惧症“,从”三体“的世界观,回到这个以年和公里为感知尺度的现代世界,仿佛回到了一个无穷尽的渺小和无知之中。当自己对未知的麻木,被大刘用狂暴的想象,”强拆“式的撕得七零八碎之后,心中就被牢牢的打下了这样的“思想钢印”:当代人,作为宇宙公民的一员,如此的渺小与微不足道。
  
  如果说第一本开始,大刘只是在幻想的原野中散步兜了一圈,那么伴随着故事的深入,到第三本时,就可以想象成是千人队伍在幻想的天地间集体裸奔了。不论大刘是不是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他提出的问题已经足以把既有的思维定式颠过来倒过去调戏几轮了。
  
  在明知末日将在数世纪后降临的压力下,人们如何生活?
  在无法回到母星球的世界,宇宙浪子如何面对自我?
  在人性灭绝和种族灭绝之间,人类如何选择?
  当‘冬眠’成为可能,有多少人愿意告别当下的生活,去拥抱充满未知的未来,去拥抱未来的末日?”
  类似的选择难题不胜枚举。
  
  此外,大刘的字里行间和故事设计无不在挑战当下的伦理基础。大刘对“丛林法则”拥有着着了魔一般的热衷,第二本书的题目——《黑暗森林》,描述的就是一个以“丛林法则”为绝对真理运行的宇宙文明博弈结构;而在末日将至的细节描写中,一次又一次的重现人类的自私内斗,而且每每以万人以上级别的伤亡为代价;其中地球文明的宇宙浪子之间的黑暗战役的悲惨结局——人吃人,更是在嘲笑蝙蝠侠系列电影《黑暗骑士》结尾中人性实验的盲目乐观。
  
  大刘多次对所谓人性、爱和人人平等这些通认的普世价值设定了挑衅式的前提,屡屡着重描写爱、和平和民主的决策救了人性毁了人类的冷酷现实;但大刘对这些人性人文的价值似乎又保留着充满矛盾的留恋和珍视,比如设计云天明的爱为地球人保留了希望,又用他和程心这段既摧毁人类又几乎挽救人类的感情贯穿了第三部的始终。
  
  人类认知的一大局限在于不可逆性,知道之后就永远的知道了。而读过《三体》的人,回到现代世界再看我们的生活,就再也无法回到原来对现代科技的自豪和面对自然规律的狂妄位置。不能碰触空间和时间边际的失落感,使得生活中的一切意义无限渺小下去,再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在漫漫的时间跨度间都是如此的无关紧要和微不足道。
  
  这样的堕落,使人不得不回到下面这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以立方米为体积单位,以年为延续时限的个体生命,要在这个几乎无限大无限长的宇宙里如此认真的面对自己的每一次选择,奋力的去争取,去实现那些渺小的改变呢?
  
  对死亡的恐惧!
  
  没错,这才是《三体》真正的前提,一切丛林法则演绎的基础,均来自于此;一切末日的压力,价值观的挑战都来源于此。虽然《三体》的世界延展到了宇宙的末日,却没有解答死后世界的神秘,虽然《三体》世界勾勒出了10维的美好空间和2维的末日空间,却没有假象梦境和死后灵魂的归宿之所。死亡,才是大刘眼中个体人类无法解脱的枷锁;而作为集体人类,末日自然也是宿命不变的安排。虽然现代科学如此的渺小,但它至少为大刘的策马狂奔提供了起跑线;然而面对死亡的神秘,我们才是真正的一无所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4#
发表于 2012-7-28 23:56:16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这本书就这一个概念:多维空间。
  
  更高的维度意味着更高的技术,作者以此为基底,构建了一个高维的三体世界,地球人跟他们联系上以后,他们想侵略地球。故事背景就是个这,只是借一个科学家的个人经历,把这个故事给慢慢说清楚。文革、“科学边界”、“红岸工程”等等都是故事需要构造出来的铺垫性质的元素。
  
  看到许多人对这个书评家甚高,然而我看了感觉一般,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了,怀疑是否自己没有看懂。
  
  不过,有几个细节还是很有意思的。
  
  比如,她利用“能量镜面”把太阳当作一个超级功放,向外太空发送信号,这点很新奇。
  
  三体世界科学家把高维度的质子展开成低维度的,搭上集成电路,再还原成高纬度的质子,这质子竟然有了“智慧”,做成双质子,还具有量子感应功能,这实在是“科幻”啊。
  
  虚拟的三体游戏跟真实的三体世界有何联系?前者分明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三维世界,而三体世界肯定是高维的,这二者几乎无法类比,就像我们无法再脑海里构造四维世界一样。
  
  可能作者一方面要照顾物理实际,一方面又要尽量发散想象力,把物理前沿拼命往前推,所以写起来就很受限制吧。因此我觉得这样的科幻,不搞物理的人看着应该会比搞物理的人轻松许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5#
发表于 2012-7-28 23:56:16 | 只看该作者
  刚在cnBeta看到枪文,说三体不是重庆出版社出的.将信不过的我,试试来豆瓣看看,果真枪打偏了.
  实话说,不知道这书的.只为了验证枪文而查.
  刚想提交吧,提示评论太短了,书没看过,不敢乱评啊!凑下字数?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6#
发表于 2012-7-28 23:56:16 | 只看该作者
    《三体Ⅱ》p422页,“宇宙也曾经光明过,创世大爆炸后不久,一切物质都以光的形式存在,后来宇宙变成了燃烧后的灰烬,才在黑暗中沉淀出重元素并形成了行星和生命。所以,黑暗是生命和文明之母。”
  
          
  
           如果我可以在书上划线或者折角来做标记,这看似宏伟但并不算特别的一句话能概括了所有。黑暗战役和猜疑链概念的成型,几乎是一气呵成的,但这段话的总结,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刹车——我以光速撞上了不知名的坚硬物体。并且热泪盈眶。
  
          抛却我连做白日梦都想象不了的强大设定,磕磕巴巴看上十遍也难以理解的物理学……常识,飞快而周密精准的数学计算与推论,高智慧的科学家们团聚在一起噼里啪啦倒豆子一样讲出来的宇宙规律,人性的在空间环境变异下的巨大扭曲,还有爱与毁灭之间微妙的权衡——我还真没有什么难以理解了。我看三体被称为“硬科幻”,所以我被自己的无知打击的遍体鳞伤。我怎么能不知道,或者是被惊叹了后都无法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所存在的、充满理性光辉的这些法则呢。
  
         所有先进的、神秘的、我(…)闻所未闻的的技术,都被用附加的物理数学知识一一精确剖析,不管我看没看懂,信息是如何被传送到宇宙的,高精尖的宇宙航舰又是如何制造与运行的,一个恒星与一个星系是如何毁灭的——再也不是被一个“嗖!”,一个“轰!”字所掩盖的匮乏想象了,也不是可以被幻想的外太空童话故事了。我知道在亿万万光年以外的黑暗里,有坚实、坚硬,坚强的理论在支撑在我们的无知和我们的想象。这个感觉就好像我知道了原来轻功抛却飞檐走壁的神秘感后,是一门武学。
  
         如果谁要来问我,《三体》讲了什么故事,我大概仍只能憋了半天,尴尬至极的蹦出一句:“外星人入侵地球了!”我很羞愧,然后要口齿不清模棱两可的拍着大腿说:“总之——这是无比无比好的书。”我丝毫难以指望自己蹦出几个物理学名词,或者数学规律之美来震慑对方,兴许我想了半天之后,会双目放光的说:“哎——你知道——面壁么?”
  
         ——我连地球上的文明都没有分清流域,怎么敢涎着脸妄论宇宙文明之间存在着如何黑暗与不问来由的毁灭,二向箔是怎么样将三维的文明毁灭成二维的图画,智慧生命又是在怎么样的光速下获得重生。我都不敢说的。但我心里很笃定的知道,我再也不会用外星人来定义他们——他们是智慧生命,也许是神。
  
         事实上,我心里非常清楚的是——三体不会教会我什么物理和数学知识的,我很可能至死也理解不了《三体Ⅲ》太阳系二维化之后宇宙是怎么回事,小宇宙大宇宙,零光速与质量流失,所谓归零者又是些什么。我只是个好奇心泛滥喜欢多维度事物的薄弱文科生,伸出爪子去挠挠星河璀璨的宇宙,噼里啪啦掉下来的真相却砸的我目瞪口呆。原来宇宙不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鹊桥,是到处藏满冰冷智慧和力量的黑暗森林——这让我感到震惊和匮乏,激动得热泪盈眶。
  
         那么其实,我们脑袋上的星空已经完完全全的不再一样了——我曾经在夏夜躺在楼房的最顶端,盯着漆黑的天幕和星辰,可以好几个小时都不动。那个时候的我对这片宇宙有着赤裸的、赤诚的、近乎白痴的热爱和恋慕,倾向于一种接近死亡的浪漫。可是,如果发现这些星辰间被坚不可摧的理则束缚着,文明之间的战役在不可知的情况下毁灭整个宇宙,其实有无数冰冷的星辰已经陨落了,而大眼睛闪着光芒逡巡着。并且这一切都有法可依,有理论支撑着它们破釜沉舟的运行时……我还真想再好好看一看。死也不能闭眼。
  
        所以说,三体给了我们仰望星空的高尚理由——让我们重新对宇宙和文明进行……思考太矫情了,我只能说是审视。重新审视这个我们熟视无睹的天穹,和天穹下艰难前进的文明,还有人性。于是,蝼蚁般的我还有我草履虫般的智慧变得自命不凡起来——我拥有多么广阔的眼光和窥探世界的觉悟啊——尽管我很清楚三个月后我一样会为某人不回我短信而气急败坏,一样会纠缠于想吃想买想睡的庸俗里。
  
        但就好像后危机纪年里的人类一样,只要曾经向这片星空投过不一样的一瞥,我也许已经成就了不可忽视的进步。
  
  
  
         在三体的黑暗森林理论里,宇宙的文明间因为无法判断“善恶”而互相陷入猜疑怪圈,所以招致毁灭。如果不能保证彼此独立发展,我觉得也许由一方去毁灭另一方是必须的——宇宙间文明的交流和学习,是同质化的慢毁灭。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的交流虽然让彼此社会都有了各种进步,但同时意味着如此广漠与不可知的宇宙间,开始出现了趋同的文明。语言与文字,文化与艺术,还有最关键的科技,在宇宙文明间怎么能允许被分享呢?一个星球上的智慧生命与其他星球上的智慧生命在文明的博弈之中,不独立就必须毁灭。这不像我吃一个饼要分给邻居家的弟弟,撕裂一个文明和参与一个文明在宇宙中几乎一样是毁灭性的。所以我对黑暗森林理论的爱慕不仅在于猜疑链的严密逻辑和不可推翻上,更在它对于星际文明的伟大设定上。
  
         但凡是一堆人沦落到某个窘迫的处境里,并且面临着缺粮缺水生存权丧失的时刻——人吃人这种事总是被最先想到。人性的不可挑战性在三体里得到了充分展示,但这是个庸俗的定论,黑暗战役把这个定论庸俗的熠熠生辉。重点不是这个。一堆人,当这堆人的数量达到整个世界整个地球的程度的时候,人性究竟被置于怎样的位置?此时几乎不存在国别的概念,也就是爱~国主义和泛爱~国主义都对人失去了束缚——我们所要扛起的是全人类的责任。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觉得国家这个政治概念一旦崩解,一旦真正形成地球村和世界战线,共同面对黑暗宇宙间不可知的攻击时,会涌现更多的人性极端——这就意味着,咱天朝一辈子中庸着的人们有机会来一次思想清洗。我不喜欢程心,我觉得这个圣母般的人物脸谱化程度超越了她难以构成形象的小跟班艾AA,但她象征着大爱。大爱事实上人性深处的正变异,在危机年代能激发出如此宏伟的正面力量,我想她一定是大刘心里的梦中情人形象演化而来。
  
         可是程心最后没有和云天明遇见。这个送了她一颗星星和一个小宇宙的脑子,浪漫的好像氢气和氧气通电会变成水。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但我却感谢这个安排,她和他不断的错过,最后竟然一口气错过了一万多年,才让这个冰冷的命题里有了某种脆弱美丽。
  
         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实在太喜欢三体的叙述方式了。就前两本来看,没有主角——主角就是地球人和三体人,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隐性作者一直保持一个腔调,但叙述者的转变非常之快,非常之自然,就像一块没有边界、且不需要被宏观参透的拼图,谁都可以来拼一块,蚂蚁可以,骆驼也可以,科学家可以,军人可以,老百姓也可以——故事被拼的越来越大,但中间有无数的缝隙,可以插进内容,也可以忽略。他搭建了一个世界观,同时基础是我们现在的世界观……因此,三体可以出到三体N+1,任何一个缝隙都可以填进一个宇宙的故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啊,如果蚂蚁也有文明的话,这简直就是一部史书。
  
          我相信、并且坚信科幻的本衷不是科学,不是科普,而是思考维度的拓宽。噢毋庸置疑,这其实当然是一个在学生时代挣扎在物理和数学的火坑里不能自拔的科学盲找到的托辞,是对自己缺乏必备的、进阶的理学知识的羞涩掩盖。但我堂而皇之的面对我的无知,并且我剖析我的无知,我也许获得了源自不同维度的震撼和感动——这是懂数学懂物理懂得宇宙规律的人,所不能触及的一部分。我也无法用文字这种浅陋的方法表达出来。
  
          最后我一定要口齿不清模棱两可的拍着大腿对我认识的人说:“总之——这是无比无比好的书。”
  
          -----------------------------------------------------------------------------------------------------------------------------------------------------
  
          我们的宇宙是如此拥挤,可看起来却如此空旷啊——文艺青年要说,还有比这更悲伤的事么?
  
          那刚获得了一些理性光辉的,不想当文艺青年的我真想说——宇宙也曾光明过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7#
发表于 2012-7-28 23:56:16 | 只看该作者
  看的时候还是很吸引人的,看完就不想看第二遍了,故事还是太简单,不够吸引人啊。三体星那么恶劣的环境竟然比地球发展出更先进的文明,本身可能性不大啊。对于那一段往事的回顾倒是比较吸引人,可惜也不能说得太多,毕竟还是敏感词。够不够长,我容易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8#
发表于 2012-7-28 23:56:16 | 只看该作者
  人马座得有着三个太阳的混沌世界的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时间跨度500年~空间跨度4.5光年~文明类型跨度几个数量级~从宏观概念到技术细节详实具体(当然有真有假~科幻嘛!)作为看科幻世界长大的一代人~我很喜欢这部作品~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正在看第二部!不过第一部书的印刷及纸质真差!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9#
发表于 2012-7-28 23:56:16 | 只看该作者
      读《三体1》,第一次的震撼出现在陈文洁向三体文明发出虔诚的“到地球来,占领地球”的吁求,这就使得作者将时代背景设定为“文革”时期这一安排有了足够的理由,也使得小说整体上具备一种冷峻的现实主义气质。“文革”是一段疯狂的历史,是理性沉沦,文明蒙羞的黑暗年代,正是基于此,陈文洁产生了厌恶整个人类文明的心理,进而期望能借助更高的外星文明让地球获得凤凰涅槃式的重生。仅此一点,便足以让《三体》脱离一般科幻小说的追求趣味,而在思想、立意上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具备了更为厚重的人文情怀。并且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三体1》中可有可无的一个环节,而是其情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一条重要的叙事线索。但以“人类文明”作为反思的对象,这个框架在这样一部篇幅的科幻小说中无疑显得过于宏大,其必然导致的困难是:作者以“文革”作为反思人类文明的触发点是有足够理由的,但“文革”无论如何只是庞大人类文明的一个侧面,如果要将反思人类当做能够延续下去的隐在主题,就很难不涉及到西方文明及其他地球文明的内容。事实上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当外星文明的存在成为即成事实时,与之相对的就更应该是作为整体的、包含所有数量的人类文明而不能仅仅从中国问题和中国视点出发进行写作了。但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的笔力和掌控力显然是令人失望的,许多在涉及到世界性的话题,如各国将军一道商讨如何应对三体文明入侵时,明显给人飘忽浮扬、避重就轻的感觉,不但文明反思的问题不能深入、细化,就连基本的人物间对白都是平庸的,作者仅仅用一些标签式的元素来表明这里面有西方人的参与,但给人的感觉,却仍然像是在开一场典型的中国式会议。如何在史诗气魄的框架中雕琢出华丽的细部纹饰,这从来都是考验作家实力的地方。
      其实说到底,小说还是在“细节”上出了问题,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原因又在于:小说的整体架构过于浩大宏伟,以至于细节的处理变得异常复杂和困难,这最终使得许多情节上的运笔都给人难以为继的感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0#
发表于 2012-7-28 23:56:16 | 只看该作者
  此书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相较于三部来说,第一部更像是此后两部的背景介绍。此书所述内容相对空泛,但其硬科幻的本质使其容易理解进而能够想象出来又使其不会过于虚渺。我不禁佩服作者的想象力与他的坚实的理论基础,此书不失为一部好书,但与其后两部相比,后两部又更为精彩,建议将整部读完,你将获得更多。整部书的精彩定能超出你的想象,精彩不容错过。力荐。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08:59 , Processed in 0.0522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