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 0
|
@青春 |
最新书评 共 4 条
billry
第二遍看这本《@青春》,这次是认认真真做了读书笔记。书中很多来信描述的问题或多或少也在自己身上发生过,但是当时自己更多地是选择独自去承受,很少想到去寻求师长的帮助。幸运的是,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大部分难题还是在自身的努力下得到了解答。欣慰的是,秋叶老师就大学生们的「典型问题」做了十分真诚的解答,没有空话大话——譬如「立志当高远」之类,只有平等的交流和相对客观的评价,不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在读者身上。
回想起自己一年前写过的有关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感悟,里边充斥着自己的主观看法和一些看似「有理」的方法论之类的东西。所以也能隐约感受到在《@青春》书中作者的书信回复能保持相对客观是有多么不容易。
在回复的时候,有问题的秋叶老师会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但绝不是用「心灵鸡汤」的方法来暂时安慰你。这一点,对得起封面里的「我不是你的心灵鸡汤」这句话。
大学阶段之所以还存在那么多各式各样的问题,我想一方面的原因是自己还不够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则是经历太少。面对纷繁复杂的选择,我们似乎变得像理性经纪人一般,总想去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总想为自己设计一条没有任何误差的康庄大道。殊不知,更多的时候,只有我们真正开始上路时,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咸。
书中另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推荐关注」——给出了相关主题进一步阅读的书籍或者网络资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扩展。
「专家微评」部分口号标语和引经据典的内容居多,嗯...帮助能有多大?这个按下不表。
自己马上就要本科毕业了,青春的尾巴也已快离我而去,但是,成长永远没有结束。暑假回家准备把这本书送给即将进入象牙塔的堂弟,希望能在他遇到书中类似问题时能更好地处理。
最后,感谢作者的整理。
详情
归隐
(原文博客地址:http://blog.163.com/neverendurdream@126/blog/static/1677245972012112861447189/)
在六个月之前的某一个普通的中午,我打开豆瓣九点查看我订阅的日志,然后我看到了秋叶老师最新的一篇日志,在那篇日志里,秋叶老师“悄悄”地说,他出了一本书。
秋叶老师出书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是那篇日志里的一句话却一下子hit me,最终促使我买下了这本书。
那句话是:“成长一定有反复,但请不要轻易放弃自己。”
为什么我对这句话这么敏感呢?
因为当时的我遇到了些问题,生活的迷惘、前途的茫然、当下的困惑,种种向我袭来。
重要的是,在2011年上半年,我发现自己获得了“巨大”的成长和进步,然后觉得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我应该能比较顺利度过,逐步成长了。
但是事实是,等到2012年过了一半,我却还没能按着自己的原定“计划”逐步成长。
发现自己似乎完全没有长进,不仅如此,貌似还有倒退的趋势。
我非常的沮丧,这就好像曾经在你的面前,上帝之门打开了,但是当你还没有进去,你却发现门在一点点关闭了。
当时的我应该算是挺无助的。
所以,当我看到那句话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对我的鼓励,当然,也是同时希望可以从书中寻求点答案,所以我买了下来。
书买到了,然后呢,其实并没有发生像小说或者电影里发生的那种瞬间拨开云雾,豁然开朗,等等。
与其说生活是现实的,更不如说,生活是实际的。
就像书中第一篇文章的标题阐述的那样——《我不是你的心灵鸡汤》。
一个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只有TA知道,同样,当一个人想要改善TA的生活时,本质上也只有TA自己才能做到。
外界的事物只能影响,而非决定。
现在是2012年 年末(该写年度总结啦),回顾买书后的六个月,我很感激自己挺过来了,能够微笑着对2013年说“你好!”。
我看到了也感受到经历到了成长的反复。
我也坚信,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成长有反复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放弃了自己。
《@青春》全书60封信件,感觉内容涵盖得比较全面,我有在其中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也确实学到了一些。(书中有很多观点和想法和我的一致)
比如:
第16封信《老人摔倒,你该不该扶》,当我还只是“沉浸”在,扶与不扶之间的社会道德、心理学问题上时,却没有进一步思考。如果扶,那怎么扶?老人又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摔倒的?等等。所以这时候,《老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另外,在读的过程中,对于书中一些内容,我有异议/补充:
1.第2封信《成长和沉沦,你选择谁?》
在回信中,老师写道:“顺便说下,心理学有研究指出,每个新的好行为至少要持续21天,才能成为你的新习惯。”
其实这个所谓的“21天习惯法”并不靠谱,如果想真正养成一个长期的习惯,一般来说,三个月是比较靠谱的时间。
“21天就能养成习惯啦!”这个说法虽然流行,虽然诱人,虽然看上去easy,其实还是有待商榷的。具体文章可以参阅果壳网的《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久?》。
2.书里有两封信是写到爱情的。(即,第36、37封信)
这两封信的最后都有一个【推荐关注】的栏目。以我有限而狭小的知识面及认识来看,里面推荐了一些影视作品并不适合“青年朋友”树立较为正确的爱情观。
关于爱情和婚恋,个人比较推荐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以及李中莹的《爱上双人舞》两本书。
前者偏理论,后者偏实践,但是都是描写爱情婚恋中的经典书籍。
而一些影视作品,个人认为更多的是带来了误导。
最后,书里有些附加的内容其实可以适当忽略。
详情
Dandol
当我把这本书放到家里的书柜里时,已经快要挤不下了,最后,我在《约翰克里斯朵夫》和《红楼梦》之间给他找到了一点位置,硬生生地塞进去,弄的他边页都卷了起来。
两个星期以前,我妈打电话到学校,一本正经地问我一本本的书还要不要,什么《清华状元谈高考秘籍》《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哈佛女孩刘亦婷》,我说都不要了,你送给邻居家读高三的妹妹继续给她打鸡血吧。我妈的声音突然变得很低沉,说你怎么能这么跟妈说话呢?我这是为你好才买的,尽管我因为平时工作忙没时间看,都给你看了,但这也是为你好啊。
我说是的是的,你是为我好,这点我相当理解。
于是在沉默了1/4秒之后,我听到了麻将的声音,我说你先忙吧,把记得把那本《@青春》送过来。
在三天以后,《@青春》送来了,随包的还有一条粉红色的浴巾和一双凉鞋。以后每每我洗完澡裹着浴巾跣着凉鞋走出水面时,那么天蓝色的书皮上的一句话总会让我再一次感叹人生:“我不是你的心灵鸡汤,我们相信青年迟早都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和判断,而不是相信某些励志大师煨出的那碗庸俗的鸡汤”。
7月1日,我正式被学校赶出本科生寝室,于是,我在临近的地方租了房子,时不时回我的202看看,那满地的狼藉正在张牙舞爪的告诉我,大学已经上过了我,在我青春的尾巴快要被彻底割断的时候,一本早就应该在4年前出来的书姗姗来迟。我想,反正我也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如果能在走之前@一下青春,看看他说什么,或许也是一种别样的回忆吧。
如果说男人分为两种,一种假装自己很正经,另一种假装自己很不正经,估计我属于后者。如果说女人分为两种,一种假装自己很清纯,另一种假装自己很不清纯,估计这本书也属于后者。当你看到封面上赫然写着《写给青年朋友的信》这几个俗套到快要媲美《霍元甲》里周董天雷滚滚的造型时,我马上将这本书归于这种经那种经的类型,在没翻开这本书之前,我都能够想象的到一个猥琐的编辑正躲在他昏暗的工作室内用电脑上的Ctrl+X又+V,像一个裁缝一样把各种小清新和成功学的文章黏在一起,揉吧揉吧就又熬出一锅心灵鸡汤。
可是我错了,每每洗完澡就会想起的那句话告诉我,我不是你的心灵鸡汤。
那又是谁的心灵鸡汤?
在正文开始的第一封信里,就有这样的话“一个青年经常需要被励志的社会,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于是我诧异了,这不是校团委出的书么?于是我回去看介绍,出现了“共青团中央、共青团湖北省委”的字样云云。然后我翻到书的封底,上面的分类建议写着:”青春励志“四个字,于是我就了然了。
但我再次认真读着每一封来往的信件和院士点评的时候,我再一次觉得,分类建议里隐隐有着某种高级黑的感觉。和我看过的所有励志成功学的书完全不一样,这本书没有大量可以在《读者》《青年文摘》里看到的各种小清新的故事,也没有任何一个蛊惑你给你打鸡血,告诉你要有心机告诉你赚钱就是王道之类的成功学故事,甚至连国人都用烂了的关于卡耐基的故事一个都没有。我看到的只是淡蓝色的提问和黑色的回答,有的时候用加粗的黑色安静地告诉读者,我没有小清新、没有成功学,只有实实在在的甚至是一针见血的认真回答。我很难想象,如果把这本书按照这种分类建议和其他书放在一起,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不过我还是试着去想了一下,在一个看起来非常高雅的书店里,某个现代化气息的牌子上写着:青春励志。下面一堆书,分别是《不是我教你诈》《潜伏在办公室》《一分钟心理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卡耐基——人性的弱点》《素质教育在美国》《百位高考状元高分经》以及一本《@青春》,而在“青春励志”分类的左边,是一堆养生书,告诉你每天吃点绿豆就可以了,或者是给你编一些每天感动你的小故事,上面赫然写着《心灵鸡汤》几个字;在“青春励志”的右边,则是各种教辅资料,什么王长喜四六级,什么黄冈密卷之类的东西。我可以想到,这些书的封面一般都是用我们最爱用的国色:红黄搭配。然后以极端刺眼的文字告诉你,我这本书能够教给你多少心机,或者是我这套试卷能够教给你多少试题。在这种书面的蛊惑下,我们就仿佛喝下了打过鸡血的春药,要不就是觉得我每天非得喊口号,各种我是最棒的我能行,然后又趴在电脑桌面前玩游戏或是回到枕头上睡觉;要不就是买回一大堆试卷,开头一两天特别有干劲,一个学期之后,后面全是空白的。
而这本书只有一种青色,就这样深深地扎根在一堆红黄之间,不说不听,不闻不问。用最原始的书信体和最流行的微博体结合在一起,传递着同一种真诚。幻化为一番场景:
一池残肢浸泡在血水之中,里面或是些有着斑斑锈迹的黄金块,或是些折断的剑戟,又或是些看起来非常像人的部分躯体的东西,远远望去,是金色、红色和黄色的混合。唯有一朵蓝莲花,就这样长在那里,周围散发出青色的雾气。
详情
wm1021
关键词:人生、理想、目标、理性、思考
我的结论:站在现实的基石上,去展望自己的未来。此书适合三类人看
我的理由:
1、这本书大学生要看,因为这本书的特点是:不说教,指导建议,可操作性强。大学生们要记住,思想应该深入,行动可以模仿,但思想和行动都不可复制。
2、还适合我这类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想给孩子自由,想给孩子思想,想让孩子内心强大的父亲母亲看。孩子小的父母看可以防患未然,孩子大的父母看了也不妨临时抱抱佛脚
3、这本书还有重要一类人要看,大学生的父母要看,(不知这些写信的年青朋友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的多,个人认为,从心理上来说,家庭背景也会左右一个人心智成长,特别是现今社会),据我长期潜伏农村得到的情报,农村的父母更要看,特别是他们当中很多“有志向的父母”都是把孩子的人生幸福定格在一所大学。相信这些父母看过后,会惊呼,自己的孩子在大学里也是问题困惑多多,需要引导和沟通。不过,事情的结果会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农村的很多父母都不会看书,所以,需要学校和家长沟通,不过,现在学校的家长会都是家长批斗会或者其他,唯独很少教家长教育孩子的教育交流会。
我的实践:
我准备要把这本书介绍给我教的五年级的学生看且要做一些指导:
1、看看大哥哥大姐姐在大学里的困惑,免得我们很多农村孩子从小在很多糊涂的老师糊涂的家长的教导下,觉得他们的人生目标就是一所大学。以至于到了初中,高中,所谓的理想,目标,或者人生的幸福,也还是一所大学。以为,大学就是他人生的目的地,结果,不是。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考上大学有什么用?你看,很多大学生现在找工作都找不到。要不就是,不考上大学还有什么出息?你看XXX,考上了YYY大学,多有出息。我想我们应该让孩子越早知道越好,大学只是人生航线中的一个中转站,大学也是人生长征路的又一个起点而已。
2、让农村的孩子看看大哥哥大姐姐在大学里的困惑,哦,我们的烦恼不算什么,就是读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原来也不是表面看起来听起来那么光鲜,心里也有很多关于学习、和同学的交往的苦恼,这些苦恼原来和年纪没有关系,和心灵才是有关系的呀,所以,内心要够强大(什么是强大内心――乐观、进取、主动、有思想、有批判),才是人生的目标,人生的理想。
PS:
1、最实用的一封信:学会提问。适合所有好学好问的不分年纪不分种族只要是地球人的朋友看
2、最后不得不说,不得不承认,秋叶同志是一个在理性和低俗之间游刃有余的小伙子。
再PS:
因为本人长期潜伏农村的关系,可能导致信息闭塞、观念落后,或所言已过期。如此,望秋叶老师见谅。
如果以上这些话读起来有些逻辑,结构上有些条理,我首先要感谢的就是一个曾用名叫秋叶的大学老师―――在年龄上我做他的兄长,在思想上他做我的老师。
然后还有要感谢的就是―――此处省略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9 20:22 , Processed in 0.401620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