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迷可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射雕英雄传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1#
发表于 2012-7-26 19:38:06 | 只看该作者
  70年代末的时候,还没开始流行新派武侠,在一本文学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小说,题为《黑风双煞》。当时的感觉只能用震撼来形容,以前只看过《三侠五义》之类的公案武侠,不知道武侠还可以写成这样。
  副标题写着节录自《射雕英雄传》,当时以为这是一部仿《史记》列传形式的书,里面分章的写了很多英雄。
  数年之后才看到全本,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2#
发表于 2012-7-26 19:38:06 | 只看该作者
  不敢随便评论这本书,毕竟是金大写的对联书的一本大部头,还是神雕三部的灵魂。
  这部书应该是写一个当代社会意义上的好学生的成长史。
  郭靖童鞋是一个讲究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头脑发达(请不要说一个掌握两国语言,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并取得优异成绩的童鞋为低能)热爱劳动,不搞台独,积极促进祖国统一,憨厚老实,刻苦钻研、、、、、、谨此省去若干的赞扬的词。
  郭靖这样的童鞋在我的眼里一直是被鄙视的对象,我会觉得这样的人才总会有性格上的缺陷,将来进入社会总是会吃亏的,但是金庸老师用他的小说批判了我这种错误的思想,我完全想错了,按照中国传统教育教出来的小盆友更会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脊柱,民族的希望、、、、、又是若干。所以我在这里应该高呼,信party,接受素质教育,娶老婆,生孩子生孩子生孩子、、、、
  里面的侠义之类的东西离我们太远,说道金大侠的侠之道我们暂时还只能学学张无忌的贫则独善其身,充其量学一下杨过的做真实的自己。郭大不是人人做得的,毕竟襄阳城现在早就没有外族人惦记了,你现在想想当年郭靖那么保家卫国就只好进国防部的指挥所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3#
发表于 2012-7-26 19:38:06 | 只看该作者
         形相清秀,丰姿隽爽,萧疏轩举。”《射雕英雄传》中这样描述四大高手之一的黄药师,他常说“礼法岂为我辈而设。平素,思慕率性放诞;行事,但求心之所适。”常人以为是,他却以为非;常人以为非,他却又以为是。因此,他人称之“东邪”。如此看来,东邪之邪颇有魏晋之风,都一般飘然超俗,任性而为,不拘于礼法。
      《世说新语》讲的大都是魏晋人士之事。书中记载,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肆酒佯狂,常常做出异于常人之举。她裸身于众,众人皆感不耻,他丝毫无羞涩之色:“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为何钻到我衣服中来?”黄药师虽不会像刘伶一样有如此惊人之举,但他所为之事哪一件又不是因心中所适呢?虽然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魏晋之风的代表人物没有一人能够单纯地代表东邪,但在他们每人身上又能找到东邪的影子。
      魏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常人千金难求,加之王羲之写字全由心情,任由心灵之挥洒,所以球的一字更是难上加难。除了爱好书法之外,王羲之还有一癖好便是爱鹅如命。以为一直想球的王羲之字宝墨的老汉得知,便用一直大白鹅作为条件交换,王便毫不犹豫地答应,赠予他一副字。但是,东邪对所爱之物爱得更加执着。他誓要得到《九阴真经》,既不是像欧阳锋那般追名逐利,为当上天下第一,也不是像王重阳那般宽广博爱为平息江湖纷争,她是为了钻研这本令许多江湖志士相互残杀,死于非命的武功奇书。加之爱妻为此而死,他得到此书的愿望更为迫切。为此,他不惜与老顽童斗上十几年,这时一种毫无功利性的爱好,尽管这种纯粹之爱与王重阳的博大略显苍白,但你能说他的这种任性不是一种境界吗?
      对物之所爱的彻底、纯粹有且如此,他对人的情谊也格外真切,哪怕有时得举措会被传统礼法所不容。他交朋友无定则,只求一个“对味”。或许他的情真意切不被常人所理解。当他发现杨过的放荡不羁、任性而为的作为颇与自己有几分相似时,他就与杨过结为兄弟,而此时杨过叫着他的女儿黄蓉“郭伯母”。这种不拘于礼法俗成之为与魏晋认为曹植同出一辙:曹氏父子当权时,为促进当代文化交流,建铜雀台为文人吟诗畅怀之所。其中一文人王粲为人幽默,在世时常常学驴叫引得大家开怀大笑。及王粲过世,曹植为纪念其友,带领昔日文人好友一起学驴大叫!堂堂大权在握之人为了心底那份情谊而做出在当时看来如此荒唐之举,真让我心生喜欢!礼教凡俗皆不入其眼,突破传统礼法的他们难道不是一样可爱吗?
      以上不拘于礼法都出自一个“情”字,而用至情至圣来解释东邪和魏晋认为的很多行为仿佛都理所当然。魏晋人士中阮籍闻邻家女的死亡而扑其身上恸哭,悲痛之极以致口吐鲜血。而黄药师丧妻之后,自制花船准备随其而去,但念及爱女年幼,欲将爱女抚养成人后再乘花船与妻共同葬入大海。当灵智上人骗其爱女已死,一向灵敏机警的他竟信以为真,痛恸之极,吹奏《碧海潮生曲》离去。之后,灵智上人一干人还因此私底下取笑过他的轻信于人。由此看来,“情”字至上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无论才情多高,武功多高,都不及情重要。
      这般魏晋风度愈给富有才情武功极高的他增添了一份无言以白的魅力。初始,觉得东邪行事怪癖,让人所不解。如:由于梅超风、陈玄风的叛师,他竟然将门下所有弟子腿打断,逐出师门。然而,所有弟子无一因此埋怨,依旧对其充满敬仰之情,希望有生之年可以重归师门。连女魔头李莫愁见到冯默风向程英询问黄药师的近况时的真情流露,也有这种想法:“黄老邪一代宗师,果然大有过人之处。他将弟子打成这般模样,这人对他还是如此忠心依恋。”《射雕》首,曲三(曲灵风)说到:“可天下尽有绝顶聪明之人,各种武学,书画琴棋,无一不会,无一不精。”言神只见充满如宗教教徒那般虔诚敬仰。此处他讲的便是黄药师。但让弟子如此爱戴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的才情吗?
      但这种至情至圣、佯狂疏放又不仅仅是不拘于礼法、举止出场。这时一种出自内心的人格表现,是一种崇尚自然的超然物外、率真本性的表现,是建立在一种文化修养及品鉴能力之上的。黄药师深谙奇门遁甲、识天象通地理,知晓周易八卦。桃花岛上试剑亭的一幅对联“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将他得意的落英神剑掌和碧海潮生曲镶嵌其中,足见他的才情。另外,桃花岛之所以叫桃花岛不仅仅是山石上有桃花纹之因吧!或许还有陶潜的《桃花源记》之因,陶潜描述的世外桃源则是魏晋人士的最高理想,与世隔绝,独享清净。东邪的这种魏晋理想在他给弟子们气的名字中也有所表现,所有弟子的名字都带有“风”字,这恐怕是向往超然脱俗的一种体现吧!
      但黄药师和魏晋人士一样,虽蔑视世俗,抗拒礼法,但最终还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传统道德观念之下,这时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的必然。小说末黄药师了解到蒙古军将于不日内进攻襄阳时,曾经不骂皇帝昏庸不理世事的他也催促同志守城将士。但同时,他的这种性格也被同时代的礼法守护者所不看好,丘处机对他的评价便是:“黄药师行为怪癖,虽出自愤世嫉俗,心中实有难言之痛,但自行其是,不顾他人,实在是不可取。”
      有人说黄药师的飘然世俗,任性而为,漫行于世的种种表现都是基于苦痛,基于恒久的孤独。我想或许是吧!可能是社会黑暗,政治浑浊使然吧!塞尚说:“我喜欢孤独,至少,孤独的时候”,每人能统治我了。”三毛也曾感慨:“有谁,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孤独地生,孤独地死?”
      如今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不顾的时代,又有几颗心能保证一辈子纯净的孤独?时常畅想自己就是黄药师,居于桃花岛,钻研自己所爱之事(就是他在岛上研究奇门遁甲、周易八卦),闲看云起云落。闲情雅致我可不敢高攀,只求一份恬淡宁静。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发表于 2012-7-26 19:38:0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金迷。
       看《射雕英雄传》不管是书还是电视剧,最为深刻是东邪黄药师的“桃花岛”。岛上是什么都有:天文地理,八卦易经,琴棋书画。。。。。环境也优美怡人。不要说让周伯通在那呆十几年,就是让偶在那儿呆上一辈子,偶也愿意呀。人人都向往桃花源,我就向往桃花岛。桃花岛上有精神世界。何况岛的主人还是一位无所不能的君子(至少我认为他是)特喜欢93朱茵版的黄蓉和黄药师,看后一直没忘。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5#
发表于 2012-7-26 19:38:06 | 只看该作者
  射雕真的很好看。人物性格突出,郭靖的善良,黄蓉的机智,令人佩服。83版的电视剧最经典好看,08版的也挺好的。我将是永远的雕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6#
发表于 2012-7-26 19:38:06 | 只看该作者
    
  一  
  丘处机是射雕的灵魂人物,虽然是杨康的师傅,看来一个好的师傅未必能教出一个好的徒弟,但在关键之时成为郭靖的心灵辅导员(《射雕英雄传》第39回《是非善恶》)。道家原本是出世,但是却有着入世情怀。丘处机这个人多少有一些悲天悯人,小说是从丘处机开始,不少恶搞的文章怪丘处机多事,那些不过娱乐的笑谈而已。  
  丘处机是道士,更像个侠客,秉着自己生来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无论对方接不接受。在国家危亡之际,他挺身而出,去捍卫那些自己不认识芸芸众生,这个人物在《神雕侠侣》里不再是灵魂人物,没落了,同时也守旧了。  
  二  
  小说里的人物和现实里的丘处机还是有一些反差,王重阳创建全真教,霎时间名满天下,那个时候竞争,对比当下的公务员考试也不逊色,而在丘处机的时代,反而没落了。历史上的全真教恰恰是因丘处机而崛起,可能是这些为了小说的主旋律刻意为之。  
  再来看《射雕侠侣》,第一,全真教已经很不景气,郭靖一人PK众教弟子,幼小的杨过眼里,更可能包含着一些恶作剧的成分;第二,不仅仅全真教在滑落,丘处机更象是解放前的人,老派作风,有想把全真教做好的决心,不敢于接受接新的事物,即使想要也不敢说出来,和右派靠的太近,坐下弟子不少在人格上画一个黑脸。  
  三  
  据《射雕英雄传》记载,丘处机和郭靖在塞外见上一面,郭靖这个非常单纯的青年团员,练习基本的拳法,都要比别人慢三天,但是他有一个好的母亲,好的老师,试想他的性格和杨康调转一下,他可能比杨康更痛苦,他这个人不考虑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的,只要师父、妈妈说的那就都是对的。  
  到底是什么“是非善恶”都是一些江湖人士活着的烦恼,江湖小说,江湖电影里,直观表现出来是“义气”,“义气”固然好讲,但是有时往往距离“是非”甚远,中国江湖的世故,正如他们有时不得不说的假话,好人与好人人有,恶人与恶人有,官场勾结为的利,不过那份“利”也会演变成“义”,我们中国的老祖宗留下太多遗训,让那些“义气”常常打架。  
  在宋人的立场上,成吉思汗是敌人,可成吉思汗养看郭靖母子十八年;杨康是一个恶人的话,穆念慈应该是好人,这个好人偏偏爱上这个恶人。郭靖在人生路上的迷茫,这个关键时刻丘处机拉了郭靖一把。  
  四  
  不用无聊人士的考证,《射雕英雄传》历史背景也很直观,不过我在感叹历史变迁的同时,也在感叹人不能时刻的与时代的步伐贴近。心静如水,一切顺其自然为好!其实后期的守旧的丘处机,更像是维新时代的康有为,丘处机向来的主导思想,但似乎生活并非所愿,只有这样的保守、怀才的人,才有些令人难堪,更令人不尽人意……  
  小说里丘处机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并不主张原封不动地保守旧的江湖传统,保守主义和保守派不同,保守派拒绝变革;历史上却不这样,公元1200多年,丘处机遂带弟子18人前往。历时3年,行程万里,在74岁高龄的丘处机终于会成吉思汗于雪山,以自己的影响劝说成吉思汗曾令“止杀”,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  
  丘处机,颇似明朝的姚广孝,既厌惧官场争斗的凶险,又不甘心放弃毕生事业的追求,故虽然受官,却未改变道人身份,他不是红花会里那些反清复明的人士,丘处机是一个即会转帖又会原创的人,他不激进也不保守。  
  丘处机终究是没有用汉人的文化来征服了成吉思汗,而成吉思汗的后人用铁马冰河征服了汉人,但是好景不长,在丘处机死后的100多年里元朝也画上了符号。  
  五  
  丘处机就是金庸笔下的知识分子,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虽然写的侠客,其实是异族统治者更难收复的是知识分子,因为他们秉承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血酬定律》里那些侠客更像是黑社会和《古惑仔》差不多,诗意化的侠客,都是经过知识分子的有意刻画,而丘处机这样的汉族知识分子,他在前部书里所进发出的精神能量远远凌驾于所谓的江湖侠客之上。  
  其实这个人能更好的塑造一下,不过为了突出杨过,他也和一般知识分子一样,免不了在行将就木之时,也没有那些血气,锐气,朝气……  
  2010.01.24  
  就写这么多吧!写的不好,多担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发表于 2012-7-26 19:38:06 | 只看该作者
    郭靖身上看见了什么  
    
    郭靖纵马急驰数日,已离险地。缓缓南归,天时日暖,青草日长,沿途兵革之余,城破户残,尸骨满路,所见所闻,尽是怵目惊心之事。一日在一座破亭中暂歇,见壁上题着几行字道:“唐人诗云:‘水自潺潺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尽见花。’我中原锦绣河山,竟成胡虏鏖战之场。生民涂炭,犹甚于此诗所云矣。”郭靖瞧着这几行字怔怔出神,悲从中来,不禁泪下。
    ——《射雕英雄传》第39回《是非善恶》
    
    有人说郭靖是伟人,平凡中见伟大,郭靖其实是一个小人物,有人崇尚老庄,老庄是出世哲学,其实现实世界还是需要更多的入世哲学,不过是小说里往往的越出世的人,他的武功越厉害。小人物是什么呢?就是那些底层的芸芸众生,但是有德者有鲜比如就白芳礼老人,平凡而又普通,不是大碗,不是明星,不是地产商,但这并不妨碍其精神光芒万丈,他照亮一代人的心灵。
    郭靖是谁,就是我那些勇于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的小人物。像卫青,闻鸡起舞祖家兄弟,还有岳飞……,他们是属于历史中大人物,他们确实是威风凛凛,能凝聚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有领导作用。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实际那些拿起武器反对外敌的小人物,才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当国家到了危难时刻,所有的小人物都站出来为民族大义而战,国家才有希望。
    每次听到纪连海老师谈到阎应元和夏完淳抗清的事迹,非常感动。隔一段时日我都会听这一段,我认为中国人就应该讴歌这样的英雄来鼓舞人心,教育后代。郭靖、袁承志等,还有梁羽生笔下的不少人物都是这样的人。
    讲座给我印象深的还有一副对联,就是“八十日带发孝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年江山。”,他们那样的人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纪连海老师在在讲到这一段的时声音有些激动也有些哽咽,我听着也激动热血也翻腾起来,受命于危难之间,用尽了自己的智慧和血肉。
    
    08版第49集有这样的郭靖与丘处机的对话,我开始以为是编辑之作,后来对照原作,分毫不差的出自金庸之手。
    丘处机:数十年前,武林秘籍九阴真经出世,天下多少豪杰为了得到它,招致杀身之祸,之后华山论剑,我师重阳真人夺魁群雄,夺得真经,原意将其毁却,可后来他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福是祸,端在人之为用,最终保全了这本真经,所以天下文才武略,坚兵利器,无一不能造福于人,也无一不能为祸于世。只要你一心向善,武功只是越强越好,何必将其忘却呢?
    郭靖:道长所言极是。纵观当今武林,论武功,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为最强,弟子仔细想过,若要将武功练到四位前辈一般那是难上加难,可如若真的到了如此境界,于人于己,又有什么好处呢?
    丘处机:黄药师行为怪癖,虽出自愤世嫉俗,但往往自行其事,从不为他人着想,为我不取;欧阳锋,作恶多端,拿是不用说了;段皇爷,慈和宽厚,若能君临一方,定会造福百姓,可他竟为一点小小的恩怨,遁世隐居,算不上大仁大勇之人;唯有洪七公洪帮主,行侠仗义,扶危济困,他才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呀。华山二次论剑之期,转瞬既至,即令有人武功超过洪帮主,天下豪杰之士,也定会奉他为当今武林第一人。
    再看射雕让我感慨颇多,我是个人喜欢古龙的,他的文字不累,但是我承认古龙的价值没有金庸高,像金庸和梁羽生的小说都能唤起民族的凝聚力,郭靖也好,张丹枫也好,还有《大唐游侠传》。
    郭靖的母亲开始被段天德挟持,后来流亡漠北,她的坚毅她的态度,让我想起了苏武牧羊的故事。郭靖母子后来被成吉思汗收留,虽然在精神上不是很快乐,但是生活在也不能说过的就不好,可以说如果回大宋比未必就能比那里能过的更好,可是郭靖的母亲不卑不亢,第是49集,这个情节设计的也不错!她为了不让郭靖受要挟,慷慨赴死,真是侠之大者了,郭靖这样个性多办因为有这样的好母亲的教育,让我想起了岳母刺字的典故来,一个伟大的英雄,背后更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就是这个目不识丁的临安乡下农,她的身上蕴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是典型的中国母亲。
    她最后对郭靖说道:“想我当年忍辱蒙垢,在北国苦寒之地将你养大,所为何来?难道为的是要养大一个卖国奸贼,好叫你父在黄泉之下痛心疾首么?”“人生百年,转眼即过,生死又有甚么大不了?只要一生行事无愧于心,也就不枉了在这人世走一遭。若是别人负了我们,也不必念他过恶。你记着我的话罢!”这位远离故土将近二十年的女子,到死都没有回到家乡!书饿看过,83版,94版,03版等几个版本我都看了,每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热泪盈眶,不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生入玉门关。”
    郭靖这个人虽然很笨,但是他直面惨淡,从来不背信弃义,为人谦和,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是一个很固执的人,穆念慈也是分是非,可是被爱而牵绊了,显得有点可悲了。
    侠之风流,多半是可以说我不关心政治,其实入世之侠关心政治主要是关心民间的疾苦,这样才是积极的人生。用来道家看人生,用儒家看世态,这样才是有效的互补!
    最后回头再来看看这篇文字的引言,不过是金庸先生借郭靖之口抒发自己的感叹,郭靖虽然是江湖之人,实际也是也隐含了文人的忧患意识,不然也不能“瞧着这几行字怔怔出神,悲从中来,不禁泪下。”,有一种“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觉,似乎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杜甫,看到了白居易,看到了陆游,看到了辛弃疾……
    2009年1月11日
    附言:08版有意美化了杨康,在郭靖母子对话中,删减了关键一句,“想我当年忍辱蒙垢,在北国苦寒之地将你养大,所为何来?难道为的是要养大一个卖国奸贼,好叫你父在黄泉之下痛心疾首么?”,虽然有意避开民族矛盾,从人性的角度来诠释,但是同时忽略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让人更加模糊了是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8#
发表于 2012-7-26 19:38:06 | 只看该作者
  推荐每一个人都去看看。不要看电视,一定要去读书。尤其是现在的人们,已经不知道何谓仗义,何谓信誉的人们,真的应该去读读。不要成天的花样美男,或是快乐女生的,再去体会一下什么是“正义,英雄豪杰”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9#
发表于 2012-7-26 19:38:06 | 只看该作者
  呀啊哈达乁怕苦呒,发包杂草扎根擦亮眼睛查办撒播杀虫剂呀。噶哈达几百卡车拉帮结伙哦屗他国挖出瑁,挲嚓匝闸茶纱既成事实鹅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0#
发表于 2012-7-26 19:38:06 | 只看该作者
  力荐这本书,是因为有我最爱的角色,不错,就是黄蓉。虽然在各个版本的电视里都已经见识了她的冰雪聪明,但是看过小说后你心里就会有一个真正的黄蓉。我迟迟不愿意看《神雕》,就是有这样一个心结,怕看到心目中的精灵老去。当然,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并不只在一个角色身上,更多的细节只能看过后才能体会了。说来惭愧,这是我迄今为止看的唯一一部武侠小说,这本书也将成为我日后看武侠小说的标杆。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8 20:17 , Processed in 0.0784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