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隔离岛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22:4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波士顿海湾。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
  66名精神病罪犯被关押于此,传言岛上正在进行种种人体实验。重重戒备之下,一个杀害了三个亲生孩子的女犯雷切尔,竟诡异失踪。
  联邦执法官泰迪的妻子死于一场离奇大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8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28 10:02:12 | 只看该作者
          断断续续终于把《隔离岛》看完了,我是先看了电影,再去看书的。在这里就谈谈书和电影间的差异吧。不影响剧情走向的犄角旮旯就先暂且放在一边罢,仅谈几点大的区别。
      首先需要提出的一点,由于是长篇小说改编成2个小时的电影,因此《禁闭岛》在内容的装载上不免有些吃紧,很多小说中的旁枝末节的情节不得不在电影中进行删减,这也使得电影更显得紧凑。
      但是由此电影也失去了属于原著的美式幽默,颇为可惜,这里摘抄几条罢:
      第一是,泰迪与恰克首次见面,由于年幼父亲在海上去世的阴影,泰迪在船上呕吐,自己颇为尴尬,心想恰克肯定会对自己的妻子(如果他有的话)说两个人见面的情形:“亲爱的,他可喜欢我了,一见面就吐。”
      第二是,泰迪因雷切丝逃跑而询问医院工作人员。
              恰克开玩笑道:“你肯定非常神速。”
             “你见过八月的闪电吗?”
             “见过”
             “跟我抓拖把的速度比,那算慢的了。”
      这种美式幽默在《隔离岛》中经常可见,因而小说显得张弛有度,而《禁闭岛》则几乎将所有俏皮话删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环套一环的悬疑,在加上带感的音乐。因而全片显得毫无尿点。
      但是在推理上《禁闭岛》则显得太过单薄,举例而言,在雷切丝的病房里那张纸条上仅写了“四的法则,谁是第67号病人”难怪考利医生在后来像泰迪解释四位法则时,泰迪会说放屁。当然紧靠这要我也不信。
  而在《隔离岛》那张纸条是这么写:
             “4的法则
              我是47
                        我们曾经是80(下划线)
              +你是3(下划线)
              我们是4
                        但是
              谁是67?”
      显得有水平多了吧,解密的方法是将数字解构,将80+47=127,127+3,然后将数字分开,一、二、七、三等于十三(是不是特别繁琐,好吧,其实我也搞不太清楚,文科生伤不起)不过之后是继续解构,在将数字与字母对应。得到密码,“我是谁?”有趣吧,我之所以将这个解密过程说出来(好吧,虽然解释的非常不清楚,不过也就那个意思)是因为以此为伏笔,泰迪在之这之后又按着这个解密思路解开了雷切丝留下的石堆密码“你是他(利蒂斯)”而这段在电影里是不存在的。所以看电影的时候会觉得最后考利医生的解释略显得牵强,原因也就是在这里。
      最后关于结局,有看过电影的观众,稍微注意点其实是可以看出导演并没有留下所谓的开放式结局,相反的他给出了一段相对肯定的答案。故事最后利蒂斯对主治医生肖恩说:“你愿意做一个怪物活下去,还是愿意做一个好人死去。”随后便去做了手术。可以想见,利蒂斯此时已经清醒了,只不过相对于幻想,现实太过于残酷了,于是他宁可洗去关于现实的所有记忆,变成一个快乐的白痴,哪怕这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而在《隔离岛》最后的对话则是:
              泰迪问恰克:“想不出来,恰克,你认为他们看穿了我们的计谋吗?”
              “不会啦”恰克的头向后仰去,朝泰迪咧嘴一笑“这方面我们太聪明了。”
              “对”泰迪说“的确是这样不是吗?”
      泰迪究竟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还是真正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作者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悬念,这个猜测的答案恐怕无人得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9-4 17:42:21 | 只看该作者
  接触这本书应该说是个偶然,记得有一次为了打发无聊地上课时间去图书馆翻找感兴趣的小说时曾拿起过这一本,但最后选择的却是这本书最后推荐的另一本小说《巴别塔之犬》。
  也算有缘,在豆瓣搜索的时候偶然间又看到了这本书,于是出于好奇就看了它的简介。,这才惊觉原来这正合我意,悬疑+精神病患。放下电脑就直奔图书馆借来了这本书-----《隔离岛》。
  我承认它的情节吸引了我,以至于让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故事的最终结局。等我终于理清了所有的思绪的时候才蓦然发现,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圆,自始自终都不过是一场游戏,他是他,她是她。跳出故事之后才觉得这个故事其实并没有特别令人兴奋的地方。唯一的出彩,看了豆瓣评论说是在结尾,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院长的那句“我与身上的枷锁结为好友”,拜伦的诗句。
  其实一开始我就很好奇,是不是考利医生合着所有的人在欺骗泰迪,他们都是坏人,想要虚构这样一个世界,当所有的人都承认这个谎言的时候,那个唯一掌握着真理的人就会慢慢开始自我怀疑然后反问自己“究竟是他们错了,还是我错了?”以至于最后彻彻底底的将他逼到疯狂。
  我相信院长所说的,每个人都是暴力的这个说法。我们忌惮于道德和法律的束缚,一个来自自身的约束,一个是外界强加诸于我们的镣铐。于是我们不得不压制自己内心的狂躁以营造这貌似太平和谐的氛围。多么虚伪。
  看完书去看的电影----《禁闭岛》。的确尊重原著,只不过在选择情节的时候过于跳跃以至于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看的云里雾里的。一部分小说的细节,我认为是较为重要的细节被截掉了,所以看《禁闭岛》的时候有种看《盗梦》的感觉,梦境、现实,混于一潭的凌乱。唯一我知道的是结局他其实是清醒的,”像个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做个好人死去。“道明了一切。与其被现实逼到疯狂,不如成就这些医生新领域的探索,成为实验室的一个牺牲品。
  事情就是这样,仅仅是个人观点。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4 11:25 , Processed in 0.05314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