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代天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熙大帝 - 第二卷 - 惊风密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34:1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没有什么关系——请吧!”吴应熊满不在乎地手一挥,几个人上来连推带扯地将周全斌架了出去。

       黄敬头上却冒出了热汗:“额驸!他手上拿的那两件东西,一件是我和杨起隆定的誓约,另一件必定是王爷的什么要紧东西,为什么不乘机劫了下来?”

       “你真傻得可爱!”吴应熊大笑道,杨起隆的军师李柱是何等人物,这时候他怎么会让姓周的带着真货来?”

       “他要是拿这个整我,明日就得脑袋搬家。”

       “放心吧,他舍不得!这个周全斌今夜来此是敲山震虎,为我而来的,与你没有半点相干!他们要起事,没有家父撑腰是不行的。这次杨起隆的回回戏唱砸了,只好唱钟三郎的老戏。我估摸着他还得瞧着云南的板眼。咱们不要管他,得先把伍次友的事料理了。”

       “伍次友!”黄敬讶然问道,“你不是说他已经死了?”

       “唉!天不灭曹呀!死个人并不那么容易!不过,他已经两次落到了保柱将军手里。要让保柱处置掉他,快些赶回北京,将来千里走单骑,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是不成的。”

       “那,他们在哪里?”黄敬脱口问道。

       吴应熊狡猾地一笑,没有说话。

       黄敬忽然凉慌地站起来:“我该走了。他们冒充皇上去清真寺放火,皇上必定要追查是谁走漏了消息……”

       “对对对,你和镇邦都得赶快回去弥缝照应。半年之内,不要到我这里来!”


侍汤药难掩女儿相 医故交回天道长情

       话说伍次友纵身跃入水中之后,灌了一肚子冰冷的河水,很快地就被冻僵了。

       昏昏沉沉之中,他似乎觉得自己仍旧睡在船上,而且睡得暖和、舒适,船儿随着波浪在轻轻地摇摆,阵阵药香,从船头飘散过来。他,苏醒了!睁开了眼睛。

       舱外,阳光灿烂,船头、桨声颖乃。啊,果然又回到了船上。可是,那盛气凌人的皇甫保柱不见了,凶神恶煞般的络腮胡子,也不见了。床头边坐着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年公子,他是谁?我怎么想不起来了呢?

       “伍先生,您醒了,真把我吓坏了。青猴儿,快,快来看哪,先生醒过来了。”

       青猴儿,啊,是我和雨良兄弟救的那个孩子,那么,这少年公子就是我那小兄弟李雨良了……对,是他,就是他!

       “小兄弟,果然是你吗?我们怎么又到一块了。这,是在梦中吗?我还活着吗?”

       雨良忍不住又喜又悲,抽泣着说:“大哥,伍先生,您活着,您活过来了。我是您的小兄弟雨良啊,看,这是青猴儿。”

       “青猴儿?”

       “哎,先生,您醒了!这几天可把我们急坏了。我们把您从水里救上来,您三天三夜都没有睁眼呢!”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34:2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啊,我想起来了,我被吴三桂的侍卫绑架了。他们要把我带到五华山,我投了水。怎么这样巧,就被你们俩搭救了呢?”

       “大哥,我,我对不起您,没有把您保护好。遭了他们的暗算。亏了小青猴人熟地熟,才打听出来皇甫保柱的去向,一路跟了下来,把您救了,又正巧赶上了师兄。”

       “师兄,谁?”

       “胡宫山呐!”

       “啊,是胡宫山道长吗?你是他的师弟?他也在这里?”

       “不,师兄有急事,他给您留下了药,就急急忙忙地赶住闪兖州去了。好在我们也要到那里去,过几天就会见面的。”

       青猴儿捧着药碗走上来:“先生,您先吃药吧。”

       说着,把药碗交给雨良,自己爬上床头,扶起伍次友。雨良用一柄银匙,一口一口地给伍次友喂药。当她那纤细的手伸到面前时,伍次友心中一动:嗯,这分明是一双姑娘的手啊,她现在的打扮是个书生,可却是胡宫山的师弟。那么,她也是位道士吗?嗯,莫非她就是皇甫保柱说的那位云红良道长?”

       李雨良发现伍次友神色犹疑不定,以为是他刚刚苏醒,精神不支。等他吃完了药,又服侍他躺下来,细心地掖好了被角,柔声说道:“大哥,您刚刚缓过来,不要多说话,放心地睡一觉吧。我给您熬点粥去。”

       三天之后,船来到兖州附近。这里的运河,被沙堵住,船过不去了。雨良会了船钱,和青猴儿一起,搀扶着伍次友下了船,在城外的一家客栈住了下来。哪知道,伍次友本来身体就不太好,遭此惊吓、水浸、冰冻之后,竟然一病就是大半年。又赶上河水暴涨,河堤决口,成千上万的饥民,扶老携幼,来到兖州,给这里带来了可怕的瘟疫。伍次友久病之身,如何抵挡得住?这天,突然发起高烧来,水米不进,把李雨良和青猴儿急得团团转,却是一筹莫展。只好遍求城内名医,殷勤服侍汤药。可是,伍次友的病情,仍是反反复复每况愈下。到了第五天头上,眼见得已是奄奄一息了,伍次友却突然清醒过来。他挣扎着,喘息着把李雨良叫到床前:“兄弟,你往跟前坐坐,我有话讲………”

       雨良忙答应着坐到床边:“大哥,您哪里不好受?”

       “不,不,我现在觉得很好。唉,我这个人一生过错很多,天罚我如此了却,也并不冤枉。却不想拖累贤弟和青猴儿跟着白吃了这么多日子的苦。”

       “这,这……大哥,你不要这样说,我没有伺候好您,我……”

       “愚兄我一向豁达,什么事我都看得开,可是,愚兄一介书生飘流在外,如今大限将至,身边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报兄弟的情义……”伍次友一边说着,一边哆哆嗦嗦地从枕边拿出一方砚台来:“兄弟,这是一方鸡血青玉砚,原是皇上……亲赐给我的……你拿了去留在身边,算是一点纪念吧。若有什么难处,你可以到京城去,找到善扑营的总领魏东亭。他是我的好兄弟,也是皇上最宠信的侍卫。只要见了这方砚台,他会照顾你的。”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34:2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大哥,你不要说了,我永远侍奉在你身边,哪里也不去。”

       “哎…别说小孩子话,愚兄还有事拜托你呢。”

       “大哥,你……你说吧,小弟无不从命。”

       “我如有什么不测,望兄弟设法找到家父,告诉他老人家,我没有辜负他的教训。此心此志,天日可鉴。”

       此刻,李雨良心痛欲裂,竟不知说什么好了。十几年来,她手提三尺宝剑,纵横江湖,从来都是要干什么便干什么,想怎么做便怎么做,就是手刃恶奴强贼,她也没有眨过眼,寒过心,有时甚至不自觉地忘掉了自己的女儿之身。可是,自从见到了伍次友,她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先生学识渊博,人品高尚,心地善良忠厚,待人热情诚恳,普天之下,上哪儿去找这样的好人呢?去年,在安庆府,由于自己的顽皮疏忽,使先生险遭危难。这大半年,他们三人朝夕相处,患难与共。有好几次,雨良差点把自己的真面目说出来,可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她知道,先生心中念念不忘的是他的学生龙儿,是已经出家为尼的苏麻喇姑。自己是为了撮合他们才下山的,怎么能生出非分之想呢?此刻,听先生说出这些话,不由得泪如雨下。她强自压抑着悲痛,抽泣着说:“先生只管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做什么?雨良我哪怕上天入地,也要想办法,治好你的病。”

       “用不着了。生死有命,岂是人力可为?只有一事,索绕我心头已经多时了,你若知道,务必告诉我……”

       “什么事?”

       “云娘是谁?”

       云娘是谁,连青猴子也不知道。房子里沉寂下来,半晌,雨良突然啜泣起来,抽咽着说道:“不瞒先生,我就是云娘……是个女……的”

       伍次友睁大了眼睛,看着云娘,舒了一口气,叹道:“我明白了……‘云’字和‘娘’字你各取了一半……噢,你为什么要来自讨这个苦吃呢?”

       “先生说得很对,不过说来话长了。你如今身体不好,且安心静养,等好些了,我一定从头告诉你。”见伍次友闭目点头,云娘强忍着泪回到自己的屋里。

       这一夜云娘不能安然入睡了。她想起了下山前师兄的话。当时云娘为了翠姑之事,责怪师兄,可是,胡宫山却说她年纪太小,不懂得人间复杂的感情纠葛。果然是让师兄说中了,在不知不觉中,她自己也陷进了感情的罗网,而且也在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之中挣扎了!如今,先生重病在身,又识破了自己的女儿面目,今后,还怎么在一块相处呢?

       天刚破晓,云娘惦记着伍次友的病,草草梳洗了一下,便要进城去请医生。刚出门,就碰见一个生着干黄脸、三角眼、斜八字扫帚眉的异常丑陋之人,啊,是师兄来了。好了,好了,伍先生有救了!她含笑喊了一声:“师兄,你来了!我正盼着你哪!”一句话没说完,眼泪就像断线珠子似地滚落了下来。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34:2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哎,师妹,哭什么?江湖上,谁不知你嫉恶如仇,心硬手狠,怎么还像个小姑娘呢。伍先生好吗,他还在这里吗?”

       “师兄,我就是为伍先生才哭啊,你进去看看吧,他……”

       “啊?他怎么啦?快带我进去!”

       昨天晚上,安排了自己的后事,弄清了李云娘的庐山真面目,伍次友一无牵挂,竟然退了热度,睡了一个好觉。可是,清晨,却又发起了热症。胡宫山他们进来时,伍次友已处在昏迷之中,嘴里不停他说着胡话。胡宫山连忙走到床前,为他切脉。本来就丑陋的脸,因为紧张和专注,变得极难看。站在一旁的李云娘见师兄沉着脸一言不发,又是一阵难过:“师兄,你一定得想办法救活伍先生啊,师妹我求求您了!”

       “哎,不要这样说,伍先生也是我的老朋友嘛。他的病是不轻啊,让兖州城里这些庸医给耽搁了。不过,现在还不能说没救了。”

       胡宫山走到桌旁,提起笔来,沉思着开了一个药方:“师妹,派你的小猴子快去抓药。我再帮伍先生一把。”说着走回床前,掀开伍次友身上的被子,顺着他身上经络穴道,为他推血过宫,逼出五脏六腑的郁结之气。李云娘知道,这不但要有极高的医术,还要有深湛的内功。果然,半个时辰之后,伍次友的脸上渐渐泛起了红色,而胡宫山的头顶,早已热气蒸腾了。

       又过了半刻,胡宫山停下手来,闭目静坐,调整自己的气息。云娘走过来,轻轻地为伍次友盖好被子,站在床头凝神望着昏睡之中的伍次友。眼中充满了关切和爱怜,也透露着难以掩饰的悲凄和怅然,甚至忘掉了坐在一旁的胡宫山。

       “师妹,你过来!”胡宫山低沉、严厉的声音把李云娘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啊……噢,师兄,你要说什么?”

       “伍先生的病已无险情,除了用药之外,每天三次,按我刚才的方法,发内功为他治疗,你能这样办吗?”

       云娘的脸腾地一下干红到耳根,但却坚定他说:“师兄,我能!”

       胡宫山的心中一沉:唉,又是一个痴情的人!他阴沉着脸说:“不过,我要告诉你,等伍先生病好之后,你必须立即返回终南山。”

       “啊,为什么?”

       “什么也不为,这样对你,对他都有好处。”

       云娘正要说话,却见青猴儿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便转了话题:“猴儿,慌慌张张地干什么,给先生抓的药呢?”

       “咳,师父,别提了,师伯开的这方子,我跑遍了全城大小药店,都说没有这几味药。”

       胡宫山感到奇怪了:“不对呀,我开的这几味药,都很平常啊,茯苓、天麻、杜仲,在大小药店都是常备药,怎么会没有呢?”

       “对对对,就是师伯说的这几味药。药店伙计说,这药一向是从云贵进来的,现在那边封了卡子,进不来了,剩下的一点,被这里的知府郑太守全买去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34:2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云娘道:“郑太守,是不是你的那个仇人的弟兄?他把药都买去干什么?”

       “对对,师父说得一点不错,就是那个该死的郑春友。听说,他买去之后,全都施舍给了兖州的钟三郎香堂。”

       “嗯?!又是这钟三郎香堂,师兄,这可怎么办呢?伍先生的病耽搁不得啊!”

       “哼,不光是你的伍先生,瘟疫正在几万灾民中蔓延,他们却乘机囤积居奇,拿百姓的生命发横财,真是可恶!师妹,今天晚上你们在这儿照顾着先生,我去走一趟。”

       凡是沾着郑家,挨着钟三郎教的事,青猴儿都有气儿,也都想掺和进去闹腾。一年来,他跟着云娘,练了一些功夫,也不断听云娘说,师伯胡宫山如何了得。如今,师伯来到了身边,又是去惩办钟三郎堂,他能不来劲儿吗。胡宫山的话刚出口,他就“卟嗵”一声跪倒在地:“师伯,师父,求求二位老人家,让我跟师伯去见见世面吧。别的不行,给师伯探个路,通个风的,徒儿还能干得来。”

       胡宫山已经是第二次见到青猴儿了,他很喜欢这孩子的纯真和机灵,也想看看他这些时功夫长进了多少,便答应了下来。

       俩人天黑出来,不到二更就回来了。青猴儿抱着一个装满了药的大包,兴冲冲地走进来,冲着李云娘说:“师父,我们回来了。嘿!跟着师伯干得真痛快!哎,伍先生醒了,太好了,我去煎药去。”

       经过胡宫山和云娘两次施用内功的治疗,伍次友已经清醒过来了,正在和坐在床边的云娘说话呢,见胡宫山进来,忙说:“宫山兄,多亏您呀。”

       “哎,先生说哪里话,前年在京师咱们曾有缘相识,伍先生的道德学问,胡某是钦佩得很的。你放心,有狗肉道士胡宫山和云娘师妹在,阎王那里的小鬼不敢来找你的麻烦,哈……”

       几天来,郁结在小屋里的愁云,被胡空山诙谐的话和爽朗的笑声驱散了。云娘轻轻他说道:“师兄马到成功,可喜可贺呀。”

       胡宫山的脸色突然又难看了,气愤他说:“哼,真是混帐透顶。原以为,钟三郎香堂把持了这些药,是想发财。谁知他们竞要一把火烧掉。我一怒之下,宰了他们的两个小头目,又告诉他们的大香头,如果这些药胆敢不卖给百姓,我绝不饶恕他!”

       青猴儿走了进来,正要诉说他们惩治邪教恶棍的经过,伍次友却沉重地说:“宫山兄,你干了件大好事。这里面的阴谋很大呀。他们这样做就是要扰乱民心,激变百姓,民心不稳,国本难固呀。”

       胡宫山黄脸一沉,他被感动了:伍次友已经病到这个份上,想的还是社稷和苍生。这份心胸比自己那除奸济世的主张不知要高多少倍!“伍先生呐,你的话老胡都明白。你好好养病,老胡把你治好再走!”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34:2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恋情苦怎赖不死丹 皇恩重难救转世人

       伍次友内服良药,外用气功,半个多月之后,已经病体痊愈行走正常了。在这段时间内,胡宫山和李云娘,除了服侍伍次友,闲下来就教青猴儿练功,青猴儿报仇心切,又极其聪明伶俐,加上他不怕吃苦,下死功夫地练习,武功竟是大有进步。胡宫山十分高兴,连声夸赞师妹云娘收了个好徒弟。本想多住些天,可是自己闲云野鹤,浪迹江湖惯了,如今看伍次友的病已是全好了,便不愿再耽搁。这天下午,他们凑在一起,便要向伍次友辞行:

       “伍先生,这次相逢,有幸聆听先生教诲,使胡某终生难忘。胡某生性闲散,耐不得这清静、无为的日子,要向先生告辞了。以先生之才,日后必将飞黄腾达。此一去,天各一方。但愿日后相见时,先生不要忘了胡某这个狗肉道士,山野狂人……”

       “哎,道长怎么说出这等话来?慢说我不会去做达官贵人,即是日后蒙了皇恩,非做不可,又岂能忘掉你这位救命恩人呢?胡兄乃方外之人,既要归山、仙游,料也难以挽留。咱们也用不着虚套,待学生画张画儿,结胡兄留个纪念,如何?”

       “啊,那可太好了,伍先生的墨迹等闲之人求也求不到呢。老胡拿了去,挂在静室之内,也可朝夕相伴了。”

       伍次友走到案前,铺开宣纸,略一沉恩便笔走龙蛇,画了起来。不一会,一个肩背宝剑,腰悬葫芦的道士,便勾勒出来了。只见他手执佛尘,面带嘲讽,一双眼睛,好像在轱轱碌碌地转动。云娘和胡宫山正要叫好,青猴儿却在旁边说:“先生,您画的这个道士,倒真有点像我师伯。只是这两只眼睛不好,像个贼似的。”

       “哈……,你道你的师伯不是贼吗?让我再题上几个字。”伍次友一边说,一边提起笔来,写下“贼,贼,贼”三个字,众人正在惊愕之间,见他接着写了下去,云娘待他写完,轻声念道:

       “贼,贼,贼,有影无形拿不住。只因偷得不死丹,却来人间济贫苦。”

       伍次友笑着问胡宫山:“胡兄,你看这是你不是?”

       “妙哉,妙哉!我老胡在先生笔下成了偷来仙丹,救人济世的道士,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知我者,先生也。老胡心领神受,感激不尽!”说完,双手接过画来,郑重卷起,躬身向伍次友行了一礼,道声:“伍先生,师妹,你们多多保重。”便转过身来,飘然而去。

       胡宫山走了之后,李云娘的心里一直是七上八下的。如今,自己已经被先生识破了女儿之身,再这样一直守在先生身边,不但多有不便,江湖上的人,又会怎么看待自己呢?但是,要一走了之,却又心中不忍。先生大病初愈,正需要有个贴近的人随身服侍,自己又怎能扔下不管呢?她几次想把话挑明了,却又难以张口。自己虽然悄悄地爱着伍次友,而先生心里惦着的、却是那个苏麻喇姑。每当想到这些,心里便不由得一阵阵地酸痛。这天上午,伍次友见阳光明媚,天气晴暖,拉了青猴儿到外边散步去了。云娘取过伍次友的袍子,在扯破的、掉了扣绊的地方,一针一线地补着。两行清泪,在不知不觉之中,流到了腮边。不提防就在这时,伍次友兴冲冲地转回来了。一见此景,伍次友大吃一惊:“小兄弟,……啊,云娘,你这是怎么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34:2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没什么,是……是想起娘亲来了……”

       “不,云娘,你不要瞒我,我早看出来了。你有心事,能告诉大哥吗?”

       云娘强自镇定了一下,苦笑着说:“这几天,看着先生的身体一天好似一天,高兴还来不及呢,哪有什么心事呢?我是在想,下一步该上哪儿去?”

       “游孔林,拜圣庙,然后上泰山,观看云海日出,最后上北京,这不都是咱早就说过了的吗?”

       “嘻嘻,先生大病初愈,还需调养,泰山那么高,您上得去吗?”

       “哎,我上不去,还有你呀,你可以帮我一把么!”

       此言一出,伍次友就觉得失口了。如今,既然已知云娘是女孩子,让她怎么帮呢?是拉,是推,是搀,是背,都不合适呀!偷眼瞧云娘,已被他这话羞的满面通红。一时间,俩人竟尴尬得无言以对了。

       就在这时,青猴儿忽然闯了进来。他手里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一边兴冲冲地走,一边叫道:“快,伍先生,师父,趁热吃吧。”

       伍次友接过来放在桌上:“好啊,青猴儿,怎么想起买饺子吃了。”

       “先生,这是师父安排的,说是,送行饺子接风面……”

       “什么,什么?”伍次友愣住了。“送行饺子,给谁送行?”

       云娘瞪了青猴一眼,走上来安置伍次友坐下,心事沉重他说:“先生,恕云娘不告之罪,我们师徒俩,也要拜别了。”

       伍次友心里忽然一沉,可是,静心想想,如今,两人再结伴而行,确实多有不便了。可是,一年相处,情逾骨肉,如今忽然分手,又怎能不令人难过呢。他长叹一声说道:“好吧,既然你们决定要走,也只好就此作别了。聚散有定,离合有缘,是勉强不得的。我们不能做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就散处江湖,翘首相望吧。但愿他日陌路相逢,不要擦肩而过……”说到这里,伍次友一阵心疼,忽然停住,强忍着没让眼泪流下来。

       云娘见伍次友如此激动,也是心痛欲裂,真想说一句“我不走了”,但却说不出口。她强笑着劝道:“先生何必儿女情长!绿水长流,青山不改,你我都还年轻,怕不能再见,再见时,又岂有擦肩而过之理。来来来,饺子要凉了,先生请先吃吧。”

       一餐别离饭,二人千叮咛、万嘱咐地互相说了许多保重的话。然后,伍次友决定明日拜会兖州府,由官府护送回京。云娘和青猴儿才依依不舍地上了路。

       走出好远了。青猴儿回过头来,见伍次友还在古道口垂杨柳下遥望,不解地问师父:“我实在不明白,好端端的,您怎么一定要走呢?”

       云娘茫然地望着远处的碧水绿树,呆呆地说道:“你年纪小,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那,咱们往什么地方去呢?”

       “先不要走远,在这近处住些日子,瞧着伍先生走了之后,再说咱们的事。”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34:2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这天,伍次友翻来复去,怎么也睡不着。云娘和青猴儿的身影一直在眼前晃动,一会儿他仿佛听到了外间煽炉子的“忽忽嗒嗒”的声音;一会儿他又好像听到云娘用汤匙调药、吹凉的声音,想起前几天,还在和胡宫山、云娘几个人说笑论道,如今却一下子便去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他孤身一人。怅然若失的郁闷,重重地压在他的心头。

       不知什么时候,外边下起雨来,檐前滴水落在青砖上,滴嗒滴塔响个不停。伍次友回顾往事坎坷多变,瞻望前途渺若云烟,不觉两行清泪流了下来。唉,看来我实在招了造化的忌讳,成了不祥之身。天下如此之大,却不容我伍次友啸傲江湖;芸芸众生虽多,却无缘长伴梅花。唉,他翻来复去折腾了一夜,直到天将破晓,才朦胧睡去。

       兖州府是山东古邑大郡名城,又是圣府所在地,所以街道整洁,市景繁华。府衙座落在城西北隅,八字粉墙,气势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伍次友乘了一顶青布凉轿,离府衙老远就下来了。他拖着沉重的脚步慢慢来到衙前,见门口有一个书吏模样的人正在踱来踱去,便上前投了自家名刺:“烦请禀报堂尊大人,就说扬州书生伍次友特来拜访,”

       那书吏接了拜帖,一见“伍次友”三个字,满脸立时堆下笑来,就地打个千儿说道:“伍先生,小的给你请安了。这个事儿小的明白,太尊大人还奉了宪谕,吩咐我们四处打听,寻访伍先生下落呢。您老稍候,小的这就去禀报。”一边说着,一边就起身去了。

       伍次友悬在半空的心塌实下来:看样子,至少不会被拒之门外了。正思忖着,见府衙东边一个不起眼的小侧门“呀”地一声开了。书吏作前导,后边跟着一位官员,白净面皮,两撇黑须,穿看八蟒五爪的官袍补服,白色玻璃顶子上的红缨颤颤巍巍,足蹬千层底皂靴,迈着方步一摇一摆地出来。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人,像是师爷,身着黑缎褂子,头戴青缎瓜皮帽,一副大大的水晶墨镜戴在眼上,腰间系的摈榔荷包一晃一晃的,却不住地用眼打量伍次友。

       伍次友一见是太守亲自出迎,忙抢前一步躬身施礼:“晚生伍次友,久慕太尊大名。路过贵治,特来拜望。”

       “啊哟先生,这可不敢当!”那官员忙拱手还礼,一把拉住伍次友的手道,“学生郑春友,奉上宪指令,专访伍先生。原以为先生已经南下,不料贵趾亲临敝衙——哦,这位是孔令培,乃是圣裔后代,学生到任后请孔兄来指点帮忙。我们适才在后衙闲聊时,还提及先生来着,不想先生已经到了,真是幸会,幸会!”

       伍次友知道,这郑春友就是安庆府郑春明的弟弟,本来是存着戒心的,此时见郑春友满面春风,和蔼可亲,十分爽朗健谈,也就放下心来。旁边的孔令培将手一拱笑着说:“看上去,先生似乎有些清恙。正巧后衙的筵席刚刚摆上,权当为先生洗尘了!”郑春友满脸堆笑:“正是,先生既来了,就在敝处小住几日。我这里琴棋书画俱全,一定适合先生口胃。先生若不给面子,我可要霸王留客喽?啊,哈……”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34:2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郑春友一边呵呵笑着,一边十分殷勤地将伍次友让进后堂:“来来,这边请,就在花厅西厢!”

       可是,伍次友一脚踏进花厅,立时便惊呆了。他直愣地站在门口,面白如纸,寸步难移。原来在安庆府带人捉拿他的平西王驾前侍卫皇甫保柱,正笑吟吟地坐在桌旁看着他呢!

       皇甫保柱见他进来,哈哈大笑起身道,“正所谓‘山崩地裂无人见,峰回路转又相逢’!先生真是吉人天相,竟能大难不死。皇甫保柱倒要向先生祝贺了。”

       伍次友勃然变色,盯着郑春友,一字一板地说:“好一个西选官!”郑春友挑起两道细眉,语带讥讽地笑着说:“先生误会了。学生十载寒窗,两榜进士,殿试选在二甲十一名,虽不及先生尊贵,也是斯文中人!先生不必惊惶,请放怀入座,我们还是边吃边谈吧。”

       “好吧!”到了这一步,伍次友心知已入铜网铁阵之中,心一横径直坐到了首席,举杯一晃饮了,见席上熊掌、烤猪便笑道:“这两样东西,烧得好是佳肴,烧不好一口也吃不得,没有一百两银子是办不来的。既蒙诸位如此厚爱,不才可是要占先了!”说着便夹起一炔烤猪肉来在口中品尝,笑道,“久病思食,品此佳味,真是福气。令培先生,你祖宗说‘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恐怕是言过其实吧?”

       皇甫保柱看到伍次友如此气概,站起身来为伍次友斟满一杯酒:“痛快!先生真是雅量高致。不才在平西王麾下十余年,很少见到如此豁达之人!”孔令培刚才受了伍次友的挖苦,心里很不是滋味,便乘机回敬了一句:“保柱将军到此已有三个月,专等先生消息,不想先生自己却来了。”

       伍次友将杯在桌上平平一推,冷笑道:“哼!那是伍某时运不济,碰上了你等奸邪之徒,有什么话就直说吧!”郑春友干笑了两声,送上一杯酒来:“先生不必动那么大的肝火,以免有伤贵体。皇甫将军有事要求先生呢!”

       “好吧,有话快说,伍某洗耳恭听!”

       皇甫保柱两次与伍次友接触,知道他的风骨、胆量和学问,又佩服,又有点畏俱,便以恳求的语气说道:“其实先生已经知道,我们奉了王命只好如此行事,请先生暂息雷霆之怒,随我们去一趟云南见了平西王爷,许多事情还是好商量的。”

       “少废话!云南我是不去的。你们看着办吧。”

       郑春友奸笑一声,将脸凑近了伍次友说道:“不去也可。听说皇上让先生草了一篇东西,叫做什么‘撤藩方略’,何妨拿出来,见教一下。下官担保只要先生依了我们,谁也不会找您的麻烦。”

       “要是我不肯依呢?不要忘了,我伍某来投贵府,是很多人都见了的!郑春友,你到底是谁家的臣子?你穿的是朝廷的官服,却暗中替吴三桂捉人,又为钟三郎香堂卖力,你到底有几个主子,是三个、两个,还是一个?”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9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34:2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郑春友与朱三太子虚与委蛇是经吴三桂的儿子同意了的,可进一步的勾结却是他自己的主张。此刻见伍次友当着皇甫保柱的面,揭出了他和钟三郎香堂的关系,郑春友恨得咬牙切齿冷笑一声道:“伍先生,你还是多想想自己的事为好。你要知道,书生杀人,不同寻常。不错,是有人看见你进府来了,可是刚才为你投送名刺的书吏,你就很难猜出他现在何处,是死是活。”

       “那就随你的便吧。是井里,还是梁上,是用刀,还是用毒,请府尊指点。”

       “我可舍不得杀你!”皇甫保柱哈哈大笑,“不过先生确也骄傲得有些过份。这样吧——先生大病初愈,先在这园中书房里住下。我们的事不急,等先生想通了我们再上路。这里有几十位兄弟服侍着先生,要什么只管吩咐。只是外边时气不好,外出嘛,咱们那就不必了吧。”说着起身将手一摆:“送先生到书房休息!”两个彪形大汉应声而至,立在当门。不等两个大汉动手,伍次友立起身来,袖子一拂,头也不回地走出去了。


贤皇后正言肃内宫 明帝君严刑责宦奴

       康熙从牛街清真寺返回大内,已是午夜时分。这一夜恶战,亲临指挥,自己处置得十分妥帖,虽然累得精疲力尽,却是异常兴奋。没有半点睡意,便吩咐张万强道:“备轿,朕今夜驾幸储秀宫,传贵妃钮祜禄氏也去。”张万强忙答应了一声,便出去张罗。

       皇亏赫舍里氏还没有睡,自个儿坐在灯下玩着纸牌,听说皇帝半夜驾到,忙盛妆迎接。

       康熙满面春风地笑道:“朕今夜得了彩头,不找个人说说话儿急得慌!说着便拉着皇后的手进殿。不一会儿,贵妃钮祜氏禄氏也来了,见皇帝和皇后说话,便跪下行礼。康熙略一点头,笑道:“起来吧。”

       “万岁,今夜得了什么好处?说给臣妾们听听,我们也跟着高兴高兴。”皇后忙命人将参汤端给康熙。康熙喝了一口。便将方才牛街清真寺的那场闹剧绘声绘色他说了一遍。贵妃钮祜氏禄听得一会儿花容失色,一会儿又捂着嘴直笑。

       皇后却没有言语。静静地听康熙说完,沉吟了一会儿才笑道:“万岁爷,‘知命者爱身’,小户人家尚且讲究这个,何况皇上乃是万乘之君,今后还是少履险地才好,此类事派个将军也就成了。这是其一。”

       “哦?还有其二?”

       皇后左右看看几个宫女太监还侍在殿口,便挥挥袖子道:你们都退下,只留墨菊一人侍侯。”

       墨菊是皇后从娘家带来的家生子儿奴才,是绝对靠得住的,听了皇后吩咐,蹲身答应一声“是”,便出去督促众人回避了。自站在殿外守候。

       “你也忒小心了。”康熙见人退下,笑道,“难道你这里会有不可靠的人吗?”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6 18:17 , Processed in 0.0502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