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迷可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穆斯林的葬礼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1#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比起别人读到这本书,
  是在其已经成名许久之后的事情了。
  或许先入为主给了自己许多的联想、
  许多新的意象,
  娓娓听完讲述才惊觉,
  葬礼的含义。
  情节曲折拿人,设置巧妙合理。
  也许到了结尾时、
  天空新月普洒之下雁潮的心里,
  流淌的不仅仅是那份激荡与共鸣,
  融入的则是对于多舛之途的希望~~
  我们都不是过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2#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那天晚上终于把《穆斯林的葬礼》看完了。早就听说那是一本好书,回萝北的时候才静下心来开始看它。
      两代人爱情的悲剧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也是让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玉---韩子奇
      他本来是个汉人,为了生存选择了异族。也是为了生存,他与梁君璧结合,看起来顺其自然,只有这样做,才能保住奇珍斋,才能报答梁亦清对他的养育之恩。在这个婚姻里,男人做着男人的事情,女人做着女人的事情。他们的爱情只是为了维系这个所谓的家,看起来他们的结合是必然,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发生过爱情。
      在英国避难的十年,使他与梁冰玉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天时地利。战争使两个身在他乡的男女更加紧密地靠在了一起,此时又没有了梁君璧的干扰。梁冰玉两个优秀的追求者的惨死,加剧了她对现实的恐惧,也让她更加依赖她的奇哥哥。他们的爱情是最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可以理解的。
      星---韩天星
      他与陈淑彦是典型的父母包办的爱情,而且是在拆散了他与小容子的情况下,这样就会让本来内向的天星更具背叛心理。结果会和他的父母一样。
      月---韩新月
      她的爱情是令人羡慕的,但她的心脏却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或许,这就是她的命。那叫什么来着,自古红颜多薄命。
      看她最感动的一处就是   楚老师看完她写的绝情信后来看她,当她看到楚老师的那一刹那就知道她的决心白下了她的信白写了,她已经陷入爱河无法自拔……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对爱情的启示。在民族、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的审判下,爱情依然存在!并且是那么的坚强!这样的爱情并不能被世人所接受,或许,根本不能走到尽头。但如果……如果是我,我会尽力坚强下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3#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看过并为这部小说流下眼泪,我自己,却是没有什么内心澎湃的感觉了。并不是说这部书不好,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想我是看这类题材的书看得太多了,所以再看就觉得,也就是那么回事,没耗费多大的感情。巴金的《家》《春》《秋》,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阿来的《尘埃落定》……都是以战争为时代背景,讲述一个家族的衰败史。
  
     《穆斯林的葬礼》也是这么一部历史故事。背景换成了抗日战争加文革,家族改作穆斯林,而人物与情节,都是我们这辈人难以体会的悲惨与坎坷。尽管如此,这本厚厚的书还是令我有点分不清虚构与现实了。
  
      阅读此书,常是埋头看到震撼人心处,就不禁抬头深呼吸一下,仿佛从水里跃出得以喘息。这一抬头却又把小说的思路打断了,我忽然很庆幸地意识到,我还活在现在,而不是书中的岁月;望着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妈妈,我很庆幸地意识到,她不是书中无知愚昧的韩太太;放下书本,打开电脑,我又很庆幸地意识到,我还算是个平静休闲的人,而不是书中精神接近崩溃的任何生命……
  
      我的确很敬佩作者的许多描写,包括对事态的描写,对心理的描写,对人生茫茫的描写,往往一针见血,简洁的几个字或一句话,就把道理说透了,实在大快人心。我忽然明白这类小说是很残酷的,常常比现实还残酷。人说死就死,根本不会有什么奇迹与希望的存在。所有在临近死亡时的美好希望,都只是为了衬托死亡的可悲,而最终都会破灭。
  
      看到最后,我倒觉得这书名有两层含义了。书中重点描写了新月的葬礼,说明了葬礼在穆斯林人心目中的神圣不可侵犯。另外,说句大不敬的话,这个家族的败落,展现了中国穆斯林的“葬礼”面貌。愚昧封建,早已扭曲了宗教信仰的本来面目与初衷,在此,所谓宗教已经成了一个幌子,一个谎言,不具备任何力量。人们在信仰宗教的同时,是不是也该考虑自身的文明进步?
  
      错不在先贤,错在后来人对先贤的误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4#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在大学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看得这本书,那时候对穆斯林、穆斯林的葬礼、生活习惯都不是很了解,就一直特想了解一下。
  
  大三的时候我们有一门可成叫做《伊斯兰教与伊斯兰社会》,我们的老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而且精通阿拉伯语,这门课程是我对《古兰经》反复看了多边,对穆斯林社会的一些生活习惯、风俗都有些了解和新的认识,当然也包括为什么穆斯林不吃猪肉。
  
  大四上学期,我们的一位世界史老师意外辞世,也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一位受人尊敬的学者、长辈,我们都去参加了他的葬礼,那时我真正的看到了一位穆斯林的葬礼是如何进行的。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怀念我们的老师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5#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已经是第二次读这本书了,轻轻合上最后一页时,眼眶中再一次浸满了泪。这一次,我是决计要写点什么的了。
      然而,叫我从何下笔呢?梁亦清、韩子奇、君璧、冰玉、新月、楚雁潮,一个又一个人物在我脑海盘旋,读时已觉不忍,写时更觉揪心。
      梁亦清——一辈子都在默默用双手创造奇迹的匠人,对玉的那份与生惧来的热爱和无与伦比雕琢手艺让他平凡的生活有了不平凡的意义。玉在他眼中已不仅仅是谋生的依托,而是他的事业、他的追求、是他生命的全部!当宝船将要完工之时,他却因心力交瘁而倒下了,他是累死的吗?不,是因为亲眼看到宝船在他手中功亏一篑,视玉为生命的他无论如何承受不了这样沉重的打击,“梁亦清发出一声撕裂肺腑的惨叫,一口鲜血飞溅出来,染红了那雪白的宝船!生命在迅雷不及掩耳的一瞬中结束了,他倒在那残破的玉船上,滚热的鲜血把琢玉人和碎玉连成一体!”
      梁亦清一生都是一个本分的琢玉人,他一心指望凭借自己的手艺和辛苦劳作让家人衣食无忧,但最后竟倒在自己终日厮守的水凳儿前,作者这样的安排,不仅仅是向我们展示了他个人的悲剧,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在梁亦清生活的那个年代,只有象蒲老板那样善于投机经营且心狠手辣的人才能发家致富,梁亦清的性格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悲剧。
      韩子奇——这个被吐罗耶定收养的孤儿,自从来到奇珍斋,就被那些精美绝伦的玉器深深地吸引了,当那只玉碗被他捧在手中时,“一阵清凉浸入他的手掌,传遍他的全身,象触到了远离凡尘的星星、月亮。他在人世间走了很久很久,好象就是为了这一个美妙的瞬间,他感到了从没体味过的满足、兴奋和欢乐,仿佛他手中捧着的不是一只玉碗,而是天外飞来的精灵,和他的心相通了。他陶醉了,麻木了,把身边的一切,把自己都忘记了,被玉魔摄住了魂魄。”
      这一段描写为韩子奇在整本书中的表现定下了基调,他对玉的着魔,使他成为了一个出色的琢玉人、收藏家、鉴定者,使他成为新中国“国宝”级人物。但也正是因为他对玉的着魔,他先是抛妻弃子,远渡重洋,只为保护他那些珍贵的玉器。而后,还是因为对玉的无法割舍,他又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离他远去。他痛苦,因为自己做了太多有悖道德的事情;他彷徨,因为他实在不知道在与人的情感和与玉的情感上如何取舍。只有跟玉在一起,他才是鲜活的、精神奕奕的。所以,当“红卫兵”们把他的那些玉器毁灭了时候,他的生命之火也燃到了尽头。
      韩子奇的一生,有过颠沛的流浪,有过灿烂的辉煌,到最后却是两手空空。这倒也是世间常情,可悲的是他的爱情,他期盼了一辈子却始终无法企及的东西。
      他的结发妻子——璧儿,在危难时刻和他一起挑起了奇珍斋的重担,没有索要一分嫁妆就嫁给了他,璧儿没有上过学,但她的精明能干使她成为了丈夫的得力助手。他们的感情,是从患难中滋生出来的。尽管没有心灵相通,但也算得上是相互支撑、相濡以沫。韩子奇却忽视了这一点,他认为妻子和自己没有共同语言,他觉得自己一直都只是在报恩而没有体验到爱情。于是,在海外的颠沛流离中,他与璧儿的亲妹妹,自己的妻妹玉儿走到了一起。
      他们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吗?按照书中的观点,似乎是这样的。书中如此描写:“三十八岁的韩子奇,第一次被‘爱’震颤着灵魂,这是从来也没有过的情感。在过去的岁月里,他其实只知道人和人之间存在着恩恩怨怨,你来我往,就是为了报恩或者报怨,却不知道还有属于自己的‘爱’。”这样一写,就把过去与璧儿的种种都全盘否定了,在“爱情”面前,一切的道德、伦理都显得苍白无力了。于是,在远离故土的异国,韩子奇背弃了过去,拥抱了这份迟来的“爱情”。
      我无法指责韩子奇与玉儿的结合,但我心中仍有疑问,这份“爱”,就是真实的吗?就是完美的吗?
      玉儿先是在大学里爱上了一个不值得她爱的人,又拒绝了一个真心爱她的人,在她昏昏沉沉中,呼唤了奇哥哥的名字,也许只是需要一份呵护与怜爱呢,也许只是战乱中产生出的相依为命的情感呢。作者霍达对此也没有做出详细的分析和判断,她只是给了我们事实与结果。也许她自己也在犹豫,不知该对这份“爱”持何种态度。
      “世界重新开始了,两个人的世界!不知道它是罪恶、是苦难、还是幸福、是希望?两个灵魂的垂死挣扎,两个灵魂的遥相呼应,两个灵魂的猛烈撞击,两个灵魂的痛苦呻吟。是人毁灭了人,还是人拯救了人?”
      璧儿——在作者笔下似乎是一个狠心、自私的女人,但她内心的伤痛有谁能体会呢?少年丧父,和丈夫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历经艰辛,生活刚有起色时却又面临战乱,更严重的是,丈夫为了挽救玉器,不惜抛下她和年幼的儿子,远渡重洋。她,一个妇道人家,要抚养幼子,还要撑起奇珍斋的门面,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她虽然没上过学,但她心中有坚定的信念,要和丈夫同甘共苦,要将父亲留下的事业发扬光大。凭着这样的信念,她盼了十年,等了十年,终于等到了丈夫的回归。然而,更大的不幸再一次卒然降临,让她手足无措。自己的妹妹和自己的丈夫竟然生下了一个女儿,还口口声声说着“爱情”。那一刻,她的信念几近崩溃了,她的世界倒塌了。作为一个旧社会成长起来的传统妇女,作为一个恪守教规的虔诚穆斯林,她是用了多大的勇气才战胜这一切的呵。
      在以后的岁月里,她原谅了丈夫的背叛,还承担起了抚养新月的责任,因为她知道,丈夫不愿这个家倒闭,丈夫不愿奇珍斋倒闭。妹妹离开了,丈夫沉默了,而她,再一次成为了家中的主心骨。这是她愿意的吗?她何尝不想依靠在丈夫的臂膀之下啊,她何尝不想做个温柔如水的女子啊。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韩子奇的懦弱和璧儿的坚忍。可以说,璧儿这个形象是本书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在作者笔下,璧儿心中的苦、心中的泪,虽然没有用语句详细描写出来,但是,只要用心去读、去体会,就会发现,璧儿所遭受的痛才是最大的痛,她的悲剧才是最大的悲剧。与之相比,其他人都显得轻飘了、突兀了、牵强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月,看过本书的人可能都会认为新月是主角,新月是本书中最大的悲剧人物。我却认为未免言过其实了。
      诚然,新月是可怜的,从小就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并且直到死都未能和母亲相见;正值花季却又患上不治之症;姗姗来迟的爱情刚刚给了她希望却又被无情地扼杀;挚爱的事业正待起步就面临夭折。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她这个年纪的人所能承受的,但她受住了,不但如此,她还保持了她的乐观和宽容,她不怨天、不尤人,只是自己默默忍受着这一切,同时还想方设法为周围的人带来快乐。而这些,都不是她本人的错。是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如果要我来评价,这不应该用悲剧来形容,这是无奈,深深的无奈。
      还有她的爱情,昙花一现的爱情。对于楚雁潮来说,或许是他一直以来渴求的爱情,但对于新月,她是被动地接受,楚老师这样提出来了,她也就觉得是了。其实呢,她对于爱情仍然是朦朦胧胧的。作者是把新月作为一个主角来写的,但是,在她的爱情描写上,很遗憾,写得过于单薄了。无疑,这对于她悲剧的表现也是一个很大的失败。
      不管怎样,全书仍然是一部惊世之作。在各种轻质的作品充斥文坛的今天,这样沉重且饱含深情的书籍足以让我们眼睛一亮。
      本书的写作风格也是值得一提的。两根线索交替进行,两代人的恩怨交织缠绕。里面还有穆斯林神圣的教规、不时流淌的诗一样的语句。霍达的手法大气又不失细腻,沉重且不忘温柔。读来让人欲罢不能,整颗心都跟随着书中人物或悲或喜。
      这是一部穆斯林的圣洁的诗篇,充满悲剧的美感。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她在追求一种美,人生如果没有这种美,人生有什么意义?艺术如果没有这种美,艺术有什么意义?她写道:“我在写作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并且希望我的读者也得到这样的享受;“我觉得人生在世应该做那样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剧,悲剧,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毕竟完成了对自己的心灵的冶炼过程,他毕竟经历了并非人人都能经历的高洁、纯净的意境。人应该是这样大写的‘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6#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看《穆斯林的葬礼》是在读高三时一个秋日的周六的下午,同学已经各自回家,我一个人坐在宿舍楼的楼顶,开始读那个故事。当时,秋天的阳光很暖。
  两代人的悲欢离合,时世离乱,因爱生恨。
  等我一口气读完时,已经是薄暮了 。远处,已经因为晚饭的炊烟而升起一层薄薄的青色的雾,四周寂静恍若深夜。
  那时候脑子似乎不能思考了 ,停滞了,就沉浸在那种恍然若失的状态中。很长很长时间就那样
  
  一直在想,感情的世界里,到底谁错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7#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很小时候读过的书,当时觉得这本书好厚,但好好看。
  直到现在上了大学还记得韩新月到宿舍里挑的床位,正好和我是一个位置:)
  前一阵重新读了一下,发现关于她和老师的爱情的部分写的很多,可是小时候没记得有这么多爱情描写。
  
  有时候回顾小时候看的书,发现老是记得其它的部分偏偏不记得爱情部分,奇怪。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8#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当时的一个朋友力荐的一本书,所谓的当时,现在感觉好遥远的样子,记得朋友对这本书赞不绝口,于是买来看,感觉那种震撼力是温温的,绵长而不绝,似与朋友读出不同的味道。然后在别人的强求下,又把书转借与他,良久不还,我恼了,质问:你是怎么看的阿,对方似乎被我吓糊涂了,讪讪的说:我是先看单数章,后看双数章。后来,我拿到借而复得的书一看,单双数的看法,情节固然完整了,却少了作者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意境,我笑骂,你当作者文痴,这样安排自然有她的道理。知道有书的人也知道有电影,但是在那个炒作非常贫瘠的时候,又能有多少受众面呢??好像在还有网络,没有看过的搜一下就是了,这可能是最方便的读法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9#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我只记得自己读哭了,能让我读哭的书非常少。这基本概括了上个世纪一个中上等中国家庭的历史遭遇,读下来非常感人,仿佛我和那个时空的人物重合一般,把他们的辛酸苦辣都经历了一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40#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高中时候就接触到《穆斯林的葬礼》,一直把它留着作为代读书籍(人有点懒,特别是有了网络后)。前几天才静下心来,慢慢的品读。
  霍达的文笔很棒,用月和玉不断的交叉,描述一个家庭两代人的故事。其中有大量的回族的民俗介绍。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1 17:25 , Processed in 0.0465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