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迷可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穆斯林的葬礼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2-7-26 14:10:28 | 只看该作者
  高二时读的,那是感动的落泪,甚至拍桌子骂女主角的后妈,为女主角的悲剧境遇揪心,狠自己帮不上忙……如果现在重新看肯定会有更深的感触吧!每个人都生活在我们的大环境里,现实有时把事情搞得阴差阳错,事与愿违,我们无法掌控……我们也一样,没什么特殊,我们父母的生活也许就是我们的生活,大家都沿着共同的轨迹运行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2-7-26 14:10:28 | 只看该作者
  前天下午,翻完这本穆斯林家族的巨作,心潮起伏。
  故事分为两个线索,一个线索是玉,一个线索是月,最后都汇聚成一个60年家族的故事。
  看完书的感慨还是命运弄人,福祸相依的人生。
  最近,看的书都特长,如白鹿原,看完,心生悲凉。穆斯林的葬礼看完并不让人觉得特别悲凉,但悬在脑袋上的命运之手真是无法摆脱。
  看完书既然让我想起《岁月神偷》这个电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12-7-26 14:10:28 | 只看该作者
  我依然坚持我所坚持的,不曾改变,看见那些所谓的评论,难道真的是现代人已经缺失了心中的那份美好,我一点也不觉得作者有任何的矫情和做作,反倒是这帮所谓的评论者有没有用心去读这本书,或许,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但是这个世界的不完美不代表人心中不存在完美,所以,没什么好说的,保持心中的那份纯真,不需要人懂。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12-7-26 14:10:28 | 只看该作者
  吐槽之一:人物性格太单一,以致除了韩太太和韩子奇,其他人物都面目模糊。
  吐槽之二:文艺腔太重,各种矫情。到处都是清风啊明月,白雪啊海棠,排山倒海的排比句,一连串的“啊”伴随着惊叹号!!!想装装深沉都难。不过,考虑到此书成于八十年代忠党爱民,无产阶级专政,四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时期,这一点可以原谅。
  值得赞赏的是故事穿插的方以及前半部分民国时期关于玉匠、藏玉、痴玉的描写。
  
  
  /* 中肯的说,这部小说还是带给我很多欢乐。
  读完以后,暂时进入“纯真美好年代”的脚本,忍不住拿文艺腔调戏舍友一番。自己的欢乐果然是建立在别人的恶心之上的。好久没这么疯癫过了。^o^ */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2-7-26 14:10:28 | 只看该作者
         看完《穆斯林的葬礼》,已是凌晨两点钟了,而我竟全无睡意,摸摸眼角,还有残留的泪痕。那些精彩的片段一遍一遍在我脑海中浮现,韩子奇、梁冰玉、新月、楚老师,这两代人的情感纠葛随着故事的完结落幕了,而留在我心中的涟漪却在慢慢散开......
         几年前,就有朋友给我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一直没有机会读它,最近终于有机会翻开这本书,才有幸读到了这样一段带有民族风情的史诗巨作。
      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我尊重心中有信仰的人,无论是宗教也好,纯粹的事业心也好,信仰使人高尚,能净化人的心灵,而穆斯林,就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们信仰的是真主,主张的是和平和仁爱,相信这也是人类的一个共同愿望。
      这部五十余万字的小说浓缩了一个穆斯林家族的成败兴衰,承载了三代人的命运沉浮同时也耗费了作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者的后记里写道:“我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久远的跋涉,我甚至担心自己的葬礼先于书中的葬礼而举行。”
      既然是葬礼,就会有人死去,既然有人死去,就一定会有伤心和眼泪,它无疑是一部悲剧。当我读到因心脏衰竭而要止步人生的新月哭泣时,我也会随着她落泪;当高大善良的楚老师向新月表达爱意时,我也会激动不已;当穆斯林葬礼上为一个仅仅十八岁的姑娘祈祷诵经时,我感到死亡如此接近;当失去爱人的楚老师心碎绝望时,我的心也像被抽空了一样,这是怎样的一种震憾!
      我不知道还能再表达些什么,只能把《梁祝》翻来覆去的听,小提琴曲、钢琴曲、古筝曲、笛子演奏,借这首撼人心扉的乐曲再次感受爱情的神奇与伟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12-7-26 14:10:28 | 只看该作者
  像大多数人一样,本来看书名。觉得这是一本讲穆斯林风俗 庄严肃穆葬礼之类的事。但全书看完发觉并不是这回事,书不算差,但是书后面跟书前面完全不像是一个人写的,这个跳的太大了。前面看的时候觉得很不错,到后面就开始讲爱情校园什么的,而且到后来全死了,这个真是让人莫名其妙,作者很不负责任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2-7-26 14:10:2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在小翁的课上把《穆斯林的葬礼》终结了,看终结了,追随着作者的脚步。很久没有看到那么让心灵一颤的书了,也很久没有看到让自己流泪的书了。我一直不喜欢悲剧,生活中杂七杂八的东西就够自己把心中的小文艺给揉碎了,选择小说的时候只是想要读些快乐和轻松的东西,比较符合这久讨论的浅阅读,不过这本《穆斯林的葬礼》我是一气呵成的,五百多万的字,很久违的触感。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梁君璧这个形象,让人为其悲,为其叹,为其怒,为其愤,她敢爱敢恨,当蒲绶昌毁了她的家时,她就认定了蒲是她家的“堵施蛮”,不会像其低头求得苟延的残喘,当她所崇拜所依靠的奇哥哥在他父亲随宝船而逝后投靠汇远斋后,她大骂他是“无情无义,认贼作父的东西”,她在父亲走后独自撑起了家的大半天空,她在认清她的奇哥哥为了重振“玉器梁”家所作的努力和所受的辛酸后毅然地献身于他,她认认真真地做着回回该做的斋礼,真主永存于心,诚心祈福,在艰苦创业的时期与丈夫同甘共苦,把奇珍斋做大做强,当她知道家业根基已稳时,欣然让丈夫独当一面,自己身退其后做贤妻良母,操劳家业,念知恩,她内心的伤痛又有谁知呢?含辛茹苦养大成人的儿子在心里埋怨她的棒打鸳鸯,掏心掏肺对待的妹妹却在国外与她所爱之人相守十年,而她却苦苦地念了、等了两人十年!她不像祥林嫂只会把苦和着血水自己吞,她不甘心!她所宠爱的儿子寄托了她一生的念想,她不会放任儿子走她觉得不幸福的路,是强势,却是实实在在的爱,她的妹妹和她的奇哥哥携手在她熬了十年后站在她的面前说着他们是相爱的,说着她的婚姻是过时的,这是一种怎样的悲痛!她的天星十多年来没有看到过父亲,享受过父爱,她念了十年,守了十年,这些叫她怎么宽容、怎么原谅,叫她怎么面对新月!她心里信守的《古兰经》让她认定丈夫和妹妹都是有罪的,她不会也不能宽容,她需要一家之主,她让妹妹飘离,她不会痛吗?当她看到丈夫那么宠爱新月时,她怎么会不嫉妒,丈夫连他的生命之玉都愿意舍去只为新月能上大学,她会不知道里面仅仅只是父亲对女儿的爱吗?里面还包含着丈夫对妹妹那深刻和隐藏的爱,这些叫她一个人怎么承担!这些叫她怎么把新月像对待亲女儿般来对待,她不是圣母,她是敢爱敢恨的璧儿!她的敢恨让她不可能对着新月慈母般地笑,她的敢爱让她面对新月的死亡锥心般地痛,为新月净身、赎罪。她没读过书,她没多大的文化,但她恪守教道,是最虔诚的穆斯林,一个信奉真主的教徒,她时时刻刻在赎罪!她的一生都在守护,守护她的信仰,守护她的家庭,守护她那卑微的爱情。她没有妹妹口口声声说的真爱,也没有新月和楚雁潮那炽热的情,她只知道她要她的家稳,她守财,因为只有财能让她,让她所守护的一切存活,她的一生都在守,她的守让我为她哀,为她辛酸!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2-7-26 14:10:28 | 只看该作者
    读的前后,基本上没看任何评论,想不掺杂任何预定的立场去看整个故事,独自思考作品给自己带来的思索与收获。
    爱情是小说的一个关键词,也是小说进入整体生活态度的切入点。两代人的爱情,韩子奇和玉儿,韩新月和楚雁潮,这两对人的故事传达出作者对爱情的态度:爱情是一种心灵的契合,高于任何世俗的道德、习俗等,即使受到残害、否认,爱情的光亮依旧仍从内心的最深处受到“活着“的人的尊重与钦慕。
    如果把这两份爱情比作美玉,我更想从集体与个人、文化、道德与自由的关系思考为什么人们不能看到、珍惜玉的美,反而去破坏。两代人的真爱都有着很多的障碍,宏观上看是文化、道德的不认可,姐夫小姨子、师生之间的爱情在人们的道德观念里不能接受的,这便产生了悖论,美的东西遭到诅咒,是美的错还是诅咒的错。道德对人的自由必然是一种约束,两者是天平的两端,不论哪一边失衡,带来的都是痛苦和灾难,道德是人创造的,但到一定程度道德脱离人而存在,反而控制了人的自由,人成了道德的傀儡,这种道德其实是不道德。我认为道德的失控时因为人的无知——只是接受既定的道德,却不去思考是否合理,这就是积极的不自由。道德这时便可以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在意识形态的支配下,指挥着人的行动,控制着人的自由。梁君壁是作品中道德的傀儡,她破坏了两代人的爱情,是最令人讨厌的一个角色,但这种讨厌应该引起思考——这种伤害到底应该算在傀儡的头上,还是要怪罪道德,这个问题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也有阐述,托马斯怪罪了傀儡——无知不能抵消无知带来的罪恶,但我不想这么轻易的下结论,还是暂时留下个不大不小的问号吧。
    作家超出常人的是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深邃的透视,一部好的小说就在于能让读者够透过文字对生活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一番观察和思索,所以对小说的评价的一个标准就在于他给读者带来信息量的多寡,从这个观点看,我认为《穆斯林的葬礼》是部不错的小说,但无法称得上优秀,有点自大的感觉,然而是真诚的,总比一些虚假的评论好,因为在我看来,真实的丑陋也还是要超越虚假的美丽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2-7-26 14:10:28 | 只看该作者
  读完了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后,感慨万千。这不仅是一部关于穆斯林家庭六十年间的兴衰和三代人命运的沉浮的书,更是一部关于纯洁的梦想和凄美的爱情的书。书中,韩子奇与梁君璧和梁冰玉的情感纠葛,韩新月与楚雁潮至死不渝的爱情,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让我对爱情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在玉的长河中,在命运的掌舵下,韩子奇与奇珍斋梁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为玉而生的子奇在朝圣途中,结识了玉器匠人梁亦清,最后选择将玉融入自己的生命。师傅梁亦清在创作《郑和航海图》大玉雕最后的画龙点睛之时,倒在了耗尽他生命的玉雕上。在师傅猝死后,子奇毅然挑起了拯救奇珍斋的重担。在这时,他与师傅之女君璧结为夫妻,共担家业。在我看来,这份感情对子奇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君璧与子奇,这对在传统意义上的夫妻,相敬如宾,在困难时期也做到了相濡以沫,但是,我怎么看,都觉得这里边少了些什么。琐碎的生活小事、视玉如命的子奇、不同的文化程度等等,诸种原因使得两人之间,更多的像是种合作关系,共同的利益将他们纠缠在一起,而非爱情。可是,这何尝不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两人的结合,很多时候没有爱情的根基,更多是彼此的习惯与依靠,是偶然与必然叠加在一起的产物。
  
  幸好,子奇能在有生之年收获爱情。让这份爱情增添悲剧色彩的是,它来自君璧的妹妹冰玉。在海外逃亡生活中,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两人,生动地诠释了:一个活着的人,有权利生活,有权利爱!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句话最为动人,爱是支撑人活着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对冰玉来说,爱是不顾一切的,感情冲破了理智,即使要面对穆斯林最严厉的处罚,她也义无反顾。归国回家后的两人,在现实面前,又一次妥协。子奇放不下心爱的玉,放不下他的事业,放不下他的儿子,放不下他的家。而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冰玉,选择了转身离开,追求着她崇尚的人格和尊严,看清了她与子奇的错误结合,她要用最大的勇气去冲破罗网,逃离牢笼。这本书中,冰玉如她的名,如此纯洁,极具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我想,她的女儿新月也是秉承着母亲良好的特性吧。
  
  哦,新月与雁潮,恰如梁祝,用消逝的生命书写了这段凄美的爱情。书中,两人的相识,相知,相爱,相离都是那么的纯美。新月,纯洁而幽静;雁潮,温润而热情。他们是师生,是益友,是相互支撑与欣赏的事业伙伴。在燕园,是新月让雁潮体会到少女内心的强烈求知欲,是雁潮用优美的诗句引领新月追逐梦想;在医院,是新月身患绝症的不幸遭遇让雁潮心疼怜惜,是雁潮用梁祝唤起新月对美好爱情的期待。什么是爱情?爱情是奉献,是给予,是当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而终于走到一起,彼此如一,不能分离。但这何其艰难!且不说,天人相隔,单单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隔阂已使雁潮愁肠百结,却无可奈何。新月知悉自己的病情后,给雁潮写了封信,里边有一句话“自知是一种幸运,现在我终于自知了”,这是多么地让人心伤。刚试飞的小鸟,便折断翅膀,命运啊,为何这么残酷!新月病情加剧,一个纯美的生命就此消逝,令人悲痛欲绝。美丽纯洁的灵魂,赢得了穆斯林最高的敬意,葬礼是肃穆的,是庄严的,是圣洁的。
  
  很久以前,罗素曾说过:“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我想,爱情,梦想,悲悯之心,正如书中所写,是净化灵魂的最好手段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发表于 2012-7-26 14:10:28 | 只看该作者
      向来不习惯看完书写感想写书评,总想在心里留白,不下什么结论,只是在不同的时期给自己不同答案而已。只不过这次有个例外吧。。。只是看了书有所感想,只是看到评论里各类有理有据各执一词的争论,只是有些话不吐不快。
  
      不过是因为人们都长大了吧,就像我们拿起小时候写的画的东西来看,总觉得幼稚和虚幻。可是当时的我们确确实实是用真情和脑袋里的梦想在画画在写字。
  
      四十岁的自己回顾二十岁的时候恨不得把当年的轻狂全盘否定,却不能否定当时真的享有的幸福时光。
  
      1919年起,多少个在“铁屋子”里的青年仿佛嗅到了清新的空气,他们所信奉的信仰,脑袋里面的蓝图,也许在今天看来都有些幼稚。矫枉过正的事情都做过,“打倒孔家店”什么什么的。人们在推翻一件事情的时候似乎总需要全盘否定之前的东西,似乎只有推翻才能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当时的一些思想和文字,现在看起来真像过时了一样,可正是那些文字和思想激励着一些人敢打破铁屋子,换个空气看看。
  
      现在我回头看到初中时候还特别喜欢的“激流三部曲”,其他的情节并不如当初那么感染我,只觉得作者有一腔热血,可正是这一腔热血就能给他勇气,让他得以不那么早就成为另一个“觉新”。对了,谈到觉新就能让我联想到韩子奇,同样是年轻时果敢的青年,都因着后来生活带来的或者自己扛起来的各种负担和舍不得,在抉择时总是举棋不定。这是那些人物的弱点,这是拿起来舍不得放下的心结。
  
      我不得不承认,跟有些人差不多,我更偏爱韩子奇和韩太太他们那辈发生的故事。韩太太的描写无疑是成功的。我们知道她珍视的不舍得丢掉的东西,我们知道她不得不那么做的理由。贾宝玉悲叹女儿为何总是从珍珠到鱼眼睛再到死珠子。现在觉得鱼眼睛死珠子也没什么不好。珍珠向往着美艳的花,真想在一片花园里徜徉。鱼眼睛养着花,浇水施肥杀虫子,还得对着摘花的小屁孩摆出一副阎王般的面孔。珍珠鄙夷鱼眼睛的俗不可耐,鱼眼睛感叹珍珠的不食人间烟火。可她们一个养花,一个赏花,还真是绝佳搭配!假如鱼眼睛也记得自己养花是为了赏花,那么鱼眼睛还真是觉不差于珍珠了!
  
      我也不得不承认,韩新月和楚雁潮的故事总让人看得那么不踏实且不真实,我更不知道梁冰玉的自信和自尊又是从何而来。就好似我听着信奉各类神明的人在讲着自己的信仰时,总有一种恐惧和不真实的感觉。可对我讲述的人又确确实实相信他们所说的,那些就是支撑着他们的东西!只能说,我并不靠那些东西支撑,所以我也羡慕有人能拥有一种说不上是梦境?是理想?还是信仰的东西在引着他们向前。
  
      无论看书还是看电影,总有些情节让人猜到,但这并不能阻挡我看下去的兴趣。像是别人饶有兴致地在讲笑话,虽然我早已听过,但我不能打断他,我要等一等,听他用他的语言和表情重新向我阐释这个笑话,我们一同分享,不会让我们中的任何一方觉得沮丧。脑袋里闪过许多个故事发展的结局,书本也常常向我证实我猜想的正确性,但作者跟我讲着,主人公跟我念叨着,我就听着看着,听他们哭着笑着把每一个细节讲给我听。也像是看过许多遍的钟爱的电影或小说,我知道结局,我什么都知道,我也愿意重新和主人公们再体验一回,品味那其中讲得出来讲不出来的情感。
  
      在有的年代,坏人和好人的描写通通都脸谱化,当我们今天能看到Titanic中卡尔的不亚于杰克对于露丝的爱,不得不说我们都“长大了”。只可惜,当“坏人”变得不脸谱化的同时,“好人”似乎不断地继续走向脸谱化的深渊。当我们看的更多,经历得更多的同时,我们自己把原来的幻想通通都摧毁,一步步在生活中找自己的安慰和后花园,不敢也不能相信完美。
  
      关于“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就是经典”的问题,很赞同。人类无论在哪个时代,总会有共同的思想和情感,可是,总得把有些东西扔给时代扔给历史吧,就像故事中的一些人在六十年代以及之后几十年所经历的东西。就像初出茅庐的韩子奇刚看到远古时人们做的粗糙的玉器一样,那些玉器稚嫩而粗糙,可却饱含着历史。
  
      书里有句话挺好,“千秋万代以后的子孙无论将怎样评论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也绝不要怀疑祖先们的虔诚之心”。经典当有两种,一种是跨越年代种族国际界限的人类共同拥有的东西,一种是专属某段历史长河的,专属于他们的难忘记忆。
  
  
  
      这是个好故事,真的。不过,谨慎起见,看过的书和电影都还是不要向人推荐了,“你喜不喜欢,你欣不欣赏,书都在那里”哈哈哈哈哈哈....若是有缘,若是哪天我真的一不小心推荐了,你和书的故事,也只能属于你们。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27 14:33 , Processed in 0.0420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