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迷可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穆斯林的葬礼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1#
发表于 2012-7-26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听的是广播剧版本的。很多小朋友恐怕没有这种概念了。夏日的正午,在房间里各种杂音的侵扰下,在蝉声的鼓噪中,那给声音坚定地娓娓道来。如同牵着你耳朵的一条线。于是韩子奇始终是个可怜的小徒弟模样,空袭的声音伴着亨利鲜艳的玫瑰,奇怪梁冰玉怎么后来变成中年妇女,而新月啊,新月啊,念重了就感觉会碎的名字,偏偏有个傻哥哥执着的保护着她。泥盘中一粒明珠格外的纤柔。
  几乎十年后才看了小说,知道了韩子奇看到了玉雕,眼里就有了光芒。于是这小说才不是饭桌上待客的菜,而变成了一块温润的玉,但中间太沉了。原来玉是双生花,玲珑的那个却总是沦落。原来那小男小女的爱情只能充当沉沉历史的注脚。原来新月,新月,念叨的人却时时在心惊肉跳。原来原来,最虔诚的人却守着个最大的骗局。
  又是十年后来说这小说,是说它,还是说自己呢?书的简介都说是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历史兴衰,可我还是在心里喊着新月,新月,那个玉雕一般温润,却是分量沉沉的新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2#
发表于 2012-7-26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穆斯林家庭与玉的不解情节,回族姑娘与汉族小伙历经世事变迁的爱情,一对缘于与玉的母女凄美的人生。
     开始读时,确实是在百无聊奈中开始的,因为书的名字,对我毫无吸引力。但是刚读到两回,便被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及其让人无限回味的文字所吸引,以至于一口气读完了大半本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3#
发表于 2012-7-26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正读到一半,总感觉有种不同于以往看过书的无形的主线吸引着我继续读下去,是穆斯林的信仰吸引着我继续着对这本书的阅读……
  
  韩子奇这个男人当的不干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4#
发表于 2012-7-26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总是感叹,读完的书啥也没留下,过一阵子甚至时间并不长,就把什么都忘记了。让自己慢下来,耐心些,写点什么,总归是把那些突突突乱冒的感觉摆平放好,也给自己在书中流逝的光阴打上个标记吧。
  
  所以这些话,权当是在说给自己听。
  
  回忆起来,跟这本书还有些渊源。
  
  在我还是一个高中生的时候,从别人的文章里读到了关于这本书的描绘,师生间纯净深挚的爱情、北大未名湖畔的徜徉,这样的意向就引我无限遐想,(由此看来那时候的我多文艺呀,囧)以至于如今仍依稀记得打动我的那句“楚雁潮悲怆的泪水”。
  
  那个在愿望里无限美化的暑假,现实却并不轻松,我也没有如约去读那本书。两年之后在往返福州与武昌的火车上,它为我打发了漫漫旅途里的不少时光。
  
  这一晃,就是四年,我从图书馆架上取下它。可是沉甸甸的书却再也唤不起当初的情感。依旧世事未谙,可我已没了当初的简单心情。
  
  新月和楚的爱情依然动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楚”这个年代的我们还没收到过电报吧,试想,异地生日时这样的简讯也会让人欢欣感动好久的。月夜我在你窗前悄悄听到你的琴声,奏的正是梁祝,这也很美的。我们要排莎士比亚,你演落难王子哈姆雷特,我扮美丽的奥菲利亚——嘿,会有故事吧。
  
  可是这样还不够。每一段爱情故事里面都会有动人心扉的桥段,可是一味的美呀真啊直让人觉得虚幻得像童话。不管现代社会里那么多现实的悲剧,我们仍然相信爱情,可还认为人性的复杂总会造出总总纠葛。美好的存在或许不需灌注太多善与爱的极致,像《安娜卡列丽娜》只叫那善恶美丑都搁在那里,然后让角色去斗争去选择,也不失为一种现实的诗意。
  
  经历了时代更迭世事变迁,韩子奇夫妇就不那么简单。从孤苦漂泊的孤儿到勤劳踏实的“玉器梁”家关门弟子,再到忍辱负重的汇远斋学徒,重振珍奇斋的老练商贾,到后来博雅舍的“玉王”,韩子奇的身份不断变化,应该历练得相当沉稳有谋了。可是这个有魄力在战火缤纷时闯荡海外的男人,面对家庭情感竟表现得十分懦弱。是因为他与玉儿的往事让他愧疚吗?他在家中仿佛总受妻子挟制。可是他不能试图理解妻子的想法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吗?不能拿出当初让玉器行扭转乾坤的魄力让这个家庭的日子好好过吗?表面看是韩太太的不开明在使坏,可作为家中的男主人,韩子奇对后面接连的悲剧的酿成不无责任。
  
  一本书,要跳出时代的局限性很难,尤其是在曾经政治紧张言论受限的中国。书里大部分笔触在歌颂与美化,却又流于形式化,有点像那个时期的口号。可是,相比如今顺应市场而生的书籍,霍达费那么多心血铸成的文字,还是有许多光芒的,不然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何以读到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5#
发表于 2012-7-26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老是感觉作者是把小说当报告文学写了,很是有些别扭。不过看得还是挺感动的,也有不是很理解的地方。
  
  先是从壁儿到韩太太人物形象的转变太突兀,有点难以接受,一个人的心就能冰凉的那么久吗,就能肆意干涉亲人的命运吗,那么虔诚向教都是白做样子,宗教并不能拯救人性。唉,大概是她没有文化的缘故吧,传统的思想也呼应了那个时代。
  
  韩子奇在家事里的窝囊我看得真窝火,虽然后来也理解了些,他也不容易。人的性格有多面性,在外叱咤风云,但在家里,尤其是那个年代,伦理道德的枷锁太沉重,加上个体人性的压抑,所以还是情有可原。他和梁冰玉的的爱情很突然,但是在那样战乱的情况下,每日遭受轰炸,生死未卜,又亲眼目睹了奥利佛的死,也不是那么不可以理解。不过他们的爱情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本身就是发育不良的,后来夭折也是在理的。冰玉,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是茫然的,任性的,冲动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过这就是人啊,背后的痛苦和辛酸只能自己咽。
  
  新月和雁潮塑造得太纯洁太理想化了,于是那些施加给他们各自的和共同的痛苦显得格外残忍,这也是能赚取我眼泪的原因吧。现实在纯洁和理想面前总是那么灰头土脸。虽然不是很相信雁潮那突然而至的爱情,但是那也是各种情感和爱交织而成的,罢了,那就算是爱情吧。这种高尚的爱情,和咱们今天平凡自私的小爱情是不可比的。四十多岁的楚雁潮依然在新月的墓前默默地拉着梁祝,这个生前未能满足的愿望一定是他的一大遗憾,怎能不让人泪湿满襟呢。
  
  还有姑妈,梁亦清,玉魔,天星,新月的几个同学,各式各样的人,他们的血和肉,他们的性格和命运都是让人叹息的。书里对玉的历史和玉匠的描述的确开眼,还给人们上了一堂穆斯林的入门课。虽然没有经典之作大家之作的风范,虽然那报告文学的味儿很浓,还是值得一看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6#
发表于 2012-7-26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无论从字数还是内容都是厚重的。楚老师在为新月试墓的章节里,我几次因为泪水而无法看清楚书上的铅字。是那样质朴的年代,那样纯粹的穆斯林、那样单纯的年纪,才有那样凄美的爱情。我爱的人啊:如果不能携子之手与子同老,请让我亲手为你一寸一寸抚摸过你将要长眠的地方!这种爱情在今天,真的鲜少了,而每个人的心里何尝不向住这样的感情呢。我总能听到某人在向某人哭诉,我对他有多好多好,而很少有人对自己说,他对我真的很好很好,强调自己付出的,与衡量自己得到的,永远无法平衡,这个速食、闪婚、电视交友的年代,我们纯真的爱情,如同霍达描述的这般美丽的爱情,似乎随着那个时代也一同去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7#
发表于 2012-7-26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刚开完这本书的,比起很多文艺青年来,差了太多了。 但是我看完了,我以为我是不爱看那些书的,那个年代的书。看评论,有人把它捧到天上,这是经典,必须看的,不看你就傻,你这辈子就白过了。有些人把它当烂泥,这个人物不够丰满,那个人物太矫情,这书太假了,你们都瞎眼了看这书。 我很容易被评论左右了心情,但是我想,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再不至于都是有心才会看得这本书,如果仅仅因为别人把这本书批得体无完肤就认为这本书不好,那未免显得太过幼稚了。 再好的作品也有人说渣,这才说明这个作品真实嘛,还tm的还没看到说哪个作品所有人都说好呢。 其实我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喜欢自己喜欢的,管别人那么多废话!很大胆很突破吗,这不是现在的精神吗,为什么梁冰玉表现出来便成了悲剧。读这书时我心是悲,为什么世上有这么多苦呢,笑笑,世界的真实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8#
发表于 2012-7-26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先听广播再看这本书的,当时我才十几岁第一次在广播中听到了这本书就觉得非常感人,竟然哭了.不愧是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一直到今天我还十分喜欢这本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9#
发表于 2012-7-26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在火车上看的这本书,记得那时在硬座上,旁边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夜晚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火车,很久没有看过那样的一本好书,以至于在那么拥挤喧嚣的车子我可以安静的看完。三个年代的爱情故事,或者是宿命,从开始到最后,即使拥有的再多,最后还是什么都无法带走。也许真的不该太执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0#
发表于 2012-7-26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那厚厚的一本书,今天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有大功告成的快感,也有意犹未尽的惆怅。小说中的故事总会结束的,但是一本好书却会在读者的心中停留很久很久,那种愤怒和伤感,感动和震撼,会萦绕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看着这个题目,就会让人心中有一些莫名的沉重感,葬礼,任何人听到这个词,都会变得严肃和伤感吧。而我,也是基于这种情绪,久久不肯翻动这本书。当我真正翻动这本书的时候,是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情去看的。但是,没看多久,故事的内容就让我喜出望外。在这本书中好几次提到玉的河流一直流着,会一直流下去,涓涓不断。而这本书在我心中,很多时候也像一条河流缓缓地流着,流淌过我的心田。那如诗如画的生动描述,仿佛把我带进了另一个世界,那里美丽,宁静,无拘无束。那里有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的一切的都是静静的,缓缓的,悄无声息地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如痴如醉。美,就是我对这个故事的第一印象。
  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它那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这个并不算短的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三代人的生活。那是特殊的一类人,他们是回回,是穆斯林,他们信仰着真主安拉。在此之前,我对这一类人不甚了解,仅仅是知道回族的人不吃猪肉,在地理书上学到穆斯林的一点点资料而已。我一直以为,穆斯林应该大多是阿拉伯那边的人,没想到它在中国也有这么多人。可是这个多是相对而言,在中国十三亿人口中,他们也算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对于这个教的了解,我们这些外人并不深刻。我只能说,它作为第二个大教,能够一直存在到今日,必定有它存在的价值,也应该被尊重。这不是我能讨论的话题,来说说故事吧。
  最吸引我的,自然是那个悲伤的爱情故事。纯洁善良,美丽坚强的新月和博学多才,风度翩翩的老师楚雁潮那一段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结果的恋情。他们之间不仅有师生身份的阻隔,教门民族的阻隔,更有死神把他们越拉越远。他们爱着,深深地爱着,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宁静而安详,也像波澜壮阔的大海,激烈而伟大。尴尬的相识,渐渐相近的心,共同的理想与追求,突入而来的风暴,相依相守,不离不弃,就在那令人如痴如醉的音乐中,那真挚纯朴的告白,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再也不能分开。两个同样优秀的人就这样倾心相许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我想起了金庸笔下的杨过和小龙女,同是师徒,同样遭到了许多的阻挠和磨难,可是最终还是冲破重重的阻隔,幸福地在一起了。我多么希望他们也能有这般团圆的结局,可是新月始终无法像小龙女那般,生在那个传奇的武林,中了毒掉下山崖也可以大难不死,最终等到自己朝思暮想的过儿。他们只是平凡的人,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新月还是死了。甚至楚雁潮连她生前最后一面都无法见到,连她生前最后的心愿都无法达成。新月就在等待黎明时,却渐渐失去了光明,失去了她年轻美丽的生命,黎明已至,可是她却永远看不见了。人世间的一切喧嚣与纷扰,爱恨与情仇,都再也与她无关了。她还有那么多的梦想,那么多的愿望,却只能随着她的死亡一起无声无息地消逝了。为什么上天是如此不公?楚雁潮悲痛欲绝地亲吻着永远沉睡着的新月,为她“试坑”,为她立碑,不舍与她分开,却再无法将她唤醒,就这样天人永隔了!无论有多少人惋惜,多少人来参加她的葬礼,在也无法将她唤醒,她将永远永远在沉睡在地底。但是爱情不会消失,它会永存在活着的人的心中,永远的传颂下去,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一样,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这个故事中,每个人几乎都受着爱情的折磨:韩子奇无法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冰玉,君璧被爱人背叛;天星毫不知情地被母亲从中破坏,娶了自己不爱的人;淑彦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却遇到了一个冷冰冰的丈夫;而新月和楚雁潮在新月生前遭到韩太太无情的阻挠,不久又天人永隔。命运捉弄着一个又一个可怜的人,让他们相遇却错过,相爱却要别离,这实在是个太过复杂的世界,有太多太多的理由把两个相爱的人分开,这真是一件悲伤无奈的事情。但是,书中也有希望在,有获得了爱情的快乐的人,一直到死。奥立佛一直那般深爱着冰月,一直默默地守候在他身边,就算被拒绝也不曾改变过。甚至在他死亡的时候也捧着他为心上人准备的鲜红的玫瑰花和那并不好吃的栗子。他永远地离开了,却是带着希望和满足死去的,因为他已经用尽全力为他心爱的人带来了她的需要,他死也无憾了。战争是无情的,它的摧毁力也是巨大的,顷刻间就让一切生命都化为乌有,但是人是有情的,真正的坚定的感情是任何灾难都无法摧毁的,战争不行,地震不行,洪水不行,一切的一切都不行。它是永生的,带给人动力,带给人快乐与幸福,这才是这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任何的珍宝也无法换的。
  我只希望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能明白这一点,不要再在两个相爱的人之间摆那么多的障碍,那太残忍!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14:48 , Processed in 0.0451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