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迷可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穆斯林的葬礼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1#
发表于 2012-7-26 14:11:0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些评论,有些同学把这书当言情看了,有点可惜。
  同意《那个时代的书》中LZ所说的,《穆斯林的葬礼》有许多拘囿于时代的鲜明特征,比如文中大部分角色,情感上都似乎过于丰富和脆弱,比如新月,姑妈,让我们这些在充斥着物欲和欺诈的环境中浸淫着的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是矫情,虚伪。
  其实,大可不必吧。
  很多东西,不能因为你没见过,就说它是虚妄。
  当我看到文章最后部分时,我动容了,为新月的陨灭,为楚雁潮之爱的深挚,为韩子奇空空如也的一生和他临终之前的惶惑,涕泪交织。
  感动了,感怀了,读书的过程中掩卷深思了,在我看来,这就是好书。
  但细细想来,这书中还是有一些地方,让我觉得如鲠在喉的。
  在我看来,本文突兀之处有二:一是韩子奇人格的前后不统一,很难想象一个在少年青年时期那么有魄力、慧眼如炬的男人,到年老之时会变得那么腐朽不堪,懦弱无能,从一个新锐的激进派,成了一个和他师傅梁玉清一样固守陈腐的老家伙。关于他的性格转变(其抛弃妻子去伦敦是性格转型的开始),作者也欠缺有力的交代;二是梁冰玉和韩子奇的爱情萌生的过程,雕琢的痕迹太重了,虽然作者确有试着从梁冰玉和韩子奇的心理层面加以解释和分析,但是实在没有信服力,太苍白了,偏偏这是文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冲突,令人失望。
  刨除这两个不足之处以外,我认为梁新月这个主角,是失败的,就如一个肩膀太瘦的仕女,扛不起作者宏大的构架。
  她美好,却软弱无力:因身体不好,所以无力抗争病魔;因心智不够坚强,所以无力抗争命运,她有理想,却没有锐意进取之,大部分时候都是随命运的浮波而流,流到哪里算哪里。当然新月读书是很用功好胜的,私以为这个不算锐意进取,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读书时,也很用功,也很好胜,但这不能改变我们是不健全教育体制的牺牲品的事实,正因为如此,看见新月那么卖力的想要和同学争第一,我能难产生认同感。
  在我看来,小说中的新月,只是一个苍白的承受者的角色,这还不算悲剧,悲剧的是,并且,她最后没能承受住,挂了……
  这样的女主,令人感觉非常无力。
  整个故事,几乎可以看做是一部新月的陨落史。提到新月,就不得不提到文中的最大BOSS,相对反角,梁君璧。除了历史和战争这样的少数不可抗力以外,这个女人,几乎是推动本文故事前行的唯一动力: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韩子奇一生的兴衰荣辱,奇珍斋的繁盛落败,都紧紧地栓在了这个俗世的女儿、虔诚的回回身上……
  新月和梁君璧的关系,在我看来,也是本文的一大硬伤,而新月的人格缺陷更加硬化了这一硬伤。。
  从故事进程来看,梁君璧也是导致新月一生最终悲剧化的关键人物。新月发病,是因为父亲韩子奇跌伤,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韩子奇包扎包扎就出院了,啥事没有,作为主角的新月却由此病倒了,这一倒,便为她此后的悲剧人生埋下了种子。我们不禁要问,新月怎么就倒了?她的病倒,有什么潜在的意义?和文中其他情节有什么关联?通过卢医生,我们惊愕地发现,没有关联!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新月要病!不病就没有作者着重渲染的穆斯林葬礼了,也就没有这本书了!我们懊恼的看到,连作者都解释不清楚她得病的原因,她只是打太极一般,把罪因推给了梁君璧,因为从她身上,我们的新月感受不到母爱,郁结于心,然后,她心脏病了!
  接下来,新月病情不断加重,而每一次加重,无不是因为梁君璧,梁君璧率先告诉她心脏病的真相,令慈爱的卢大夫也在心中惊愕“这是什么样的母亲啊?”;然后,梁君璧给儿子大办喜事,竭尽全力,在此之前,她为了把儿子的婚事办得风光奢靡,弥补自己的缺憾,不惜以新月上学为条件,要挟韩子奇卖掉一块他视若心头肉的玉(也是因为这件破事,韩子奇心神恍惚中跌伤,并直接导致新月的首次病发)。婚礼完事后,梁君璧号称“托靠主!这桩喜事儿总算办得圆圆满满,我这心事就全没了”,这样有口无心的一句话,新月听后大感受伤,开始头疼脑热,再次住院!这一次,因手术的可能性被断绝,新月生的希望直接被切断了。我在读这段时,一面痛恨梁君璧的无情,一面恨铁不成钢的想:新月,你太脆了……不由畅想一下新月如此脆弱的原因:新月的父亲,哥哥,姑妈,他们都在都说你苦,一提到新月这孩子,就泪水涟涟,嘴唇翕动,透露给读者的信息只有一条:“新月苦啊,苦啊,苦啊!我们新月,从小就苦!”基于作者的多次渲染,我一直以为新月是多苦哈哈的一个孩子呢,直把小说翻到尾,我才失望地发现,新月比我周围很多人都幸福很多!新月的苦,充其量只是缺乏母爱而已!
  缺乏母爱,严重吗?严重!但有那么严重吗?没有!这世界上缺乏母爱的人不在少数,没爹没妈的也多的是,大家都活的好好的,有几个人郁结于心,心脏生病,然后一路狂奔到死神怀里的?怪只怪,新月太童话,太梦幻了,经不起轻轻一碰!新月在梁君璧身上找不到的爱,周围的那么多人,给予她的那么多的爱,她看不见,感受不到么?整本小说中,稍微重要点的人物,除了梁君璧,谁不爱她??这么多无条件的关怀,都不够让她的痛苦稍稍减轻的么?
  何况,梁君璧对新月,真的跟王后对白雪公主般恶毒么?她也做了一个代理妈妈能做的吧?虽然不能打100分,但勉强也算及格吧?她对新月,也不是见天儿板着脸吧?也没有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程度吧?她只是没办法掏心窝子地、真正地对新月好而已!
  梁君璧为什么对新月爱无能?她最初出场之时,不也是烈女一枚,敢爱敢恨吗?她虽然对妹妹梁冰玉勾搭自己老公的行径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但当真的和阔别多年的妹妹见了面,她不是把嫌隙都抛在脑后,“奔下石阶,抱住了向她走来的梁冰玉,捶打着她的肩背,‘玉儿,玉儿,我苦命的妹妹!你当初不该走,不该走啊!’”么?有几个人看到这样的场景,能不动容?她对梁冰玉翻脸,无非是因为这个妹妹,根本不知廉耻,不知悔过,不说人话!(不同意此观点的同学,你们是圣父圣母,我orz你们,你们可以清高地飘过了)这样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怎么偏偏对新月,就一直好不起来的呢?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对梁君璧来说,每日所见,周围这些人都拼了命似的对新月好:韩子奇的父爱,楚雁潮的恋人之爱,这两者自不必多说,天星的兄长之爱纯粹得令人嫉妒,淑彦的同学之爱也纯净得叫人动容,甚至连姑妈,做好了吃食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让新月赶快品尝,连等天星下班都耐心有限。可能正因为如此,再加上多年前妹妹恬不知耻的行为和言语给她造成的伤害,梁君璧才会产生逆反和抗拒心理,对新月不“那么”好吧!
  诚然,冷漠,是一种罪,但只有对新月这样特别敏感的人来说,才是不可赦之罪!而新月在那么多人的无条件的宠爱中长大,自小到大一帆风顺,不敏感才怪!从这点来看,新月之死,又是必然的了。
  文章行至高潮,梁君璧因为楚雁潮吃了她给儿子做的一道“辣子炒笋鸡”大为不快,并由此开始动了赶走楚雁潮的念头,直接导致了新月病势无可挽回的加重,令人心中发堵的是,尽管梁君璧试图说服楚雁潮时,仍是大义凛然地以宗教做幌子,但在“辣子炒笋鸡”被吃掉之前,作者可是只字没提她的这种想法啊,这可真是“一盘辣子炒笋鸡”引起的血案,彻彻底底的无妄之灾!我真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么不遗余力地把梁君璧塑造得这么狭隘可恨……
  总而言之,梁君璧打击一次新月就衰败一次,阻挠一次新月的病情就加重一次,一切都是因为梁君璧!在读者看来,梁君璧哪里是母亲,简直是母狼!甚至到最后,是因为父亲瞒不住了,告知了她所有真相,这一下,她孱弱的心脏负荷达到极限,回光返照了一下,然后直接见主了,超悲壮,超凄美!
  但是,但是!我不禁想问,这样的安排,除了置新月于死地,让最后“穆斯林的葬礼”得以顺利进行,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吗?不知道作者想通过新月这个人表现出些什么,一个真善美的可爱少女,被她的非生母一步步逼到绝境,最终死于梁君璧这个摧花辣手,这就是主题吗?
  那么说,要讨伐梁君璧这个冷漠到近乎恶毒的妇人?可是,可是,梁君璧可是全文中最虔诚的教徒啊!在这个处处渲染回回族信仰的小说中,结合梁君璧多处动用“回回”这张王牌的事实,我不禁困惑了,难道作者想说的是“多少罪恶,假宗教之名而行之!”??
  是,梁君璧该死!因为她当年不能容人!她如果有点眼力见,就应该痛快地给老公和妹妹的真爱让位,放下多年前夫妻的结发情深,忘了十多年的艰难守候,尊重妹妹梁冰玉的独立人格,将自己的立场和苦楚全部忘掉,自动自觉地带着儿子天星滚蛋,新月就不会没有妈妈了!……
  我真不知道,如果真按这个套路发展,梁冰玉坚持到了自己的爱,在《穆斯林的婚宴》上,读者又该怎样的痛骂梁冰玉不知廉耻了!
  梁冰玉的最终离去,是因为她不能留下。她如果留下,在道德立场上就站不住脚,她的要求太高,已不是国人代表韩子奇所能满足的了。而她又经不住韩子奇的苦苦央求,狠心留下了新月。这样一来,遭受沉痛背叛的梁君璧不得不日日面对妹妹留下的疮疤,而她对于新月的冷漠,就几乎已经成为必然。新月从小生活在众星捧月的氛围里,被培植成一株娇嫩的玻璃花,一旦面对这样沉重的身世,她也就不可避免的要成为悲剧人物,这场穆斯林的葬礼,多年前就已由命运(亦即作者)挖好了墓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2#
发表于 2012-7-26 14:11:09 | 只看该作者
  清楚地记得这本书是我刚读初中的时候从学校图书馆借阅的。当时是冲着它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写的小说而看的,纯粹是为了“拓展阅读”。
  
  看豆瓣里一位网友对此书的评价是“矫情”,我部分同意这位朋友的观点。确实纯粹从爱情故事角度而言,《穆斯林的葬礼》和琼瑶的《窗外》没啥区别,同样赚过我少女时代一把辛酸泪(话说我最近写评的几本书都赚过我不少眼泪- -)。
  
  但《穆斯林的葬礼》不仅仅讲述了两代人的爱情悲剧(都算是悲剧吧),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比如玉,比如书中人物的伊斯兰信仰。我觉得一本小说的好坏不能光看人物的性格,情节的曲折或新颖程度,还应当关注许多其他亮点。从这点来看,《穆斯林的葬礼》也不算辱没了茅盾文学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3#
发表于 2012-7-26 14:11:09 | 只看该作者
  穆斯林的葬礼,原来蕴藏着一个如此的故事,越到后面情节越跌宕起伏,新月应该是幸福的死去的,虽然她没能见到爱人的最后一面,但是至少从小压抑在心里的情感在死前得到了解答,而且此生遇一真爱,也无悔了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4#
发表于 2012-7-26 14:11:0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高一时,借朋友的一本书,至今这本书,我还没有换
  莫斯林的葬礼,第一次看到书名是,藏猜想,它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
  民族,亲情,还是单纯的葬礼
  这本书给了我惊艳,爱情,亲情,伦理,民族,国宝,战争。。。
  小小的一本书,带来了我极大的振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5#
发表于 2012-7-26 14:11:0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听的是广播剧版本的。很多小朋友恐怕没有这种概念了。夏日的正午,在房间里各种杂音的侵扰下,在蝉声的鼓噪中,那给声音坚定地娓娓道来。如同牵着你耳朵的一条线。于是韩子奇始终是个可怜的小徒弟模样,空袭的声音伴着亨利鲜艳的玫瑰,奇怪梁冰玉怎么后来变成中年妇女,而新月啊,新月啊,念重了就感觉会碎的名字,偏偏有个傻哥哥执着的保护着她。泥盘中一粒明珠格外的纤柔。
  几乎十年后才看了小说,知道了韩子奇看到了玉雕,眼里就有了光芒。于是这小说才不是饭桌上待客的菜,而变成了一块温润的玉,但中间太沉了。原来玉是双生花,玲珑的那个却总是沦落。原来那小男小女的爱情只能充当沉沉历史的注脚。原来新月,新月,念叨的人却时时在心惊肉跳。原来原来,最虔诚的人却守着个最大的骗局。
  又是十年后来说这小说,是说它,还是说自己呢?书的简介都说是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历史兴衰,可我还是在心里喊着新月,新月,那个玉雕一般温润,却是分量沉沉的新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6#
发表于 2012-7-26 14:11:09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穆斯林家庭与玉的不解情节,回族姑娘与汉族小伙历经世事变迁的爱情,一对缘于与玉的母女凄美的人生。
     开始读时,确实是在百无聊奈中开始的,因为书的名字,对我毫无吸引力。但是刚读到两回,便被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及其让人无限回味的文字所吸引,以至于一口气读完了大半本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7#
发表于 2012-7-26 14:11:09 | 只看该作者
  正读到一半,总感觉有种不同于以往看过书的无形的主线吸引着我继续读下去,是穆斯林的信仰吸引着我继续着对这本书的阅读……
  
  韩子奇这个男人当的不干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8#
发表于 2012-7-26 14:11:0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总是感叹,读完的书啥也没留下,过一阵子甚至时间并不长,就把什么都忘记了。让自己慢下来,耐心些,写点什么,总归是把那些突突突乱冒的感觉摆平放好,也给自己在书中流逝的光阴打上个标记吧。
  
  所以这些话,权当是在说给自己听。
  
  回忆起来,跟这本书还有些渊源。
  
  在我还是一个高中生的时候,从别人的文章里读到了关于这本书的描绘,师生间纯净深挚的爱情、北大未名湖畔的徜徉,这样的意向就引我无限遐想,(由此看来那时候的我多文艺呀,囧)以至于如今仍依稀记得打动我的那句“楚雁潮悲怆的泪水”。
  
  那个在愿望里无限美化的暑假,现实却并不轻松,我也没有如约去读那本书。两年之后在往返福州与武昌的火车上,它为我打发了漫漫旅途里的不少时光。
  
  这一晃,就是四年,我从图书馆架上取下它。可是沉甸甸的书却再也唤不起当初的情感。依旧世事未谙,可我已没了当初的简单心情。
  
  新月和楚的爱情依然动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楚”这个年代的我们还没收到过电报吧,试想,异地生日时这样的简讯也会让人欢欣感动好久的。月夜我在你窗前悄悄听到你的琴声,奏的正是梁祝,这也很美的。我们要排莎士比亚,你演落难王子哈姆雷特,我扮美丽的奥菲利亚——嘿,会有故事吧。
  
  可是这样还不够。每一段爱情故事里面都会有动人心扉的桥段,可是一味的美呀真啊直让人觉得虚幻得像童话。不管现代社会里那么多现实的悲剧,我们仍然相信爱情,可还认为人性的复杂总会造出总总纠葛。美好的存在或许不需灌注太多善与爱的极致,像《安娜卡列丽娜》只叫那善恶美丑都搁在那里,然后让角色去斗争去选择,也不失为一种现实的诗意。
  
  经历了时代更迭世事变迁,韩子奇夫妇就不那么简单。从孤苦漂泊的孤儿到勤劳踏实的“玉器梁”家关门弟子,再到忍辱负重的汇远斋学徒,重振珍奇斋的老练商贾,到后来博雅舍的“玉王”,韩子奇的身份不断变化,应该历练得相当沉稳有谋了。可是这个有魄力在战火缤纷时闯荡海外的男人,面对家庭情感竟表现得十分懦弱。是因为他与玉儿的往事让他愧疚吗?他在家中仿佛总受妻子挟制。可是他不能试图理解妻子的想法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吗?不能拿出当初让玉器行扭转乾坤的魄力让这个家庭的日子好好过吗?表面看是韩太太的不开明在使坏,可作为家中的男主人,韩子奇对后面接连的悲剧的酿成不无责任。
  
  一本书,要跳出时代的局限性很难,尤其是在曾经政治紧张言论受限的中国。书里大部分笔触在歌颂与美化,却又流于形式化,有点像那个时期的口号。可是,相比如今顺应市场而生的书籍,霍达费那么多心血铸成的文字,还是有许多光芒的,不然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何以读到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9#
发表于 2012-7-26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正是高三时,我拿着MP4躺在被窝里看完了这本书,之后对我的触动很大,韩新月这个漂亮的姑娘,正是人如其名.看到最后便是不断的死人,很是心疼...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0#
发表于 2012-7-26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回-穆斯林,一个陌生的教徒,有着他们特有的教义、教规。为这,他们有信仰、有希望、更有不可逾越的种族鸿沟(也不知道在现代社会还有那么戒严么)。读到新月在北大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美好而时光,我是多么的羡慕又喜欢她呀。可幸福是这么的短暂,生命是如此的短暂,让爱情也成了一种海市蜃楼。内心的“苦”导致新月在大一就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瓣膜心脏病,羽翼丰满的鸟儿在即将展翅高飞时折断翅膀。三代人的纠葛,有对玉的极度痴迷、婚姻与爱情的距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到新中国成立的大背景下,作者塑造了一个家族、一个教族还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新月在晚期的一切都让我感动,甚至泪如泉涌。我相信这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待续……)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16:31 , Processed in 0.0517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