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苦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当代文化史中,《文化苦旅》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余秋雨现象”始终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文化苦旅》甫一出版,即掀起了少见的阅读热潮,尤其是考虑到出版的年代——92年是一个文学已经失去社会普遍关注的年代,这一现象更是耐人寻味。现在看来,这现象背后其实正是一种社会症结的反映。经历了某个特殊年份之后,政治的话题已经从公共生活中隐退,经济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主角,但这一主角无法独自担纲完成演出,需要一个配角的落力配合,而这个配角正是“文化”这个千面佳人。于是《文化苦旅》适时地出现了。“文化”二字既是政治缺席之后的某种代偿,也是大众完成对于历史与现实的弥合的一种强力胶。所以当时将余秋雨式的散文写作命名为所谓“大文化”,这个“大”字正是一种补偿的机制的体现。通过写作,将个体的人重新安放到历史之中,只不过这历史被抽去了现实的政治维度,而只剩下想象的文化维度。
  但是从写作中被抹去的亡灵仍然固执地要回来讨回它的公道,只不过,这亡灵是来自于另一个更加久远的文革年代。正是围绕着余秋雨在文革中的经历和作为,大众对他进行了质疑。这是余秋雨自身现实中抹不去的创伤,是他怎样努力也洗不去的一个原罪的印记。吊诡的是,整个民族可以把那个年代命名为“一场噩梦”,但却要求余秋雨为自己在“噩梦”中的行为负起现实的个人责任。如果说余秋雨在这一场演出中呈现出了典型的双重人格,那么这首先是因为演出的导演与观众本身已经精神分裂。
  在这一场闹剧中,余秋雨如同身怀才艺的青楼女子幻想着痴情书生为她赎身,然而书生在欣赏完她的才艺表演之后却要求她证明自己的清白,无法自证清白的她索性跑到大户人家给老爷当了个填房——回归主流政治阶层怀抱,反正老爷不会要求她证明自己清白——她不清不白的历史中也有他的一腿。当然顺便地,她也就接受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全部训诫。
  今天的文艺青年当然已经视余秋雨如“死狗”,一个年老色衰的过气青楼头牌既得不到大众对她的尊重,也唤不起大众与她调情的欲望。然而,这个文化与经济配合无间地跳着优雅的小狐步舞的时代却正是由他开启。只不过,行囊中《旅行的艺术》取代了《文化苦旅》,足迹所至从中国走向全球,而所谓的“苦”从余秋雨文章中的多少还有一些历史现实的感喟变成了纯粹的个人的感伤。
  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时代仍未结束。
  
  2011/10/7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一早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其中有篇《上海人》,洋洋洒洒八大节,除了讲徐光启那段很有普及文化的意义外,其他的,MS华丽词藻深邃思想的背后,却看的让人脊背发凉、郁郁寡欢,在那又大又高的视觉角度里,明着暗着的讽刺了上海一翻。以现在的眼光看二十年前的这篇文章,狭隘,偏见还有傲慢,他给上海人贴的标签也无不映衬在他的在世界里。感觉余大师在此文里狠狠的左右扇着自己的两个脸颊YY在无限美好的文化底蕴、历史积淀里指点着手中的江山,大喊,快哉,痛哉,唯我大师哉!!!这算是我见过的最早的一篇写的最有水平的地域文,套用现今的一句时髦话:上海人躺着也中枪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知道这本书还是托了那篇道士塔,最终拿起这本书带回家是冲着上海人去的,说实话,动机有点不好,想看看骂人怎么不带脏字,看过了之后有点心虚,想了好多。这本书我是慢慢看的,每天最多两篇,实在想看再加一篇,看多了就消化不了了,只觉得这条道路艰辛迷惑,不愧为文化苦旅,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数目最后几篇比较杂的文章,有时候看的甚至十分酸楚,这对二十几岁的我来说还是很不容易的。闲下来看了看自己写的读书笔记,似乎我很少针对书里的内容说些什么,更多的我喜欢记录读书时自己的状态,我喜欢这种感触颇多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是从侦探小说里感觉不到的,于是就习惯了一本侦探小说一本其他书籍,这种交错的感觉我还想趁自己有时间多感受几年,也许那个时候我就能真正写几句自己的东西出来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有欲望,就想获得,没获得,就痛苦,一痛苦,就烦躁。欲望这事儿可真烦心,叫小朋友们痛苦着呢,觉得人生怎么这么纠结。小朋友开始思考人生了,几个失眠的晚上,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爸不是李刚啊。小朋友们不明白了,困惑了,需要人生导师了,要喝点心灵鸡汤了,几大碗的,灌死自个儿再说。人生导师们一脸文化,犀利的指出,你是你爸生的,你不姓李,你爸最多只能是王刚或者人是铁饭是钢。小朋友顿悟了,以为真理在握了,小朋友也没别的本事,就能感悟人生,感悟多着呢,完事还得接着过人生,这不是给导师们害的麽。不仅仅感悟,小朋友还爱瞎写写,后来听人说这叫文学,文学还有个什么澡堂殿堂,小朋友不关心这个,小朋友只想靠这个卖钱,胡说一气,还有人拍拍马屁,小朋友得瑟了,成大师了,一步一个文化了。眼瞅着其他人搁那儿嘲笑文化呢,小朋友觉着不对了,坏事儿了,赶紧鄙视着文化,傻逼才有文化,不反文化哪来什么文化,反完文化,小朋友觉着自己倍儿有文化。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18bcdd0100ubzp.html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文化苦旅》在92年出版,至今再版若干次。
          至今读过秋雨先生的两本书,一本是《文化苦旅》,另一本是《千年一叹》。一部东方,一部西方,中间横亘着璀璨文明,而如今它们的一大部分寥落残破,不免令人心痛扼腕。《文化苦旅》读了两回,小学毕业一次,刚上高中时候重读。那时候秋雨先生被炒烂了,而此君的其他作品诸如《山居笔记》、《霜冷长河》之流的确也惟书名可阅,内容实在难以恭维。
          不管怎样,《文化苦旅》是本好书。至少在它诞生的年代是,作为文化启蒙读物也是。
          92年是不安分的。不管是中国还是海外,时局暧昧,欲说还休。至于文艺界,动荡的余音还在继续。其实,89年初海子卧轨后,属于诗歌、摇滚、酒的黄金时代在市场经济蠢蠢欲动的打夯声中就已经踉踉跄跄地走到了尽头。中国白色骑士的岁月渐渐恍惚,处处都显得乏力。此时,对中国文化的追问追求走到低谷,人人下海经商,若不是学院人士鲜有再读书写诗的。而后来的所谓成功人士也羞于谈及意气风发时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写诗的情形了。这个时候的文化确是苦的,再者,文化本就沉重,沉重得让人透不过气,更何况碰上文化求索的低潮期。“苦旅”一词,恰如其分——“苦旅”的是文化是文物是遥远的并不遥远的历史,归根到底,最终苦的还是人。
          封面带着古旧的质感,打开目录,文题简约,配以有些泛黄的纸张,薄薄一册在手却平添一份厚重。秋雨先生彼时当是年轻,又担着些古文人的潇洒与忧思,才跑遍这许多地方,引经据典,对大漠孤烟而恸哭,临苏杭古镇方有莼鲈之思。洋洋洒洒间,哪有所谓矫情,对着景了,时候到了,情感便止不住得淌出来,才多少有了苦味儿。
          翻阅整部散文集,记物记景,追问历史的为多,记人少却也入木三分。新课标的初中语文课本节选了《信客》中的片段,当时以普世的道德标准总结了“作者通过对信客的描写表达了……”;“信客具有如何如何的品质”云云。后来再读此文时总觉叙述过于累赘,转念细想,如自己写作这般题材,也难免会落入赘述的俗套。秋雨不加溢美之词,平淡间只是娓娓道来一个并不古远的故事,算是听说,算是散记,也使人明白在中国大地上,可以幻化出许多如信客般的倒影,当可抿嘴微笑了。
          我常常想起帕慕克伊斯坦布尔式的“呼愁”,事实上,这般的“呼愁”又岂是帝国日暮时才独有的呢?那些历史钩沉留下的古物器皿,优雅、经典,烙上一圈一圈难以辨识的象形文字,以生死荣辱为脚注流落到了有些微醺的时光里。小老百姓的字典里大抵是没有“文化”这个词的,但有“故事”。然而,纵使是喜剧也脱胎于悲情,于是,故事总是苦涩,苦到渗出了甜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
  
                                         读《文化苦旅》有感
  
    每每拿到一本书,总习惯低吟书名,一遍又一遍。文化苦旅?四个不难的字,却组成出历史的凝重感,旅者文人的苍凉感。一直认为旅行是最愉悦的事,我们会在旅行中抛开喧嚣的人世,躲在自然的身后欢愉。余老师却让我懂得了旅行是苦的,但这种苦,我甘之如饴。
  
    开篇我便见到了那个畏畏缩缩的王园箓,那个敦煌石窟的罪人。正如余秋雨说的,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让他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都会觉得无聊。那么敦煌的委屈,国人的耻辱,我们又该找谁讨要?那些买走文书经卷的外国人,还是腐败的王朝?如今我们面对敦煌那几个被刷白的洞壁,对着惨白的怪像,我想我的脑海除了惨白,或许还是惨白。中国的专家只能专研敦煌文献,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用研究证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文化苦旅》开篇便让我们直视耻辱,这些文字如同枷锁让我们
  
  停留,没有逃避,更不容藏匿, 我们只能在自然中一次次感受苦痛,在旅行中追求灵魂的释放。
  
  走过了敦煌、莫高窟,踏上了阳关雪,在沙原中感受老尼的孤守,于柳祠中拜访柳宗元。柳宗元,这个古代文人的代表。一直觉得古代的文人有点迂腐,放着纯粹的文人不做,偏偏要在仕途上创出一番丰功伟绩。但后来我渐渐明白,古代文人与仕途不可分,所以他们是悲哀的,也是落寞的。当仕途无望,或许是文人升华的关键。柳宗元被贬柳州,把那个地狱一般的地方营筑成一个可人的小天地,这样多好。在柳侯祠排排的石碑中,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程。正如余老师所说:静一点就好。就让文人们有一块净地,凝入心灵,蔚成方圆。
  
     在白莲洞里,我看到了3万年的曾经。脑海中是猛兽与前辈们的争夺,一次又一次,直到站起来的是人不是兽。我不知道如果没有余老师写下的《文化苦旅》,我是否还能领略如此场景。很喜欢里面的一段话:“武陵不是天国,但在武陵的痛苦中,我会想起天国,但在这里,我只会遗忘。忘记了我自己,忘记了身家,忘记了天国,这里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权利。”幸福来得太过容易,太过随便,终究不是自己的生活。我们需要苦,需要磨难来证明我们的追求,我们的存在。当我们的安逸,我们的慵懒使我们忘记了所有,那时的自己才是最可悲的。
  
      穿过了三峡,游历了江南小镇,西湖一梦,我们的脚步还有多远?在《文化苦旅》中,最让我动容的应该是那篇《风雨天一阁》。余老师进天一阁,艰难之艰难,仿佛是天帝主持下举行的一个狑厉的仪式。于我而言,天一阁是神圣的。它是藏书阁,是那个时代的奇迹,它是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余老师这一句虔诚的自问,让我心情沉重而又宁静。如果是我站在那,我又能以什么身份出现?或者我又怎么能接上天一阁的期盼,怎么能直视前辈们留下的财富?我只能在老师的书中找寻答案,或许等我明白时,我会站在天一阁的面前,久久,久久的凝视。
  
      读完全书,身心具惫,是真的读到了苦。旅行之苦,文人之苦,而我却享受着这种感觉。苦,才真实:苦,才深思。我愿苦下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高中看这本书时,向往着作者笔下巴塞罗那的流浪者大街,向往着卢塞恩的天鹅湖,巴黎的卢浮。。。。后来的后来,梦想不经意的一一实现。而当我坐在实习的办公室,看着阿尔卑斯梦幻般的景色时,脑中浮现的却是小时候在外婆家,油菜花田刺眼的阳光,和肆意奔跑的笑脸。那时,我对自己说,“记住自己是谁,记住自己为什么而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很想读的一本书,最近抽空读了,因为一些事情,对余大师滋生了一些负面印象,读的时候还提防这种倾向的侵扰。余秋雨驾驭文字的能力还是很不错,但常常提到文人的悲情处,颇有怨妇的风范,异常的矫情造作,不容易接受。至于文化是什么,它的边界在哪里?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的答案,如果理解文化是对一些古人古迹的追捧和厮守,似乎过于狭义和无聊,如果关注文化对族群性格的烙印,大概更有趣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看《文化苦旅》的过程,就是让作者的笔触带领我们游历大半个中国的过程,我们会不禁在字里行间探寻那些带着厚重历史风味的意象:象征微妙的牌坊,悠久深沉的庙宇,风雨坎坷的天一阁,玄秘圣洁的莫高窟,秀美娇艳的江南,盛衰无常的黄河文明……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因为它涵盖了太多、承受了太多,让我们“疲惫却不堪憔悴”。而疲惫过后,我们却只能用脆弱的心,去承接几千年历史的委屈、痛苦与无奈。
  
       因此,心累。
    
       而正如余秋雨所说,“文化苦旅”,苦的不是身,是心。心累,身自然也就跟着受累。不怕累的余秋雨仿佛徐霞客,足迹遍布神州大地;但,他的精神境界却早已超越这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作者用遒劲有力的笔法与大气中略带怅惘的哲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场景:从漠漠黄沙中的道士塔,到荒漠里的尼庵,再到漫步着信客足迹的江南小村。作者用其独特的观察力与洞悉力去考察、去深思华夏古老民族文化的深层底蕴,尽管有时收获的不过是些许的惆怅。
  
      然而,初读《文化苦旅》,我感受到的不止是这些。我更震惊于他的言论     ——那些充斥于书中的大量空泛夸张的呼吁、哀嚎、自怜、慷慨陈词。而尤其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定论的语气及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总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不忿:好个余秋雨,竟敢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根基脉络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
  
       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服膺于他的敏锐,他的精确。他写上海人:“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大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淡、吝啬、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世俗气……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外地人心目中的上海人。”他写范钦:“这种人必得长期为官,有足够的资财可以搜集书籍;这种人为官又最好各地迁移,使他们有可能搜集到散落四处的版本;这种人必须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对各种书籍的价值有迅捷的敏感;这种人必须有清晰的管理头脑,从建藏书楼到设计书橱都有精明的考虑,从借阅规则到防火措施都有周密的安排;这种人还必须有超越时间的深入谋划,对如何使自己的后代把藏书保存下去有预先的构想。”乃至于他写中国文人:“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场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这些句子,每每让我暂停阅读,思考良久。应该说,书中言论并非完全可信,但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深厚功力,将中国文化看得如此通透。
  
      这种矛盾的心情一直陪伴着我,直到重读《文化苦旅》,胸中所有的情绪都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都沉淀下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象形文字背后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倾诉。早已习惯文化快餐的我们,注定要在这些不能承受之重的文字面前狼狈不堪。因此,我一边为那些呼吁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们皱眉,一边又为这种诚挚的迫切不断由衷地慨叹。
  
      总之,读《文化苦旅》,不仅要读作者的“博通古今、吞吐千年”,更要读作者对文化的热切与焦急——因为这,也是一场“文化苦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看作文选时,一碰到散文这一块我都会跳过去,无来由的,总觉得散文应该是枯燥的。上中学后,有一次的作业是搜集一些文化知识,上课老师要提问的,看看我们对祖国的文化了解多少。我在书店一看到这书有“文化”二字就立马买了下来。回家后我耐着性子读,越读越有兴趣,一口气把它读完了。现在我还对那种感觉记忆犹新,就好象是小孩子终于得到了它梦寐以求的玩具一样。长了好多知识,也让我更加地热爱中华的文化。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02:15 , Processed in 0.0436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