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苦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最为依恋不过的,仍是苏州
      当车水马龙的繁华取代市井巷子的喧闹,当扩修不断的宽广路面取代蜿蜒直伸的街道,我才意识到,苏州已不苏州
      前段时间重回故地,好在仍有故友相见,多少也是身在江南的一件快事,可惜,苏州变了,变得步步为盈,就像一个从家乡走向大都市的姑娘,步伐沉稳而不轻浮,可谁又能知道此去是否有回意。
      拓宽的路面,重修的车站,苏州也在一点点的改进,一点点的走向现代化,这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该是值得欢喜的。但对于苏州,不,准确来说是对于我,心里总觉得空落落了一块,不知道风透过的滋味是苦是甜。于是,只好在无法改变之下,努力地喜欢,努力地默认,努力地对着更衣的苏州微笑,相信她端装后的摸样,依旧风采不减当年。
      最美不过什么,或许对现阶段的我而言并非夕阳红,该是套用五月天的“追梦”才是最美,但我却很清楚最恋不过的是什么,难舍难弃难抛下的,总是苏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即便余秋雨的声名再怎么狼藉,他码出来的那些东西,总不失为好文章。作为“文化大散文”的肇基者,余秋雨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有种扑面而来的历史磅礴气息。读者仿佛穿越时空的界限,从逼仄的书屋纵身一跃,跳上了的远古的山巅,映入眼帘的则是一副苍茫的历史山河画卷。这当然也有可能是余秋雨取巧地运用华丽辞藻与大量排比,营造出的煽情效果。但我想矫情的姿态或可赚得围观者一时的眼泪,却绝不可能赢得如此多的受众,与如此好的口碑。支撑起这一切的,毕竟还是思想的厚度与深度。
      余秋雨虽被韩寒讽刺为“高雅”的代表,但其文章却是雅俗共赏的。上至行政官员的书架,下到高中学生的书桌,都会摆上本《文化苦旅》,聊做充数。据说派出所扫黄抓的妓女的包里,都会装着一本《文化苦旅》,其普及程度可见一斑。如果说将历史资源与小说笔法整合得最好的,是《明朝那些事》的话;那么将历史与散文熔铸一炉且天衣无缝的,则当属《文化苦旅》了。
      我对余秋雨本人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印象,从我的老师到友人,对余秋雨无不抱以嗤之以鼻的态度,但人品不等于文品,他的作品虽然在细节上可能疏漏颇多,但在整体架构上,确确实实具有文人风骨。他至少是以严肃的态度去面对历史,比之那些《XX讲坛》之类的文化快餐,要正经得多。在快餐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三流的文学作品从速成走向速朽,川流不息。那么《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这样在冷板凳上写出来的文章,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至少许多书生从书中找到了心灵间的契合,又有许多普通人,在这本书中得到了一种文化上的视角。
      当然到后来一切都变了味。余秋雨开始成为儒商,或者说是商儒。原本作家鬻文为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余秋雨倚身于体制,靠拍马屁挣钱,就有点惹人非议了。并且他每年推出的新书一部不如一部,“历史的呼唤”呼唤上一两次或许让人感动,你余秋雨在每部书每篇文章里都“含泪呼唤”,未免就成了嘶哑着嗓子乱吼了。另外,余的散文格式很容易被复制——不经意走到某处,发现这里的情景与内心隐隐产生共鸣,于是开始追忆这里历史。这种写法用上一次堪称新颖,但连珠炮的用,着实让人审美疲劳。更可恶的是,不仅余秋雨一个人在故技重施,余的身后,还有一大批后继者效仿他的“文化大散文”。这也是《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连续撰文批判“文化大散文”的原因。
      二十多年来,余秋雨出了十二部著作,但这十数部散文集,也仅仅是换汤不换药而已。甚至汤的口味也越来越差——就连高等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做出论断说余秋雨的书,一部不如一部。时至今日,除了文笔华丽之外,这种格式的散文再无引人之处,更何况余秋雨对历史的解读中,也常常出现学术上的谬误。对历史的追忆与呼唤,第一次或许会给人以古稀长者谆谆教诲般的厚重感,但当记忆出现偏差,呼唤显得多余之后,谆谆教诲也会变成精神病人偏执的呓语,给人以喋喋不休之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发表于:
    
  奥德赛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33998/
  奥德赛人人小站:http://zhan.renren.com/ahdyssey
  奥德赛新浪微博:http://weibo.com/ahdyssey
  
  
  奥德赛主笔:杨健豪
  
  
  人天生便喜欢冒险,总是去攀登未知的高山,探索隐秘的森林。这是人无可逃避的好奇心和欲望。但在文化家看来,旅行只不过是一个契机,只是一块引玉之砖。他们骑着骆驼,在乎的只是空彻沙漠的驼铃。他们行走于河岸,在乎的只是顺风轻抚的杨柳。在文化人的心中,行路的环节并非付出的心血。旅行并不苦,苦的是文化。
  
  余秋雨的味觉天生敏锐,品味文化的苦也分为各色各式。余秋雨喜欢淡苦的文字,崇尚轻柔的感悟,他总是喜欢把文化的苦隐藏在其他味道之中,而又会把感情发泄在无从藏匿的地方。那里,便是他把路走成了情感的地方,一个把行程用严峻的理性来对待的地方。仅是文字,也能看出他一下子端肃起来的表情。
  
  《文化苦旅》一书,余秋雨道出了他走过的中国。多是美景,更是带着历史韵味的美景。他很少铺天盖地的写那种壮阔,却是把笔墨残留在中华人身上。文化的流逝不是风沙掠过的原因。更多的是人在走向懦弱,走向麻木。以至于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只要能嗅到一丝古木幽香的深巷,都能被这位文人谱作文字。他是在为失去的文化发出一声听不到的呐喊。
  
  只可惜这样的文字中,多出了一丝卖弄的味道,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之处。书是商品,需要有销量、有读者。写出了太近乎于精神的东西,便容易失去读者。也许文人探寻文化时本有一丝淡苦,当他们需要把感悟到的东西,写作通俗易懂的文字时,才是真正的烈苦吧。《文化苦旅》,苦在要把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体的情感载体——文字。
  
  在这方面,余秋雨拿捏的还算精准,满嘴苦味之后,他还能得到焦灼后的苦的回味,那也是他这一路旅程的升华之处。每篇文章读毕,都能得到这种升华的印迹,却无法令常人追随,。如果升华的东西内容太过纯粹,就很难以语言表达出来,余秋雨也只有苦笑着说,“真的,你们应该去看看”。苦即是这样,别人把路介绍得再清楚,你也得自己把弯路照模照样走一遍,绕也绕不开,否则亦得不到那种升华的悸动。这就是文人走的路,带着一丝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在本书中有一篇《沙原隐泉》,仅两千五百字,纯粹写景和抒情的散文,却写得如诗如画。此文主要内容是作者在敦湟县内沙漠地上,独自一人爬人沙山,然后又下山欣赏一湾清泉的过程和所见所感。文中,作者是如此描绘沙山之美:“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在美学家和作家的笔下,“光”、“影”、“线条”不再是一些只纯是理论没有生命的字词,而是能感应作者内心深处的字眼。 读了这本书,就感觉身心得到了很大的享受,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文化修养,还觉得特别养眼,因为那些文字真的很美。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有了买它的欲望,反正在大学期间便买了,看过一遍之后觉得没有什么,甚至可以说是没劲。后来,有朋友借去阅读,最后几经易手,辗转回到我手中的时候,它变得有些许“苍老”。可能是大学期间日子过得有些无聊,便开始慢慢翻看,不是从头看起,只是从中选取某些部分,开始慢慢品味。渐渐觉得,这本书籍满合自己口味的,开始喜欢上余秋雨的作品,再慢慢滴就买了《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但是仍然觉得《苦旅》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可能是因为这次旅行让我觉得近在咫尺,而《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却无法引起我的共鸣。喜欢《苦旅》中描述的上海人,虽然有时自己接触到的有些上海人也会让人觉得无比讨厌,但是不可否认,上海人的历史经历决定了这些人的整体人格特征。无比讨厌——王圆箓,生在那样年代是他的不幸,也是我们的不幸。看过道士塔,去过云冈石窟,便极想去敦煌,去莫高窟,去感受一下作者写下道士塔的心情,作者站在莫高窟的心境。还记得,去云冈石窟,大概是因为秋季的原因,最大的感触是凉,空气凉、风景凉、心情凉,阵阵凉意席卷着你。但是去过之后,更让你生出去莫高窟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若干散文中,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作者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失落现象的惋惜和痛心。这种思维意识和精神层次上的觉醒看起来是势单力薄的。不知道读过这本书,有多少人愿意背着重重的行囊去用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重新感受和丈量我们的祖国母亲。可是我们又能读懂多少呢?我们匮乏的,我们欠缺的,实在太多,数不清了。
  
  打开这本书,第一,二篇道士塔和莫高窟就已经开始让我的心灵震撼,一个道士的物质,是中国丢掉了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敦煌壁画,现在我们想要亲近自己的财产却还要从海外收藏家手中买所有权,哀之痛之。
  
  有人说余秋雨太矫情,面对大自然,总是有种跪下痛哭的冲动。看完这本书,我也不自觉跟着矫情起来。顺着他那种以文人自居,以居高者看世界固有的心态,不得不种种缅怀过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旅行彷徨在悠悠古道,耳边似乎想起铁骑的萧萧马蹄,采撷几朵历史的奇葩,几只半边闲云野鹤衔着翠枝,袅袅情思随着它们飞向浩浩蓝天。
            
                                                                ——题记
          一身浩然的正气——抚不平的创痕
          一声无力的长叹——改不掉的历史
          一生虔诚的苦旅——割不开的情结
          初读文化苦旅,被其厚重的文化吸引。
          再读其文,有如:
          赤城霞,泰山日,天山雪,巫山云,洞庭月,彭蠢烟,潇湘雨,庐山瀑。仙耶?奇耶?诸般宇宙奇观。
          左长文,子长史,相如赋,薛涛笺,左军帖,摩诘画,致远曲,稼轩词。儒耶?诗耶?几多古今绝艺。
          有人说,余秋雨之文可谓“文化散文,学者散文”。
          我却佩服他的苦旅。
          媚外风的充斥,后现代的排斥,古老的东方文化正在被人们逐渐漠视、淡忘。文化的继承,历史的传承,正面临空前的脱轨。在快节奏的生活下,那双看历史文化的双眼早已变得朦胧。
          试问地方政府积极开拓文化旅游,有多少是怀着传承历史文明的初衷?访客拜访名胜,又有多少是怀着追寻文化的心情去探访古迹?眼中只有长城的雄伟,谁去探询青砖背后的冤魂?眼中只有圆明园残余的辉煌,谁去责骂残垣背后的铮铮铁骑?眼中只有敦煌的奇观,谁去追究彩塑背后的强盗?
          当追捧流行的日韩服饰时,可曾想起我们旗袍却在国外风靡;当惊叹《大长今》的浓郁的民族文化时,可曾想起我们的五千年文明更加博大;当痴迷于西方的名画时,可曾想起我们的山水画一点都不逊色与它们……
          一生在文化的苦旅中前行,在举世皆浊的年代里独清,一步步行进,只为寻找那日益模糊的文化。
          在敦煌里探索,在道士塔中惆怅,在都江堰边感叹……
          金戈作笔,皈依文化。
          随着时间的流驶,历史的洗涤,在浩瀚的文化长河,留下了光辉。
          怀着崇敬之心,虔诚之情,我们同样应洗尽铅华,如凤凰涅槃,重获新生。闭上双目,聆听心灵的召唤,旅行一次,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在夕阳的余晖中,听着远方横笛的吹奏,来几碟黄酒小菜,兰亭临帖,感受着墨香;
          或是在天青烟雨中,看看瓶身描绘的牡丹,瓶底仿前朝的飘逸的汉隶,素胚上用笔锋勾勒出的青花,渲染仕女图韵味的釉色;
          或是在某个雪夜,等待着相知的朋友,依偎着红泥小火炉,平淡闲适,细醅绿蚁新酒;
          抑或是更简单的,泡一杯香茗,打开一本唐诗或宋词,静静地徜徉于古典文化之中,做一次无声的心灵的旅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很久之前就想看这本书,但一直只是说说。后来,去地坛书市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一本,而第一篇就是写我十分向往的莫高窟,于是,每天都会利用空闲时间去看。可以说,这是第一本能让我爱不释手的非小说累书籍。而文中对于文化的解释,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当你想去了解一些东西,而正好有一本书全面地去介绍,还有作者本人的讲解,甚至能引发你自己的思考或是共鸣,那么,这本书就已经对你产生很重要的作用了。文化苦旅,就是所有想要了解文化并自己思考的人所需要去阅读的这样一本书。
     也许我们一生会走过很多路,去过很多地方,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去把他们串起来,与中国的文化甚至世界文化去联系。如果能达到那样的境界,或者只是能想到这些文化,已经说明我们不再仅仅是看热闹,开眼见,而是去增加自己的阅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刚读这本书就被震撼到了 被这种淡淡的装B精神 但是不得不承认 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我翻阅无数次 影响了我很长的一段时间 在不知道作者是这种人之前 特喜欢 渐渐了解后不再喜欢他 但还是对这个书有怜爱之心 就像后妈的孩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初二升初三的那个夏天,还是在那个闷热的教室。
  晚自习时有蚊虫绕灯潜行。
  听到后面有男生叫我,转头时有本书丢了过来,正中脑袋:送你本书,拿去看吧。
  那男生是练体育的,初三时才转到我们班,晚自习后会和我们一帮女生一起回去,也算是相识。
  也是,除了我,她们几个没兴趣看的。
  就此,书便是到了我手中。我喜欢把好吃的东西留在最后吃掉,同样,我也会把书留在一个感觉不错的时间按拿出来读。
  
  初三生高一的暑假,我骑车去把张小娴,三毛,张爱玲的书一摞一摞拖回家重温了一遍。
  还有这本文化苦旅。
  一遍又一遍,想起来回味的时候,再拿出来翻一遍。
  这个时间看这本书,火候算是刚好。无论是年龄还是积累的底蕴,真的可以读懂。不,真的是在聆听心的回声。
  莫高窟,牌坊,故乡的老宅……
  我也有同样的心情。
  敏感得不行的青春。
  
  晚饭后黄昏前,就坐在门口,有微微的风散去暑气;窗外点点滴滴到天明,躺在床上实在无趣,当然要手执一卷……
  我喜欢读书是那种心情,现在,他好像消失了。
  高中时借同学的书来看,会那些书去交换,就想交换你的知识一样,有点搞笑,被人总是怕你知道的比他多了一样。每个人都这样。
  
  再后来,弟弟刚升初中,阅读课要借我的书,其中就有这本。
  辗转几人后不见了踪影,弟弟早就忘了,向他讨时狡辩说从未借过(他都没翻开看过,怎么会记得)。一起逛书店抽出来给他看,惊叹:原来这本书就是文化苦旅啊,你早不说清楚!
  
  书本就不是我的,我不过是拿来翻翻。
  书终归不是我的,不知你拿在手里可曾翻弄。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5 14:18 , Processed in 0.0445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