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苦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我一般是只看小说,不看短片的东西的,但是这本散文集却毫无理由的吸引了我,尤其是《道士塔》,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想起那个王道士,想起一个时代的哭泣。
  不过可惜的是余秋雨总喜欢用一种很很高的态度去看王道士这个农民的行为,却不知道用这么高的姿态去看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其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其实喜欢余秋雨的文章,因为他的文章一直都在思考,当然也不是在思考那种飘渺的毫无理由的东西,而是很实际的在思考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思考中国文化的得与失,无论我们同不同意余秋雨的一些观点,但是至少他的行为值得我们肯定。
   推荐《文化苦旅》,因为它会让我们学会思考,也开始思考,我们的未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次跋涉的苦旅。
    这是一次文化的彰显。
    黄沙漫天,旌旗猎猎,长河落日,辽阔的中原大地容纳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也落在这山重水复、苍苍茫茫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存封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喷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袭,也能吞吐千年。
    行至于苍茫大地之间,置身于旷世的通阔,欣赏着雄伟壮丽的山水泼墨,品析着沉淀千年的中华文化,一种莫名的力量感召着,积蓄着,释放着,愈久愈浓,化作笔触的一个个闪烁着生命力的文字。是的,面对着浑厚的历史古籍,没有谁能抗拒拂去存封千年灰尘时内心的涌动,没有人能抑制指尖触纸时的那一种冲动。它犹如一盏茶,越品越浓,越品越醇香。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一种无法挣脱的羁绊,一种熠熠生辉的剖析,智慧与理性随处可见。
    细细品读着,文章的一字一句,被重重愚昧和无知的外表下,深深包裹着的文化精华,也逐渐展现在世人眼中。因为无知与世俗,使得文化瑰宝莫高窟被一位位的外国探险家用极其廉价的钱财买走,不过,如若把这悉数的责任都归咎于平民,似乎有些过分,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铸就了中国历史的悲哀。不可否认,我们辉煌过,灿烂过,虽然这一切都已成为过眼语言,被一次又一次的屈辱覆盖着,粉饰着。撩拨开重重屏障,见证这个飞天的后裔所创造的奇迹。
     信客,一个卑微而又神圣的职业。他一行行的脚印穿行于山川之间,传送着殷殷牵挂与问候。他用质朴与高尚的职业操守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用无悔与无私诠释着内心深处的赤诚。他长逝于故土,安静的回归于本性。人就是如此,逃不过掩埋于土的宿命,但只要充实,也已无悔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在我读过的有限文字里,“秋雨文化散文” 独树一帜,至于在16岁左右读到它时就觉得惊艳。可能在九十年代的文化里,这本书是相当出众的。可能秋雨正是现代在路上写作的先行者。
  
  如今有了《寻路中国》的高度,反观秋雨散文,过分用力则用力不当了。
  
  另有文化的例子如   CCTV和NHK同拍丝绸之路。前者似乎大把预算浪费在宏大叙事的微醺里,在后者的精细踏实乃至质朴衬托中,落得贻笑大方。
  
  我十分喜欢质朴实在的文字。没有植入感,以及居高临下的评判。而如你所见,以上我的文字,仍在吃力矫揉地组织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最爱道士塔那一章,对于文物丧失的惋惜,对于王道士无知的无奈,怅惘的驻足在道士塔前,经历历史的风尘,沙漠的吹刮之后,只留下了深深的叹息!中国,这个古老民族滴着的血,留下的斑斑伤痕,最终是无法平复的了。
  沙泉的隐泉,那样突兀的生在那个不属于他的地方,一切看似那么匪夷所思,却让人觉得她的存在时合乎情理的,沼泽、森林、原野都不缺那么一潭卑微的水,然而漫漫黄沙中的一汪清泉却是如此的圣洁高贵,如同明珠般隐藏在那层层黄色纱衣里,就像生命里那藏匿的惊喜。人生,本就是未知的,生命的修行,就是在绝望中惊现希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狂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显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无数渺小的组合,才成伟大的气象。
  
  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进发的乐趣。
  
  请从精致入微的笔墨趣味中再往前迈进一步吧,人民和历史最终接受的,是坦诚而透彻的生命。
  
  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
  
  历史,从来不给附庸以地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废墟是建筑的黄叶。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人生长途延伸到一个偶然性的境遇,预定的走向也常会扭转。
  
  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
  
  现代,本不是一种文质彬彬的搭建,而是人类的一种原始创造力的自然发展。
  
  再壮丽的航程,也隐藏着回归的路线。
  
  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
  
  书房,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
  
  天道酬勤,也罚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躲进江南小镇,大隐于市。享受那种惬意的存在,不在乎世间纷纷扰扰。只想说文章应该用心写,走出来的文学。多少有点真实。不浮躁。只是这样潜存于这个复杂的社会。不想世俗,又不得这样盲存。不是本意却是这样下去,没有勇气抗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在读《文化苦旅》时,总会出现突然就想要说话或记录什么的感觉,但想说的话还未想清楚,想记录还没提起笔,这种感觉就消失了,只剩下一种难以名状的空洞感,将整颗心壅塞。
  
         当这种感觉无数次来袭又一次次消逝后,我终于明白,自己的无语源于知识的日渐贫瘠,知识的贫瘠源于对时间的无妄虚度,这两者日积月累形成恶性累加,如今终食恶果。
         我心里很愧疚。
  
         其实来疆后,也没有停止过读书。边境小城没什么可玩,书店是最频繁的去处。家里三间卧室都有书架,满满当当的堆放的都是我的书。但不知为何,工作后心性日渐浮躁,平日里只看得进散文杂志小说随笔之类,可供消磨时日却不足提升文化。有段时间酷爱外国小说,又不喜译者文风,为此拼命学习英语,只为能读原汁原味。
  
         但是不管读什么,我都一直避免碰触古文。原因始终说不清,但每次收拾书房,看到书架最上面那排旧书,心里的感觉都是五味陈杂。
  
          四年前来疆时,带了一个大大的行李箱,里面有一半的地儿装的是书。箱子很沉,从济南到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到五家渠,五家渠又回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到喀什,不断的上车下车进站出站,等到达目的地,箱子被拖的烂烂的,两只轮子都没了。这些书,一半是碑帖,一半是古文学,还有包的严严实实的毛笔、砚台、镇纸和毛毡。我不远万里费劲辛苦把它们带来喀什,是觉得它们真的很重要,是生活中不能舍弃的东西,可这四年来,它们多半时间束之高阁。年前有天收拾废纸,看到最后一张习作纸的落款,突然意识到已经快一年没有拿笔。去看那砚台,已经落满了灰,再看那毛笔,已经干裂了缝,而那些千辛万苦从山东带来的书,一直放在藤编书架的最上层,因无遮无挡沾染了许多的尘,显得越发的破旧。
  
         次日,大学的一位老师来电,说《大众日报》山东记者站要做一个关于中国书法学子现状的调查,请她推荐几名优秀的毕业生,她便在第一时间想到了我。这个电话让我十分感动又内疚万分,感动的是老师一直记着我,内疚的是自己这副德行如何对得起她的惦记!下午记者来电采访,话题是“在全国的中小学中开设书法课”这一计划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师资力量从何而来,等等等等。鉴于有在电视台工作过两年半的经验,我对所有问题对答如流并时不时出谋划策,可不知为什么,自己的耳朵听到自己嘴里说出的话,总有种想拿大耳光子扇自己的感觉。我觉得自己真是厚颜无耻,也不算算自己多久没写字了,指不定手都废了,还他妈在这不知廉耻的长篇大论!
    
         那天吃过晚饭,我洗净砚台,铺开纸张,坐在灯下写了起来。但一会就手腕酸痛,只想扔了笔了事。抬头看看师父写的“酬勤”二字,我强迫自己继续写下去,那种感觉,如受酷刑,写出来的东西生涩虚浮,不堪入目。
  
         晚上辗转难眠,我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就真的废了。
  
        
  
         之后每晚写字。写累了看书。
  
         这两个月一直在看余秋雨。虽不喜欢他在字里行间透漏出的高傲自负和些许卖弄,但不能否认他是个真正的文人,而且是个能够踏踏实实做学问,肯为了学问而吃大苦受大累的人。他的经历让我很敬佩。我尊重一切以实际行动践行理念的文人。
  
         我现在缺少的就是这种脚踏实地。我太浮,浮的都快飘起来了。
  
         我去书店买了《古文观止》和《史记》,一字一句地读起来,并细细地做了笔记,如同大学时上古汉语课时那么认真,或者更甚。读着读着,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之前不愿意继续研读和写字了。考上公务员后,我的心曾一度失落至极点,我恨自己没有主见,听从父母意愿争得这份工作;我知道自己绝不是做官的料,也无心于仕途,故断然无可谋得高位光耀门楣。我想走自己想走的路,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生活是我所想,又能用以谋生。所以我不愿意写字做学问,因为我没法靠它自立。
  
         现在想想,这些想法太偏激。我不喜政治,但身已入其中,若弃之不宜,续之亦无不可。是谁说过,“工作为谋生之途,事业则为毕生之追求。”这两者完全不相冲突。我不必舍弃这份工作,只需要保持心态平和;哪怕政治再脏,只要不伸手去碰,也脏不了我一分一毫。
  
        我完全可以在工作之余,闲暇之际,在属于我自己的文化苦旅上踽踽独行。
  
        而我其实一直在这路上,只是偶有分心,不慎偏离方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看它,是在大一的暑假,那时候只知道余秋雨是个很出名的人,之前只看过他的《苏东坡突围》和《遥远的绝响》。
  开篇就是一个饱含历史的故事,古老而神圣的敦煌在他的笔下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当时顺着余秋雨的文字,跟着他愤恨于王道士的无知和斯坦因的贪婪。虽然现在说起敦煌我想到的更多的是那时中国政府的无能和中国官员的自私,但是他的那篇文章曾给我的震撼却依旧。但,仅仅这一篇而已。
  或许当时的我没有办法理解,此书接下来的文章却让我看不下去了。感觉里面的充斥的尽是对古迹的无病呻吟,为了感怀而感怀。而且作者的清高与做作表露无遗。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他的书,也正是因为这一本,让我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不自觉地抵触他的书。虽然这种抵触在两年之后被图书馆里一本斑驳的《借我一生》解除,关于他的最初印象却依旧存在。或许,等哪一天,我该再翻下《文化苦旅》,看一看,一切的坏印象是不是只是两年前的错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八卦,大意是说八十年代,余秋雨还过得很清贫,和前任妻子在某个条件很差的房子里蜗居,但相濡以沫感情很好。此时的余秋雨正如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作家在埋头苦写,写的正是这本《文化苦旅》。妻子自然承担了家里的许多繁杂的事务。后来此书出版,秋雨扬名,他们的婚姻却走到了尽头。
      不知道这个八卦的真假,也无心考证。但此书在92年出版后,确实引起了相当大范围的追捧。其写作风格广受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的模仿,今日杰出文学青年韩寒在其第一本散文集《零下一度》中也提到其同学模仿余秋雨写作风格的故事。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本书当年连发廊的坐台小姐都人手一本。这些都足以见得此书在九十年代的影响力。
      在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中,写现代诗还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甚至是流行的事情。此书中的”文化感“和”历史沧桑感“不偏不倚的击中了许多人的共鸣点。那时候海子刚离开不久,喧嚣的消费时代正在慢慢拉开序幕。尽管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开始营业,但在绝大多数的人的生活中,”上证指数“都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也没有人去关注货币政策是适度从紧还是量化宽松。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一直到了今天,这个略显尴尬的年代。一方面,时代和科技的浪潮推着这个国家一步步艰难的实现物质上的富足(跟以前的自己相比)以及眼界上的开放,不管上中下各个阶层是否自愿;另一方面,物质上更富足眼界上更开放的人们回头再打量自己,发现很多方面自己活得甚至还不像个人。在这样的时代,可以说纯文学或纯文艺已经无可挽回的失去九十年代的读者群了。在今天,想要赢得读者群只有两种作者,一种是基本闭着眼睛,只看得见自己的LV包,这是郭敬明们干的事;另一种是睁开眼睛,看到自己活得不像个人,这是李承鹏们干的事情。所以流行书也就分为两类,前一类以LV香奈儿马尔代夫普罗旺斯为关键词,后一类以户籍强拆自由社会为关键词。时代背景之下,《文化苦旅》和那个年代曾经流行过的许多书一样,失去了畅销书的位置。
      尽管余秋雨今天被很多人骂,被更多的人由衷或盲从的鄙视,但这并不是《文化苦旅》失去读者的原因。毕竟对于多数读者而言,他们并不了解”石一歌“这些争议,他们只是看书。无论你喜欢还是讨厌他,他在九十年代的影响力大过了自由和智慧的王小波波哥,这是那个时代的事实。
      我曾经很喜欢此书,将它读了好几遍,后来又十分厌恶其人其书,甚至羞于承认曾经的喜欢。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我不够成熟容易受外界观点的影响而已。今天看来,此书绝对谈不上触及灵魂,更与伟大无关,其文绉绉的感觉也确实有做作之处,但其写作时真正花了功夫的,所有的细节也都是用了气力的。其实,倒回去看九十年代的书,大多都能做到这点,大多都具备基本的可读性。相比较而言,今天许多书籍就差多了。包括流行的民主社会普及书籍,其对时代的作用自然不可否定,但写作的用功却显得粗糙,拼凑痕迹明显。这也是时代和节奏的表现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近事不算无可乏陈,也不算仓皇繁芜,星星点点泼洒在日子的表里间,有过黯淡,有过欣喜,有过默默地感动,也有过按耐不住的伤愁。有朋说,这可不好,要淡定,要淡定。
  
    寻淡定,便寻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早年曾有过一本,许是机缘未到,读罢只说好,真好,像是混沌不明的小子,乍然听到梵音仙乐,拍手鼓掌,也只道得出一个“好”字,问及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只是茫然东顾,真的并不知识。再读时,还不及几章,一股苦滋味已不由漫上心头,数度停卷,为曾经的不解找到最好的注释:好,是苦的!
  
    《阳关雪》、《柳侯祠》等都是我喜欢的篇目。历史的张力在一代代文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文人的心路,即是文化的历史。在厚重的字里行间,读到从古至今真正有思想的文人一种行远路的从容。许多事,原是不必计较的。文化不为填充是为了增容,最终带给心灵更博大,更自由的空间。散散漫漫读书,路过一处处风景,抵达舌根的苦反刍到舌尖,竟是回味悠久,淡然的甜。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06:58 , Processed in 0.0432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