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苦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最爱道士塔那一章,对于文物丧失的惋惜,对于王道士无知的无奈,怅惘的驻足在道士塔前,经历历史的风尘,沙漠的吹刮之后,只留下了深深的叹息!中国,这个古老民族滴着的血,留下的斑斑伤痕,最终是无法平复的了。
  沙泉的隐泉,那样突兀的生在那个不属于他的地方,一切看似那么匪夷所思,却让人觉得她的存在时合乎情理的,沼泽、森林、原野都不缺那么一潭卑微的水,然而漫漫黄沙中的一汪清泉却是如此的圣洁高贵,如同明珠般隐藏在那层层黄色纱衣里,就像生命里那藏匿的惊喜。人生,本就是未知的,生命的修行,就是在绝望中惊现希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狂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显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无数渺小的组合,才成伟大的气象。
  
  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进发的乐趣。
  
  请从精致入微的笔墨趣味中再往前迈进一步吧,人民和历史最终接受的,是坦诚而透彻的生命。
  
  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
  
  历史,从来不给附庸以地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废墟是建筑的黄叶。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人生长途延伸到一个偶然性的境遇,预定的走向也常会扭转。
  
  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
  
  现代,本不是一种文质彬彬的搭建,而是人类的一种原始创造力的自然发展。
  
  再壮丽的航程,也隐藏着回归的路线。
  
  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
  
  书房,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
  
  天道酬勤,也罚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躲进江南小镇,大隐于市。享受那种惬意的存在,不在乎世间纷纷扰扰。只想说文章应该用心写,走出来的文学。多少有点真实。不浮躁。只是这样潜存于这个复杂的社会。不想世俗,又不得这样盲存。不是本意却是这样下去,没有勇气抗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在读《文化苦旅》时,总会出现突然就想要说话或记录什么的感觉,但想说的话还未想清楚,想记录还没提起笔,这种感觉就消失了,只剩下一种难以名状的空洞感,将整颗心壅塞。
  
         当这种感觉无数次来袭又一次次消逝后,我终于明白,自己的无语源于知识的日渐贫瘠,知识的贫瘠源于对时间的无妄虚度,这两者日积月累形成恶性累加,如今终食恶果。
         我心里很愧疚。
  
         其实来疆后,也没有停止过读书。边境小城没什么可玩,书店是最频繁的去处。家里三间卧室都有书架,满满当当的堆放的都是我的书。但不知为何,工作后心性日渐浮躁,平日里只看得进散文杂志小说随笔之类,可供消磨时日却不足提升文化。有段时间酷爱外国小说,又不喜译者文风,为此拼命学习英语,只为能读原汁原味。
  
         但是不管读什么,我都一直避免碰触古文。原因始终说不清,但每次收拾书房,看到书架最上面那排旧书,心里的感觉都是五味陈杂。
  
          四年前来疆时,带了一个大大的行李箱,里面有一半的地儿装的是书。箱子很沉,从济南到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到五家渠,五家渠又回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到喀什,不断的上车下车进站出站,等到达目的地,箱子被拖的烂烂的,两只轮子都没了。这些书,一半是碑帖,一半是古文学,还有包的严严实实的毛笔、砚台、镇纸和毛毡。我不远万里费劲辛苦把它们带来喀什,是觉得它们真的很重要,是生活中不能舍弃的东西,可这四年来,它们多半时间束之高阁。年前有天收拾废纸,看到最后一张习作纸的落款,突然意识到已经快一年没有拿笔。去看那砚台,已经落满了灰,再看那毛笔,已经干裂了缝,而那些千辛万苦从山东带来的书,一直放在藤编书架的最上层,因无遮无挡沾染了许多的尘,显得越发的破旧。
  
         次日,大学的一位老师来电,说《大众日报》山东记者站要做一个关于中国书法学子现状的调查,请她推荐几名优秀的毕业生,她便在第一时间想到了我。这个电话让我十分感动又内疚万分,感动的是老师一直记着我,内疚的是自己这副德行如何对得起她的惦记!下午记者来电采访,话题是“在全国的中小学中开设书法课”这一计划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师资力量从何而来,等等等等。鉴于有在电视台工作过两年半的经验,我对所有问题对答如流并时不时出谋划策,可不知为什么,自己的耳朵听到自己嘴里说出的话,总有种想拿大耳光子扇自己的感觉。我觉得自己真是厚颜无耻,也不算算自己多久没写字了,指不定手都废了,还他妈在这不知廉耻的长篇大论!
    
         那天吃过晚饭,我洗净砚台,铺开纸张,坐在灯下写了起来。但一会就手腕酸痛,只想扔了笔了事。抬头看看师父写的“酬勤”二字,我强迫自己继续写下去,那种感觉,如受酷刑,写出来的东西生涩虚浮,不堪入目。
  
         晚上辗转难眠,我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就真的废了。
  
        
  
         之后每晚写字。写累了看书。
  
         这两个月一直在看余秋雨。虽不喜欢他在字里行间透漏出的高傲自负和些许卖弄,但不能否认他是个真正的文人,而且是个能够踏踏实实做学问,肯为了学问而吃大苦受大累的人。他的经历让我很敬佩。我尊重一切以实际行动践行理念的文人。
  
         我现在缺少的就是这种脚踏实地。我太浮,浮的都快飘起来了。
  
         我去书店买了《古文观止》和《史记》,一字一句地读起来,并细细地做了笔记,如同大学时上古汉语课时那么认真,或者更甚。读着读着,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之前不愿意继续研读和写字了。考上公务员后,我的心曾一度失落至极点,我恨自己没有主见,听从父母意愿争得这份工作;我知道自己绝不是做官的料,也无心于仕途,故断然无可谋得高位光耀门楣。我想走自己想走的路,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生活是我所想,又能用以谋生。所以我不愿意写字做学问,因为我没法靠它自立。
  
         现在想想,这些想法太偏激。我不喜政治,但身已入其中,若弃之不宜,续之亦无不可。是谁说过,“工作为谋生之途,事业则为毕生之追求。”这两者完全不相冲突。我不必舍弃这份工作,只需要保持心态平和;哪怕政治再脏,只要不伸手去碰,也脏不了我一分一毫。
  
        我完全可以在工作之余,闲暇之际,在属于我自己的文化苦旅上踽踽独行。
  
        而我其实一直在这路上,只是偶有分心,不慎偏离方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看它,是在大一的暑假,那时候只知道余秋雨是个很出名的人,之前只看过他的《苏东坡突围》和《遥远的绝响》。
  开篇就是一个饱含历史的故事,古老而神圣的敦煌在他的笔下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当时顺着余秋雨的文字,跟着他愤恨于王道士的无知和斯坦因的贪婪。虽然现在说起敦煌我想到的更多的是那时中国政府的无能和中国官员的自私,但是他的那篇文章曾给我的震撼却依旧。但,仅仅这一篇而已。
  或许当时的我没有办法理解,此书接下来的文章却让我看不下去了。感觉里面的充斥的尽是对古迹的无病呻吟,为了感怀而感怀。而且作者的清高与做作表露无遗。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他的书,也正是因为这一本,让我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不自觉地抵触他的书。虽然这种抵触在两年之后被图书馆里一本斑驳的《借我一生》解除,关于他的最初印象却依旧存在。或许,等哪一天,我该再翻下《文化苦旅》,看一看,一切的坏印象是不是只是两年前的错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八卦,大意是说八十年代,余秋雨还过得很清贫,和前任妻子在某个条件很差的房子里蜗居,但相濡以沫感情很好。此时的余秋雨正如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作家在埋头苦写,写的正是这本《文化苦旅》。妻子自然承担了家里的许多繁杂的事务。后来此书出版,秋雨扬名,他们的婚姻却走到了尽头。
      不知道这个八卦的真假,也无心考证。但此书在92年出版后,确实引起了相当大范围的追捧。其写作风格广受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的模仿,今日杰出文学青年韩寒在其第一本散文集《零下一度》中也提到其同学模仿余秋雨写作风格的故事。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本书当年连发廊的坐台小姐都人手一本。这些都足以见得此书在九十年代的影响力。
      在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中,写现代诗还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甚至是流行的事情。此书中的”文化感“和”历史沧桑感“不偏不倚的击中了许多人的共鸣点。那时候海子刚离开不久,喧嚣的消费时代正在慢慢拉开序幕。尽管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开始营业,但在绝大多数的人的生活中,”上证指数“都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也没有人去关注货币政策是适度从紧还是量化宽松。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一直到了今天,这个略显尴尬的年代。一方面,时代和科技的浪潮推着这个国家一步步艰难的实现物质上的富足(跟以前的自己相比)以及眼界上的开放,不管上中下各个阶层是否自愿;另一方面,物质上更富足眼界上更开放的人们回头再打量自己,发现很多方面自己活得甚至还不像个人。在这样的时代,可以说纯文学或纯文艺已经无可挽回的失去九十年代的读者群了。在今天,想要赢得读者群只有两种作者,一种是基本闭着眼睛,只看得见自己的LV包,这是郭敬明们干的事;另一种是睁开眼睛,看到自己活得不像个人,这是李承鹏们干的事情。所以流行书也就分为两类,前一类以LV香奈儿马尔代夫普罗旺斯为关键词,后一类以户籍强拆自由社会为关键词。时代背景之下,《文化苦旅》和那个年代曾经流行过的许多书一样,失去了畅销书的位置。
      尽管余秋雨今天被很多人骂,被更多的人由衷或盲从的鄙视,但这并不是《文化苦旅》失去读者的原因。毕竟对于多数读者而言,他们并不了解”石一歌“这些争议,他们只是看书。无论你喜欢还是讨厌他,他在九十年代的影响力大过了自由和智慧的王小波波哥,这是那个时代的事实。
      我曾经很喜欢此书,将它读了好几遍,后来又十分厌恶其人其书,甚至羞于承认曾经的喜欢。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我不够成熟容易受外界观点的影响而已。今天看来,此书绝对谈不上触及灵魂,更与伟大无关,其文绉绉的感觉也确实有做作之处,但其写作时真正花了功夫的,所有的细节也都是用了气力的。其实,倒回去看九十年代的书,大多都能做到这点,大多都具备基本的可读性。相比较而言,今天许多书籍就差多了。包括流行的民主社会普及书籍,其对时代的作用自然不可否定,但写作的用功却显得粗糙,拼凑痕迹明显。这也是时代和节奏的表现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近事不算无可乏陈,也不算仓皇繁芜,星星点点泼洒在日子的表里间,有过黯淡,有过欣喜,有过默默地感动,也有过按耐不住的伤愁。有朋说,这可不好,要淡定,要淡定。
  
    寻淡定,便寻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早年曾有过一本,许是机缘未到,读罢只说好,真好,像是混沌不明的小子,乍然听到梵音仙乐,拍手鼓掌,也只道得出一个“好”字,问及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只是茫然东顾,真的并不知识。再读时,还不及几章,一股苦滋味已不由漫上心头,数度停卷,为曾经的不解找到最好的注释:好,是苦的!
  
    《阳关雪》、《柳侯祠》等都是我喜欢的篇目。历史的张力在一代代文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文人的心路,即是文化的历史。在厚重的字里行间,读到从古至今真正有思想的文人一种行远路的从容。许多事,原是不必计较的。文化不为填充是为了增容,最终带给心灵更博大,更自由的空间。散散漫漫读书,路过一处处风景,抵达舌根的苦反刍到舌尖,竟是回味悠久,淡然的甜。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最为依恋不过的,仍是苏州
      当车水马龙的繁华取代市井巷子的喧闹,当扩修不断的宽广路面取代蜿蜒直伸的街道,我才意识到,苏州已不苏州
      前段时间重回故地,好在仍有故友相见,多少也是身在江南的一件快事,可惜,苏州变了,变得步步为盈,就像一个从家乡走向大都市的姑娘,步伐沉稳而不轻浮,可谁又能知道此去是否有回意。
      拓宽的路面,重修的车站,苏州也在一点点的改进,一点点的走向现代化,这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该是值得欢喜的。但对于苏州,不,准确来说是对于我,心里总觉得空落落了一块,不知道风透过的滋味是苦是甜。于是,只好在无法改变之下,努力地喜欢,努力地默认,努力地对着更衣的苏州微笑,相信她端装后的摸样,依旧风采不减当年。
      最美不过什么,或许对现阶段的我而言并非夕阳红,该是套用五月天的“追梦”才是最美,但我却很清楚最恋不过的是什么,难舍难弃难抛下的,总是苏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即便余秋雨的声名再怎么狼藉,他码出来的那些东西,总不失为好文章。作为“文化大散文”的肇基者,余秋雨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有种扑面而来的历史磅礴气息。读者仿佛穿越时空的界限,从逼仄的书屋纵身一跃,跳上了的远古的山巅,映入眼帘的则是一副苍茫的历史山河画卷。这当然也有可能是余秋雨取巧地运用华丽辞藻与大量排比,营造出的煽情效果。但我想矫情的姿态或可赚得围观者一时的眼泪,却绝不可能赢得如此多的受众,与如此好的口碑。支撑起这一切的,毕竟还是思想的厚度与深度。
      余秋雨虽被韩寒讽刺为“高雅”的代表,但其文章却是雅俗共赏的。上至行政官员的书架,下到高中学生的书桌,都会摆上本《文化苦旅》,聊做充数。据说派出所扫黄抓的妓女的包里,都会装着一本《文化苦旅》,其普及程度可见一斑。如果说将历史资源与小说笔法整合得最好的,是《明朝那些事》的话;那么将历史与散文熔铸一炉且天衣无缝的,则当属《文化苦旅》了。
      我对余秋雨本人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印象,从我的老师到友人,对余秋雨无不抱以嗤之以鼻的态度,但人品不等于文品,他的作品虽然在细节上可能疏漏颇多,但在整体架构上,确确实实具有文人风骨。他至少是以严肃的态度去面对历史,比之那些《XX讲坛》之类的文化快餐,要正经得多。在快餐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三流的文学作品从速成走向速朽,川流不息。那么《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这样在冷板凳上写出来的文章,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至少许多书生从书中找到了心灵间的契合,又有许多普通人,在这本书中得到了一种文化上的视角。
      当然到后来一切都变了味。余秋雨开始成为儒商,或者说是商儒。原本作家鬻文为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余秋雨倚身于体制,靠拍马屁挣钱,就有点惹人非议了。并且他每年推出的新书一部不如一部,“历史的呼唤”呼唤上一两次或许让人感动,你余秋雨在每部书每篇文章里都“含泪呼唤”,未免就成了嘶哑着嗓子乱吼了。另外,余的散文格式很容易被复制——不经意走到某处,发现这里的情景与内心隐隐产生共鸣,于是开始追忆这里历史。这种写法用上一次堪称新颖,但连珠炮的用,着实让人审美疲劳。更可恶的是,不仅余秋雨一个人在故技重施,余的身后,还有一大批后继者效仿他的“文化大散文”。这也是《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连续撰文批判“文化大散文”的原因。
      二十多年来,余秋雨出了十二部著作,但这十数部散文集,也仅仅是换汤不换药而已。甚至汤的口味也越来越差——就连高等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做出论断说余秋雨的书,一部不如一部。时至今日,除了文笔华丽之外,这种格式的散文再无引人之处,更何况余秋雨对历史的解读中,也常常出现学术上的谬误。对历史的追忆与呼唤,第一次或许会给人以古稀长者谆谆教诲般的厚重感,但当记忆出现偏差,呼唤显得多余之后,谆谆教诲也会变成精神病人偏执的呓语,给人以喋喋不休之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发表于:
    
  奥德赛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33998/
  奥德赛人人小站:http://zhan.renren.com/ahdyssey
  奥德赛新浪微博:http://weibo.com/ahdyssey
  
  
  奥德赛主笔:杨健豪
  
  
  人天生便喜欢冒险,总是去攀登未知的高山,探索隐秘的森林。这是人无可逃避的好奇心和欲望。但在文化家看来,旅行只不过是一个契机,只是一块引玉之砖。他们骑着骆驼,在乎的只是空彻沙漠的驼铃。他们行走于河岸,在乎的只是顺风轻抚的杨柳。在文化人的心中,行路的环节并非付出的心血。旅行并不苦,苦的是文化。
  
  余秋雨的味觉天生敏锐,品味文化的苦也分为各色各式。余秋雨喜欢淡苦的文字,崇尚轻柔的感悟,他总是喜欢把文化的苦隐藏在其他味道之中,而又会把感情发泄在无从藏匿的地方。那里,便是他把路走成了情感的地方,一个把行程用严峻的理性来对待的地方。仅是文字,也能看出他一下子端肃起来的表情。
  
  《文化苦旅》一书,余秋雨道出了他走过的中国。多是美景,更是带着历史韵味的美景。他很少铺天盖地的写那种壮阔,却是把笔墨残留在中华人身上。文化的流逝不是风沙掠过的原因。更多的是人在走向懦弱,走向麻木。以至于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只要能嗅到一丝古木幽香的深巷,都能被这位文人谱作文字。他是在为失去的文化发出一声听不到的呐喊。
  
  只可惜这样的文字中,多出了一丝卖弄的味道,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之处。书是商品,需要有销量、有读者。写出了太近乎于精神的东西,便容易失去读者。也许文人探寻文化时本有一丝淡苦,当他们需要把感悟到的东西,写作通俗易懂的文字时,才是真正的烈苦吧。《文化苦旅》,苦在要把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体的情感载体——文字。
  
  在这方面,余秋雨拿捏的还算精准,满嘴苦味之后,他还能得到焦灼后的苦的回味,那也是他这一路旅程的升华之处。每篇文章读毕,都能得到这种升华的印迹,却无法令常人追随,。如果升华的东西内容太过纯粹,就很难以语言表达出来,余秋雨也只有苦笑着说,“真的,你们应该去看看”。苦即是这样,别人把路介绍得再清楚,你也得自己把弯路照模照样走一遍,绕也绕不开,否则亦得不到那种升华的悸动。这就是文人走的路,带着一丝苦。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01:58 , Processed in 0.0609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