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读了<文化苦旅>,仿佛真的做了一次关于文化的旅行.身心觉得异常的累,但,累,并快乐着.
从多年前此书出版到现在,余秋雨已经被批成了文化圈的伪君子.当然,还有许多人推崇他.就我而说,<文化苦旅>真的不错,是余书中的精华,值得我们沉下心,暂离喧嚣的城市去追寻文化的轨迹.文化苦旅,自然很苦.余写的苦,我看的也苦.单从这本书来看,余秋雨为中国的文化普及立下了汗马功劳.<文化苦旅>很自然的让我以及很多的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意识到本国文化的宝贵.而这,就是他最大的贡献.不管人们如何看待余秋雨个人,这本书的价值是无论怎样都不应该被抹煞的。
记得余说过:当代大都市的忙人们在假日或某个其他机会偶尔来到江南小镇,会使平日的行政烦嚣、人事喧嚷、滔滔名利、尔虞我诈立时净化,在自己的鞋踏在街石上的清空声音中听到自己的心跳,不久,就会走进一种清空的启悟之中,流连忘返,可惜终究要返回,返回那种烦嚣和喧嚷。 而他,从漫漫黄沙开篇,和着漂泊者的沉重脚步离开,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承受了太多,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无可奈何。
汉赋唐诗宋词里千锤百炼的语言,并不因时代的发展而消逝.现代人阅读节奏的加快,并不能阻挡我们对悠扬、多彩、绚烂中文传统的继承."莫高窟、都江堰,天一阁、柳侯祠,荒漠中的尼庵和乡村里的信客,历史,人文和地理仿佛一股平缓而宽厚的温泉缓缓流出,为枯涸的精神世界带来温暖的滋润。"辞藻也许华丽,但词句背后的历史,那些迷雾般的画面,最是平凡无华,却另人感慨万分。画面定格,再停顿,另一个场景,又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浩大深奥的中华文明,变的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它有了新的形象,让那些屈辱的年华,有了重新辉煌的出口.
让我感触颇深的是《风雨天一阁》,一篇被太多人赞扬的文章.
1."只要是智者,就会为这个民族产生一种对书的企盼。他们懂得,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能让这么广阔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
是的,书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在中华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书担当了什么角色?从<论语>,<诗经>,到现在的各种书籍.书,是一个民族的传承者.
2."他每到一地做官,总是非常留意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特别是搜集其他藏书家不甚重视、或无力的获得的各种地方志、政书、实录以及历科试士录,明代各地仕人刻印的诗文集,本是很容易成为过眼云烟的东西,他也搜得不少。”
藏书者,不仅是对一本本厚重的书的保存,更是收集各方才情。他们用知识凝结成智慧.因为他们,厚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才能更好的被后世的人所吸收,我们可以用更少的时间来探究那些坚不可摧,重比泰山的历史文化。
3.“侄子虽然把事情也搞得很有样子,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意气性的动力,这未免有点小家子气了。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终极性目标是很有限的,只要把楼建成,再搜集到叔父所没有的版本,他就会欣然自慰。结果,这位作为后辈新建的藏书楼只延续几代就合乎逻辑地流散了,而天一阁却以一咱怪异的力度屹着。”
客观的看范钦收集书籍的高度比他的侄子要高得多了.完成非比寻常的任务,必定付出非比寻常的代价.正所谓:欲成大业,必有痛失.
4."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诘问,更是对我们华夏儿女的责问.扪心自问,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这个词离我实在太远太远.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异乡人的神经,"让那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每一个字背后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和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
从来就不喜欢那些大而空看似慷慨陈词的言论,那些总结式陈词的语气,和那些对古今文人命运的推断,如同领导的讲稿,让人耐烦.但余书的一声声长叹,无不让我震颤,感慨到泣不成声.感慨,挚诚的感慨,迫切的感慨,由衷的慨叹.我们,应当坚强的站力,去承受那份孤寂,肩负历史的责任.
文化,一直很苦!
------------------------------------------------------------------
后记:写此文时,心情很激动.也许错了很多.欢迎指教
也引用了许多他人对此书的书评,如柯小艾的<精神的苦旅>等,衷心感谢.他们都写的太好了
最后.推崇大家去看<文化苦旅>
墨墨
来自: 豆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