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苦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1#
发表于 2012-8-19 19:11:17 | 只看该作者
  在选 "读过" 的时候 有点犹豫, 其实我只是不停地略读,寻找书中世界之于中国的看法;看过这本书已是五六年,一个不爱学习的人也不会再去翻它,但后来我渐渐察觉到了我的民族主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2#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一向鄙视文人墨客的无病呻吟。
  包括余秋雨有时电视上作秀的颦颦笑笑。
  可另谈《文化苦旅》,写的真情实感,历史内容丰富。
  让读进去的人会痛苦,会伤心,也会感受那一段的文化。
  同时,对于一些曾经未知的文化加以了解。
  如果说是更能热爱自己的祖国,有点说大了。
  但对于自己国家五千年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得不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3#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最后的时光阅读了此书,让我有种忘我的感觉,余秋雨先生早前的作品还是不错的,让我与现在的他有些联系不起来。已经忘记了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只觉得很感动,很真实,道出了一个文化旅人的所情所思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4#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能让久战的敌人心甘情愿投降,不费一兵一卒,这是胜利者的成功,如果能吸引一个人对曾经毫无感觉的东西产生热衷,这就是作者的成功。因为人类最难的事就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就是在古今中外的作家中去找寻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世上常有古今异代相距千百年的学者,因思想和感觉的相同,竟会在书页上会面时完全融洽和谐,如面对自己的肖像一般。中文中称这种精神为“灵魂的转世”。
      在这本书中,余秋雨先生迈着沉重的步伐,带我们一起爬山涉水,穿越时空,去感受历史所留下的一道道深深地印记。在他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他下笔之艰难,我更能体会到每句话和每个字后面的苦楚与无奈。
      历史使命,责任感,文化内涵,这是他散文里最能给我悸动的隐性语言,如此沧桑的历史读起来的确很苦,但我真心愿意跟随他一路走下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初看此书,是由同学手中借得,略为折旧的封面配合着苦旅二字,瞬间就给人一种沧桑感。
      开始读的时候就被那种平和但又略显深沉的文字所折服,仿佛流水般将一个又一个见闻娓娓道来,而平时那可浮躁不安的心也随着一篇又一篇的故事渐减平静。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得到一种很沉重的状态,大概是文中所叙的故事有很多令我们惋惜、不甘、甚至愤怒吧。
      这本书的确值得一读,优美的文字与作者的旁引博证,还是让人感受到了平时所忽略的风景与那种人文气息。还有很多被现代人所忽视甚至埋没的故事。
  就是那样一种沉重,一种恬然的意境,在捧起此书后沉浸其中而暂时忘记身边的喧嚣的心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6#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在回味中我在豆瓣第一次写下书评。依稀记得我第一次读到此书还在7、8年前,一晃现在已经27岁,在今年夏天,百无聊赖的一天晚上,《书香日记》里的一位声音特别好听的女播音员细细的品读了一篇文章《信客》,我不禁赞叹文章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自此也成了这位主持人的忠实粉丝,中间片花播放的居然是《文化苦旅》这本书,作者却又是时下的“争议”人物——余秋雨,就这样,带着也许的陶醉,我找到了这本风尘许久的书,徐徐的读来,记得在7、8年前我并没有将这本书读完就束之高阁了,也就自然一定没有机会品味其中的文字书香。有人说,这本书太过煽情,诚然,我承认在有些地方作者的感慨未免有失一代文豪的大气。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在思考又些许人生的感慨,在感慨中自然有些情不自禁。瑕不掩瑜吧,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发现有这样一种笔法,在字里行间可以自然的书写出非常优美的文字,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清风徐来,也许是我悟性太低,也许写作水平太差吧,不知显示器旁的你是否明白我的意思。如果不明白,我想在静静的夜看完你自然就会明白我的意思。如果有些明白,我想,那就让我们在苦涩中漫漫的品味文字的书香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7#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余秋雨《文化苦旅》
  
  有这样的一个旅程:不用苦苦赶着时代的步伐,不用随波逐流直至迷失在大众思想的旋涡中,需要的只是一个人坚定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
  走过漫长的上下五千年,挖掘深藏着的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里遨游探索,如此一个旅程,渗透着文化精华的旅程,是余秋雨先生一个人的旅程,亦是他整个人生的文化苦旅。
  
  漫长的游历,每一次留驻都是新的开始,每一篇文章都见证历史与现今,在那样的旅程中我们都该感受到文化所蕴含的沉重,想象中我们全都该有一个像余秋雨先生那样的一个人的旅程。
  从《道士塔》到《江南小镇》从《风雨天一阁》到《笔墨祭》,整本书都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象,描述荒荒大漠的黄河文明的盛衰;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用直接的手法把笔端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这一切仿佛都在领着我们跟余秋雨一起走他走的路,看他看的风景,想他想的东西,再追寻一个单独的旅程。清晰而简单。
  一个人的旅程可以让我们领会得更多,所思考出的问题亦是每个人心底最原始最纯真的想法。有人说,独处是为了思考。那思考过后在我们面前就拥有更多的私人空间,不断地开阔,不断地进步。
  不管怎样,一生中无论多忙真的应该腾出一点时间来进行一个一个人的旅程。哪怕行程地点只是屋后的那座大山,远处的那片森林,甚至是乡间的小道,但只要有旅程的心,一个人去见证那些一直想伴随的山水,思索历史的辉煌与沧桑,享受那一绝妙的自由感觉,对我们的神州大地,对我们或非凡或平淡的一生献上最崇高的致意。
  
  就在走惯了远路的三毛还在唱到“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之时,我们相伴着《文化苦旅》,开始出发了一个探究的旅程。
  就是这样的旅程,从《文化苦旅》当中领略到的一个人的旅程,让我们还能有时间去筑建一个心的港湾,一个文化的岛屿。
  就让这样一个旅程永远地持续下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8#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我看的很苦,直到现在我都还没有看完,甚至连书里的题目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可是,我依然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喜欢写作的人,或者想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尽管现在的余秋雨老人被人批的一无是处,或许夹含着他的错,更或许,这就是一个文人的悲哀。只是,我愿意去读他的文章,因为他的文笔值得我去看。    《文化苦旅》,或许这是一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拷问,问,中国,你究竟是要全部抛弃创造另一种文化,还是慢慢的去改造?    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的古老,我才知晓,为什么要把祖国比喻母亲,而不是父亲。中国,或许是一直存在的中国,是一位经历很多沧桑和悲伤的老母亲,现在的新中国,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青年人吧?把母亲的辛苦贬的一文不值。    世界在变化,中国也在变化,只是,似乎太快了,快的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去接受古老的文化,就像快餐,吃的太快了,而不知道其中的味道,也或许一瞬间感觉到了,可是忘记的也快。    看不惯余秋雨的,就会觉得他像一个冷酷高傲的人,冰冷的诉说着这一切,带着讽刺,带着嘲笑,带着自以为是的评论。我喜欢这样的人,因为在我眼中,一个人必须先要自我为中心,然后才能用自己的感受去诉说身边的每一件事情。这样才会说出真话,说出内心真正的感受。那些大义的人,永远不知道一个其他世界的思想。一个作家,必须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看着一些地方的愚昧无知又或者是国家的政策把原本淳朴的地方改的面目全非人心险恶,看着古老的环境与新的世界针锋相对,《文化苦旅》,的确是一次很苦的旅行,不仅是身体,还是思想的辛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9#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对文学一直像是门外汉,可能是从小和物理课本打交道太多,又或者本来就不是个细腻的人。这是我买的第一批与文科有关的书之一,还有一本是朱自清。买它是因为一篇都江堰,读它,不自觉已经泪流满面,被震撼着,被感动着,然后给爸爸妈妈读,读到一半就真的在读不下去了。于是,买了这本文化苦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0#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苦的并不是旅行本身,苦的是厚重的历史,苦的是凝重的文化,苦的是我们惘然若失的面对,却又义无反顾背起这些重量时的叹息。
  
      记得高一时,看了《文化苦旅》,觉得文句很美,有文化底蕴,特别的欣赏余秋雨,只是后来他的作品越来越倾向商品市场化,只有《文化苦旅》依然让人感怀。最近重新看了这本书,并且决定在豆瓣把我的书评处女作送给《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精神的旅行,传统的认知和文化命运的一种感叹。文化——苦,风马牛不相及,为何苦?文化的味道,是油墨书香味?是酒香飘千里?亦或平淡如水?那都是一种心境而生的味道,这里的“苦”即是精神领域的意味,是一种悲怆,凄苦的心境!
      走遍中国最富有文化底蕴的山山水水,本是多大的幸事,但余秋 雨以一个文化史学家的眼光去触摸那透着沧桑的阳关,风雨飘摇的天一阁,令人扼腕痛惜的敦煌壁画。。。历史的苍凉和文化的失落伴随落日残霞,满目苍然。满怀心酸。
      比如《道士塔》,见证千年文明的壁画,被王道士窃卖,那是代表民族的情感被出卖了,怎不令人心碎!
      作为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国,仍不乏文明的断层,有多少书籍被毁被遗落,有多少人用文化的风骨去珍惜和守护。
      一片《废墟》昭示着一段历史,一幅水乡的画卷,引出几番的感慨,那是有历史在翻腾,有文化的命运在坎坷。
      为何苦?苦来自于心底深处对失落文明的深深痛惜和哀悼,遗忘过去,那就是背叛历史,中国的千年长河里,可曾埋没一个个有才气,有骨气的文人,冲刷一片片辉煌烂漫的文学前沿,淘尽一段段扭曲的民族劣根性。
      悲哀,凄然,失望,绝望!因为历史无法回首,因为文明无迹可寻。。。
      一次《文化苦旅》,一次心灵的洗礼。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5 03:05 , Processed in 0.0466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