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苦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1#
发表于 2012-8-19 19:11:17 | 只看该作者
  假期了,空闲的时间多了,可以用来阅读的时间却少了。          其实也不是时间少了,是手脚疏懒了,心智愚钝了。借口却可以堂皇的很:人总得有现实的生活,停驻在这里感觉有些游离于世外呢。还是搁置下这些说辞,将这段时间对“废墟”的断续“游走”做一连缀吧。             《凝视敦煌》有四篇,前两篇是古老的建筑,又充满了历史的遗憾,“窟”也好,“塔”也好,给人感觉是冷而燥,后两篇《阳关雪》、《沙漠隐泉》突然在这冷燥间飘来了温润,似乎心头应该舒缓一些了,“雪”和“泉”理应不必承载那么厚重的历史喟叹,谁料想,随着余先生笔触的停顿,思绪却愈发沉重起来,阳关的雪因着朔风愈发凛冽,沙漠的泉倒因着与世隔绝显得那么清冽绝美。            《阳关雪》中,我喜欢这一段:             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到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头看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的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在这里,我们可以真真切切的领略北方的粗犷。             《沙漠隐泉》之泉,系敦煌境内的月牙泉,总想在这里去寻找其与田震的歌声中的契合点,但是毕竟是两种表达方式,也许他们的契合在天籁。倒是那位老尼让人心生敬意,余先生却懂了她:“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当她在陋室里听够了一整夜惊心动魄的风沙呼啸,明晨,即可借明净的水色把耳根洗净。当她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抬头,即可望望粲然的沙漠”。如此境界,未尝不是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寒来暑往,春华秋实。。。。。。              原来,《凝视敦煌》除了敬畏、遗憾,还有落寞,翻开下一卷,竟然是《寂寞山水》。心头一震:哦?原来如此吗?且来看看再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2#
发表于 2012-8-19 19:11:17 | 只看该作者
  一早上干了一大堆工作,竟然没有打开书来阅读的时间。终于得以喘息的时候,我的音乐流转到了古筝曲,是梁祝。我喜欢古筝的音色,不管旋律是柔缓的还是激越的,声音出来都是一颗一颗的简洁历练,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掀开了“凝视敦煌”。         “凝视敦煌”的前两篇是“莫高窟”和“道士塔”。从这里开始我感受到了“废墟”。原来南方的遗迹再怎么古老也难给人“废墟”的感觉,而北方的建筑却很容易在风沙的侵蚀下沦为“废墟”。“道士塔”其实是“莫高窟”的延续。前者是憎恨无知的道人慷慨的把祖先家业赠予外人,后者是作者在“莫高窟”废墟间令人震撼的游走。其实读完这两篇作品后很深的一个体会是无奈。莫高窟有价值吗?当然有,但是它的价值却没有在自己家里被发现和重视;道士可恨吗?当然!但是煌煌一个莫高窟的命运岂是一个小小道士能左右得了的?!作者发出愤愤的呐喊:“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然后还得违心且狠心的说上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但这句话终究说的不舒心,于是只能无奈的慨叹: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唉,多么无奈的文人,多么无能的文人!       只是,不这样,又能怎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3#
发表于 2012-8-19 19:11:17 | 只看该作者
  “吴越文化”的后三篇是“乡关何处”、“牌坊”和“老屋窗口”。   “乡关何处”,题目让人有些伤感,通篇读下来却是对厚重历史的景仰。小小一个故乡,引出了那么多历史人文故事,而且作者引领你穿跃的那么自然随性,古今中外,游刃有余。      对于家的概念作者有这样的解读:“在一般意义上,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只有远行者才有对家的殷切思念,因此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上的家”。那么对于一生都不曾远行的人,家似乎就只能是一种生活了?认真想想,好像也是。      接下来是作者对于自己故乡的追寻,最有意味的是乡音、杨梅和瓷片。说起来简简单单,却揪出一大片深邃的历史。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实实在在的生活在悠久的文化之中,只是没有人能如他般将细枝末节纳入思考。结果很容易的便陷于一片茫然:     “故乡,就这样被我丢失了”。     “故乡,就这样把我丢失了”。     “丢失”,一个多么让人心痛的字眼,就像抛弃,就像遗忘,而世界上最严厉的惩罚,莫过于在你心目中重要的人对你的视而不见。历史也好,故乡也好,文化也好,很多时候是极鲜活的,它给你的回应深沉而不动声色。     “乡关何处”,似乎每个人都该叩问一次自己的心灵。         “牌坊”让人感觉阴冷。是历史对于女子的残酷。其间穿插的一个西方圣女的故事却美轮美奂,而且也有一个美好的结尾。只是东方的女子没有那么幸运,只能躲在坚硬而冰冷的贞洁牌坊后面木然的落清冷的泪。                 “老屋窗口”依然是写童年时一个美丽女子的故事。我记住的是满目雪白中的那一点红和所有农村妇女在那个年代逃离不了的宿命。美丽只是昙花一现,不太久远的年代很轻易的将那一缕生命活力击入深山。       “吴越文化”中没有我想象的沧桑与废墟,但记录的点点滴滴让你真切的感觉作者在文化间的游走。这一程下来,心反倒静了。明天,或者就在今天晚上我会翻开新的一章:“凝视敦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4#
发表于 2012-8-19 19:11:17 | 只看该作者
  《游走废墟》共有六卷,昨天晚上看了卷一“吴越文化”的前五篇,“白发苏州”、“西湖梦”、“江南小镇”和“夜航船”、《吴江船》。说实话这几篇并没有预想的那样吸引我。不是其他原因,是我不喜欢这些地方。尽管那里也有着极深的文化底蕴。          大概是04年的暑期吧,和两位朋友随旅行社去了一趟华东五市,苏州、西湖、江南小镇是必不可少的游览景点,固然游览有些行色匆匆,天气又闷热的让人难有好心情,但狭窄的石子路,低矮的园林门洞,潮湿而显阴暗的房舍实在让人压抑。我不喜欢那么小巧的建筑,什么曲径通幽,精致蕴藉,给我的感觉却有一些暖呼呼的暧昧。我喜欢的是粗旷而大气,明明朗朗的地方,或者有一些笨拙、苍凉也好,只要不那么黏糊糊让人喘不过气来就行。不知怎么,那次的苏杭之旅会给我留下那样的印象。甚至西湖,在多少文人墨客笔下幻若西子的,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清纯透亮,就连西湖水也是浑浊的让人难受。总之,我没有领略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景致,也许是造化不够,抑或是今天的苏杭因为经年的城市化的渲染本就失了原来的模样,我不知道。       《夜航船》和《吴江船》,都是写船,写在船上的思考,《夜航船》中我欣赏这段:       (中国的文化,正像这艘夜航船。)        “   船头的浪,泼不进来;船外的风,吹不进来;航行的路程,早已预定。谈知识,无关眼下;谈历史拒绝反思。十年寒窗,竟在谈笑争胜间消耗。把船橹托付给老大,士子的天地只在船舱。到头来,争得稍大一点的一个铺位,倒头便睡,换的个梦中微笑。       第二天,依然是这般喧闹,依然是这般无聊。船一程程行去,岁月一片片消逝,永远是喧闹的无聊,无聊的喧闹。”       这,便是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       《吴江船》还是写船,是作者坐首次“夜航船”的经历与感受,“今夜,烟波桥下,没有歌声箫声,只有橹声嘎嘎”。是作者20年前的记忆,有对那段历史的追思,我其实并不能完全领悟作者当时的心境,但我可以感受他的心情。                    至此,余先生的“吴越文化”,我已走了一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5#
发表于 2012-8-19 19:11:17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拿到了两本书,是余秋雨的《游走废墟》和《回望两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一种奇怪的习惯,就是对于极喜欢的东西,尤其是书,拿到手后绝不会立刻进入阅读状态,总是要翻来覆去的看封面封底,看作者介绍,看写在前面的话,看后记,如此反复三四遍,才能认真的一页一页的翻开。            对余秋雨作品的阅读,第一部应该是《文化苦旅》,那是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似乎没引起太多注意,在没有获得任何关于作者信息的情况下,只是觉得作者的叙述语言有些特别,对于中国文化品评的视角也不同凡响,在随和的叙述中却能给人带来震撼。但是奇怪的是,多年以后对于那部作品的回想却朦胧的很,头脑里浮现的仅仅是一幅灰暗的图像:一位深沉的思索者孤独的奔波于风沙蔽日的荒漠,郁郁独行。         接下来读的认真的作品应该就是《借我一生》了。其实在《文化苦旅》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余秋雨似乎是淡出了我的视线,当他再次走近我是因为多重的与其相关的信息的摄入:有一段时间,他活跃于央视的青歌赛,现场点评选手的文化知识题的选答,态度亲切随和,评点深入浅出,受益匪浅,没有一些年轻点评家的犀利和不屑;有一段时间,他活跃于凤凰卫视的《秋雨时分》,表述严谨,思维缜密,思想灵异;更直接的是央视的一期文化专访《512文化追问》,现实与历史的碰撞,灾难对人性的考量,在余秋雨先生的思索中,带给每位国人的思考胜于任何一本教科书的说教;还有一个间接的让我愿意再度接纳他的因素说来有些不可思议,是因为央视有一档栏目《心理访谈》,恰恰是中午12点我要午休的时间,在午休前喜欢看几分钟电视,好些时候是一个叫李子勋的心理学家在开启那些在生活中受到困惑的人的心灵大门。在我看来,李子勋好些地方和余秋雨是神似的:有些厚厚的眼镜后面那双深邃的眼睛,似乎可以直穿你的心里;说话时微微偏着的头,让你感觉温暖而安全;甚至那不是很张扬的开阖的嘴,也是那么儒雅而亲切。由此那本虽然一直带在身边却不能快速读完的《借我一生》终于慢慢的越来越吸引我,陪我度过了一年多的闲暇时间,而正因为这部作品让我又决定继续凭着阅读跟随他在中国的千年文化之旅中行进。          首先打开的是《游走废墟》。象以往一样,我不急于进入阅读状态,我在凭着想象感觉它会是怎样的一部作品。“废墟”必定是苍凉的,也一定是极有内涵的,因而会是冷峻的;“游走”不同与闲散的漫步,也不同与匆匆的走马;“走”是行进,“游”有闲适,但应该是用心的。一般人的“游走废墟”或许会是伤感、遗憾、落寞,而秋雨先生在废墟间会是怎样的游走呢?从现在开始我的阅读旅程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6#
发表于 2012-8-19 19:11:17 | 只看该作者
  两年前匆匆地读了几页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便再也读不下去了。我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它曾遭遇浩劫,一个愚昧无知的王道士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而莫高窟的藏经洞居然由他发现,从此那些珍贵精美的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流落他乡。王道士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掂着手中用大量珍贵文物换取的一点薄钱沾沾自喜。                戈壁大漠丝绸之路上的莫高窟一直是我向往的艺术圣地,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来到莫高窟你会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不由自主的游弋在历史长河这恢宏壮丽的画卷中。                我想象着,晴日里欣赏着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 ,接受着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洗礼。入夜也如余秋雨先生般,站在广袤沙漠之上,沐着清冷的月光,在一泓泉流汩汩声中,任夜风卷扬起细沙吹打面颊,望着那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壮观异常的莫高窟,世间的纷烦的俗事该是渺小的不可视见吧。或许此时那漫天飞舞、衣裙飘曳的美丽飞天会邀我脚踏彩云横空飘游。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7#
发表于 2012-8-19 19:11:17 | 只看该作者
  看着这本书渡过的最痛苦的高三时光,每晚,万籁寂静,自己躺在床上,在昏黄的床头灯下,一遍又一遍的看。开始是为了能提高作文水平,慢慢的真的被吸引,那一处处文化胜景,一段段潮湿发霉的故事。原来旅行也有这么沉甸甸的时候。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8#
发表于 2012-8-19 19:11:17 | 只看该作者
  喜欢阳春雪
  喜欢天一阁超越时间的意志,敬佩范钦最终的选择,更佩服作者的解读
  喜欢上海人中“失去了人生浩大的走向,智慧就成了手上的私人玩物,。。。。却少了一个沸沸腾腾的热源,于是这个城市失去了烫人的力量,失去了浩荡的勃发.... 历史从不给附庸以地位”
  仿佛便是自己的写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9#
发表于 2012-8-19 19:11:17 | 只看该作者
  去年在宜昌新华书店买的。之后一直带在身边。去年年底是它陪伴度过了一段日子。目前只阅读了一部分,不只是一部文学作品,还能从中吸收历史、地理等知识。很不错。。。。。。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0#
发表于 2012-8-19 19:11:1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的最后一站。           ——《我以为有爱》
  
  余秋雨离开上海十七年,自走文化苦旅,2008年9月余秋雨说:“这十七年来我的目标已经全部达到,中华文化果然成为时代精神的坐标,世界关注对象,我很高兴自己经历了磨难守护了它那么多年,”
  
  我认为《文化苦旅》是当代中国文学史上一本不朽的著作,它以气势磅礴和细致入微的文笔,构建中华文明的整体人文氛围,探索中国文化灵魂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体现了一个学者的责任感与自省意识。
  
  有了《夜航船》才让我拜读了张岱的《西湖梦寻》:《都江堰》让我明白水的力量究竟能给芸芸众生带来怎样的文明与希望:《江南小镇》《自发苏州》让我对夜里吹箫二十四桥的梦幻魂牵梦绕:《酒公墓》让我对老一辈学者抱以深深的同情。。。。。。
  
  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存在于时光风化的史书里,它也存在于已消失的或仍存在的空间里。对历史人物的再现,是对历史的尊重,还是亵渎暂且不谈。它确实给枯燥的历史注入了文明的活力,中华文明竟然如此可亲可感。书卷案头,耳边竟也传来了秋夜雨声,和水声橹橹。
  
  书中的很多地方也许我一生都不会去,或不愿前往,一是地处偏僻,劳民伤财,二是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究竟还能给本来就飘渺的文化以多少生存的空间,早就听到有无数人以西湖归来的失望之情,他们失望的是什么呢?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文明注定不会为发展所吞灭,它会存在于民族的血液中灵魂中,中华文明历经如此多的坎坷,终究不会在今天跌倒下来,《文化苦旅》正是让这一种乡情通过十七年的行走与思考,将这种力量延续到这一本书中,让人们去找寻那永不曾失落的中华文明,并传承下去,这本是著书的目的之一。
  
  我也经常阅读外国的名著,其中以现代派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居多,总感叹中国的作家缺少丰富的想象力,为什么写不出那样对人类命运充满关注的大手笔?感叹过后细细品味,与中国作家相比,他们却丢失了美感的体验与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也许是中国作家或者说中华文明的特质。
  
  有人说:“余秋雨就像饮一杯咖啡,字里行间带着一种苦味”自序中也说;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上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总会引发出人生的感悟,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人格细腻多情的使然。悲剧力量总能上升到崇高之美,中华文明在此定格,以一种凄与美的面目示人,给娱乐化的今天一种清新的气息。
  
  也许余秋雨所说:“精神坐标”还远未到来,但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正向这目标进发。以《文化苦旅》为例,中华文明复兴的希望,也许不是一种奢望。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12:19 , Processed in 0.0688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