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苦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可真是文化人写的东西,感觉就是什么都可以写一篇文章。前面大部分是游记,后面就是零零碎碎的生活所见,所闻,所感,哪怕是接了个电话,见了个废墟,都能写成文章。
      其实现在对于“文化”的概念逐渐宽泛,“文化”的边界逐渐模糊,大众的小众的,美的丑的,能接受的不能接受的,都可以叫做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作者说:艺术和艺术家,应该诠释的是坦诚而透彻的生命。坦诚而透彻,这两个词,仿佛越来越难实现了。
      这本书前面大部分都是游记,正如作者书中所说: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游记的魅力,就是让你读了以后,也很想去这个地方,亲自体会一下。
      下面摘录一些喜欢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在《道士塔》中,作者提到了“那副赤肠”。“赤肠”这个词忽然让我感觉很振奋,似乎有一种推背的力量。其实很多事情,坚持下来都是需要这副赤肠的。
      在《沙原隐泉》中,作者写道: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磕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的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松,与它厮磨。看了这句,让我想到很多,不只是沙子,这世上让我们无奈与之厮磨的东西太多了,以柔克刚,刚柔并济,也是这个道理吧。或许过些时日,我们也被磨成了沙,懂得了细软的力量,然后继续厮磨。
      “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看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看的全面,必然只能远观,若想靠近,恐怕又不能全睹,其实人的奔波,就在于希望能够兼得吧。
      “大漠中的清泉,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我们,都希望能够发现生命中的这口清泉。
      《白发苏州》中,作者说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我没去过苏州,但是去过杭州,也感受过乌镇的宁谧和深厚的文化气息。在小镇的书院里挑灯夜读,闻着书香,听着蝉鸣,飘逸的飞檐,精致的檐刻,蜿蜒的小径,柔润的空气,偌大而古老的书院,文化感油然而生。若不是困倦了,只愿一直在书院里徜徉。因为那里,藏匿着无数厚实的灵魂。
      在乌镇,我虽然没有见到“躲在江南小镇的一个小门庭里做着纵横四海的大生意”的人,但是我想,这样一个地方,定是卧虎藏龙,有着深厚底蕴。
      读了《风雨天一阁》这篇,真的很想去仰望这个天一阁了,天一生水,而我也是水相的。创建天一阁的范钦,作者评价他“矢志不移,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范钦身上支撑着一种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时间的意志力”。我想这是很高的评价,毕竟能够抵御诱惑,坚持内心所向的人,越来越少了。
      《五城记》中,作者说“时间的力量只能靠着体力慢慢去爬、去体会,不能拿着一张照片轻松的去看。一轻松,全都变味。”这句话或许道出书名的意义吧,要想体会深厚的文化涵义,恐怕只有苦旅才能到达吧。
      《笔墨祭》中,作者提到王羲之父子平时交流的便条,想见当时人看了,虽然会眼前一亮,但却并不惊骇万状,“于是,一种包括书写者,接受者和周围无数相类似的文人们在内的整体文化人格气韵,就在这短短的便条中泄露无遗。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容相依”。而现代生活对于效率,便捷性的要求致使毛笔已经渐渐退出了日常书写工具的角色而转为纯艺术性标志。物以稀为贵,所以现在好字画,也就成了稀世宝贝,而舞文弄墨,被称之为艺术家之人,也就为了写字而写字,为了谋生而写字,为了艺术而写字。结果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出现了或大或小的断层。
      我小时候也是用毛笔写字的,那个时候学校流行学书法,因此也跟着学,获得了些奖项,印象中很多老爷爷写字都非常好,而自己只是觉得练字很累人。由于当时年龄小,固然不懂得欣赏漂亮字后面的神韵,更不懂得什么所谓艺术人格之类。现在想起来,也算是学了一种消遣的方式,一个人无聊的时候,摆开文房四宝,拿出一本字帖,或者随意抄写些喜欢的文章,拿着毛笔,减下速度,倒是觉得一种休闲。拿出一块墨喜欢的墨,先是把玩,再在砚台上磨,水慢慢变得粘稠,散发出一股墨香,忽然就会觉得很宁静。我想,常说的书香,就是这股子墨香吧。
      老公说,过生日想要送我个ipad,喜欢是喜欢,可惜就是少了这股子纸墨香味儿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2#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想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总是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也许仅仅是因为懒惰〕而耽误了。已经好久没有认真的读一本书了,如同囫囵吞枣般的消化。躺在床上,睡不着,突然想起尘封在脑海里的渴望。
  总觉得实体书读来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一页页的翻书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静谧下来。身边没有实书,只好用最简单的方法——百度一下。其实,优秀的文思是会触动灵魂的,不论他的载体如何,譬如写在椰枣皮上的古兰经。电子版的文化苦旅照样把我震的粉碎……
  〔突然觉得自己太啰嗦,前边的内容差不多可以不看……〕只看了第一篇《道士塔》便有足够多的感慨让我来写这篇日志……思绪万千,却不知如何开口。怎样表达我的心情?就像被人敲了一闷棍,沉沉地;又如同垂死时胸口中的一口气,上不去下不来;就是看完唐山大地震一样的,压抑。
  总之很压抑,除之压抑的只剩下了心痛。王朝没落最后总有一个昏庸的君主,莫高窟的悲哀在于遇人不淑……也许余先生说的对,把罪责都推到一个无知无觉的人身上是无聊的,也许在时代背景下这是个必然,也许即使历史重来也无法改变它的厄运……我该如何?只能在百年后扼腕痛惜!
  倘若……倘若……倘若我回到那个时代,我能做什么?一介草民,空怀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我不想再联想了,也许莫高窟的结局在千百年前就埋下了伏笔。你我只是个历史旁观者,已经逝去的历史我们无法改写。你我同时又是一个历史参与者,未来需要我们去描绘……祖国兴昌,你我一辈的责任,青年人,我们不能沉沦堕落下去!钓鱼岛还在他们手里,台湾还远离亲人,南海之上他们还在搅动狂波!青年人,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不受外族欺辱!发奋起来吧,为祖国兴盛奉献一点微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3#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去迷笛路上借旁边一女生的书看的,看了后直接就几千年的文化在心中吐纳了。马勒隔壁的,老傻逼!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从当当的畅销图书列表的前几名看到了这本书,不过此书出版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老实说,我对作者余秋雨的了解也是经由他做青歌赛评委才知道的,此后,各大媒体也看到不少关他的负面消息,从本书中也确实可以看到作者多少的有些矫情,但是豆瓣的书评中相当一部分却充斥着人身攻击,我觉得这就大可不必了。
      好吧,回到本书。这是一本简单的介绍旅游的书?也许有的人看到的是这个侧面,这也无可厚非。文化是什么?文化一定有其载体,可见的或者不可见的,物质的或者精神的。创造或者承载文化的正是人和物,中国因其地理辽阔,历史久远,值得看,值得读,值得思考的很多,每一地方都有其特有的文化沉淀。也许每次旅行,我们都被其表面所迷惑,其实他的内在倒是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书中所写的地点,有些我也去过,但是看到的都是其表面的光鲜,对其内在却近乎无知,也许是我的知识积累还很少,但是一个地方之所以有名气,其内在美,其反馈出来的内在人文气息不是一朝一夕所成。
      因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路上不止有风景,也有思绪,书中不止有黄金屋,也有无形的精神财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每次上路都会把这本书放到行李箱最外侧的拉链里。我在高一的时候买的它,后来它跟我住过高中宿舍、去过大连,跟到了沈阳、回了铁岭、去北京、偶而在盘锦呆了半年,然后它又跟我最终于来到沈阳定居。其间它曾经陪我走一段一个人的旅程上海---杭州---丽江。
  虽然余老现在世俗再也无法静下心来再出一本与之媲美的著作,但有了这一本,余老在我的心中还是保持那个文化苦旅的高深形象。
  好书,别的形容词都显得不够表达。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6#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身边的人对他褒贬不一,上高中的时候看过《霜冷长河》,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事情过了六七年了,几经犹豫还是翻开了这本书,里面有一些文章还真的是应该看一看的,《夜航船》啦《信客》啦《牌坊》啦,都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7#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网上有很多评价,对于这本书,对于余秋雨。有的客观,有的就难说。      对于我自己来说,枕头边是很少长时间放一本书的,但这本书在枕头边放了有近半年时间。      一方面是这本书不是那么容易读完,另一方面,自己想从其中得到更多的回味。      还记得第一篇,写的是敦煌莫高窟。对于以前并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的我来讲,补习了一大段中国古代史,收获颇多。      在人文的高度,从文化的层面,剖析民族,剖析人性,这样的书以前读的很少。      特别在海外文化大举“入侵”,民族文化的根基摇摇晃晃的时候,需要更多的人来读这本书。    “在人文的高度,从文化的层面,剖析民族,剖析人性,”          这也是我一直很信奉的书.     从高中第一次读到它.     就爱上他的文字.     不管别人怎么批评他.     还是一样会看.     好文字是值得这样的.     最重要是我从中收获的.     ......     到现在还是会时不时翻出他的旧书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8#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actually ,  i  really dislike him very very much for he is not an authentic writer. he is not doing a writer's job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9#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突然就有了这个念头,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只是在做一点自己还能做的自己想做的事情吧,呵呵(好像很无奈,好像有很多想着而做不了的事情)。           茶叶旋转的姿态很美,心情也刚刚好。那么现在,Let's Go~~~~~         一、《道士塔》《莫高窟》            这两篇的地点都是在敦煌,单单看到这两个字就给我一种历史的感觉,很沧桑,更多凄凉与无奈,每当看到与那段残酷历史相关的文章,总为这个民族悲哀,自己标榜的泱泱大国,也不过如此,留不住、护不住自己的东西,不,应该说都不曾留心过,又怎能说要保护?我们失去的啊,不止是那一件件的文物,更多是文化与历史。         道士塔                         王圆箓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但是这笔文化重债他背负不起,这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卷和绘画,1914年又换取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              莫高窟:公元366年,乐樽和尚行至三危山,见金光灿烂,如千佛跃动,发愿筑窟造像。                          飞天: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      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                余秋雨说,不管怎么说,这块土地上应该重新会聚那场人马喧腾、载歌载舞的游行。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是这样吗,“我们,是飞天的后人。”但愿吧……              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学过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后,我听了《阳关三叠》,曲调悠扬绵长,饱含无限离情别绪,弦弦声声都仿似敲在人心上,痛得不清不楚,莫可名状。                王维诗画皆称一绝,他笔下的山水景物意境深长悠远,耐人玩味。所以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当初看到这两句诗,心想真是清新美好,把离别写得哀伤美好。可是,当我真正看到阳关的图片,读到余秋雨笔下的阳关时,感觉完全颠覆。                什么东西都不能与历史抗衡,什么东西放在历史里,都变得轻微。不知道曾经的阳关是何模样,只是现在的阳关,历经年岁,枯瘦萧条。 无边沙漠,点点孤坟,人在其中,万般感慨。              鸣沙山 月牙泉        茫茫沙漠,如此一湾,真是叫人感叹自然造化如此神奇。         三、柳侯祠  白莲洞            柳侯祠: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对于柳宗元,我看过的文很少,基本上都是当初语文课本上学来的,如今也忘的七七八八了,想来现在记得最清楚的却是别人的一句话,《捕蛇者说》中的那句“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旧泽尚能传柳郡,新亭谁为续柑香?        古代文人大多是在政治上失意之后,才有大量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不知这些当事人那个时候是否庆幸过?             白莲洞:人类历史何去何从                     非常不愿意来写关于白莲洞的这一部分,是我很抵触的话题,心理阴影吧,没办法。        人类,历经磨难,最终征服了凶猛的野兽,成了大自然的主宰,万物的灵长,但同时罪恶、暴力和战争时有出现,人们既享受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的成果,也品尝自己酿造的苦酒,历史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这是否也是中国文人一直寻找桃花源的原因么?所以才有了现在多个桃花源么?    酉阳桃花源    常德桃花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在旅途中玩味人文山水                                                                                                                                              景物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历史与思想的相互促进,构成了一幅幅人间画卷。  真正感触到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置身于其中,面对着伟岸的中国文化,我们只能仰视,并多加学习。  每走不同的地方,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只有当我们真正踱步其中,感受那古老的历史,我们才有可能领悟到新的思想,汲取前人没吸收的养分。  每一次的旅途,都是一次人生的体验,引起一种割舍不断的牵挂。  品读余老师的文章,学会如何把握历史的足迹,感悟人生的脉搏,真正书的意义是能帮助你构建精神的骨架,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品读,感受中国文化别样韵味。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07:06 , Processed in 0.077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