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56|回复: 1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苦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作者:
      余秋雨,1946年生,汉族,浙江人。文化史学家、艺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十余年来越野历险万公里,实地考察了中华文化在内的人类各大文明的兴衰脉络,沿途写下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著作。这些著作出版后,一直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

    最新书评    共 294 条

    书迷可可  好书!值得细细品味~  详情 发表于 2012-5-22 22:48
    拒绝慢$    一向鄙视文人墨客的无病呻吟。   包括余秋雨有时电视上作秀的颦颦笑笑。   可另谈《文化苦旅》,写的真情实感,历史内容丰富。   让读进去的人会痛苦,会伤心,也会感受那一段的文化。   同时,对于一些曾经未知的文化加以了解。   如果说是更能热爱自己的祖国,有点说大了。   但对于自己国家五千年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得不赞!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19 19:11
    露天的$    大学最后的时光阅读了此书,让我有种忘我的感觉,余秋雨先生早前的作品还是不错的,让我与现在的他有些联系不起来。已经忘记了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只觉得很感动,很真实,道出了一个文化旅人的所情所思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19 19:11
    lisa$     如果能让久战的敌人心甘情愿投降,不费一兵一卒,这是胜利者的成功,如果能吸引一个人对曾经毫无感觉的东西产生热衷,这就是作者的成功。因为人类最难的事就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就是在古今中外的作家中去找寻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世上常有古今异代相距千百年的学者,因思想和感觉的相同,竟会在书页上会面时完全融洽和谐,如面对自己的肖像一般。中文中称这种精神为“灵魂的转世”。    在这本书中,余秋雨先生迈着沉重的步伐,带我们一起爬山涉水,穿越时空,去感受历史所留下的一道道深深地印记。在他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他下笔之艰难,我更能体会到每句话和每个字后面的苦楚与无奈。    历史使命,责任感,文化内涵,这是他散文里最能给我悸动的隐性语言,如此沧桑的历史读起来的确很苦,但我真心愿意跟随他一路走下去。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19 19:11
    Superf$     初看此书,是由同学手中借得,略为折旧的封面配合着苦旅二字,瞬间就给人一种沧桑感。    开始读的时候就被那种平和但又略显深沉的文字所折服,仿佛流水般将一个又一个见闻娓娓道来,而平时那可浮躁不安的心也随着一篇又一篇的故事渐减平静。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得到一种很沉重的状态,大概是文中所叙的故事有很多令我们惋惜、不甘、甚至愤怒吧。    这本书的确值得一读,优美的文字与作者的旁引博证,还是让人感受到了平时所忽略的风景与那种人文气息。还有很多被现代人所忽视甚至埋没的故事。   就是那样一种沉重,一种恬然的意境,在捧起此书后沉浸其中而暂时忘记身边的喧嚣的心情...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19 19:11
    来啦$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在回味中我在豆瓣第一次写下书评。依稀记得我第一次读到此书还在7、8年前,一晃现在已经27岁,在今年夏天,百无聊赖的一天晚上,《书香日记》里的一位声音特别好听的女播音员细细的品读了一篇文章《信客》,我不禁赞叹文章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自此也成了这位主持人的忠实粉丝,中间片花播放的居然是《文化苦旅》这本书,作者却又是时下的“争议”人物——余秋雨,就这样,带着也许的陶醉,我找到了这本风尘许久的书,徐徐的读来,记得在7、8年前我并没有将这本书读完就束之高阁了,也就自然一定没有机会品味其中的文字书香。有人说,这本书太过煽情,诚然,我承认在有些地方作者的感慨未免有失一代文豪的大气。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在思考又些许人生的感慨,在感慨中自然有些情不自禁。瑕不掩瑜吧,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发现有这样一种笔法,在字里行间可以自然的书写出非常优美的文字,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清风徐来,也许是我悟性太低,也许写作水平太差吧,不知显示器旁的你是否明白我的意思。如果不明白,我想在静静的夜看完你自然就会明白我的意思。如果有些明白,我想,那就让我们在苦涩中漫漫的品味文字的书香吧。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19 19:11
    紫贝海$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余秋雨《文化苦旅》      有这样的一个旅程:不用苦苦赶着时代的步伐,不用随波逐流直至迷失在大众思想的旋涡中,需要的只是一个人坚定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   走过漫长的上下五千年,挖掘深藏着的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里遨游探索,如此一个旅程,渗透着文化精华的旅程,是余秋雨先生一个人的旅程,亦是他整个人生的文化苦旅。      漫长的游历,每一次留驻都是新的开始,每一篇文章都见证历史与现今,在那样的旅程中我们都该感受到文化所蕴含的沉重,想象中我们全都该有一个像余秋雨先生那样的一个人的旅程。   从《道士塔》到《江南小镇》从《风雨天一阁》到《笔墨祭》,整本书都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象,描述荒荒大漠的黄河文明的盛衰;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用直接的手法把笔端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这一切仿佛都在领着我们跟余秋雨一起走他走的路,看他看的风景,想他想的东西,再追寻一个单独的旅程。清晰而简单。   一个人的旅程可以让我们领会得更多,所思考出的问题亦是每个人心底最原始最纯真的想法。有人说,独处是为了思考。那思考过后在我们面前就拥有更多的私人空间,不断地开阔,不断地进步。   不管怎样,一生中无论多忙真的应该腾出一点时间来进行一个一个人的旅程。哪怕行程地点只是屋后的那座大山,远处的那片森林,甚至是乡间的小道,但只要有旅程的心,一个人去见证那些一直想伴随的山水,思索历史的辉煌与沧桑,享受那一绝妙的自由感觉,对我们的神州大地,对我们或非凡或平淡的一生献上最崇高的致意。      就在走惯了远路的三毛还在唱到“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之时,我们相伴着《文化苦旅》,开始出发了一个探究的旅程。   就是这样的旅程,从《文化苦旅》当中领略到的一个人的旅程,让我们还能有时间去筑建一个心的港湾,一个文化的岛屿。   就让这样一个旅程永远地持续下去……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19 19:11
    小愚$     从多年前此书出版到现在,余秋雨已经被批成了文化圈的伪君子.跳梁小丑.混饭吃的流氓~~~~~~    说句良心话,他写得没有大家所说的不堪.批评指责其考证马虎还算公允;那挖人丑事揭人伤疤就不是君子所为了.就算余秋雨以前很不光彩,也是可以原谅的,那阵又有几个人能坚守正道呢?而文坛里几乎统一阵线地围攻舌战一个小小的余秋雨,倒显得自家心胸狭窄.    卖文赚钱无可厚非,谁规定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就一定要清贫度日?好象能畅销就意味着妥协背叛似的.    更有人说派出所扫黄抓的妓女的包里都装着<<文化苦旅>>云云~~~想以次来取笑余秋雨庸俗.我说讲这种话的人才庸俗!即使真有其事,这也只能说明人家的书普及大众.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老百姓都有权利读书学习.妓女也是社会中的人,也有尊严,人家就不能读书吗?妓女读的书就一定污秽下流吗?    如今敢说自己喜欢余秋雨的人恐怕没几个.不过<<文化苦旅>>的销量大家心里都有数.不论这书的水平到底怎样,我仍然觉得余秋雨为中国的文化普及立下了汗马功劳.有不少人是从读这本书开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开始意识到本国文化的宝贵~~~    我想对任何严肃传播知识的人都应该做到最起码的尊重.即使你学问高,不屑于写这么"庸俗"的书,也不能嘲笑那些愿意做基础工作的人.    我也希望小学生都能读读这本书,想必还是有帮助的.至少在我初中时对我的帮助不小.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19 19:11
    阿瑞$     网上有很多评价,对于这本书,对于余秋雨。有的客观,有的就难说。    对于我自己来说,枕头边是很少长时间放一本书的,但这本书在枕头边放了有近半年时间。    一方面是这本书不是那么容易读完,另一方面,自己想从其中得到更多的回味。    还记得第一篇,写的是敦煌莫高窟。对于以前并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的我来讲,补习了一大段中国古代史,收获颇多。    在人文的高度,从文化的层面,剖析民族,剖析人性,这样的书以前读的很少。    特别在海外文化大举“入侵”,民族文化的根基摇摇晃晃的时候,需要更多的人来读这本书。    一个多月没翻了,今晚回去,再读两篇.....,:)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19 19:11
    梅斯布$    本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粗浅,高中时代看过《文化苦旅》感觉还是不错的,作者以风景作主题,从人文角度来进行讲述,读过让人有种别样的感觉。   至于作者为人如何,以及他的国学修为。我略有耳闻,但确实不很了解。就我自己的感觉来说,书还是不错。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19 19:11
    阿布斯$    余秋雨的书基本都读过,个人认为《文化苦旅》居首位。虽然其它各本书也不错。   记得当初读《文化苦旅》时对作者的佩服以及对文中所叙的震撼。只是自此以后,在网上看到许多对余秋雨先生的攻击,其中有说他不中国历史知识不了了之以及他个人的历史背景等语。曾经使我一度对他产生误解,但是,这只是暂时的。   对余秋雨先生其它的书印象较淡,但他言语间的深刻是不能忘的。只要作者不是一个道德败坏、无需谅解的人,他能写出这许多优秀的文字,也是值得称赞的啊。   个人意见。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19 19:11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11:1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自序

      我在好些年以前写过一些史论专著,记得曾有几位记者在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由此,笔下也就一派端肃板正,致使海内外不少读者一直认为我是一个白发老人。

      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于和脆折。但是,不同的年龄经常会在心头打架,有时还会把自己弄得挺苦恼。例如连续几个月埋首于砖块般的典籍中之后,从小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的双脚便会默默地反抗,随之而来,满心满眼满耳都会突涌起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我知道,这是不同于案头年龄的另一种年龄在捣乱了。助长这种捣乱的外部诱惑也很多,你看眼前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纽约大学的著名教授RichardSchechner比我大二十多岁,却冒险般地游历了我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回到上海仍毫无倦色,逛城隍庙时竟象顽童一样在人群中骑车而双手脱把、引吭高歌!那天他送给我一部奇怪的新著,是他与刚满八岁的小儿子合著的,父子俩以北冰洋的企鹅为话题,痴痴地编着一个又一个不着边际的童话。我把这本书插在他那厚厚一叠名扬国际的学术著作中间,端详良久,不能不开始嘲笑自己。

      即便是在钻研中国古代线装本的时候,耳边也会响起一批大诗人、大学者放达的脚步声,苏东坡曾把这种放达称之为“老夫聊发少年狂”。你看他右手牵猎狗,左手托苍鹰,一任欢快的马蹄纵情奔驰。其实细说起来,他自称“老夫”那年才三十七岁,因此他是同时在享受着老年、中年和少年,把日子过得颠颠倒倒又有滋有味。

      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我在这种困惑中迟迟疑疑地站起身来,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走惯了远路的三毛唱道:“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我,我悄悄出发了。

      当然不会去找旅行社,那种扬旗排队的旅游队伍到不了我要去的地方。最好是单身孤旅,但眼下在我们这儿还难于实行:李白的轻舟、陆游的毛驴都雇不到了,我无法穿越那种似现代又非现代、由拥塞懈怠白眼敲诈所连结成的层峦叠嶂。最方便的当然是参加各地永远在轮流召开着的种种“研讨会”,因为这种会议的基本性质是在为少数人提供扬名机会的同时为多数人提供公费旅游,可惜这种旅游又都因嘈杂而无聊。好在平日各地要我去讲课的邀请不少,原先总以为讲课只是重复早已完成的思维,能少则少,外出讲课又太耗费时日,一概婉拒了,这时便想,何不利用讲课来游历呢?有了接待单位,许多恼人的麻烦事也就由别人帮着解决了,又不存在研讨会旅游的烦嚣。于是理出那些邀请书,打开地图,开始研究路线。我暗笑自己将成为靠卖艺闯荡江湖的流浪艺人。

    最新书评

    心灵鸡汤  “学问”的学问可广着呢,研究不同领域学问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如研究国学的,就是要低调,内敛。练的是内功。整天在外招摇,一点也不稳重,自然领悟不到国学的奥义。 如果苏东坡泉下有知,恐怕也会嫉妒羡慕余先生与凤凰卫视游遍全球,有吃有喝,有钱赚,有人关注,有美女相配的经历啊。 余先生啊,是您自己身体里躁动不安分的因子太多,不是“辉煌的知识文明”压的您疲倦啊。  详情 发表于 2012-5-23 18:35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11:1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就这样,我一路讲去,行行止止,走的地方实在不少。旅途中的经历感受,无法细说,总之到了甘肃的一个旅舍里,我已觉得非写一点文章不可了。

      原因是,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常常象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仁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浑滩地交融在一起了,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我已经料到,写出来的会是一些无法统一风格、无法划定体裁的奇怪篇什。没有料到的是,我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

      其实这是不奇怪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这种回忆叉渗入了笔墨之中。我想,连历史本身也不会否认一切真切的人生回忆会给它增添声色和情致,但它终究还是要以自己的漫长来比照出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粗线条来勾勒出人生的局限。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也就是历史能告诉我们种种不可能,给每个人在时空坐标中点出那让人清醒又令人沮丧的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是以尚未悟得历史定位为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气也就消了大半。待到随着年岁渐趋稳定的人伦定位、语言定位、职业定位以及其他许多定位把人重重叠叠地包围住,最后只得象《金色池塘》里的那对夫妻,不再企望迁徙,听任蔓草堙路,这便是老。

      我就这样边想边走,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边地旅舍的小桌子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走。走一程寄一篇,逛到国外也是如此,这便成了《收获》上的那个专栏,以及眼下这本书。记得专栏结束时我曾十分惶恐地向读者道歉,麻烦他们苦苦累累地陪我走了好一程不太愉快的路。

    最新书评

    心灵鸡汤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 排这句。 不去想,怕忘记;想太多,我会痛。  详情 发表于 2012-5-23 18:37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11:1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当然事情也有较为乐观的一面。真正走得远、看得多了,也会产生一些超拔的想头,就象我们在高处看蚂蚁搬家总能发现它们在择路上的诸多可议论处。世间的种种定位毕竟都还有一些可选择的余地,也许,正是对这种可选择性的承认与否和容忍的幅度,最终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年龄,或者说大一点,决定着一种文化、一种历史的生命潜能和更新可能。事实上,即便是在一种近似先天的定位中,往往也能追寻到前人徘徊的身影,那我们又何必把这种定位看成天生血缘呢?

      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

      杨明:《我以为有爱》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

      泰戈尔:《采果集》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基于此,我的笔下也出现了一些有关文化走向的评述。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已是一种奢望。

    【道士塔】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11:1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招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投来歆羡的目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塑雕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宫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宫。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

      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1900年5月26日清晨,王道士依然早起,辛辛苦苦地清除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没想到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里边似乎还有一个隐藏的洞穴。王道士有点奇怪,急忙把洞穴打开,嗬,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11:1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现在,他正衔着旱烟管,扒在洞窟里随手捡翻。他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只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为何正好我在这儿时墙壁裂缝了呢?或许是神对我的酬劳。趁下次到县城,捡了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说这桩奇事。

      县长是个文官,稍稍掂出了事情的分量。不久甘肃学台叶炽昌也知道了,他是金石学家,懂得洞窟的价值,建议藩台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只有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一点出来的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挂在王道士的裤腰带上。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他们万里冲刺的最后一站,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一切的一切,竟是这个肮脏的土道士。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

      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就像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钮扣换一篮青菜。要详细地复述这笔交换帐,也许我的笔会不太沉稳,我只能简略地说: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怕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国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

      道士也有过犹豫,怕这样会得罪了神。解除这种犹豫十分简单,那个斯坦国就哄他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脚印,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了。好,既然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11:1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

      没有走向省城,因为老爷早就说过,没有运费。好吧,那就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称伯希和为“贝大人讳希和”。他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银元,这是平常化缘时很难得到的。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斯坦因他们回到国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的掌声。他们的叙述中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让外国听众感到,从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出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只是浮现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这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对于这批学者,这些诗句或许太硬。但我确实想用这种方式,拦住他们的车队。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他们会说,你们无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11:1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我去时,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正在莫高窟举行。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莫高窟】

      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子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么个打法,现在已很难想象,但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总该是来过的。当时整个地球还人迹稀少,哒哒的马蹄声显得空廓而响亮。让这么一座三危山来做莫高窟的映壁,气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造化的安排。

      公元366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手持一支锡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是晚霞吗?不对,晚霞就在西边,与三危山的金光遥遥对应。

      三危金光之谜,后人解释颇多,在此我不想议论。反正当时的乐樽和尚,刹那间激动万分。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憬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和尚发愿完毕,两方光焰俱黯,苍然暮色压着茫茫沙原。

      不久,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他在化缘之时广为播扬自己的奇遇,远近信士也就纷纷来朝拜胜景。年长日久,新的洞窟也—一挖出来了。上至王公,下至平民,或者独筑,或者合资,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祈,全向这座陡坡凿进。从此,这个山岙的历史,就离不开工匠斧凿的叮噹声。

      工匠中隐潜着许多真正的艺术家。前代艺术家的遗留,又给后代艺术家以默默的滋养。于是,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空灵灵又胀鼓鼓地站着,变得神秘而又安详。

      从哪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到这里,都非常遥远。在可以想象的将来,还只能是这样。它因华美而矜持,它因富有而远藏。它执意要让每一个朝圣者,用长途的艰辛来换取报偿。

      我来这里时刚过中秋,但朔风已是铺天盖地。一路上都见鼻子冻得通红的外国人在问路,他们不懂中文,只是一叠连声地喊着:“莫高!莫高!”声调圆润,如呼亲人。国内游客更是拥挤,傍晚闭馆时分,还有一批刚刚赶到的游客,在苦苦央求门卫,开方便之门。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11:2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我在莫高窟一连呆了好几天。第一天入暮,游客都已走完了,我沿着莫高窟的山脚来回徘徊。试着想把白天观看的感受在心头整理一下,很难;只得一次次对着这堵山坡傻想,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件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别国的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中国的长城就不是如此,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长城,作为一种空间的蜿蜒,竟与时间的蜿蜒紧紧对应。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阿房宫烧了,滕王阁坍了,黄鹤楼则是新近重修。成都的都江堰所以能长久保留,是因为它始终发挥着水利功能。因此,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是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

      因此,我不能不在这暮色压顶的时刻,在山脚前来回徘徊。一点点地找回自己,定一定被震撼了的惊魂。晚风起了,夹着细沙,吹得脸颊发疼。沙漠的月亮,也特别清冷。山脚前有一泓泉流,汩汩有声。抬头看看,侧耳听听,总算,我的思路稍见头绪。

      白天看了些什么,还是记不大清。只记得开头看到的是青褐浑厚的色流,那应该是北魏的遗存。色泽浓厚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那个年代故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当工匠们正在这些洞窟描绘的时候,南方的陶渊明,在破残的家园里喝着闷酒。陶渊明喝的不知是什么酒,这里流荡着的无疑是烈酒,没有什么芬芳的香味,只是一派力,一股劲,能让人疯了一般,拔剑而起。这里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

      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衣服和图案都变得华丽,有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这是自然的,隋炀帝正乐呵呵地坐在御船中南下,新竣的运河碧波荡漾,通向扬州名贵的奇花。隋炀帝大凶狠,工匠们不会去追随他的笑声,但他们已经变得大气、精细,处处预示着,他们手下将会奔泻出一些更惊人的东西;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11:2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甦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不管它画的是什么内容,一看就让你在心底惊呼,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这种信号是磁,是蜜,是涡卷方圆的魔井。没有一个人能够摆脱这种涡卷,没有一个人能够面对着它们而保持平静。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如此瑰丽的色流,而竟能指挥若定。

      色流更趋精细,这应是五代。唐代的雄风余威未息,只是由炽热走向温煦,由狂放渐趋沉着。头顶的蓝天好像小了一点,野外的清风也不再鼓荡胸襟。

      终于有点灰黯了,舞蹈者仰首看到变化了的天色,舞姿也开始变得拘谨。仍然不乏雅丽,仍然时见妙笔,但欢快的整体气氛,已难于找寻。洞窟外面,辛弃疾、陆游仍在握剑长歌,美妙的音色已显得孤单,苏东坡则以绝世天才,与陶渊明呼应。大宋的国土,被下坡的颓势,被理学的层云,被重重的僵持,这得有点阴沉。

      色流中很难再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

      这些朦胧的印象,稍一梳理,已颇觉劳累,像是赶了一次长途的旅人。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整整长达60华里。我只不信,60华里的路途对我轻而易举,哪有这般劳累?

      夜已深了,莫高窟已经完全沉睡。就像端详一个壮汉的睡姿一般,看它睡着了,也没有什么奇特,低低的、静静的,荒秃秃的,与别处的小山一样。

      第二天一早,我又一次投入人流,去探寻莫高窟的底蕴,尽管毫无自信。

      游客各种各样。有的排着队,在静听讲解员讲述佛教故事;有的捧着画具,在洞窟里临摹;有的不时拿出笔记写上几句,与身旁的伙伴轻声讨论着学术课题。他们就像焦距不一的镜头,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选择着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

      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depthoffield),让不同的游客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都未尝不可。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它们为观看者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游客们在观看壁画,也在观看自己。于是,我眼前出现了两个长廊: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也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01:52 , Processed in 0.429402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