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密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7 15:12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21:5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密》的主人公是从事破解密码的特殊职业者,他有着天赋极高的智商,孤僻冷漠的性格,以及幽深莫测的奇幻命运。但是,由于国家的利益和事业的需要,他们的故事往往隐匿于世俗阳光无法照射到的角落……传奇的人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9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22 04:42:38 | 只看该作者
      从家族传承开始,前面大费周章描写主人公和他天才大头的来历,但主人公最后的命运难以接受,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是想说明天才的宿命吗?有点无厘头了。那岂不是说教授才是最终的胜者,因为他利用天才在其他方面的天真,狡诈地将天才误入歧途,最后毁了他。
      那作者这本书要表达的是什么呢?难道只是想描绘一下天才和密码世界的神秘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9-8 22:12:32 | 只看该作者
      可能算是有生以来看过的最难看的小说,难看到让人愤怒的地步。
      我真心怀疑网上那些用丰富多彩的词藻来渲染这本书有多好看的人都他妈是作者花钱雇来的。
      看完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和理解能力!
      
      真心觉得好看的也不用喷我,密码战小说至少也得跟数字城堡是一个类型的,这一个,不好意思,真不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9-9 16:27:17 | 只看该作者
      
      从翻开书到看完,总共时间不超过3小时,总的来说它是一本很好读的书,但看完后好像没看过一般。
      
      按理说,解密主题还算新鲜,麦家的描写虚实相衬,情节也能吸引人,故事主人公及其家族浓厚的天才神秘色彩亦真亦假,又恰与我国国情发展略有吻合。可偏偏看完之后说不出个好坏来。
      
      有人说,看完之后不能评论的就是好。可我不以为然。
      
      也许是这个主题太大了,主角的神秘之处尚未细细展开就戛然而止,因为皮夹丢失就彻底发疯的情节来得突然,作者用力解释了半天也不让人信服。
      
      关于紫密黑密,从名称就很无趣,其创制者也毫无疑问跟希伊斯有关,这样的推测来得太简单,所以觉得作者做的局不够精巧。
      
      作为一本带悬疑神秘性质的半虚构{?}小说,过于宏大的主题与不够细致精巧的结构是它最大的败笔。
      
      
      所以看后记时,非常理解麦家数次想放弃写作的理由。它看起来太美了,可是要完成它,不辜负最初的创意又能体现自身水平,着实很难。
      
      
      
      我知道了一个解密专家的故事,似乎很精彩诡秘,看上去很美。
      
      
      但总觉得,看了=没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10 17:24:52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凭借《暗算》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而坊间说法此书才是打动评委的最重要的因素。外加对暗算电视剧的喜爱,因此对于本书在阅读之前是有一定的心理期待的。
      但读完,确实如一豆友所说,既无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饱满丰富的人物。
      也没有精巧绝妙的象征,意味深长的隐喻,更没有饱含运思\予人启示的哲论。
      只是平白的叙述以为解密者的一生。而且没有引起我内心太大的触动。
      且说实话,看完这本讲述破译密码的书,我却对解密二字依然一头雾水。作者不只是有意为之还是自己也不是太明白,文中没有对密码的用途来源格式等信息进行阐述,而是突兀的进入了破解密码的环节,思维跳跃,不易接受,所以代入感不强。
      所以从我一个普通人的自我臆断来讲,作者似乎把有关于破译密码的这些神化了。诸如紫密黑密,玄之又玄。
      从形式上来说,麦家想要把这本书写成纪录片一样真实的效果,可文中说的访谈过51位知情人查阅上百万资料,汇聚到书中,却似乎只能看到荣先生与瘸子处长两人的一面之辞。
      而且关于金珍在火车上遗失笔记本之前,有大段的心理描写。这明显是作者根据资料对当时情况推测下,锁臆测出的金珍的心理活动。
      而这与文章末尾的金珍的笔记一样,是我认为文章的败笔。
      就是妄图揣测天才的思维。
      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所以是不会明白天才是怎么想的。
      世间的一切,知识,阅历,经验,等等,都可以学习掌握。可思维方式确实最难模仿无法学习的。所以我认为在小说里描写天才怪才鬼才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的心理与思维,是作为普通人的作者难以揣摩的,所以很难写的真实。并且大家都是见过或耳闻过疯子天才的种种事迹的,所以作者们也不大可能只是乱涂一通。如同毕加索的画没人看懂会被尊为抽象派,不代表随便一人乱涂一通,也会成为艺术一样。
      所以我认为麦家对于以上两个地方的处理不是太好。
      例如最后金珍的笔记。他只是在医院的床上,写下自己的思想,对生活的感悟,并不见得有什么目的性。而且主要功能是为了舒缓心情,而不是要向某人传递什么信息。
      但作者再构思这段的时候,都是顺着已经设定好了答案——要透过这些笔记表达的东西,再去编写的桥段话语。不免有违这本笔记的主题。
      总之,天才的想法不好写。
      而文的最后一句,虽说有些主旋律,有些唐突。让人有点不接受。
      但细细品味,翟夫人说出这句,却又很自然了。
      只是放在全文的结尾来点题。
      还是红色太浓了一些。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05:59 , Processed in 0.0473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