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0
|
Midnight in Peking |
最新书评 共 2 条
伊桑洛
其实后来想想也觉得有意思,四个多月前,我第一次玩译言,论坛ID用的是我豆瓣ID的英文版,也就是EthanLau,我翻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经济学人上关于Midnight in Peking的书评。说来也不怕诸君笑话,那篇文章基本上是无人问津,只叹自己才疏学浅,功力还不到家吧,总之我的翻译处女作就是这样灰头土脸地诞生了。
但有一点绝对是大实话,那就是当我第一眼看到这篇书评时,我就下定了决心要弄到这本书来看,而当我翻译完整篇文章时,我想,此书我是非看不可了。
通过这篇书评,我对这本书内容的大概也基本上摸了个透彻,故事的主线贯穿整个了中国最为动乱不堪,民不聊生的数十年,然而我很佩服Paul French的一点就是,他竟然可以将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用一种扑朔迷离,朦胧梦幻的奇幻主义色彩的手法表现出来,这不仅没有淡化现实之严峻,反而更增添了一抹悲凉,冰与火交织般的史诗感。
作为一个新闻传媒的寻路人,我从心底里由衷地赞赏作者治学严谨的写作风格和亲身投入实践精神。书的最后几章曾写到,受害人Pamela之父Werner先生由于警方以及英国大使馆方面在侦破此案的行动中互相推诿,乃至某些官方人员还受贿而隐瞒犯罪事实而导致此案不了了之的原因,Werner亲自潜入老北京的底层社会,A.K.A书中屡次提到的underworld,广派人手,搜集证据,最终完全推翻了警方之前基本上是胡谄出来的案情总结,可历史的悲剧性总是和个体的悲剧性交织在一起,Werner整理出来的一大箱关于此案真实来龙去脉的文件资料在被寄回英国后,竟然因为种种原因,根本就没有被人注意过。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作者Paul French在某次阅读埃德加斯诺所写的红星闪耀中国时偶然发现了Pamela一案,他当即决定要为此案进行一些创作,哪想到,在查阅文献时竟发现了当年Werner留下的那些资料,他通过对与案件相关的实地走访调查,以及大量地采访与研究,终于完成了Midnight in Peking一书的写作,按他自己的原话说,他在创作过程中的动力来源,不过就是为了还原历史的真相,还给受害者一个公道,尽管这个公道,迟来了七十年。
兵慌马乱,战事连绵,八百里白骨遍地,四海内饿殍飘摇。在那个年代,无论谁的命运,都是和动乱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的,事实上,我从来就不认为,有什么人可以完全遗世独立,众生与我有何干。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不论这个时代有多么险恶,不论人心有多么冷漠甚至恶毒,我们也要像南周的新年献词中所说的一样"至少你要在大时代中做个坚强的小人物,在狂欢夜中做个自由的舞者。"至少我在书中看到的,不论政府当局有多么冷漠无情,不论恶人们有多么衣冠禽兽,但至少,真,善,美在这世上,是永远存在的,它有可能在冠冕堂欢的大殿里,也有可能在简陋的小巷里,它有可能在庄严的厅堂里,也有可能在昏暗的小酒馆里。
我一直都相信,不论是书中的那个时代,还是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时代,都是一个黑暗与光辉并存的时代。
正如书中扉页上所题写的那句话一样,"The belief in a supernatural source of evils is not necessary,men alone are quite capable of every wickedness."
详情
Effie
一口气读完了还处于pre-launch阶段的Midnight in Peking,整体感觉不错,有点民国末期兵荒马乱的那个感觉。
书的主题讲的跟兵荒马乱差点有点远。故事的主人公是个退休外交官的养女Pamela,涉世未深突然被发现暴尸街头。住在今天的东郊民巷、当时的外国使馆里的人们本已为近在卢沟桥的日本军队担忧不已,又因该起谋杀残忍程度而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中英两国警探/侦探联手侦查,而最后案子竟然还是年近七旬的老人解开的。
该书有趣之处在于Paul French真的很用心地查找了不少资料。作为对历史只有粗浅了解的国人,我感觉书里对于那个年代的描写还算准确。字里行间也能氤氲出1937年的京城味儿。
跟Jo聊天的时候得知,当年Pamela下葬的英国公墓就在今天的京广桥。每天来回两次,刺激。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21:28 , Processed in 0.42482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