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 0
|
涂尔干死了! |
最新书评 共 6 条
轩荃
最初接触社会学还是源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那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是我对这会学了解的开始。《涂尔干死了》是关于社会学理论的另类读本,汇集了西方主要社会学家的核心理论,可以算是社会学的一个启蒙读本吧。
用悬疑小说的形式阐述社会学理论不能不称赞作者别具匠心的手法,只是悬疑的成分大打折扣,基本在故事的开始我就对结局有了八九不离十的猜测,中间穿插的理论阐述也是有些生硬和唐突,如果分割开来看,确实不失为社会学的入门读本。
我个人比较欣赏涂尔干的自杀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前者是对人与社会冲突关系的类型化,后者是对人内在世界的精妙剖析。两者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个人比较摒弃列宁的理论,苏联的解体就是很好的例证。
西方对社会学的研究对于中国也是存在一定的借鉴意义。
这部小说在阐述社会学理论的同时也是在批判那些学院派脱离生活实践的研究方式,所以我比较推崇费老先生的实践性研究,正是因为如此他写出来的文字才那么深刻那么有感召力。
社会学其实就是一门关于社会生活的科学,脱离社会生活的研究最终只会走向死胡同。
详情
yan
其实一开始想补补自己社会学常识,又还不想读那些大部头很费脑筋的书,便找到这本比较轻松的学术小说,还有喜欢的福尔摩斯……
读完了,感觉是很牵强地用故事情节来把那个时期重要思想家给串了一下,果然还是没有柯南道尔的小福福好看……
如果没有那个所谓盗窃案,估计就是一篇一篇小福福和社会学家的座谈会了……嗯,果然想补知识还是不要偷懒了,还是乖乖地看书吧呀……
最后的原因是社会实验……
不过估计这是唯一一处让这故事有点小说感的情节了吧
今天上课时还听了台湾那边一个研究教育社会学的教授做的实验,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做出各种非常规行为以测试老师的反应,某种boundary marker的感觉……通俗的话说就是“忍耐也有个限度!!”
不习惯给书评价较差,于是就写“还行”吧……
详情
2heros
推荐一本轻松了解社会学的书---<涂尔干之死>
<涂尔干之死>是一本荒诞不经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却是上至马克斯 韦伯下至哈贝马斯的众多学者,他们大约正在开鸡尾酒会,突然涂尔干离奇死亡,围绕这个案件情节进一步展开.
在这些古怪的情节中,各个学者的谈话中很巧妙的融进他们的学术观点,所谓”寓教于乐”,读者在诙谐幽默的气氛中就了解了这些学者的主要观点.当然进一步深入了解,就要看原著了.这本书至少是开胃布丁啊.
类似的法学方面的开胃布丁有刘星<西窗法语>,经济学则有梁小民的<小民谈经济><小民谈市场>
我是怎么知道这本书的呢?
每年大四毕业,许多学长会摆出摊子,为方便师弟师妹廉价处理一些书籍,影碟,衣物,日常用品.2003届人文学院的张静宇师兄当时也正摆着书摊,我一眼就瞧见<涂尔干之死>.
于是和他侃了起来.
涂尔干(Emile Durkheim)是法国社会学家,他的著作将统计学,经济学等四门学科融合在一起,代表作有<自杀论>,<社会劳动与分工>(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以统计学的方法,搜集大量数据,从宏观角度来分析社会问题(比如自杀,犯罪等),这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有人评价他的数据,表格还不够规范,但是他的著作开了先河.以往的研究往往是哲学性的思辩.
涂尔干(Emile Durkheim)还被译为迪尔凯姆,或杜克海姆,德克海姆
苏力先生在一些学术文章中往往是用法社会学的进路,常常会引用到他的观点.我至今只听说一些零星的他的观点.原著曾借到<自杀论>,寒假几乎抄了一半
详情
濯枫
对于作者阿瑟·伯格这个名字,我从未听闻,而不得不承认,是被他的书名征服了。《涂尔干死了!》当时首先想到的是:这本书大概是讲涂尔干的理论为现代人所抛弃,可能是一本批判他的理论的书。出于好奇,却又心血来潮还没有看书本的介绍就订了。
这是一个荒诞小说系列,与此相关的还有《学术会议上的惨案》、《哈姆雷特谋杀案》、《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
如果就其内容而言,我总觉得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此书:“花一两个小时听一个健谈的教授讲一个荒诞的故事。”用“荒诞”一词来形容此书真的恰如其分。
首先,案件之简单,情节之荒谬,结局之无聊,几乎让人感到无语的地步。几乎会讲故事的小朋友都不会选择如此之简单的情节。一群学者在伦敦出席会议,会前一个晚宴上,韦伯跟涂尔干冲突,然后便是珠宝失窃,后来几乎毫无曲折情节就把偷珠宝的涂尔干指出。跟看的福尔摩斯的侦探小说里的精彩情节与巧妙用意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
其次,故事发展安排得极其生硬。珠宝失窃后,主要的情节都是福尔摩斯与每个大师分别对话,从中引出社会学不同的观点。几乎是生搬硬套地把各个著名学者的观点罗列出来,生硬的程度不亚于无耻之徒跟一位美女吃饭时说:“哇,你长跟那些菜一样漂亮。”
第三,引用性比较强。通过福尔摩斯跟各个学者谈话中所引出的社会理论与学者的思想时,大多未经很好地转化,直接把他们的主要思想用词典般的方式引用出来,让人看得有冷笑话的蕴味。
的确,对于此书一开始我觉得挺失望的,不仅仅因为它与期待中相差甚远,而且还有内容上的粗否。不过,倒是慢慢地重新再看一遍作者的前言以及书目的介绍,不经意间与昔自己探讨的一个问题,竟然无与独偶地相碰撞。
曾经很疑惑,为什么国内的很多社科人文教科书都成了清一色的理论教条主义的罗列,诸如什么概论性的书,总是不约而同地讲述学科史、流派之类的。我想那更多地是一种学术理论著作,而不应该作为教科书。我觉得教科书应该是讲述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及讲述的流程或者是内容的切入,分析以及如何启发学生思考之类的。如果把课堂看成是一个活动,我想教科书应该是一个活动的流程。
也许不少人叫冤,书本只是参与书并没有谓的教科书,然后当我们回到大学的课堂教学,讲授的形式实际上就是教条教科书的真身。
而关键是学院派仍然未能把课堂教学看成是活动,因此课本仍然形式是陈旧不变。好比文学的老师在新生中一开始就讲授文学理论与流派,在一群可能还没有多少人懂得何为文学或者仍未入门的学生中,老师希望通过讲授理论以达到让学生入门。这种方式我觉得极为不妥。
教学本身应该是启发学生如何入门,如何思考,重视的应该是以各种形式,包括生活的体会,日常的关注,身边的经历等等来引导学生走进学术的殿堂,而偏偏,我们的大学却更多地采用讲授理论让学生从接受中去思考,无疑一开始就禁锢思想。
我们的创造是在接受中被扼杀了。
而对于这本荒诞的小说,一本社会理论入门的书,尽管内容上很多不足,然而,形式上则打破了传统教科书的教条框框,以轻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学科的领域。
期待着一些激发学生兴趣,以启发过程安排的教科书,而非理论流派知识地堆砌物,那种充其量也应该算是学术作品,而不应该用作教科书,也同样希望教学方式的改进。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20:59 , Processed in 0.387856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