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0
|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 |
最新书评 共 5 条
pikebo
我对于老外能把一个意念写成一本书或拍成一个电影(比如刺客联盟)的这种能力表示汗颜,所谓汗颜,一方面是我对自己此间的无力表示坦白,另一方面则是暗含着我对此间的不屑。
这大概是文化上的差异导致,西方人善于用逻辑的方法,用很多论述(推理啊。。归纳啊。。)来阐明一句话是对还是错,而东方人更多是将对某种事物的理解置入一种化境,一言以蔽之。同大多看过《比利牛斯山的城堡》一书的人一样,我不对书中二人的观点孰对孰错做出判断,同样也不对东西方哲学领域的两种文化孰优孰劣做判断。再说下面我要说的也不涉及故事中二人的论述本身。
说实话这本书我没怎么看懂,我的意思是作者真正想传输给读者的是什么,我没有领会到。我的阅读所得如下,相当肤浅:
1、精神上的你来我往给人带来的愉悦程度不亚于肉体上的ML,尤其是双方的立场有所对立,而又欲拒还迎、不断深入、同时还得提防着第三方的介入的时候。痒的来源据说是上古真人被一些外物刺激到自己的较隐秘部位时,首先产生一种警觉和自我保护式的对抗,然后又发现其实这种碰触并不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伤害,于是感觉自己的反应很好笑,就笑了,这种记忆最终被印刻为痒的感觉。所以自己挠自己不觉得痒,因为早就预知了肯定不会伤到自己嘛,只有别人来挠才行,天天听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观点也不会引起听者的兴趣,只有来点不一样的料,还要能吊得起自己的胃口、碰到痒痒肉才算OK。QJ所带来之痛苦,ML所带来之愉悦,物质层次二者的界限在哪里尚算明显,而精神层次二者的界限如何划分,也许更多地由交锋双方各种层面上的适配性所决定。故事中人二人一直在出轨,从30年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碰撞、与世界和世俗的碰撞,到30年后思想上的再度交锋,同频段的波和能量给了沉默了30年的二人再度的激荡,哪怕频段中所包含的信息截然相反,只因能读懂彼此。(作者潜台词:读书即ML,你读懂了我的书,你就觉得愉悦;你读不懂,便觉得我是胡言乱语,而我却认为是对牛弹琴;你读不懂却要硬读,你是受虐狂;你读不懂我却硬让你读,我就是变态)
2、某些内心深处的观念可能是被某件事物所植入的——Inception。多数人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观念的本身是什么,以及是被什么事物植入的。造成影响的这个事物也许是长久的一种潜移默化,也可能是某件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足以对有可能让人往某个方面发生的转移造成推动性震动的一件事情。事件推动了观念的转向,首先是思想深处本身有往那个方向变化的可能,有一粒种子以及适合这粒种子发芽的土壤。故事中的二人,家庭出身、学历学识、审美观价值观可说是非常趋同,按理说应终成一对比翼鸟,却终成一对分飞燕。同样的一件事情对二人所植入的观念竟然完全相悖,结论即使用最简单的排除法也可以得出:二人内心深处的偏向是“根”“本”。或许那“本”是极小的差别,却最终在阴差阳错间将二人抛向完全相反的方向。当内心深处的意念浮现出来并在愈挫愈勇的交锋中更加蓬勃更加富有生命力之后,它的控制力给它的客体所带来的,将是更多地与环境和他者的冲突。所幸的是,除非该意念遇到另外一个意图将其消灭的意念,其对抗性及攻击性不会突显,而且如果当威胁性的外力解除,其也许会停止生长,甚至慢慢缩减终至绻身回客体内心深处它原来的地方,再次沉睡。当然不排除某些意念被唤醒后失控无序地蔓延,最后对客体甚至环境和他者造成巨大的伤害。可以确定的事情是:对一个与自己的底层代码相反的人,可能再多的解释和说服都是无效的,扭转整个局面的也许是另一个阴差阳错的再次植入(结尾的那件事是否将二人秉持30年的观点分别再次反转?可叹!),正如“疼”和“痛”带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产生的机理和治疗的方法却完全相反。佛所谓五毒之一的痴,即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总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强行灌输给别人,更可恶的是有人会把自己都不以为然的观念灌输给别人,只是为了保持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下毒洗脑这样的事,终会成痴心枉想。退一步反身求己,以为是他者中了毒,却有可能是自己中了毒。
3、故事中的二人,终还是无法克服内心的恐惧,无法达到他们理想中的远古人类——真人的境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远古的人想要了解一样东西,是纯粹地为了满足自己求真乐知的本性。故事中二人交锋无数,是为己,也是为人(征服欲),是求真,也是逃避。我一直在想,此二人一直不停地表达表达表达。。为什么不把所有的困惑付诸于现实去验证呢?对那件事的真实性做一个可靠的验证真的是不可能的吗?难道无法超越一个打往警察局的匿名电话的努力吗?根本就是害怕真相大白吧!当恐惧禁锢了一个人行动力的时候,往往同时在其心念中激腾起各种浪花,再通过口述得以表达。很多自以为是的事,其实并不是,尤其当这种自以为是还被各种谎言所掩盖时。而故事中的二人,为了逃避那件事,不但瞒骗他者,还瞒骗彼此,删除邮件的行为与掩耳盗铃有何异?说各种线索都失去了,所以无法了解和还原那件事的真相,难道不仍是一种谎言式的自慰吗?要完成一件事,首先要发自内心地真正要想去做这件事,创造历史,前提是要点破历史,不能点破历史,起码也要能够记录历史。二人一度因为恐惧连记录历史的勇气都失去了,30年后,二人试图去点破历史,却最终还是只把所有的努力付诸于没有他者参与的封闭的二人间的精神层面的交流,而最后的最后,当一方离去时,另一方竟然在葬礼上开起了玩笑,是真的解脱?还是另一个自我麻痹期的开始?一个连事实都不能确定的一件事,就这样构成了一本厚厚的邮件集,匪夷所思,谁能跟我说这是作者对故事设计的不完满?还是有意设计成这样?即使生者已信奉往生,但一定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吗?这对他者的进一步伤害可是真实的!
对本书评价为“推荐”,毕竟是驱使我第一次写书评的一本书。希望能有人作出更加直白的读评,满足我求真的愿望,而不要写一些似是而非的装B读评让我痛恨自己或者评者的理解力之弱。
详情
元丰五
不一样的旅程
斯坦和苏伦,一对热恋中的年轻情侣。他们拥有无与伦比的激情与活力企图拥抱整个世界。他们总爱突发奇想然后马上付诸实践,步行前往640公里外的特隆赫姆,在米约萨湖上驾驶帆船,骑自行车到斯德哥尔摩,甚至哈当厄尔高原体验十七天的原始人生活……
一场诡异的车祸撞碎了这对恋人生机满满的爱情,他们在前一秒还热烈地渴慕着彼此,后一秒就无言以对了。“红莓女”这个诡异的女人,她究竟是斯坦和苏伦的幻觉还是车祸的受害者?
在苏伦眼中,“红莓女”是来自彼世的启示,她相信世上有超越肉体的精神存在。而斯坦认定这就是一场车祸,即使疑点重重,但必将被科学解释。苏伦用各种丰富的假设和灵异的解释企图纾解心中的恐惧和罪恶感,斯坦更像冷血的杀手思路清晰地捡走车祸现场的玻璃残片并制造撞击巨石的假象。
“红莓女”让斯坦和苏伦走进另一个世界,他们发现彼此走在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上。他分手了,不因任何情感危机,而是世界观的分歧。
三十年后,斯坦和苏伦在当年出事地附近不期而遇。冥冥中安排的久别重逢开启了一场信仰辩论。苏伦,唯灵论者;斯坦,无神论者,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
我欣赏这场积蓄了三十年的隔空交流,带着深邃的哲思之美和岁月伤感。上帝是否存在?精神能否脱离肉体长存?生命的出现只是宇宙中的偶然?你说是或不是,都会让我部份信服、部份怀疑。宇宙无垠无尽,智慧无垠无尽,我们不拥有答案,只拥有彼此。我不为不能解释阳光下的一切而感到遗憾,我只为因为信仰而撇下爱情感到遗憾。
各组家庭的斯坦和苏伦相隔千百公里,坐在计算机前,传递邮件。他们正携手开始一场前途莫测的旅程,正和当年一样。
“……从前我们为何会分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我俩就跟今天一样,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解读我们所共同经历过的某些事物。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你始终以高高在上的口气来议论我的解读方式。”苏伦写道。
“我在此向你作出保证:我绝对尊重你的信念,而且不管我们今天分别皈依了什么的主义,你本人都对我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所以请务必原谅我自己不相信所谓的‘超心灵现象’。”斯坦写道。
三十年的岁月沉淀,他们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但分明找到了一种更好的交流方式与态度。倾听胜于倾诉,理解胜于争辩。昔日情侣变成人生辩手是再温暖不过的结局,穿过那些恐惧、疑虑、悲伤和遗憾,我们终于可以坐下来谈谈信仰,你说你的信仰,我说我的信仰,虽然我们似乎还在试图说服彼此,但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每一封邮件一旦读完就将被删掉,就像车窗外一掠而过的风景。没有什么值得念念不忘,不是吗?那些问题虚无得像邮件,答案也是,仿佛“红莓女”的披肩消失在山谷中……
对话到最后,苏伦死了,因为车祸。仿佛应验了“红莓女”的暗示,“你是从前的我,而我是将来的你”。苏伦的坚持可能是对的,世上确有超越常理的巧合存在。但生命的最后苏伦竟然动摇了:“难道是我自己搞错了!万一斯坦说得很对呢?!”亲爱的,没有谁对谁错。
斯坦和苏伦,思索点燃这两颗彼此独立的星,在浩瀚的宇宙间灵魂相拥,这段姗姗来迟的精神之旅犹胜三十年前你们曾一路走过的寂静山川。
详情
消失乌
其实我看完这本书有一段日子了。现在,我正坐在电脑前努力的回想书中的故事情节。当然,这还不是最差劲的,我刚才忽然发现,我忘记了主人公的名字。
好吧。我翻出来再看看。
苏伦——斯坦
原谅我用这么庸俗的题目来作为这篇书评的标题。我是非专业人士。我从学生时代就非常喜欢Mr.Jostein的书。最开始是那本《苏菲的世界》。我知道,喜欢他的人大多是从这本开始的。当时给我的震撼非常大,甚至颠覆我曾经的价值观(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怀疑我所接收的教育,非常渴望能够去国外读书。这本书带来的影响之大让我对本土教育产生一种近乎仇恨的蔑视。)他的书是有特点的。按照大众的说法,是:用小说的方式说哲学。我的理解,就是透过文字和纸张,他在描绘另外一种世界,至少,是我从未经历过也没有接触过的世界。
我爱死了这种感觉。读书的最大乐趣,就是你无法猜到那本书的结局,而当结局到来的时候又给你极大的震撼和惊喜,以及意犹未尽。他喜欢写那种有关时间跳跃的故事,像《玛雅》中的小丑,哦,可能小丑是一个第四维生物吧,跨越因果,在时间上完全自由。(扯远了)《比利》中的红梅女,可能也是吧。(好吧,等有时间再读一遍。)
其实我现在遇到难题了,苏伦临死前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给我一种盗梦空间结局的时候那个小陀螺将停未停的感觉。
我们都需要继续思考。
详情
子木
那天去美术馆看见潘剑的一组画,名字叫“世界的中央是角落”,顿时喜欢这个名字喜欢的不得了,心心念念的《比利牛斯山的城堡》书评的名字一下子终于确定了下来,这里拿来借鉴一下。
提到这本书,不得不提到《苏菲的世界》,说实话现在已经有点记不清那本书里面太多细节,但是作为一本哲学启蒙入门读物,绝对是再经典不过。本人并非多么厉害的“文化人”,所以很多地方真心会读不懂,然而与其他哲学方面的书相比较,这本绝对是可以看进去的。相应的,《比利牛斯山的城堡》就会更加易懂一些,因为是跟我们的生活更加贴近,探讨的这个问题,我很喜欢,对于你不知道的事情,你会选择相信吗?
信仰,在我看来终究是一个有点大的词,这又让我想起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同时信仰着不同的宗教,就仿佛他说的“信仰就像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间”,彼此并不冲突,因为可以为你解决不同的困惑。但是一直对宗教很感兴趣的我,却真的不敢像派那样勇敢的去选择同时多数的信仰,在我想不通的时候,也许会在某个信仰当中寻找到豁然开朗的启迪,但是也许是我真的不够虔诚,只有在困惑的时候才会想起去探寻,这样一颗不虔诚的心,怎么可以去担负起“信仰”这么大的一个词。似乎有点跑题。我要说的是,我绝对赞同书中说的那句话,“超自然是很自然的事情”。
苏伦又说,“世界并不是一个由巧合事件拼凑出来的马赛克,凡事都具有相对应的关系。”这样说来,所有事情都是有关联的?似乎很对,最有力的支持就是那句“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事情”。所以,生活中很多时候,会有很多细线牵着你看不见摸不到的但是确实是上帝真心为你安排的人与物,无论怎么翻山越岭,你们终究会找到彼此。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蒙上双眼,只顾着“把注意力集中在贝壳上面,却忽略了里面圆滚滚的珍珠。但每一个里面藏有珍珠的贝壳,往往伴随着成千上万个空壳子!”
所以,我特别喜欢苏伦说的那句话,“现在我是用宁静的生活态度,来看待自己未来将面对的事物”。带着宁静的生活态度,即使走到世界的中心,也未必仅仅看到黯然的角落吧。
详情
supers
我相信,那场车祸根本就没有发生,一切只是一场误会,但是两个人在黑暗中经历这场事件之后,便貌合神离了。他们都太年青了,没有勇气去自首,后来的一切,其实都是在为自己开脱。相由心生,他们对于这场事件有各自独自的推测和认知,甚至最后奔向两个不同的信仰。但最初只是开脱而已,斯坦用了自然科学的巧合,苏伦则认为生命不死,其实也只是在减轻自己的责任。全书中,唯一一处两人对客观事实描述不相符的,就是之后“再次”遇上“红梅女”时红梅女说的话。其实那也只是一次巧合,恰巧遇上了一个穿着相同的妇人而已。也许那个妇人确实对他们说了一句话,不过那也可能只是一句“你好而已”。但是两人对此的描述却截然不同,两人所称听到的话,不正是从各自的信仰出发的一种对自己行为的开脱吗。所以说,这场悲剧的源头,就是“人心”,而这,也是需要我们对生活作出思考的地方。我想作者在文章末尾也给出了自己对两种信仰的观点,就在苏伦死前说的那句话里:“如果斯坦说的是对的呢?”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9:52 , Processed in 0.24937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