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 0
|
无尽世界(下) |
最新书评 共 4 条
锡兵
是和勒高夫的《中世纪文明》一起看的,不到500页的《中世纪文明》还在继续啃,1000+的《无尽世界》却已走到尽头了。
把断代史和历史小说一起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福莱特一本正经地在书里描述各种中世纪技术、制度和事物的时候,活像是在给勒高夫提供虚拟的教材案例。反过来,勒高夫的归纳让人对王桥镇的种种事物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说发生的年代是13XX,基本上处于中世纪的尽头,文艺复兴的黎明。在14世纪末,整个西欧的人口数终于再次达到并超越了罗马帝国的巅峰时期。但所谓的中世纪,也并非一直是在暗夜中徘徊,除了最初阶段城市的崩溃和人口的骤减,中世纪的西欧其实一直是在战乱、饥荒、瘟疫所带来的死亡和破坏中缓慢前行,跌跌撞撞地爬升。到了小说中的年代,财富和技术的积累已开始改变整个社会的格局,传统的教士、骑士、农民结构被破坏,市民阶层(也即未来的资产阶级)已然成型。贪婪取代骄傲,成为七宗罪之首。
整本小说,其实也就是市民阶层(梅尔辛、凯温丝和王桥的其他商人/业主)在上升通道中对抗教士阶层(前后的王桥修道院长)和骑士阶层(前后的夏陵伯爵),最终重新划分利益(争取了自治市的特许状)的故事。至于格温达所代表的农民阶层,虽然农业效率和产出的提升(有赖于书中提到的三圃制和没有提到的轮状犁等技术的推广)是上述过程的前提,但农民阶层在这个过程中基本沦为打酱油的角色,小说中、事实上就都是如此。
文章一开头所伏下的王室阴谋,虽然有点小惊悚,其实只是一条故弄玄虚、可有可无的暗线而已。其他所有战争、瘟疫、爱恋、恩怨,都不过是小说主线上的珠子。描写得当,则与主线交相辉映,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冲淡故事的味道。整体上看,福莱特在这方面做的功过参半吧。
作者成功之处在于对历史背景和环境的描写,具体而生动,真实而贴切。可以想见,他肯定没少研读体会类似《中世纪文明》这样的书,不但精确带入克雷西会战和1348年黑死病这样的历史大事件,还广泛介绍当时的法律、政治、贸易、科技,对王室巡回法庭、修道院、行业工会、农民茅屋乃至强盗营地等各类场景的还原度也都惊人地高。那些描述酒馆狂欢、鞭挞赎罪的段落,其真实感到让人以为他是照着画记录的(当然事实也可能真的如此)。对比中国粗糙、意淫的历史/穿越小说,只能说我们的历史学家和小说作家都亟待提高业务水平。
至于失败之处,就是背景前的人物,主要是两个主角了。这点上,作者似乎被穿越小说家附体了,他的主人公简直是超越了时代和个人能力限制的超人,因此给人的亲近感和可信度大大降低。要说后期的梅尔辛在佛罗伦萨获得了丰富的积累,回到王桥处理任何业务都游刃有余,还是相当合理的,那初出茅庐的他能笑傲王桥就实在有些非议所思。作为一个从没走出王桥,并且多数时间在极其平庸的师傅手下干活的学徒,怎么能够自己琢磨出那么多的发明和创新呢?仅仅对伦敦的一座桥道听途说,就能够设计出全新的桥墩加固方案,这是多么强大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啊。当然,相比女主角凯温丝,梅尔辛还算是脚踏实地的人物了。凯温丝最大的神迹应该是在一个夏天的时间里,作为一个之前从没接触过染色技术的菜鸟,仅凭两句话就自行发明了风靡全欧的王桥红染色配方。但这也不是全部,她在商业、医疗领域的成就也一样显赫,简直是不世出的博物天才。更强悍的是她的婚姻观和宗教观,绝对是14世纪的异类而更逼近20世纪。在这样两个主角光环强大的穿越者面前,猖狂一时而腐朽堕落的教士/骑士们有何胜算呢?安东尼、夏陵伯爵、鲍德温、拉尔夫都归于尘土了,而梅尔辛和凯温丝则在世界最高的尖塔上相拥,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比别人高出好几百年嘛。
详情
gerald
历史是历史的变奏。
凌晨看完了《无尽世界》,一整晚脑海里就是这个念头来来去去。之前慢吞吞地花一个月时间才看完上册的前半,却在这四天里近乎不能释卷地天天熬夜看完了全部两本。
与《圣殿春秋》相比,《无尽世界》的故事同样在王桥,同样是修道院,同样有着建筑师的理想。虽然故事不再始终围绕着建筑和建筑师展开,但是却有着相似的历史;我曾经为《圣殿春秋》写下的那些话,再次在《无尽世界》中得到了印证。
从皇室内乱和教廷争权,到修士与贵族、教会与国王的争执,到假罪人与真罪人的追逐与逃避,到修士内部或者石匠工人内部的分歧,乃至兄弟阋墙、手足相残——这是充满了阴谋与背叛、死亡与复仇、信仰与奉献、爱情与新生、权力与荣耀的历史。肯福莱特描写的只是小小的一座王桥,然而从中我们却能够发现十四世纪的整个世界,这便是史诗。
历史是历史的变奏,是以我们总能在历史中不断地看到相同的桥段。落魄的贵族将重拾荣耀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教会中有视信仰为工具的小人当道,治下无方的领主将农人们对他的畏惧视为自身的尊严的代表,好斗的莽夫终成伯爵之后迎娶的年轻妻子趁着夜色仓皇出逃。只是如今这次,蒂莉再没有威廉汉姆雷的妻子那样的好运,尚且年幼的她死在了潜入修道院的自己的丈夫拉尔夫菲茨杰拉德的刀下,为了拉尔夫成为夏陵伯爵的野心和迎娶前任夏陵伯爵遗孀菲莉帕夫人的欲望。
不过拉尔夫终究也被他曾经强奸过许多次的格温达和自己的儿子萨姆所杀。我厌恶着这个人的所为,以至于我在一次次看到他逃脱死亡的惩罚之后盼望着能看到他的不幸,却未曾料到是这样一种多少令人心痛的结局。无限庞大的历史始终有着无限庞大的混沌,所有人都在茫然而不自知的无意识之中以无法揣测的方式改变着自己和他人的命运,一切都是历史和现实在时间的桌上上演的棋局。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将会有怎样的未来在前路等待,然而前路终会到来,未知终会显露面目,这个世界终将以它自己的方式体现它自己的公正。正因为如此,在阅读《无尽世界》的时候,我们总能感受到意外之惊和意外之喜。
肯福莱特真是调动读者情感的高手。用这几个孩子从年幼到年迈的几乎是整整一生的时光,他让我们看尽那段历史的悲欢离合,看尽每段历史的悲欢离合,因为历史始终是历史的变奏。
可是两百年过去了,王桥已不再是那个王桥,世界也不再是那个世界。历史有着不同的两面,一面停滞在相同的故事,另一面却在不可逆转地前进。时钟已经走到了文艺复兴的前夜,即使在这座城市里面没有启蒙运动的兴起,王桥的人们也在努力走向变革,因为历史不断前进的那一面本身就意味着改变。历史中的社会巨变取代了《圣殿春秋》中的建筑史的发展,成为了《无尽世界》故事的核心。
十四世纪的欧洲,既是即将走进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也是所有历史中最为令人胆颤的欧洲。黑死病以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的姿态席卷了几乎整个文明世界,欧洲的总人口锐减了大约三分之一,王桥的居民对待病人的态度也从同情和安慰慢慢变成了恐惧和冷漠。进过大学的修士们看不起随军队上过前线的理发师、开店的药剂师和修道院医院的修女们在面对病患的实践中所获得的治疗和防护方法,然而这些“医生”们在牛津所学得的体液的知识和放血的疗法面对这样的瘟疫始终毫无抵挡之力,反倒是始终以亚麻布蒙住口鼻、以醋洗手的修女们拯救了人们的生命,并以封城的坚持成功地阻止了黑死病的再次来袭。随着王桥第一座独立于教会之外的医院的建立,现代西方医学的曙光已经于此时刺破了中世纪的重重黑暗。
试图打破教会的枷锁的不仅仅是医学。两百多年前的王桥,只有定期开放的羊毛市场和依托于羊毛市场的相关产业,这里虽然已经被称为城市,但是居民生活的核心仍然是农业和畜牧业,农民依旧处于封建关系的领主控制之下。然而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王桥开始远离单一的农牧产品集市,即使在戈德温副院长的百般阻挠之中,以纺织业为首的商业活动开始称为城内居民生活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城内的商业公会也逐渐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力,开始与掌握王桥的修道院相抗衡,并在担任执行副院长的凯瑞丝的一手促成之下终于在国王手中获得了自治市的地位,令整座城市的商业活动终于摆脱了教会的控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获得了自由的身份,有了选择自己雇主的权力。城市不再仅仅是拥有围墙的大型村落,与农村的差异开始逐渐变得明显,也开始拥有了自身不同于农业经济的独特的商业结构,城市的发展开始逐渐深入人类历史。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聚落的兴起,这其中或许有着更深的意义。刘易斯芒福德在其煌煌巨著《城市发展史》描述城市起源的一章中,曾经将最原始的人类聚落解读为具有“容器”特征的人类女性的子宫,对其中生活的人类有着保护和哺育的功能,这一功能历经千万年从来未曾发生过改变。女性具有的维护种族延续的特殊使命使得女性在人类早期的母系社会历史中具有特殊的中高低位,然而随着男性在社会事务中所起到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及随之而来的父系社会和男权的兴起,女性在社会中地位开始被越来越轻视,在第二个千年开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欧洲达到了历史中的最低点;中世纪对女巫猎杀的狂热一方面是出自人类对未知的自然力量的不解和畏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男性对于女性的生命和权利的蔑视。
然而,在前文艺复兴的王桥,女性的社会力量已经开始了它的崛起。安妮特在戴夫和阿玛贝尔的婚礼上一语道破格温达多年没有看透的事实,伍尔夫里克结婚以来一直对格温达保持的忠诚,是由于格温达为了这个家所做的一切,伍尔夫里克崇拜、尊敬和佩服着格温达。而在王桥城内,由女性管理的纺织业、酒馆和面包店已经成为商业公会内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最为重要的一股力量,更毋论修女们在黑死病肆虐之时给全城人民带来的信心以及对医学进步所作出的无法磨灭的功绩。尽管真正的女权运动还尚未适时,女性的地位却是从此开始重新被社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带有“容器”意义的城市聚落的振兴,或许也可以说是对于女性在人类社会中保护者地位的重新认识?
身处这一切争斗的漩涡的中心,凯瑞丝无疑是《无尽世界》中最为出彩的人物了。她以“王桥红”的品牌领导了王桥商业变革的开端,因被控告为女巫之后遁隐进入女修道院,在黑死病的恐怖之下带领修女拯救病患并与传统的医学理论对抗,被迫放弃曾经出家之时的誓言之后成为医院的管理者。就如梅尔辛面对着王桥大教堂新塔塔顶的十字架底部他以凯瑞丝为原型塑造的俯瞰王桥的天使雕像时所说,她是全王桥的居民所见过的最接近天使的人。作为整本书中女性权利的集中体现,她考虑自身作为女性的社会地位比情感地位更多,这也使得她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拒绝相爱多年的梅尔辛,甚至几乎就这样错过一生。幸好最后她和梅尔辛获得了圆满的结局,在相爱三十余年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也无法接受他们从此相忘于江湖的未来。于她来说,婚姻已不再是束缚的枷锁,而是她和所爱之人之间触手可及的深爱的明证。在梅尔辛——和众多王桥的市民——眼中,凯瑞丝有着如同历史一般的两面,有一面在历史中慢慢衰老,有一面在历史中永葆青春。
凯瑞丝、梅尔辛,还有《圣殿春秋》中的杰克、阿莲娜、菲利普,这些忠于自己理想的人们莫不如此;纵然岁月会带走他们的青春,却总有理想在黑暗的年代之中闪耀。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历史在重演的同时走向新的未知,也让这样的未知充满希望。
不禁喟然长叹,双面历史之中,毕竟我们还在,我们还有理想。
详情
Valér
《无尽世界》:畅销小说的历史底蕴
正如《三国演义》比《三国志》要耳熟能详,曹操奸雄形象比枭雄形象更深入人心,历史小说往往由于人物栩栩如生,故事生动有趣,早已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在当代,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非常擅长把武侠小说故事情节发展,融汇安排在宋明清那些风起云涌的历史背景中,让小说故事的情节发展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来自英格兰的现代畅销书作家肯·福莱特,在安排小说与历史融为一体方面也不遑多让,深谙其味。
十九年前一经推出即畅销多年的福莱特《圣殿春秋》,始于中世纪著名的白船号海难事件,终于另一桩中世纪著名事件,即1170年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Thomas Becket)被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四个骑士谋杀的事件。全书平稳克制的叙述背后,处处暗流汹涌,写出了王权、神权、人权错综复杂的斗争,书写斯蒂芬无政府时期之前之后以王桥为故事发展地,以哥特大教堂建设为核心的波澜壮阔的中世纪生活画卷。十九年后推出的续集《无尽世界》,也秉承了这一历史小说的风格,并再次掀起销售狂潮,席卷了欧美各个畅销书排行榜。
一般公认,开创历史题材小说的鼻祖,是苏格兰的伟大诗人和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Scott Walter,1771年-1832年),始于他在1813年最早出版的一部以苏格兰詹姆士党人一七四五年起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威佛利》。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创作手法,主要是在真实的历史大背景下,勾画出一个宽阔的历史活动舞台,由历史上某些众所周知的真实风云人物,在故事发展关键时刻等来勾勒出历史进程的线索,而作家虚构的小说人物,则担纲那一幕幕波澜壮阔历史剧的主角,利用人物的矛盾冲突来展开故事情节,再现历史,借以抒发作者关于史实的见解和情怀。司各特的历史小说气势磅礴、宏伟壮丽,故事情节浪漫复杂,语言流畅生动,出色地反映了英格兰、苏格兰和欧洲历史重大转折时刻的矛盾冲突。此后,众多西方历史小说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仿效司各特这一手法,用来创作历史作品。福莱特的历史题材小说也深受其影响。
《无尽世界》的故事发生在1327年至1361年之间,距其前一部作品《圣殿春秋》的故事,已相隔了两百多年。此时欧洲文艺复兴(1360年-1453年)尚未开始,而欧洲基督教国家对位于亚洲西部的伊斯兰世界讨伐的“十字军东征”(1201年-1291年)已然结束,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当落后,教廷的势力仍很强大,王权尚未巩固。随着羊毛织染业崛起,以及手工业经济逐步发展,以富裕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已逐渐形成,从而出现了这一阶层同王权及教会分庭抗礼,从财政经济上要求话语权的局面,《无尽世界》的故事就是在一历史背景下展开的。
本书中,英国羊毛染织业的兴起与王桥镇的兴衰息息相关,贯穿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始终,成为推动故事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小说第一女主角凯温丝出生于富裕的羊毛商家庭,父亲埃德蒙是镇上教区工会的会长。王桥本是羊毛商的大集市,由于镇里旧桥的坍塌,以及附近集市的竞争和邻近国家羊毛养殖业兴起,导致了王桥的羊毛贸易萧条。在这种形势下凯温丝敏锐地洞察时势,研究出了染织红绒布的方法,开创了“王桥红”品牌,而正是红绒布的染织才让王桥镇再度繁荣。饱受英法战争资源匮乏之苦的爱德华三世,也试图从这羊毛贸易的兴起中分一杯羹,征收更多的税,故也需要从教廷手中开放出更多的特许自治市,借此也可以削弱教廷势力,一箭双雕。爱德华三世的这一图谋与羊毛贸易商人的利益客观上是一致的。
小说故事开始的1327年,伊丽莎白王后伙同其情夫罗杰·莫蒂默废黜君主爱德华二世(1284年-1327年,1307年-1327年在位),并将其监禁,后试图由罗杰摄政,窃取大权。不料年仅十四岁的爱德华三世登基后即亲政,不久便处死罗杰,软禁王后。新国王出于对自身王位的考虑,并没有对老国王的下落再三追究。知晓老国王废黜一事的托马斯骑士,由于带着秘密信件出逃,半路被王后的人马追杀,之后只好落身于王桥修道院,而有关老国王生死的秘密,也成为本书故事发展的一条暗线。
新国王登基后,便在国内鼓励建立特许自治市,以期增加王室国库的赋税收入,并遏制教会统治的经济实力,以支撑他穷兵黩武的需要(彼时英格兰尚未与苏格兰合并,双方相互征战频繁);对外则为夺得自认为合法的法兰西王位而发动了长达百年的英法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作为本书的大背景对故事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中的重要人物拉尔夫由于在英法战争中英勇善战,冒死救下夏陵伯爵给国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得到赏识,取得了提升为骑士的机会,并为其今后不断向上攀爬,进一步提升为夏陵伯爵,埋下了伏笔。本书对英法战争的细致描述,主要始于凯温丝与修女梅尔为了寻找参战的王桥查理主教,希望其对戈德温偷窃女修道院一百五十磅金币的事情进行裁决,而追寻英国军队的步伐,途经饱受战火荼毒的英国和法国乡村和城镇。全书通过凯温丝的视角,生动而又细致地描述了军队所过之处,庄稼村庄皆被焚烧,伏尸满地,哀鸿遍野的可怖景象,控诉了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本书中另一非常重要的史实是十四世纪黑死病在欧洲的流行。黑死病(Black Death)起源于亚洲西南部,约在1340年代散布到欧洲,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中世纪欧洲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黑死病。黑死病对欧洲人口造成了严重危害,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动摇了当时支配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地位,并因此使得一些少数族群受到迫害,这些史实都在本书中有所体现,并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心向上爬并当上了男修道院副院长的戈德温,在黑死病来袭王桥镇时,由于怕死逃到了林中修道院,没曾想还是被黑死病找上门,死亡中断了他进一步向上爬的梦想。因昔日恋人凯温丝横遭诬陷为女巫只好遁入女修道院为修女,伤心的梅尔辛远走佛罗伦萨,九年后却因黑死病瘟疫爆发,娇妻家人皆死事业无望,只好带着钱财和幸存的女儿回到故乡王桥。不料黑死病也已飘洋过海,从欧洲大陆来到了英格兰。此时在女修道院已做得风生水起的凯温丝,因黑死病爆发不忍民众饱受苦痛,勾起儿时要当医生救死扶伤的志愿,忍痛拒绝恋人的再度求婚,在戈温德悄悄逃离修道院之后,一人独挑大梁,在防止黑死病扩散方面做出了令人钦佩的功绩,并总结临床经验,著书立说,名动一时。
作者把视线聚焦于王桥这样一个典型的中世纪英格兰城镇,却以小见大、由点及面,折射出中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具有了所有伟大小说的要素:善与恶的对立,爱与激情的交织,以及信仰的萌生与确立。肯·福莱特用他丰富的历史素养、妙笔生花的文学才能把历史写活了,使之成为一部触手可及却又错综复杂的壮丽史诗。全书结构繁复而又线索清晰,细节生动逼真,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悬念迭起,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真正的史诗,会让人穿越时空,看到美与丑、爱与恨、情和仇,因为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这是一个温情的世界,这是一个权欲横流的世界,这是一个美好与善良并存的世界。这,是一个可以让人为之回望、为之惊叹、为之感悟和思索的无尽世界。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8:46 , Processed in 0.223287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