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秦帝国·第五部 铁血文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6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4:00:5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第四日清晨,赵平接到了最后一道王命:清理全部成军人数,每个姓名都刻在城门外的城墙砖石上。两个时辰后,赵平禀报赵嘉:全部代军九万一千三百四十三人,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姓名写上了南门外城墙。当赵嘉带着黑衣马队出城,要行最后的校军礼时,东西不足三里的代城城墙,已经全部变成了血染的砖石。所有的名字都是用鲜血写上去的,秋日的阳光下反射着晶晶闪烁的绛红色光芒,刺人眼目,摄人心魄。已经麻木的赵嘉,再次被最后一支赵军的这一出人意料之举深深震撼了。赵嘉没有继续校军礼,而是在血红的城墙下搭起了一方祭坛,对天,对地,对祖先,声泪俱下地禀报了赵人最后的壮举。最后,赵嘉大步走到了城门下的一方青石条前,抽出弯刀砍断了左手四根指头,板刷一般在青石条上写下了粗大鲜红的五个大字——华夏赵王嘉!那一刻,九万余人众静如山岳峡谷,没有哭泣,没有呐喊,一任秋风舒卷着猎猎旗帜……

      “禀报代王,秦军开到了。”赵平的声音划破了寂静。

      “上马列阵。赵军最后一战。”从未上过战场的赵嘉异乎寻常地平静。

      遍野乌云在隆隆沉雷中压来了。

      秦军开到代城郊野的时候,正当午后。出乎赵嘉意料的是,秦军没有立即攻杀,而是在代城南门外五里之地扎下了营垒。王贲派军使飞马抵达城下,用弩箭对赵军大阵射来了一封战书。战书云:“王贲拜告代王:赵秦同源。我秦军将士,素敬赵军。当此之时,更敬赵人死战之志。是故,秦军决意与赵代军对等一战。鉴于赵军有两万余妇孺老少,秦军以六万骑出战,不以强弩,不以援兵,不以偏师侧伏,全然对等搏杀。此战秦军若败,王贲决上书秦王,不再攻伐代赵之地;赵军若败,则赵人得从天下归一之大势,永不反秦。代王若以为可,王贲请约期而战。”

      “明日清晨,生死一战。”

      赵嘉没有丝毫犹豫,在城下立即批回了战书。若依古风尚在的战国军旅传统,远来之军约期而战,以逸待劳的守地之军便当后延几日,以利对方恢复,方算得真正公平。然则,赵嘉已经无暇如此气度了。赵代军迟战一日,仅有的存粮便耗得许多,陡长的士气杀心又陡然流失亦未可知。然则,从另一面说,赵军并未以以逸待劳之势立即对远道而来的秦军发动袭击,在战场法则已经将奇袭当做正当手段的战国之世,赵军此举堪称曾经傲视天下的大家风范。唯其如此,赵嘉毫无愧色,赵军毫无愧色。

      “喏!”王贲再次回书,只有一个字。

      次日清晨,秋阳刚刚爬上山头,凄厉的号角立即淹没了代城谷地。

      这是两方奇特的军阵。赵代的九万余大军分为三大阵:中间大阵为火红的三万余骑兵,这是五年前燕代联军惨败后保留的最后一支真正的赵军飞骑,背负弓箭手持弯刀,显是今日代军之主力;骑兵大阵的中央最前方,是一方数百人的黑色方队,这是赵嘉亲自率领的黑衣军;右手大阵为同样火红的四万余步卒,一色的弯刀长矛,没有一张盾牌;左手一阵则全部是五颜六色的老弱妇幼,各式兵器混杂,队形大见松散。对面秦军,则是整肃异常的三个黑色骑兵方阵,清一色背负弓箭手持长剑的轻装骑士,除了衣甲颜色与兵器,轻装程度与赵军骑兵几乎没有差别。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6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4:00:5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代王!敢请遣散老弱妇幼,我军可再少两万!”王贲遥遥高喊。

      “也好。边阵后退入城。”赵嘉终于点头。

      “不退!死战秦军——”老弱妇幼军爆发出一阵乱纷纷的呐喊。

      王贲正欲喊话。赵平正欲下令。赵军骑步两大阵中曾经与秦军杀红过眼的老兵们不耐了,乱纷纷一阵怒吼咒骂,不待将令便挥舞着刀矛开始涌动冲杀,原本已经被仇恨绝望折磨得几近疯狂的将士们也顷刻间失去耐性,乱纷纷呐喊变为铺天盖地的呼啸呐喊,三大阵毫无队次呼应地潮水般扑向秦军。

      在这短短瞬间,王贲厉声喝令:“左翼骑阵截开老弱妇幼!越快越好!中右两阵搭住赵军,且战且退!三里之后展开决战!起——”整肃的秦军骑兵大阵,立即飓风般发动了起来。左翼两万骑士大回旋拉开,在河谷原野展开成一个巨大的钳形,风驰电掣般掠过疯狂的赵军主力,锋锐无匹地楔进赵军主力与老弱妇幼边阵的接合部,另一支则包抄外部并导引出路;一阵强力砍杀,顿饭工夫便将两万余老弱妇幼从赵军的红色巨流的边缘硬生生切割开来,轰隆隆逼向代城城下。不可思议的是,赵军主力没有纠缠干预秦军,秦军左翼骑兵也没有在切开老弱妇幼之后脱身。眼看着疯狂冲杀的赵军主力追着秦军大杀大砍,秦军左翼没有从背后掩杀赵军,而只远远圈定赵军老弱妇幼,任其哭喊叫骂,只是决然不许冲出巨大的黑色弧线。

      此刻,王贲的主力飞骑大是艰难。骑兵的特质,在于凌厉的攻杀。骑兵对骑兵,要做到且战且退,先便陷入了劣势被动。列位看官留意,历来骑兵对骑兵作战中的有意撤退(不是战败的无序逃跑),不能一味撒开马蹄飞驰,否则掩杀者完全可能冲垮撤退方的阵形梯次而导致真正的崩溃。目下之秦军面对具有丰厚骑战传统且决意死战的赵军,这种被冲垮崩溃的可能性危险性都更大。这便是王贲下令搭住赵军且战且退的原因所在。而要搭住赵军且战且退,其作战优势必然大打折扣,一时大有伤亡几乎难以避免。事实上,在左翼骑兵切断赵军边阵的顿饭辰光,秦军主力已经死伤了数千人马。

      所幸赵军只有三万余骑兵,秦军主力除却左翼还有四万骑兵,依靠着整肃队形间的相互接应,总算没有被冲透大阵陷于真正崩溃。及至退出三里之外,王贲身边的一排牛角号急促凄厉地响彻河谷。随着凄厉的号角,秦军阵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赵军接触的后军(原本的前军)一声呐喊,闪电般全速飞驰两翼;前军(原本的后军)则在这片刻之间立即返身,展开成真正的冲杀队形呼啸着正面掩杀过来;及至两军杀作一团,飞撤两翼的原秦军前军主力则已经在外围从容整顿好了队形,又一个梯次呼啸着杀向了赵军。真正的大拼杀展开之后,秦军的应对又流水般发生了变化:原本由王贲亲自率领的前军主力接战赵军骑兵,原本与赵军骑兵搏杀的秦军后军,则脱身杀向了堪堪赶来的赵军步卒。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6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4:00:5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代城河谷不甚宽阔,黑红两方大军堪堪十万,大肆展开搏杀,双方都没有大回旋的余地,只能全力拼杀,直到一方完全倒下。其惨,其烈,堪称战国绝响。王贲素有小白起名号,说的便是每临战场倍加勇猛冷静。此刻,王贲已经不需要下达任何军令,只带着三百精锐的中军飞骑专一寻找赵嘉的黑衣马队。秦赵两方,皆相互知底。王贲知道,赵国君主的黑衣卫士历来都是剑士精华,人数不多却锋锐难当。然则,此等剑士却有一个极大缺陷,便是很少战场拼杀,缺乏大军战场之群体搏杀经验。而赵嘉本人,则生于赵国末世,适逢其父悼襄王非正道君主,赵嘉既没有过赵国王子的军旅阅历,更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今日赵嘉亲自率领黑衣卫士做前军冲杀,除了死战之志,战力并不如何强大。王贲之所以要亲自应对赵嘉,并非看重其战力,而是明确的统帅心思:代王是赵人的最后一面旗帜,决然不能走脱!

      “左前方,跟我来!”

      终于,王贲在纷乱呼啸的万马军中发现了那支皂衣孝服的马队,看见了白发飘飘的赵嘉。王贲低吼一声,这支没有任何旗帜的马队飓风般卷了过去。

      赵嘉马队自真正的大搏杀开始,不知如何竟与赵平的中军主力骑兵脱离了开来,莫名其妙地卷入了步卒边缘。黑衣卫士们忙于全力应对这从未经历过的成群结队的混乱拼杀,只要与秦军杀在一起便是,谁也无暇去权衡战场大局。一个多时辰的连番搏杀之后,黑衣卫士已经死伤过半,又因缺乏相互呼应,马队驰骋渐渐散乱起来。所幸靠近步军,这支红色海洋中唯一的一坨黑色分外显眼,一些老卒认出了是代王马队,立即蜂拥过来护卫,赵嘉马队便与赶来的步卒呼应着,又再度奋力冲杀起来。正当此时,王贲马队呼啸着扑来,两个回旋便搅散了已经乏力的红色步卒,将赵嘉马队围困在一个看似松散却又无法突围的大圈子里。

      王贲一个手势,马队中一支冷箭飞出,准确无误地钉在了赵嘉战马的左前腿上。战马陡然嘶鸣人立,飘飘白发的赵嘉还没来得及呼喊一声便被掀翻在地。一骑火红的战马闪电般飞来,王贲就势一掠,已经将赵嘉掳到了马背之上。黑衣卫士们怒吼一声扑杀过来。秦军骑士早有应对,瞬间弓箭齐发,接着回旋冲杀,不到两个回合的反复,黑衣卫士悉数身首异处了……

      暮色时分,这场空前惨烈的大搏杀终于结束了。

      秦军将士们没有欢呼,静静地肃立在尸横遍野的战场,直到血红的太阳没进了苍茫群山。三日后,王贲给秦王的上书是:代王嘉被俘获,赵代军主力七万余人悉数战死;代城两万余老弱妇幼,在秦军守护下仍自杀过半,剩余人口已迁入邯郸;代城已经成为废墟,不能驻军;此战,秦军将士战死三万余,存活者人人带伤,已退入蓟城整军待命。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6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4:00:5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旬日之后,新任长史蒙毅赶到了蓟城。

      蒙毅对全体将士宣读了秦王书命,褒扬了秦军将士对最后一支赵军的猛勇搏杀,赏赐了三车王酒,特许灭代将士痛饮三日。当夜,王贲设军宴为蒙毅洗尘,聚饮对谈间说及灭代之战,王贲心绪别有滋味,不禁一声沉甸甸的长叹。蒙毅笑道:“战场惨烈,古今皆同,将军当有武安君白起之豪气,何叹之有哉!”王贲摇头道:“对代之战,非大战也,却亡我三万余将士,贲身为大将,何能泰然处之?”蒙毅沉吟了片刻,轻轻叩案道:“将军言及于此,不妨坦然相告:对代军战法,朝臣原是多有议论,独秦王大为嘉许,将军无须上心也。”王贲道:“朝臣之议,无非责我为滥施仁义之宋襄公,何足道哉!”蒙毅笑道:“秦王之嘉许,将军不欲闻乎?”王贲道:“王若嘉许,当有王书。今无王书,王贲何能当真哉!”蒙毅哈哈大笑:“果然果然,秦王何料之准也!”说罢一招手,帐口肃立的一名书吏捧过来一支铜管,蒙毅挑开泥封抽出一卷羊皮纸展开,念诵道:“秦王特书:王贲对代之战,一举廓清北中国,其功大焉!贲之战场处置,至为得当,大彰秦军战场正道,大显华夏一统大道,各军各将殊堪效法!秦王政二十五年秋。”蒙毅读罢,双手捧到了王贲面前道,“如此王书,将军心下当安也。”王贲不禁连连拍案:“大哉秦王!大哉秦王也!力行战场正道,何愁天下不一!”蒙毅笑道:“然则,山东说秦,依旧虎狼口碑,不亦悲乎?”王贲慨然拍案:“蓬间雀喳喳骂词,何碍鲲鹏怒而飞哉!”

      两人一阵大笑,一阵痛饮,又说起了后续事宜。

      蒙毅转述了秦王之意:赵国之赵王迁业已被俘,囚禁于梁山;赵嘉抗秦虽失之酷烈,然终究有华夏大义,亦有赵人民心,不用押赴咸阳与亡国之君一道处置,可暂行拘押邯郸疗伤养息,若其心智恢复,日后可领代郡之地。王贲若无异议,可立即实施,秦王书命随后即到。王贲立刻申明,秦王如此处置大合代赵情势,他将妥善安置赵嘉拘押事宜。

      言及军事,蒙毅向王贲知会了西北两边的战事进展:陇西对羌胡之战很是顺利,李信与翁仲率大军连续出击,已经聚歼羌胡主力大部,来春将继续追剿羌胡余部;北边九原战事尚未发作,然匈奴诸部已经汇聚阴山南麓,随时可能大肆南下。末了,蒙毅道:“秦王之意,将军须得有备:来春若九原军情告急,蒙恬将立即北上;灭齐战事,秦王还是想要将军南下领军。”王贲笑道:“灭国大战,尊兄向未出手。草原之战,王贲也从未尝试过。长史能否转告君上,蒙恬上将军依旧灭齐,王贲可就近开赴九原,与匈奴放手大杀一回!”蒙毅一边大笑一边摇头道:“兄弟之见,还是各安其所者好也!自错用李信灭楚,秦王便立定了戒除侥幸之心。家兄灭国,将军草原,各弃所长,两两试手,秦王还睡得着觉么?”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6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4:01:0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两人一阵大笑间,天色已经亮了。

    第十章 偏安亡齐 五、松耶柏耶 住建共者客耶

      一个冬天,齐国朝野乱得没了头绪。

      秦国大军驻扎巨野泽畔不进不退不战不和,诱发了齐国多方势力的激荡摩擦。齐王田建虽无定见,然大体倾向于丞相后胜的“和秦”动议,却也是谁都知道的事实。唯田建之彷徨,使各方都看到了尚存争取齐王实施自家主张之希望,情势便愈发地盘根错节交互纠缠。高高在上而动摇不定的齐王之下,三股主流势力激烈地明争暗斗着。丞相后胜与历来奉行“和秦安齐”方略的田氏世族力量,一直在斡旋与蒙恬大军订立合约,以图最大限度地保存齐国社稷。诸多将军则与田氏王族中以孟尝君后裔田炐为轴心的抗秦派结合,主张防患于未然,立即进入举国抗秦,并在孟尝君旧日封地薛城聚结了一支五千人的门客义旅,声言效法赵人抗秦到底。流亡临淄的亡国世族群最是汹汹躁动,非但已经结成了六千人的抗秦义师,且不间断地汇聚王城广场请命,坚执请求齐王发回流民财货以助五国义师。如此三方力量之外,齐国民众也大起波澜。临淄以西不足百里的狄县,有没落世族子弟田儋、田横兄弟聚结民众自成万人义军,声言效法田单抗燕誓与齐国共存亡。若是寻常时期,此等纷纷擅自成军的状况,决然不能为国府所容。然则当此纷乱之时,成军各方皆大义凛然,全然不惧与官府抗争,各地官府自是不敢妄动。各方火急禀报临淄,丞相后胜又禀报齐王田建,君臣却都怕秦军未到便激发内乱而先自灭亡,只好派出密使多方斡旋,力图使各方相信王室,不要乱了大局。对聚集临淄的逃亡世族,齐王田建与领政的后胜一方也是投鼠忌器。最大的担心,是怕这些流亡者变成亡命之徒,铤而走险地行刺权臣或作乱临淄,其时临淄城内的数千军兵未必应对得了汹汹流民。于是也只能多方斡旋,一面答应斟酌发还流民财货,一面拖延时日设法驱逐这些恨秦又恨齐的祸根。如此一来,任何一方都仍旧在气昂昂行事,王室急书也好,丞相号令也好,都没了效用,国事法度全然失序,朝局乱成了一锅粥。

      许是天意使然。此年齐国又逢冬旱,整个冬日未曾下得一场大雪,终日艳阳高照尘土飞扬,时有红霾黄霾笼罩临淄,动辄旬日不散。齐国本是天下方士渊薮,神秘诡异之学素有传统。遭逢如此天变,各式流言一时大起,纷纷预言齐国久享一隅之偏安康乐,而今必遭天谴,将有巨大劫难!流言弥漫,各地盗贼蜂拥而生,劫掠世族庄园封地事日日不断。朝野世族惶惶不安,一面纷纷聚结私兵靖乱,一面纷纷上书齐王坚请廓清乱民。后胜手忙脚乱,田建六神无主。左右思忖,君臣两人终是一筹莫展。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6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4:01:0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天欲亡齐,孰能奈何!”

      田建两手一摊,将国事全数交给了后胜,再也不见大臣了。

      开春之时,顿弱的齐国探报已经堆满了秦王书房的整整一张大案。

      二月初,嬴政与李斯尉缭通盘浏览了顿弱的所有上书,君臣一致评判:下齐火候已到,只要处置得当,齐国完全可能不战而降。从大局着眼,蒙氏祖居齐国,蒙氏一族至今在齐国尚有声望根基,蒙恬是决齐安齐的最佳人选。然则,便在秦王书命已经拟就之时,九原传来紧急军报:匈奴单于大肆集结二十余万兵力于阴山南麓,欲图春季大举南下,北边危机刻不容缓!君臣连夜密商,嬴政最终拍案:“大秦宁可失之于一统脚步稍缓,也不能失之于匈奴破我华夏!蒙恬立即率军二十万北上!下齐之战,交王贲将军统领!”李斯尉缭没有丝毫异议,小朝会立定决策:蒙毅立即赶赴蓟城宣示王命,秦王亲自赶赴巨野泽部署蒙恬军北上。

      嬴政赶到巨野泽幕府时,蒙恬正拿着斥候军报端详九原地图。

      蒙恬对朝会的决断丝毫没有感到意外,反倒是因为终可与匈奴大战一场而大为振作。嬴政凝视着这位少时挚友笑道:“身为上将军而无灭国之战,不亦悲哉!”蒙恬大笑道:“五国已下,齐国一根软肋而已,何如大草原数十万大军搏杀,臣不亦乐乎!”君臣两人大笑了一阵,军事便告了结。教蒙恬出乎意料的是,秦王带来了自己的长子扶苏,要蒙恬带着扶苏一起北上磨炼。当一身士兵戎装的一个英武少年赳赳大步走到面前行礼时,蒙恬两眼湿润了。

      在秦国的大臣将军中,蒙恬是唯一能与秦王说及家事的君臣友交。蒙恬知道,秦王不立王后,虽然有数十名王妃,已经生下了二十余个王子,但却从来没有将任何一个王子交王室官署,依传统法度获得应有的立身待遇。也就是说,所有的王子都没有在太子傅官署就学,更没有涉及任何国事磨炼。虽然,目下的秦国没有太子傅这一实际就职大臣,然作为职司王族子弟就学的太子傅官署,还是照旧存在的。同样,秦王的所有王妃,也都没有交由王室官署登录名籍并确定爵位。而在任何一个邦国,国君的妻妾都是有法定爵位俸禄的,此前的秦国也不例外。蒙恬知道,秦王之所以如此,为的是彻底根除秦国曾经有过的宫廷内乱。然则,蒙恬还是隐隐觉得秦王如此做法有些过犹不及,几次欲图与秦王坦诚说说,都因军国大事接踵而来终未一谈。今日陡然得见秦王长公子,蒙恬不禁大觉欣慰,心头一热,话语不禁哽咽了。

      “长公子大有气象,大秦社稷安矣!”

      “邦国之安在大道,何在一王子也!”

      嬴政一阵大笑,颇有感喟道:“蒙恬啊,这些王子一直在王室私学发蒙,书读了不少,武也练得些许。然则,至今没有任何历练。扶苏已经将及加冠之年了,还没真正打过一仗……其余王子,更是少不知事。不教他等多多磨炼,日后何以立足也!”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6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4:01:0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君上洞察至明!扶苏入军,臣以为当有监军名号。”

      “不可。未经历练,何能监军?”

      “若无职司,无以历练。”

      “不。”嬴政还是摇头,“先历练两年,看是否成器再说。”

      蒙恬再不说话了。毕竟,秦王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国君的嫡长子监军,在六国固然是公认的传统。然在秦国,在秦王嬴政着力防范宫闱乱权的情势下,扶苏既未加冠,更未明确立为太子,才具亦未有任何展现,监军实在是徒有虚名。蒙恬所以如此主张,自然不是不明扶苏实际情形,而全然是从促使秦王早日明确储君处说话。在秦国大臣中,大约也只有蒙恬知道这位扶苏王子——秉性宽厚,少年持重,文武皆通。若与蒙恬所熟识的当年的少年嬴政相比,雄武勇略胆识志向确实与少年嬴政不可同日而语,然就胸襟开阔平实对人而言,扶苏却另有一番气象。蒙恬确信,这位王子只要经历了真正的磨炼,其与乃父之承接搭配,堪比秦惠王之与秦孝公。唯其如此,蒙恬一闻秦王将扶苏交他麾下磨炼,立即便想到了给这位王子一个展示才具的权力职司。如今秦王既坚执地要看看再说,蒙恬自然不好以种种预想为理由申辩了。

      “好。那便先做幕府司马。”

      “不。做士卒。还得隐名埋姓。”

      默然良久,蒙恬向秦王深深一躬,无言地领受了嬴政的嘱托。嬴政也再没说话,招手重新唤过扶苏,用力在儿子肩头拍了一掌,转身对蒙恬一拱手,便大步出帐去了。扶苏望着父亲伟岸的背影,眼中不期然涌出了两眶泪水。蒙恬低声道:“公子可曾想好名字?”扶苏抹着泪水道:“父王取了,叫伯秦。”“伯秦!好!既表排行又藏姓氏,好名字!”蒙恬一拍掌道,“公子毋忧。你只说,开始想做甚差事?”扶苏一拱手道:“伯秦既入军旅,自当从骑士做起。自今日后,不敢劳上将军照拂。”蒙恬板着脸道:“照拂你甚?本上将军奉命督导长公子历练,莫非连你行踪也不能知晓?你只随我走,到九原军营我自会教你做骑士!之后,你我旬日一会面,只不让军士们知道便是。”扶苏原本打算蒙恬立即指定部属,他立即便去入伍,今见蒙恬深色肃然,无奈一点头,算是答应了。

      “伯秦!”背身整理帅案的蒙恬猛然叫了一声。

      “啊,啊,在。”扶苏好容易醒悟过来。

      “记住,从今后你便是伯秦,要记住这个名字。”

      “伯秦明白!”

      旬日之后,王贲率十万大军抵达燕齐边境。

      扎营当夜,王贲带着一个百人马队飞驰到了巨野泽秦军幕府。蒙恬向王责备细交接了对齐战事与种种军务,留下三万步军,次日清晨率领二十万步骑混编大军隆隆北上了。王贲接手对齐战事,立即下达了第一道军令:所留三万步军原地驻守巨野泽畔,营垒旗帜军灶不减,虚张声势如原先人马!部署完毕,王贲立即赶回了燕南幕府。次日清晨,王贲下令十万大军向南开进,在没有任何齐军阻拦的情势下,公然渡过了济水。暮色时分,十万大军在济水南岸的山塬地带构筑营垒,驻扎了下来。次日清晨,王贲登上山头瞭望,东面的临淄城虽目力不及,但东方天际直冲霞光边缘的一大片灰黄色雾霾,却使王贲确定无疑地知道,临淄城距离他不过五七十里之地,轻装飞骑一鼓作气便可冲到城下。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6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4:01:0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当夜,王贲接到了顿弱密书。

      顿弱知会的情势是:齐国朝野大乱,唯缺促降逼降之有效一击。顿弱给王贲的谋划是:齐军自驻防巨野泽东岸,因朝野陷于混乱,一直没有向济水方向分兵;若王贲能对巨野泽之齐军实施一场突袭战,而后大军进逼临淄城下,百事可定。王贲思忖一番,觉得顿弱谋划与此前蒙恬交代的下一步方略不谋而合,审时度势,齐国也确实需要一战。大国灭亡,真正的不战而降是古今从来没有过的,有的只是大战小战的区别而已。所谓不战而降,寻常只能是庙堂权力与都城军民,真正地举国不战而降,事实上永远都没有可能。

      决断一定,王贲做出部署:自己带幕府马队立即南下巨野泽筹划;裨将赵成率三万轻装飞骑随后隐秘南下,三日内抵达巨野泽大营。赵成是赵高的族弟,也是秦军一员年青猛将,王贲很是信赖。赵成领命点兵的时刻,王贲的幕府马队已经飞出了军营。

      次日,王贲带着三名司马与一支百人马队,出营绕道三十里,登上了巨野泽东岸北侧的一座山头,将齐军大营的地形察看了整整三个时辰,终于定下了决断。三日后,赵成三万飞骑抵达。王贲下令赵成:兵马开入巨野泽东岸北侧的山林匿形驻扎,军士冷炊不得举火,赵成立即入营候令。

      当夜聚将,王贲在烟气缭绕的猛火油灯下指点着地图,对将军们详尽部署道:“齐军三十万,分作两大营,驻扎在巨野泽东岸的这片谷地。诸位且看,这片谷地有三个出口:面对巨野泽一面敞开,是西面出口;大营背后的东北方出口,连接临淄大道;大营东南方出口,连接薛邑大道。我军此战,不求斩首杀敌,只求溃敌乱敌以震慑齐国,促其早降!唯其如此,夜间突袭齐军,便是最佳战法!杀人谷地后,只要齐军不死战,我军便只虚张声势,佯做追杀即可,实则任其溃逃。如此战法,诸位可有疑义?”

      “我等奉命!”大将们整齐一吼。

      王贲立即下达了将令:三万步军由将军阎乐率领,从巨野泽东岸之南口突入齐营,入营后一万人冲杀,两万人立即摆开弓弩大阵齐射,掩护骑步冲杀;三万飞骑由裨将赵成率领,从巨野泽东岸北口突入,做冲杀齐军之主力;王贲自率三千飞骑,于西口策应各方。末了,王贲道:“明日全军预备,多备火把!初更出兵,三更前隐秘进入巨野泽东岸南北两方。四更末刻,听中军号角开战!”

      此夜一战,秦军大获成功。所有的秦军将士都没有料到,三十万齐军会如此恐慌溃逃,六万秦军横冲直撞当真如入无人之境。齐军一旦发现背后两个出口并无秦军封堵,几乎是潮水般涌向了两个山口,与其说秦军杀伤多,毋宁说齐军人马交互纠缠自相践踏而死伤者多。王贲原本预料的战果是,趁着齐军黎明酣睡,猛烈攻杀一阵,搅乱齐军营地便算成功。不料,一突入谷地竟是摧枯拉朽,及至天色大亮,三十万齐军竟全数逃出了巨野泽东岸大营,粮草辎重兵器衣甲旗帜战马尸体,厚厚一层铺满了整个谷地。王贲从伤兵战俘口中得知,齐军主将田垸被紧急召回临淄了,许多将军也被部族秘密召回去了,中军幕府只有一班司马。秦军杀来声势震天,齐军无人号令,又不知虚实,便如此鸟兽散了……王贲来不及感喟,立即了下达军令:全军休整一日,次日兵分两路,进逼临淄西南两方,在城外郊野三里处大张声势驻扎。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6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4:01:0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临淄大都,真正地炸开锅了。

      最大的激荡,来自进入临淄城的各国流亡世族。一闻齐军战败,世族群大为恐慌。已经结成的“义师”原本散居在郊野尚未进城的世族营地里,此时得各世族族领秘密指令,纷纷乔装成齐国民众蜂拥入城。已经等候在城内的族领们早已经秘密联络,谋划好了对策。城外“义师”一经在城内聚结,流亡世族立即潮水般涌向了临淄府库,要抢回被齐国剥夺的财货,然后赶紧逃离这个如今已经是最危险的城池。城内的齐军虽则不多,然临淄官员将军对看护府库却很是上心,一闻流亡世族兵乱,守军立即汹汹开到府库四面各方要道堵截。于是乱兵混战立即爆发,临淄街巷喊杀震天,几无一处平安所在。

      丞相府得到消息,正忙着与几个从战场逃回来的心腹将军商议如何劝降齐王的后胜顿时大急,临淄府库若是失守,自家多年心血便全部付之流水。后胜二话不说,立即飞马王城紧急调出三千王室护军赶赴府库。也是府库财货利害太甚,齐军将军个个拼死效力。一个多时辰的混战后,流亡世族毕竟不敌两方齐军,终于丢下满街尸体哄然散了。此时天色将亮,后胜又连忙匆匆赶回了丞相府,顾不得稍事收拾歇息便衣冠不整地驱车进了王城。后胜不知道也是来不及知道,此时的临淄城才开始了真正的大乱。

      被杀散的流亡世族气恨攻心恼羞成怒,哄然散开在市井坊区以及没有士兵守护的官署,明火执仗地大肆劫掠商铺民居以及所有看到的有用之物。商家民户大感恐慌,纷纷逃出庭院呐喊着狂奔躲逃。有几处齐军将士聚居的坊区多有兵器,民众便聚拢起来与流亡世族乱纷纷拼杀。此时,王城护军已经撤回。在巨野泽大败的消息传来后,临淄城内的守军已经是惊弓之鸟,纷纷思谋着如何回家与族人相聚逃亡,更兼方才一场府库护卫战多有死伤,早已经没有了战心,任官员将军呼喊,都是装聋作哑。及至天亮,临淄城内烟火处处,哭声喊声杀声骂声连天而起,已经完全陷入无法控制的混乱之中。不久,城门也被汹涌人流撞开,万千人流蜂拥出城夺路四逃……

      还在夜间时分,城外王贲便得到了顿弱急报,立即在城外展开了一道横宽数里的扇形军阵。天亮人流出城,秦军游骑纷纷向人群呐喊:“秦军不杀齐人!只拿流亡世族!举发流亡世族者可任意离去!”临淄齐人对流亡世族已是恨之入骨,立即纷纷向秦军指认。混迹人群中的流亡世族一被指认,便被赶到了秦军的马队圈子里。不到一个时辰,城下已经聚集了三四千人,却是老弱妇幼者居多,精壮者少见。

      后胜匆匆进了王城,连跑带走气喘吁吁赶到寝宫。守护在宫门的老内侍却说,齐王在太后灵前祷告一夜,方才上榻,丞相不能入内。后胜顿时大怒,拔出长剑便将老内侍刺倒,径自大踏步进了寝宫。一溜侍女大是惊恐,乱纷纷尖叫着逃走。后胜提着带血的长剑走进齐王寝室,对侍寝侍女高声怒喝:“唤起齐王!死睡数十年,该醒来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7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4:01:0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你?丞相?你你你,欲图如何?”睡眼惺忪的田建脸都吓白了。

      “臣启齐王:大军战败散尽,临淄血火连天,秦军已经到了城下!”

      “你你你,你要本王如何?”

      “除了降秦,别无他途!”

      “丞相……降,降,好,降了,降了……”

      话尚未完,田建便软软地瘫倒在了地上。后胜鄙夷地看了田建一眼,向外一挥手,几名心腹将军便走了进来。后胜说声护好齐王,老夫出城,大步匆匆去了。

      午后,一面巨大的白旗悬垂在了临淄西门箭楼。一队内侍侍女簇拥着一辆青铜王车缓缓出了城门,之后又一辆高车坐着丞相后胜,车后是两排大臣与将军。齐王田建怀中抱着王印玉匣,一头白发,脸色苍白麻木得好似一座石俑。整个齐国君臣的队列中,只有后胜显出一丝难堪而又惶恐的笑意。在秦国上卿顿弱的宣呼声中,齐王建向秦军统帅王贲献出了传承田氏王室一百三十八年的玉印。齐王建自己,则走进了旁边的一辆没有任何装饰的宽大木车。木车带着两名内侍两名侍女隆隆远去时,王贲下令秦国大军开进了临淄城。

      多年之后,齐人中渐渐传开了一则故事——

      齐王建降秦后,秦王担心齐人与齐王秘密联结,效法韩国复辟,于是将齐王囚禁在了一座小城邑——共。有人说,这个共是殷商王朝的一个古老方国,在陇西边陲之地,后来被周文王所灭。秦人接手周人地盘之后,共城便成了老秦在陇西的根基之一,最是偏远隐秘。也有人说,这个共不是那个共,是河内的共城,是西周共伯和的那座封邑。无论是哪座共城,总归齐人都说,共城生满了苍苍松柏,齐王在松柏林中被活活饿死了。也有人说,不是秦人饿死了齐王,而是齐王自家绝食死的。

      得齐王身死消息,齐人流传出一支哀伤的挽歌:“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这是齐人极其复杂的一种心绪,是怨声,又是指斥,其辞直白说便是:“松林啊,柏林啊,埋葬了建!实际埋葬建的,是那些外来客!”歌儿流传开来,又有了多种解说。有人说,这是指斥齐王建听信外邦间人蛊惑之言,结好秦国,误了齐国。又有人说,这是齐人怨恨自己的国王不早早与诸侯合纵抗秦,以致亡国。还有人说,这个客,是指斥齐王听信后胜而接纳流亡世族,导致了齐国最后的大乱。总归是种种纷纭,至于后世,依然还是纷纭无定。

      这一年,是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嬴政时年三十九岁。

      齐国灭亡了,六国全部灭亡了。天下洪流隆隆转过了一座雄峻的高原,骤然涌向开阔的平野,荡开了浩浩之势,开始了一次亘古未闻的伟大转折。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10 03:30 , Processed in 0.06380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