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 0
|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 |
最新书评 共 3 条
溯夜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相对比较利落,故事性也比较强。结局部分蛮有意思,像看到《第六感》结局时的豁然开朗。是最像侦探小说的一篇。
《嫌疑》实在很难说它是侦探小说。“凶手”一开始就几乎确定了,所谓“侦破过程”更是送羊入虎口般毫无技巧,最后的结局也根本没法儿说是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
也许作者本来就没打算写传统侦探小说吧,只是借故事的壳在阐述自己的一些想法。里面经常出现整页整页的独白,借阐述作者的价值观、世界观。
作者虽然没有正面否定,但主人公艾门贝格的一再沉默,已经显示了传统基督教信仰的无力。两次大战以后,不要说上帝,连正义和人道主义都开始被普遍质疑。
上帝死了,那什么可以代替被拉下神龛的传统信仰呢?
“……我在一列从西伯利亚开出的牲口车厢里走了几个星期,由俄国兵士押着和一大群破衣烂衫的人一起被驱赶进了一座难看的桥,污秽的河水夹带着冰块和木板缓缓流过桥下。当我们抵达对岸时,晨雾中出现了穿黑制服的党卫军身影,他们接收了我们,我立即明白这是背叛行为,他们所背叛的不仅是我们这批为上帝所遗弃的、正蹒跚向斯图霍夫集中营走去的可怜穷鬼,不是的,他们也背叛了共产主义思想本身……”借着一个从被害者到帮凶的女人的口,作者又否定了一种新兴的,看似美好的,被称为共产主义的信仰。
唯一没有被反驳的,用大篇幅来阐述的,那个冷血屠夫的世界观——只相信物质,相信自己,其他的不过是偶然和概率。
虽然最后这个冷血屠夫死在复仇的犹太人手中,但世界仍旧如此……
《诺言》总觉得仍是在质疑所谓“正义”的存在。恶有恶报只是一种说法,只存在在故事里,而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确定了
《司法》很多的插叙、闪回,很有吸引力的悬念,很多对当时瑞士社会的挖掘。比如对瑞士在二战中“中立”立场的反思、对整个政治体系的质疑等等。
详情
吾念
这个题目是为了即将生日的雨辰姐起的。。。
《诺言》让我读起来很难受,大把的善意在里面被迪伦马特汹涌的拖延和消耗,人性的那么点亮被拉扯的模糊不堪。只剩些挣扎的痕迹——虽然这是太过完美的一次人伦叙事了。肿麽说呢,终究我介意的,使用那些小孩子做牺牲品吧。
到了《法官和他的刽子手》。如小波所说,真的是字字精简到骨髓里了,斯文文脉络清晰,金灿灿纹理华顺。看到1/3的时候我曾闭目叹息,以为自己已经猜到了结局,将它设定为《唐人街》体的政治隐喻。虽觉得作为一部侦探小说被提前预料到尾处实在遗憾,但它仍不失为一个高妙的故事,至少对得起迪伦马特的大名啦。而事实上,在小说进行到1/2时推展出新的层次将我之前的设定轻易化解剥落,呈现了崭新的走向。我忽然羞涩于自己之前的逻辑显得简陋不堪。我阔以引用一下“直到最后一句”麽?小说的本真面目到了悬念本该尘埃落定后才有了天衣无缝的注脚。
十足经典的套层结构。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16:36 , Processed in 0.05327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